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主啊,请怜悯我们

2018-06-13

  核心提示:主啊,请怜悯我们2010-05-31|阅读:|来源:《教材》2008年第4期 作者:王嘉玮   经文:路18∶9—14,35—43,13∶1—5  2008年5月12日下午的两点28分是一个黑色的时刻,对许多人来说,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毫无准备的被一场破坏力极大的地震剥夺了生存的...主啊,请怜悯我们 2010-05-31  |  阅读:  |  来源:《教材》2008年第4期 作者:王嘉玮  

  经文:路18∶9—14,35—43,13∶1—5

  2008年5月12日下午的两点28分是一个黑色的时刻,对许多人来说,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毫无准备的被一场破坏力极大的地震剥夺了生存的机会。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结束了。虽然距离这次地震已经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但是那令人的心灵感到震颤的数字以及震后凄惨的景象,每一个有良知和同情心的人都会为死难的人们,特别是被那些经不起晃动的校舍压死在下面的孩子、学生们而唏嘘不已。他们可都是中国的未来啊。生命失去了,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我们无法做到置若罔闻,也无法不去反思生命的价值和信仰的意义。这些日子以来,神学院和各教会的讲台都在围绕这次汶川大地震从各个角度进行信仰上的思考。我们不是上帝,不能妄加评断为什么这场灾难会发生得如此突然,尽管事后,科学家有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两大大陆板块之间的挤压和冲撞造成,也有的解释为天象的原因,在地震的那一刻,汶川大地震时刻恰好出现在太阳月球地球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平时,月球与太阳地球的运行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有一个5度多的夹角。当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可能对地球地壳的某些板块产生特殊的或共振的影响。

  这些可以说是从现象上进行解释,但对信靠上帝的人来说,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是这世界中虽然存在着灾害与苦难,但上帝决不是罪恶的始作俑者,由此更不能把惩罚、报应之类无情冷酷的语言与这场灾害联系起来。这些天,美国的一位自以为是的女演员就因自己幸灾乐祸、不负责任的评论遭到世界各主流媒体的强烈批评和封杀。 这使我想到了17世纪英国的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英国国教会的牧师——约翰·多恩的一段灵修时的默想: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敲响。

  的确,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当他人遭受苦难时我们能说这不关我的事,或说这是咎由自取吗?从刚才读过的几处经文,我们看到主实实在在是听了那些谦卑痛悔的祷告,却拒绝了那骄傲、自以为义的表白,他更批评那些对遭难的人毫无怜悯之心的人。这三处经文带给我最大的感动就是人永远都不能狂妄自大,特别是在重大和测不透的事发生时,在上帝面前应当保持谦卑敬畏之心,就如同《路加福音》18章中那两位被人所讨厌和弃绝的税吏和瞎子一样,向着施恩的主大声呼求,“主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就是《主啊,请怜悯我们》。

  一、人无法靠己称义,需谦卑求主
  在《路加福音》18∶9—14中,主耶稣用比喻提出两个有关义的鲜明对比。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满了自义的法利赛人,另一个是为罪深切痛悔,被主算为义的税吏。我们先来看这个自以为义、目中无人的法利赛人。可以想象,当他来到圣殿里一定会独自站在前面,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不屑与众人混杂在一起。他是这样向上帝祷告的:“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在这两句祷告中,“我”就出现了4次。他先是控告税吏的不义,突显自己的义,然后向上帝报告自己的功劳和德行。从这个法利赛人的祷告中,我们听不到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的呼求,也听不到对上帝及对人的亏欠,更听不到他发自内心的对上帝所赐恩典和美善恩赐的感谢和赞美。他正像主所说的,这百姓用嘴亲近我,心却远离我。法利赛人的祷告没有认罪、没有赞美、没有感恩、更没有祈求,因为他按照自己设立的标准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把视线放在他认为不如自己的人身上,他在上帝的面前控告税吏,这样的祷告会蒙天上的父悦纳吗?恐怕连圣殿的屋顶都达不到。法利赛人以为藉着行为上遵守诫命就可以赚取上帝的悦纳和达到称义的要求,但因他自以为虔诚和道德上的完全却带来了属灵的骄傲,他忘记了自己在上帝面前仍然是一个需要主怜悯的罪人。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像法利赛人这样的祷告,在上帝面前邀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甚至去控诉或报告别人的软弱和罪恶。这种祷告根本不能说是祷告,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骄傲;这种祷告没有向上帝求什么,所以也不会有所收获。

  与法利赛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同样在圣殿祷告的税吏。相比法利赛人的骄傲自满,税吏根本不敢靠近圣殿的深处,他远远的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来到圣殿,低着头,怀着谦卑破碎的心灵为自己和自己的罪深深地自责和痛悔。他知道自己距离义人的标准实在是相差太远了,他只是一个在上帝面前需要怜悯和赦免的罪人。即使他不开口,上帝就已经知道他的呼求了,他对上帝的态度和他的肢体语言就是最好的祷告了。税吏的祷告很简短,只有一句话,没有自我表现、没有妄自尊大、没有骄傲自满,有的是真心的悔罪、谦卑的求告和对上帝的信靠。税吏在上帝面前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本来就没有义,所以他也不会伪装自己有义,他知道自己曾经对上帝的冒犯和对人的亏欠,他谦卑地来到上帝的面前,深深地痛悔并呼求怜悯。主耶稣在这个比喻的最后给他们二人下了最好的判断,“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主的话真的是实实在在,句句都是真理。“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句话不但应用在每个人身上有效,同样,也适用于一个团契、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

  通过主的这个比喻,我们知道人无法靠自己称义,需谦卑求主。16世纪的宗教改革诞生了我们今天的教会。改教家 “三个唯独” 的纲领中,其中一个就是唯独信心,由此,因信称义就成为新教中教会的教义基础。以马丁路德的神学建立起来的信义宗的信条——《奥格斯堡信条》就称义的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人在上帝面前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功劳,或善行得称为义,然而人因基督的缘故,借着信,就白白地得称为义,那就是人相信因借着死偿还了我们罪债之基督的缘故得蒙恩宠,罪得赦免,上帝算这信之人在他面前为义。”(参罗3—4章)。 新教的另一大宗派——以加尔文神学作为教义基础的改革宗在《威斯敏斯特信条》中是这样定义称义的,“上帝所有选召的人,也白白地使他们称义(参罗8∶30;3∶24)。不是将义灌输给他们,而是赦免他们的罪,算他们为义,接纳他们,不是因为在他们里面所成的,或因为他们所行的,而只是因基督的缘故;也不是将信仰本身,相信的动作,或任何其他属福音的顺服归给他们,作为他们的义;而是将基督的顺服和补赎归给他们,他们藉信仰领受和得义,并在其中得享安息。这信仰也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上帝的恩赐。这样领受着基督的义,并在其中安息的信仰,是称义的惟一工具;然而它在被称为义的人里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常有其他施拯救的恩典相伴的,并且不是死信,而是以爱运行的信”。

  正如保罗对自己信仰的总结,他说自己得以在基督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上帝而来的义?(腓3∶9)除非我们谦卑自己、否定自己,单纯依靠上帝,否则无法得着上帝的悦纳和怜悯。人若只是标榜自己的敬虔和善行,很容易陷入骄傲的网罗,成为属灵的盲人。求主使我们时刻儆醒,不要陷入法利赛人的自义中,能够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爱主的心。

  二、人始终是罪人,需悔改归主
  从法利赛人与税吏的比喻中,主要我们知道人所谓的义行是无法达到主所要求的标准的,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主的帮助和主所赐的信心来穿上基督的义袍。所以,就如马丁路德所一再强调的那样,人虽然因着主的救赎得称为义,这是人在上帝面前身份的改变,但从人的本性来说,人始终还是个罪人,人需要不断的悔改,不断靠主的恩典战胜一切罪性的引诱和试探,不断地治死旧人、活出新人的形象。

  在这方面,税吏是我们的榜样,他向上帝的悔改值得我们学习。在祷告中他首先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体现出了他对上帝的谦卑和敬畏,然后他祈求上帝的怜悯和恩典,表达了对罪得赦免的渴望。什么是真正的悔改?什么样的悔改才能蒙主所悦纳?从这个真心转向上帝的税吏身上,我们看到了:1)人蒙上帝之恩和怜悯的唯一条件是要有一颗谦卑悔改的心。真正的悔改不在于信主时间的长短,也不在于作了多少善事,因为没有悔改之心的善行在主的眼中都是残缺不全的。税吏和十字架上那个蒙主纪念的强盗正是用他们真诚的心赢得了主的怜悯。2)真正的悔改是看见自己的本相,并感到对至高上帝的需要。从法利赛人的态度和圣殿中的自言自语中,我们感受不到那位令人敬畏和尊崇的至高者的存在,法利赛人用自以为义的标准取代了审判人的上帝。在他内心的宝座上居首位的其实是那些律法的规条,因此他没有怜悯之心,控告别人的不义和恶行,根本不觉得自己也需要悔改。相反,税吏在大而可畏的上帝面前看到的是上帝令人不敢接近的荣光和自己的罪恶过犯,他不会想到去向上帝汇报他人的不义,因为在至高者面前他感到自己犹如灰尘,何等渺小和卑微,他只有呼求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需要主的赦罪之恩,需要主的怜悯,需要主荣光的照耀。这何尝不是我们今天这些像税吏一样的人的需要。我们尚且不完全,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论断别人呢?

  主耶稣在《路加福音》13∶1—5中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真实和严肃的信息,特别在天灾人祸临到人类的时候,这对每个基督徒来说都是振聋发聩的提醒。这段经文中,主耶稣提到了两件令人心痛和悲伤的事情,一件事是一些加利利人被彼拉多杀害用来向罗马的神祇献祭,另一件事是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18个人。这两件事就发生在耶稣活在人世间的时候,说明天灾人祸是每个时代都无法幸免的,逝者已去,留下来的是对活着的人们的启示。主耶稣没有正面的去解释究竟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也没有去评价这些在灾难中丧生的人,他知道人心的诡诈和因为灾害没有临到自己而沾沾自喜的心。所以,他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悔改是主耶稣在世传道生涯中的中心信息,在他之前为主预备道路的施洗约翰在旷野中呼喊:“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在《路加福音》13∶6—9,主耶稣又特别用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要被砍下来的比喻强调悔改归主的紧迫性。今天,我们还能平安稳妥、四肢健全地活着,还能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在爱中相聚,然而,这一切对于在这场大地震中丧失家庭、父母、丈夫、妻子、儿女、朋友,甚至自己的肢体的人来说都成为了美好但又更令人痛苦的回忆。我们庆幸自己没有身在灾难的现场,庆幸不幸没有临到我们,但这就够了吗?正像主所说的,不是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比活着的人更有罪,人人都需要悔改,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弃绝骄傲自满的心,在思、言、行各方面预备自己将来见主的灯油。否则,就会像愚拙的童女那样被新郎拒之门外。

  三、切切呼求主名,得以见主蒙怜悯
  让我们再回到《路加福音》18∶35—43看一个耶利哥的盲人是如何得到主的怜悯和医治的。从经文中,我们知道这个盲人靠讨饭为生,当他听说主耶稣经过耶利哥时,他不顾别人的拦阻和责备大声地、反复地呼叫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在《马可福音》第10章46—52的记载中,他的名字是巴底买。巴底买迫切的呼求声触动了耶稣怜悯的心肠,主为他停下了前行的脚步,让人把他领到自己的面前,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巴底买毫不迟疑地说:“主啊,我要能看见!”这句呼求看起来很简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对属灵的眼睛模糊、近视或者失明的人来说,是一句极好的祷告。是的,我们不仅需要身体上耳聪目明,更需要灵眼明亮、灵耳开通来看见、听见上帝的作为和旨意,才能避免作糊涂人。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特别得到鼓舞的是这个盲人巴底买得到主的医治和怜悯,不是因为他的祷告多么的词句华丽和充满学识,他向主的祷告是那样的单纯——“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这句祷告与同一章中税吏的祷告后来成为东正教中灵修时的著名祷文——耶稣祷文的雏形。

  耶稣祷文的全文是“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这个罪人”,也可以简化为“主耶稣基督,求你垂怜 怜悯”。耶稣祷文最初是在修道的人群中流传,后来慢慢流传发展成为普通信徒灵修时可以诵念的祷文。(起源于五世纪的沙漠教父。初期教会在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后,由地下教会转为国教。当教会在蓬勃发展渐趋繁华之时,有一部分寻求深度灵修生活的人,开始遁入埃及沙漠隐修。早期的耶稣祷文影响了拜占庭的灵修,但当时并未流传普世,直到14世纪拜占庭与斯拉夫世界开始引用,才慢慢广传,但当时也只是在某些修道院中流传。)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这是我们能很快收敛心神归向主的一条捷径。因为在这短短的祷文中包含了深刻的神学含义,东正教的神学中对这句祷文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入的神学注解。有几个方面我觉得是我们在灵修中可以借鉴的,1)此祷文最重要是呼求耶稣圣名,它是一种直接向主耶稣基督的祈祷。颂祷者将整个心思、期待、信念和爱都投注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身上,进入一切思想和图像都消失的状态,是一种单纯的、无形无像的与主结合的祈祷。2)这个祷告特别之处是一个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中切实可行的“心祷”。 通过这个祷告,我们不用向主说什么满富哲理或者夸夸其谈的话,而是以税吏、盲人和孩子般的需要怜悯的态度去接近主,从而得到主的怜悯。

  耶稣祷文是那么单纯与简单,但是最难的就在于进入宁静、缓慢与专注的祈祷中,这是忙碌的现代人所最缺乏,也是最需要操练的祷告功夫。由混乱进入宁静的过程中,人最需要的是在宁静中,专注持守那份宁静,并在宁静专注中期待主的来临,期待主进入我们的心成为我们生命的主。一位持念耶稣祷文的基督徒分享他的经验是,“当你诵念‘主耶稣基督,怜悯我’的时候,要和缓地,谦卑地,柔顺地,怀着神圣之爱去诵念基督之名,且该念念分明:‘主……耶稣……基督……怜悯我’。当平稳地,温和地,挚爱地,静默地,隐秘地,奥妙地持念。当怀有渴慕,热忱,避免紧张、强制、不适宜的重读、冲动及压力。一个母亲怎样对她所爱的孩子甜蜜地低语,也该那样祈祷。要怀着渴慕,是的,渴望和思慕,这是全部的机密。”

  什么祷告对你是最有效的?有人说一个祷告如果能让你更加爱主、亲近主,就是最好的祷告。在面对未知的人生道路面前,在苦难灾害仍然存在的世界之中,让我们像这位切切呼求主名,得以见主蒙怜悯的盲人那样不断地向主迫切地、满怀信心地祈祷说,“主啊,请怜悯我们!”

 

1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