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新闻 > > 正文

职业、职份与职场

2019-05-01

核心提示:对社会发展史稍有研究的人,都会发现古代大多数社群,往往根据人的身份和职业来分别其社会地位高低。例如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地位的次序一般是酋长(或是族长、村长等)、巫师、战士和普通村民;在较复杂的社群中,次序可能变成国王、贵族、僧侣、武士、文人和操工商百业的国民。贵族高高在上、是由于封建或世袭的身份;僧侣...


对社会发展史稍有研究的人,都会发现古代大多数社群,往往根据人的身份和职业来分别其社会地位高低。例如在很多原始部落中,地位的次序一般是酋长(或是族长、村长等)、巫师、战士和普通村民;在较复杂的社群中,次序可能变成国王、贵族、僧侣、武士、文人和操工商百业的国民。贵族高高在上、是由于封建或世袭的身份;僧侣高高在上,则是由于他们的职业。

说得精确一点,不是所有僧侣都自动获得社会地位,唯有当权者所钦定或认可宗教的僧侣才有优惠,但这种优惠,隐藏危机,使僧侣成为既得利益者,也成为支持当权者的工具。这个陷阱,连教会也不能免疫;中古时代的教宗,权可敌国,其下的主教、大主教,也俨如地方首长,教士则位同地方官吏。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除推翻靠 德(包括当时风行的赎罪劵)得救的信仰外,也推翻了教士高人一等的观念。路德提出,所有正当职业(occupation)都是平等的,而且都含有上帝的呼召;因此牧师被上帝呼召牧养教会,教师则被上帝呼召教导学生,两种呼召同样尊贵,无分高低。这个道理,不是要贬低传道人的呼召,而是要提高担任其它职业者的呼召感,从而激励人在其岗位上生发使命感,更投入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个信徒的职业,必须带有天国观念,以先求神的国和义的心志去衡量关乎职业的决定。举例来说,一个姊妹在面对几份自己都有兴趣、而且都有能力做的不同职业,要作出选择时,可以发出一个问题:「哪一份工作,能够帮助我对神的国度更有贡献呢?」同样道理,当一个弟兄在考虑另外一间公司或另外一个城市的工作岗位时,也不应纯粹以薪金或晋升机会来决定,而是衡量那一个行动对神的国度更有益处。

说到这里,我们便进入了路德的职份(vocation)观。原来职业只是基督徒职份中的一种;信徒的职份,还包括了很多岗位和角色(station/office),例如作丈夫和父亲,就是个重要的职份;当路德仍是个守独身的天主教修士时,他已经常常强调信徒在婚姻职份上的重要,其岗位甚至可用「神圣的」来形容;当我们以神圣的角度来看每天的职份时,便能忠心持守,而不会觉得目前的工作或岗位属于世俗,或者是份苦差。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虽然人生的闲杂事务,只要以天国的观念和本着事奉神的态度去做,亦属神圣,但这不代表这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永恒价值;事实上,约翰壹书2:17告诉我们,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因此人生吃甚么、穿甚么、住的房子有多大、开的汽车是甚么牌子,都没有永恒的重要性;有永恒价值的事,在圣经里可以看到的,我认为有四样:

1. 一个人从走向灭亡的道路转回,踏上得救的道路,这事有绝对的永恒价值。我相信这就是圣经说,地上若有一个人悔改,天上的天使也要欢喜快乐的意思。所以我们用在传福音、救灵魂上的努力,是十分值得的。

2. 我们的性格改变、更像基督,这有永恒的价值。保罗在加拉太书4:19说,他愿意为加拉太人再受生产之苦,目的是叫基督成形在他们心里。我们当然永远达不到基督的完美,但那怕只是一点一滴的累积和改进,也是叫天父喜悦、撒但闭口的事;基督既有无限的完美,我们便需要有永恒的时间来学像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付出精力改变自己,或者帮助别人改变(例如做团契导师、门训组长等)得更像耶稣,都有永恒的重要性。

3. 对神的认识,有永恒价值。有时我们生活忙乱,老友也不能拨时间相见,只能遥望将来回到天家,在永恒中拿出记事簿,相约划出一百年,谈个通快。其实我们在永恒中,不单与人交通,更是不断的认识我们的神,所以在今世生命中花时间去认识神,是有永恒性的。我们当然可以透过人生经历去认识神,但更基本和安全的方法,是透过袅疙t经去认识祂。

4. 遵守神的诫命、完成神的旨意,有永恒价值。刚才所述约壹2:17的下半部说:「唯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长存。」所以我们为了忠于神的吩咐而付上代价,虽然有人或者认为是「浪费」资源,但在永恒中却是有价值的。

现在让我们谈谈基督徒在职场上的行事为人。职场(Market place)泛指我们每天上班的环境。随着社会世俗化,职场中的办事原则与信仰及传统价值观念,渐渐变得格格不入;面对这样情况,一般信徒的处理方法是把信仰和职场分家,将信仰私人化:星期六及星期日到教会做属灵人,星期一至星期五则在职场做世俗人。

有见及此,哈佛大学教授(后来转到波士顿大学商学院任教)Laura Nash做了一个研究,走访85位中、大型企业的基督徒主管,询问他们在职场的经验,将结果写成一本名为Believers in Business的书。Nash教授发现,基督徒在职场中普遍面对七种张力:

1. 注重神抑或注重利润的张力
2. 爱人和要与人竞争间的张力
3. 关心员工与关心效率的张力
4. 谦虚与推销自己/追求成左卤i力
5. 家庭与工作责任间的张力
6. 捐钱与积财间的张力
7. 天国理想与世俗生活/现实因素的张力÷

Nash将基督徒对以上七种张力的反应归纳为三类:第一类看不到二者的冲突,若无其事的工作;第二类看到张力,但觉得信仰原则在职场难以实行,于是在工作上少谈信仰,只用一般道德标准作为工作指引;第三类将信仰应用在职场上,要在二者中间找平衡点,这些人多属福音派信徒。

三年多前,一个由基督徒组成的「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长达14页,为要找出信徒在职场上压力的来源、他们应付的方法和行动的原则。结果发现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工作相当紧张,九成以上需要超时工作,更令人惊奇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有超过九成的信徒表示不会向上司、下属或客户分享福音。

在价值观方面,大部份(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同要在工作上见证信仰、尽上责任、不应欺骗和不应在道德上妥协;但在响应问卷内三个个案研究的问题时,他们大多数表示虽然在选择行动时在原则上有所挣扎,但最后会依照上司的吩咐做事,显出个人信念往往要屈服于上司的命令。除此以外,大部份的受访者认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人际关系、工作成 的指标是有好名声、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是薪酬待遇、职业的价值主要是维持生计;在这几项中,信仰因素都落在次要地位。

虽然这项地区性调查,未必反映其它地方华人信徒的职场观念,但香港社会的特色如大都会、商业化、利润挂帅、信徒人口比例不算高等,与中国国内很多大城市和正在急速发展的区域相似,所以我相信很能代表华人聚居的城市情况。正如上述调查显示,基督徒在这等情况中,面对着庞大的职场压力,往往感到无法力挽狂澜,于是便采取圣俗二分的立场,以职场为世俗范围,对其中的丑陋见怪不怪,也不觉得可以有甚么重大改善。

圣俗二分法,确是信徒面对社会或文化巨大压力时最方便和快捷的响应,一切矛盾均可用「世俗就是如此」的立场来化解,为信徒画出一个缩小了但却颇安全的属灵空间;然而它不足的地方,是放弃阵地,使天国影响世界的范围日益萎缩。举例来说,几十年前当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报章、书刊)走向声色道路时,保守信徒的回应是觉得俗不可当,于是不看、不买、不参与,以致几乎没有基督徒投身传媒事业,作盐作光,结果恶性循环,媒体越形自由、腐化,让这影响人心的有力工具,完全落入「世俗」之手,连宗教的「安全」空间也受威胁,日后要花十倍精力,才能把情况稍为挽回过来。

幸好这个情况现时似乎有点改善,Nash教授发觉信徒与教牧均开始意识到职场见证的重要,所以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职场神学和职场牧养工作;几年前《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报导,美国很多大机构的主管已经不再收藏他们的信仰,甚至经常登台演讲,述说信仰原则如何帮助他们建立成
的事业和管理庞大的组织;另一方面,中、下级的职员也较积极表达他们信徒的身份,甚至在公司内组成查经团契,彼此支持,一些支持职场见证的网站(如 ivmdl.org 及 scruples.net)亦开始成立。当然,美国信徒比例较高,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似乎不足为奇;但香港的信徒近年在职场见证上也有进展,我的老友袁海星博士年前从政府首长级职位提早退休,专心写作和培训职场属灵人,完成的书包括《职场减压站》、《职场新丁自强32招》和三本《价值为本》的基督徒职业操守丛书。但愿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帮助更多人勇于在职场上活出信仰原则。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