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虚假的敬虔_讲章精选

2019-05-01

核心提示:作者:约拿单 来源:作者空间2013-06-28小 中 大   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写到,我所说的敬虔是,我们知道上帝的恩惠,并因这知识产生我们心里对上帝的敬畏和爱。[1]他又说: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应当先教导我们敬畏他,然后作为我们的指引和教师,我们应当学习在上帝里面寻求一切的好处,并在领受之后将荣...


作者:约拿单     来源:作者空间 2013-06-28 小 中 大

  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写到,“我所说的‘敬虔’是,我们知道上帝的恩惠,并因这知识产生我们心里对上帝的敬畏和爱。”[1]他又说:“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应当先教导我们敬畏他,然后作为我们的指引和教师,我们应当学习在上帝里面寻求一切的好处,并在领受之后将荣耀归给上帝。”[2]

  敬虔与虔诚是不同的,敬虔比虔诚所表达的意义更为严格,因为敬虔的对象只能是独一的上帝。唐崇怀牧师指出,“就虔诚(Piety)来说,它未必是以上帝为出发点,它只是人对信仰或事物的一种高度委身和投入的心态行为,是人用对上帝和神明的态度来对待他的信仰和理念;但敬虔(godly)就不大同了,它是人以所信的上帝和上帝的律法要求为出发点,又以严谨的生活和行为来遵行和满足这位上帝和律法的要求。”[3]人可能对上帝存有真实的虔诚的行为,但这种虔诚在上帝的眼中却并不一定是敬虔的。

  比如,主耶稣就指出门徒在祈祷的时候可能会犯的错误,他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这“用许多重复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在祷告的时候说的话不能重复吗?并非如此,就是主耶稣在祷告的时候,也常常会说一样的话(太26:36-44)。在中文圣经新译本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比较明了,“许多重复话”其实是指“重复无意义的话”。据当代著名神学家巴克莱(WilliamBarclay,1907-1978)所著的《每日研经丛书》中描述,犹太人有一种重复祷告的方式,就是在祷告中把每一样对上帝的称呼与形容词堆砌起来。有一则著名的祷文这样开始:“愿恩惠、称赞、荣耀、高贵、颂扬、尊荣、赞美、颂赞归与圣者的名。”另有一则犹太人的祷文,一开始就用十六个形容词来描述上帝的名字。这类做法其实是来自外邦人对偶像的谄媚,因为他们喜欢用很多漂亮的词藻来赞美他们的假神,以为这样做就是对神的恭敬,神就会愿意应允他们的祷告。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常有体现。如,很多中国人崇拜的关羽,原来不过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否有长须,是否是红脸也未可知,因为正史上没有记载,甚至他使用的兵器也根本不是所谓“青龙偃月刀”,因为此类兵器根本就是宋代之后才出现的。关羽是一员武将,并且是失败的武将,在宋代之前并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被视为神。一直到了北宋末年,关羽才得到一个神的封号“忠惠公”,不久,他又被封为“义勇武安王”,作为从祀神,也就是在人拜神的时候,可以顺便连他一起敬拜。封关羽做神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北宋末年,北宋被金人侵略,需要有武神来助佑,但是北宋还是灭亡了。到了南宋,关羽又被升级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盼望他可以帮助南宋抵御金人与蒙古人,但是依然国家灭亡。到了明朝末年,关羽又被升级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大概是希望靠他抵挡清军。明亡之后,清朝又加封关羽成了佛,叫“盖天古佛”,又叫“救难天尊。”到了清末,由于清军与洋人在交战中凡战必败,故此,关羽又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4]

  梁燕城教授总结这种现象说:“中国人很有趣,总希望死了的人变得很本领,好帮助自己。但他越不灵时,就越给他多些名衔,好感动他帮忙,再不帮忙,又再多赠几个名称。”[5]

  基督徒敬拜事奉上帝,绝对不能用异教的方法,以为给上帝加了诸多华丽,却毫无意义的“封号”,这样上帝就会垂听他的祈祷。毫无意义的重复话根本不能打动上帝的心,人若是想使用外邦异教的做法,却不按照上帝的律法来敬拜上帝,就算看起来有虔诚的态度与行为,但是在上帝面前却依然是悖逆的,故此,人不能按自己的喜好、风俗、习惯、兴趣来事奉上帝,而是必须按上帝的律法。

  加尔文在解释约翰福音第四章的时候,曾如此说:“人既属肉体,如果喜爱做那些配合他们性情的事,也无须奇怪。因这缘故他们就筹划出很多东西,在敬拜中炫耀,但不踏实。其实他们应该先想到他们是在与上帝打交道,而上帝与属血气的不能相合,正如水与火不能兼容一样。……单单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在寻求与敬拜上帝有关的事物时,要约束自己放纵的心,因为上帝迥异于人,我们最欢喜的事,往往也是上帝最厌恶憎恨的事。

  在基督徒中,虚伪、虚假的敬虔比比皆是,这都是出于罪人的本性,这种虚假的敬虔早在人类犯罪之始就开始了。圣经记载,当亚当与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创3:7),这并非是吃了这果子之后,亚当与夏娃从瞎眼变成光明了,也不是从愚昧变得聪明了,这乃是他们因为违背了上帝的吩咐,犯了罪之后所产生的罪疚感,并且原来遮盖人身上的荣耀也渐渐褪去了(罗3:23)。

  可见,当人妄图通过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可以得到与上帝一样的智慧时,上帝却让他们看到自己居然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的,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当亚当与夏娃看到自己是多么丑陋与不堪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不是来到上帝面前乞求宽恕与赦免,而是匆匆忙忙地想遮盖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他们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制衣裙来遮盖自己的羞辱(创3:7),结果一个虚假的宗教产生了,这个宗教就是一切妄图想通过或者依靠自身的行动来达到上帝面前的努力。

  纵观人类历史,一切虚假的敬虔都是从亚当与夏娃开始的。使徒保罗精辟地指出,“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当作上帝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1:20-22)虚假的敬虔就是从人的罪性中发生的,虚假的敬虔其实都是欺哄上帝、自欺欺人的做法。纵观圣经的教导,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在人类宗教活动中存在六种虚假的敬虔。

  1、私意化的“敬虔”

  使徒保罗在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中,提到一些异端禁欲派的假师傅,这些人企图通过严格克制自己的身体欲望来取悦上帝,保罗称他们是用“私意崇拜”的(西2:23)。加尔文对私意崇拜的意思解释说:“人一切为自己所捏造或因别人的传扬所接受的敬拜,并且人一切任意妄为所颁布关于敬拜上帝的律例(西2:16-23)。因此我们将一切人所捏造敬拜上帝的方式都视为不敬虔。”[6]可见,私意崇拜虽然看似是非常虔诚地敬拜上帝,实质上却是按自己的想象的方式,并不在乎上帝的吩咐。

  圣经记载,“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利10:1-2)

  拿答、亚比户作为上帝的祭司,应该知晓并遵行上帝的圣言,按照上帝的规定(利16:12出30:1-9),从祭坛上取炭火,放置在香炉中献香,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却私自使用从祭坛之外拿来的炭火,以致上帝的震怒临到他们,于是他们就被上帝的烈火所击杀。他们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轻视上帝的圣言,把事奉上帝的职事视为平常,藐视上帝的圣洁与荣耀,结果受到严厉的惩罚,故此圣经警告我们说:“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上帝。因为我们的上帝乃是烈火。”(来12:28-29)

  圣经还记载,犹大王乌西雅在年轻的时候,行上帝眼中看为正的事(代下26:4),他定意寻求上帝,上帝就使他亨通(代下26:5)。但是,当乌西雅强盛以后,就开始目空一切,甚至想僭越神职,妄自闯入圣殿献香。圣经记载,“他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华他的上帝,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祭司亚撒利雅率领耶和华勇敢的祭司八十人,跟随他进去。他们就阻挡乌西雅王,对他说:‘乌西雅啊,给耶和华烧香不是你的事,乃是亚伦子孙承接圣职祭司的事。你出圣殿吧!因为你犯了罪。你行这事,耶和华上帝必不使你得荣耀。’乌西雅就发怒,手拿香炉要烧香,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上忽然发出大麻风。大祭司亚撒利雅和众祭司观看,见他额上发出大麻风,就催他出殿,他自己也急速出去,因为耶和华降灾与他。乌西雅王长大麻风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别的宫里,与耶和华的殿隔绝。”(代下26:16-21)

  乌西雅的罪与拿答、亚比户不同,拿答、亚比户是轻看祭司的职分,而乌西雅则是僭越祭司的职分。上帝定规,在圣所中烧香是利未人承接的职分(申18章),即便是君王也不能逾越。乌西雅王不能用敬虔的借口,来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但是乌西雅王却遵行上帝的旨意,违背上帝的命令,执意要在圣殿中烧香,结果上帝的惩罚就速速地临到,他在献香的时候,额头上就长出了被视为污秽的大麻风(利13:3),这导致他以后,终身“与耶和华的殿隔绝”。这是非常可悲的结局,烧香的目的原本是为了亲近上帝,向上帝祈祷,诗人曾祈祷说:“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诗141:2)但是,乌西雅的献香,却导致他与上帝隔绝,我想,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可见,若是违背上帝的旨意,即便是自认为虔诚的举动,也是上帝厌恶的。

  对上帝的崇拜是敬虔的事奉,故此,人绝对不能按自己的私意来崇拜。现今的时代,互联网十分发达,各种宝贵的信息唾手可得,世界的范围一下子被缩得那样的小,这是几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于是“网络教会”、“网络基督徒”也就孕育而生了。现在有不少基督徒开始不愿意去礼拜堂参加崇拜与聚会,他们在家里可以通过互联网听道,或是与别的基督徒在网上交通,这些都完全可以取代在教堂中的聚会。他们认为,教会中的人际关系复杂,不尽人意的事情常有发生,还是不如不去参加的为妙;并且在教堂中有些牧师的讲道也不怎么好,倒是网上有很多名牧的讲道可以随时下载来听;还有在教堂中聚会的规矩严格,须要衣装整齐、态度严谨,还是在家中网上“聚会”更显得轻松自由、无拘无束,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显得怡然自得。其实,这些正是一种私意崇拜的表现。

  按圣经的真理,在虚拟的网络中,显然是不可能存在教会的。因为教会不仅需要传讲上帝的圣言,还需要按圣言举行圣礼,甚至施行教会的惩戒,在网络环境中是根本不能举行洗礼与圣餐的。一个无法举行圣礼的地方,也就没有教会。在网络中大家只能是聚会,这种网络聚会的形式,可以是基督徒聚会的补充与延续。如,一些弟兄姊妹可以在网上彼此代祷;牧师也可以藉着网络辅导弟兄姊妹,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替代在教堂中真实的崇拜;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也无法替代在教会中弟兄姊妹彼此之间的切实相爱与团契。故此教会的弟兄姊妹真实的聚集在一起崇拜上帝,彼此扶持才是上帝的心意。

  在圣经中,常把私欲或是世俗的情欲与不敬虔的心联系在一起(多2:12犹1:18),可见,当人喜欢按自己的意思去行,并且想体贴自己随心所欲的心意时,就失去了真敬虔。

  2、情绪化的“敬虔”

  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一种情绪化的敬虔也是需要极力避免的,这种虔诚把个人感官上的激情,与圣灵的感动混为一谈。这种情绪在不同人之身上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基督徒天性比较外向,故此他们喜欢在敬拜上帝的时候,喜欢尽量释放自己的情绪,或是高歌颂扬、或是放声哭泣、或是手舞足蹈、或是情绪激昂,他们认为这样是最真实的敬拜,是上帝喜悦的;但是,也有些基督徒天性比较内敛,他们喜欢安静有序的敬拜方式,一举一动也颇有规范,丝毫不敢越轨,那种充满“激情”的敬拜方式对他们来说反倒成为一种痛苦与煎熬。我姑且先不评论哪种敬拜方式是属于敬虔的,我所要提醒的是,如何才是真正的敬拜?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四章中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中,他深切地指出,“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心灵在希腊文中是“灵”,而诚实在希腊文中是“真理”,有一些人认为,这里的“灵”应该指心灵,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理解,因为真正的敬拜必须是在圣灵引导之下的敬拜,而不是随从自己心灵的情绪。人若是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决定敬拜的方式,却不顺服圣灵的引导,这样的敬拜就不是真敬虔的表现。所以,主耶稣教导对上帝的真正的敬拜是,按着圣灵,也是按着真理敬拜上帝。圣灵既然是真理的圣灵(约14:17),故此圣灵与真理是不会有矛盾冲突的。

  那怎么样的敬拜是藉着圣灵按着真理呢?圣经中似乎没有提供敬拜的程序或模式可供选择,但圣经提供了一个敬拜的原则,就是敬拜上帝应该完全以上帝为敬拜的中心,并且合乎上帝在圣经中启示的真理。

  但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敬拜却不是这样,他们看似在敬拜上帝,实际上却是寻求感官的刺激,或是享受敬拜的气氛,若是他们没有被满足,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敬拜是不“属灵”的。敬拜是为了荣耀上帝,若是人在敬拜中妄图获得享受,这无疑是窃取上帝的荣耀,教会应该竭力避免这种不符合圣经的情绪化的敬虔,因为这是虚假的敬虔。

  值得注意的是,初期新约教会的崇拜乃是继承了犹太的崇拜传统,而犹太的传统,是结合了圣殿崇拜与会堂崇拜的传统。有神学家指出,圣殿崇拜给基督教会的崇拜留下了基本的概念,而会堂崇拜却给基督教会的崇拜留下了基本的模式。这种崇拜模式在新约圣经中有一些暗示。如使徒行传中记载,在七日的第一日,聚会的时候有举行纪念主的圣餐(徒20:7)。在保罗的书信中也提到,唱诗、讲道也是聚会的内容之一(林前14:26)。在崇拜中,祈祷也是必不可少的(徒4:31)。圣经记载,在新约教会的崇拜礼仪还包括奉献(徒1:1-6林前16:1-2),甚至使徒认为,奉献就是献祭(来13:16)。

  当然,新约教会在崇拜的时候,自然会在犹太的会堂崇拜上有所变化,如在恭读旧约圣经之后,也会公开宣读使徒的书信(西4:16帖前5:27)。这就是在旧约崇拜传统上的更新,但这种更新并非是更改旧约崇拜的传统,也不是为了迎合那个时代之人的需要,这乃是注入了基督的福音,显明了旧约中那位隐藏的基督。所以新约教会的崇拜乃是在圣灵的引导下,丰富和完全了旧约的崇拜礼仪。

  在普世教会中,无论是何种宗派,在崇拜礼仪中都应该包含如下元素:唱诗、祈祷、读经、讲道、奉献、圣礼——圣洗礼与圣餐礼。这些都是构成基督教崇拜仪式最基本的因素,就算在一些简陋的中国农村教会的崇拜中,依然不能缺乏这些元素,否则就不能被视为正式的崇拜。圣经既然并无仔细论述教会当以何种方式崇拜,故此,在二千年的教会历史中,普世教会随着圣灵的引导,渐渐对崇拜礼仪有了一些规范,如,在主日崇拜的时候颂读《使徒信经》,作为基督教会信仰的宣告。当然,这些规范都必须符合圣经真理,以后这些规范就渐渐成为了普世教会共同的传统与财富。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圣经没有禁止的,基督徒都可行。我同意他的看法,圣经提供了原则,却没有提供细则。所以,基督徒在崇拜礼仪上可以呈现多样化,甚至本色化,这样也正是说明了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弗3:8)。只要基于崇拜的原则:藉着圣灵,用圣言来敬拜,在礼仪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我极力反对自由化对崇拜仪式的侵蚀,就是以个人的感觉与喜好来选择崇拜的形式,却不顾上帝是否喜悦。崇拜是把至高的荣耀归于至高的上帝,在崇拜中,任何情感的宣泄、自由的表达都是应该被限制的。因为教会的崇拜是公共敬拜,而公共敬拜就需要一定的规范和限制,这是非常合理的,也并不违反圣灵在教会中的工作。若是有人认为崇拜仪式是限制了圣灵的工作,这只能说明他不知道圣灵是如何工作的,因为圣灵的工作是叫人安静,叫人规矩,叫人把荣耀归于至高的上帝并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混乱从来不是出于圣灵的,乃是出于肉体情欲的,正如圣经所言:“因为上帝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有些教会的崇拜,有狂热与混乱的现象出现,这值得教会牧者的警觉与警惕。加尔文严肃地指出,“人一切所捏造为了敬拜上帝的事物,只不过污染真敬虔。”[7]

  基督徒在崇拜上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在圣殿内公共崇拜,和在圣殿外私人崇拜的区别。有人认为,在崇拜中可以跳舞、欢呼、鼓掌,其实,我们若仔细查考圣经可以发现,这些活动都是在圣殿之外,而不是在圣殿之内;是个人自发的,而不是律法规定的。

  故此,我认为,在圣殿之内的崇拜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但在圣殿之外的敬拜则可以有相对的自由。所以,在主日以及圣日的大礼拜,应该遵照普世教会的传统,安静有序的举行;而团契聚会中,则可以有些自由表达,这两者都不违反敬虔的原则。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当谨记,就是崇拜的中心是上帝,而不是个人的享受。教会绝对不能以信徒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崇拜的方式,教会只能按圣经的教导,以及圣灵在教会中的引导,也就是教会的传统,来崇拜独一、至尊、至圣的上帝。

  3、宗教化的“敬虔”

  敬虔是人认识上帝之后对上帝的回应,这个回应就是爱上帝与敬畏上帝,爱不会违背律法,乃是高于律法。遵行律法的人,并不代表他就是爱上帝,而爱上帝之人,却不能违背上帝的律法,并且是乐意切实遵行。故此,即便是人完全按着上帝的律法与规定行事,甚至可能比律法的要求更加严格,但若并非出于他自己的自愿与乐意,这样的虔诚还是不能蒙上帝的喜悦。

  宗教化的敬虔就是这样,这样人以为只要严格按照某种规定去行,就可以蒙上帝的悦纳,却不在乎自己心灵的真实光景,这样的人很容易陷入表面的宗教信仰中。他们忘记了一件事,就是,“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

  唐崇怀牧师指出,“以外表的宗教行为取代敬虔是一种自欺、以他行或善行代替悔改的敬虔也是一种取代性的自欺行为。旧约里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他打了败战,敌人将他殿里所有金盾牌都夺去了。为了保持宗教的尊荣,他作了铜牌赝代金盾,陈设殿中,以假乱真、镇定民心(王上14:25-28)。这是罗波安最大的失败:以宗教行为取代敬虔实质。他若因痛失金盾而惭悔、回归真神,就可下定决心而富国强民,期可重建家园,夺回金盾牌。但他竟以赝代真,自欺欺民,国家怎能富强起来!这诚然是取代行为的败笔。应当悔改回转而不悔改回转,而以其它的方法掩盖实情,取代敬虔,结局必是难逃上帝的审判。”[8]

  此类宗教化的敬虔在世间颇为常见,某些作恶多端之徒,却喜好求神拜佛、建堂造庙,乞求神灵的福佑与赦免;或是某些贪污腐化之辈,却也行善积德、修桥铺路做一些有利社会的好事。其实他们都是妄图用宗教的行为来弥补自己的罪,以图心安理得,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捕风捉影而已。

  当然,我们实在很难否定那些履行宗教行为之人的宗教热诚,他们的信念或许是真实的,他们的行为也或许是真诚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真敬虔乃是因为自己的罪在上帝面前真实的忏悔,并切实的悔改,而不是把上帝当做贪污受贿之辈,以为上帝既然收取了罪人的捐献,就会对他的所作所为网开一面、既往不咎。先知曾指示人说:“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7-8)诗人也说:“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人只有真实来到上帝面前悔改,才能被上帝悦纳。

  主耶稣曾讲过一个法利赛人与税吏在圣殿祷告的比喻(路18:9-14)。那个法利赛人从一般人的眼光中看来不能说是不虔诚的,他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并且凡是他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我想,此人甚至比现在不少基督徒更虔诚,因为我们倒没有做到一个礼拜禁食两次,有人甚至都没有按时交纳十分之一,但是,主耶稣却形容他是在“自言自语地祷告”(路18:11)。这是因为,这个法利赛人把他的善行当做可以取悦上帝的筹码,故此,人若是想藉着宗教行为来自夸,这其实就不是真敬虔。

  主耶稣如此教导说:“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吗?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可17:9-10)在教会中不乏有这样的基督徒,他们或是规定自己每天要做多少时间的祷告,或要读多少章圣经,或要奉献多少数额的金钱都制定了一个标准,以为遵守了这些就是敬虔的表示,若是有别基督徒做不到这些,他们就嗤之以鼻,轻看他们,这其实就陷入了假敬虔之下。其实,宗教的仪式并不能叫上帝看重我们,关键是在于我们要有谦卑的心灵,“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5:5)

  4、伪装化的“敬虔”

  宗教化的敬虔妄图欺哄上帝,而伪装化的敬虔却是欺哄世人。主的兄弟雅各曾指出教会中有一等人,嘴巴说的比唱还好听,却毫无行为(雅2:15-17),或是这些人也会有一些行为,只是无非是在人面前伪装而已,目的是为了得到人的称赞,他们敬虔乃是唱戏,是演给人看的。

  以色列的扫罗王就是善于伪装敬虔的人。在撒母耳记上十五章记载,上帝命令扫罗王去攻打亚玛力人。亚玛力人是非常邪恶的民族,他们是以色列始祖雅各的哥哥以扫的后裔(创36:12),还算是以色列人的远亲,但是他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到迦南南部地区烧杀抢掠,危害以色列民族的安全,于是上帝要求以色列人替天行道消灭他们,上帝藉着先知撒母耳吩咐扫罗说:“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撒上15:3)但是扫罗却违背上帝的命令,因为他起了贪欲之心,怜惜亚玛力王亚甲,又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撒上15:9)。当先知撒母耳知道此事后,就来到扫罗王的驻地,扫罗王却对撒母耳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撒上15:13)于是撒母耳责问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撒上15:14)扫罗见无法事情败露,只能推卸责任说:“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上帝。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撒上15:15)他有为自己辩护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上帝。”(撒上15:20-21)撒母耳见扫罗百般抵赖、推卸罪责、无可救药,于是就宣告了上帝的审判,废除了他以色列王的职分。

  扫罗明明蔑视上帝的吩咐,心中起了贪欲之心,不肯听从上帝的命令,灭尽亚玛力人的牲畜财物,想据为己有,但是当他的贪欲被揭穿之后,他却用献祭与上帝为借口,实在可恶至极。因为他的做法会给世人一个错觉,似乎上帝是看上亚玛力人的财富,才叫以色列人去消灭他们,于是明明是替天行道的义行,却成了霸占财物的恶行。献祭是向上帝献上礼物而感恩,而扫罗王根本无心献祭,却冒用献祭的名义,实在是极其虚伪的。

  在圣经中还有一个假先知巴兰,此人是一个用敬虔来掩盖自己贪财本性的人。民数记二十二章记载,摩押王巴勒因为惧怕以色列人,派使者想用重金聘用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这个巴兰据说有非凡的能力,因为他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他咒诅谁,谁就受咒诅(民22:6)。巴兰知道使者的来意后,就说:“我必照耶和华所晓谕我的,回报你们。”(民22:8)从巴兰的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知道,他认识以色列上帝的名字。于是,上帝在夜间启示巴兰说:“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巴兰得知上帝的旨意之后,虽然就婉拒了摩押王的使者,但他并没有如实完整地传讲上帝的信息(民22:13),似乎他并非那样心甘情愿放弃摩押王的礼物。

  当然摩押王也并不死心,他又派遣了更多、更尊贵的使者,带了更多的金钱到巴兰那里去贿赂他(民22:14)。这次巴兰更加心动了,但是,他却表面上装腔作势地说:“巴勒就是将他满屋的金银给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过耶和华我上帝的命。”(民22:18)但是他心里却是极其想赚取这笔钱的,于是又说:“现在我请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等我得知耶和华还要对我说什么。”(民22:19)

  巴兰明明知道上帝的旨意,禁止他去帮助摩押王巴勒,但是他依然要装模作样的祷告,可见,他并没有真心愿意地想遵行上帝的旨意,他祷告的目的只是为了试图取得上帝的许可而已。其实上帝的旨意已经很清晰了,他根本不必再祷告,就可以直接拒绝摩押王,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于是为自己将来可悲的下场埋下了祸根。新约作者提到巴兰的时候认定他是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彼后2:15),并警告我们不要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犹1:11)。

  今天有不少基督徒也是如此,把祷告伪装成敬虔的借口。明明心中已经坚持了某个主意,却说要祷告祷告,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在自己的行为上加上神圣的光环。如,曾有某个年轻弟兄想要去神学院念书,教会的主任牧师明明不同意,但是又怕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就用再祷告祷告作为借口,企图拖延时间,等到耽误了考试时间,自然这事就不了了之。这种伪装的敬虔实在可恶至极、虚伪之至。

  伪装化的敬虔在教会中层出不穷。我曾知道一位基督徒,每次公开祷告的时候,有着某种固定的“哭腔”,他祷告的时候常常会声泪俱下、血泪盈襟,其表演功夫十足,但接触下来,我发现并非真的如此“属灵”,真是叫人啼笑皆非。这就叫我想起主所责备的法利赛人,他们有很多敬虔的行动,其目的却是为了装给人看。主耶稣基督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处报答你’)。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1-6)

  在这段话中,主耶稣一连提到三次“故意”,伪装化的敬虔其实就是故意装出来的,是虚伪、虚假的敬虔,但是上帝要求我们的却是对上帝真正的热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提前1:5),因为上帝是诚实无伪的上帝(申32:4)。伪装化的敬虔所寻求的不是上帝的称赞,乃是人的赞赏,既然他们的“敬虔”已经获取人的赏识,那上帝就不必报答他们了。唐崇怀牧师指出,“因为当人展示自己的时候,他是将自己交付社会和群众,他的行为和追求是要得着群众的认可,但许多时候还竟会至终走到极端而自欺的绝境,自以为义。”

  5、功利化的“敬虔”

  在教会中还有一种功利化的敬虔,就是想透过敬虔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私利,把信仰异化为追求福祉的手段,他们“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后3:5)。

  虽然我们从圣经中可以发现很多例子,说明上帝赐福给虔诚之人在生活、家庭、事业上的恩典。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有很多敬虔之人一生都生活在患难与困苦中,因为,“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 -/迫。”(提后3:12)敬虔的目的丝毫没有寻求肉体好处的意思,因为信仰本身就是舍己的,人若是想从信仰中谋求任何的好处,甚至是一些“属灵”的好处,其实也是对信仰最大的亵渎。

  今天教会中流传的成功神学思想,就是纯粹从外表方面去断定一位基督徒在事业、财富、生活、个人雄心大志上的成功便是上帝的祝福,进而推断他的信仰是美好且毋须质疑的;或是认定一位传道人在牧会上的傲人成就(例如位居要职、有高地位,或牧养之教会的大规模、大数量等)是上帝的祝福,无疑也是上帝所喜悦的仆人,因此他的信仰必定是值得敬重与效法的;进而判断那些未达一定之成功标准或成就的传道人或甚至失败者,他们的表现是一种不荣耀上帝或受诅咒之事,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信仰上的见证价值和效力。因此,唯有成功才是上主所喜悦的,失败者则显然有负上主的期待和恩典。由这个信念开始,逐渐衍生出鼓励信徒极力追求成功,甚至推衍出唯有成功才有信仰见证的结论来。[9]曾有一位弟兄询问我,他说,他为主摆上了一切去传道,但是至今却身无分文,也没有成家立业,于是,他开始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其实,这样的想法恰恰说明他中了成功神学的诡计,他认为,事奉上帝的好处就是应该生活安定,一无所缺,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5)。

  基督徒当反省自己的信仰,若是你信主之后,依然如同那个乞丐拉撒路(路16:20-22),毫无尊严、百病丛生、食不果腹、衣不裹体,甚至死无葬身之地,你还能坚持信仰、致死忠心吗?故此基督徒当拒绝功利化的敬虔,甘心为主背负十字架。主耶稣提醒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6、牟利化的“敬虔”

  相信成功神学的人,他们对上帝的虔诚或许是真实的,他们既然想从上帝那里寻求主的赐福,自然他们不敢怠慢上帝,反倒对上帝的旨意遵行不韪,生怕得罪上帝而失去祝福。但是牟利化的敬虔却完全是欺骗的,这些人根本不信宗教,也不敬畏上帝,他们不过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6:5)宗教是最容易成为心怀不轨之人诈骗善男信女的手段,因为“任何宗教行为,因它的神圣属灵特质,容易得人尊重,一般人也都会因畏惧触犯神明的心理,不敢也不会明鉴细察。为此市僧神棍自然会轻易地利用这种弱点捞利肥己。”[10]

  此种牟利,或是为财、或是为色,或是财色兼收,甚至更有可怕之阴谋诡计隐藏其后。如,在历史上的某些邪教组织,他们妄图窃取神器、颠覆政权、祸国殃民,完全是利用宗教达到他们不可告人之目的。

  圣经中记载耶罗波安一世设立金牛犊,供以色列人敬拜的故事(王上12章)。耶罗波安原本是所罗门王的臣仆,所罗门死后,他带领以色列人起来作乱,被拥立为王,统领以色列北方的十个支派(王上12:20),于是,原本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分裂成北国以色列与南国犹大。

  但有一件心病一直在耶罗波安心中,因为在当时,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要到南国犹大所属的耶路撒冷中的圣殿中敬拜耶和华上帝,耶罗波安认为,若是允许此事继续发生的话,恐怕以色列人的人心还是会偏向犹大国,这样,他的王位就会不久长(王上12:27-28)。于是,他想出一个恶毒的阴谋,他设立了金牛犊崇拜,铸造了两只金牛犊,安放在伯特利和但,又任命非利未支派的人做祭司,陷百姓于极大的罪恶中(王上12:29-31)。

  其实,我并不认为耶罗波安会真心相信,这个金牛犊就是耶和华上帝的化身,他这样做的目的,乃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试图阻止以色列民去耶路撒冷敬拜上帝。耶罗波安建立偶像崇拜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他的罪孽导致他整个家族灭亡,耶罗波安死后,他的儿子登基不过二年,就被巴沙杀死,他的王位被篡夺,整个家族被剿灭(王上15:25-30)。耶罗波安建立的偶像崇拜并没有使他的国祚长久。

  基督徒当拒绝虚假的敬虔,因为虚假的敬虔并非出于对上帝的热爱,其骨子里都是体贴肉体情欲的。圣经警告我们说:“那心中不敬虔的人积蓄怒气……”(伯36:13)“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5-6)而真正的敬虔却是凡事顺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把一切的荣耀归于上帝。

 

  [1]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年初版,1卷2章1节

  [2]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年初版,1卷2章2节

  [3]唐崇怀,敬虔的检验,2007

  [4]梁燕城,静思宇宙玄秘,中信出版社,1994年6月二版,121-124页

  [5]梁燕城,静思宇宙玄秘,中信出版社,1994年6月二版,126页

  [6]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年初版,4卷10章8节

  [7]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台北:加尔文出版社,2007年初版,4卷10章25节

  [8]唐崇怀,敬虔的检验,2007

  [9]林瑞隆,“成功神学”——从《雅比斯的祷告》说起

  [10]唐崇怀,敬虔的检验,2007

【作者简介】约拿单,美国联合福音圣公会牧师,上海虹口人,暂居海外。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