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讲道 把我所有的给你 凌志鹏牧师讲章

作者:凌志鹏 来源:网络 浏览:
证道 把我所有的给你 华人宣道会真理堂 凌志鹏牧师 2009.11.8 读经 (使徒行传3:1-10) 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周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

 证道 把我所有的给你 

华人宣道会真理堂 凌志鹏牧师 2009.11.8

读经 (使徒行传3:1-10)
    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周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周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什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使徒行传3:6)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叫你起来行走。”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神。百姓都看见他行走,赞美神,认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周济的,就因他所遇着的事,满心希奇惊讶。 

    这段圣经讲到有一天使徒彼得和约翰按他们的固定的时间下午到圣殿去祷告,有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被人抬到圣殿的门口,那门叫做“美门”,这个乞丐每天在那里求周济,当他看到彼得和约翰,就向他们乞讨,彼得约翰叫他看他们,并且说了刚才读过的那句话:“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这个人得了医治,走着,跳着,赞美神。
    这就跟宗教的神话相悖。耶稣从来没有把天堂的钥匙交给彼得,或者指派他查问每一个进天堂的人。天堂的门从来没有关闭过。(启示录21:25“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 )我们进天堂是因为我们信靠救主,不是因为得到使徒的核准。再则,彼得被命令使用他的钥匙是在地上,不是在天上。借着分享神的话,传福音,彼得的用天国的钥匙向犹太人、撒玛利亚人、外邦人打开信心的门。彼得不但传讲神的话,也行神迹奇事。因为行神迹奇事也是他们蒙召做使徒工作的一部分。(希伯来书2:1-4; 林后12:12)在使徒行传里面所记载的使徒行传的第一个神迹就是医治这个四十几岁的、瘸腿的人。在两处记载,除了刚才读过的,还记载在(徒4:22)。路加医生的这个描述,呈现出几个有趣的对比。我们今天就这段经文来看这几个对比,可以使我们明白主耶稣行事的方法,以及基督徒生活、服事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思想的重点,不是放在神迹本身,而是从几个对比中看到一些真理。

一. 彼得和约翰的对比。
    
在新约圣经记载的彼得和约翰最后一次走在一起的时候,是主耶稣对他们说“你跟从我吧”的时候。主耶稣讲这话就再一次认定彼得是门徒。因为彼得曾经三次否认主,他来到主面前的时候,主耶稣三次问他:“你爱我吗?”彼得也三次回答;“我爱你”(约21:16-17) 。彼得和约翰在捕鱼的事业上是合伙人,而且同时蒙召做了主的门徒。主耶稣上十字架前,曾指定他们两个去预备逾越节的宴席,可见他们是经常合作的。主复活以后,主复活以后,彼得和约翰心急如焚一起跑去看空坟。(见约翰福音20:3)彼得和约翰这两个人一起跑去看空坟。当主耶稣把使徒两个两个分派出去的时候,主把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德烈放在一组,但是这次是彼得和约翰一起去圣殿祷告,而且同时帮助了一个有需要的人。
    彼得和约翰两个人都是渔夫,而且同时在迦百农从事捕鱼,因此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注意地去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同。约翰由于灵性的成长,变成充满恩典的神的仆人。约翰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圣经所说“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当他写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的时候,他强调神对世人的爱,还强调我们必须彼此相爱。约翰似乎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对生命有一种诗情画意的看法,还带着一点神秘感。跟这个冲动的、喜欢问问题的西门彼得完全不一样。
    耶稣的门徒里面,有不同类型的人,教会也是这样。多样化是教会特别的地方,也是有长处的地方。我在教会二十多年,看见过形形色色、不同个性的会友。就连牧师和师母个性也不一样。大家可能会发现,我比较性急,做事快,讲电话很简短,但是有时粗心大意。师母则不一样,做事情耐心仔细,教会的杂事很多,要一件一件安排,跟有关弟兄姐妹逐一联系,有时在电话上会聊上半个钟头,虽然看来慢吞吞,却能够深入了解,发现对方的需要。
    教会里面有各种类型的人,就像人身体上有不同的器官和肢体。基督徒和睦相处,而且在一起服事,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是合一的缘故,不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恩赐、相同的性格。信徒如果只能跟他相似的人或者与他所喜欢的人一起同工的话,这就缺少属灵的成熟。
    不错,彼得在这次神迹里面做领头,而且都是他在讲话,约翰虽然不大吭声,但也是神迹里面的一部分。约翰和彼得一起下监,一起受审。传道书4:9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这两个人的生活和服事,好像是一体的。当神的儿女行在圣灵当中的时候,主恩典的事工就发出亮光。彼得和约翰是那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他们能够和谐地在一起服事,一同做见证,是多好的榜样啊!因为他们都是以寻求荣耀基督为目的,并且依靠圣灵,不是依靠肉体而行。
    美国有两个喇叭手,一个叫迪斯·迪莱斯维,另一个叫艾多夫·赫塞特,前者是个黑人,吹喇叭时下巴伸出来,后者是个白人,吹喇叭时全脸发红。有一次迪斯问艾多夫:“为什么你吹喇叭的时候,下巴没有推出来?”艾多夫则反问道:“为什么你吹喇叭时脸不发红?”两个人,样子不同、表情不同,各有特长,但是,都吹奏的很好,配合在一起,就有美妙地音乐发出来。
    今天教会的弟兄姐妹也是一样。你不要老抱怨某某弟兄姐妹脾气怪,与你合不来。其实,神创造人就是多样的。神把性格不同的使徒彼得和约翰配在一起,这似乎在那里宣告一个信息:神喜欢把各色各样的人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而且能够和谐地在一起服事主,为主做见证,荣耀神。

二. 神的话与祷告的对比。
    大部分人认为彼得主要是一个传讲神话语的人,不错。但是所有的使徒有能力的见证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祷告。彼得在五旬节讲道之前,曾经祷告了十天。大家知道,他那次讲道有三千人得救,这能力来源于祷告。
    读经和祷告所以,我们可以把神的话和祷告做个对比。在使徒行传里面有30处经文提到祷告的事情。彼得很清楚地指出:教会领袖“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4)。因为他们祷告之后,领受了神的话,他们就被圣灵充满,见证就有效力。我们不能把圣灵的这两样工具分开,因为主命定它们必须在一起。借着圣经,神对我们说话,我们得着亮光;借着祷告,我们向神说话,我们得着力量。有神的话若没有祷告,就好像有光但没有能力;反过来,有祷告若没有神的话,有力量但没有光,可能变成糊涂的热心。
    圣经里面有很多把神的话和祷告放在一起的经文。约翰福音15:7:“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在摩西的事工里面,他先在敬拜和祷告中面见神,然后他才向以色列民宣讲神的话。这也是撒母耳事工的方法。在但以理的生活里,也是同样的模式(但以理书9:1-3)。甚至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工也是如此,祷告——神的话,或者神的话——祷告。保罗在徒20:32向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也讲这样的话。
    300多年前,清教徒作者威廉·古勒诺说:“当人们不在意神向他们说什么话的时候,神也不在意他们在祷告的时候向神说什么。” 很多时候祷告不蒙应允,是有原因的。一个无事不登三宝殿,从来不亲近神、不遵行神的话的基督徒,祷告不蒙应允是毫不奇怪的。因为他不在基督里面嘛!
    神的话,非常重要,很多人有每天祷告的习惯,但是看圣经就比较差了。
    我们为什么要读圣经?对年轻人说来,学习如何过生活;对年老的人,知道怎样面对死亡;对无知的人,给他以智慧;对有学问的人,使他学会谦卑;对有钱人,生发怜爱之心;对贫穷的人,心中得安慰,对软弱者,从中得力量;对刚强的人,引导他们的方向;对骄傲的人,提出警告;对谦卑的人,将他升高;对烦躁的人,心中获平安;对疲乏的人,可得享安息;对罪人来说,能够得救恩;对怀疑者,可以找到确据;对所有的基督徒来说,读圣经为了得到神的引导。读圣经,不管是对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彼得和约翰都是读神的话的人,他们经常上圣殿祷告,才有能力把瘸子医治好。祷告和读神的话,是一个对比,而且相辅相成。

三. 平常的跟特别的对比。
    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参加祷告会,是每一个敬虔的犹太人日常计划表里面的例行公事。但是对瘸子行神迹却是新的、不平常的事情。生活是由常规的事情和意外的事情组成的。一个有操练的信徒虽然不知道每天会发生什么事情,然而我们的生活需要规律化,因为神要“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寻常的事帮助我们预备对付那些异常的事,但是我们要打开心门,接受神为我们或通过我们行特别的事情。无助的瘸子在美门面前,遇到彼得和约翰,这一天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摩西从来没有期望过荆棘被火烧着,但是这次经历就改变了他生命的途程;大卫带着一包食物去给他在扫罗军队里服役的哥哥们吃,在那个时候他发现他被拣选,神要用他去打败巨人歌利亚;以赛亚去圣殿敬拜神,发现他被蒙召做先知。从平常的事情里面发现异常的事情。
    圣殿的美门,是装饰的很美的双门,要好几个人才能够把它打开或关上,是介于外邦人的外院和女人院之间的门。这个无助的瘸子每天就被放在美门面前,因为这里是乞讨的好地方。在犹太人的敬拜中,周济穷人是必须做的一件事。这一天,对于瘸子来说,是另外一个普通的日子。他留在走道那儿一整天,尽量装出可怜的样子,向人讨钱,最后朋友来把他带回家。他从来没有想到那一天会有什么不同的遭遇。可是那一天真是不同。
    所以,我们也应该打开心门接受神要为我们做的新事。很平常的一天,有可能变成神迹发生的、很特别的一天。很平常的一次祷告或是祷告会可能完全改变你的生命。

四. 会众跟个人的对比。
    彼得不久前才向一大群犹太人和归入犹太教的人讲道,大家还得五旬节有三千人得救。在一天之内,主就把彼得从一个渔夫变成一个大有能力的布道家。但是他对一个可怜的乞丐还是那样爱怜关怀。
    一般的大布道家或著名的传道人没有时间去关心个人。有的传道人就说:“我如果能够到几百人的教会去讲道,我为什么还要留在一百人的教会?”不过我不认为这是神对每一个传道人的要求。有的大传道人被邀请去讲道的时候,先问“你们教会有多少人?”似乎在说“人数少等于浪费我的时间。”坦白地讲,这不是一个属神的传道人应该有的观念。圣灵感动你去,你就去,不要问人数、不要问待遇,即便只有两位听众,也照样传讲神的道,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个“穆迪”呢!
    (路加福音19:5)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耶稣基督也是这样。耶稣在地上传道的期间,门徒们也注意到他也很关心那些个人的需要。耶稣在向一大群会众讲完道之后,就离开会众去医治那个不洁净的麻风病人或是罗马兵丁的奴隶;他帮助撒玛利亚妇人找活水;他向撒该讲话,带领他得救恩(路19章);甚至在十字架上受苦的时候,还跟那位被定罪的强盗谈话,把他带进神的国度。
    但是门徒们对来到耶稣面前求帮助且有需要的人并不是经常那样敏感,他们不止一次成为这些人的拦阻,他们试着把阻止父母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来,耶稣却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他们也建议耶稣叫那些来听讲道的人饿着肚子回去,尽管当时天快黑了;当迦南的妇人求耶稣医治她被鬼附的孩子的时候,门徒怎么说?他们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
    神的工作不能以公司领导人的方法来计划和衡量。今天有些教会想以企业经营的方式来管理教会,有些在企业界显示出管理才干的人把公司的那一套搬到教会来了,很多是不属灵的方法。
    当彼得有机会向千万的会众传道,一次几千人得救,他为什么要花时间在一个瘸子的身上呢?因为一个灵魂对主说来是宝贵的。就像主耶稣说的“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如果说宇宙的创造者在一只麻雀落在地上祂也注意到的话(太10:29),我们难道不应该关心那个躺在地上无助的乞丐吗?借着彼得照顾一个乞丐,神就给他另外一次向大批群众讲道的机会,结果又有两千人信了主(两次共五千,徒4:4)。耶稣基督的教会改变世界是借着一次改变一个人的方法来完成任务的,所以不要忽视针对个人布道的果效,不要低估一个被改变的人的生命,他有可能帮助你改变一大群会众的生命。

五. 获得跟给予的对比。
    大家还记得马太福音19章里记载的那位年青的官,他拒绝了耶稣告诉他做门徒的条件以后,忧忧愁愁地走了。接着彼得对耶稣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 (太19:27)。这句话意思是:在付出牺牲以后,总要“得”一些什么吧?但是在美门那里,彼得告诉瘸子,“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彼得从“我们要得什么呢?”转变成“把我所有的给你。”这一段路途是相当遥远的。一个人的观念从“得”转化到“给”,不是轻而易举的,要经过操练,要经过信心的增长。这段灵性的路程,有的人走得快一些,有的人走的很漫长。
    彼得会提出 “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的问题,可见十二门徒并不经常都对属灵的、永恒的事情感兴趣。他们也对“得”有兴趣,这叫主十分伤痛。他们还争论:在神的国里面谁为大?他们的争论还是发生在主耶稣告诉他们祂要上十字架之后,可见他们不理解主耶稣来到世界上的目的。
    主耶稣在路加福音12:15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使徒行传20:35说:“得”与“给”“施比受更为有福。”接受是一种祝福,但是跟人家分享我们所接受的则更有福。传道人常常“受”,也常常“给”,两个都有福,但是施比受更为有福,我宁可做那个“施”的人。你能施,说明你有那份能力,这已经是神给你的恩典了。相反,需要“受”的人常常是缺乏的人,当然“受”也是蒙神的恩典。
    彼得没有办法给这个乞丐金钱,因为他没有钱,而且金钱也不能给这位瘸子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走路。弟兄姐妹,当你生病的时候就知道,得医治才是真正的需要。彼得拥有比金银更好的东西,用耶稣基督的能力来改变这个人的生命。
    有太多的信徒好像老底嘉教会,他们说:“我们富足了,我们样样都不缺了。”事实上,他们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示录3:17)。我们忘记了圣经所说的“虚心的人有福了。”耶稣变成贫穷是为了使你我变成富足。(林后8:9)。基督徒服事矛盾的地方在于什么?就像林后6:10所说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这是基督徒的境况。如果你问彼得“你撇下一切跟随耶稣得到了什么?” 因为彼得后来已经明白了,他可以用彼得后书1:3来回答:“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你今天可否也想彼得那样说 “把我所有的给你”?
    死海之所以变成死海,就是只得不给,有入口,没有出口。溪流和小池塘的不同,也在这里。溪流,一方面从上游得到水源,另一方面也在给出去,汇入大江,同时滋润两岸的土地,所以成为活水。池塘则不一样,只得不给,结果成了发臭的死水。
    有个老故事:在中东沙漠地一个城门外有一棵果树,常年结果,它以甘甜多汁的果子满足干旱之地旅人的需求,大家都觉得好像有神的手在那里祝福它一样。后来,有一个商人把包含这棵树在内的一块地买去了。他看到许多过路人都无偿地摘取果子吃,很不甘心,就在果树的四周筑了围墙,于是再也没有过路人可以摘到果子。但是这以后这棵树再也不结果子了,不久也就枯干而死。
    “得”跟“给”成为一个对比。我们每个人都在“得”,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神所赐予的,我们要学习在“得”了以后,怎样“给”出去,把所得的与人分享。

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亲爱的耶稣基督,我们来到你面前。主啊,我们知道生命是你所赐,我们看见在教会里面、各种事工中、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对比,求你使我们从这五个对比中得帮助,跑天路,跟随你,不远离。求你引导、祝福、眷顾我们这一群人。这样的感谢、祷告、交托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根据讲道录音整理,有相配套的把我所有的给你.mp3可供下载收听

回到 主日讲道录音和文摘(2 目录
回到 华人宣道会真理堂 主页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