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腓立比书释义 (林献羔著)

2019-09-14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腓立比书概论

在保罗书信中,有4卷是保罗在罗马监房写的: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立比书与腓利门书,而腓立比书是保罗书信中最重要的一卷,也是保罗写给最亲爱的教会的书信。这卷书信是非常宝贵,我们千万不要等闲视之。

一、腓立比城1.地点

(1)欧洲希腊国北部马其顿省东边的首城:

在特拉吉亚Thracia边境,位于爱琴海西北,离海岸5公里。

(2)邻近:

① 东:距暗妃波里53公里。

② 城外16公里是尼亚波利海口:

尼亚波利是在海岸边。保罗见了异象后,从小亚细亚的特罗亚乘船到这地点登陆。

③ 南:

有欧那施大道Via Egnatia,这公路的一条支线把腓立比和尼亚波利海口联起来。欧那施大道在腓立比城中穿过,把腓立比分成上城和下城,而下城是全城最重要部分。

(3)这城水源充足、土地肥美、经济发展稳定,是个贸易的中心。

2.腓立比城的历史

(1)名字:

① 古名克连尼地Krenides,是个小村落;也叫“小泉”(水泉),因为这城有许多泉水。

② 腓立比:

公元前356年,马其顿王腓力二世PhilipⅡ占领这城,加以扩充与设防。他以自己的名字“腓力”称这城为“腓立比”Philippi. 后来由罗马该撒犹流和亚古士督正式得名。

(2)年产金达1000他连得:

腓力王用本地所产的金子制成金币,流通各处。

(3)公元前168年罗马吞并希腊:

这时,腓立比归了罗马。

罗马把这城分成4个行政区:第一区以暗妃波里为首府(徒17:1),但比不上腓立比城的重要。

公元前146年,整个区域合并成为罗马的马其顿省。

(4)罗马帝国:公元前42年,腓立比城成为罗马帝国相争点:

奥克他温Octavian (即后来的奥古斯都)与安东尼部队Mark Antony 打败布鲁特斯Brutus 和迦修斯Cassius,于是诞生了罗马帝国。

奥克他温以这场战争的得胜为荣,就把腓立比的地位提高了,改称犹利亚腓立宾西斯驻防城Colonia Julia Philippensis. 11年后(公元前31年),这城改为犹利亚腓立宾西奄驻防城Colonia Julia Victrix Philippensium了。

腓立比成了罗马的驻防城,有“小罗马”之称。

3.腓立比的地位

(1)“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徒16:12):

旅客进入马其顿时所遇的头一个城就是腓立比。

(2)是罗马殖民地,在政治上居首位:

腓立比是罗马边防的重镇,而且是在边境。是罗马的驻防城:有城墙,防止蛮族的入侵。

腓立比的百姓是罗马的公民:他们不受省长的监督;他们免征人头税和产业税;他们有充分的土地所有权;他们不受鞭打、不受非法逮捕,而且有上诉该撒的特权。

4.人口

(1)三种混合:

罗马殖民是主要统治阶级;马其顿人是人数最多的一城;东方人的混合。

(2)犹太人:

犹太人不多,没有会堂。

5.成了废墟

腓立比城完全荒废了。现在只有庙宇、石碑和墙基的遗迹。

二、腓立比教会1.教会的建立

(1)保罗得到“马其顿的呼召”(徒16:6-8):

保罗与同工在第二次旅行布道(公元52年)时,“下到特罗亚去”(小亚洲西北,与希腊国相对),保罗得到异象,被呼往马其顿去传福音。保罗带着提摩太、路加和西拉立即向马其顿进发(徒16:9-10)。他们“第二天到了尼亚波里”(11节):在爱琴海口,现在称“下维拉”Cavalla,离腓立比城16公里的海港。

(2)保罗等人往腓立比传福音(徒16:12-15):

① 他们往腓立比(12节)的河边(13节):

这河是干吉特士河Gangites.“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13节),因为当地没有会堂,犹太妇女们就在祷告的地方聚会。保罗等人向她们讲道(13节)。

② 吕底亚一家归主(14-15节):

吕底亚也是地名,在亚西亚省西部。这叫吕底亚的妇人是从这区的推雅推喇城来为商,所以她被称为吕底亚。她是“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14节)。

吕底亚是欧洲腓立比第一个归主的人;后来她全家归主。她把自己的家给传道人住,成了腓立比教会聚会的地方(15节);那里信主的人渐渐多起来。

③ 在腓立比坐监:

保罗在腓立比逐出一个使女(希腊奴)的巫鬼(徒16:16-18),使女的主人们就把保罗和西拉交官,结果他们被鞭打、下在监里(19-24节)。保罗、西拉在监里半夜唱诗赞美神,监门立刻全开(25-26节),结果禁卒(罗马人)全家也信了神(33-34节)。

④ 保罗等人离开腓立比,留下路加栽培他们。

2.腓立比教会的特点(以基督为首)

(1)是欧洲第一个教会:

这是个女信徒较多的教会。第一个归主的人是经商的吕底亚。两个女信徒友阿爹和循都基都是保罗的同工。

他们受浸的人中有为奴的、当兵的、监狱禁卒等。

(2)同心兴旺福音:

虽然腓立比教会多半是妇女,但她们对福音态度正确。因此,她们的福音工作不次于其它的教会。

(3)组织健全:

有监督和执事。新约中明文提到有执事的教会,只有耶路撒冷教会与腓立比教会。

(4)是一个有爱心的教会:

吕底亚和禁卒全家接待保罗。腓立比教会再三派人到帖撒罗尼迦馈送需用给保罗(腓4:16)。保罗在哥林多时也受到马其顿人的馈送(林后11:9)。他们又派以巴弗提到罗马帮助保罗(腓2:25,4:18-20)。他们也十分踊跃地为耶路撒冷教会奉献。腓立比教会是个模范的教会(1:3-5)。

(5)他们的信徒中犹太人很少,多半是外邦人,可说是一个外邦教会。他们没有受到割礼派的扰乱。

(6)腓立比教会最少错误:

只有两个女人相争,也有些人自高自大。

(7)腓立比教会遇到仇敌的攻击(腓1:15,17),保罗劝他们要防备(3:2,18)。

3.以后的历史

腓立比书之后,圣经再没有提腓立比教会了。

教会史最后一次显著提名,是2世纪初殉道者伊格那丢被押往罗马路上蒙腓立比信徒接待,而且送他一程。

后来在第四、五世纪教会会议期间略略提及。以后,教会史就再没有提及了。这教会消失了,没有留下纪念物。

三、腓立比书信1.作者

“保罗和提摩太”(腓1:1),但真正的作者是保罗。

伊格那修、罗马的革利免、坡利甲、爱任纽、亚力山大的革利免和特土良;马吉安正典和穆拉多利经目等,都承认保罗是腓立比书的作者。

2.写作地点

(1)18世纪末叶提出在该撒利亚(徒23:23)、1900年提出在以弗所、18世纪提出在哥林多写的。

(2)罗马:

这是保罗写腓立比书的真正地点,因为保罗是在罗马监房写的(徒28:16)。他被优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28:30)。

① 近“御营全军”(腓1:13)。

② 他知自己案件将被判。

③“该撒家里的人”(腓4:22):是罗马教会。

(3)是监狱书信之一:

保罗在罗马监狱里写了4封信:腓立比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与腓利门书。

腓立比书在全世界信徒心中被视为最可爱的、是最亲切的书信之一。

3.日期

在4封监狱书信中,腓立比书是保罗最后写的。保罗在12年前已创立了腓立比教会,后来他被下在监里。保罗在罗马监房4年后,即公元61-62年间,才写这信给腓立比教会。

4.带信人

“以巴弗提”(腓2:25)(不是西1:7,4:12的“以巴弗”)。

以巴弗提是保罗的同工、一同当兵、是供给保罗需用的(腓2:25),别处没有提他。“同工”,是信仰的伙伴;“当兵”,是职务或劳苦上的伙伴;“供给我需用的”,是危难中的伙伴。

5.目的

不是由于那里有什么特别危难,而是一封爱心的信。虽有提教义,但这是一封牧人致教会的私人函件。

(1)情报:

告诉腓立比的信徒,法庭已处理他的上诉(腓2:23)。当他知道如何判决时,他就差提摩太到他们那里去(2:19-24)。

(2)保罗答谢他们的馈送(2:25,4:10-19):

保罗通常不接受教会的支助,以免别人说他是为钱(参徒18:3,林前9:11-12,林后11:9)。他接受腓立比教会的馈送,是因他与腓立比信徒的感情分外亲切。

他们派以巴弗提送去,并且让他在狱中照顾保罗的生活(腓2:25,4:10-19)。但因以巴弗提病重,他痊愈后保罗差他回去,且带这信表示谢意。

(3)警告:

① 许多人因保罗下监而不安,以为福音工作会受大打击(腓1:12-14):

保罗认为不是的。这与福音和弟兄们都有益处(1:12-18),使福音更兴旺(1:27-30)。

② 劝两个女同工要同心(4:2-4):要谦卑、和睦。

③ 防备割礼派和放纵派(腓3:2,18-19):

初期腓立比教会没有割礼派,但保罗离去后,有犹太人暗中带割礼派的人来。保罗严斥他们。

(4)劝勉:

要喜乐与谢恩(3:1,4:4-9)。保罗以坐监等为喜乐(参1:15-16,2:20-21)。

6.特点

(1)没有一次引用旧约。

(2)本书几乎只有夸奖和赞扬,称为“相爱的书”。

(3)保罗提自己的见证比其它书信都多:

他常用自己的经历来劝勉腓立比信徒,没有其它书信有那么热情。因为腓立比书里称“弟兄们”有6次(1:12,3:1,13,17,4:1,8),“亲爱的”有3次(2:12,4:1)。

(4)圣经名著教训:

论基督降卑与升高的榜样(2:5-11)。

基督是我们的一切,祂是我们的生命(1章)、榜样(2章)、目的(3章)与力量(4章)。歌罗西书是神在基督里;以弗所书是基督在教会里;腓立比书是基督在信徒里。

(5)共同生活:

同得恩(1:7),同当兵(2:25),同劳苦(2:22,4:3),同作工(2:25),同受患难(3:10,4:14),同心(1:5,2:1-2),同负主轭(4:3),同效法使徒(3:17,参林前11:1),同喜乐(2:17-18)。

(6)钥节钥字:喜乐(4:4):

喜乐二字,本书共16次(按原文):(1:4,18,25,2:2,17-18,28-29,3:1,4:1,4,10);每章开头都有喜乐二字。有人称腓立比书为“喜乐的书信”:在受苦中喜乐(1章),在服侍中喜乐(2章),在相信中喜乐(3章),在施予中喜乐(4章)。

所罗门王享尽荣华之乐,结果他写了传道书——虚空;坐监的保罗受尽人间之苦,但他写了腓立比书——喜乐。

我们走天路,一天比一天喜乐。

喜乐:喜乐比快乐更深刻更强烈,又是平静的情怀。“快乐”,是依环境而存的;“喜乐”,是依基督而有的。

7.腓立比书信大纲

腓立比书概论

第一章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1)序言(1:1-11):

① 问安(1-2节)。

② 感恩与祷告(3-11节):

a. 为他们感恩(3-5节)。

b. 对他们的信任(6-7节)。

c. 为他们祷告(9-11节)。

(2)在监狱中的见证(1:12-30):

① 因福音兴旺而喜乐(12-18节)。

② 无论生死都是为基督(19-26节)。

③ 要坚稳(27-30节)。

第二章 基督是我们的榜样

(1)要同心(2:1-4)。

(2)最伟大的榜样(5-11节)。

(3)要作出你们的救恩(12-18节)。

(4)为同伴所作的计划(19-30节):

① 为提摩太的计划(19-24节)。

② 为以巴弗提的计划(25-30节)。

第三章 基督是我们的标竿

(1)“不靠着肉体”(1-11节)。

(2)“向着标竿直跑”(12-21节)。

第四章 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1)最后的劝勉(1-9节):

① 要同心(1-3节)。

② 喜乐与祷告(4-7节)。

③ 思念和行动(8-9节)。

(2)对腓立比信徒的感谢(10-20节)。

(3)结语(21-23节):

① 问安(21-22节)。

② 祝福(23节)。


第一章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腓立比书按章划分:基督是我们的生命(1章);我们要至死忠心传扬基督;基督是我们的榜样(2章);基督是我们的目的(3章);基督是我们的力量(4章),凡事要靠基督得胜。

一、序 言(1-11节)1.问安(1-2节)

(1)“基督耶稣的仆人”(1节):

① “基督耶稣”:

“基督”是名衔,希伯来文是弥赛亚,王的意思;“耶稣”,是名字,救主的意思。耶稣是以死而复活的身分作基督的。

如果书信开头先提基督,显明该教会就有长进,以基督为王;例如腓立比教会是个好教会,保罗先提基督(1:1,参弗1:1,西1:1等)。如果开头先提耶稣,说明该教会仍活在救恩方面,但没有长进;例如哥林多教会(林前1:1,参加1:1等)。

②“仆人”:

保罗是使徒(林前1:1,林后1:1,加1:1,弗1:1等),但他写信给腓立比教会就不称使徒,因为马其顿各教会对保罗是使徒的身分没有怀疑。这是他写给马其顿教会的特色(帖前1:1,帖后1:1)。

所有信徒都是主的仆人(参太10:24-25)。保罗不自高自大,同称“仆人”,因他也是被主宝血所买赎的。

(2)保罗和提摩太:

① 保罗:

a. 扫罗:是他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犹太文。

b. 改名保罗:

有人说,他受塞浦路斯省长“士求保罗”信主的影响而改自己的名为保罗(徒13:7-12)。

这说法不对,因为在使徒行传13:9扫罗才改名,那时士求保罗还未信主,直到12节他才信。

保罗是罗马名字、是“矮小”的意思,他是罗马公民(徒22:27)。他到外邦人中作工,采用这名字。

② 提摩太:

他与保罗同工,同作“基督耶稣的仆人”;与保罗有亲密的关系,保罗称他为儿子(提前1:2)。哥林多后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腓利门书等,保罗都与提摩太在一起。提摩太与马其顿教会的关系也密切。保罗正在预备差提摩太前往看望腓立比教会(腓2:19,23)。

③“写信给”:

是保罗写信,提摩太不是这封信的作者,只是与保罗同关心腓立比教会。在腓立比书1:3之后,保罗常用“我”字。

单写给腓立比教会,不同以弗所书写给各教会传阅。

(3)受信人(腓1:1下):

①“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

先提圣徒,后才提监督和执事。

腓立比人有罗马国籍,腓立比是当时世上犯罪很多的城市。虽然圣徒住在腓立比城,但他们是个好教会。腓立比是外邦教会,所以保罗没有引旧约。

②“诸位监督”:

这信也写给诸位监督,诸位执事。说明腓立比教会不只一位监督。

监督就是长老:希腊人一般称有职位的为监督;犹太人称长老(以色列的长老,出3:16,利9:1,民11:16,申27:1,书7:6等)。监督是职分,长老是身分。

圣经提立长老(徒14:23,多1:5-7)。

③“诸位执事”:

管理教会财务和慈善工作(徒6:1-6,参提前3:8)。是仆役,临时用人,如哥林多前书3:5,哥林多后书3:6,以弗所书3:7。对神我们是仆役,对事我们是执事。

古时教会先有长老,后来人多了就需要设立执事。有些教会称会吏、会佐、董事。

④ 祝福(腓1:2):

保罗常是这样祝福的(罗1:7,弗1:2等)。

“恩惠”,与喜乐同字根。不是悔改信主的恩典,而是得救后每次所得的属灵恩典(来4:16)。

“平安”,不是世界的平安,而是属灵的平安。

2.感恩与祷告(腓1:3-11)

保罗献上祷告,用感谢开始(3节),以颂赞作结(11节)。

(1)为他们感谢(3-5节):

① 感谢的态度(3-4节):

a.“我每逢想念你们”(3节):

“每逢”,不是每一次想念,而是全部的想念。

“想念”,可译回忆、回想。不是想起,而是保罗一回想就为他们感谢。

 b.“就感谢我的神”:

“感谢”,原文是“美”和“施恩”合成的。

“我的神”,表明与保罗特别亲切。

c.“每逢为你们众人祈求的时候……”(4节):

不是每次祷告必为他们祈求,而是每次为他们祈求,都是“欢欢喜喜的祈求”。

“欢欢喜喜”,是怀着喜乐的心。这信是喜乐的信。喜乐不是人的欢乐,而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5:22)。在本节,保罗第一次提喜乐。

“祈求”,是代求。为明确需要向神求帮助和供应(参罗1:10,帖前3:10)。

② 感谢的原因(腓1:5):他们是模范的教会。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从头一天”,从保罗开始到腓立比(徒16章);“如今”,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囚(徒28:16-31)。“从头一天直到如今”,约有12年。

“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不是个人兴旺,而是“同心合意地”。“同心合意”与“团契”是同字根。“团契”,不只是聚会,而是一同为福音效力,侍奉基督同负一轭。

“兴旺福音”:“兴旺”,原文是团契、进入相交的意思。福音是好消息,怎会“兴旺”呢?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是可以兴旺的。因为互相交谈使信徒之间有浓厚的福音气氛,使多人得福音的拯救。福音兴旺就是神家兴旺。

(2)保罗对他们的信任(腓1:6-7):

① 保罗深信(6节):

a.“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

“深信”,是感谢的信心。

“那在你们心里”,是在你们中间。

“动了善工的”: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成为完全成熟的果子。

b.“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第五节,“从头一天”,第六节,“必成全这工”,直到主再来。

②“一同得恩”(腓1:7):

a.“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

 “意念”,是“想法”的意思。

b.“因你们常在我心里”:

这句话应译“因你们有我在你们心里。”

c.“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

保罗为福音受逼迫坐监。

d.“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

“辩明”(参16节),是“辩护”。保罗受审时自辩(徒22:1,25:16,提后4:16),是有条有理地说明。我们对异端也要辩明。

“证实”,常有法律上特殊的意义。藉生活来证实福音(帖前2:9)。

“辩明”,注重讲述方面的尽忠;“证实”,注重经历的见证。“辩明”,是消极方面;“证实”,是积极方面。

e.“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这“恩”是一种特别的恩典,尤其在受苦时为福音辩明和作证。

“一同”,保罗坐监,不妨碍与他们一同得恩。保罗不只称腓立比信徒为同工,更说是“一同得恩”的分享者。

(3)渴想他们(腓1:8):

①“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

“心肠”,原文包括高尚的脏腑(心、肺、肝、肾等),而不包括低下内脏(肠);可译“怜悯”,原是心有所感,触动五衷,有较柔细的感情。好像我们成长后才能体会做父母的难处。

②“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保罗指着神起誓。马太福音5:33-37、雅各书5:12,不是指在任何环境下不可起誓。

保罗让他们知道他对腓立比教会的爱心,求神作证。

(4)为他们祷告(腓1:9-11):

保罗由感谢转向祷告。

① 祷告的内容(9节):不是为他们求财物等。

a.“我所祷告的”:

是现在时态,表明保罗是常常以迫切的心愿来为他们祷告的。

b. 主要是“要你们的爱心”“多而又多”:

这里所用的“爱”,是最高的爱agape,不是友爱或感情的爱。

不是腓立比教会没有爱心,而是保罗为他们求爱心的增长。“多而又多”,灵命进深永不止息(参帖前3:12,帖后1:3)。保罗不是求“要他们的知识与见识加增”,而是求爱心增长,因为他们也有分争(腓4:2)。

c.“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

不是“与”知识和……,而是“在”……,意思是用知识和各样见识去爱。这是爱心增长的方向(参西1:9)。

(a)“知识”:原文是充足的知识,从经历而得的真知识。指较高级、深刻、较完全的知识。这是属灵的知识,包括生活上的应用及心志上的顺服。

(b)“见识”:有关伦理道德一种敏锐的感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该行、什么不该行等“各样见识。”

有知识、见识的爱,是基督徒爱的要素,这样的爱就能识破异端等。

② 祷告的目的(腓1:10-11):

a.“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10节):

(a)“分别是非”:希腊文是检验金属或钱币,鉴别好坏与真假:“分别”,是验证、喜爱、鉴赏;“是非”,是更美(注意小字);“是非”,是基要的、重要的、真正要紧的事,试验什么是更美的事。

新约只这里注重经历方面的判别力。

(b)“作诚实无过的人”:

甲:“诚实”:原文有纯洁(英译pure)的意思。

乙:“无过”:不是说不会犯罪,因为各人都有罪。“无过”,指能认罪和远离罪恶,向所得罪的人求恕,给予赔偿。

“无过”,不跌倒,也不作绊脚石。新约共有3次,除了这节还有两节:“无亏”(徒24:16)、“不要使他跌倒”(林前10:32)。

“诚实无过”,是诚实中有智慧(不是糊涂的老实人),不使自己与别人跌倒在陷阱中。

(c)“直到基督的日子”:应译“为了(英译for)基督的日子”,是为了那审判大日作好准备。

b.“结满了仁义的果子”(腓1:11):

神派我们结果(赛61:3,约15:16)。

“仁义的果子”,原文是公义的果子,是公义所产生的果子。“仁义”本身就是果子(加5:22)。

仁义的果子,即圣灵所结的果子(加5:22-23,西1:10),指生活上美善的行为。

 “叫荣耀称赞归与神”:不是靠自己,而是靠耶稣基督。

③ 祷告最后能结义果:

保罗祷告不是叫他们多供给自己的需要,而是叫他们的爱心多而又多(腓1:9)。

腓立比教会原有爱心,如果他们能在知识和见识上多而又多,“并靠着耶稣基督”,就能结果子荣耀神。

二、在监狱中的见证

第一章下半论基督是我们生活的中心。

从1:12-26 是讲保罗的处境,保罗的捆锁兴旺了福音。

1.因福音兴旺而喜乐(12-18节)

保罗受苦更叫福音兴旺。

(1)为基督受捆锁显明有功效(12-14节):

保罗写腓立比书时正是被囚于罗马(徒28:16),那时他还有自由,多有机会传福音。

① 保罗受苦使御营全军得闻福音(腓1:12-13):

a. 保罗受苦更是叫福音兴旺(12节):

(a)“我所遭遇的事”:所临到保罗的事,就是整个被囚的时间。

(b)“更是叫福音兴旺”:“兴旺”,原文prokopē,由“锤”、“长”合成。患难逼迫如同铁锤打击,使福音兴旺。“兴”,又有“进展”的意思,破浪前进;正如受锤击而伸长。

南美洲厄瓜多尔:美国5位优秀年轻人到那里传福音,最后被土人所杀,但福音门被打开了。

21世纪初,柏林举行世界福音会议会上,其中一位宣教士的寡妇带了杀死她丈夫的3个土人中的一个来参加聚会。他在会上作见证,由寡妇传译。这个动人的场面,可想而知。

上海国语礼拜堂一位同工的父亲,是个极虔诚的基督徒。在他们全家逃难时,半路有拳匪问这位同工的父亲信不信耶稣。他说:“信”。拳匪用刀放在他颈项上,对他说:“我数1、2、3,你要否认基督。”于是拳匪自己数1、2,第三还未说就倒在地上,原来是他的癫痫病发作了。结果这位同工的父亲更坚信基督,成了西北教会的领袖。

b. 影响御营全军(腓1:13):

(a)“以致我受的捆锁”:保罗回耶路撒冷后,一些犹太人说他传异端而要求逮捕他。他上诉(徒21:15-25:12),被软禁。因为当时传基督的福音不算严重的案件,因此他仍有自由。

(b)“在御营全军”:“御营”,有译“衙门”(太27:27,可15:16,约18:28,33,19:9,徒23:35)。“御园”(斯7:7-8)就是王的花园。

“御营全军”,是守卫皇宫的罗马精锐部队,又是罗马帝国在罗马各大城的侍卫军或罗马派驻各省首邑的罗马元老院警卫军;是一支9000多人的部队。他们轮班看守犯人,每班4个小时。

他们在不同时间轮流看守或保护保罗。其中有许多人在保罗被囚时与他有接触,或被派去看守(徒28:16,30),有时军人与犯人是同链锁着的。因此,他们有机会听闻福音。

(c)“和其余的人中”:军队以外的人,可能是异教徒。

(d)“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保罗是为福音被囚的。

② 在罗马的基督徒因保罗被囚就放胆传神的道(腓1:14):

a.“在主里的弟兄”:

指罗马的基督徒(徒28:14-15)。

b.“多半因我受的捆锁”:

“多半”,指大多数;还有小部分没有受激动,但多半“就笃信不疑”。

c.“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

越发(更加)放胆(提后2:9)。“传”,英译speak,如儿童说话。

(2)基督被传开,苦变乐(腓1:15-18):

传福音的动机不同,保罗在苦中显出宽大的心怀。

① 传福音的动机(15-17节)

交叉式排列法写有两种人。

a.“出于嫉妒分争”(15节上,17节):

“传”英译preach,宣扬,参14节。

“嫉妒”:因保罗是个名使徒、大有影响力,因而被嫉妒。“分争”,英译strife,是争竞(加5:20),分庭抗礼。

有些人因保罗被囚便轻看他、反对他以受苦下监为荣的传福音策略。

“出于结党,并不诚实”(腓1:17):“结党”,原文是争竞、自私;“诚实”,是纯洁,英译purely .他们传福音,不是出于纯正的动机,而是为使保罗被囚得更难受。“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苦楚”是内心的压力。

b.“也有的是出于好意”(15下-16节):

“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罗马的基督徒有出于爱心传福音的。他们对保罗爱心和好意的背后,有他们对基督的爱为基础。

 “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辩明”,回答审讯(这是法律用语)的意思;“设立”,派来的(这是军事用语)意思。保罗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福音辩明。

② 保罗心胸广大(腓1:18):

“这有何妨呢”,意思是这又如何呢?保罗受苦,他不计较,只要福音传开,他就喜乐;就算是他的敌人传福音,他也不反对。真喜乐不是自己被高举,而是基督被高举。

2.无论生死都是为基督(腓1:19-26)

保罗的信心和盼望——“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1)保罗一贯的目标(19-21节):

①“终必叫我得救”(19节):

a.“这事藉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

圣灵不只是“神的灵”(罗8:9,14,林前2:10-11,14),祂也是“耶稣的灵”(徒16:7)、“基督的灵”(罗8:9,参加4:6)。“帮助”,指圣灵供给充足的支持。原文是富人筵席,还有乐队助兴。

b.“终必叫我得救”:

(a)“叫”:是翻转、变为的意思。

(b)“得救”:

甲. 不是过去因信称义的得救,因为保罗是个得救的使徒。

乙. 不是将来进天国的得救:因为凡得救的人都能进入千禧年国的(提后4:18)。

丙.指保罗得释放(参腓1:25,2:24)。

②“无论是生是死”(腓1:20-21):

a.“所切慕、所盼望的”(20节上):

(a)“切慕”:原文有引颈盼望意,是由3个字合成的:apo转、kara头、dokeō看。抬头引颈,翘足而望,如同守夜望天亮似的。引伸颈项等候(罗8:19),保罗切慕的不是世上的事。

(b)“盼望”:对神的盼望。神应许属天的盼望,使我们的劳苦不会落空,“没有一事叫我羞愧。”

b.“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1:20下):

“无论是生是死”,都是名词,意思是“无论是生命或是死亡。”

没有什么事是可以拦阻他传福音的。在腓立比监房,现在在罗马监房,使御营全军得闻福音。

“显大”,彰显神的荣耀、使基督得荣耀、得尊重、被高举。

c.“因我活着就是基督……”(21节):

原文是极短但极有力的两句话:“对于我,活——基督,死——得着”,没有动词。

(a)“因我活着就是基督”(21节上):指“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我们不只为基督活着,而且完全被基督占有与管理。我们不单像基督,更可以说是个“小基督”。

许多基督徒未活出基督,反活出自己的不是。

(b)“我死了就有益处”(腓1:21下):“益处”,原文是“得着”,英译gain. 许多人认为死是失落,但保罗说是“得着”。

我们死了,不只自己回天家,更要激励多人爱主。许多人死后,更被人敬重,福音更被传开。

(2)生死的抉择(腓1:22-24):

①“不知道该挑选什么”(22节):

 a.“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

“工夫”ergon,应译“工作”,是不断结出、继续完成他使徒的工作,即传福音与建立教会。

 b.“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知道”,原文是公开宣布。

②“我正在两难之间”(23-24节):

“两难”,走在两边是岩壁的窄路上,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不知拣选生命或是死亡。

a.“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23节):

“离世”,英译analusai,“起锚开始”或“拔营起程”,可能是军事背景。路加福音12:36译“回来”(参提后4:6)。

“与基督同在”:死了,灵魂到天家与基督同在。灵魂不是睡,只是身体“睡”了。

“因为这是好得无比”(参林后5:6-8)。殉道是得着:基督的荣耀、福音可传开,自己到天家。

b.“然而,我在肉身活着……”(腓1:24):

“我在肉身”,原文是“留在肉体中”。

“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要紧”,原文是“更需要”。保罗不是说自己有需要;他说“为你们”。保罗活着的目的是为基督,使腓立比教会和其他信徒更有长进。

(3)保罗望他们在信心和喜乐上长进(腓1:25-26):

①“仍要住在世间”(25节):

释放后仍活下去,保罗就会再访腓立比教会(2:24)。

如果神要我们在世上完成所托付的,无论遇到什么急症、灾难、穷困,祂不会叫我们立刻离世。我们的生死是掌管在神的手里,问题是我们有否白占地土。

“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所信的道”,是信心,有译信德。保罗留下来继续帮助腓立比信徒长进。他们有长进,保罗就有喜乐。

②“在基督里的欢乐……就越发加增”(26节):

“欢乐”,原文是夸耀,引以为荣。

“因我再到你们那里去”:保罗写此信时,已3次到过腓立比(徒16:11-40;从以弗所往马其顿, 20:1-2,林后2:12-13,7:5;第三次是从罗马往希腊后,再从马其顿回东方,徒20:3,6)。

传道人要加增信徒的夸耀,首先自己活着要显大基督。

开头是“叫福音兴旺”(腓1:12-16);末了,使腓立比信徒在信心上有长进(25节)。

3.保罗在受苦中的劝勉(腓1:27-30)

本来从1:27-2:18都是保罗按他们所需要的劝勉,但这里先劝他们“要坚稳”:要“齐心努力,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

(1)对自己方面(27节上):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这是对腓立比教会最基本的要求。

“行事为人”,原文politeusesthe(参徒23:1),这里不是指公民方面,而是指信仰生活方面。

“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使徒行传26:20“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是注重人方面;以弗所书4:1“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是注重神恩典方面;这里注重“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保罗在不在不要紧。基督徒生活的见证,不在乎有没有奋兴家。

(2)对众人方面(腓1:27下):

“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原文是“在一个灵里”。

“站立得稳”,站不稳就不能战。在金钱上、男女上、权势上受试探时,要站稳。

“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直译是“为福音的信仰上同有一个魂psychē,并肩作战。”我们不是单独作战。

(3)对仇敌方面(腓1:28):

“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敌人”,不是犹太人,因为保罗初到腓立比时犹太人极少;指一些异教徒(包括一些罗马官长,徒16:16-24)。

“惊吓”:受惊之马,不能自己控制惊恐。我们传福音,都有仇敌惊吓我们。

腓立比教会是个小教会,但腓立比是个大城,是罗马的殖民地。他们反对基督徒,但腓立比信徒忍受苦难加强信心,成了后人的榜样。

“你们得救”:原文是救恩。传福音受惊,证明他们是得救的。

“都是出于神”:蒙恩受苦,不但是神旨,更是出于神的恩典和特权(来12:5-11)。

(4)对苦难方面(腓1:29-30):

① 受苦是福(29节):

“因为你们蒙恩”,是过去时态。腓立比信徒在信的时候已得了双重的恩典:信服基督与为祂受苦。

a.“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信服”,原文是“信靠”。

我们信靠基督就得救,这是恩典。

b.“并要为祂受苦”:

我们受苦也是蒙恩,这是我们的特权。基督徒受苦就是福(太5:11-12,徒5:41,雅1:2,彼前4:14)。

这“受苦”,不一定要殉道,也不是消极的忍受,而是要积极争战,也有生活上的牺牲。这也能清除一些肤浅的信徒。

② 三件事(腓1:30):

27-29节是保罗的“言传”;30节是他的“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a.“在我身上从前所看见”:

保罗曾在腓立比受苦,有美好的见证(徒16:19-40),这是他的榜样。

b. 保罗“现在”仍如10多年前为福音受苦:“现在所听见的一样。”

c. 腓立比教会的争战:

“你们的争战”:“争战”,原文是比赛、努力、忍受苦难等。腓立比教会现在的争战,与保罗所遭遇的一样。


第二章  基督是我们的榜样

保罗谈过在监狱中的见证(腓1:12-26)之后,他就劝勉腓立比信徒(1:27-2:18)。他先劝勉信徒无论生死都要坚稳(1:27-30)。

2:1-18是保罗继续劝勉他们要同心、要效法最伟大的榜样、要“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要作出你们的救恩)”。

一、要同心(2:1-4)

在1:27-30保罗劝信徒在福音争战中保持同心。这里劝信徒在一般生活上与属灵交通上要在主里同心。

腓立比教会是个好榜样,但也有不同心的(腓4:2)。同一个家庭,不要搞对立。

1. 同心的几种需要(2:1-2)

(1)同心的基础(1节):

“所以”,是根据1:29。

①“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

“所以”,根椐上文1:27-30。“劝勉”,是在旁安慰,鼓励。“若”,不是怀疑,而是“既然”。

我们看见软弱的人不要批评,而是要“劝勉”。可惜肯接受劝勉的人太少了,因为作劝勉的人缺少了温柔(加6:1)。

②“爱心有什么安慰”:

“若有什么爱心的安慰”:原文有在旁说话的意思,使他舒畅,得着支持。

灰心、失败、遭难的人需要安慰。我们不要以自己是个得胜者而自居,而是要有爱心劝慰。不是以我们的学问、口才、身分,而是用爱心。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特别要显出爱心。

③“圣灵有什么交通”:

“若有什么灵里的交通”:是相交,同领。

我们在灵里要有交通,好像军队要有通讯联络。我们是要靠圣灵与人有交通,才能供应别人,也能供应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注意与神交通,而忽略了信徒之间彼此交通,以及教会之间的交通。

④“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慈悲”,原文是“内脏心肠”,复数(腓1:8),是内在的情感。

“怜悯”,是外在的怜恤(西3:12)。

(2)同心的表现(腓2:2):

有了上面4件事,就要实行出来。

第二节直译:“你们就要有思想相同的事,有相同的爱,在魂里连结,思想同一件事,以满足我的喜乐。”

①“意念相同”:

“意念”,是心思、思想,是一个特别的字,新约只有这里用这个字sympsychos(syn是连接,psychē是魂)。我们要同心(摩3:3)。

不是所有的思想言行相同,在小事上,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在重要的事上,在信仰的主要原则上的意见要相同,以基督为中心。

②“爱心相同”:

神圣的爱。不是以个人的喜爱,而是以基督为目标。

③“有一样的心思”:

原文是“在魂里连结”。

我们的同心,主要是在我们的魂里。我们要让灵里的基督,浸透并变化我们的魂。

④“有一样的意念”:

“意念”是重复,是“思想同一件事”。

(3)“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腓立比教会很好,使保罗喜乐,但仍未满足他。腓立比信徒的计划、工作、教会的规模都不能使保罗喜乐。

保罗受苦,但见腓立比信徒同心就喜乐。

2.同心的几种阻碍(腓2:3-4)

上文是积极方面,该作什么;这里是消极方面,不该作什么。

(1)“凡事不可结党”(3节上):

原文这句话开头有“在灵里”。因自私而结党,用肉体手段拉拢人。“结党”,与同心相反。我们都当以神的荣耀为中心。

(2)“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都是指“在灵里”的虚荣。“虚浮”,在新约原文只有这里用这个字,是虚浮、虚空、不稳固与没有根基的意思。

我们不要出风头。凡有虚荣的就不会同心。

真荣耀是极重无比的、人看不见的(林后4:17-18)。明知自己错,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贪虚荣”。

(3)不要骄傲(腓2:3下):

①“只要存心谦卑”:

不是故意作出谦卑的外貌,而是“存心谦卑”。我们不是自卑,而是要有卑微的思想。我们把自己降卑,如同铺在地上的地毯,让别人行在上面觉得柔软舒服。

②“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看”,是计算、尊重的意思。

“别人”,不是罪犯、道德败坏的人,而是一般的信徒。

“比自己强”:不是属灵或道德上的优越,而是别人比自己配受尊敬与服侍(罗12:10,加5:13,弗5:21,彼前5:5)。

骄傲的人注重自己的强处。

我们不但看自己,也当看别人,更当看出别人的长处。看别人身上活出基督的长处,看自己老我的短处,让别人的强处补自己的缺欠。

(4)不要自私(腓2:4):

2:4-5是本章的钥节。

①“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

不是不顾自己,而是“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但是连自己也不顾的人,是个懒惰人。

腓立比是个多元化的城市;腓立比教会的成员是来自不同阶层的:有犹太信徒、富商人吕底亚(徒16:14)、土生的希腊女奴(徒16:16-17)、有罗马狱卒(徒16:25-36)。在这种情况下要同心很不容易;各人(但不是团体)要除去自私。

②“也要顾别人的事”:

以别人的利益为利益(罗15:1)。

不顾别人是骄傲的人。世人损人利己,基督徒是舍己益人。我们相顾就更有力抵挡魔鬼。

二、最伟大的榜样(腓2:5-11)

这段经文先论基督的谦卑(6-8节),后论升高(9-11节)。我们当效法基督谦卑的榜样。

1.“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2:5)

这是这章主要的经节,连贯上文的劝勉和下文的榜样,是过渡性的一节:“让基督耶稣的心在你们里面。” “心”是心思,英译mind,特别是基督耶稣甘心谦卑的心思,是祂谦卑的榜样。

(1)柔和的心(太11:28-30):

祂不因人弃祂而发怒。

(2)赦免的心(路7:36-50)。

(3)救人牺牲自己的心(路9:51-56)。

(4)以父事为念的心(路2:49)。

(5)憎恶假善的心(太23章):

我们要诚心敬拜(约4:23)。

(6)体恤软弱人的心(来4:15):

祂顾念我们各种的软弱。

(7)求父旨成就的心(太26:39):

祂没有私心,只有服侍的心。

2.基督的榜样(腓2:6-11)

这是早期教会的一首诗(有如西3:16一样),是新约最难解经段之一。

“祂本有神的形像”(腓2:6上):“形像”morphe形体,是在内;“样式”或“样子”是外形。里面是“道”,外面是“肉身”。

(1)基督的谦卑(腓2:6-8):

这两节经文的内容与受苦仆人的预言相似(赛53章)。

基督7步降卑:从天到地,从神而人,祂是腓立比教会的榜样。

①“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同等”,指同荣耀(参约5:18)。

“强夺”,儿子不强夺基业,因为都是祂的,为祂存留。

②“反倒虚己”(腓2:7上):

“虚己”,英译kenosis,是倒空的意思。

祂降世为人,但不是放弃神性,祂仍有全知全能的本质。祂只倒空自己与神同等的地位与荣耀(约17:5)。

③“取了奴仆的形像(形体)”:

奴仆是“服侍人”的(可10:43-45),就如祂洗门徒的脚(约13:14-16)。

④“成为人的样式”:

“样式”,原文是“相像”,与腓立比书2:8的“样子”,同是体态、姿态,主要是外形。而“形像”,是内在的情况。祂是个完全人:“只是祂没有犯罪”(来4:15)。

⑤“就自己卑微”(腓2:8):

祂不是不得已降卑,而是自己甘愿降卑。祂不只取了人形,甚至使自己比别人更卑微。

⑥ 祂“存心顺服”:

祂顺服“以至于死”,不单一生顺服,而是顺服至死。

⑦“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下):

罗马人把囚犯、罪奴钉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可与绞刑、电椅或毒气室相比。

(2)基督被高升(腓2:9-11):

①“升为至高”(9节):

耶稣不肯让撒但在山上试探时高升祂(太4:8-10);祂要从卑升高。

祂好像那卖掉所有去买那贵重珠子的商人(太13:46)。玉蜀黍(也叫玉米)长得愈丰满,就愈向地低垂。

我们不要高举自己;我们甘愿为奴,神就将我们升高:通往天上的路要从下边升上。基督从地上升天,从世界升回神家,坐在神的右边(弗1:20-23)。不是从变化山上升,而是从十字架上升。

②“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a. 耶稣:降生的名。

b. 基督:复活的名。

c. 主:升天后神所赐的名(徒2:36,10:42,罗14:9,林后4:5)。

这名包括耶和华的名,是宇宙最高的(来1:4-5)。

③ 万膝跪拜(腓2:10):

a.“叫一切在天上的”:

第九节“升为至高”,天家是在地球北方的极处(参诗75:6-7)。

b.“地上的”:

地球上接受救恩的人类。

c.“地底下的”:

地球底下是阴间(参启5:3)。

d.“无不屈膝”:

不是一切生物都得救,原文是“万膝都应跪拜”。

“屈”,原文是骆驼的意思,就是敬拜的意思。

④“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腓2:11):

原文是“万舌都应”(英译should)称耶稣为主,从复活后至基督再来。

三、要作出你们的救恩(腓2:12-18)

我们有了伟大的榜样,就应更加长进,“好像明光照耀……。”(15-16节)

1.内心的力量(12-13节)

(1)“你们既是常顺服的”(12节):

基督不只是谦卑的榜样,更是顺服的榜样(来5:8)。

腓立比教会效法基督,也有顺服的榜样。保罗把诗歌用在教会上。

顺服,包括对神、对基督、对使徒、对福音的教义。

(2)原文没有“更是顺服的”:

应是保罗“不在你们那里,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①“恐惧战兢”:

战兢,加上恐惧(敬畏fear),是战战兢兢地,是谨慎小心的意思。

②“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许多人以为我们得救,是要我们自己“作成”的。

这句原文是“作出你们的救恩”。救恩不是我们作成的。我们因信称义,得救了;我们需要将所得的救恩活出来。我们要顺服基督、遵行神旨;不要轻忽,而是要恐惧战兢地活出(林前2:3,帖前1:3)。

(3)神作入(腓2:13):

上文说到我们“作出”,现在谈谈神在我们里面动工“作入”。

①“因为你们立志行事”:

“立志”,没有神的动工,我们的“立志”是无用的。立志,是里面的定意。

“行事”,是外面的作为。

②“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

“在你们心里运行”,原文是“神作入在你们里面”。神作入,我们就要“作出”。这一切都是神作工的结果:“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人心中”(帖前2:13),原意是“神作入在你们里面。”

(4)我们作出是不容易的,所以要“恐惧战兢”。

(5)“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原意是“为了祂的美意(美旨)使你们力行。”

2.要有外在的表现(腓2:14-16)

内在的思想比行为更重要(撒上16:7)。但既有内在的力量,也要有外在的行为,“好像明光照耀”(腓2:15下)。注意“凡所行的”,“行”,是今恒时体,是现在的事。

(1)“不要发怨言”(14节):

“怨言”,原文是“嘀咕”,有如鸽子咕咕的声音。

腓立比教会不像哥林多教会公开地纷争(林前10:10,参彼前4:9),而是教会中彼此互发的。不是大闹,而是暗中闹意见。

(2)不要“起争论”:

发怨言容易引起争论。

我们会有意见不同,但不要争执(提后2:23)。

(3)“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腓2:15上):

“使”,原文是生成、变成、改为等。有了上文,就“使”我们行出下文。

① 消极方面,“无可指摘”:

不是无罪的完全。我们不要给人有毁谤的把柄。

② 积极方面,“诚实无伪”:

是纯一不杂的意思。

(4)“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

“弯曲”,原文是扭弯,是形容诡诈;“悖谬”,是刚愎的意思。对神悖逆,与真理上的错谬。

“无瑕疵”:德性上的(来9:14,彼前1:19)。不只没有大过失,连小过失都没有。

(5)“好像明光照耀”(腓2:15下):

“明光”,是复数;“照耀”,至死忠心,生死只求基督的显大(1:20)。

对福音,要齐心努力(1:27),对弟兄,要谦卑同心(2:1-4),对自己,要恐惧战兢;对世人,“好像明光照耀”(2:14-15,参太17:17)。污镜怎能照清别人呢!

(6)“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6):

我们不单“好像明光照耀”,让别人看见;我们更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让人听见。

这“道”,就是神的话,能赐下生命的(约6:63)。如果我们不光照,对人讲福音也没有多大的益处。

“表明”,原意是持酒给客人,有译“持守”或“呈献”,有紧握或展示的意思。

(7)“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好夸”,是保罗喜用的语气,强调他将在主前有喜乐(林后1:14,帖前2:19)。

他要在基督的日子夸耀腓立比信徒(腓1:6,帖前2:19-20)。这样,他也夸自己“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3.保罗甘心为奠祭(腓2:17-18)

这两节经文一方面结束上文,另一方面也引出计划(19-30节)。

上文说基督是神,是我们的榜样;现在保罗以自己为榜样。

(1)犹太人的奠祭:

他们献燔祭时“同献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利23:12-13,18,37,民28:6-8等)。他们献祭,把酒浇奠其上(出29:38-42),在祭坛旁。

(2)腓立比教会为主祭: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腓2:17上)

腓立比信徒早就以祭司身分向神献上他们的信心为祭,现在他们也将自己的生命献为祭,为主殉道。

(3)保罗被浇上,为奠祭:

“我若被浇奠在其上。”(17节中)

保罗以信徒为祭物,以自己的生命为奠酒。

“浇奠”,新约只两次(提后4:6),都是指保罗。他当时被囚,知道不久要殉道,他对一种不流血的奠祭,甘心把自己的热血“浇在其上”。

(4)“也是喜乐”(腓2:17下):

保罗被浇就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这是保罗的主动。保罗见腓立比教会长进,自己虽被浇,就和他们一同喜乐。

(5)保罗的要求(18节):

①“你们也要照样喜乐”:

保罗要求信徒乐意献上自己,为主牺牲也当喜乐。

②“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上面说“与你们”,现在说“与我”,要求腓立比信徒也要主动。

他们以信心为祭,保罗以殉道为奠祭,当一同喜乐。

受苦要喜乐,殉道更要喜乐。为主祭要喜乐,为奠祭也一同喜乐。

四、为同伴所作的计划(腓2:19-30)

保罗在罗马监房的计划。他预计得释放后就到腓立比去(24节)。

他计划先差提摩太去(19-23节),而且尽快差以巴弗提到他们那里去(25-30节)。

耶稣与保罗是两个自我舍己的榜样。还有两个无私的榜样:提摩太“无己”;以巴弗提“忘己”。

1.先差提摩太(腓2:19-23)

提摩太当时与保罗在罗马(1:1),他和以巴弗提同在监里服侍保罗。这是保罗第一次坐监。保罗曾差派提摩太从雅典往帖撒罗尼迦(帖前3:1-6),又派他从以弗所往哥林多(林前4:17,16:10-11)。

保罗曾派提摩太和以拉都二人去马其顿(徒19:22)。

这次与上述的差派是不同的。

(1)“我靠着主耶稣指望快打发提摩太去见你们”(腓2:19):

“靠着主耶稣”,是在主里。“打发”,是差遣send 的意思。保罗和提摩太虽同为弟兄,但保罗在圣工上有领导的地位,“差”他。

“心里就得着安慰”:保罗知道腓立比教会是不错的,所以深信得着安慰。

(2)对提摩太的称许(腓2:20-22):

① 他与保罗同心(20节):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别人”,原文是“一人”,同工以外的人。

提摩太与保罗同心(参摩3:3):他和保罗一样真正关心腓立比信徒。

“实在挂念你们的事”:“实在”,是真实地;“挂念”,是未来时态。提摩太会关心他们,会乐意与保罗一同侍奉基督。

腓立比书2:1-2,保罗叫他们要同心,现在告诉他们,提摩太是个好榜样。

②“别人都求自己的事”(21节):

“别人”,他们之外的人,可能是指1:15-17所提的那几类人。

“求”,是顾、寻找的意思。许多人只顾自己的事。提摩太帮助保罗建立腓立比教会(徒16:1-3),总是关顾别人的利益。

“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但提摩太关顾耶稣基督的事,包括关心腓立比教会的需要。

③ 提摩太的为人(腓2:22):

a.“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

“明证”,他的为人,经考验被证实。

b.“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

应译“他在福音事工上”(1:5)。“同劳”,以奴仆身分侍奉:提摩太被招募入伍(徒16:1-3),在庇哩亚(徒17:14-15)、在帖撒罗尼迦(帖前3:1-2)、在哥林多(徒18:1)、在以弗所、哥林多(林前4:17,16:10)、在以弗所的马其顿(徒19:21-22,20:3-4)。

c.“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上文说他和保罗一同服侍主。这里说他们相爱,建立在生命上的关系,如同父子的关系。

在提摩太壮年时期(提前4:12),他身体不甚好(提前5:23),而且天生胆怯(林前16:10,提后1:6-7)。

他放下自己的前途,离乡背井跟从保罗一同服侍主。现在又被差长途跋涉到腓立比:从罗马到腓立比,单程要40日,回程又要40日。但提摩太接受被差。

年长的提携年轻的同工;年轻的敬重年长的。

(3)差提摩太到腓立比(腓2:23):

“所以”,回到19节的思想。

“我的事怎样了结”,指审判的结果,会得释放。

“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19节只是“指望”,这里是“盼望立刻”。保罗可能叫提摩太带信给腓立比教会。

(4)附说保罗快去(24节):

上面说差提摩太,下面说差以巴弗提,这一节附插自己也前往。

“靠着主自信”:应译“在主里我深信”(参1:14,25)。

“我也必快去”,保罗在短期内到访。

2.再派以巴弗提(腓2:25-30)

(1)以巴弗提(25节):

① 只有腓立比书提他(腓2:25,4:18)。

② 以巴弗,是简称,但这里的以巴弗提与以巴弗不是同一个人:

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的人;而以巴弗是歌罗西教会的人(西1:7,4:12,门23)。

③ 名义:

以巴弗提是“迷人的”、“友善的”与“使人愉悦的”意思。

以巴弗提,包含希腊神话中司爱情与美丽的女神“阿笑罗底特”的名字在内。

④ 被派回去:

他不是保罗差派的一位特使(与提摩太有分别,腓2:19)。原来腓立比教会先派他到罗马帮助保罗,并拿赠款给保罗(4:18)。他是腓立比教会当中的一员。保罗现在打发他回去。

提摩太是保罗的代表,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的代表。

因提摩太待保罗像儿子待父亲一样,因此他就像是保罗的儿子。保罗差派他去,是合情合理的。但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差派到罗马,而保罗同样“打发”,可见保罗是众教会的领袖。

⑤ 他的身分:

a.“他是我的兄弟”:

“兄弟”,是基督徒同道(腓1:12,14,3:13,17,4:8,21)。这里“我的兄弟”(3:1,4:1),超过一般弟兄的关系。

b.“与我一同作工”:

是保罗的同工。

c.“一同当兵”(参门2):

一同争战。福音工作者必会遇到许多仇敌(林前16:9),所以同工也是战友。除供给与服侍保罗,以巴弗提更是热心福音事工的一位战士。

d. 是腓立比的使者:

“是你们所差遣的”:“差”与使徒同字apostolos,但以巴弗提不是使徒,因为他是被人差的messenger,而使徒是神所差的。他只是参与保罗的侍奉。

他是腓立比教会一位忠心的传道人、长老。

可惜有些传道人只对信徒有爱心,但他们对别的传道人就没有爱心。这不是真正生命的流露。

(2)被差回的原因(腓2:26-28):

①“他很想念你们众人”(26节):

a. 原文有“由于”,所以保罗认为要差他。

“你们众人”,他不是只想念某人,而是一视同仁。

他病得几乎要死,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反而一心挂念教会。他也没有怨恨腓立比教会差他作粗重的工作。

b.“并且极其难过”:

不是因为要受逼迫而难过,而是“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以巴弗提不是因为自己病了就难过。原来腓立比教会听见他病而不能服侍保罗就为他难过。而以巴弗提是因腓立比教会听见他病的消息,他自己就难过。不只难过,而且是“极其难过”。因为他不愿意腓立比教会知道他病了,免得他们挂念。

保罗在以巴弗提康复后就差他回腓立比以消除他们的挂念,为使他本人也安心。

② 病到“几乎要死”(27节):

a. 基督徒也有患病的:

提摩太有胃病(提前5:23),“特罗非摩病了”(提后4:20),连保罗自己也有疾病(林后12:7-9)。

保罗虽然有医病的恩赐(徒28:8,林前12:9,28),但他没有求自己和同工不生病,也没有把自己的病医好。

灵恩派的弟兄说:“基督徒生病永远不是神的旨意”。请注意,圣经给我们看见,生病虽然不是神“直接”的旨意,但这是神容许的。

b. 以巴弗提的病:

不是因为他犯罪,而是因为他忠心侍奉神(腓2:20),与保罗一同劳苦传道,又服侍保罗。

他不是立即得医治的,因为他病了一段时间,而他的康复也是渐进的。

“然而神怜恤他”:神允许他病,使他认识神的怜恤。得医治不是我们的权利,而是神的怜恤。

c. 神不叫保罗“忧上加忧”:

如果以巴弗提死了,保罗就会“忧上加忧”。现在以巴弗提只是病了,保罗是依神的旨意忧伤(林后6:10,7:9-11)。

“忧”,正当的挂念和关切:“教会”为以巴弗提的病忧;“以巴弗提”为教会听见他病了而忧;“保罗”为以巴弗提的病忧,又为教会得知他病了而忧。以巴弗提忧,不是因为腓立比教会对他不够关心,而是因为腓立比教会听见他病,他为腓立比教会的难过而忧。

同乐容易,同忧不易,同苦更难。

③“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腓2:28):

“所以”,以巴弗提在罗马过度劳累得病,几乎要死,腓立比教会听见就为他忧愁。他虽刚刚痊愈,但保罗也要急速打发他回去,叫腓立比教会见他好了就喜乐。

“急促”,尽促、特别紧急地、“越发急促地”把腓立比书信带给他们。

“我也可以少些忧愁(挂虑)”:保罗差他回去,以免腓立比教会挂心、以免以巴弗提难过、以免自己担心。

保罗坐监乐人之乐、忧人之忧。保罗不愿以巴弗提带病在狱中服侍自己。虽然保罗在狱中极需要人的照顾,但为着多方的好处,仍差他回去。

(3)以巴弗提应受腓立比教会的尊重(腓2:29-30):

这是腓立比教会的责任——接待神的仆人。

29-30节是这段经文最重要的两节。

①“接待”(29节):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地接待他”:“故此”,是因此。“欢欢乐乐”,是“喜喜乐乐地”,英译all joy .“在主里喜喜乐乐地接待”,不是我们的重担,而是蒙神的赐福。

“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因为以巴弗提在苦中不为自己忧,而只为人忧。这样的人,我们不只要在主里接待他,更要尊重他。

② 为了基督的工作(30节):

 “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a.“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

“工夫”是时间,应译“工作”:“因他为了工作”,以巴弗提把奉献款交给保罗,服侍保罗,包括他对腓立比教会的服侍。存侍奉主的心去服侍人,也就是侍奉主。

b.“几乎至死,不顾性命”:

他差一点就丧了命,因他是带病送捐款的,虽然病重,仍要完成任务,这是最受人尊敬的。

c.“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供给我”,原文是“对我服侍”。

腓立比教会只供给保罗需用,并没有服侍保罗,没有与保罗同工。以巴弗提就补足他们服侍不及之处。

以巴弗提不但没有过失,反有大功:不顾自己的性命,来补腓立比信徒不能照顾保罗的不足。

许多人只会挑别人的“不及之处”,很少人愿意补足别人的缺欠和漏洞。

只有为了基督的工作、不顾自己性命的人,才能为教会“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

宋尚节博士临离世之前说:“我为人不如王明道,讲道不如倪柝声,交际不如计志文,但神知道,我将一切摆上了。”

我们应当把自己的性命摆上,向以巴弗提学习,来“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第三章  基督是我们的标竿

腓立比书3章至4章,谈论当防备错误的教训。3章是说保罗的舍弃与追求,是我们的好榜样。在荣耀里的基督是基督徒奔跑的目标。保罗舍弃一切,为要得着基督。

本章的金句是3:8,13-14。

一、不靠着肉体(3:1-11)1.防备犹太教律法主义者(1-3节)

第一节与第二节似乎不连贯,其实保罗强调“凡事喜乐”。在讲新题目时,再提醒他们要喜乐。

(1)“你们要靠主喜乐”(3:1):

先谈喜乐:喜乐有医治功效(箴17:22)。忧愁就“百病丛生”,但喜乐就“百病全消”。腓立比书有14次说喜乐。

①“我还有话说”:

原文有“末了”:这不是本书的结论(见腓4:8)。以前保罗曾写过信给他们,但没有存留下来,现在“我把这话(这些事)再写给你们,”就成了“末了,我还有话说。”

②“你们要靠主喜乐”:

原文是“在主里喜乐”。

喜乐的重要:

a. 这是圣灵的果子(加5:22)。

b. 喜乐会认识耶稣基督。

c. 教会受逼迫而乐,就会成长。保罗坐监仍喜乐。

在世上的快乐(富贵荣华)是“过眼云烟”,只有在主里的喜乐才是真乐。

在腓立比书第三章里讲到5种喜乐,就是认识基督的喜乐(腓3:8);效法祂死的喜乐(10节);效法救主完全的喜乐(12节);将得奖赏的喜乐(14节);身体变化的喜乐(21节)。

③“于我并不为难”:

“为难”,即“犹豫”、“困难”,新约用过3次,其它两次译“懒”(太25:26),“懒惰”(罗12:11)。

我们要喜乐,不是苦笑,不是外面的做作,而是生命的流露。保罗在监里的喜乐不是勉强、提不起劲的。

④“于你们却是妥当”:

“妥当”,原文是“安全”、“保障”的意思。

(2)“应当防备”(腓3:2-3):

① 这似乎是与上文脱节:

从谈论个人的事,突然转向严责。

保罗自己喜乐;腓立比教会为他忧伤,他还劝他们要在主里喜乐。虽有喜乐,但亦要有所防备,免得在喜乐里忘记仇敌的搞扰。许多人只求灵性长进,而不注意防备,结果教会就被毁坏。

② 三个防备:

当时的腓立比教会多半是犹太人,他们说要受割礼才能得救。

这是指律法派的异端。3次提“防备”,意思即是再三防备,因为这些讲异端的人吸引当时的信徒,使他们受迷惑。3个防备,都是指一种人说的(赛56:10-11)。

我们对传基督的人要宽广(腓1:15-18),但对讲异端的人就要“防备”了。

a.“防备犬类”:

(a)这是野狗,指假师傅说的:不是马太福音15:26的小狗,那是玩物,指外邦人。西方人以此为宠物。

这里所说的是野狗。这些狗多半是没有主人的。在巴勒斯坦和埃及的野狗是到处游荡,到废物堆中找食物,见人就吠咬。

(b)表明卑贱不洁的东西(利11:24-28,撒上24:14,王下8:13,诗22:16,20,太7:6,彼后2:22,启22:15):律法把狗的价钱和妓女所赚的报酬并论,这些钱都不能献给神(申23:18)。凡圣物总是不许给狗吃的(太7:6)。

(c)在1世纪的犹太人常称外邦人为狗,以示他们在礼仪上是不洁净的。保罗以此回敬他们是野狗,擅入腓立比教会中,不断叫嚣狂吠。

b. “防备作恶的”:

原文是“恶的工人”,英译evil workmen.

在神看,不只是杀人放火是作恶的,那些讲异端的也是“恶的工人”。

c.“防备妄自行割的”:

原文是“自残己身”,注意“妄自”。保罗不称他们为“受割礼的”,而称他们是“妄自行割的”。

(a)割礼: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创17:9-14)。今日我们因信称义,因信成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不用行割礼。如果我们再传割礼而不传因信称义,就成了“作恶的”。

(b)“妄自行割”:割礼,常用peritomē;妄割,katalomē,是割肉的意思。当时外邦人常以割肉为“克苦己身”;而犹太人也借用旧约的割礼来自残己身。这是不会叫人成圣的。

d. 三句话,原文都用K字头:

“犬类”Kynas,“作恶的”Kakous,“妄自行割的”Katatomēn.

三句话的前面都用“防备”blepete这命令语来开头的,可见保罗对异端是极其严肃。“防备”,应译“要考虑”、“要注意”,“要学习”。我们当很好地学习认识他们,免受他们的影响。

③“真受割礼的”(腓3:3):

a. 旧约:

在旧约,神不单要求以色列的男丁第八天行割礼。祂还要他们的心行割(申10:16,30:6),耳朵受割礼(耶6:10)。

犹太主义者是外表礼仪上自我割毁。保罗否定他们所受的是真割礼(罗2:28-29)。

b. 新约:

“因为真受割礼的”,原文直译“因为我们是割礼”。

基督徒真割礼有3个特色:“以神的灵敬拜”,不是仪文,而是靠圣灵(罗8:9-11);“在基督耶稣里夸口,”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不靠着肉体的”,靠肉体是靠宗教的长处和成就,就是靠自己。

真割礼是割去全部肉体,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不是人为的努力,而是指属灵的洁净及对神的委身(西2:11)。

2. 保罗的过去与现在(腓3:4-11)

4-16节是保罗书信中最重要的自传之一(保罗的榜样)。

(1)保罗过去所夸的(4-6节):

保罗也可以信靠他的肉体。保罗所靠的不是“妄自行割”,他真是有可夸的,但他认识了基督就不以此为夸口。保罗有7 点是值得夸耀的:他的祖宗(5节上),他的信仰纯正(5节下),他的活动(6节上),他的道德(6节下)等。

①“我第八天受割礼”:

他不像那些成年的外邦人要入犹太教而受割礼,也不是好象以实玛利13岁所受的割礼(创17:25),而是“第八天受割礼”(创17:12,路1:59),正是原来犹太教的割礼。他夸立约的割礼。

②“我是以色列族”:

他是雅各的后代,而不是以扫的子孙。他是正统的犹太人,但他出生于大数(徒21:39)。

③“便雅悯支派的人”(参罗11:1):

雅各(以色列)生了12个儿子,后来以色列分为12个支派。

a. 是12支派之一:

只有便雅悯是在应许之地生的。他不是使女所生的,而是雅各最宠爱的拉结所生的(创35:16-20):这是个强而有力的支派。

b. 是个贵族支派:

这个支派在犹大支派北面:它的边界与耶路撒冷接壤(士1:21)。这是一个贵族支派、特别的支派(士5:14)。

c. 扫罗王的支派:

以色列头一个王扫罗是便雅悯支派的人(撒上9:1-2,10:1,20-24,徒13:21)。使徒保罗原名也叫扫罗(徒13:9),可能他的父母很喜欢同支派的扫罗王,因此给他起这个名字。

d. 以色列分南北(王上12:16-19):

以色列北面10个支派,仍称以色列;南面两个支派,以犹大为主,所以叫犹大。犹大支派是大卫家,只有便雅悯支派跟随犹大(王上12:21)。

e. 被掳归回:

犹大被掳到巴比伦,70年后归回犹大。被掳归回的犹太人是由犹大与便雅悯两个支派组成的,他们成为重建圣殿的核心分子(拉4:1)。

f. 在联合阵线有荣耀的地位:

他们战斗的口号是“便雅悯在民中跟随你”(士5:14)。

 g. 末底改:

 犹太人每年的普珥节庆祝犹太人得拯救(斯9:26-32)。普珥节的中心人物是末底改,他是便雅悯人(斯2:5)。

 h. 保罗自己:

 保罗以自己是“便雅悯支派的人”为可夸的。这是地位很高的支派。正如英国人的祖先是跟随诺曼人Normans前往英国本土。又如美国人追溯自己的祖宗是昔日为清教徒父老一样。

④“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3:5):

保罗时代,犹太人分散各地。他们保持宗教律法生活习惯,而忘了本土语(希伯来文),多人被希腊语所影响,但保罗仍能讲希伯来话(徒21:40)。他不只自己是希伯来人(林后11:22),他的祖宗也是希伯来人,不是外邦人。他没有外邦血统的掺集,而是纯希伯来人。当保罗在圣殿为自己辩护时,犹太人一听他用希伯来话讲就安静地听了(徒22:2-3)。

⑤“就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

法利赛是“分别出来的人”的意思,这是一个严谨的教派,在马革比时代成立,以复兴犹太纯正信仰为目标的教派,严守摩西律法,生活严谨。当时法利赛人不多,约有6000人。他们是维护犹太教精神的主力分子。后来虽流于虚伪,但仍有许多认真寻求真理的法利赛人。

保罗是法利赛人所生的法利赛人(徒23:6)。他的学问也大,他是在“迦玛列门下”(徒22:3),是受过训练的法利赛人(徒23:6,26:5)。他生于外邦城大数,但少年时前往耶路撒冷,在迦玛列指导下受教育。

⑥“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腓3:6):

热心是宗教最崇高的质素。

a. 非尼哈对神大发热心,息了神所发的怒气,挽救了百姓。神赐福给他的后裔,使他们永为祭司(民25:11-13)。

b. 大卫为神的殿发热心。

c. 保罗“热心侍奉神”(徒22:3):

保罗逼迫教会,是他未得救前的“侍奉神”(林前15:9,提前1:13),他要消灭敌对犹太教的人(加1:13-14)。别人逼迫教会,不如他的热心,他们都以为这样做是“侍奉神”(徒8:1-3,9:1-2)。

现在有些人热心逼迫教会,以为是做好事,正如以色列人的热心是无知的(罗10:2)。

⑦“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

不是说保罗无罪。他在神前内里的圣洁,是不足的(腓3:12-14)。“律法上的义”,特别是指仪文律。当他一有罪,他就按规条献祭或行洁净礼,这就是“无可指摘”。

以上七点,是保罗过去的长处,值得夸口,比当时的律法教师好得多。他在家族上值得骄傲(3:5),他出身优越,学问高超。他不是向腓立比教会显他的威风,而是要他们不要重视个人的出身、才干、财富、一般宗教等等。保罗是说他自己怎样舍弃这一切来侍奉神。

(2)保罗的现在(腓3:7-11):

① 有益与有损(7-8节):

“有益”,原文是复数式;“有损”,原文是单数式的。

a.“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7节):

“只是”,引出自己历史的评价。“有益”,复数的,指许多益处。

他过去的“有益”,不是嫖、赌、饮、吹,而是以上所提的7点,特别是对律法的热心(4-6节)。

保罗不是说过去的大罪。可惜有许多人信主后,仍为自己过去不好的事辩护。他们还要继续留恋过去的污秽!

b.“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当作”,是完成时态。以前的决定延续到现在,不但是没有那么可爱,而是“有损”的。凡阻碍我们认识基督的都是有损的,那怕是“好事”。

c.“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8节):

第七节说某些事有损,这里说“万事”有损。

3次的“当作”,英译count(7-8节),这里是现在时态,亦延续下去。

d.“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

新约只有这节说“我主基督耶稣”。旧约称“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保罗称“我主基督耶稣”。

“因”,是贯通上下文。

“认识”,是名词,即知识。在信的人,基督为至宝。我们对这个知识有多少,才能有多享受和支取。

以前至宝的是万事,现在的至宝是主基督耶稣。腓立比书2:1-11认识基督的降卑与升高;第三章是认识基督里的丰富。这是经验的认识。

e.“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

“丢弃”,原文是抛弃、损失一切、没收一切。

“已经”,不只上文说,而且是实际已经丢弃了。

f.“看作粪土”:

 “粪土”,原文是垃圾堆、废物filth,是骨头、残渣,倒在垃圾堆里。乞丐往垃圾堆里找东西,狗也往垃圾堆里找吃的。只要是垃圾,人人都会丢弃。“丢弃”,比上文的“有损”更进一步,这是丢掉万事的力量。当保罗认识今世罪中之乐是有损与污秽的时候,他就丢弃万事。

保罗认识基督,丢了无味的仪文,但守律法的犬类还以之为宝。我们有没有为基督耶稣丢弃万事呢?

g.“为要得着基督”:

“得着”,与7节的“有益”、1:21的“益处”,原文是同一字,英文译gain.

信耶稣的人就得着耶稣,但要为祂丢弃万事……,才能得着基督。“丢弃万事”是条件,这是最高也是最低的代价。这是人人可以付出的。认识基督与得着基督是最大的得着。

② 因着信基督而有的义(腓3:9):

a.“并且得以在祂里面”:

与基督联合了(2:1,林前1:30)。

b. 两“义”是相对的:

(a)“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从前保罗因行律法而自以为义。

(b)“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后来因信基督而蒙神称义(罗1:17,3:21-24),一直延至今天。

③ 更深认识基督(腓3:10):

a. 保罗认识基督:

他认识耶稣,得救了。他又认识主基督耶稣的本身。

b. 认识基督与认识自己: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不单反省,更要多认识基督。

c. 认识基督是与受苦、死和复活有关:

(a)“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先提复活的大能,之后才提受苦与死,这是保罗的经历。

“晓得和祂一同受苦”之先,是要“晓得祂复活的大能”。我们不只要晓得祂复活的事实,更要经历祂复活的大能(徒17:31,罗1:4,4:25,弗1:17-20)。

(b)“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保罗多受痛苦,包括身体及灵性上的痛苦(加4:19,帖前2:2)。我们也必须要忍受苦难。

“晓得”,经历主受苦的滋味、价值与功效。先“晓得祂复活的大能”,才“晓得和祂一同受苦”,这是要受祂所受的痛苦和羞辱。

(c)“效法祂的死”:不是自杀早死。

 “死”,是舍己、顺服神、不体贴自己,直到死也不畏缩。我们不要以为不用受苦就可以效法祂的死。我们不但走十字架路,并且要经历苦难,与罪断绝(彼前4:1),以主的死来对付自己的旧人。我们甚至要受祂所受的死。

④“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3:11):

这是一节很费解的经文。

a. 有人认为按灵意解,指魂的复活:

有人认为保罗是指魂的复活。但保罗因信得救,灵已复活,但他的身体复活是在基督再来到空中时。因此,这不是指魂的复活。

b. 有人以为保罗谦卑,说“或者”:

我们不能这样理解。我们不能说:“我们或者得救”,也不能说:“或者我们得以复活”。真信的人已经得救,也必定会复活。我们不能说:“我们或者得救”以表谦卑。得就得,不得就不得。

c. 保罗深信他必要复活(林后5:1-5,腓3:20-21):

“从死里复活”(腓3:11),是“从众死人里复活”。这是在耶稣再来时,所有信而死了的人先得从死人里复活的复活,绝不是我们魂里的复活。这种复活,每个基督徒都得,不用说:“或者我也得”。

d. 应是“更美的复活”:

腓立比书3:11 的“复活”,原文是“超出的复活”。这里的“复活”是个特别的字,新约只这里用ex-anastasin这个字,是特殊的、超越的复活。这是个复合名词,有“出来”ex的意思。这是“更美的复活。”

耶稣再来到空中,所有信的人都从死里复活(帖前4:16),这是“美”的复活。凡复活的人都“美”good,比世上古今中外的人都美。

但所有复活的人中,有些是“更美的”better.这更美的复活是有条件的:“……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练,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来11:35-38)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三章所提的就是这“更美的复活”,也是有条件的:“……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3:10)一般美的复活是没有条件的,只要真信就得着,但要得更美的复活,就要“和祂一同受苦”,甚至为主殉道,“效法祂的死”。

e. 保罗追求要得的复活是更美的复活:

一个真认识基督的人才肯付上这一切的代价,才能得着这超出的复活或更美的复活。

现在我们很羡慕美貌,但这美貌只是几十年就不美了,可是那“更美”(世上无可比拟的)是存到永永远远的。我们应当追求得着更美的复活。

二、向着标竿直跑

前面我们谈过“不靠着肉体”(3:1-11),这是消极的一面;下面说“向着标竿直跑”,这是积极的一面。

1.保罗的追求(12-16节)

保罗不只渴慕,他还要努力追求。

(1)保罗追求的态度和目标(12-14节):

保罗还有追求的路。人生有如一场赛跑(林前9:24-27)。

① 保罗不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腓3:12):

保罗建立腓立比教会已经有12年了,这时保罗的灵命很好,但他仍谦卑追求。可惜许多初信的基督徒常说:“我已经得着了”(参启3:17)。

a.“得着”:

原文是“捉住”(参约8:3)、“被拿获”(约1:5译“接受”)。与上下相连:上文说“得着基督”(腓3:8),下面说得着“奖赏”(3:14,参林前9:24)。

b.“完全”:

指绝对的完全,有别于地位上的完全(参来10:14)。

c.“我是竭力追求”:

有人认为“竭力”与腓立比书3:6的“逼迫”同字,指猎人追逐猎物。但本段保罗是指赛跑,而不是指追逐猎物。

“竭力”:是弯身向前的意思,刺激自己每一根神经,使它紧张起作用(努力往前跑、笔直往前跑、向上跑),无止境地追求。

d.“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

(a)“基督得着我”:我们不单只属基督,更要归于基督。我们不仅得新生命,更要在生活上活出基督。基督得着我,是要我奉献给祂。

(b)“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注意小字“所要我得的”。我们认识到自己不完全,就要竭力追求,不是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也不是一般人所追求的目标,而是追求基督耶稣“所要我得的”。这是最高的追求,因为基督耶稣所要我得的是最好的。

②“我只有一件事”(腓3:13-14):

保罗不是没有其它的事要做。这里是说及他在赛程中的一件事。

a.“忘记背后努力面前”(13节):

(a)“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以为”logizomai,是“精确计算”的意思。保罗不只谦卑,更表明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b)“忘记背后”:保罗没有忘记他信主前的事(5-6节,林前15:9-10,加1:13-14,提前1:13)。他也鼓励信徒要“记得”在归主前的光景(弗2:11-22)。他也没有忘记基督在他身上使他成功的恩典(林前15:10)。他没有忘记所犯的罪。

原文是“忘记背后的诸事物”,指过去以为有益的、可夸口的(腓3:4-8)。在保罗书信只有这里用这个字,与“纪念”相反。是现在时态的分词,表明持续不断的态度和行动,不容过去的成就影响他目前的追求。过去的得胜,不要骄傲;过去的失败,不要灰心;因主已不纪念,我也就忘了。

(c)“努力面前”:原文是“努力面前的众事物”:众事物合为一件事,指14节的目标和奖赏。“努力”,原文与“逼迫”同字(腓3:6),是弯着身体向前倾,手伸出来向着目标,头也是向前,眼望终点。我们赛跑不要往后看,我们应从罗得的妻子身上吸取教训(创19:26,路17:32)。我们要学习保罗只向前跑(路9:62,来12:1-2)。

“忘记背后”是消极;“努力面前”是积极。

b.“向着标竿直跑”(腓3:14):

(a)“标竿”:skopos,望远镜后缀四围注视,即众人注视的目标。保罗书信只有这里用这个字,指赛跑终点处的标志。我们的标竿就是基督耶稣(来12:2)。

(b)“直跑”:是现在式,要不断地跑;不要跑岔路、弯路,更不要跑跑停停。不要效法以色列人在旷野迂迥了38年。

(c)“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甲.“从上面”:保罗努力前进(腓3:13)。努力直进,努力上进(3:14)。

乙.“召”:是召我往上去得的天召(来3:1)。按赛跑,是“上来领奖”的召。在早期奥林匹克大会的每一项目比赛结束后,都有人宣告得胜者的名字、他父亲的名字及国籍,然后得胜者会来到裁判那里,从他们手中领奖。

丙.奖赏:比赏赐更大。赏赐,英译reward:“……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得赏赐。”(太10:42)

奖赏,英译prize,是冠冕(林前9:24-27,提后4:7-8,彼前5:4,启2:10)。得奖赏是要付出更大代价的。

我们不要为得赏赐而侍奉主;我们也不要为得奖赏而努力追求。我们应当为爱主而侍奉神与追求。但神也要我们追求而得奖赏。

(2)劝勉的话(腓3:15-16):

① 要不断地追求(15节):

a.“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

在12节,保罗说他没有完全。这里的“完全人”是灵命成熟的意思(林前14:20):不是婴儿,而是“长大成人”(来5:14)。

b. “总要存这样的心”:

原文是“让我们这样想”。“想”,同时涉及思想与感情的积极行动。“这样的心”,即腓立比书3:12-14说不自满的心。

c.“存别样的心”:

“如果有不同的想法”(直译,紧接上面一句“让我们这样想”)。有些信徒没有保罗那样的想法。

d.“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

“指示”,是照明的意思(弗1:18)。神也必引导你们到这个方向。

②“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3:16):

“地步”,是程度。

“行”,原文是行军的行,排列成行,即肩并肩地行。

基督徒的赛跑不是自私的,不要只顾自己得着而把别人压后。我们应是一齐跑、一齐得奖赏。

2. 保罗的忠告(17-21节)

保罗讲完自己的见证之后,就叫腓立比信徒效法他防备纵欲主义者。

(1)效法保罗的榜样(17节):

①“你们要一同效法我”:

“效法”是名词:我的一同效法者。注意,保罗不明说“提防”,而说“效法”。保罗虽然没有提对象,实在是“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

②“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

我们不只效法保罗,也当留意看那些照保罗等榜样行的人。我们不是完全不看人,但我们只要看人的长处,不要看人的短处。

“我们榜样”,不单是我(保罗)的榜样,更是包括腓立比教会的领袖(提摩太、西拉和以巴弗提)。保罗当时不在腓立比信徒中间,只有他们的领袖在他们中间。

保罗不只要少数人效法他们,而是“你们”。

(2)劝信徒防备“基督十字架的仇敌”(腓3:18-19):

① 不要效法基督十字架的仇敌(18节):

17节是我们要效法的,18节是我们不当效法的。

a.“基督十字架的仇敌”:

“仇敌”是复数,“有许多人”,即那些显著的、最突出的仇敌。他们不在腓立比教会中。

b. 开头说要防备异端(3:2);末了,劝他们要防备邪恶腐败生活的仇敌。有人以为保罗只讲因信称义,不讲行为,但保罗还劝腓立比信徒要防备纵欲的人。

c. 当时的智慧派:

希腊的伊壁鸠鲁哲学派主张享乐是最高的人生:“我的东西除了我以外,我不献与任何神,因为我的肚腹是最大的神,我每天必定侍奉它。侍奉这个神的人,就是最智慧的人。”真是“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当时的智慧派主张,犯罪可以增加对罪恶的知识,所以他们就放纵私欲(参彼前2:16,彼后2:19)。外邦人哲学的无律派,是以肚腹为神的享乐者。

基督徒不应是苦修派,更不应是放纵派。

d. 保罗诚恳的态度:

“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注意“屡次”、“流泪”。“流泪”,原文是“忧伤地哀哭”(参徒21:13,罗12:15,林前7:30)。

② 十字架仇敌的四件事(腓3:19):

a.“结局就是沉沦”:

“结局”,是完结;“沉沦”,是灭亡。

b.“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

在原文没有“自己的”,直译“他们的神是肚腹。”他们是纵欲主义者。

c.“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

这是不道德的事,他们炫耀那些本为羞耻的事。

d.“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地上的事”,指今生的、世俗的、短暂的事,而不是属灵的事(罗8:5-6)。

(3)等候救主耶稣基督的降临(腓3:20-21):

①“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20节):

a.“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

原文作“因为我们的国籍是在诸天之上。”我们在世而不属世(约17:14-16,参林前7:29-31)。

我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16,彼前1:1,17,2:11)我们是一批天上的侨民,这世界非我家。我们的盼望是在天上,所以我们不当注重种族。我们在世是外邦,在天上是本族。现在我们的地位是“一同坐在天上”的(弗2:6)。

腓立比是罗马一座驻防城(徒16:12),腓立比信徒享有罗马公民权。但保罗提醒他们——我们都是“天上的公民”(天国的驻防城)。

b.“并且等候救主……从天上降临”:

“等候”,是强烈用语,要我们急切地期待,迫切地等候。

“救主”,是弥赛亚,这里不是说等候审判者。

保罗不是叫我们不作工,往山上等候主耶稣再来。

基督再来之前,我们当继续仰望。我们当以天上的事为念,不要像19节所说“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② 身体的得赎(腓3:21):

请详看罗马书8:11,23,哥林多前书15:42-44,49-53。我们虽然“将来如何,还未显明”(约壹3:2),但“我们必要像祂。”

a.“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

(a)“卑贱”,原文是“卑微”(腓2:8)、谦卑(2:3),是没有价值的、屈辱的意思。指我们血肉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为什么说我们的身体是卑贱的呢?原来这里所说的身体与将来荣耀的身体相比,我们现在的身体就显得卑贱了。

人的身体会衰老,有皱纹、疤痕、疾病,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必要死。

(b)“改变形状”:

甲、“形状”:形像是内里的,形状是外面的。现在我们注重改变形像,将来我们的身体要改变形状。

乙、“改变”:改变外面的样子、外在的形状。其实我们不只改变外形,我们的实质都与基督的相似。

丙、前面谈过更美的复活;现在是论更美的改变。基督再来,我们活着还存留的人就不用死,也就不需要复活;我们的身体改变形状,像基督荣耀的身体,但有更美的变化身体。

b.“和祂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1):

“相似”,是同形质的意思。保罗在监牢里不得自由,身体受累,但他想到将来身体改变是何等的美,他心里就充满喜乐。

上文提到异端、放纵情欲、十字架的仇敌等阻碍我们的行程,下文就叫我们要儆醒等候主再来。

 


第四章  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腓立比书第四章是保罗的秘诀,分两大部分:最后的劝勉(1-9节);对腓立比信徒的感谢(10-20节)与总结(21-23节)。

第四章从道理的辩论转到结束语——劝告、感谢的表达与告别语。其实1:8,25,27,2:2,22,26已经谈过“想念”、“喜乐”、“站立得稳”、“同心”、“福音”,现在结束时再提,正如父亲临离别儿女们时的再三叮嘱。这转变是保罗私人函件的写法,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无需像别的教义书信。

一、最后的劝勉(1-9节)

腓立比书没有纯教义的段落。1:27-2:18是一段较长的劝勉;4:1-9是第二段的劝勉。

1.要同心(1-3节)

这是第一个劝告,劝他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有人把这节归入第三章末一段,因为在第一节前面,原文有“所以”。

不错,“所以”是根据上文(3:12-21)保罗的榜样,特别是等候基督再来。但这节应与4:2-3合为一段(达秘圣经合为一段)。

保罗在1-3节提出3个理由,要他们站立得稳:“所以”是根据第三章有异端入侵教会(3:2,18),我们要站稳。腓立比信徒是保罗的喜乐与冠冕,要他们继续站稳;他劝友阿爹和循都基两个女人不要分争,当同心站稳。

(1)腓立比信徒是保罗的喜乐与冠冕(1节):

保罗对他们的关怀(参帖前2:19)。

①“我所亲爱”:

腓立比信徒不单是“弟兄们”,更是“亲爱的”。第一节两次称“亲爱的”agapētoi,是圣爱,深爱的意思。

②“所想念的”:

新约只有这里用这字epipothētoi,保罗对他们爱越深,想念就越迫切。

③“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

 a.“你们就是我的喜乐”:

保罗不只为他们祈求时是“欢欢喜喜的”(腓1:4),就是他要为道殉难也是喜乐(2:17),现在更进一步,他们是“我的喜乐”。

b.“我的冠冕”:

这里不是王冠,而是花冠,表明一种得胜的荣耀。这是保罗坐监劳苦所得的果效(帖前2:19)。

当时的腓立比信徒是保罗的冠冕(参箴12:4,17:6),也是主再来时成为保罗的冠冕。

④“你们应当靠主站立得稳”:

本章最重要是“靠”字(参诗16篇)。上面提到末世有许多事会败坏我们的信心,所以必须站稳。

腓立比书3:14说“向着标竿直跑”,这里说“站立得稳”。到底是跑还是站呢?

在灵性的增长与侍奉上是要“直跑”,但在信仰上是要“站立得稳”(西1:23)。可惜末世有许多信徒跌倒了!

(2)劝两位姊妹要同心(腓4:2-3):

2-3节不是另一段。达秘把1-3节合为一段。2-3节是保罗劝同工要和睦,靠主同心。

①“友阿爹和循都基”:

“友阿爹”是获得者的意思;“循都基”是幸运、可悦面孔的意思。

她们在福音事上与保罗“一同劳苦”(3节):与1:27的“齐心努力”同字,是并肩作战、一同挣扎的意思,比“劳苦”意义深得多。她们不只在传福音的事上帮助保罗,而且一同受苦。

她们与革利免等同工在地位是同等的。

② 她们意见不和,有争执:

究竟什么原因引起不和,我们不知道。

可惜她们有分争,影响大,成为教会的危机!

③ 保罗劝她们“要在主里同心”(1节):

“劝”字,原文有请求的意思。

“同心”,是腓立比书一极重要字眼(1:7,2:2,5,3:15, 4:2,10)。不只大家同意、意念相同,而且要彼此有相同的感觉,相同的态度是生命里的和谐(来12:14)。

保罗“快去”腓立比,为什么还要“劝”呢(腓2:24)?原来她们的争执完全激烈化了,所以保罗迫不及待地劝她们,而不能再迟延了。

保罗更要公开提名,因为她们的分争是众所周知的。

(3)劝其他同工帮助这两个女人(腓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新约只有这里用“同负一轭”,指真诚的同道又是同工。

“你”,有人认为是提摩太,有人认为是路加。可能是以巴弗提、西拉、吕底亚,但最有可能的是腓立比教会的监督。

“还有革利免”,圣经只有这节提到他。

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启3:5,13:8,17:8,20:12-15,21:27),包括腓立比书4:1-3的同工都是得救的。

2.喜乐与祷告(4-7节)

(1)喜乐与谦让(4-5节):

①“靠主常常喜乐”(4节):

a. 要喜乐:

“喜乐”,这个词在新约有70次,而腓立比书就有16次。

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凡临到我们的事不都是可喜乐的事。快乐happiness,只是靠幸运;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沉,因我们在主里有喜乐。

b.“常常喜乐”:

pantote,是随时、总是、长远的意思。

c.“靠主”:

不是听天由命。我们要坚定信心才能靠主常常喜乐。靠主是喜乐的途径;靠主就是在主里。保罗与西拉初到腓立比传福音,在监房是靠主充满喜乐。

d.“我再说”:

第一句是方法;这句是命令。

原文是将来时态,“我要再说”,强调要常常喜乐。

保罗一再吩咐我们要喜乐,使腓立比信徒牢牢记住,深深领受。

②“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腓4:5):

a.“谦让”:

在原文没有“心”字,而是“你们的谦让”。不单包括温柔、宽容(徒24:4),也包括忍耐、恩慈、良善,也有甘甜、满意、知足等意思。这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5:22-23)。

谦卑,是常常喜乐;骄傲,心里常常烦躁不安。

b.“当叫众人知道”:

使我们明白保罗命令的重要性。

对教会领袖特别重要;对世人也要有谦让。不是故意做在人前,而是真正有谦让的心,流露出来使人知道。

c. 我们在信仰上要像狮子那样刚强;对待人就要像绵羊那样温柔。

d.“主已经近了”:应译“主是近的”。

(a)空间的近(徒9:38):基督离腓立比信徒相近,而且注视着他们。

(b)时间的近(太24:3):指主再来的时候近了,信徒更当对众人存宽大、公正的胸襟。

(2)感恩与祷告(腓4:6-7):

① 当怎样作(6节):

a.“应当一无挂虑”:

腓立比信徒正在忧虑中。忧虑就不能儆醒等候主再来(路21:34)。

忧虑比惧怕更严重。挂虑使我们不能专一侍奉神。如果只把罪放下而不放下挂虑,仍然是没有喜乐。

“一无”,不应为任何事挂虑。这里特别指前面所讲的一切事,有逼迫又有假教训。

不是说我们的环境平安无事,而是叫我们心里有平安。

b.“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

“只要”,原文是“但”,与上文比较:上文是消极方面,这里是积极方面。

“凡事”,是任何情况下,为所有的事。可惜许多人有难处才向神祷告。

“祷告”,一般是向神的敬拜;“祈求”,是专为一事或自己所需要的恳求。

“和感谢”,有痛苦也要感谢(尼9:4-5,诗66:14,17)。

② 所得的结果(腓4:7):

如果我们照着第六节去做,就得第七节的结果。

a.“出人意外的平安”:

原文没有“所赐”,神就是平安。

“出人意外”,原文是超过一切所理解的(弗3:18-20),就好像在风雨中享受的宁静。

“平安”,不独是在于身外的,更是在于心内的。

b.“保守”:

是军事用词,哥林多后书11:32的把守,有警戒防守、守卫的意思。但我们必须“在基督耶稣里”才得到保守。

c.“你们的心怀意念”:

“心怀”,原文是“心”,英译hearts,是我们的意志和感情。

“意念”,是“心思”,思想thoughts.“心怀意念”,就是整个魂被保守。

d. 神没有应许把我们所求的都赐给我们:

神的平安保守了我们的魂,使我们内里享有神的平安(赛26:3),所以我们不要挂虑。

3.思念和行动(腓4:8-9)

我们遵行主道也是喜乐之一。

(1)思念(8节):

①“我还有未尽的话”:

“未尽”,接第七节,有译“最后”。可见8-9节是最后的劝告,也是最重要的劝告。

② 开头说6样的德行:

保罗把这6样写在前面,并且特别强调这几件,是要用这几件提醒我们。

a.“凡是真实的”:

我们行事、待人、言语、盼望等都要真诚。

b.“可敬的”:

庄重的、端庄的、端正的、值得人敬重的。

c.“公义的”:

公正的,英译just、正义的。

d.“清洁的”:

原文是“纯洁”的,英译pure.

e.“可爱的”:

新约只有这一节。具有吸力、令人愉快、使人见而生爱。

f.“有美名的”:

有好名声的。

③“德行”与“称赞”:

 a.“德行”:

是主要的句子,超越的意思,是道德上的超越。

 b. “称赞”:是赞美。

④“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上文(6节)是消极的“应当一无挂虑”,这里是积极的。

“思念”,是思想。不只记住,更要有计算、思想、考虑、决断等,是关乎生活上的。如果我们不过着圣洁的生活,就不得神的保守。

(2)行动(9节):

第八节是关乎内心:“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第九节是外面的行动:“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参箴23:7)

第九节上半是劝勉,下半是结果。

我们不单要听道,更要行道(雅1:22,25)。

① 言教:

“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

a.“所学习的”:

指保罗的教导,影响生活行为的教训。

b.“所领受的”:

接受教会传统的教训,有关基督徒生活的伦理和处事的准则(帖前4:1,帖后3:6)。

② 身教:

a. “所听见的”:

听见有关保罗生活与侍奉的一切表现。

b.“所看见的”:

指保罗与腓立比信徒同在时,他们所看见保罗生活与侍奉的表现(帖前2:10-12)。

 ③“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

是现在时态,是要继续去行。

 ④“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原文没有“赐”字,是“平安的神”。第七节说神的平安,这里说神自己是“平安的神”。

我们行道,平安的神就与我们同在。

前面谈过第一点最后的劝勉(腓4:1-9),下面我们要谈第二、三点。

二、对腓立比信徒的感谢(腓4:10-20)

10-20节,是保罗领受和感谢腓立比信徒的馈送,但他表示“不求什么馈送”(17节),而是“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11节)的。

1.凡事靠主知足(10-13节)

这是保罗感谢中的第一段:满足的保证。

(1)称赞(10节):

保罗因腓立比信徒的爱心和慷慨而感到喜乐。

①“我靠主大大地喜乐”:

原文有“但”字,把2:25的事重提,表示欣赏和感激(4:18)。

“我靠主”,应译“我在主里”,是在主的生命里。

“大大地喜乐”,是过去时态,因为“在主里”的缘故。保罗不单喜乐,而且是“大大地”。

②“因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

“思念”:是思想及行动的关心。

“又发生”:原文是“再次发旺”。

③“你们向来就思念我,只是没得机会”:

前一段时间,腓立比信徒没有机会帮助保罗。当保罗在哥林多传道时曾帮助过(林后11:9);现在保罗在罗马监房,已有10年之久了。

保罗不是责备他们。保罗不接受哥林多教会的礼物(林前9:11-18),但他接受腓立比教会的。因为他有需要,而且是因腓立比信徒是乐于奉献。

“只是没得机会”:腓立比信徒没有机会,因为保罗没有给他们机会。为什么呢?因保罗到罗马的行程不定,或因没有人带去,以致腓立比信徒无法表示关怀。当时的经济不发达,不像如今可以邮寄,而是要托可靠的人带去的。

(2)保罗凡事知足(腓4:11-12):

① 解释(11节):

“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保罗不是因腓立比信徒供给他的需用而喜乐,而是因他们能分担他的患难(14节)而喜乐。

“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人生不是一条直线,即富者常富,贫者常贫……。保罗无论在什么景况都知足(参提前6:6-8)。

“知足”:是“自足”,实以神为足。

“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这是”,原文是“因为”,接上。“已经学会了”,英译have learnt,将从开始到现在的整个学习经历综合起来,表示他曾经学过。

② 保罗的秘诀(腓4:12-13):

a.“处卑贱”、“处丰富”:

“处卑贱”:过贫穷生活,也包括为传福音受苦(林前4:11-13,林后6:3-10,11:23-29)。

“处丰富”(箴3:7-9):保罗是大数公民(徒22:3),生活相当富裕。

b.“或饱足,或饥饿”:

“饱足”,有衣有食之外,也是“有余”之一。这样,我们就当感谢神。

“饥饿”:也是缺乏之一。如果我们在不足时,就要接受神的安排(参伯1:21-22),千万不要抱怨。

c.“随事随在,都得了秘诀”:

是在任何情况之下。他不是一直富裕或一直贫穷。

“秘诀”,是知足的秘诀。我们生活的秘诀,是要学会知足,而不是奉承富者的秘诀。

d. 凡事靠主(腓4:13):

“凡事”,指上文的情况(12节)。12节的秘诀是13节“凡事都能作”,必须靠基督(参弗3:20-21),特别在福音事工上。

2.称赞腓立比人的爱心(腓4:14-20)

(1)一件美事(14-16节):

这是保罗感谢中的第二段。

①“同受患难”(14节):

“然而,你们和我同受患难”:“然而”,原文是“但”。“同受患难”,是“分担了我的患难”,藉着参与成为伴侣。

就算没有腓立比信徒的帮助,保罗也靠基督“凡事都能作”,但他仍感激他们与他同受患难。

在保罗受捆锁时(1:7,13-14),腓立比信徒来帮助他。

“原是美事”:即“作得很好”。保罗感谢他们这样作,免得他们误会保罗轻看他们的奉献。共享、共乐、共患难,在基督里是美事(参可14:6),因为将来必得荣耀。

② 感激他们以前的供给(腓4:15-16):

a. 保罗一贯自食其力(徒20:33-34,帖前2:9,帖后3:7-8):

特别对属肉体的哥林多教会,保罗拒绝接受他们的帮助(林后11:9)。

b. 保罗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腓4:15-16):

(a)初期(15节):“腓立比人哪”,保罗对他们的亲切感。

“我初传福音”,在福音初期。保罗传福音工作,公元40年代在马其顿开始,就是转向欧洲的初期。“初传”,是保罗第二次旅程传福音时,最初是在腓立比(就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徒16:12)讲道。

“离了马其顿的时侯”:往南(亚该亚)的雅典和哥林多(徒17:14-16,18:1-4)。

“论到授受的事”:腓立比信徒付出,保罗接受他们的供给。

“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不是没有其它教会供给他(林后11:8的教会是众数),只是特别指他离了马其顿那个时期。

(b)后期(腓4:16):“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原文在前面有“因为”。帖撒罗尼迦是保罗在马其顿省传道的第二个城。保罗离开腓立比后,第二站便是帖撒罗尼迦(徒17:1-9)。

“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保罗以往至少有3次接受腓立比人的资助(不包括腓4:18)。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约有3个星期,他们就两次打发人供给他。

保罗在腓立比传福音时没有接受他们的资助,他只在离开腓立比后才接受他们的帮助。因为保罗在腓立比时也是自食其力(帖前2:9,帖后3:8)。

(2)保罗所求的(腓4:17-18):

① 不求与求(17节):

a.“我并不求什么馈送”:

“馈送”:指送礼物。

“不求”:保罗刚提了他们的帮助,但怕他们误以为是间接吁请法(预先感谢未来的支援)。“求”,是现在时态,表明保罗一贯性都是不求人帮助的。

b.“所求的……”:

保罗求他们的果子归在他们的账上。他们以爱心帮助保罗,是他们的果子,在基督台前将本利算为他们的赏赐。

保罗不为自己求什么,但为别人就求多而又多属灵的利润。

②“我已经充足”(18节):

a.“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

应译“绰绰有余”。

b.“我已经充足”:

“我已经被充满”,暗示他们不要再送东西来。

“因我从以巴弗提受到了你们的馈送”:“馈送”,是送“礼物”,不单是金钱。保罗全收到了,并且超过他的需要。

c.“当作极美的香气”:

“香气”(参创8:21)。

无论什么时候帮助为神作工的人,就是献上极美的香气(来13:16)。

d.“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收纳”:是接纳。

“祭物”:不是赎罪祭,而是感谢祭(利7:12-15,弗5:2,来13:15-16)。

(3)神必供给我们(腓4:19-20):

爱心的奉献,神会使我们得大福。

① 圣经重要应许之一(19节,参林后9:8):

a.“我的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

在原文有“但”字。“丰富”,是复数。

“我的神”:因为保罗想到神为他作的事和他与神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说“我的神”。

不是说“从祂荣耀的丰富”、即拿一点点给我们,而是“照祂荣耀的丰富”,就是神会按照祂全部的丰富来供给我们的,特别是属灵的丰富(弗1:3,3:8,20-21)。

b.“在基督耶稣里”:

离开基督,一无所得(参太6:33,罗8:32)。

c.“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你们”:不只保罗自己。

“所需用的”,物质上只能满足我们的“需用”need .

② 颂赞(腓4:20):

末后三件事:颂赞(20节),问安(21-22节)与祝福(23节)。

“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译“如今愿荣耀归于神就是我们的父。”荣耀本来是神的属性,不用我们“归给”祂的;但这“荣耀”,原文有冠词the“那”,因此不是我们归给祂的,我们只要活出基督的形像使神得荣耀。

“神”,创造者;“父”,救赎者,使我们成为祂的儿子。

“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永永远远”是“世世代代”ages ofages,“阿们”,加强和确定那些颂赞的话。

三、结 语(21-23节)1.问安(21-22节)

保罗把在罗马各基督徒的问安带给腓立比信徒。

(1)保罗的问安(21节上)。

(2)保罗代众弟兄问他们安(21节下):

“众弟兄”:指保罗在罗马的众同工特别是提摩太,包括路加、推基古与亚里达古。

(3)代该撒家里的人问安(22节):

这是特别的问安,“特特地问你们安。”

保罗是该撒(罗马皇)的囚犯,但因着保罗的见证,一些人成为基督徒了(1:13“御营”,包括御营的侍臣、仆婢与兵丁等)。

2.祝福(4:23)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常在你们心里”:直译“与你们的灵同在。”“灵”,是单数,腓立比教会如同一整个人。在原文又以“阿们”作结的。

保罗书信末了的祝福,不论长短,总离不了恩典。腓立比书以神的恩典开始(1:2),也以神的恩典作结。恩典是从神来的,但这也是“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约1:17,西2:9)。

 

二○○七年元月二十五日脱稿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