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变像的启示
2018-06-13
经文:太17∶1-13
一、引言
耶稣登山变像这段经文在圣经中具有深刻的神学和灵性内涵。比如说,有的教会传统把耶稣登山变像看作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奇妙显现,在那一刻,上帝的荣光不仅启迪了人类,不仅接纳、圣化了人性,同时又给世界带来了恩典和平安。所以,在教会的一些圣像中,耶稣的衣服上常会出现金色的笔画,用来表明上帝荣耀的光辉所带给人的恩典。今天要和弟兄姊妹分享的题目是《登山变像的启示》。我们要来看登山变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中发生的,这一事件对我们的信仰有何裨益。
二、背景
圣经开始说,“过了六天。”可是这六天是从哪里算起的呢?通过上一章经文的记载,我们知道在该撒利亚的腓利比所发生的事,在那里耶稣考问门徒自己的身份。彼得蒙神启示认信基督,而后耶稣预言自己将要走上十字架舍命,同时耶稣也告诉跟随他的人作门徒的代价是什么。
那么在此之后的六天之内发生了什么?圣经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我们不妨揣测一下门徒们当时的心境如何。我们知道当时主所教导的和门徒们的期盼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门徒们希望耶稣到耶路撒冷将为他们成就一个现实的社会性拯救,使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可以脱离罗马的殖民统治,恢复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时期的辉煌;门徒们所盼望的是在今世就能与主同坐宝座,分享基督的权柄和荣耀。但耶稣所教导的却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不解、甚至失望,因为在今世他们非但不能作王,而且居然也要背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彼得总是快言快语,他“善意”的想要阻止耶稣,却遭到了耶稣的严厉批评,这些会使门徒们觉得非常沮丧,情绪可能也非常低落。或许在此之后的六天里,耶稣和门徒们的关系可能也因此变得比较沉闷,甚至是紧张。
就是在这种处境中,或许我们可以想象:耶稣说,罢了,你们对我有什么误解、不满甚至是些许怨恨吗?来吧,让我们登山吧,这或许可以成为耶稣登山变像的背景或缘由吧。
三、启发
与此同时,到我们从这一背景谈起的时候,这可以将我们引入三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耶稣登山变像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门徒们感到最惆怅、最低落、最困惑、最灰心、最沮丧、最失望的时候,耶稣带领三个门徒登上高山。在犹太教的传统中,山是上帝向神的仆人、向先知显现的地方,摩西、以利亚都曾在山上领受上帝的启示。所以山是人亲近上帝的场所。耶稣自己也常常天不亮就登山祈祷,与天父亲近,寻求新一天侍奉的目标和力量。但耶稣这一次带领门徒登山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耶稣的形象将要改变:他的面目放光,衣服洁白如雪,末世的、天国的永恒荣耀将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彰显。这一切为的是坚固门徒,在他们最软弱、最迷惘的时候,耶稣要让他们认识到神子的超越性。他不仅是一位卑微的服侍人的人子,他更是先在的道。
当年的门徒们在世为了信仰的缘故,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们忠实的跟随主,努力的服侍主,但他们最终期待的可能是建立自我的价值,建立今世的荣耀。当耶稣向他们讲明上帝的救恩计划时,他们可能感到无比的失望,甚至会对基督的身份产生怀疑。他们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动机:他们的这位将要被杀的夫子如何能与他们所期待的荣耀的弥赛亚等同起来?他们到底是为什么在跟随耶稣?他们跟随这位耶稣是否值得?就在他们跟随主的意志开始茫然若失之时,就在他们面对十字架道路而踌躇不前的时候,耶稣在他们面前改变面貌,上帝在云中亲自显明基督的身份。原来他们所跟随的这位既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受苦仆人,又是三位一体中荣耀的神子。
登山变像意在给门徒们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力量和新的远象。超越的神子显现出来,为要让门徒们明白人生超越的价值:原来世俗的成就不仅不足以成为判断门徒生命价值的标准,更不应该成为门徒们生命的终极关切。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我们在跟随主的道路上,是否也有过惆怅、沮丧、困惑、灰心、失望的时候呢?在侍奉道路上,多重的事务,过多的压力,来自现代世俗社会的真理观的挑战,这些都有可能使我们产生困惑和挫折感,甚至拥有和当时的门徒一样的心态,我们可能也会对我们的信仰、对我们的人生选择产生迟疑。著名的神学家拉辛格说:“(其实)信仰者(基督徒)对疑惑并没有免疫功能的……”“信仰是可以通过疑惑或以疑惑的形式出现。在这种疑惑与信仰、诱惑与确定之间的不断竞争中寻获人生的目的,是人的命运归宿的基本模式。”“(然而)只有当信仰(似乎)被(完全)弃绝的时候,信仰的不可弃绝性才是自明的。”(参《基督教导论》)。换句话说,暂时的疑惑对于一个基督徒而言,并不一定要把我们引入非信仰的结局,有时暂时的疑惑会让我们学会挑战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的上帝的真理,最终把我们带入上帝完备的真理和信仰的深处。
如果今天的我们也碰巧拥有和门徒们当年一样的心境,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继续落在这样的一种消沉当中。让我们同耶稣一同登山吧,暂时远离人群的嘈杂,去认识那位超越的神子吧,在变像山上,我们价值观的偏差将得到调整,我们的疑虑将消失,我们也将重新获得侍奉的远象、勇气和力量。
讲到这里,我们也许会想到一个小问题,为什么只有彼得、雅各、约翰可以经历耶稣的登山变像,为什么其他门徒没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耶稣偏爱他们吗?是因为他们的灵命特别好吗?圣经却让我们有一个特别的看见。从圣经中,我们知道这三个人与主的关系的确很特殊,在福音书所记载的几个特别的事件中,唯有他们在场:例如,在《马可福音》5章那里当耶稣医治睚鲁的女儿之时,只有他们三个门徒在场;当主面对十字架而产生心灵挣扎时,特别让这三位门徒在客西马尼园的深处陪伴自己。然而我们看到他们其实也并没有对主有许多特别的认识:雅各和约翰想要降火烧灭不接待主的撒玛利亚村庄;在耶稣登山变像不久之后,雅各和约翰头脑中想的就是谁为大,谁将来坐在耶稣的右边;冲动的彼得想要好心劝阻耶稣,耶稣却批评他只体贴人意,后来他竟然发展到在人前否认主。在客西马尼的夜晚,他们也没有与主一同警醒,都沉沉的睡着了。这给我们的灵性生命带来了一个最重要的提醒。彼得、雅各、约翰或许因为自己的独特经历而在其他门徒面前拥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可能会自诩自己才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是耶稣小圈子里的人。然而,他们后来的表现却证明其实他们并不比其他门徒强多少,他们独特的经历不过是耶稣的格外恩典而已。所以,我们在主面前应该时刻谦卑自己:当我们自觉在耶稣的小圈子里的时候,其实却很可能在耶稣的圈子之外;当我们自觉与耶稣关系很近的时候,可能那时却离主很远。当别人以为我们很好的时候,那很有可能已经成为我们失败的开始。所以,我们自己就应该更加谨慎了,自以为义只能重蹈法利赛人的覆辙。
我们再来思考第二个问题,在登山变像中,为什么会有摩西、以利亚同时出现,在《路加福音》9章那里甚至说,他们和耶稣谈论将要在耶路撒冷成就的事?通常认为,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亚代表先知,而耶稣来,为要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使命。他们二人都是犹太教信仰中的伟大人物——摩西奇妙的离世,无人寻得他的尸体;以利亚未尝死味,直接被神取去;所以他们二人都有未完成的终极任务。人们也常认为《启示录》11章中那两个穿毛衣传义道一千二百六十天的人可能就与摩西和以利亚有关。在当时,犹太人接受耶稣基督为弥赛亚有一个极大的障碍,就是他们相信弥赛亚来临之前,根据《玛拉基书》的记载和文士的教导,以利亚必要先来(参玛4∶5-6),如果以利亚不先来,弥赛亚如何来临?但耶稣指明施洗约翰正是按照以利亚侍奉的先知模式来到世界,指责罪恶,引导人归向神,继续为上帝之国的实现而努力直至被杀献身;然而摩西的终极角色将要由耶稣来完成。登山变像同旧约摩西在西奈山的经历很相似:他们的脸面都放光。摩西在山上的侍奉有亚伦、拿达和亚比户的陪衬(参出24∶1);耶稣的变像有彼得、雅各、约翰陪同。所以,摩西、以利亚的出现表明耶稣所承担的使命与旧约具有一致性。耶稣说,以利亚来,为的是要复兴万事(参太17∶11)。这也是耶稣的使命——不仅是改变以色列民族的命运,不仅是拯救灵魂,更是使偏离了上帝旨意的一切受造转回,归向上帝,直到历史的终结。这也就是《以弗所书》一章十节说的,“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所以,在耶稣登山变像时,摩西和以利亚的出现显明了上帝的救恩计划完整性和一致性。而今天,我们基督徒也领受了同样的使命,就是去复兴万事,去带领世人悔改归向真神,去正确的管理、看守上帝的创造。旧约中神的仆人和先知们都曾为这使命付上了作门徒的代价,但耶稣的这三个门徒却更有福分,可以提前预尝这使命成就之时的荣耀——就是在耶稣登山变像的那一刻上帝之国的来临。
我们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彼得为什么要搭棚?
从彼得的所言所行,我们知道他对主仍然缺乏理解,他仍按照先知的模式来理解耶稣,想搭棚三座,将耶稣,摩西,以利亚并列起来。但摩西、以利亚是住在天上的,与天父住在一起的,彼得这样做并没有道理。有的圣经学者认为彼得是按照犹太人的传统,就像先知撒迦利亚的记载一样,以住棚节体现上帝国度的来临(参亚14∶16)。但这似乎与彼得当时对主的理解不符。
我们来看当时的情形,当彼得、雅各、约翰面对这大异象时,他们如同当年旷野的以色列百姓一样,不知所措,见到上帝的荣光就扑倒在地。彼得不知该做什么——他搭棚的企图却被天父上帝的云柱超越;彼得不知该说什么——他的唐突之言却被天父上帝的声音所取代。耶稣受洗时的一幕得到了再现,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藉此,门徒们得以再次确认基督的身份。而且这里的关键词是“听”——就像在旷野的以色列百姓要听示玛(参申6∶4-5)一样,门徒们也要听耶稣的教导,不要继续对基督的身份,对十字架道路产生怀疑,要听他,要听从耶稣,因他是超越的神子,因他将那位不可见的上帝表明出来。
上帝在云中降临,有话语传出,上帝的同在得到显明,天国的荣耀得到彰显,这一切何等可畏。但彼得搭棚似乎想要挽留摩西和以利亚,想要他们在山上住下来,他想把永恒的天国荣耀定格在、局限在有限的时空当中,然而这并不是上帝的旨意。藉着耶稣基督,天国已经来临于尘世当中,然而天国却不可以直接等同于现在这世界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终极的天国仍在来临中。基督的门徒,今天的我们,以及后世的信徒仍要继续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通过复兴万事来实现天国真正的来临。
当彼得要把耶稣和摩西、以利亚并列起来的时候。上帝却让他们只看到一位无可比拟的基督,他是超越的神子。彼得无需搭建帐棚,因为耶稣基督就是那真正意义的帐棚。“道成了肉身,住在(他的帐幕)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彼得无需通过搭棚,无须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挽留上帝荣耀的同在。其实在上帝无限的恩典中,他早已通过耶稣基督把自己赐给我们了。基督是以马内利,他的同在带给我们信心、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今世一切的挑战。圣经上说,“耶稣近前来,摸他们。”耶稣的同在除掉了门徒们的恐惧。所以弟兄姊妹们,在我们最软弱、最彷徨的时候,请不要灰心,因为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同在,他仍然会近前来,他是那真正代表上帝同在的帐幕,他也会走进我们的生命,摸我们,除掉我们的恐惧,给我们带来安慰。耶稣近前来,这与《马太福音》28章记载耶稣颁赐大使命中的语言非常相似,那里也提到,“耶稣近前来。”也许我们可以说,登山变像是主耶稣复活显现的一次预演。
有登山,也要有下山。虽然彼得、雅各、约翰会留恋山上上帝荣耀的同在和天国的无限美好,虽然他们的恐惧也已经消失,但他们仍要下山。他们是带着上帝的同在下山的,他们要再次进入被罪恶玷污的世界,要继续完成上帝要复兴万有的旨意。
四、结语
各位弟兄姊妹,今天和大家分享了耶稣登山变像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耶稣登山变像坚固了软弱的信徒,显明了上帝的救恩计划和基督徒所领受的使命,更昭示了上帝充满恩典的同在。登山变像给困惑迟疑、踌躇不前的门徒带来了安慰,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力量,带来了生命的远象。登山变像让我们提前看到天国的荣耀,这激励着今天的我们和后世的门徒继续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预备迎见天国的来临。因此,我们就得以和诸圣先贤一同恳切祈祷说:“主啊,愿你的国降临。”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