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气质中弱点灵修

作者:侯氏庭 来源:网络 浏览: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自己已经重生了,许多时候却受限于我们的本性,重生后继续以自己的天生气质及过去的人格来侍奉神。在以个人主义挂帅的现代社会中,可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多,如果一个基督徒表现出来的是未被更新的世俗化行为,往往会使基督的福音及基督的名...

很多基督徒都知道自己已经重生了,许多时候却受限于我们的本性,重生后继续以自己的天生气质及过去的人格来侍奉神。在以个人主义挂帅的现代社会中,可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很多,如果一个基督徒表现出来的是未被更新的世俗化行为,往往会使基督的福音及基督的名受到羞辱,所以我们必须思考气质对我们的影响。

公元前四百年,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hios,公元前460-前377)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Sanguine)、胆汁质( Choleric)、抑郁质(Melantho)和黏液质(Phlegmatic)。他认为这四种气质依次由心、肝、肺、肾四种器官分泌的体液造成。对他来说,这些名称分别代表的是有生气的、活跃的、忧郁的和冷漠的气质。公元二世纪时,一位古罗马医生兼作家盖伦(Claudius Galen,130-200)将希波克拉底的理论进一步发挥。但盖伦不接受希波克拉底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气质,因希氏认为每一种气质都是不好的,盖伦认为这些气质没什么不好,并进一步巩固了气质的分类。近代有一位德国医学家更是将气质与体型拉上关系,当作是体型分类,但这种理论始终不为人接受。

二十世纪初,荣格( Carl Jung,1875-1961)在1913年研究人不同的气质,1923年他将用德文写成的著名文章译成英文,他对“人的本质”心理分析的理论给予了现代人许多启示。荣格除了提出气质的优点外,为现代人带来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每个人的本性里都有阴暗的一面,但这软弱、阴暗的一面,反而具有更大的潜力。所以,当我们发觉自己的弱点时,反而可借这个弱点来改变自己,使我们的弱点可以成为我们最大的优点,从软弱中发展出更大的潜力。荣格的父亲是路德会的牧师,他本人应该对基督教信仰多少有些认识,可惜终其一生,他竟不知道保罗早就提出了这方面的含义:“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在我个人的信仰生活中,自己最有能力彰显福音的时候,常常是情感或心灵上的最大弱点被神更新及改变的时候。

每个人在神面前的心路历程不同,有时我们会自大地以为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他人心路历程的“向导”,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我相信,在彼此引导的过程中,有一通则可以使用,就是辨认出情感中最弱之处,而使这弱点成为我们心路历程的指南针。

讲到这里,我以个人的例子来作说明。我生长在宣教士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极有热诚、满有信心的人,当他在西班牙宣教时,并没有依赖任何差会的供应,而是真正倚靠信心来生活。银行账户里经常没有存款,家里也没有饭吃,但父亲相信神在过去借着乌鸦养活以利亚,他必然也会供应我们一家人。后来,六十岁的父亲退休了,本该离开宣教工场回到苏格兰家乡养老,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跑去学德文,因为他想要让当时的德国人警觉到希特勒的危险性。希特勒崛起的八年间,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去警告那些德国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对父亲的崇拜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道德上的仰慕,也可能变成自我道德上的瘫痪。父亲能够做到的,我这个做儿子的反而不会做或做不到。因此,我变成一个胆小的人,害怕冒险,没有父亲那般的信心。

所以,当我们认为弱点可以成为心路历程的指南针时,也就是表示在越弱的地方,越需要接受挑战;人在软弱时,反而经历到神的恩典是够我们用的。于是,我接受离开牛津大学的挑战(那里是一个可以让我再服务十年,而样样都很好的“金饭碗”),毅然决定去了温哥华。在温哥华没有金钱、没有前途的情况下,我创办了一所还没有学生的学校——维真神学院(Regent College),第一年只有六位老师及四位学生。当时有些基督徒不理解我的做法,他们认为将一间已有迹象显示快要结束、可能无法继续经营的学校称为基督教学校,实在是妄称耶和华的名。

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有时要经过一个黑暗的隧道,引发一个与生俱来的恐惧,使我们赤裸裸地面对人性最大的弱点。当我们在隧道中看到一点曙光时,却惊觉这不是一点曙光,而是车头灯的光,是一列火车向我们冲来,这景象真令人触目惊心。然而,当我们离开隧道时,又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你可能发觉正从大峡谷跳下,却没有降落伞,而你却说:“主啊,我跳下去必死,但我仍然相信你。”这就是我所说,按着我们性格的弱点来作指引的意思。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说:“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大多数人与神的关系,就如车的引擎,两个转轮中间有一条带拖引着,但有时候带也会脱掉。许多时候,神的恩典似乎与我们没有关系,一旦有需要时,他的恩典却补足了我们的需要,结果这作用会更新我们的人格及内心,使我们能看到在侍奉中的错误,因为人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发挥潜能,是要做得最好的,做得最多的。但是,我认为当一个人尽量运用自己天生的才干时,反而是陷入实践性的无神论;因为你很能干,便觉得不需要神,这是自然而发的心态。当一个人被要求做那不可能靠自己力量做的工作时,在那一刻才会觉得自己是需要神。在我很脆弱、很软弱时,我觉得“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真正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因而认识神是能够供应我们一切需用的。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