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生命
2019-08-27
但以理书1:1-21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时候你想过将来成为怎样的人?现在事与愿违还是如愿以偿?但以理的一生都过着事与愿违的生活,但他却极具影响力,鼓励了整个以色列民族。但以理卓越的生命到底体现在哪里?
一、不公平的命运
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后将犹大王族和贵胄中的青年才俊掳到巴比伦,对他们进行训练改造,为其所用。但以理就是其中被掳掳的一位。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以色列人为什么被掳?以色列是神的选民,为什么神允许他们被敌国所灭?最直接的原因与希西家有关。希西家曾经生了一场快要死的病,他向神祷告,神就加增了他15年的寿命,于是那些巴比伦王室听见神在希西家身上做的,觉得稀奇,就来看他。希西家一时高兴的得意忘形,“就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把所有的宝库打开在敌人面前,所有的底细都在敌人眼前展现的清清楚楚,这就种下了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的祸根。
许多圣经学者认为,但以理是王室贵族,且是希西家王宫里面的人,那么当他在被掳之地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列王纪》的一些早期版本),他的心一定非常痛。希西家向神多要了15年,但是他没有继续全心全意的跟随神,他一时兴奋,就把他所有的荣华富贵都让敌人看透了,敌人知道他所有的一切,当然就种下了失败的祸根。因此神差以赛亚先知对希西家说:“因为这个,凡你家中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还说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
但以理被管在太监长手下,有些解经家因此认为但以理有可能已经惨遭沦为太监的厄运,因为巴比伦王的目的是要将这些犹太精英彻底奴化,为其所用,对巴比伦王来说,也许将这些年轻人变成太监才安全。
因着希西家的错,以色列人和但以理就在被掳的行列,身心备受摧残。但以理的一生就这样被糟蹋了,他本来应该在自己的家乡侍奉神,却因他列祖的罪,在人生的芳华之际被掳巴比伦,从十几岁的年纪开始盼着回家,等到有一天真的传来被释放的消息,已经是70年过去了,那时他已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再没有力气回去。但以理这一生却没有丝毫的埋怨,第9章有但以理的祷告,那里说:我们犯罪作孽,我们得罪了你。他和他的列祖同胞们共命运,没有任何埋怨。
许多人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常常会埋怨父母,埋怨配偶,埋怨环境,觉得都是周围的人、事、物影响了自己。很少有人像但以理一样甘愿承担别人的错误带来的结果。但以理的生命与众不同,令我们惊讶,令我们敬佩。
二、优越的环境
但以理卓越的生命不仅在体现在不公平的命运中,同样体现在优越的环境中。经文说但以理“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具备”,所以他就从众多的青年人中被选出来,带进王宫,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是将来要成为智囊团,所以王派定将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饮的酒,每日赐他们一份,养他们三年。在巴比伦的宫中,远离应许之地,远离律法,远离圣殿。尤其是年青人,有时候就真的心一横,吃就吃了,喝就喝了。通常摆在王面前的肉和酒,会首先拿一部分来献给巴比伦的诸神,吃这些食物是一种间接敬拜巴比伦神祗的举动,很容易玷污自己。尤其是少年人,在那个时候一定面临许多诱惑。他们吃的东西是王赐的,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他们能够替国家服务,只要他们能成为智囊团的一部分。
世人常说,对于年青人来说,主要的试探是情,对于中年人来说,是钱,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权。但以理都不需要等到晚年,这三方面的引诱统统集中出现。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有所有犯罪的本钱,有所有犯罪的环境。
这个时候,但以理决定做自己,第8节说但以理“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就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监长容他不玷污自己”。当但以理不吃王的膳也不喝王的酒时,他是在表明立场,拒绝承认巴比伦的神,同时坚定敬拜以色列的神。如果太监长报告给王,但以理很可能被处死。历史上就发生过犹太人因为拒绝吃不洁净的食物而被杀的事情。神使但以理在太监长面前蒙恩惠,受怜悯。太监长同情但以理,但是他很惧怕王,尼布甲尼撒王是以暴怒出名的王。太监长害怕控制饮食会使但以理消瘦,引起王的注意,让他掉脑袋。于是但以理请求做一个十天的试验,就是11-13节说的只吃馒头和白水。结果试验成功了,他们的面貌比一切少年人更俊美肥胖。
但以理不为巴比伦的任何荣华富贵所吸引,无论是最糟糕的环境,还是最优越的环境,但以理统统胜过,那么但以理拥有如此卓越生命的秘诀是什么呢?
一、知道神掌权
但以理知道,看似他是在尼布甲尼撒王的手下,但实际上是神在掌管一切,包括以色列被掳至巴比伦。巴比伦王本身没有权柄,也没有能力凌驾在神的百姓之上,除非他有上面而来的权能。一切都在神的掌管和能力之下,神能转化危机为生机。但以理的一生看似不得已要侍奉在巴比伦王的面前,神却用他的生命成为一个赐下希望的管道,将盼望带给绝望的子民。在为奴之地,全权的神引导但以理在巴比伦位高权重,赐给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又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但以理侍奉在王的面前,神借着但以理成就祂自己的旨意,就是在外邦之地保护和鼓励祂的百姓。
命运无法拦阻我们的生命发光,因为神是我们里面的光,即使我们经历到别人的错误带来的冲击,即使我们为背叛、灾难、疾病、压抑所摧毁,但“黑暗的势力虽然猖狂,天父却仍作王。”布道家乔伊斯·麦尔,她有一个魔鬼一般的父亲。她从小遭遇父亲的性侵,言语的攻击,一直活在自卑和黑暗中。有人说原生家庭决定人的命运和高度,神的恩典在乔伊斯·麦尔身上颠覆了这种认识,神的爱深入她的灵魂医治了她。很多人惊叹于她敢于如此见证生命经历中的伤痛。她说:人们需要看见盼望,需要看见有人可以克服他们的难关。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种虐待,世上有各种难关,人受伤害有各种原因,但要知道神关心你。
神能转化最悲惨的命运,成为多人的祝福。一切都在神的手中,一切的事情都为神的旨意效力。但以理知道,虽然看似巴比伦王在掌权,却是全能的神在使用祂的生命,所以他不哀叹命运,不埋怨别人的错误。同样在我们的生命中,神是最高的掌权者,一切的处境、遭遇或者权利、财力、外貌,都无法拦阻神的旨意在我们身上成就。
二、定下志向
但以理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巴比伦度过,前面讲过王宫中有最大的诱惑,许多人羡慕巴比伦,巴比伦是整个世界屋脊的顶尖,在那里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在最清纯的年纪,他们定下一个志向,他们在主的面前定下一个愿望说:我们宁可死,也不让偶像来污秽我,虽然我们在这些偶像之间,我们绝不让自己的脑力和精力消遣在罪恶中。结果这群年轻人蒙神的保守,他们的智慧聪明比通过的术士和用法术的胜过十倍。
许多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我们办不到,在这个世界大家都这样做,我们只好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你不这样做,结果就无缘无故的拉了很多仇恨,所以很多时候就只好跟着做,只好这样,只好那样。今天但以理给我们一个榜样。他不是在耶路撒冷作见证,那里容易的多;他在最恶劣的环境中能够持定一个志向,持守清洁,这个真的很难。但这就是神所寻找的卓越的生命——定下志向的生命。
遵行神旨意的生命可能被世界所恨恶,但神在这个世界掌权。但以理的故事安慰了那些在迦巴鲁河边哭泣的被掳百姓。尽管生活遭受了重创,神仍在掌权引导他们,这让他们有勇气立志忠心。新约里耶稣也安慰了将要面对逼迫和殉道的门徒,告诉他们要立定心志,相信天上的父,不要惧怕。在神面前,一个也不忘记,就是你们的头发祂都数过了。今天我们虽然不用面对殉道和被掳的威胁,但我们仍然需要在生活中定下对神忠心的心志。在生活中求神帮助我们保持言语的、身体的和思想的清洁。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快乐,即或拥有,很快就没有了,持久的平安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三、持守生命
21节告诉我们,到居鲁士元年,但以理还在,居鲁士是将巴比伦帝国打败的波斯帝国国王,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到波斯王居鲁士,但以理经历了6个国王,70年的时间,从年少到白发,但以理始终都是那一个持守信仰、为神做见证的但以理。少年的但以理拒绝王的饮食。老年的他面临狮子坑的时候,展示了他一生见证的高峰。
我们在刚信耶稣的时候有很大的热情,聚会、读圣经、祷告火热的爱主。一段时间以后,跟世界接触多了,有诱惑了,很容易被污染。所以一个跟随主的人,不是问刚开始的路怎么走,而是要问最后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少年的但以理、中年的但以理,老年的但以理都是得胜的但以理。
但以理能在神的面前数十年如一日,6:10节告诉我们一个关键点。但以理遇到危险后,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这个素常不是一天两天,是从15到83岁,68年,几乎是一生,每天祷告,每天窗户开向耶路撒冷,每天读圣经。他每一天保持内在生命的强壮,但以理与神保持最亲密的关系,从神来的力量与平安在他的里面,所以他能在危险之地一直持守圣洁。尽管在最黑暗的时代中,但以理却成为一盏为主作见证的明灯。
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我们的生命想要变得卓越、亨通,不是从外面加增资本,而是通过读经、祷告来恢复内在的与神活泼的关系。只有被神所更新的生命,才有可能变卓越。植物学上有两个词,一个叫做“修剪”,一个叫做“嫁接”。修剪是从外在把那些杂乱的、没有用的枝子修理干净,把这棵树修剪成想要的效果和形状,但是它不能改变内在的本质。如果这颗树结的是酸的橘子就还是酸的。但是嫁接可以把这一个枝子接到新的生命上去,所结出的果子就拥有那个新生命的样式。读经祷告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接在神的生命上,神大能的生命改变我们原来的生命,赐下基督的样式在我们里面。我们要持守在神的话语里,让新生的样式不断的长大。
新的一年,愿我们的生命更多的认识神,在各样的环境中经历祂在掌权,立定心志,完全忠于神,并且借着读经祷告持守圣洁的生活。神也乐意将成就在但以理身上的事情成就在我们身上,阿门。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