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基督教简史(三)- 苦难时期中国企业福音管理教育学会

2019-08-26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使徒时期
第二章   苦难时期
第三章   国教时期
第四章   教皇时期
第五章   归正时期
第六章   复兴时期
第七章   多元化时期

附录:

1、基督教历史大事年表

第二章    苦难时期 (时间:100/313A.D,从使徒约翰离世到君士坦丁颁发赦令)

壹、教会的外在挣扎:逼迫(外患)

贰、教会的内在挣扎:异端(内忧)

壹、外患

一、逼迫的经过

    在使徒行传我们已看到初期教会四处被压迫的史实,但与以后的逼迫相比,使徒行传所记载的真是小巫见大巫。在漫长的时间里,有十次大的逼迫,总共下了十次的公文,叫各地执政的官司长搜捕基督徒,置之死地!

1、尼禄(Nero, 约37-68 A.D.)

    在主后64年,尼禄皇帝对基督教真是极尽残暴。按当时罗马史学家塔西图(Tacitus,约56-120 A.D.)的记述,公元64年7月19日,罗马城发生大火,一直烧了六天六夜,把罗马城的十四个区烧了十个区。罗马的居民普遍相信是尼禄皇帝纵火,为了消除百姓对他的怀疑,他便将纵火的罪推到基督徒的身上,并用极残忍的方法来惩治他们。在竞技场内,不少基督徒被迫穿上兽皮,使他们看起来像野兽一样,然后放出一群猎犬,将他们活生生地撕裂咬死。这一群在竞技场殉道的,已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其余的,尼禄皇帝吩咐部下把他们与干草捆在一起,制成火把,排列在花园中,然后在入夜时燃烧,以照亮尼禄皇帝的园游会。按教父革利免的记述,保罗与彼得便是在尼禄的迫害中殉道的。

    尼禄死后,在维斯帕先(Vespasian,68-79A.D.)和维斯帕先之子提多(Titus,79-81A.D.)的相继统治下有十多年的时间平静,但紧接的就是一浪接一浪的逼迫。

2、多米田(Domitian, 51-96 A.D.)

    主后81年开始,逼迫的浪潮再起,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多米田,他是一个好逼迫的皇帝,尤以他在位的末期为甚。他自称为神,用金银作自己的像放在京城各处,命令百姓敬拜,要求百姓以"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称呼他。他下令大规模搜捕基督徒,将他们处死,就是连他表弟的一家也不能幸免。他的表弟革利文斯被判处死刑,而他的妻子则被放逐到一小岛上,他们的两个儿子,本来被指定为皇位承继人,也从此销声匿迹。这个家庭为他们的信仰,所付出的代价真是不少。使徒约翰也被他流放到拔摩荒岛上,后来当多米田被人刺杀后,约翰才获释,那时年97岁。

3、他雅努(又译图拉真,Trajan,98-117A.D.)

    他雅努是一位有趣的皇帝。他本人可以算是无神论者,既不喜欢宗教,亦不愿意人民把他当作神明看待;由于他对宗教的冷感,间接使政府对犹太教及基督教的迫害减少。不过他却维持一贯严惩基督徒的原则,凡接到举报某人是基督徒,便彻底调查,并要求那人向罗马皇帝的像奠酒献祭,以示清白,要不然便将他处决。而且他在位时藉两个方法使逼迫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一,他利用那禁止秘密集会结社的罗马法律来扰害基督教;第二,他降了一道谕旨给小皮里纽(Plily , 112A.D.)并藉此谕旨他无意中创立了罗马政府对待基督教的政策将近二百年。

    他雅努曾差遣皮里纽——一位受过高深教育的罗马律法师去治理庇推尼本都省(Bithynia,111-113A.D.)。皮里纽苦于无法应会本省的许多基督徒,决定将此事呈请皇帝去解决。皮里纽写了一封信给他雅努时指出:"王上,一如往昔的惯例,我每遇疑难,必奏禀请示王上……我因从未审理有关基督徒的案件,故不清楚如何定他们的罪,也不知如何处置他们……我现时的措施是这样:任何被控为基督徒的,我便审问他们是否真是基督徒,若他们承认,我便以刑罚警吓他们,并再次审问,假若他们坚持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我便下令将他们处决。"

    他雅努在批示中说:"你在处理被控诉为基督徒的案件,做得非常正确……对于那些否认自己是基督徒的,他们必须敬拜我们的神,以示他们清白……。”

    这道谕旨使一种普通的、有系统的对基督徒的逼迫在此后多年内自然爆发起来。

    在他雅努的统治下,教会两位出色的主教殉难:耶路撒冷的主教西面(Symeon)(雅各的堂兄弟和继任者)在享年120岁之时被钉十字架(A.D.107)。而安提阿的第三任主教伊格那修(Ignatius, 35-107 A.D.)则被押赴罗马被投入圆形剧场喂狮子(A.D.115)。

4、哈德良(Hadrian,117-138A.D.)

    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位时,继续奉行前皇的普通政策。各城市中的暴徒惯在异教的节期中大声呼喊要流基督徒的血。哈德良在位年间,曾发生犹太人的暴乱事件。由于犹太人在他雅努时起就常在各地造成骚动,哈德良也视犹太人为“麻烦的制造者”。并于117A.D.降了一道谕旨,禁止犹太人举行他们宗教上的几种惯例,如行割礼、守安息日、公读律法等。
在犹太人中有一个假弥赛亚,名叫巴尔科克巴(Barcocheba)(意即“星之子”民24:17)。他召聚来自巴勒斯担、古利奈、埃及和米所波大米的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于132A.D.发动了一次叛变。到135A.D.,罗马政府攻取他们所守的坚城,并剿灭50万以上的犹太人,又杀死巴尔科克巴,平定了此次的叛变。之后,耶路撒冷被重建为一异教之城,被称为“爱利亚加比多利拿”(Aelia Capitolina),他们又在圣殿的旧址上建造异教神明 Jupiter(木星)的殿,并下令犹太人从此不得出入耶路撒冷。不过,罗马皇帝却准许基督徒继续留居耶路撒冷,藉此答谢基督徒在巴尔科克巴叛变时保持中立。

5、皮雅斯(又译:安多纽皮乌)(Antoninus Pius,138-161A.D.)

    虽然皮雅斯是一位温和的皇帝,但他似乎不得不继续奉行他雅努的普通政策。当他在位之际曾有一些灾难,结果激动的民众起来攻击基督徒。示每拿的主教坡旅甲便在皮雅斯大帝统治下殉道。

6、马可奥热流(Marcus Aurelius,161-180)

    马可奥热流在位时,乃是教会一个多难的时期。这位皇帝觉得基督徒对他们信仰的狂热和执著,真是愚昧至极,因而对他们特别憎恶,对他们的迫害因此比以前更厉害。不少基督教教父为信仰据理力争,以理知论述阐释信仰,以图说服他,他亦充耳不闻。再加上当时地震、水灾、瘟疫(在公元166年,这瘟疫肆虐于整个帝国之中)、火灾频频发生,基督徒的事被指为灾祸的根源,暴民杀害基督徒便经常发生,奥热流不单没有阻止暴民的暴行,反从中鼓励,并且创立一种密探制度和严刑拷问,用以对付基督徒。

    按史学家沙夫(Schaff)的描述:"殉道者的尸首,满布街头;那些尸首被肢解后焚烧,余下的骨灰则散入河中,以免这些'神的仇敌'沾污大地。"在这时期,我们看到一些可歌可泣的殉道故事。以辩道见称的教父犹斯丁(Justin Martyr)亦于此时殉道(166 A.D.)。有一位名叫洗弗连纳(Symphorinus)的年轻信徒为坚持信仰而被判处死,在行刑前,他的母亲鼓励他说:"我儿,要坚强,不要惧怕死亡,因为它将你领进到真正的生命去。仰望那在天上掌权的。今日你在地上的生命不是被取去,它只不过是被转化,化成天上的生命。"

    马可奥热流之在位是罗马历史中的一个转关。在他以前罗马是复兴的、是强盛的。但他在位后,国家显然是取守势,并是在衰退之中。罗马人普遍智力衰弱、生气消沉、抵抗力弱……之后连皇帝都不是罗马人或意大利人。在柯模丢(Commodius)死后将近百年,即192-284A.D.之内的皇帝都是由军队选立的 ——“军营皇帝”。这一时期内的25个皇帝之内,除了四个以外,其余的皆死于国内的动乱之中。再加上外来野蛮民族的入侵,使得罗马帝国走向衰微。

    马可奥热流之后,除了在瑟维如斯年间Septimus Severus,193-211A.D.)即202A.D.曾有一次大逼迫外(其中爱任纽即于此时殉道),其它时间基督徒享受了一段美满的信仰自由的时光。

7、德修(Decius,249-251A.D.)

    公元248年,帝国举行罗马城建立千年纪念。纪念的结果是对异教的重新关注,一种显著的爱国心的恢复。与时同时,帝国正大受野蛮民族攻击之威胁,并因内战而分裂。于是,民众说这一切患难是因他们停止了对基督徒的逼迫而来的。皇帝德修准备恢复帝国的统一与兴盛,于是决定除灭基督教并恢复国教。据说,他曾有这样的一个批评“我宁愿容忍一个在罗马与他对抗的皇帝,却不愿容忍一个基督教的主教。”

    公元250年,德修下令有系统地消灭基督教。他命令每一位公民都要到神庙向诸神献祭,然后取得一张由政府发出的证明文件。任何公民若没有携带这份文件在身,一经查实,便会立即被政府拘禁;他们可以在政府特别委任的委员会中补行献祭,从而补领该份文件。要是拒绝献祭的,便立刻被判死刑。这是首度全国性且有周详计划的大逼迫,导致大量基督徒遇害。在这场酷劫中,罗马、耶路撒冷及安提阿的主教均遭杀害。所幸这次迫害为时不过两年,公元251年德修逝世。

8、瓦勒良(Valerian,253-260A.D.)

    瓦勒良在位时继续奉行德修的政策,实施严厉的迫害基督教的政策。禁止任何教会聚会,不少长老主教被处以极刑。在这次迫害中,居普良殉道了。

    幸好瓦勒良在位的时间不长,到260年,波斯大军击败罗马军队,瓦勒良被俘虏,迫害教会的政策遂告终止。在他之后的四十多年即260-303A.D.年,基督徒差不多享受了一种无间断的安宁,教会在量与质方面都得到振兴。许多大而设备完善的礼拜堂都建筑起来了。

9、丢克理田(Diocletian,284-305A.D.)

    丢克理田是一位大政治家,决心要恢复帝国昔日的伟大与光荣。他改组了整个的政治机构包括昔日的异教崇拜。

    公元295年,皇帝下令所有士兵都必须献祭;公元296年,亚历山大的基督徒的圣经和一切属灵的书籍都被搜查焚烧;再接着基督徒开始在军队中受逼迫。

    公元303年,这是大而普遍的逼迫的真正开始。这一年,丢克理田连发三道谕旨:第一道,是要毁坏基督教的建筑物;第二道是要监禁一切主教和长老;第三道是要使一切基督徒受酷刑。公元304年的第四道谕旨用是晓谕基督徒在“背道”与“受死”之中任择其一。此次逼迫大到一个地步,连丢克理田的妻子和女儿——被发现是信仰基督教,也遭到逼迫。在此间阿尔本等人殉道。

10、加利流(Galerius,305-311 A.D.)

    加利流在位时于308 A.D.颁令,所有人除必须向罗马的神献祭外,凡市上的食物一律洒上祭祀的酒,以迫使基督徒吃"祭物"或饿死。他们的逼迫是所有逼迫中最厉害的一次,但也是最后一次。

    公元311年,加利流突患不治之症,痛苦万状,他在病床上发布了一道谕旨,准许基督徒恢复聚会,并请他们为皇帝及国会祷告。

    加利流的宽容法则:我们曾经试图恢复古代习俗的普遍礼仪和罗马的公共秩序。尤其是,我们曾打算挽救那些已经放弃了他们前人宗教的基督徒回到正确的礼仪上来……我们现在很高兴宽容了这些人,允许他们有权力存在下去,建立自己敬拜的地点,只要他们不损害公共秩序。我们会 征官员们解释,他们在以后的交往中应该如何在这个事情上规范自己。作为对我们宽容的回报,基督徒有责任为我们的复兴向上帝祷告,因为公共的利益也是他们的利益,使得国家能够排除一切危险,他们自己也能安定的生活在自己的家中。

    加利流这道谕旨不能算是基督教的完全胜利,他只是给予了基督徒部分容忍而已,虽然如此,教会全面的得胜已经近在眼前了!

二、根源的思考

    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罗马帝国自上而下都如此严厉地迫害基督徒?当时罗马的文化正面临崩溃,因此不时有东方的宗教在罗马帝国兴起,为什么那些宗教没有受什么严厉的迫害,而单单基督教却遭遇如此对待?

(一)福音的震撼与原有的势力对立

    首先,因为基督徒传福音的极度狂热,严重地威胁罗马国教的生存。其他的东方宗教没有那么主动地去领人归信,因此它们的存在影响不大;而且那些宗教多少带有混合主义,与罗马原本接纳的宗教也很相近。但基督教却清清楚楚的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并且以自己的信仰为绝对真理,不肯与其他宗教融合或并列,这便得罪了当时要维护罗马宗教的人,也令其他宗教的信徒憎恶。另一方面,基督徒为了分别为圣,绝不肯参与任何国家所指定的祭祀,这便引起误会,叫人以为他们蔑视神,甚至不信神的存在。因此当时对基督徒一个严重的控诉是:他们是无神论者。这是何等冤枉!

    其二,是因为初代教会绝大部分的信徒都是低下阶层的份子,这些无产无权阶级往往受欺压、被轻视,他们当中更有很多是奴隶。很自然地,基督教便被看为下贱人的迷信,因而被当时的上层阶级及当权份子所鄙弃。在这些上层阶段的眼中,基督徒太狂热。基督徒所标榜的圣洁、仁爱、和平、公义,在人看来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而当基督徒不计代价地付诸实践时,其他的人一方面暗暗佩服,但另一方面却感到不安。例如基督徒拒绝进入罗马盛行的竞技场,观看战犯与奴隶肉搏至死。不少教父更批评当时罗马人奢华逸乐的生活方式,这引起当时的人很大的不满。当基督徒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强烈的对照,他们便感觉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基督徒不受欢迎。假若基督徒稍微肯妥协,那么人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地过妥协的生活,那么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基督徒却偏偏执着,揭示人性阴暗的事实,那便叫人很难容忍了。

(二)信徒的温顺与统治者的手段带来冤屈

    这个危机之出现要归咎于罗马帝国的政权在福音扩展的时期,到第二世纪的时候逐渐的走下坡。而此时统治者往往要找一个藉口,他要把注意力从他的无能,转移到另外一些人的身上去推卸责任。结果基督徒就成了最理想的对象。信耶稣的人讲究的是和平、忍耐、不为自己伸冤……因此基督徒就成为代罪者的最佳选择。典型的例子如:尼禄大火 。
 

(三)信仰的立场与统治者的神权产生对抗

    罗马人有一种传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传说认为一个有本事的统治者,他本身就是神明的化身。所以当一个统治者要取得人民的支持,一方面是看他统治的成绩;另一方面,统治者会在国家的显眼地方,建造自己的偶像,要求国民向这些像下拜,故意在老百姓面前抬高自己的地位。这样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统治。不过这个信念就与基督徒的信仰起了正面的冲突。基督徒有一个了解,我们对国家效忠可以,可要我向皇帝的像下拜,把他看成一位神明,是万万办不到的,而且基督徒还会公然的违抗这个命令。结果因着这种态度,许多统治者就很不喜欢基督徒。他们认为基督徒是一些故意要与他们过不去的。因此许多皇帝主动提出要彻底的严历的对付基督徒。

    其二,是因为罗马当局认为基督徒施行神迹奇事,违反了当时罗马禁止巫术的法例。

    其三,就是基督徒结成一体,很容易使人怀疑他们有政治企图或行动;而且在国家的法律以外,他们更遵守神的律,并坚持神的律才是绝对的。不少基督徒因要谨守不可杀人的命令,便坚决不拿兵器,不肯当兵,这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政府,显然是罪大恶极的。再者,基督徒诉讼,也不到法院,只到主教座(Cathedral)前,听任主教定夺。对于一向以法律公正严明自夸的罗马政府,这也是一种侮辱。从罗马政府看来,这些人有自己的法纪,有自己效忠的对象,这样一来,人们便以为基督徒对君主不忠,于是,教会愈是强大,便愈对当权者构成威胁。其实这也是很冤枉的,当时的基督徒都是最守法,也是最顺从君主的百姓,他们以为君王祷告为责任,并且以向君王尽一切责任为神的命令。

    其四,基督徒的生活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构成威胁。例如基督徒信主后,将他们拥有的奴隶释放;这行动在当时的人看来,真是大逆不道。而且,未经政府批准而释放奴隶,是可以被处死的。但基督徒却遵行爱弟兄的命令,冒死释放奴隶,这样更造成其他人对他们的敌视。

三、教士的护教

(一)殉道——以身护教

    尽管迫害时起时落,教会仍继续发展。压迫的风暴只能将福音的火焰吹得更光耀。特土良写道:“殉道者的鲜血乃教会兴旺的种子”。

    《使徒行传》用了整章的篇幅写司提反殉道的经过。《启示录》记下了一个名叫安提帕的信徒(传统说他是亚细亚省第一位为主殉道的人),若非圣经记载,他可能永不为人知。主耶稣说他是:“我忠心的见证人”(启2:13)。《启示录》又应许有特别的奖赏赐给那些用他们的血为基督的道作见证的人(启6:9—11,7: 13—17)。

    在后来的迫害中,彼得和保罗当日的殉道受到极大的重视。最著名的几位殉道者是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修、士每拿主教坡旅甲以及伟大的护教士游斯丁。

    殉道逐渐被许多人认为是作基督门徒的最崇高表现。很多基督徒不但不惧怕死亡,甚至最大的期望就是被授予殉道者的荣誉称号。住在亚历山大的俄利根,少年时代被母亲强迫待在家里,不许出去参加志愿殉道者的行列。在北非,信徒们用“但愿你赢得殉道者的桂冠”一语来相互致意。

1、伊格那修(Ignatius, 35-107 A.D.)

    伊格那修,是许多著名的神仆之一,曾接替彼得,被任命为安提阿的主教。他经亚细亚时,虽然受到严紧的扑克管,还是传讲神的道、劝勉信徒,使所经过的各城的教会得以坚固。他来到士每拿城时,写信给罗马的教会,要求他们不要设法求他免于殉道,以至剥夺他最羡慕和盼望的福分。他说:“现在我开始作主的门徒了,无论是可见的或是不可见的,我都不计较,只要能赢得基督,让火和十字架、让大群野兽来吧!让他们打碎我的骨头、撕裂我的四肢、粉碎我的全人,让撒但一切的恶毒临到我吧!真愿如此,只要我能赢得基督!”最后他被判喂野兽,当听见狮子吼叫时他说:“我是一粒基督的麦子,野兽的牙齿来磨碎我,我就好被制成纯洁的面包了。”

2、坡旅甲(Polycarp, 70-155 A.D.)

    坡旅甲原是士每拿教会的主教。坡旅甲被解赴竞技场,示每拿的巡抚为要救他,给他最后机会,只要他在众人面前否认基督,他便得释放。坡旅甲对他说:"86年来我一直事奉我的主,祂从未亏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君主?"巡抚严厉的说:"那我便不能不将你丢给野兽吃。"坡旅甲回答说:"放你的野兽来吧!"巡抚说:"你若轻视野兽,那我把你焚烧。"坡旅甲平静地回答说:"你想以火吓我,那火充其量不过燃烧一小时罢了,你却忘记那永不熄灭的地狱的火。"巡抚大声的向群众说:"坡旅甲说他是基督徒!"于是暴民要求将他活活烧死。他们要把他绑在火刑柱上,说:“不要绑我,那位赐力量让我能够耐火的,必坚固我,使我站立得稳,也不要用钉子钉我,我决不从柱子上滑下来。”他们就把他捆在火刑柱上,没有钉钉子。坡旅甲祷告说:“哦,父啊,我感谢你,你竟使我配列在殉道者的行列之中。”他刚说完“阿们!”官长就点起了火。坡旅甲就这样以鲜血见证了所信的道。

3、居普良(Cyprian of Carthage,200-258A.D.)

    居普良生于北非首府迦太基,自幼酷爱读书,,受过高深教育。于46岁时归主,后为特土良的弟子。在信主两年后即任迦太基主教。提倡唯一教会唯一救法,就是在教会之外沒有救恩,並高抬主教的权柄,大公教会才有真圣礼。当时,教会正面临两个重大的危机:一为教会腐败世俗化;二为教会遭受极大的逼迫。A.D.250年德修颁布谕旨要处死所有主教,并惩罚凡拒绝背道者。当时他因藏匿他处而幸免于难,但他避难的行动惹来众教会领袖的指责。并且当时主教们召开会议要严惩背道重返教会的人,而居普良接受他们,甚至还发证书饶恕他们的过犯,结果引致很大的危机。

    A.D.257逼迫又来时,居普良挺身而出。他受审于罗马法庭,因坚决不屈的态度,被放逐往小城市过流浪的生涯。在异象中,居普良得知一年后将会为主殉道。便在当年年终,他果真被召见新巡抚。他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将到,毫不恐惧反而因主给他的异象快应验而高兴。A.D.258年9月14日,全教会的弟兄们簇拥而来,旁听居普良的审讯。居普良仍旧是刚硬的态度,不肯变节拜罗马神,结果被判斩首示众。他听到判词时只回答“感谢神!”随即就脱去自己的衣服,跪下祈祷;又蒙着自己的双眼,让刽子手施刑。观者深为感动,众弟兄齐声喊说 “我们与他同死吧!”。

4、圣劳伦斯(ST.Lawrence)

    劳伦斯算得上基督最坚贞最勇敢的殉道者。当他的牧者罗马主教塞斯德(Sixtus)殉道时,他大声呼喊“……亲爱的父亲,请试验我是不是你拣选的忠心仆人,你否认他有分于你的血迹吗?”塞斯德回答说“……三天以后你将要跟着我。为什么一定要羡慕与我一同殉难呢?我已经将我全部的遣产传给你了。”

    当时的暴君知道劳伦斯不仅是负责圣餐的牧师,也是分管教会钱财的人。暴君要求他交出教会的财产时,劳伦斯要求三天的期限,然后他召集了大批穷苦的基督徒。三天后,迫害者又来逼他讲出教会的财产在何地,勇敢的劳伦斯将两臂伸向贫穷的基督徒“他们就是教会的财宝。这是真财宝,因为基督的信心在他们里面作王,基督是他们里面找到了居所。基督按着他的应许住在他们里面了,有什么珍宝比这些人更宝贵呢?……”又说,“我们的主基督拥有的财宝,有什么能比这些穷信徒更宝贝呢?主乐意在他们身上彰显他的荣美。”
暴君怒吼道:“点火,不要省柴,这个恶棍竟敢愚弄皇上?除掉他!除掉他!用鞭子抽打他,用棍打他,用拳头和棍子打他的头!……掌刑者阿,你们要竭力尽责,好出出我的怒气。”话刚说完,一切的暴刑都执行了。劳伦斯受尽了种种酷刑之后,在大火的燃烧中,像温柔的羔羊躺在软床上享受甘甜的安息。

5、阿尔本(Alban)

    阿尔本是英国第一个为基督之名殉道的,当时正值丢克理田发了公告,允许以最严历的方法迫害基督徒。

    阿尔本起初是个不信者,有一次一位教会的执事逃避迫害而躲到他家里。阿尔本看见他日夜警醒祷告,深受感动,他逐渐接受了执事良好的教导,成了一个忠心的基督徒。 后有人告密,在皇帝派人来调查前,他穿上执事的衣服顶替执事,而后被捆送到法官司那里。当时法官正在祭坛上向鬼献祭,他看被绑的人竟是阿尔本时,大怒,并宣告阿尔本的所作是背叛神明的作法,要受刑罚。但阿尔本明确的说他已是一个基督徒并宣告说“你们是向鬼献祭,它们既不能帮助祈求的人,也不能应允他们的祈求。”

    法官开始命掌刑者鞭打阿尔本,但当他见鞭打无法引诱阿尔本放弃基督徒的信仰时,于是将他斩首。

6、平信徒殉道者的故事

    波朗迪娜(Blandina)是位奴隶出身的少女,在最残酷的拷打中显现出超人的毅力和非人的坚强。最终,她被掷入网,成为狮子的食物(A.D.177)。

    普塔米爱娜(Potamiaena)是位纯洁的绝妙美女,她受到的比死更残忍的、更可怕的猛兽的威胁,又在严刑拷打后,与她母亲一同被煮死于沸滚的铁锅里(A.D.202)。给这母女执刑的军人叫波希利德斯(Basilides),他被这一美丽的殉道场面所深深地感动,怜悯之极最终成为一名基督徒,后来他也被斩首,成了馨香的祭物。据说他临死之前普塔米爱娜(Potamiaena)在夜晚与基督一起显现,给他戴上殉道者的冠冕。

    一般平信徒殉道故事中,女信徒比男信徒留下了更多的记录。大部分的女殉道者是下层民女。殉道者贝坡图(Perpetua)却是一位贵族出身的年轻女人。她没有将刚刚出生的婴儿交给同岁的异教徒丈夫,而是紧紧抱在怀中,与自己一起作了牺牲的祭物。
 

    奴隶腓利西塔斯(Felicitas)和她的孩子一同被下在监里,但她怀着在天国见面的盼望,与孩子热吻而别,最终被猛兽撕碎吞噬。

小结:

    这一段时间见证了一群忠于基督的人,他们是用身体证明十字架福音的真正的见证人(“见证人”一词,希腊语为(μαρτυς),与殉道者为同一词);宣扬耶稣十字架及复活信息(κερυγμα)的人;是走死亡之路、殉道之路的人;被耶稣的十字架大爱和恩典所征服的人们成为见证人;他们不惜生命,为基督而活,为基督而辛劳,为基督而宣教,直至为基督而死,他们不管或生或死都是基督的人(罗14:6-8)。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他们与基督炙热的爱分隔。不管是患难、逼迫、饥饿、赤身露体,而且不管是威胁、严刑拷打、刀枪,还是猛兽,都不能将他们从基督的大爱中隔离出来(罗8:35)。

    正由于初期教会有很多基督徒为主殉道,就对教会产生以下两种影响:

    1.高举殉道,鄙视叛教。

  初期教会流传著很多殉道士英勇的故事,广为信徒传诵。传述这些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督徒为基督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当时的殉道形式是非常残酷的,绝非一刀了断那般爽快;殉道士大多要在上千观众的注视下,徒手与猛兽搏斗,最后为猛兽所噬,他们成了别人娱乐的工具,在嘲笑声与鄙夷目光中,接受极其可怕的酷刑。为了要巩固信徒的心志,教会必须强调殉道的重要性与必须性。殉道不是基督徒不幸地遇上的意外(要是真为意外,此意外率也太高了),而是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信徒打从接受基督教开始便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的命运;甚至是福音使命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如耶稣所说的,信徒要以他们在世上被迫害的遭遇,来证明这个世界拒绝了基督(参约十五 18-27)。

  要是殉道是福音使命的一部分,那基督徒逃避殉道,便等于逃避实践福音使命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要逃避政治迫害也不是容易的事呢!要是躲也躲不了,与其窝囊地被逮住,不如慷慨就义吧!在初期教会,逃避殉道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作为教会的领导者,就更要以身作则,为其他信徒树立勇气与信心的典范,绝不能临阵退缩,四处匿藏,贻害信徒。教父居普艮(Cyprian,约200- 258),在首次遭遇迫害时逃跑了,这成了他日后重大的污点,他的道德与权威也因此为人所质疑;尚幸在遭遇第二次迫害时,他终于为主殉道,一生的清誉才得以保全。
 

    尽管我们不以为教会领袖(包括今天的牧师及执事)必须是超凡入圣的人,也不一定同意领袖与信徒各有不同的信仰与道德标准;但是,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努力实践他们所传讲的道,却是理所当然的。教会领袖若不肯为主殉道,何能感动信徒为主殉道呢?。

    当时,教会向信徒强调殉道乃众信仰实践中价值最崇高的,是人能为上帝所作最大的奉献。确实地,还有甚么代价比将自己的生命舍去更大呢?他们相信,任何为主殉道的人,不管他生前曾犯何等罪恶,都会立即得到赦免;他甚至毋须待到号角吹响之际,才从阴间复苏,却可以直奔天堂,天使会在门外迎逐,为他加冠,并引领他进入上帝的荣耀里。
 

    2.尊崇殉道主。

  教会出于对殉道士的景仰,也为了激励后来者。遂刻意收集殉道士的遗骨遗物,予以收藏;每年又定下某个日子,以为对死者的纪念。例如士每拿教会便收集了主教坡旅甲的遗骨,将之安放在适宜的地方,视之比黄金宝石还要贵重;他们又每年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纪念坡旅甲的殉道。他们认为,这除了是纪念竞赛得胜的人外,又是为那些将要参与同样竞赛的人,做训练及演习的预备。尊崇殉道士逐渐演变成为日后教会敬礼圣人的传统。无论是天主教抑或东正教,乃至其他古老传统的教会,都有向圣人敬礼的传统。身为更正教徒的我们,当然不会接纳向圣人敬礼的做法,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传统的历史缘由。

(二)反驳——语言护教(文字护教)

    在如火如涂的政治逼迫浪潮中,还有一种更历害的逼迫,那是来自文化界的思想上的围攻。犹太和希腊的思想家联成一阵线,对基督徒的信仰问难质疑。他们或打着学术的招牌进行攻击,或以民间的流言蛮语加以污辱,或以社会公众舆论对基督教施以各种压力,又或以一种异端形态出现在教会里。但各方面的攻击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并富创意的思想及意象表达信仰。初期教会的"护教运动"(Apologetic Movement)便这样兴起,其中不少的护教者可算是当时一流的思想家。这些护教的著作大部分是献给皇帝的,他们真正的读者则是当时受过教育的公众。
 

    最初期的护教者有雅典的亚里斯德(Aristides),比尔拿的亚里士图(Aristo of Pella);他们情词恳切地上表于罗马皇帝,陈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并为时下对基督教的误解力辩。

1、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 约100—165 A.D.,又译作查士丁)

    游斯丁是由异教归信基督的人,他是2世纪最著名的“护教者”,最早的一位希腊教父。他是一位先驱者和创新者。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作哲学家和殉道士,因为他的一生打上了一名基督教哲学家的烙印。他于公元165年,为了信仰在罗马被斩首殉道,因此他被称为“殉道者游斯丁”。

    游斯丁生于巴勒斯坦,家境良好,从小受希腊化教育。他生活简朴,但也不用为生活担忧,可以使他献身于理智的探讨,成为一名哲学家。在信主之前,曾经想从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中寻求真理。然而有一天,他独自在可能是以弗所的海畔沉思时,由一位老者带他走出了哲学思考的圈子。他也在老者的指点下从圣经中找到的唯一真正可靠和有用的哲学,这种哲学以启示为坚实的基础。于是,他的回应就是诚心诚意地成为基督徒。

    游斯丁的《第一护教辞》是写给罗马皇帝皮雅斯(138—161A.D.)的,目的在清除外间对基督教的偏见和误解。他指出一般人说基督徒是无神论者又不道德,是毫无根据之谈。他力言基督徒的信仰和行为,事实上反映了更高的理性和道德标准。

    他的《第二护教辞》简短而热情,反对的是不公平的政策。他看见清白无辜的人只因承认基督之名即被处死,奋激莫名,写了这封信。

    现存游斯丁的著作中最长的一篇是《与特来弗对话录》。它记述了在以弗所进行的一场辩论。特来弗是个有教养的犹太人,反对基督徒不遵守犹太律法,和崇拜耶稣这个人。辩论进行得很有礼貌,双方互相敬重,但观点极其相左。游斯丁根据双方都相信的圣经经卷发言,这些经卷讲到基督,在基督里已成全了律法。游斯丁的言论对我们研究早期基督徒对圣经的解释极有价值。

    游斯丁面对犹太人与异教徒双方的反对,力陈他所信的道既合乎圣经又合乎理性。游斯丁以后,他的学生达提安(Tatian)继承他的护教工作。与他同时期的有雅典纳哥拉(Athenagoras)及荷玛斯(Hermas)。他们都是初期教会重要的思想家。

2、爱任纽(Irenaeus, 约115—202 A.D.,又译作伊里奈乌)

    爱任纽生于小亚细亚,受教于士每拿主教坡旅甲,后成为高卢的里昂的主教。他在小亚细亚的士每拿度过了青年时代,他在那里受到坡旅甲以及其他长老的教诲。从坡旅甲那里,他接受了真正的、纯正的福音,并终生持守。小亚细亚是使徒约翰最后工作的地方。在使徒约翰的影响下,这里涌现出一批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人物,被学者称为小亚细亚派。爱任纽是这个学派的最后一位,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他属于希腊教父的行列,是大公教学说体系的主要建造者之一,后于公元202年为主殉道。

    将近2世纪末期,他著书力斥出现在他那个地区的诺斯底异端。爱任纽的强调当时正受到诺斯底主义挑战的基督教基本信仰:世界由一个上帝创造;耶稣基督是创造主的儿子,祂的死是为了拯救人类; 他死后肉身复活。爱任纽用历史来证明基督教信仰的正确;主张圣经记有上帝与人一系列的立约,通过这些立约,独一的真神照世上男女所能接受的程度,把他的旨意循序启示给他们。爱任纽发展了基督是全人也是全神的观念,主基督重历亚当这个人的过程,但结果完全不同。因为基督经历过人生的每一阶段,整个人类都能因 他的工作而成圣。诺斯底派说他们继承使徒相沿下来的秘密传统。爱任纽为了驳斥这一点,又发展了另一套有关使徒统绪的理论。他说教会保存的是公开和完整的信仰,是由教会的教师从使徒时代传下来的。

    他的著作大多散佚,留存到现在的两大著作是《反异端》(揭发并推翻所谓知识的五部书)和《使徒教导辩证》,这是一本训练手册,证明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是旧约的贯彻。爱任纽就这样在多方面发展了基督教的神学。他的神学严格地以圣经和教会的教义为基础,给教会内部提供了一股稳定的积极影响力。

3、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A.D.,又译作德尔图良)

    “拉丁神学之父”特土良是罗马帝国北非的一位拉丁教父(西方),与东方的俄利根一起为第三世纪的基督教二大思想家。

    特土良于主后150年生于非洲省的迦太基,父亲是罗马军队里的一名百夫长。特土良接受的教育是一种自由的希腊罗马式的教育,对历史、哲学、诗学、法律都很熟悉。他早年赴罗马学习法律,然后在那里当律师,颇有名声。他一直过着异教徒的生活,他本人后来忏悔说自己曾经追随异教的习俗,沉浸在世俗的娱乐之中。他大约40岁才归信基督,不久开始著书宣扬基督信仰。特土良是尼西亚会议以前最多产的拉丁教父,他用希腊文写的大量书籍现已散佚,但用拉丁文写的31卷书则仍保存。

    特土良的著作有三大内容:基督教对罗马帝国和社会的态度;维护正统信仰,反对异端;基督信徒的道德行为。他自己极端严谨的道德观使他在主后207年左右参加了孟他努派。此后不久,他又对孟他努派表示不满,以至于建立了他自己的教派,称作“特土良派”。

    特土良的杰作《护教学》(Apologeticum)首先提出宗教自由的要求,继而请求罗马政府尊重基督教,公平地对待基督教。强调迫害基督徒在法律与道德上的荒谬,阐述了基督教应得到社会容忍和接受的道理。

    他另一卷书《灵魂的见证》(On the Testament of the Soul)显然比较哲理化。在其中他极力揭示人心灵对罪孽的体会及其超越提升的渴求。以此为基础,他力证基督教的信仰如何有效地回应人类心灵的渴求。

    他的巨著是长达5卷的《反马吉安论》,为基督教使用旧约进行辩护,又主张上帝的独一性,他既是造物主,又是救赎者。

    特土良在《驳帕克西亚》里发展了三位一体的教义。

    特土良才华横溢,文笔流畅,写作风格富于机智,强健有力,遣词用句每每奇峰突起,是当时最伟大的一位作家。他在西方对神学发展的影响,几可与奥古斯丁相媲美。

4、俄利根(Origen, 185-251A.D.,又译作奥利金)

    俄利根(灵命高深的圣经批判学学者)于主后185年出生于亚历山大一个基督徒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他阅读过各种古典文学作品,对圣经也有深刻领悟。他的父亲是一位归依基督教的希腊人,受父亲影响,他于202或203年信主。他后来出任教师,先教新归主的人,后来教比较高深的学生。俄利根过的是极端禁欲的生活,由于亚历山大主教底米丢的敌视,被迫移居巴勒斯坦的该撒利亚。他在旅行中去过许多地方,并应教会的邀请前去排难解纷,或是在名人聚会中讲演。罗马皇帝德修进行大迫害期间,他身体受伤,254年伤重身死。

    俄利根是早期教会最伟大的学者和著作最丰富的作家,属希腊教父,是亚历山大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护教工作比以前的教父更为出色,也奠下了基督教哲学开展的基础。他不仅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还是灵性高又忠于所信的圣职人员。有人评价他说 “在古代教会中,再没有比他心灵更纯洁,志向更高尚的人了。”在基督教会史上,俄利根的地位非常独特,他的思想整整影响了公元3世纪至4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左右着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神学格局。他始终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无人能够否定他的思想的重要性。用圣徒、罪人、正统派、异端派这样一些概念已不足界定他,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位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无论在罗马帝国西部还是东部,他的神学思想都影响深远。

    俄利根编订了《六种经文合参》,这是初期教会有关圣经论著最伟大的杰作。他认为圣经经文有三曾意义:字面意义、对心灵的道德意义、寓意的或属灵的意义,指的是基督信仰里的奥秘。

    俄利根神学上的主要著作《教义大纲》试图有系统地叙述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上帝、基督、圣灵、创世、灵魂、自由意志、救赎与圣经。

    《对殉道的劝勉》和《祷告》是他讨论基督徒生活的著作。俄利根最著名的辩道著作首推《驳克里索》(Against Celsus)。柏拉图主义者克里索对基督教信仰非常熟悉,但却不是基督徒。他于177年写了一部反基督教的书,名为《诚实的对话》。他思想敏锐,加上丰富的学识和才智,提出许多论点至今仍被非基督徒所采用。他的著作是异教世界对基督教最具威力的挑战。俄利根对他的答复,是古代世界产生的最敏锐,最有说服力的维护基督教信仰的著作。

小结:

    经过血的洗礼,教会不但没有衰微,反而因为众多坚定的殉道者和教父的护教大得复兴。一方面因苦难的洗礼,教会被炼净;再者,信徒的信心也在苦难中得以坚固;而且,这种苦难中坚贞不屈的态度也赢得众多百性的尊敬;同时虽有人执笔讨伐基督教的信仰,但因为教父的反驳,基督教的真理得到更好的诠释。
 
贰、内忧

 
    教会在早期的时候,勇敢的面对逼迫,坚定的去迎接苦难而且是交通规则决的得胜了。可是另外一方面,撒但的工作却更加的猖獗,就在教会内部所出现的一些异端的问题。当教会在逼迫底下疲于挣扎的时候,在信仰方面就出现了一个空间,给一些传异端的人有机可乘。

一、极端异端的形态

(一)爱宾尼学说(Ebionism)

    " 爱宾尼"一字乃贫穷之意。按教父特土良的解释,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爱宾尼派,是因为他们对基督的瞭解实在太贫乏了。其实爱宾尼派主要是犹太人的信仰,企图将基督教犹太化。他们强调摩西律法的重要,虽然接纳耶稣为救主,但却不相信 他是道成肉身的神,他们相信耶稣是神特别拣选的仆人,因着他的顺服、圣洁,而认他为儿子。因此,耶稣只在身分上是神的儿子,实际上他不过是人罢了。

(二)幻影说(Docetism)

    幻影说与爱宾尼差不多是同时出现。这派相信物质的世界是恶的,因此神不可能以圣洁的本体取了属物质的肉体。所以他们对于道成肉身便有很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道成肉身没有真正发生,基督的肉身只是一个幻影,给人一种幻觉,以为 他实实在在的在物质世界中出现,其实世人所见的耶稣基督只是幻影,在十字架上,被钉受苦的不是真正的主耶稣基督,只是幻影而已。在使徒约翰所写的福音书及书信中,也常提及这派学说,并且对他们提出反驳。

(三)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

    “诺斯底”是一个希腊字来的,它的意思是“智慧”。所以诺斯底主义就是智慧主义。诺斯底主义基本上是东方二元论及神秘信仰与希腊哲学的混合体,然后再加上基督教的外衣,诺斯底主义在主后80-150年间成形,最后与教会脱离关系,自成一系。

    诺斯底主义深信灵界与物界的对立,而物质世界是罪恶的。在灵界,自有永有的神不断从他的本体放发出灵体(Aeons),这些灵体与神越接近,它们便越像似神,越有神的性质与能力,但一些与神的本体距离越远的,便越缺乏神的性质与能力。整个灵界便是由这些不同等级的灵体组成。在这灵界中,有一位离神极远的灵体,因为缺乏神所赋予的能力,受不住物质的牵引,因而被吸进物质境界中,以物质创造了宇宙。旧约所描绘的造物主便是这位神性及能力极低微的灵体,绝不是真神本身。而人类乃受造于灵体,本身带有灵的生命,但这生命却被困于物质之内。至高的真神为了拯救人类,便差派一位具有高度神性与能力的灵体,进入物质世界,或人类的灵从物质中解救出来。

    他还提出一种所谓的善恶二元观。就是说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里面,有两股同等的、势均力敌的力量,这两股同等的力量就是代表着善的力量与代表着恶的力量。

(四)神格唯一论

    “神格唯一”是说上帝、神的位格,只是一个的独一的,没有两种的。此说认为上帝就是上帝,所以上帝只有一位,上帝就只拥有一种的特性,或者一种的位格,就是神的特性、神的位格。因此耶稣就不可能是神,他只是一个人。上帝只不过是把耶稣看为养子,收纳他作为儿子,成为上帝的后嗣。这种说法又称为“嗣子论”。

(五)马吉安主义

    马吉安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原来是一个教会的领袖。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得救是因为上帝爱我们。上帝是爱,那这个上帝并不是好像旧约里所说的那一位严历的主宰。所以基督徒不应该接受旧约的教训,应该把旧约丢掉。

    他不单只是讲,而且他坚决的主张在教会的生活、敬拜里,把旧约完全的铲除。他甚至公布了一个他认为是新约圣经的标准经文,这个所谓的标准经文就称之为“马吉安的正典圣经”。

(六)孟他奴主义(Montanism)

    孟他奴主义大概在主后一百四十年左右兴起,由一位名称为孟他奴(Montanus)的信徒与两位所谓女先知在腓尼基一带发起。在那种逼迫与异端的困扰下,他主张教会信徒必须从神那里得到特殊的能力。他们强调圣灵的能力及先知的讲论,也要求信徒在生活上有圣洁的追求和完全为主摆上的心态。

    在孟他奴主义的气氛下,他们特别强调这几样。其一,就是他们非常强调方言的恩赐,他们认为圣灵如果在你身上做工,圣灵就一定要给你讲方言的恩赐作为一种证明。结果追求方言就成了教会的一种气氛和信徒追求的方向。接着又慢慢演变为追求各种异能的作法,大家都拼命的在祷告、学习、去模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

    另一方面,孟他奴非常强调过圣洁的生活。这本身也是好事,不过在那个时候的气氛下,却成了一种禁欲的生活方式。例如他们认为丧偶再婚,也是犯奸淫,而在逼迫中逃跑,便是罪无可恕,他们滴酒不能沾唇,并且经常禁食。他们热切地等待主的再来,并且相信在他们有生之年,主必再来。

    开始时,孟他奴主义受到一些坚决爱主的信徒的欢迎。可是当这个运动的形态固定下来后,大家就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这些看到这点的就开始离开,而另外一些赞同孟他奴主义的人就慢慢与其它信徒疏远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团体(极端)。

(七)诺洼天派(Novatian)

    教会在德修为罗马皇帝时,曾对教会展开一次有系统的大逼迫。当时教会中有许多人在生死抉择之时站立不住,为了偷生而成为叛教的人。当迫害过后,不少曾经叛教的人便欲重叩教会大门,要求教会接纳他们悔改归回。教会就应否接纳他们的问题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当时罗马教会有一位长老诺洼天(Novatian,其全盛期约为250年),坚持传统教会的伦理准则,认为凡是犯下谋杀、奸淫及叛教罪的,教会并没有赦免他们的罪的权柄。他不是说此等人失掉了救恩,该永远灭亡;而是说教会没有宣告这些罪可以得赦的权力,只能留待审判的主对他们作出定夺。所以,诺 洼天反对重新接纳叛教者。罗马主教哥尼流(Cornelius)则认为,主教有权赦免任何的罪,故坚持接纳叛教者,两人意见不合。最后哥尼流获胜,诺洼天乃宣布脱离大公教会,自立门户。在罗马和迦太基有许多追随诺洼天的信徒,他们被称为诺洼天主义者。直至第四、五世纪,仍有此等追随诺洼天主义的信徒群体,散居于小亚细亚及君士坦丁堡一带的地方。但到了第五世纪后,就逐渐回到大公教会的圈子里面。

    这些极端的思想与行为,一方面给教会一些提醒、刺激,以免失去圣灵的大能而不自知,但另一方面,这却引致教会分裂,因为像孟他奴派的信徒,后来最终脱离大公教会而自成一系。

二、异端带来的改革

    为了对应异端的出现,教父们便开始有系统地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表白出来,并且作详尽的解释。如此,产生了三样东西:信经、正典和教会组织。

(一)基本信仰的告白——“使徒信经”的告白

    “信经”这个词源自拉丁文Credo,即“我信”的意思,因此所谓“信经”就是“信仰的告白”。为应对诺斯底主义和孟他努主义等异端的危机,教会制订了“使徒信经”(Apost1es’Creed),这名称是因信经内容综合了使徒的教导,它并不是使徒所写的。这是教会最早的信经,大约于公元150年出现的,无怪乎今天许多信徒都会背诵。

    今天有资料显示,使徒信经其实是罗马的教会在洗礼接纳信徒时一个信仰内容的问答。后来被其它教会采纳,并形成一个标准的条文告白。

附“使徒信经”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我信主耶稣基督,神独生之子,因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阴间 ,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神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我信圣灵。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体复活。
我信永生。
阿们。

(二)新约正典的宣告

    “正典”(Canon),这个词有许多含意,在这里是“书目”的意思。有关正典的问题,早就出现。当时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被毁后,分散于各地。此时他们的信仰生活自然环绕着神的话语,以圣经的话语为中心;于是犹太人于主后90年在镇纳(Jemna)这地方召开一次会议,结果一致决定以希伯来文的圣经为信仰的依归,犹太人中更有认为基督教歪曲真理,是受了希腊文译本的误导。主后130年米利都主教到巴勒斯坦视察后,终于向家教会建议以希伯来文版旧约圣经为教会信仰的依据。

    此后,大概在公元140年,马吉安主义提出“马吉安新约正典”,对当时的正典形成是一个督促。他认为任何与旧约有关的,都应删除。并且他按照自己的准则,定出圣经的正典。不单如此,诺斯底派的人更按自己的信仰写成福音书及其他作品。这样,便令信徒感到非常混淆,确立圣经正典到此再不能拖延的了。于是,不同地区的教会不约而同的确定一些当时教会极看重的文献为信仰的依据,但希奇的是他们并没有召开会议去列出正典的书卷。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表明正典的形成,不是由一班人随意决定的,而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众教会不约而同的在圣灵的引导下,确立相同的书卷为正典,这就是我们今日所用的新约圣经各卷。

    东方教会终于在367年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那年,亚他那修从亚历山大发出的“复活节书信”列出了新约的27卷书。那封信还准许新归信的人读《十二使徒遗训》和黑马的《牧人书》。

    在西方教会,主后393年在非洲希坡举行的大公会议和397年在迦太基举行的大公会议,通过了完整的正典书目。

(三)教会制度的健全——形成长老制、主教制度

    教会在对付诺斯底派及孟他努派异端时,另一项新发展是在组织方面——教会产生了主教形态的管理。由于异端领袖也宣称他们有圣经根据,因此,教会必须确立自己的权威,以解释圣经的意思;权威的执行乃是透过治理教会者,就是“主教”(bishops)。教会从那时起,一直到宗教改革期间止,都是采用主教制。甚至今日仍有一些教会维持这种形态,例如圣公会与循道会。

    教会最初的组织非常简单,只有长老与执事两种职份(“长老”一词源于希腊文 Presbyter)。初期教会所有长老原本地位同等,然而渐渐地,每个教会都需要其中一位长老负起带领之责,他成了长老团的主席,带领崇拜并讲道。长老的另一名称是监督(希腊文为episcopos),“主教”(bishop)之词便由此而来。等到某一长老逐渐成为长老团的领导者,主教的头衔就加给他,于是其他长老的地位渐渐低于这位监督(或主教,),他也在无形中独揽了教会大权。希腊文称独裁为“Monarch,因此在教会中独揽大权的主教便称为“专制主教”(Monarchical  bishop)。

    起初教会是设立在城里,城外仍为异教徒聚居之地,当基督教由城内往城郊传播时,城外的信徒就到城里聚会。城市和四周的郊区合称为教区(diocese),于是城里教会的主教变成了整个教区的主教,而造成所谓的区主教(diocesan bishop)。

     我们无法得知到底教会何时开始有主教,因为主教制的产生是逐渐的,而且各城市有主教制的时间也不一致,有些教会比罗马教会先有专制主教。约于公元110 年,安提阿教会(即差派保罗和巴拿巴出去宣道的教会)已经有主教,名叫依格那修,而士每拿也有坡旅甲为主教,他们二位都直接被使徒带领过,属使徒后时期的教父。罗马的第一位主教似乎是安尼克托(Anicetus),他自公元154到165年任罗马主教。到第二世纪中期,可以说所有教会都有了专制主教。

结语:

    这是一个逼迫的时代,在风雨凋零的当中,教会仍然继续的生长,而且继续的定型下来。不单只是组织、聚会,甚至是在信仰的内容,以及正典方面都是这样。教会经历了逼迫与异端的困扰仍然没有倒下去,结果就使到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更加的坚强、有力的去面对那个世代的需要。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   使徒时期
第二章   苦难时期
第三章   国教时期
第四章   教皇时期
第五章   归正时期
第六章   复兴时期
第七章   多元化时期

附录:

1、基督教历史大事年表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