陈定川:企业家中的牧师,台湾永光化学创办人见证

作者:zunlizc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
他-企业家中牧师,他从400万元新台币建厂而稳步走到年营业额50亿元新台币。他说:享受的心和事业心是此增彼减的。他再一次向上帝祷告,得到的指引是继续挑战! — 台湾永光化学集团...

他-企业家中牧师,他从400万元新台币建厂而稳步走到年营业额50亿元新台币。他说:享受的心和事业心是此增彼减的。他再一次向上帝祷告,得到的指引是继续挑战!  — 台湾永光化学集团创办人、荣誉董事长陈定川  陈定川 在台湾大名鼎鼎,所经营的永光化学最有别于其他台资企业的并不是其经营业绩,尽管从400万元新台币建厂并稳步走到年营业额50亿元新台币的营业收入。它最耀眼的一面是文化内核:“正派经营,爱心管理。”38年以来,实现家族向内下一代完美交班,被传为成功交班典范,两代企业领导者的“固执”坚守,已使永光突破艰难的市场环境,成为备受尊敬的企业之一, 其经营历程成为众多企业家的活教材。其基督信仰虔诚,多年担任教会长老,同时担任全球华人团契的理事长等,致力于改变灵魂 。  穷苦矿工的儿子  1935 年4月6日, 陈定川出生在台湾台北县土城一个困窘的矿工之家。 自小,陈定川“捡过煤核”,守过路边面摊、曾夜宿台北街头,更早早进入工厂做起童工,还在做工期间读夜校,在他35岁拿下了淡江大学夜间部国贸系学位。和其他同龄人比起来,他同样是不得已,但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有穷人家孩子的志气、安分和坚韧。  当成功如约而至,陈定川依然难忘做童工读夜校时的情景,晚上10点下课,骑一辆单车到渡口,就他一个人站在黑漆漆的夜里等对面的渡船过来,也许会等到11点半,伴着冷风,他心里一片空白。 生活怎么能没有爱?这也许是他信耶稣、用爱做事业的心灵最深处的呼唤。  1957年在台北灵粮堂受洗  踏实、吃苦、谦虚学习,走到哪里都受到赏识,这就是陈定川,他总感谢神,是神的特意安排;感谢所有那些结缘的人,是他们成就了他和永光化学。 经过长期的正面历练之后,陈定川才下定决心创办台湾永光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光化学)。永光,永仰荣光之意。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陈定川带着一颗敬畏的心传递属于上帝的荣光,在他也在他的下一代。  艰难的创业传奇  1972 年 , 是台湾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在之前的十年,台湾经济以轻工业发展为最主要特点,纺织加工业是当时的重点产业,非常发达,出口兴旺。在弟弟陈定吉的力荐下,陈定川进入化工行业,首先向弟弟熟识的日本永光化成株式会社社长宫门城洽谈技术合作与投资,顺利得到对方的首肯,由中日七位股东共同出资四百万元新台币,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同年成立永光化学。股东们深知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董事长,但考虑到自有资金不足,并没有承接这一职务,第一任董事长是张锡勋。 次年九月,永光化学正式开工。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国,宣布石油禁运,引发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由于担心物资紧缺,永光化学首批染料被抢购一空。  1974 年年初,工厂经营情况急转直下,销售出现困难,并有客户要求退货,公司财务陷入困境。股东们在增资100万元新台币后,很快使用一空。董事会再次提议增资100万新台币,陈定川率先拿出增资款,但其他股东对公司经营的信心出现巨大滑坡,增资迟迟不能到位。 “工厂早期,产量质量还不稳定,便宜一两成也卖。”陈定川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最难的是没有多少资金使用。永光的竞争对手很多都是国际大厂,一家与永光化学竞争的台资化工公司,工厂规模已达到1.2亿元新台币。  当年8月,永光化学进行改组,陈定川接任董事长,资本额增到750万元新台币,他出资100万元新台币。改组不久,原董事长张锡勋要移民美国,向陈定川提出退股,并称只退还本金即可。再三挽留不果后,陈定川询问其他股东是否愿意承接这部分股份,结果没有人愿意接盘。陈定川不得不考虑自己来接盘,但那些资金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有朋友为他出主意“打折收购股份”。因为这件事陈定川向神做祷告,求神指引时,心中得到感应。最后决定不仅不打折,还按面额收购,加计银行利息。朋友直呼陈定川“头壳坏掉了”。  在别人看来不可以理解的还不只这件事, 吃回扣、请宴席等商界的灰色游戏参与,各方都心知肚明,但到了陈定川这就变成了明令禁止的项目。 他要求员工不能支付回扣、不能带客户去不正当的场所等。 “喔,换一个基督徒来,该赚的钱却不赚。”有股东这样抱怨。正派经营的做法引起一些股东相继退出,陈定川想尽办法引入新股东,同时将自己参股的另一公司的股份出让,转而买下永光化学其余的股份,持股数量超过了半数。  新的股东们都支持陈定川,剩下的就是做好经营。做职业经理人可以不用考虑资金问题,一旦做自己的事业,就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之前的打工经历, 陈定川坚持“即使是最小的事,也尽心尽力去做。” 得到每一位相熟的人的信任。承担永光化学的事业,陈定川的谨慎程度更是超过以前。  “1972年-1980年, 是公司经营最困难的时期。”陈定川说,公司资本金极少,做每一项决策都要反复考虑,并向上帝祷告。在办理原料进口,向银行贷款赎单时,需要有人保证背书,没有人愿意做这种只有风险没有收益的事。多亏了昔日的老板干太太和蒋先生百般支援。 市场方面也十分困难,甚至需要挨家拜访客户,陈定吉为了赢得一家客户的“试用”而不是大量采购,前后六次登门拜访,才获得成功。  初创时的永光化学,客户基本都是小公司,生存态势并不乐观。陈定川因为有一个身份是国际基甸会分会长,他有机会认识华国化工黄总经理,将自己公司的客户与华国化工的客户做了一番全面分析,得到对方认同,双方约定“不做市场价格的破坏者”。其实,这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永光化学的生存机会。 即便这部分小公司客户,永光化学还要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销售,经营之难可见一斑。为了获得业绩增长,陈定川几经思考,引入了“当备胎”的销售策略。台湾市场的染料还多靠进口,缺货情况经常发生,陈定川提供染料供他们试用,可以暂时不买,万一缺货可以应急使用。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永光化学的口碑建立了起来“价格便宜,质量不错,服务周到,供给稳定”,市场终于“芝麻开门”。  陈定川太太吴丽姬想起那段时光时说:“讲到不好的,他会说‘到此为止’。” 为了保持旺盛的战斗心态,陈定川从不听消极的或者没有营养的“唠叨”。太太与他同心合一,了解他的压力和想法。“ 有人问打断你说话会不会生气,不会啊,我讲的话没有营养。”吴丽姬笑笑说。  很注重家庭的陈定川与几个孩子早期合影  平顺的日子其实也没多久,到1978年12月,受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影响,台湾社会出现移民潮。吴丽姬考虑移民,陈定川选择在台湾经营事业,两个儿子——读建中的陈建信、读国中的陈伟望恳求与父母“一起留下来”,移民念头打消,全家都留守。但困难马上就到来了,因为市场情势不明,工厂选择了压缩产能,永光化学预计会出现1000万元新台币的资金缺口,解决不好,永光化学就会倒闭。  “真的要放弃坚持多年的原则吗?”陈定川这样问太太吴丽姬,也是在问自己。 “不要放弃。”吴丽姬坚定的鼓励他。每天3次,吴丽姬跪在窗前祷告,希望神赏赐,为他们开路。 “上帝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参-以弗所书3章20节),吴丽姬相信她的祷告神是听见了的。 在有人撤离的时候,也有具有远见的公司入驻。新加坡发展银行计划到台湾开设分行,为了拓展业务,曾向陈定川询问是否贷款需求,并顺利的完成了1000万元新台币贷款流程,永光化学的困境得到了解决。  永光 化学终于健康良性发展,但陈定川的身体却因多年的劳累极度疲弱。 一觉醒来,竟不幸中风。那一次,他第一次落下泪水。“难道神要我这样结束事业吗?” 也许神只是让他休息一下,中风并没有给他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手脚不动的状况很快康复,唯一能看出他曾中风的表像是他写字过多时会发抖。  获奖无数,依然非常谦卑  为了不断开发新产品,陈定川辗转请来日本业界知名技术人员,联合台湾学界资深人士一同改进工艺技术,产量质量稳定、品种增多。永光化学在台湾市场开始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成长速度和质量被人看好。台湾最大的工业银行——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对发展潜力巨大的永光化学,投来了橄榄枝,希望能进行投资。  1988 年12月27日 ,永光化学挂牌上市。随着牛市的升温,一张面额1万元新台币的永光化学股票涨至34万元新台币,作为台湾染料业上市的第一股,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股。 “上市是一个转折点,名利双收之后,是松懈下来享受一下,还是去挑战更高的目标?”陈定川说,享受的心和事业心是此增彼减的。他面临的是要不要挑战,还是到此为止。他再一次向神祷告,得到的指引是继续挑战。他下定决心,向高处走,向高科技走。“神赐给我力量,我就敢挑战。”  1990 年 , 正值台湾当局开始检讨80年代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教训,积极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增强对科技产业的引导。陈定川也适时提出了永光化学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计划,得到了股东们的赞同和支持。 永光化学先后进入到特用化学品(光安定剂)、医药化学品(原料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ICPR、光阻剂)、奈米材料(溶胶渡膜)、再到碳粉等。一个庞大的产业蓝图就这样一一打开。  以光阻剂为例,永光化学将自有团队和外援团队相结合,进行原始技术积累。“最初的技术是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转移过来,还比较粗糙,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陈定川说,当时工作的方向分三大块:技术、团队和产品试用。 最大的困难其实还是市场,“没人敢试用”。最后,还是一位朋友答应先试用一下。“没有经过试用,是不知道产量质量是否已经达标了,不知道好坏就没法做市场。差一点点都不行,配方不断调整,要让各项指标完美一致。”陈定川说。  基于永光化学对科研的长期投入——每年营业额的3.5%以上的费用投入到研发中,永光化学连续三年获得企业公民奖,2009年获得台湾当局颁发的“国家发明创作奖”等,台湾国际发明得奖协会会长吴国俊十分佩服陈定川长期对研发的投资与贡献。  2009 年12月17日下午, 陈定川在台北国宾饭店国际厅“2009台湾杰出发明家博士学士授证典礼暨2009亚太区企业领袖风云奖表扬大会”上,获颁“2009亚太区企业领袖精英奖”并接受美国Golden State University 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2009 年 , 永光化学各项事业年度营业收入均保持在50亿元新台币以上,营销网络遍布大陆、美国、荷兰、土耳其、宏都拉斯和香港等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父子两代完美交棒  陈定川把接力棒传给了儿子陈建信  37 年 的奠基之旅,陈定川的头发早已染上一层岁月的华霜。75岁,也到了停下来走一走的年纪。而三个孩子均已成人,饱经历练,将成功和荣耀传棒给下一代变为他的责任 。  2009 年6月15日 , 正式将永光化学董事长一职传给长子陈建信。 在女儿陈如爱心里,父亲早早就为事业传承做了准备。陈建信读建国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想着要效法史怀哲行医济世,当他从高雄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就从长庚到马偕等医院,一步步从最基层的实习医生做到宏恩医院副院长。期间曾多次询问父亲可否向管理方向发展,陈定川鼓励他集中心力在医学界有完整的历练。  在陈建信的履历表上,1988年,高雄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开始做实习医生;1990年,进入马偕医院接受内科住院医师训练,于1993年考取内科专科医师资格,两年后顺利考取胸腔即重症专科证书;1996年,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一年后取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97年,返台后受邀担任台北宏恩医院副院长。这份履历堪称完美。  陈如爱在整理父亲的文稿时看到他1996年的一篇日记, 当他得知建信收到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所的入学通知时“高兴得流下泪来,离开座位进后面的小房间,跪在地上向神称谢:‘主耶和华啊,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主耶和华啊,这岂是人所常遇的事吗?’”父亲满心感恩与敬畏。  在陈建信担任台北仁爱路宏恩医院副院长时,有心去偏远地区服务,得到了陈定川的积极支持。1999年,陈建信举家迁至埔里基督教医院,为9.21大地震承担了繁重的救灾任务,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和欢迎。 陈建信以新约马太福音25章耶稣“按才干受责任”做比喻,天国的主人按仆人不同的才干,给予不同的责任。期许自己按主所给的才干恩赐和机会,做上帝忠心良善的管家。  2001 年, 陈建信在家庭退修会中,认真思考是否回到永光化学。当他读圣经,看到久居他乡的雅各布向上帝许愿说:“使我平平安安回到我父亲的家,我就必以耶和华为我的神。”(创世记28章21节)这句话深深打动他的心,他知道这是上帝给他的启示,而决定回到父亲身边,传承事业。 “父亲从来没有要求我回公司,这是神的带领。”陈建信欣然接受这样的改变 。 2002 年7月, 陈建信举家自埔里搬回台北,回到永光化学,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董事长特别助理的职位。 2003 年, 陆续接任永辉投资、荷兰永光、伊寇生技、香港永光、新加坡永光、美国永光及全通科技等集团子公司董事长职务。2006年,担任永光化学副董事长。  “ 感谢神赐我有机会担任永光化学董事长的职务达35年,并顺利传承给长子陈建信。 有人愿意接棒让我能交棒,是神的恩典,把棒交给比我能力更强的人,将永光化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让我很欣慰。 因为建信是神特别拣选的神国度的人才,从小就能自我要求,从幼儿园开始就会把书包整齐放好,每晚睡前会巡视门窗是否关好,每天很早起床去上学,求学经历中也自发不让父母操心。带给我极大的喜乐,还让我有机会担任建中的家长会会长、参加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陈定川说。  让陈定川欣慰的是,陈建信在准备接班过程中虚心学习,对公司的愿景、定位、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都了解和认同。“相信以神赐给他的恩赐和智慧,必能将永光公司带向更高的境界。” 他以圣经“那以公义治理人民的,敬畏神执掌权柄,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地发生嫩草。”(塞缪尔记下23章2节)作为送给陈建信的祝福。期望陈建信董事长依靠全能的神,心存谦卑,以耶稣为榜样,用仆人心态领导团队,共同努力,把永光集团带向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交棒前的一个月,永光化学的五大事业均实现盈利,2009年实现盈利近4亿元新台币。青出于蓝的是,2010年前六个月,永光化学实现净利就超过4亿元新台币。“他们很能干啊,交棒就很放心了。”陈定川悄悄说,要鼓励他们,做个快乐的爸爸。  新一代经历风雨10年  即便永光化学的员工也能感受到两代人管理风格的不同,新一代——董事长陈建信、总经理陈伟望更加敏锐、迅速,善于捕捉商业机会。 在展望2010年时,陈建信回顾了过去的十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了。在这十年间,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例如: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SARS、接下来的禽流感、世纪金融海啸等重大灾难。然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我很幸运,因为我不仅能参与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更幸运的是,我能安然度过了。正如当年的9.21地震,我曾经成为灾民,但也因此我的生命更丰富。”他说,幸与不幸,全在一念之间。不同的眼光,对人生会有完全不同的体会。  陈建信乐观豁达的性格完全是承接了父亲的基因,也同样有父亲的冷静分析。 陈定川将永光化学的企业文化喻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过一个正面的人生,是我人生主轴;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事,是我的信仰和人生目标。”他说,这两点也构成了永光化学的核心文化:“正派经营、爱心管理”, 从陈定川任董事长,永光化学不送礼、不请客,也曾导致股东非议,甚至逃离。 曾有一位大学教授到永光化学开会,看到经营原则后问:“这是谁定的?”“我们董事长。”“你们董事长怎么这么笨啊,全是绑自己吗。”也有朋友曾当面质疑,“爱心管理,是自己绑自己。”陈定川说:“我爱你们,并不是为了回报。将上帝的爱传递出去,我也很愉快啊。”  没有人敢模仿永光化学,将爱引入企业文化中。 陈定川认为,上帝就是爱,上帝爱他所造的子民,把上帝的爱传递出去,上帝就喜悦。“我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上帝爱你。所以我们没有困难。”这种正派和爱的做法,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很多合作伙伴就是因为永光化学正派,才愿意与之合作。在国际大厂的眼里:“永光化学虽然不是最大,价格也不便宜,但员工素质最好、工作最认真,交给永光让人放心。”  此外,永光化学的员工也在这种爱的文化中受到感染,拿的薪资不是同业中最高的,但心里是快乐的、有价值的。在永光化学,没有派系、没有责备、没有背景,只有自由发挥。即便陈定川有意培养的陈建信、陈伟望也都经过长期培育,一步一步走上来。 “建信在医院当医生收入颇高,相较之下,到了永光才拿不到半数的薪水,他是牺牲了。”陈定川说,回来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的企业文化。虽然在这里工作辛苦一些,但有更大贡献。这个文化核心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永光化学有30位博士,170位硕士,500名本科系大专学历员工,他们凝聚在共同文化氛围中,努力工作。  永光化学台北总部有8个员工社团,工厂里更多。就像大学一样,登山、篮球等社团都有,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对新进新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固定课时。员工们每天都在改善、在进步 。当其他染料业同行做不下去的时候,永光化学依然很好。“说明我们的管理是正确的。”陈定川说。  是信仰造就了永光化学,并继续成就着这家公司的管理者们。 陈定川在谈到信仰时说,信上帝得永生。 “这让我的心能定下来,有事就尽力做。带着喜乐去上班,遇到困难有上帝在帮助解决,也就没有了困难。还可以祷告,求神指引。”他说。  太太吴丽姬则说:“这个过程是享受上帝的爱,不然会很焦虑。”已经相伴四十七年,吴丽姬总是给他正面的鼓励,在他辛苦时,甚至会禁食为其祷告。有父母的言传身教,陈定川的三个孩子,陈建信、陈伟望、陈如爱都成了基督徒,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变为了生活 。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章10节)陈定川依圣经真理经营永光化学,他以服务的心怀,提供员工一个可以发挥的舞台,他像圣经中所叙述大卫国王不忍心喝下三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取来的水,他不愿同仁因“拼命”工作,而牺牲个人健康与家庭生活。  他带领同仁挑战高科技产业,一方面为增进人类福祉,一方面也要让同仁能尽其在我,大展长才。往往同仁在他的关怀与激励下,从内里发出“我愿意”做得更好、付出更多的心;他们倾其所能,同心协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称誉国际的佳绩。 为爱,陈定川以信心带领永光同仁挑战高科技事业,成就一个跨国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代代传承,永续经营。

1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