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概论(林献羔著)灵修

作者:林献羔 来源:网络 浏览: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历代志上概论 历代志上下本是一卷书,直到公元前150年出版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才分为上下两卷,称《遗漏之事》。 一、概 述 本书介绍了王国时代以色列的历史,从祭司角度肯定地评价了大卫王朝,但没有按历史的...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历代志上概论

 历代志上下本是一卷书,直到公元前150年出版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才分为上下两卷,称《遗漏之事》。

一、概  述

本书介绍了王国时代以色列的历史,从祭司角度肯定地评价了大卫王朝,但没有按历史的时间顺序客观地记录。因此,材料不如撒母耳记、列王记的丰富,而且因事实的可靠性问题被订为旧约正典最后的一卷。希伯来文排最后,希伯来文题目是《日志》,直译《每日的话》、《日志或年代记》。然而,本书详细介绍了以圣殿为中心的以色列宗教,教导何为对神真正的信仰,所以足以评价这书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前面几章的谱系来自创世记和民数记,其它部分取材于撒母耳记和列王记。

这书是以色列史的名人录,从族谱开始,用九章篇幅细述。由亚当起,并列出君王的谱系,特别注重大卫王的谱系,又是神对人的慈爱计划。其余20章述说大卫的事迹,订下建殿和在圣所敬拜的计划。

二、作  者

根据塔勒目,历代志、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作者是以斯拉,他是祭司而不是历史家。

以斯拉记1:1-3与历代志下36:22-23几乎完全一样,以相同的经句证明两卷书都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从历代志作者精通律法,熟知敬拜仪式来看,他是熟悉摩西律法的学者,同时身兼祭司、文士等身份的以斯拉是最适合的人选(尼12:26)。

有人不肯定,他们认为本书正文完成后,又有人加以补充。但这纯属是假设的。

历代志有一半内容取自撒母耳记及列王记(代上29:29)。还有取材于摩西五经、士师记、路得记、诗篇、以赛亚书(代下32:32)、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及撒迦利亚书;历代志还常提及其它资料的来源(16:11,25:26),又引述一些先知的著作。

书中提及波斯王古列下诏批准犹太人返故土重建圣殿一事。但全书没有记波斯帝国和希腊时代的历史,显然是写在犹大人归回故土的短短时期内,而编写人很可能是以斯拉。

以色列被掳后,作者从祭司的观点写了这书,他强调犹太及以色列的宗教历史。

三、错误的认识

历代志釆集神的见证是片断的。这是神亲自应允并喜欢注明祂对以色列败坏的感觉,只给他们东一处、西一处片断的资料。所记的事情不完整,这是历代志上下所表达的主要原则,所以许多人以为这书是充满错误的。但圣灵是特意要这样的。

从神对祂的子民所供应的恩典看来是软弱无效,没有秩序的。其实这是神的心意,因祂感受到教会是破裂的。

历代志上下不是很闷的历史书,而是从祭司的角度,演译由亚当到以色列人从被掳去巴比伦后回归的神圣历史。

四、背  景

王朝没有了,但王室谱系仍可追溯,为那将要来大卫的子孙——弥赛亚作准备。

虽然犹大王朝已不存在,但圣殿的敬拜仍是百姓属灵生活的中心。

历代志所讲的是神圣和敬拜。

历代志上29章,讲大卫立所罗门为继承人,而历代志下却追溯大卫的谱系:从所罗门到犹大余民从被掳到巴比伦后的归回。列王记上下记事年代约与历代志相同。列王记注重以色列,历代志注重犹大。但当以色列王跟犹大史有关,历代志才提到他们。虽然列王记与历代志所记大致相同,但由于历代志写得较晚,而且目的不一样,因此历代志不时有前者所缺的详细资料。

五、主  题

以色列民经过分裂和被掳等灾难,神仍守信对待祂子民的应许,藉着居住犹大的人来实现祂永远的计划。

分开来说,有如下的重要题旨:

1.耶路撒冷和圣殿是以色列光辉历史标记

圣殿和其中的祭祀、祷告等侍奉,作为神藉大卫王朝给以色列的恩典。这页建殿和奉献史,及大卫和所罗门以后诸王恢复圣殿侍奉的努力,成为本书着力描写的事实。被掳的犹大人在波斯王诏令下重建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应是旧日光辉史的延续,这些包括以色列各支派在内的“余民”,已在苦难中长大,继续作神的子民。

2.重要的是王和百姓能信守与神所立的约、谨遵神的诫命典章(代上28:7)

以色列人得神特别恩佑,是他们有律法、有作神话语出口的先知。

圣殿、律法、先知是以色列的三大基石;君王是执行的人。

3.强调神对大卫王的应许

强调神永远坚立大卫王的应许,以及先知哈该、撒迦利亚等同时代的先知所说的预言,来向回归的以色列民宣告弥赛亚拯救的信息。大卫、所罗门、希西家和约西亚等王,在他笔下便成了弥赛亚的影子,是神的忠仆,能为百姓带来公义、和平、得胜与繁荣。他记这些王是要同代人深信,必有一王会坐在大卫的位上,治理耶和华神的国直到永远。

六、写作目的

注意:(1)神的子民。(2)君王与圣殿。(3)神的赐福与惩罚。

从祭司立场重建神的体系,并彰显以色列王朝全盛时期的荣耀,是为回归的余民带来强烈的盼望。这是为回归后的以色列人写的。

神是否仍然关心以色列人?祂与他们所立的约是否仍有效?当时没有属大卫王朝的君王,他们又臣服在波斯帝国之下,神给大卫的应许对以色列是否仍有意义?经神严惩后,大卫王室被推翻,国家、耶路撒冷、圣殿遭毁,他们又被掳到巴比伦。他们与前以色列人还有什么关系?

1.被掳的以色列人与过去历史的关联可用圣殿作代表

这圣殿因耶和华激动波斯皇帝下诏,才得重建(代下36:22-23)。为着这批在政治上没有独立地位,又没有属大卫王朝的君王来治理的百姓,作者很仔细地指出,耶和华的圣殿与在殿中的敬拜(包括祷告及颂赞书,也就是诗篇早期的版本),正是神藉大卫王朝给以色列最佳的赏赐。因此,作者在记述大卫与所罗门治理时期,大部分篇幅都用以述说大卫怎样准备建殿,所罗门怎样建殿,并大卫怎样安排有关圣殿中的侍奉(事先曾与先见迦得与先知拿单,代下29:25及利未人亚萨,希幔和耶杜顿,35:15等商讨)。又见历代志作者对亚萨、约沙法、约阿施、希西家、约西亚诸王统治时期的描述,古圣城中耶和华的圣殿与在其中的敬拜(包括诗篇),是大卫家留存给回归的子民一份最主要的遗产。

2.作者为显出这份遗产的价值

他特别强调神怎样藉着祂的拣选,以达到促进祂对以色列人恩慈的目标。

(1)拣选利未人抬约柜侍奉祂(代上15:2,见23:24-32)。

(2)拣选大卫作以色列的王(28:4,代下6:6)。

(3)拣选他儿子所罗门作王,并建圣殿(代上28:5-6,10,29:1)。

(4)拣选耶路撒冷(代下6:6,34,38,12:13,33:7)。

(5)拣选圣殿作为神的名与祂子民同在的居所(代下7:12,16,33:7)。

神这些作为,使被掳后的以色列人确信,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并继续在殿中侍奉敬拜,表明以色列仍是神的子民,神没有废弃对她的拣选。

3.以色列在大卫的统治下,不但有圣殿,更有律法和先知为他们圣约生活的基本重点,能保证以色列平安蒙福

既不是属大卫王朝的诸王,也不是圣殿本身,一切全在乎以色列的百姓及君王是否肯谨守遵行律法的吩咐(代上28:7,代下6:16,7:17,12:1,33:8)。作者在历代志记述中,凡论到大卫王朝每一位忠心君王时,都以他肯勉力遵守律例典章为其主要特色:大卫(代上6:49,15:13-15,16:40,22:11-12,29:19),亚撒(代下14:4,15:12-14),约沙法(17:3-9,19:8-10),约阿施(代下24:6,9),希西家(代下29:10,31,31:3-4,15-16, 21),约西亚(34:19-21,29-33,35:6,12,26)。听神藉先知所吩咐的话也同样重要。忠心守约的君王,如大卫、亚撒、约沙法、希西家和约西亚,甚至罗波安(11:4,12:6),及亚玛谢(25:7-10)均对先知敬重遵从;不忠心守约的君王漠视先知的劝诫,结果自取灭亡:约兰(21:12-19);约阿施(24:19-25);亚玛谢(25:15-16,20);玛拿西(33:10-11,见36:15-16)。

事实上,历代志比撒母耳记、列王记记载了更多的先知事工。约沙法对以色列民所讲的话,也扼要地表明作者的看法;“……信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必立稳;信祂的先知,就必亨通。”(代下20:20)在历代志的记载中,列王统治的这些年间,以色列人对律法和先知的反应,比诸王的治理更影响国运的兴衰。

4.为强调听从律法和先知的重要

历代志的作者特别着重神的赏罚。参阅大卫明确的训示(代上28:9),耶和华的吩咐(代下7:14)及众先知的教导(12:5,15:2,7,16:7,9,19:2-3,21:14-15,24:20,25:15-16,28:9,34:24-28)。作者记叙每一位君王统治时,总是不厌其详地举出例证,说明罪恶必带来灾祸、惩罚(常是遇病或战败);相反地,悔改、顺从、信靠就带来平安、得胜及富足。

5.历代志作者要维持以色列人对那应许要来的大卫子孙(弥赛亚)——的盼望

这盼望是根据神与大卫所立的约(撒下7章),并众先知(包括与他同时期的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所保证的。他仔细重述耶和华对大卫的誓约(代上17章),随后又屡屡提这事(特别对所罗门王朝的记载,以及代下13:5,21:7,23:3)。而更可显出作者心意的,是他把大卫、所罗门、亚撒、约沙法、希西家和约西亚描绘成理想人物。在作者笔下,这些君王虽然不是完美无瑕,却是最佳的弥赛亚理想典范,都是以耶和华仆人身份来治理国家,引导人民敬虔忠心守约。神以赐恩惠给祂的子民褒来奖这些君王,让他们实际体验得胜、拯救及富足。他们更得以“坐在耶和华所赐的位上”(代上29:23,见28:5,代下9:8),并治理耶和华的国(代上17:14,参代下13:8)。因此,他们成为典范,用来预表先知所论将来的大卫;当以色列人在一片沮丧之中想起他们,便能重新得到盼望(见玛拉基书)。

6.历代志所记的历史中,另一重要主题是对“全以色列”

(代上9:1,11:1-4,12:38-40,16:1-3,18:14,21:1-5,28:1-8,29:21-26;代下1:1-3,7:8-10,9:30,10:1-3,16,12:1,18:16,28:23,29:24,30:1-13,23-27,34:6-9,33)。

事实上,他看被掳归回的百姓,是全以色列的选民,并不分南北国(代上9:2-3),作者常提有敬虔的百姓、因着某些特别宗教的原因,由以色列迁到犹大去。最初在罗波安时代有利未人(代下11:14)。继而在亚撒王朝时,有许多人从以法连、玛拿西来归顺他(15:9)。亚述吞灭北国不久,在希西家传令邀请下,许多国破家亡的人去犹大重建家园(代下30章)。虽然应希西家之邀请前来守逾越节的人,似乎不是全部都留下来,但考古学显示,在这段期间,耶路撒冷附近境内,人口出现大幅度增加,而历代志作者也明确提到“住犹大各城的以色列人”(31:6)。他又谈到在约西亚年间“玛拿西、以法莲和一切以色列剩下的人”,与“犹大、便雅悯众人,并耶路撒冷的居民”合力奉献银子修理圣殿(34:9-11)。约西亚在守逾越节期间,这些以色列人也在场(35:17-18)。可见犹大国多年来已接收了许多北国民众,历史志作者看“犹大国”是撒玛利亚沦陷后全以色列遗民。

7.历代志家谱的安排也显示他们与以往的历史有关联

在回答“神是否仍然关心我们”这问题时,答“祂一向都关心我们”。神对收回重建百姓的关系之情及所施的恩典,并不是始于大卫的时代,也不是在征服迦南或出埃及时,而是早在创世时已开始了(代上1:1)。

8.历代志的记载

历代志作者常记载一些撒母耳记、列王记所没有的讲词,来表达他想强调一些重点。历代志有165篇讲词,只有95篇在撒母耳记及列王记中有平行的记载。我们可以参看亚比雅(代下13:4-12)、亚撒(14:11)及约沙法(20:5-12)的讲词,这些在其它经卷中都没有。

总的说来,是要以色列人确认自己是神的后裔,并再次发掘认识自己的家族继承权。

七、书  名

希伯来文书名是“那些日子的话语(大事)”,即从亚当至被掳到巴比伦,并后来古列下令容许被掳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的以色列史,本书可说是“旧约的袖珍本”,当中摘要地描述了旧约史的流程。

公元420年,耶柔米把原文译为拉丁文时才定现名,意即“那些日子的行传”或作“那些时代的事件”,“完整的神圣历史年代志”。

《历代大事记》或《编年史》:从亚当开始(代上1:1)到波斯帝国建立后(代下36:20)的史书。

《遗漏了的事件》,即撒母耳记、列王记的补编。

八、钥节和钥词1.钥节

“大卫就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14:2)

“我却要将他永远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他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17:14)

2.钥句

“大卫之约与圣殿”。

神对以色列的应许,亦即“坚立在我家里和我国里”(17:14)。首先是指圣殿建筑,但最终的意义是指大卫子孙耶稣基督的永远统治与神的国度藉着神所得到的扩张。

大卫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是为使以色列民兴旺。

九、核心章

历代志上17章。

大卫是历代志上的中心。前四章无不引向大卫王朝。本书以一半多的篇幅记述大卫40年“丰富尊荣”的统治。大卫灵性上的软弱和生活上的失败,只是像日食月食,不能掩没他的光辉。

神对大卫王朝的应许是他家族统治以色列的根据。正因这应许,作者不仅记录了大卫家族的统治史,而且看到了将要藉大卫家而来的弥赛亚王国。

十、要  旨

团结神的子民,追溯大卫的谱系,教导百姓对神虔诚的敬拜当成为民族和个人生活的中心。

指示王国被掳后的重建,特别强调以色列的合一、君王、圣殿及当时的祸福。

十一、主要地方

希伯来,耶路撒冷,圣殿。

十二、写作年代

写于公元前450-425年;430-400年;520-515年。

记录公元前500年所罗巴伯的两个孙子毗拉提、耶筛亚(代上3:17-24,见21节)在犹大被掳之后写的(代下36:22-23)。

这是旧约最后一卷书之一,大约成书于玛拉基的时候。

写书事件,上下距离100-150年左右。从最早记以色列历史开始,到被掳为止,书中其它部分则以大卫王朝为重点。

记录约公元前1000-960年间所发生的事。

十三、特  点

为了表明他们是选民而详细记录了谱系。为了树立光荣统一王朝的形像,肯定地评价了大卫家族。对圣殿进行详细的描绘。比撒母耳记与列王记多记先知。

本书四大特色:

1.内容和文字多

与撒母耳记和列王记相同(代上10章至代下36章:相当于撒上31章至王下25章)。

2.历代志特别着重数字的记录

书内的数字往往比平行的撒母耳记和列王记的来得大。

3.作者是由“果报神学”观点来解释历史

他试图说明:一些很好的君王之所以遭惨收场,都是由于犯了某些错误。

4.本书对一些人物的描述与以前某些历史人物相似

例如:大卫和所罗门的关系跟摩西和约书亚的关系相似,又负与建圣殿的工程师户兰(代下2:13-15),与建会幕的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出35:30-35)相似。

十四、综  览

为使被掳到巴比伦而回归的余民回想神所赐给先祖的应许和恩典,回溯了以色列的历史。

1.大卫前的历史(代上1-9章)

本书前半是以谱系形式记载了压缩了直到统一王朝形成时,神在以色列所作的工,这谱系就以为建立统一王朝中担当中心作用的犹大支派与便雅悯支派为中心,对上述两个支派强调表现作者对南国王朝犹大的关心,并且对利未支派的特殊强调本书是从与圣殿相关的祭司角度进行记录的。

2.大卫之前(10-29章)

作者对扫罗的统治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之后,论到大卫与百姓的关系,以及征讨四面民族之战,指出了统一王朝的成立基于神的护理,是在护理之下,王朝迅速得以建立,本书表明大卫的统治基于神的应许与大卫谦卑的信仰态度,他对圣殿表现出极大的关心。本文表现了大卫伟大的一面,也未曾无视他不顺服神话语的罪孽(因调查人口而犯的罪)。在这犯罪事件后,本书将焦点放在圣殿上而进行记录的书,亦即记录预备了圣殿的场地与圣殿建筑的计划。为收集建筑材料而付出努力,为圣殿而选定祭司、唱诗班、利未人的班次等。最后,本书以神人大卫的感恩祷告落下了帷幕,以所罗门的登基揭开了新的序篇。

十五、列王记与历代志的比较

历代志具有重释以色列史的性质,因此,有人认为他的思想受到后期犹太教的影响,有分歧。如果综合其中共同见解,就是:①报应思想。② 大卫的统治理念。③耶路撒冷的优越性。④ 全以色列的概念。⑤反撒玛利亚论辩。⑥神在历史中的护理。⑦ 犹太民族主义。⑧弥赛亚王权思想。⑨ 神政论性思想。⑩ 圣哉观等。

本书与同时代的列王记……撒母耳记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历代志与上述二书来比较,察看本书作者的神学倾向。

历代志上似重复撒母耳记上下。历代志下似与列王记上下相同。但实在是有分别的:

撒母耳记、列王记强调史事,而历代志强调属灵方面的事,所以历代志是集中大卫和他后裔的统治,以及圣殿中的敬拜。它提到前面书卷没有提到的祭司、利未人、乐师、歌唱的人和守门人的资料。他又详述运约柜到耶路撒冷的过程,建殿的准备,及犹大好王的改革。只有当北国与大卫王朝有接触,历代志才提北国。历代志甚至略过暗嫩、押沙龙和亚多尼雅的悲剧,及所罗门对神的不忠,所以历代志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对前二书历史的属灵诠释。

每一个王统治的事迹都定期记在书上(王上14:29,15:7等),所以撒母耳记、列王记的内容与历代志所取得的资料是相同的。

列王记与历代志相似的地方:①列王记以北国史为轴心,只顺提南王;历代志以南国为轴心,同时提及与北国有关的事迹。② 列王记提及北国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的事工;历代志提及以赛亚。③ 列王记提所罗门王接任的经过;历代志开始多记载谱系,及职事的分配。④ 列王记不多记大卫的事(因撒母耳已记了,而历代志上多记大卫的政绩。他重组织、建殿细则,比列王记上更多)。

历代志所记的时代与列王记所记的相同,不过略去一些人物(如以利亚与以利沙)和一些史事(如扫罗追索大卫的生命,宫庭之变),但又加了不少的资料。有些在旧约其它经卷里(如十二支派的谱系),有的为本书所专有的(如大卫为所罗门作王所做的准备工作)。

十六、大卫与所罗门

历代志上下分记大卫(代上11-29章)及所罗门(代下1-9章)的统治期。

1.把大卫与所罗门理想化

历代志上作者完全不提王国统一前的事,大卫在希伯仑有七年的分治期,或扫罗家与大卫家之间的争战,或大卫与押尼尔立约,或大卫妻子米甲的疑难,以及押尼尔与伊施波设遭谋杀等事(撒下1-4章)。作者说大卫在扫罗死后立即受膏为全以色列王(代上11章),并得到全以色列民的同心拥戴(11:10-12章,见3:1-9);之后,大卫所遭遇的困难也没有提及。至于大卫与拔士巴犯罪、暗嫩的罪行和被杀、押沙龙谋害兄长并谋夺父的王位、大卫遁离耶路撒冷、洗巴和示每的叛逆,并其它可能令光辉的大卫王朝蒙上污点事迹都不提。书中描绘大卫完美无瑕,惟一的例外是核数以色列民一事(特见21章)。

历代志上用类似的笔法来描述所罗门,明指所罗门为大卫的继承者(22:7-10,28:6)。

大卫公开宣布膏他为王,并得到以色列民齐心拥护支持(28-29章)。文中并没有提及缠拥病塌的大卫,如何在最后一刻还必须粉碎亚多尼雅的政变阴谋,才能让所罗门顺利登基;更没有提全军统帅约押及祭司亚比亚他与亚多尼雅同谋(参王上1章)。至于所罗门处死曾加害大卫的人,也全略去不提(王上2章)。在所罗门整个登基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敌对或不愉快的事件。有关他统治期间的记载,几乎全与建殿有关(代下2-8章),而完全不提他失败或跌倒的事;所罗门拜偶像,娶异族女子为妻,国内有叛乱的事,也未提及(参王上11章),甚至连使国分裂之咎,也未归在所罗门身上(参王上11:26-40,12:1-4),而罪于耶罗波安的图谋不轨。历代志维护所罗门的形像,让他与大卫媲美。

大卫与所罗门,是理想中的弥赛亚君王的预表。

2.作者更有意将约书亚如何继承摩西,作为所罗门继承大卫的榜样

(1)大卫跟摩西一样,都是壮志未酬,一个未能建圣殿,一个未能入迦南,而且神阻止他们二人时,都同时选召了继承者(代上22:5-13,28:2-8,申1:37-38,31:2-8)。

(2)所罗门与约书亚把神的子民带入平安康泰的境况(代上22:8-9,书11:23,21:44)。

(3)在任命所罗门与约书亚的记载中,两段经文所采用的词汇多有平行相似之处(比较代上22:11-13,16,28:7-10,20,代下1:1及申31:5-8,23,书1:5,7-9)。

(4)在委任继承人的过程中,既有对个人的吩咐(代上22:6,申31:23),也有在公众前的宣告(代上28:8,申31:7),都提“以色列众人眼前”。

(5)两位继承人都立即获得百姓全心拥戴(代上29:23-24,申34:9,书1:16-18)。

(6)作者记载,神分别使所罗门与约书亚两次在以色列众人眼前被“尊大”(代上29:25,代下1:1,书3:7,4:14)。

此外,历代志作者也仿用摩西五经中其它典范,来描写大卫与所罗门。大卫如同摩西一样,直接从神领受圣殿(会幕)的蓝图(代上28:11-19,出25:9),并且呼吁以色列人甘心乐意为建殿奉献(代上29:1-9,出25:1-7)。所罗门与推罗王巧匠户兰的关系(代下2:13-14),与建造会幕的比撒列及亚何利亚伯的角色前后呼应(出35:30-36:7,见代下1:5)。

十七、本书的谱系(1-9章)

以大卫兴起为中心。

圣经的谱系有家谱、王统和祭司系统。

1.家谱

这是记一个人在直接血统中的地位,可获得长子或嫡孙等权益。对重返祖居地的百姓追认田产主权,确定本人身份,例如历代志上7:14-19。

2.王统谱系

这是王位继承法统的根据。大卫王统是世袭的,耶稣基督来自大卫一脉。马太福音一章所记的是王统谱系。

3.祭司系统

因律法规定只有利未支派的子孙才可在圣殿中侍奉神,这也是世袭的(代上6:1,30)。

圣经所刊的谱系具有伸缩性,经常不记若干代,以突出子孙因显赫远祖的关系。有时为了末数字上的完整,只记七代或七代的倍数。例如马太福音记大卫到犹大被掳只记14代。

十八、大  纲1.大卫王朝的家谱(1-9章)

从创世至回归。从亚当至大卫的谱系。

(1)列祖(1章):

① 从亚当到亚伯拉罕的谱系(1:1-27):

a. 从亚当到挪亚(1-4节)。

b. 从挪亚到亚伯拉罕(5-27节)。

② 从亚伯拉罕到雅各(28-54节):

a. 从亚伯拉罕到以撒(28-34节)。

b. 从以撒到雅各(35-54节)。

(2)以色列的后裔(2-8章):

① 从雅各到大卫的谱系(2章):

a. 雅各的后裔(以色列12个儿子)(1-2节)。

b. 犹大的后裔(3-55节)。

② 从大卫到被掳时期的谱系(3章):

a. 大卫的后裔(1-9节)。

b. 所罗门的后裔(10-24节)。

③ 十二支派的谱系(4-8章):

a. 犹大(4:1-23)。

b. 西缅(24-43节)。

c. 流便(5:1-10)。

d. 迦得(11-22节)。

e. 河东玛拿西半支派(23-26节)。

f. 利未(6章):

(a)大祭司谱系(1-15节)。

(b)利未谱系(16-30节)。

(c)利未唱诗班的班次(31-48节)。

(d)亚伦的后裔(49-53节)。

(e)祭司与利未支派的城邑(54-81节)。

g. 以萨迦(7:1-5)。

h. 便雅悯(6-12节)。

i. 拿弗他利(13节)。

j. 河西玛拿西半支派(14-19节)。

k. 以法连(20-29节)。

l. 亚设(30-40节)。

m. 便雅悯(8章)。

(3)被掳归回的余民谱系(9章):耶路撒冷的居民。

① 归回的十二支派(1-9节)。

② 归回的祭司(10-13节)。

③ 归回的利未人(14-34节)。

④ 扫罗的谱系(35-44节)。

2.大卫作王时期(10-29章)

(1)大卫王国的建立(10-12章):

大卫被膏立为英勇的首领,攻取耶路撒冷。

① 扫罗之死(10章)。

② 大卫的军队(11-12章):

a. 大卫的诸勇士(11章)。

b. 大卫受膏作王(11:1-3)。

c. 大卫征服耶路撒冷(11:4-9)。

d. 大卫诸勇士的业绩(11:10-12章)。

③ 效忠大卫的人(11:10-12章)。

(2)安放约柜(13-17章):

① 不符合律例地转移约柜(13章):

约柜迁出基列耶琳(1-5节),送往基顿,乌撒扶约柜(6-14节),神使他死了。大卫就将约柜转运到俄别以东的家中。

② 大卫的繁荣(14章):

a. 建筑宫殿(1-2节)。

b. 众儿女(3-7节)。

c. 击败非利士(8-17节)。

③ 大卫把约柜送往耶路撒冷(15-16章):

a. 符合律例地转移约柜(15章):

(a)利未侍奉的次序(1-15节)。

(b)利未族长可作乐(16-24节)。

(c)运入大卫城(25-29节)。

b. 感恩祭(16章):

(a)燔祭与挽回祭(1-3节)。

(b)指名唱诗的人(4-6节)。

(c)大卫的赞美诗(7-36节)。

(d)每日在约柜前侍奉(37-43节)。

④ 大卫的约(17章):

大卫建殿的心与神的回答。

a. 大卫极愿意建筑圣殿(1-2节)。

b. 神对大卫应许之位(3-15节)。

c. 大卫的赞美(16-27节)。

(3)大卫王军事的得胜(18-20章):

① 大卫初期的战绩(18章)。

② 大卫后期的战绩(19-20章)。

(4)以色列人为建筑圣殿而作准备(21-27章):

① 大卫作人口调查而犯罪(21章):

a. 带来瘟疫(1-17节)。

b. 大卫筑坛求赦献祭(18-31节)。

② 建殿的准备(22-26章):

a. 材料、工匠和动机(22章):

(a)为建圣殿而准备建材(1-4节)。

(b)大卫的嘱托(5-18节)。

b. 为圣殿而委任职务(23-26章):这是利未人的分班与职务。

(a)利未人的人数与职务:大卫王最后的安排(23章)。

(b)利未人分成24班祭司(24章)。

(c)大卫训练的歌唱者(25章)。

(d)任命卫队守门(26:1-19)。

(e)掌管府库的官员(20-28节):委任司库。

(f)殿外的官长与士师利未人(29-32节)。

③ 国家领袖(27章):

军方和政府的领袖;王国行政架构。

a. 十二班班长(1-15节)。

b. 十二支派的首领(16-24节)。

c. 掌管大卫产业的官员(25-31节)。

d. 大卫王的书记(32-34)。

(5)大卫最后的岁月(28-29章):

建殿最后的嘱咐。大卫给百姓和所罗门最后的指示(28章)。

① 大卫的遗言(28:1-10):

命所罗门建殿(9-10节)。

② 为建殿而献上最后的奉献(28:11-29:9):

a. 建殿之粮(28:11-21):显示圣殿的样式。

b. 大卫储备材料(29:1-9):

(a)为建殿的奉献(1-5节)。

(b)以色列为建殿奉献(6-9节)。

③ 大卫最后的感恩祷告(10-19节)。

④ 再膏所罗门王,所罗门登基(20-25节):

会众同颂神恩与献祭(20-21节);再膏所罗门(22-25节)。

⑤ 大卫王之死(26-30节):大卫得荣寿终。

历代志下概论

神是在乎祂有条件的应许的管教。历代志记载在427年间有19个王。当中有七个好王;十个恶王;两个由好变恶的王——所罗门和约阿施,但最后所罗门是好的。看到神从管教变为惩罚的作为。历代志上下原是一卷的,是列王记上下的补充。

历代志上以大卫王为中心;历代志下以所罗门王为中心;以及后来南北分治,直至被掳的过程。

一、作  者

作者是以斯拉,他既是一位祭司又是一位文士。

二、目  的

主要是为那些回归犹大准备重建家园的人写的,研究自己国家早期繁荣的景象,后因犯罪日渐衰败甚至被掳,告诫国民不要重蹈覆辙。

三、钥  节

“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7:14)

四、主要人物

所罗门、示巴女王、罗波安、亚撒、约沙法、约兰、约阿施、乌西雅(亚撒利雅)、亚哈斯、希西家、玛拿西、约西亚、约雅敬、西底家。

五、主要地方

耶路撒冷、圣殿。

六、日  期

是在公元前450-425年被掳后写成的。

历代志下记载所罗门即位至耶路撒冷沦陷,是在公元前970-586年。

七、内  容

历代志下记所罗门王执政的历史(公元前971-931年),还有犹大所有的君王,从罗波安(公元前931年)至西底家(公元前)的历史。因此,本书的年期与列王记上下的相同。只是历代志下把焦点放在犹大诸王上,而忽略以色列的君王。犹大被巴比伦掳去,主要的原因是她不遵守摩西的律法。本书结束时简单地提到公元前339年,古列下令让犹太人返回犹大,重建圣殿(代下2-5章)。

重要的经文包括所罗门求智慧(1:7-12),所罗门的宏伟圣殿的奉献礼(5-7章),示巴女王的到访(9:1-12)和有关被掳年日的预言(36:20-21)。最受人喜爱的经节是7:14和16:9。

本书以一半多的篇幅记所罗门死后国分南北,集中介绍南国诸王。自变本加厉苦待百姓的罗波安,经中兴的君王约沙法、希西家,以迄接连为外族掳去的末代四位君王,或简或详,依年代而写。圣殿在这300多年的南国史中,或被破坏、污秽,或予重修、洁净,国运也随之而衰弱而兴盛,直到巴比伦王攻陷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国家也随着灭亡。

书中极少提北国,因北国诸王离弃正道、信仰异族宗教;且臣弑君篡夺王位的事屡见不鲜(不像南国由大卫家一脉相传)。其王室不能代表以色列民族。虽然如此,作者仍热切盼望以色列民复合,在劫后的废墟上重建一新国。

本书以列王记为蓝本,但其它史料搜罗亦多,参照阅读,益能明白;国民若陷在罪中,国灾亦必随之;唯有积极向善,上下遵行神为人类所颁的道德生活法则,才能脱祸获福,享受真正的兴盛与和平。

八、有关圣殿的建造1.交由比撒列与亚何利亚伯建造(出35:30-36:7)

这二人的关系与历代志作者描述所罗门与户兰(代下2:13,王上7:13-14)之间的关系相似。除了出埃及记,只有历代志提比撒列的名字(代上2:20,代下1:5)。

所罗门与比撒列:

(1)所罗门与比撒列二人由神亲自提名委任,是在他们所要做的工程中,惟一提名被召的人(出31:2,35:30-36:2,38:22-23,代上28:6)。

(2)二人皆属犹大支派(出31:2,35:30,代上2:20,3:10)。

(3)二人皆被神的灵充满,使他们有智慧(出31:3,35:30-31,代下1:1-13),而且所罗门在基遍看见异象(1:3-13),在圣殿建造记录(2-7章)的前言中,占显要地位。

(4)二人同样都为圣所建造铜坛(1:5,4:1,参2:7)。但值得注意的:在巧匠户兰所造一切物件的清单中(4:12-16),并没有将这铜坛列入。

(5)二人都制作了圣所中的器具(出31:1-10,37:10-29;代下4:19-22)。

巧匠户兰与亚何利亚伯:

① 在列王记有关建造圣殿的记载中,一直到圣殿与王宫主要的工程都叙述完后,才提户兰(王上7:13-15);历代志则指出他从最初就参与建造的工程,正如亚何利亚伯在一开始即参与建造会幕一样(出31:6,代下2:13)。

② 列王记仅言户兰作铜器的技巧(王上7:14),但历代志所列出他的技巧,却与亚何利亚伯的技巧相当(出35:30-36:2,代下2:14)。

③ 列王记记载户兰的母亲是拿弗他利支派的一个寡妇(王上7:14);历代志却记他母亲是但支派的一个寡妇(代下2:14),因此指出户兰与亚何利亚伯也是同一个先祖的后裔(出31:6,35:34,38:23,见代下2:13)。

2.会幕与圣殿的蓝图都是神亲自赐下的(出25:1-30:37,见出25:9,40,27:8,又见代上28:11-19此段撒母耳记与列王记没有提及)。3.会幕与圣殿都使用了战利品作建筑材料(出3:21-22,12:35-36,见代上18:6-11——此段撒母耳记与列王记没有提及)。4.也提及两项建筑工程所需时,百姓都甘心奉献(出25:1-7,36:3-7,见代上29:1-9——此段撒母耳记与列王记都没有提及)。5.两项建筑工程完成时都有耶和华的荣光降下显现(出40:34-35,代下7:1-3)

巴比伦军在公元前586年彻底焚毁圣殿,以色列对神的敬拜终止,所以被掳。

九、大  纲1.所罗门的王国(1-9章)

(1)所罗门求智慧和他的财富(1章):

所罗门求智慧(1-13节),神就赐他智慧。

神也赐他财富(14-17节)。

(2)所罗门为圣殿作准备、兴建和奉献(2-7章):

① 所罗门建殿的工程(2-5章):

所罗门得到多国的帮助(2章)。

② 所罗门奉献圣殿(5 -7章):

a. 安放约柜(5章)。

b. 向百姓讲话(6:1-11):为民祝福。

c. 向神祷告与遵约(12-42节)。

d. 神的荣耀(7:1-3)。

e. 献祭与守节(4-11节)。

f. 神向所罗门说话(12-22节):神的回应、警戒与应许。

(3)所罗门的名声、全盛时期(8章-9:28):

① 所罗门其它政绩(8章):

a. 所罗门其它建筑工程(1-16节):

(a)所罗门的城市(1-6节)。

(b)他的臣仆(7-11节):造法老女宫(11节)。

(c)他的献祭(12-13节)。

(d)他给利未人的编制(14-16节)。

b. 他的海军(17-18节)。

② 所罗门的智慧、威荣与去世(9章):

a. 示巴女王到访(1-12节)。

b. 所罗门其它国际关系(8:17-9:21)。

c. 有关所罗门智慧和财富的补充(9:22-28)。

(4)所罗门之死(29-31节)。

2.王国分裂(10章)

从第10章至28章都讲王国的分裂。

3.南国诸王史(11-36章)

自罗波安到被掳。

(1)南国的腐败(11-28章):

① 罗波安王(11-12章):所罗门王国的分裂。

罗波安早期的罪(10-11章)。

罗波安后来所犯的罪(12章)。

② 亚比雅王(13章):

又名亚比央(王上15:1-8)。

③ 亚撒王(14-16章)。

④ 约沙法王(17-20章)。

⑤ 约兰王(21章)。

⑥ 亚哈谢王(22:1-9)。

⑦ 太后亚他利雅篡位(22:10-23章)。

⑧ 约阿施王(24章);耶何耶大勤王事工(23-24章)。

⑨ 亚玛谢王(25章):

不完全顺服带来的腐败(25-28章)。

⑩ 乌西雅王(初忠后不忠)(26章)。

? 约坦王(27章)。

? 亚哈斯王(28章)。

(2)再统一的王国(29-36章):

① 希西家(29-32章):

a. 亚述王进攻犹大(32:1-19),败回(20-23节)。

b. 希西家得病欲死(24-26节)。

c. 希西家将财宝尽示外人(27-31节)。

d. 希西家得子而终(32-33节)。

② 玛拿西王(33:1-20):

他悔改,复兴。

③ 亚们王(恶王)(21-25节)

④ 约西亚王(初恶)(34-35章)。

⑤ 约哈斯王(36:1-4)。

⑥ 约雅敬王(5-8节)。

⑦ 约雅斤王(9-10节)。

⑧ 西底家王(恶王)(11-19节)。

⑨ 百姓被迦勒底王掳到巴比伦去(20-21节)。

波斯古列王的谕旨(22-23节):下令犹太人返国。应验了耶利米的预言。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