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集向儿童学习谦卑
2019-04-30
向儿童学习谦卑 向儿童学习谦卑 来源:殷颖 浏览次数:351 更新时间:2007-9-2 22:45:27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一八:1-4)
谦卑,是一种非常好的处世态度;但这种态度必须出于诚恳的内心。否则,反而只会彰显人的虚伪,而适得其反。以罗马教宗每年一度为信徒濯足的仪式为例,如果是为记念耶稣为门徒洗脚,未尝不可;但若以此动作表示教宗自己的“谦卑”,则有待商榷了。
所谓谦卑,首先是要不矫饰,不夸张,以本来的面目行事。谦卑,当然不能自高,但也不必过度自卑,而是要行之恰如其分:还自己以本来面目,忠实扮演好自己应任的角色,如此而已。如保罗胪述基督到世间来的目的:
祂原有上帝的本质,却没有滥用与上帝同等的特权;相反的,祂自愿放弃一切,取了奴仆的本质。祂成为人,以人的形体出现。祂自甘卑微,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现代中文译本)
基督的自甘卑微,便是祂道成肉身到世间来的目的;否则祂原本为上帝,不必如此。但祂要救世人,便必须自甘卑微;既取了奴仆的本质,便以奴仆的形像服事世人,以达其救世之目的。祂为门徒洗脚,是身教与言教的合一,目的仍是救世,行其所当行。
基督自己说:“我心里柔和谦卑”(太一一:29)。柔和是谦卑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若心中刚愎,便只有倨傲,哪来谦卑?而一个心中充满傲慢的人,也享受不到安息。
谦卑首重真诚,要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如心中没有柔和的真如,只有外表装出自卑的样子,那是假谦卑。此种面目最为可憎,令人厌恶至极。此辈多为奸恶之徒,是小人的嘴脸,不足为训。
谦卑是信心的落实,是真正悔改的心态。谦卑是找到自己应有的定位,并非将自我无限贬抑,将自己置于神恩之外。当那位税吏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一八:13)时,他已找到了自己真正谦卑的定位。
人喜欢自大,要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出人头地;更要人定胜天,要建巴别塔,要与天公比高。这原为撒但的一脉相传,要升到天上,要高举宝座在神众星以上,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赛一四:13)。这种争高比大的心态,对一些“属灵”的信徒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连主的门徒也不能免俗,要争论谁为大(路二二:24-27)。耶稣便告诉他们:“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事人的”,这就是最早,最原始的“公仆”观念。今日举世的领袖,高官,都自命为“公仆”,但却依然会骑在人民的头上,发号施令。徒窃用“公仆”谦卑的名义,是标准的假谦卑。是以谦卑为外衣,里面却包藏着骄傲的实质。
当门徒向耶稣提问,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为他们找来了一个活教材。耶稣找了一个小孩来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一八:1-4)
儿童与成人(所谓成人,就是心灵经过彻底污染,具备了一切人间陋习与成见后,无可救药的状态)在各方面都有判然的差别:成人好大喜功,小孩则多半以小巧为乐。成人狡诈虚伪,小孩天真无邪。有需要时,小孩向父母直抒所求,不必拐弯抹角。不用机心,不求功利,也不分贵贱,贫富,智愚,尊卑,肤色,族裔等等考量。这些都是神在初造人时所赋予人的特质;但经过成长,城府渐深,天良尽失,要全心全力去争大抡元。所以基督便带一个孩童向他们施行教育。路德说过:“一无所知,才是真知识”。一个孩子信主很容易完全接受,不去计较“得救”,不会判别宗派,不去选择教堂,不必了解神学理论与解经模式,只以谦卑纯洁的心唱出“主耶稣爱我”,便可显示出纯真的信仰。基督在这里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天国里的价值观,与时空中的人世刚刚相反;时空中的人认为最大的,在天国里却是最小的。世人所忽视的,正是天国里必须具备的。”
主说:“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哲人老子对于儿童之能反璞归真,有类似的见解,也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意谓:“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则物全而性得矣。”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意即:“婴儿不用智,却合自然之智”。正如主所言:“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儿就显出来”(太一一:25)。
婴儿并不懂何为谦卑,但却自然谦卑。这不是做出来的,或刻意装扮出来的,而是自然的流露。行所当行,恰如其分,不亢不卑,一片童心,即为谦卑。
彼得在晚年最能体会谦卑之道。他为门徒留下了至理名言:
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五:5)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