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释义(林献羔著)
2019-09-14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读经:哥林多后书1:1-7
保罗写了三封信给哥林多教会:第一封就是现在的哥林多前书。第二封是保罗流着同情的眼泪写成的(2:9,7:8,12),但已遗失了。第三封是哥林多后书。
新约共有五卷教牧书信:哥林多前书、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都是论牧养教会之工。哥林多后书是论教牧之行,说明保罗传道行事的毅力,不愧为实行传道人的良好模范。
一、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的情况保罗写了第一封信后,过了一段时间听见哥林多教会变得更坏;又有人反对使徒的权柄;所以他在以弗所写了哥林多前书(严责他们),派同工提多带给他们。不久,以弗所城发生大乱,保罗受到逼迫(徒19:21-41)。因此他离去,在特罗亚等提多。但提多没有准时回到以弗所,所心保罗很担心,就去马其顿的腓立比(林后2:12-14,徒20:1)。直到提多来了,他才得安慰。提多对他说:哥林多信徒多半悔改了(林后7:5-16);但有些人对保罗的改口不够了解;他们对犯了罪的人太严厉、对假使徒认识不够清楚;还有人毁谤保罗,认为保罗凭血气行事(林后10:2),说保罗对基督的关系很少(参10:7),说他诡诈、牢笼他们(12:16),不相信基督在他里面说话(13:3)。
二、写哥林多后书的原因保罗在以弗所写完了哥林多前书,之后他计划往特罗亚去,但因提多不在,他又不能久留,便往马其顿去了。他在那里遇见了提多(2:13,徒20:1),提多向他报告好消息:哥林多信徒灵性复苏(林后7:5-16)。提多又提到有些假师傅十分活跃:他们否定保罗的权柄,并且诽谤他;哥林多信徒也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保罗写这封信警告及纠正他们;为自己辩护。哥林多信徒受假师傅渗透,攻击保罗的品格并他的权柄。由于保罗宣告更改行程——由两次短访转为一次长访。他们就说保罗的话不可信。他们又说保罗不是真使徒;还说保罗把为耶路撒冷捐献的钱纳入私囊里。因此保罗立刻写这信,特别用自己的经历来见证他的行事为人和工作。
三、作 者作者是保罗。他首次到哥林多就建立了教会。他与哥林多教会如同父子的关系(参11:2,12:14)。
在哥林多前书里,保罗的身份是一位导师;在后书,他取了牧者的职分,甚至愿为哥林多信徒的好处献上自己。
四、日 期哥林多后书是保罗第3次到哥林多时写的(12:14,13:1)。他写了前书还不到一年,便写了后书,时为公元57年。
五、地 点在马其顿(2:13,7:5-15)省某地:可能是腓立比(徒19:23-20:3),也有说是帖撒罗尼迦。
六、主 题受苦的意义:为主受苦不必忧伤,因为得神的安慰(1:3-7)。苦难是传道人进步的机会、信心长进的必须、灵力发展的秘诀、进入荣耀的途径。
有关捐献的态度。
解释嫌疑:保罗为基督也为他人。保罗为他权威争辩,驳斥哥林多的假师傅。
七、钥节钥字1.钥节(林后1:4,5:20)。2.钥字:安慰。八、受信人哥林多信徒(1:1)。亚该亚是罗马的一个省份,包括马其顿省以南所有希腊领土和各处的信徒。
九、结 构1.错误的看法有人认为本书是保罗书信中最没有系统的一封,他们指出6:14-7:1是从别的书信中拿来插入6:13与7:2-4之间。
2.正确的看法其实这是保罗书信的一个特色:他喜欢拉开话题。最明显的例子是2:14-7:4关于使徒的职分,插在他解释改变行程的事当中。
原来这是相辅相成的(6:14)。
3.8-9章各有重点有人认为第9章是重复第8章:第8章介绍提多等人往哥林多收取捐款;第9章似乎讲提多等人已到达哥林多的事。
其实第7章是讲保罗听到教会和祥的消息后大得安慰。他在喜欢之余,就谈起搁在他心里至少一年的劝捐事,是十分自然的,并不是重复的。
新约有关捐献最详尽讨论是哥林多后书8-9章。
4.是一封完整的信有人认为这信是由几封不同的信合成的,因为各段的语调和思路上有极大的不同。有人说10-13章是那封失传的“忧伤信件”的一部分。
请注意,自古以来的哥林多后书抄本中都说是一封信(含三大段),而不是多封信合成的。如果是几封信,就各有问候语。如果因改腔就说不是同一封信,这样,哥林多前书就至少可分为八封信了。
从起初教会开放开始,一致公认,这是一封统一与完整的信。早期希腊古卷中保持这种形式。
十、大 纲1.神的教会需要安慰(1-7章)保罗为自己辩解(更改行程的理由),论传道人的行踪。
(1)引言(1:1-11):
保罗的患难与安慰。
① 问安(1-2节)。
② 感恩(3-11节):
保罗受难得安慰后,他感恩,又去安慰他人。
(2)保罗改变探访计划(1:12-24):
(3)解释没有去的原因(2:1-4)。
(4)赦免哥林多犯罪的人(2:5-11)。
(5)论侍奉(2:12-7章):
为自己的事工解释与辩护。
① 侍奉的信心:
得胜,福音的香气(2:12-17)。
② 侍奉的荐书:
改变了的生命(3:1-3)。
③ 侍奉的约:
新约(3:4-18)。
④ 侍奉的特色:
超乎自然(4:1-6)。
⑤ 侍奉的状况(4:7-18)。
⑥ 侍奉的强制性(5章):
a.帐棚与房屋(5:1-5)。
b. 对复活的确信(6-10节)。
c. 和好的职分(11-21节)。
⑦ 侍奉的操守(6:1-10)。
(6)保罗的劝勉(6:11-7章):
① 要向他打开心扉(6:11-13)。
② 要与罪恶隔绝(6:14-18)。
③ 他们的悔改使保罗得到喜乐(7:1-16)。
2.保罗为犹太信徒发出恳求(8-9章)劝哥林多信徒为耶路撒冷穷苦的信徒收集款项。这是信徒实际爱心的表现。
(1)奉献的原则(8:1-6)。
(2)奉献的目的(8:7-15)。
(3)奉献的安排(8:16-24)。
(4)奉献的预备(9:1-5)。
(5) 奉献的福祉(9:6-15)。
3.使徒的身份(10-13章)保罗作使徒的权柄;指责假使徒的影响。
(1)保罗辩护使徒的权柄(10章):
保罗为自己使徒权柄和传道界限辩护。
① 开场白(1-6节):
不凭血气行事。
② 保罗对受误导者的答复(7-11节):
权柄的使用。
③ 他对假教师的评价(12-18节):
权柄的根据。
(2)保罗自述所受的苦难(11章):
① 真情、卑微与自夸(1-15节):
他维护使徒的身份。
② 为基督受苦证明他是使徒(16-33节):
夸自己的愚妄。
(3)保罗证明他有使徒的权柄(12章):
① 保罗所得的启示证明他是使徒(1-10节)。
② 保罗所行的神迹证明他是使徒(11-13节)。
③ 保罗第三次去哥林多(14-21节):
保罗呼吁他们悔改(19-21节),是他到访的目的(9:4-5)。
(4)最后的劝勉(13章):
① 最后的警告(1-10节):
a. 权柄的运用(1-4节):他来时的程序。
b. 使徒的盼望(5-10节):他对哥林多最后的吁请,要省察作完全人。
② 结语(11-14节):
a. 劝勉(11节)。
b. 问安(12-13节)。
c. 祝福(14节)。
十一、章 题1.(1章)赐各样安慰的神。2.(2章)跌倒的信徒需要安慰。3.(3章)信徒是主的信与主的光。4.(4章)信徒在苦难中有盼望。5.(5章)行事凭信心不凭眼见。6.(6章)似乎受苦难却得满足。7.(7章)神是安慰丧气者的神。8.(8章)信徒当济助穷苦人。9.(9章)乐助者蒙神喜爱。10.(10章)保罗辩护使徒的权柄。11.(11章)保罗自述所受的苦难。12.(12章)保罗证明他有使徒的权柄。13.(13章)最后的劝勉。十二、特 点1.这是保罗多谈个人事情和少谈到教义的书信本书说到个人的细微事情,是个人的写照,是个人化及自传式的;所用的言词常是个人心中的言语。
2.有长存的价值本书是圣经中最有福音意味的一卷,是其它经卷无可相比的,是保罗书信中最亲切的一封。
3.哥林多前后书相比林 前
林 后
(1)内容以实务为主。
(1)内容以个人为主。
(2)论哥林多教会会众。
(2)论保罗本人、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
(3)处理有关婚姻、自由、恩赐及教会秩序问题。教他们维护教会的利益。
(3)处理假教师问题:
保罗给信徒以个人见证。信徒接纳他的劝勉,对教会健康发展极重要。
(4)提供建议,帮助哥林多教会抵抗这罪恶城市的异教影响。
(4)保罗作见证,帮助教会对抗假教师所带来的严重损害。
(5)有系统。
(5)没有系统次序(因全是极热情的讲话)。
(6)重真理。
(6)重实际。
4.得胜到底哥林多后书这封信好像一支军队,攻占一个又一个阵地,不到得胜决不停止。
保罗有时喜乐到高峰,有时在忧伤深谷,灰心失望。但基督给他力量,连死亡都胜过了。
5.圣洁与得胜(1)哥林多前书:要求我们要过圣洁的生活。
(2)哥林多后书:要求我们要过得胜的生活。
有人反对保罗,但他的问安还是那么温柔。他从提多(或提摩太)得知哥林多教会有些人否认他有使徒的权柄。
他以极大的爱心来问安,然后提出他过去所受的苦(有无上的价值)。他自己得着安慰;他也去安慰别人。
一、引 言(1-11节)1.问安(1-2节)(1)关于权柄的问题(是使徒):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1节)
①“和兄弟提摩太”:
保罗写这信时,提摩太与他同在一处(徒16:1-5,19:22,林前4:17,腓2:22),所以在这里加上他的名字,似乎他是与保罗同写这封信。
②“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
亚该亚是希腊国最南的一省,哥林多是这省的省府。保罗写信给亚该亚省的省府哥林多,同时也给全省各地教会的众圣徒。
(2)问安(林后1:2):
保罗用极温和的美言问安。
①“愿恩惠平安”:
“恩惠”,是开头和结尾时的用字;“平安”,是灵魂的健全。保罗不以物质作为祝福。
②“从神我们的父”:
以色列没有个人称神为父。他们称亚伯拉罕为父。但在新约每一个基督徒都称神为“阿爸父”(罗8:15)。
父神是源头。
③ 主耶稣基督:
基督是我们的通道(约14:6)。
2.感恩(林后1:3-11)保罗受难得安慰。他感恩,又去安慰别人。
(1)安慰(3-7节):
这5节经文共有10次提到“安慰”这个词。
① 安慰的源头(3-4节):
神是慈爱的神,是赐各样安慰的神(诗86:15,103:8,13-14)。
a. 因患难而赞美真神,因为祂是万福的源头(林后1:3):
神是耶稣基督的父;耶稣是神的儿子。
b.“在一切患难中”(4节):
不是有时是这样,而是“在一切患难中”。
得安慰:神不一定把苦难除掉。神要我们在患难中学忍耐和喜乐(12:10,雅1:2-3)。
我们在患难中得安慰,就要与别人分享,使他们也在患难中得安慰。我们是流通的管子(太10:8,林后4:7)。
② 我们分担基督的苦楚(林后1:5):
不是主救赎时的苦楚。因为那是独特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的。
这里是基督的苦楚流入我们的生命中:受辱、忧伤、痛苦,甚至死亡(腓3:10,彼前4:13)。
我们跟从基督,就要预备像祂那样受苦(约15:20,罗8:17,提后3:12)。
基督的苦楚怎样临到我们,神的安慰和盼望也照样临到我们(罗8:18,林后4:16-17)。
我们在一切苦难中,祂也和我们同受苦(赛63:9)。
③ 基督徒生命中重要的原则(林后1:6):
保罗为了向哥林多人传福音,他就要忍受许多患难、苦楚。
我们在苦难中得了特别的安慰,就得着帮助别人的能力。受苦最多的,就最能帮助和安慰别人(参赛53:5)。
保罗得着安慰,哥林多信徒也得着。哥林多信徒也能分担保罗的忧伤和哀哭(罗12:15)。
④ 彼此分担(林后1:7):
我们也当彼此分担苦楚、分享安慰,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林前12:26-27),在神面前有盼望。
(2)保罗颂赞神的具体原因(林后1:8-11):
① 保罗遭遇重苦(8节):
“在亚细亚”,不是整个亚洲,而是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一带。
保罗惯用“我们”。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则常是指他自己。正如皇室或报刊社论中所用的“我们”,是指皇帝自己。
保罗遭遇的是什么苦难,我们不知道。可能是染上致命的疾病,也可能是无法逃脱的危险,也可能是哥林多后书11:23-27所说的,也许是在以弗所所受的(徒19:23-41)。
② 靠神(林后1:9):
保罗有被判死刑的感觉,但他“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所以他就不害怕。
我们落在苦难中,神就有机会显出祂的能力,给我们开一条出路。
许多人在平静安稳时只靠自己,到受苦时他们才去依靠神。
③ 三个“救”(1:10):
“祂曾救”,是过去的。如果指以弗所的暴乱,他已逃脱了(徒20:1)。“现在仍要救”,是天天救,“将来还要救”。我们现在的经历成为我们将来的帮助。
④“以祈祷帮助我们”(林后1:11):
神能行万事,但在一般情况下,祂只照我们所求的行事。我们不要少祷告,阻碍神赐福给我们。
哥林多信徒“以祈祷帮助”保罗。我们不要忘记彼此代祷,为传道人祷告。我们多祷告就多有领受;多领受就有许多事可以感恩。
二、保罗改变探访的计划(12-24节)保罗为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加以解释,说明他表里如一。他是忠诚的。信徒对他应有所认识。
1.保罗的辩护(1:12-22)他因苦难经历神的信实。
(1)良心的见证(12节):
① 他声明自己是本着清洁的良心、圣洁和诚实行事:
他的良心见证自己行事为人是凭着清洁和诚实的。“诚实”,是动机纯正的意思。
② 因感恩而得恩:
我们所盼望的恩典必是因我们多感恩而得的。
(2)保罗盼望他们读了他的信,对他有所认识(13-14节):
保罗首次到哥林多时,有18个月和他们在一起(徒18:11),所以他们不可说不认识他。
①“现在写给你们的话”(林后1:13):
由于他们认识保罗;所以他们相信保罗书信的话。“认识”是深知(太7:16,11:27)的意思。
② 盼望他们有更深的认识(林后1:13-14):
哥林多信徒“已经有几分认识我们”,但因受假师傅而动摇,就不是全部认识保罗。总的说来,他们还是以保罗夸口,在真理上能站稳;以致在主再来时保罗以他们夸口一样(腓2:16)。
(3)对改变行程的初步解释(林后1:15-22):
① 改变的原因(15-17节):
因神的信实、因保罗改变计划,假师傅趁机毁谤保罗。
现在保罗申明改变计划的原因,是为了宽容信徒、造就教会。
a. 原计划两次访哥林多(16节):
从以弗所去马其顿之前,先访哥林多;从马其顿回来时再访哥林多。
计划访两次之后,就往耶路撒冷(林前16:3-4)。
b. 原计划没有实现(林后1:17):
他从以弗所前往特罗亚,由于他找不到提多,便直接往马其顿。
他没有放弃访哥林多的计划,只是改了行程。
c. 当时的行程:
保罗从以弗所到特罗亚、到马其顿、然后到哥林多。
d. 不是反复不定(17节):
有些哥林多信徒毁谤他“忽是忽非”、“从情欲(肉体)起的”。
② 注意三一神(18-22节):
“信实的神”(18节),坚固的主(21节),内住的圣灵(22节)。这都是保罗行动的准则。无论他往哪里去,他声明是圣灵的引导,是主的主权和神的信实。这些都是他行动的指针。
a.“没有是而又非的”(18-20节):
(a)他所传的道,没有是而又非的(18节)。
(b)耶稣基督可靠,“总没有是而又非的”(19-20节):
保罗改变计划,但福音是永不改变的。
保罗第一次到哥林多时,是与西拉和提摩太同去的(徒18:5)。保罗不是口是心非的。这期间保罗另有书信(已失)给他们,说他已改变了行程。
b. 圣灵在我们身上的三种关系(林后1:21-22):
(a)我们受了圣灵的恩膏(21节,约壹2:20,27)。
(b)我们受了圣灵的印证(林后1:22上,弗1:13-14,4:30):“印”,是拥有和确证的记号;“印证”,是安全的意思。
(c)赐我们圣灵为质(林后1:22下,弗1:12-14):“质”,或保证金、订金:先获得一部分,以此保证全得。
神拥有我们,我们是属基督的。
2.保罗的解释(林后1:23-24)(1)“是为要宽容你们”(23节):
保罗改变行程,不是对他们无情的心态,而是对他们的爱心和关怀。
(2)保罗不是辖制他们(24节,参彼前5:1-3):
保罗有权可以惩治他们,但他不是暴君。他想要坚固他们的信心(腓1:25-26)。
“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保罗和同工反而帮助他们的快乐。保罗的责任是协助他们得到快乐。为此,他才决定延期访问他们,好让见面时都快乐。
“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凭信才”,应译“在信心上”,不是说在信仰上需要改正。保罗期望他们在生活行为上改正,而不是改正教义。
他们要改正,但不是受保罗的操纵,而是凭自己的信心来改正,这就能站立得住。
哥林多教会有跌倒的人。当他受到责备后而悔改,我们需要把他挽回过来,使他得到安慰。
一、保罗解释没有去的原因(1-4节)
1.计划“再到你们那里去”(2:1)(1)保罗第一次访问哥林多教会(徒18:1)。
(2)保罗第二次访问哥林多教会(林后13:2):
保罗写了第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之后,忧愁地探访了他们。可能是在写哥林多前书和后书之间。
因为那时许多人反对保罗,所以他从哥林多回到以弗所,写了一封严厉的信给他们(那信后来遗失了)。
(3)计划第3次往访(12:14)。
2.保罗如果再探访他们时,他盼望大家能一同分享快乐(2:2)如果带刑杖去(林前4:21),他们怎能让保罗快乐呢?
3.保罗有牧者的心肠(林后2:3-4):(1)“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3节):
“这事”,指保罗不到哥林多去的决定及背后的原因。
“写给你们”,是现在式,不是指在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因为在哥林多前书看不出他有任何忧伤,连暗示难过痛苦都没有。
(2)他写这信是带着难过痛苦心情写的(4节):
保罗因为爱他们,所以写得严厉,想快些纠正那使各人忧愁的事,使各人再分享喜乐。
这信是保罗流着同情的眼泪写成的(2:9,7:8,12),保罗写信时比他们更难过。可惜,这封信遗失了。
二、赦免哥林多犯罪的人(5-11节)
这是指与继母乱伦的人(林前5:1-6)。
1.“若有人忧愁的”(林后2:5)这人不单使保罗忧愁,更使众人忧愁。一个肢体羞辱自己,也是羞辱了整个身体(林前12:26)。保罗认为自己的忧愁就是众人的忧愁。
2.要赦免安慰与同情(林后2:6-8)(1)他受的责罚够了(6节):
由此证明他已悔改了。我们无须延长惩罚时间。他已“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他被赶出教会,就够了。我们当用爱心赦免与安慰他。
(2)赦免与安慰他(7节):
无论他犯多大的罪,他已悔改,我们就要赦免与安慰他,免得他过分懊悔而离开神,就中了魔鬼的诡计。
“也就沉沦了”:这里所说的“沉沦”不是说灭亡,而是说我们责备过分,使他深陷于痛苦中而不能自拔。
有人过于宽容,不能纠正错误;也有人过于严厉,不让人有悔改的机会。这都是不正确的处理。
(3)“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8节):
因爱而管教,证明我们不是恨他,而是只恨他所犯的罪。
向他所表的爱心,是引导他悔改(加6:1),把他带回来,与众信徒恢复完全的交通。
如果他不肯悔改,我们就要与他保持距离,以免他的罪腐蚀教会。
3.“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林后2:9)保罗已写信叫他们惩治他(林前5:2-5)。后来教会真的惩治了他,保罗就满足了。
4.哥林多信徒同意赦免,保罗就赦免(林后2:10)对保罗来说,这件事很快就告一段落。
保罗是在基督里赦免他的,这也是为造就教会的原因。
我们应当学习操练基督的赦免。
5.不要给撒但留地步(2:11)(1)我们必须谨防魔鬼的诡计(彼前5:8-9):
保罗感受到撒但正在哥林多教会里利用假师傅来破坏他的影响力,进而夺取教会;因为他们一直不肯接纳已悔改的会友,使撒但有机可乘,在教会中搞离间。这时,教会急需团结起来,赦免那犯罪的人。
如果我们不饶恕犯罪的人,还要憎恨他,这就给魔鬼留了地步(双重机会):
① 犯罪的人会心灰意冷,继而完全离开教会。
② 我们不饶恕他,是得罪别人,我们也就犯罪了。
(2)魔鬼的诡计:
① 用情欲来试探人。
② 容许罪恶。
③ 过分严厉:
告诉别人,说他的罪永远不得赦免。
(3)我们当赦免那悔改的人:
撒但会叫我们没有饶恕的心,使被惩治的人感到痛苦。
我们当饶恕悔改的人,把他挽回过来,使魔鬼无计可施。
三、基督的香气(林后2:12-17)保罗说出他在这重要时刻的工作:他离开以弗所到特罗亚,盼望能遇见提多,得知哥林多教会的消息。
1.保罗的行踪(12-13节):(1)“到了特罗亚”(12节):
特罗亚在现今的土耳其西岸,是昔日以弗所北部重要的城市港口,大概位于以弗所与马其顿中间。
保罗动身前,派提多代表他送一封严厉书信给哥林多教会(7:5-16),想知道哥林多信徒对那封信的反应。
保罗第一次到特罗亚,在那里传福音。他发现主给他开了门(传福音的门)(林前16:9)。他在那里等候提多从哥林多来回报。
(2)“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林后2:13):
提多没有照保罗所预定的时间赶回来。保罗在特罗亚虽有黃金机会传福音,但因他没有遇见兄弟提多心里就不安。
“兄弟”,新国际版译“我的兄弟”(参8:23)。保罗很看重提多(是希腊信徒)。
保罗在特罗亚见异象后,决心离开特罗亚,到欧洲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省找提多。
2.得胜的使命(2:14-17)对信和不信的人,香气是有分别的。
(1)“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14节):
①“感谢神”:
保罗突然为他的行程中断而解释,急不及待地转而“感谢神”。插入2:14-7:4的欢乐,写出“感恩”一词。
② 因他在马其顿找到了提多:
这次是他第二次去特罗亚(徒20:1-6)。他在亚底米庙事件后,离开以弗所去马其顿时,途经特罗亚。他终于遇见了提多(林后7:5-8),得知哥林多信徒以正确态度接受了那封严厉的书信,并对早期反对保罗的态度感到惭愧。
③“在基督里夸胜”:
撒但要在保罗和哥林多信徒之间制造分裂,但神挫败了牠的阴谋。保罗再次靠主胜过撒但。
保罗一生真的经历胜利,总是“在基督里夸胜”。离开基督,他就不能得胜(约15:5)。
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透过保罗得胜的生活,就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⑤ 欢乐地列队进行:
保罗取材于罗马将军凯旋游行的情景:在凯旋的队伍中,在得胜军队带俘掳回京时,(得胜者策马昂首地前进;战败者常常被铁链锁在战车的轮子上蹒跚而行),有香气随着他们。在属灵战争中,由神带领信徒得胜,神有如元帅(书5:13-15)带领军队打胜仗,藉着他们到处传福音。
(2)基督徒“都有基督馨香之气”(林后2:15-16,参歌4:12-5:1):
① 这种香气可同时指出生命与死亡(林后2:15)。
② 在两等人身上的效力(16节):
如春雨甘霖,对生长着的花草树木使之茂发;对已死的花草树木使之腐朽。
a. 对不信的人:
“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因为神会定所有不信的人有罪,判他们死刑(约3:36,林前1:18)。如挪亚和耶利米等传义道无人接受,他们就是死的香气。
b. 对信的人:
对得救的人,我们是活的香气叫他活。
c.“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林后2:16下):
保罗问:“谁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来担负起这么大的责任去作使徒呢?”使徒在现实生活中操纵听到这话之人的生死,是多么重大的责任!
“谁能当得起呢”?答案:出于神(林前15:10)。那些出于神去承担的,就能在世界各地显扬基督的香气。
(3)“我们不像那许多人”(林后2:17):
① 他们是“为利混乱神的道”:
“混乱”,直译:散播或叫卖。
保罗时代,有些传道人像沿街叫卖的小贩。他们宣讲,但他们自己不理解福音的内容,也不理会听众的反应。他们不关心天国的扩展;他们只想赚钱(参提前6:5-10)。
现在也有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传福音、为发财而传道。他们盼望别人给他们尊荣。他们是假师傅。
② 真使徒是神所差的,而不是人所派的(加1:1):
我们要忠心地、诚实地传福音,因为神在聆听。我们传福音不是为索取费用,不应成为自己的经济负担(林前9:7-15,林后11:7-12)。我们都应有这种态度(林后1:12,4:2)。
2:12-7章论侍奉;2:12-17论侍奉的信心:得胜,福音的香气。
一、新约的执事(1-6节)这里的“执事”,也是仆人。
1.保罗的荐书(1-3节)保罗写信推荐人,但他自己不用荐书。
哥林多信徒已改变了,足以充当保罗侍奉的推荐信。
(1)荐信(1节):
初期教会的信徒从一处到另一处,常带荐信。这是很普遍的(徒9:2,18:27,罗16:1,林前16:3)。
哥林多信徒是保罗活的荐信。写荐信的人是基督,保罗是笔,圣灵是墨水。
因为有人批评保罗,说他称赞自己,所以保罗用疑问句开始:“岂是又举荐自己吗”?
“岂像别人……”:“别人”,指假使徒(林后2:17)、假教师。他们携带假荐信到各教会去,以证明他们自己有使徒的权威。
保罗写过许多的荐信:举荐非比(罗16:1-2)和提摩太(林前16:10-11)等。但保罗自己不需要这种荐信,因保罗传福音引领归主的人就是他的荐信。
(2)“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林后3:2):
哥林多教会本身就证明保罗是使徒。哥林多信徒是保罗所结的果子,“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
(3)“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3:3):
① 第3节似乎与第2节相反:
保罗说哥林多信徒是他的荐信,现在又说他们是基督的荐信。第2节,保罗说哥林多这荐信,写在他心里;第3节,保罗把荐信写在哥林多信徒心里。
原来第2节保罗指出哥林多信徒是他的荐信,第3节保罗给予解释:因为众人都清楚他们是基督徒,是保罗的荐信:“藉着我们修成的”。
②“不是用墨写的”:
因为墨会变色的。
“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人用墨写的,而是圣灵写的。
③“不是写在石版上”:
神赐犹太人律法,写在石版上(出24:12,31:18,34:28)。
石版,是纪念碑,可置于广场中央。但石头是会瓦解的。
“乃是写在心版上”,圣灵写在人的心里,是存到永远的。
从基督时代开始,圣灵在人心里写下新的律法或新约(林后3:6,参耶31:31-33,结11:19,36:26,来8:7-10)。“心版”,可译“心的肉版”。
2.保罗的新约职事是神所委任的(林后3:4-6)保罗不夸自己,只夸神,所以他对侍奉满有把握。
4-18节说能力的本质,有三种的对比:新约与旧约的对比(4-6节);职事的对比(7-11节);勇气的对比(12-18节)。
(1)保罗的信心(4-5节):
他的信心不是在任何的荐信里,而是因基督在神面前有的。
① 不是自夸(4节):
因为他的信心是立在神面前的。他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但他因基督并在信徒生命中看见基督的工作。
保罗使徒的身份和使命,因哥林多教会的建立和成长得以证明,所以他才有这么大的信心。
② 使徒的承担是出于神(5节):
这就回答了2:16所提的问题。
保罗不是凭自己或靠别人的才能承担什么。他“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参林前15:10林后4:7)
(2)旧约与新约的对比(林后3:6):
这经文节直延至18节。
这节的“字句”和“精意”,不是指灵意解经。有人根椐这里说不要按字面解经,而要按灵意解经。
请注意,这里不是论解经的方式,而是另有所指。
①“祂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
新约和旧约都是神的应许,是神所立的。
“执事”:指为持定目的而服侍神的人(罗15:16的“仆役”,西1:7,4:7,提前4:6)。“职分”与执事,原文是同一字。职分即职事,是工作的方法与果效。
保罗在这里称自己和其他使徒为新约的执事。
②“不是凭着字句”:
“字句”,指旧约摩西律法或约,这是写在石版上的(申9:10)。但在这之前,神和亚伯拉罕已立了约(创17:1-8)。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林后3:6):但旧约的目的未达成,因为犹太人没有遵守诺言。他们无法完全达到律法的要求,更是反反复复地触犯律法,所以他们要不断献祭来洁净自己。
律法本身不能给人生命(罗3:20,参徒13:39)。基督降世前,人不遵守律法,律法就定他们的罪、判他们死罪(参罗8:2),所以说“那字句是叫人死”,这是定罪的职事(林后3:7-10)。律法不给人力量去遵守,只判违反律法者的死刑。
③“乃是凭着精意”:
“精意”,原文是灵。达秘圣经用大写,指圣灵(约6:63)。圣灵是新约的作者。
新约是基督用自己的血所立的(太26:28)。
“精意是叫人活”(林后3:6下):基督为我们死,把生命赐给凡信靠祂的人(参林前11:25)。从此以后,律法再也不能定我们的罪了(罗8:1)。
现在我们透过圣灵得生命(罗6:23)。人除了得永生,还得圣灵的能力,能遵行“道德律”(爱律)。因基督舍己,取消了“仪文律”。我们不用献祭,只要爱神爱邻舍(可12:28-31,罗13:8-10,加5:14)。
※ ※ ※ ※ ※ ※ ※
“那字句是叫人死”,旧约3000人在西乃山被杀;“精意是叫人活”,五旬节圣灵降临,3000人得救。
神的律法不变,但“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林后3:3下)
二、新约的荣光(7-18节)保罗为新约的职事辩护。这里论及定罪的职事和属灵的职事。
3-4章提到的“荣光”二字共有17次。
1.两约荣光的对照(7-11节)(1)属死职事的荣光(7节):
①“属死的职事”是律法:
但律法不会叫人死,叫人死的是罪(罗6:23,林前15:56);律法可判犯罪的人死(罗7:9-11)。
②“尚且有荣光”(参出34:29-35):
“摩西面上的荣光”,摩西在山上与神相交,面上开始有荣光,“人不能定睛看他的脸”。凡不守十诫的,都有被处死的可能(出19:13)。
③“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
摩西遮脸,不是遮荣耀,而是因为“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不让人看见。
(2)属灵职事的荣光(林后3:8):
这是福音的荣光(参来8:10)。
(3)两种荣光的比较(林后3:9):
① 定罪的职事(罗3:20)有荣光:
旧约律法定人有罪,定罪是律法的结果,因为人没有全守,但这种职事也有荣光。
②“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
“称义的职事”是福音,称人为义(罗3:21-22,5:16-17,林前1:30)更有荣光。各各他山上的荣耀盖过西乃山的荣耀。
(4)新约职事的荣光比旧约的荣光更大(林后3:10-11):
从前的和那废掉的,指以色列人与神立的圣约;极大的和长存的,指新约。
① 旧约的荣光像月亮的光(10节):
当太阳光(耶稣基督)在早晨照射时,月亮的荣光就褪色了。
律法虽有荣光,但与新约相比,就算不得有荣光了。
② 新约的荣光(11节):
旧约过去了(来8:13),新约取代旧约的地位(约1:17)。新约是永不会过去的。我们的救恩是永远的。
“那废掉的”(作成的)与“渐渐退去的”(林后3:7),原文是同一词。
2.基督的形像(林后3:12-18)(1)保罗有这样的盼望(12-13节):
这是永远救恩的盼望,所以保罗放胆传福音。他不像摩西那样把帕子蒙在脸上(出34:33-35)。他不用遮脸;他放胆坦城传讲。
① 有盼望(林后3:12):
这显明保罗深信福音的荣光是永不会褪色或暗淡下来的。
② 摩西不让以色列人看见那荣光的消失(13节):
“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帕子的作用是避免以色列人看见荣光退去。但摩西进入会幕时,是揭去帕子的(出34:29-35)。
基督徒现今可以坦然到神面前来。
(2)没有揭去帕子与除去帕子(林后3:14-16):
①“还没有揭去”(14节):
“但他们心地刚硬”(参可3:5),顽梗不化(罗11:7),就心思昏昧(罗1:21,11:8)。
“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惟有相信基督,遮盖人心的帕子才会除去,神的荣耀完全彰显出来;没有帕子遮盖了(可9:2-7,约17:5),我们就在神的荣光中行走了(约8:12)。
②“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林后3:15):
犹太会堂习惯每星期都诵读旧约(律法),现在还是这样。保罗写这信时,犹太人看不见摩西行为的真正意义。
“摩西书”,是犹太人在会堂里所读的摩西五经(律法书)。
“帕子还在他们心上”:在旧约,帕子蒙在摩西脸上;现在帕子蒙在犹太人心上,阻碍他们认识旧约的短暂和不足。
③ 靠基督揭去帕子(16节):
除去帕子之后,就能看见新约取代旧约了。
(3)“主就是那灵”(17节):
① 三一神没有分别:
“主”,又指神,同时主是神和基督。圣灵是神的灵,也是基督的灵。
② 三一神有分别(林后13:14):
基督和圣灵,我们不要混为一谈,但祂们的工作是不可分割的。
③“那里就得以自由”:
基督的灵在我们心里(罗8:9-10),我们就真自由了(约8:36)。
我们脱离了犹太人旧约的律法(罗7:6,8:1-2),脱离可怕的捆绑(参罗8:15),脱离朽坏的捆绑(罗8:21,参加5:1)。
(4)我们什么时候会变得像基督(林后3:18):
①“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
a.“我们众人”:
包括使徒、一切基督徒。
b.“敞着脸”:
根椐旧约记载,神只准摩西看见神的荣耀(出34:29-33,35)。新约,我们基督徒得到权利敞着脸,不必用帕子蒙脸,坦然无惧地与主面对面。
②“得以看见主的荣光”:
神在基督里显出荣光(约1:14,17:24,林后4:6),使我们得以看见。
③“好像从镜子里返照”:
“返照”,有译“看见”。
“镜子”是圣灵。我们读经时,自己的心也如镜子,与圣经相对照。我们常读经就常见主面。
我们从镜子看见自己,认识自己的真相,就求主洁净我们。
正如月亮反映太阳光,我们也反映神的荣光。
④“就变成主的形状”:
不是由返照而改变,而是我们从镜子里观看。多认识主,变成主的形状。
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不像月亮,因为基督的灵在我们心里。我们的荣光从里面而来,我们的荣光是不断增加的,靠圣灵的帮助,我们会长大成人……(弗4:13),到基督再来时,我们会完全像祂(罗8:29,加4:19,腓3:21,约壹3:2)。
⑤“荣上加荣”:
基督本身,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来1:3)。祂的荣光是永不退去的,是创世前与父同有的(约17:5)。
先是信上加信(罗1:17),继而是恩上加恩(约1:16),再次是力上加力(诗84:7,西1:11),最后是荣上加荣(林后3:18)。
第4章也关乎侍奉:侍奉的特色(1-6节);侍奉的状况(7-18节)。
一、福音的真光(1-6节)每个信徒都有责任清楚地传讲福音。
1.福音的职分(1-2节)(1)保罗和同工受了这职分(1节):
“我们既然蒙怜悯”:“我们”,指使徒(林前4:9),特别指保罗自己。
新约的职事(林后3:6),是神怜悯保罗,使他领受(参提前1:12-14),所以他“不丧胆”(路18:1,林后4:16,加6:9,弗3:13,帖后3:13)。
许多人传福音会丧胆,怕人不但不听、不信,而且还辩驳,自己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我们不要怕,因主总会怜悯我们。
为什么保罗不丧胆?请看哥林多后书4:2。
(2)真使徒(2节):
保罗不效法假使徒可耻的方法(帖前2:3-5):他们行事诡诈(比较林后1:12)、谬讲神的道(参11:13-15)。正如有人卖牛奶,先把水混入奶里。假使徒将假道混入神的话里。
保罗“只将真理表明出来”:用清淅、可了解的方法直述真理。保罗在这两方面传福音。
“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所有听保罗讲话的人,从心里确实知道;他所说的都是诚实和真心的。因为保罗在神前公开做每一件事(参约3:20-21),所以神也欢喜他。
作福音职事的人,当脱去可耻的事。当福音临到不信的人,由他们的良心决定悔改与相信。
2.我们怎样可以说服灵里瞎眼的人(林后4:3-4)有人指责保罗蒙蔽真理。保罗回答他们:对某些人,这真理是蒙蔽的,因为他们心上的帕子没有除去(3:15)。这就说明他们是不信的。
(1)“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4:3):
唯一看不见保罗所传福音真理的,是那些心里蒙着不信的“帕子”的人(3:14-15)。帕子不是遮蔽福音,而是蒙蔽不信人的心,以致他们属灵的眼睛看不见真理。向这样的人传福音,就像叫瞎子看镜子一样。
(2)不信者被弄瞎了心眼(4:4):
“这世界的神”:“这世界”,应译“这世代”。现在是罪恶的世代(加1:4)。“这世代的神”就是魔鬼(参约12:31)。牠弄瞎了不信的人的心眼(约8:42-47,林后11:14-15)。
不信的人因心眼瞎了,就看不见基督荣耀福音的光。他们只见金钱、终日享乐;他们以撒但为神。
使徒保罗主要的工作是要开瞎子的眼睛(徒26:17-18)。
“基督本是神的像”,是满有荣光的。这荣光要照亮他们(约1:14),让他们看见不可见的神(约14:9,西1:15,来1:3)。
3.“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林后4:5)(1)“我们原不是传自己”:
我们不要像假师傅。我们不应骄傲而抬高自己,不应追求从人而来的荣耀(帖前2:6)。
(2)“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
我们只当传基督的福音,将真理表明出来(林后4:2),再没有其它可传的(林前2:1-5)。
最坏的讲题是自己;最好的讲题是主耶稣基督。
(3)“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保罗虽是使徒,但他不是哥林多信徒的主人。相反,他作了他们的仆人(西4:1)。
从一方面看,保罗只是基督的仆人(林前7:22-23)从另一方面看,为基督的缘故,他作众人的仆人(林前9:19)。
耶稣在世也服侍人(可10:45),保罗效法基督的榜样(腓2:5-8)。
4.神的光“已经照在我们心里”(林后4:6)(1)神创造光(创1:3):
神的创造以光开始,光照万物。
神就是光(约壹1:5)。
(2)“已经照在我们心里”:
我们信耶稣时,神的光就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参约1:14)正如神创造天地时,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光照我们的心里,不是单给我们知识,更是藉着这些知识去光照别人。
耶稣是“世界的光”(约8:12)。祂今天继续向所有人说:“要有光”。
信徒不只像镜子反映主的形像,主更是住在人心里,让人被这光照亮。
二、在瓦器里的宝贝(林后4:7-18)4:7到5章,论及事工的苦难,盼望、激励和目标。
4:7-18,论及使徒的软弱和神的力量;使徒是有属天指望的瓦器。
1.我们在世上有苦难(7-12节,参约16:33)我们身体的软弱与属灵能力的比较。
(1)胜过环境的能力(7-11节):
主再来前是艰难危险的时代,我们不要被压倒。
①“宝贝放在瓦器里”(7节):
a.“瓦器”,指人软弱的身体:
在哥林多市场上卖的是瓦灯用陶土制的(油灯)十分便宜,但容易被打破;没有什么价值,也不美观,不会被人重视。
我们像瓦器(赛64:8):我们是普通、软弱、易碎的器皿,但只要透光就被神用得着。
b.“宝贝”:
这里的宝贝是“基督荣耀福音的光”(林后4:4),“得知神荣耀的光”(6节)。“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1:16)
c.“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
这是那光让卑微的器皿成为有用,是福音改变人的能力,使无用的使徒成为有用的仆人。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的。
② 传福音会有艰苦(林后4:8-9):
这里提到保罗所经历各种的试炼。保罗和同工经历“四面受敌”和“心里作难”(8节)。他们似乎是失败,实在是得胜。
他们“遭逼迫”和被“打倒了”(9节):没有人能为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又没有逃避,但神总是与他们同在。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始(申31:6)。
保罗的一生充满各种试炼(林后11:23-28),但神常率领他在基督里夸胜(林后2:14)。
基督徒应向死亡夸胜:在死亡时,身体完结,但本人没有被毁灭,反得属天的基业,就是公义的冠冕(提后4:6-8)。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8:35-39)。
③ 分担了耶稣的苦(林后4:10-11):
a.“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10节,参罗4:19):
我们得了生命,就当献上自己,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由于主的死而得。
我们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因此也必有新生的形像。
我们每天面对死亡的威胁(林前15:30-31),“我们如将宰的羊”(罗8:36)。
b.“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林后4:11):
或译“为继续更深地交于死地”,是天天地经历更深的死。我们受苦能忍耐,且在试炼中喜乐,赏赐是大的(太5:11-12),但必须是为基督受苦。
“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指基督复活的生命和大能,再一次(比较林后4:7)显明。人的软弱成为神大能夸胜的机会;我们每天的“死”,反显出复活生命的奇妙(1:9)。
(2)“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林后4:12):
“发动”,或译“作工”。
主的死,成了我的能力和秘决,主的死在我身上作工,主的生也显明出来了。我们的旧人有更深的死,我们的新生命就更成长。
保罗受苦,每天向自己死,就带给哥林多信徒福音的生命(复活的生命)。他天天面对死亡,因为越肯为基督受苦,福音工作就越兴旺,教会和信徒也越蒙福、昌盛(15-16节)。
2.里面的人更新的能力(林后4:13-18)保罗作工与生活是在几个动机之下:出于信心,主再来时死人的复活,将来的收成和奖赏。
(1)耶稣复活的大能,使我们不惧怕苦难(13-14节):
这信心使我们殷勤地传福音。
① 信心带来见证(13节):
保罗引用诗篇116:10的话:“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诗篇116篇,是感谢神拯救诗人脱离死亡的诗歌。
保罗也因着信:“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他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总能放胆说话,所以他努力不倦,四处奔跑,把福音传给世人。
② 为什么保罗那么勇敢(林后4:14):
他虽然受压,但他仍存有盼望,因为他知道必与耶稣一同复活(罗6:5,8:11,弗2:6,西3:3-4)。
(2)“凡事都是为你们”(林后4:15):
“凡事”,保罗所受的一切试炼和苦难,都是为哥林多信徒的益处。
“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恩惠,即基督的救恩。恩惠临到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就越发感谢神。因此,神的恩惠使“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
(3)不怕今世的苦楚,只靠信心生活(16-18节):
从16节开始直到5:10,都是论将来的盼望。
①“所以,我们不丧胆”(4:16):
保罗重述第1节“不丧胆”。1-16节头尾都说“不丧胆”,2-15节解释保罗怎样仍存喜乐的心。16-18节总结他已述说的论点。
“外体虽然毁坏”(参林前15:50):因他所受的苦,就日渐衰老、疲倦和软弱。
“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在他里面的圣灵却每天都更新他的内心(弗3:16)。“内心”(参罗7:22);“新”,因内心燃着耶稣复活生命不灭的火焰。
②“这至暂至轻的苦楚”(林后4:17):
“至暂至轻”,在世上的苦难与在天上存留的基业比较,是至暂至轻的(罗8:18,林前2:9)。
从永远的角度观看,基督徒所遭遇的困难,都不再显得那么艰苦(林后4:17,参5:1,17)。
来世的荣耀,不是我们受苦所赚得的酬劳,而是神的赏赐。
③“顾念所不见的”(4:18):
“不是顾念所见的”:“所见的”,今生的经历常带有痛苦,是暂短易逝的,常使我们丧胆,但我们不应丧胆(4:1,16)。
“顾念所不见的”:不见的也是同样真实(来11:1,7,26-27),且是永远不朽的;是内住的属灵力量,使我们胜过一切的压力,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当仰望神(腓3:20,来12:2)。如果我们只看外表,就会灰心。
这章提到我们天上的居所,是我们复活的保证;再论及劝人与神和好的职分。我们今生行事,是凭信心而不是凭眼见。
一、我们天上的居所(1-10节)这里提的是关于基督徒死后复活与基督徒受审等问题。
1. 帐棚与房屋(1-5节)“我们原知道”:不是盼望。
(1)“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房屋”(1节):
①“帐棚若拆毁了”:
“地上的帐棚”,指我们的身体(彼后1:13-14)。帐棚不是永久的居所,而是临时的住处(彼前2:11),是客旅随行的居所。
帐棚会被拆毁,这是指身体的死。
②“必得……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这是指复活的身体(林前15:42-44,49),是灵体(罗8:23),是永远的居所(来11:8-10),再没有病痛(腓3:21,启21:4)。
“不是人手所造”:其实我们现在的身体也不是人手所造的。这里是指不属乎这世界的(来9:11),将来的身体是为天上生活而别特设计的。
“必得”:不是死后即得的(帖前4:13-18),要等复活后“必得”。我们死后,灵魂到天家享永福,身体在坟墓里。主再来时,在坟墓里的尸骨被神造成一个荣耀的身体,与灵魂再次合一。这身体的形状和主的身体相似(约壹3:2)。
(2)我们叹息(林后5:2):
里面的人(4:16)“不愿在这帐棚里”。
第4章提到许多的苦难。
“叹息”:因今生多痛苦,我们等候得着复活的身体(又用“衣服”表明)。保罗是织帐棚的,所以他知道与帐棚相似的物料可用来做衣服。
(3)“赤身”(林后5:3):
是赤露,因复活前,未得灵体。古时旅行,常是先撒去帐棚,露天睡,有如赤身。
指身体与灵魂的分离,或灵魂没有身体。死后到复活前,不再以躯体为衣。
保罗盼望在未死前,基督会再来,所有已死的基督徒会得到荣耀的身体。
(4)“乃是愿意穿上那个”(5:4):
①“叹息劳苦”:
“叹息”,关生活;“劳苦”,关工作。
我们现在的身体渐衰,为此就叹息忧愁(罗8:23-24)。保罗不愿在主再来前死去,以致肉身要经过朽坏。
②“并非愿意脱下这个”:
“死”的意思。
③“乃是愿意穿上那个”:
不是穿上衣服,而是穿上灵体。
他“愿意”得神所赐复活的身体。他不盼望死后与被提之间的状态;而是盼望被提时得那不朽坏的身体。
保罗时代,许多基督徒相信基督会在他们死前再来。当主再来时,他们的身体就改变,已睡的信徒就复活(林前15:51-52,帖前4:16-17)。
④“被生命吞灭了”:
不是被死亡吞灭了(赛25:8)。
“被生命吞灭”:因已进入基督复活的生命里,肉身被复活的身体取代,直到永远(参林前15:53-54)。
(5)圣灵是我们复活的凭据(林后5:5):
①“培植我们的就是神”:
神使我们在基督再来时得复活的身体,有属天的形状(林前15:49,罗8:11),在天上与祂永远活着。信徒得不死的身体是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是祂奇妙的预备(腓3:21)。
②“祂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
我们怎能肯定我们会得荣耀的身体呢?
圣灵见证这是真的(罗8:16-17),保证将会发生的事的凭据(林后1:22,弗1:13-14)。
2.保罗对复活的确信(林后5:6-10)(1)今生不能亲眼见主(6-7节):
“所以”,回应1,4节,又对死无惧。
①“坦然无惧”,直译“不懊丧、不灰心”(6节,参8节):
我们现在的身体是“与主相离”,但有主的灵与我们同在。
② 凭信心不凭眼见(7节):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林前1:22),神迹是眼见,智慧是理智,都不是行事为人的信心原则。
哥林多教会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很难相信复活。希腊人多认为人死后灵魂得释放,所以没有不朽坏的身体,而灵魂是永存的。但圣经说:身体与灵魂不是永远分离的(林前15:46-58)。
由于主与我们同在,且应许是确实的,所以我们凭信心而活。
我们凭信心与主相交(来11:1),所以不是绝对“与主相离”。
(2)“与主同住”(林后5:8):
“离开身体”:即死后和被提之间的身体与灵魂分离状态。
“与主同住”(参1节,4节):人死后,他的灵魂不是飘游无定,而是与主同住(参6节,约14:1-3),没有空隙。
(3)“要得主的喜悦”(林后5:9):
我们不是怀着雄心大志成大业,但我们在讨主喜悦方面要有雄心。
“住在身内”,即活着;“离开身外”,即死去,“我们立了志向”(直译“我们雄心勃勃”,原文与罗15:20,帖前4:11同词):我们得救后进入侍奉,心中就要立志(拉7:10,但1:8),“要得主的喜悦”(参罗14:8),这是要付代价的,我们要有好行为,为得主的赞赏,得赏赐。
(4)基督的审判台(林后5:10):
哥林多人对审判台bema 很熟悉(徒18:12的“公堂”),是法官席或平台。希腊国奥林匹克有競技台。
我们要“显露”:在审判台前,我们不只站着,更把我们的生命显露,展示出来。就如我们接受体检,要进行X光线检查一样。
“按着本身所行的……受报”:行善受赞赏(林前4:5,弗6:8),行恶受报应(西3:25)。“恶”,希腊文是“没有价值的”。
当基督再来时,基督徒被提,在空中受审(太16:27,罗14:10-12,林前3:8,11-15,4:5)。
二、和好的职分(林后5:11-21)这是劝人与神和好的职事;我们在侍奉上当问心无愧。
1.保罗的使徒职分无可指责(11-17节)他是为主而活的。
(1)我们必须敬畏神(11节):
有一天我们的善行要在审判台前显露出来(10节),所以我们要努力侍主、讨主的喜悦。
“所以劝人”可译“说服人”,即向人陈明福音是可信的(徒18:4,28:23),劝人与神和好(林后5:20)。
保罗事事对主敬畏。他传讲福音坦白真诚,毫无隐藏,就像在审判台前一样。他这样作,盼望哥林多信徒凭良心见证他的纯洁、忠诚。
(2)用行动来对付假师傅(林后5:12):
① 保罗不是“再举荐自己”:
保罗所作的一切都是为神,使教会得益。
②“乃是叫你们因我们有可夸之处”:
保罗不试举荐自己,他只说自己的生命是正直诚实的。
③ 好对付假师傅:
a. 当我们被人攻击时,当效法耶稣的榜样保特缄默(彼前2:23)。
b. 当全教会被毁谤时,教会的领袖就要回答他们,驳斥他们的指控。“有言可答”,是为了避免教会受伤害。
c.“那凭外貌不凭内心夸口的人”(比较撒上16:7):
正如哥林多后书11:18“凭着血气自夸”的人,这些人关心的不是信徒的灵性,而是关心自己的名誉和金钱等。
保罗不是为夸赞自己,而是要给信徒资料,可以答覆那些假使徒(2:17)。
(3)“不再为自己活”(林后5:13-15):
① 为神与为你们(13节):
a.“我们若果癫狂,是为神”:
也有人说耶稣“癫狂了”(可3:20-22)。
有人反对保罗,说“你癫狂了吧”(徒26:24);也有人指他在大马色路上的经历是不可靠的(徒9:1-9);也许有人认为他太虔诚、太狂热。
保罗说:“我们若果癫狂,是为神。”
b.“若果谨守,是为你们”:
“谨守”,原文指清醒,与癫狂成了对比。他在哥林多的所作所为是合情合理、冷静谨慎的(林前14:15-19),都是为了信徒的好处。
②“基督的爱”(林后5:14):
“激励我们”:“激励”,可译“约束”或“看管”。基督的爱是最能鞭策保罗人生的力量。保罗因基督的爱作了一切的牺牲。
a.“一人既替众人死”:
基督的爱,指基督为人死。基督不单为保罗献上生命,更“替众人死”。这“众人”指所有相信的人。如果基督没有替我们死,我们就注定要在地狱里永死(可10:45)。
b.“众人就都死了”:
所有的信徒(不是全人类)都与基督同死(罗6:3),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罗5:12-21, 6:6-8)。
③ 为主而活(林后5:15):
a. 基督赐我们生命:
我们信耶稣时,旧人与基督同死,就得了属灵的生命(罗6:4-5,8,加2:20)。
b. 为主而活:
我们信了基督,就不该再为自己活;我们当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基督,为主而活。
我们脱去旧人、穿上新人,逐渐要活得像基督(罗13:14,加3:27,弗4:22-24)。
(4)“不凭着外貌认人了”(林后5:16):
① 过去“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参12节):
保罗在悔改前,他认为基督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不要像世人那样按肉体评价任何人。
②“如今却不再这样认祂了”:
单得着有关基督的知识不够,更要在灵里认识祂。
我们也“不凭着外貌认人了”,而应按属灵标准评论人(罗8:5)。
(5)“新造的人”(林后5:17):
① 不是把我们的旧人改造为新人:
我们的旧人死了,新人才出生(约3:3,罗6:8)。“新造的人”,直译“一个新的创造”。这不是基督徒的行为习惯,而是我们的地位。
其它宗教没有说人会成为新造的人。
②“在基督里”:
我们真心相信,以神为我们人生的主宰。我们在基督里,就是新造的人了。
2.和好之道(林后5:18-21)(1)和好的职分(18节):
① 与神和好:
人犯罪,所以要与神和好。基督是中保(提前2:5)。我们透过基督(赛53:5-6),透过十字架(罗5:1)与神和好。
②“又将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
我们首先与神和好,神又将劝人与祂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
(2)重申哥林多后书5:18,“这就是”(19节):
和好之道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西1:19-20),不定罪(罗8:1)。和好之道是基督的福音。但不是“普世的救恩”,而只是在基督里的人才能与神和好。
“托付了我们”:我们得救后,就有责任向世人传福音。
(3)我们不要保持缄默(林后5:20):
“使者”:是大使,派往别国的官方代表,派驻另一国的代表。“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是神的发言人,是万王之王的大使,无与伦比(参提前6:15)。大使的工作是劝人与神和好。我们不只与神和好,我们也希望别人因我们的见证而与祂和好。
“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求你们”,原文没有“你们”,不是指哥林多信徒,而是指保罗及同工所传讲的对象。
(4)福音的中心(林后5:21):
“神使那无罪的”(小字“不知罪”):基督没有罪(来4:15,彼前2:22,约壹3:5)。
“替我们成为罪”:“成为罪”,应解作“赎罪祭”(罗8:3)。基督代我们受刑(赛53:12),我们的罪是搁在祂身上,但不是在祂里面。
“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我们在神面前得称义,更“成为神的义”(罗1:17,3:21-22)。
保罗受苦独多,但他不只满有喜乐,他还劝勉哥林多信徒要结出圣灵的果子,生活上要与所蒙的恩相称。
一、描述保罗的人生(1一13节)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劝谕,告诉他们应尽的责任。
1.神仆的劝慰(1-10节)(1)“不可徒受祂的恩典”(1-2节):
①“也劝你们”(1节):
a.“我们与神同工的”:
指保罗自己和一同作使徒为神的同工(林前3:9)。
b.“也劝你们,不可徒受祂的恩典”:
有人认为“徒受”是指救恩是可以失去的。其实救恩是永不失的。
“徒受”,指我们犯罪或不结生命的果子(可4:17-19)。我们的工作会被烧毁(林前3:10-15),但本人是得救的(林后5:10)。
哥林多信徒中有人被假教师所传的迷惑了,就怀疑保罗和他的教训。他们听了神的信息后,却不让神的话影响自己的言行。说明他们是“徒受祂的恩典”。
② 原因(林后6:2):
注意“因为”这两个字。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赛49:8),以赛亚形容基督来到,就是“悦纳的时候”。
保罗说,那日已经到了:“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不会延到明天;“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哥林多信徒当把握时机,免得徒受恩典。
以赛亚书49:7讲主耶稣被本国的人憎恶,我们知道这是导致祂死的原因;8节下“我搭救了祢”,耶和华会帮助和保守祂。耶和华差祂伟大的仆人去释放被囚的,使被掳的回归。这应许应验在基督身上。
“现在”是恩典时代,保罗劝我们不要错过这恩典(参来3:12-15)。
保罗不是把旧约的人排除于恩典和救赎之外。他们从远处望见,并欢喜迎接这应许的实现(约8:56,来11:13)。
(2)保罗侍奉的态度(林后6:3-10):
神的工人当注意多方面的事:保守这职分(3节);“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也当有美德(4-5节);在真理、智慧上有认识(6-10节)。
保罗凡事小心,不叫自己的职分被人毁谤,反倒表明自己是神的仆人。
① 保罗转谈他自己在基督徒职分的态度(3节):
保罗是我们的好榜样(林后1:12)。
a.“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
保罗不想在言语或作事上妨碍人归向基督。我们不好的行为会妨碍人,成了别人的绊脚石。
常有人找借口不接受救恩,他们在传道人的言行不一中找借口。所以保罗提醒他们“不叫人有妨碍”。
b.“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
保罗确保自己生命、和行为与教导一致,否则他的职分会被人毁谤。这职分不是指教会里宝贵的职位,而是指服侍基督。这不涉及按立,而是属乎所有属基督的人。
②“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6:4-5):
保罗为基督忍受许多的试炼,这些试炼培养了忍耐(雅1:3)。他面对逆境而不怨。
“就如许多的忍耐”:哥林多后书6:4-5有9种作神仆必须忍受的苦难,依次分为3组:
a. 一般的苦难:
(a)“患难”:为基督忍受逼迫。
(b)“穷乏”:指食物、衣服和住所的缺乏。
(c)“困苦”:常遇的逆境。
b. 别人给予的苦难:
(a)“鞭打”:保罗多次受鞭打(徒16:23)。
(b)“监禁”:哥林多后书11:23重提。
(c)“扰乱”:因传道招来的暴乱和骚乱。
c. 自制而忍受的苦难:
(a)“勤劳”:包括织帐棚等工作。
(b)“儆醒”:要常警觉着魔鬼的诡计和仇敌要伤害他们的计划。
(c)“不食”:是自愿的不食,与想食而不得食的饥饿不同。这里可能是“禁食”,更可能指因穷乏而要忍饥。
③ 保罗的美德表现在使徒的职分上(6:6-7):
a. 以一些明显圣灵的恩赐和果子,表明自己是神的仆人,使他能忍受这些试炼(6节):
(a)“廉洁”:纯正和圣洁。
(b)“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工作。也指他所作的不是出于无知,而是有神所赐的知识。也指对神旨意洞察力及待人接物的智慧。
(c)“恒忍”:与忍耐有些不同。这里指忍受别人的伤害与侮辱而不向他们发怒或报复(箴14:29,罗12:19,雅1:19)。
(d)“恩慈”:为别人献上自己。
(e)“圣灵的感化”:这是培育以上品德的力量。原文单作“圣灵”,大概指圣灵的恩赐,与随之而有圣灵的品性。
(f)“无伪的爱心”:对属神子民所显的爱心,这爱心不是装假或虚伪的。
b. 几种特别的(林后6:7):
(a)“真实的道理”:指基督的福音,也指保罗真诚的说话。这是哥林多信徒知道的(林后2:17)。
(b)“神的大能”:保罗在神的大能里作工,是透过圣灵能力作工的(林后2:3-5)。
(c)“仁义的兵器在左在右”:
古代的人争战时,士兵右手拿剑、左手拿盾牌。用剑进攻,用牌防守。
“仁义的兵器”,是指义行(罗6:13),是神的军装之一(弗6:11-18),是用来对付任何毁谤的。左边是信德的藤牌(弗6:16),右边是圣灵的宝剑(弗6:17)。
④ 基督徒侍奉中一些对比:顺逆两两相对(林后6:8-10)。
a.“荣耀、羞辱”(8节上):
这是生活上的荣耀和羞辱。
b.“恶名、美名”(8节中):
“恶名”,是被人毁谤;“美名”,是神的赞许。
c.“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8节下):
保罗的仇敌是这样指控他,但他不是个骗子。保罗不可能是个诱惑人的人。
耶稣被骂为“那诱惑人的”(太27:63),但祂被骂不还口(彼前2:21-23)。
d.“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林后6:9上):
保罗的反对者说他是个微不足道的教师、是个无名小卒。当保罗选择基督时,就失去名誉、声望和尊荣。保罗为基督放弃一切。
“却是人所共知的”(参太7:16),更是主所认识的人(提后2:19)。
e.“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林后6:9中):
外体毁坏了(4:16),每天面对死亡的威胁(罗8:36,林前15:31,林后1:8-10,11:23-26)。
“却是活着的”,基督的生命就更在保罗的生命里彰显出来(林后4:10-12)。
f.“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6:9下):
“受责罚”,指神的管教。
“不至丧命”(徒14:19-20,林后4:8-9,参诗118:18)。
g.“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林后6:10上):
详看马太福音5:11一12,罗马书5:3,腓立比书4:4。
h.“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林后6:10中):
保罗传福音给人,分文不取。他本是富足的,却为哥林多信徒成了贫穷,叫他们富足(8:9)。
在基督里的富足不是钱财,而是在神前的富足(参路12:15-21)。我们没有钱给人,但厚赐别人的是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徒3:1-8,16,弗3:8,16)。
i.“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10下):
“一无所有”(提前6:7)。
“样样都有”(罗8:32,林前1:4-5,3:21-23,弗1:7,2:7,3:8,西2:3)。且有永远的产业存在天上(彼前1:4)。
2.保罗以父亲的心来教导他们(林后6:11-13)(1)口开心宽(11节):
①“口是张开的”:
保罗向哥林多信徒张口,在各样的事上是公开的,清楚地说话,说话坦率、诚实(1:12-14,4:2)。
② “心是宽宏的”:
保罗向哥林多信徒胸襟广阔,随时准备接受他们,对他们充满着爱。
(2)你们心肠狭窄(6:12):
“心肠”,指情感;“狭窄”,指受限制。
“你们”:你们对我们保留爱,心肠狭窄。
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爱是宽宏的,没有保留,但他们对保罗的爱是狭窄的。
(3)保罗的要求(6:13):
保罗要求哥林多信徒“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更多爱他,向他打开心门。
保罗以自己为哥林多信徒属灵的父亲,要求他们回应他的爱。
二、“不要同负一轭”(6:14-18)这里不是讨论基督教的理论,而是讨论真信徒的信心。圣徒应有合乎圣经所说的“分别”,因为真假无法共存。6:14-7:16插入一段,论拜偶像和分别为圣的事。
1.“你们和不信的”(14节):“原不相配”(申22:9-11),“不要同负一轭”:牛是洁净的,而驴是不洁净的(申22:10)。
这里的“不信”,一方面是指不信的人:基督徒可以和他们一同吃饭(林前10:27),可有一定的联系(林前5:9-10)。但我们不参与恶事或拜偶像,也不能和他们“同负一轭”:不要与不信的结婚(参林前7:39);也不要与他们合伙经商(只可在他们的商场里作工)。
另一方面,这“不信”,主要指假师傅。我们不能与他们同负一轭。假师傅如何吸引,信徒千万不要受骗上当,因为他们始终是撒但的差役(林后11:13-15)。如果我们和他们合作,就是相轭也不相称。
2.5个“有什么”(林后6:14-16),答“没有”(1)“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14节中):
“义”,是圣洁行为(罗6:19)。“义和不义”,是道德操守的范围。我们不能与假师傅有交通。交通是根据新生命(约壹1:1-3)交通神的事。
(2)“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林后6:14下):
我们是光明的子女(弗5:8),抗拒基督的就是行在黑暗中(约3:19-20)。当光明一进入时,黑暗就走了。
忠于基督的人,不应加入一个接受未信的人作会友的教会。
(3)“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林后6:15上):
“彼列”,旧约译作“匪类”(申13:13),这是撒但的别名。原文指“无用”或“邪恶”,是敌对神的势力。
基督复活升天前,撒但已从天上坠落(路10:18)。
(4)“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林后6:15下)。
(5)“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6:16):
“神的殿”是基督徒,“是永生神的殿”(林前3:16,6:19,彼前2:5)。神的灵住在我们里面,所以我们要圣洁。
“偶像”:这里说的“偶像”,不单指雕刻的偶像,也包括把我们与基督相隔的东西,如金钱、享乐、名誉或物质等。圣殿里不能有邪恶、不圣洁或偶像(林前10:20-21)。
“就如神曾说”,保罗引用出埃及记29:45,利未记26:12,以西结书37:27。神的子民在哪里,祂也会在哪里,所以神的子民需要圣洁。
3.总结14一16节的教导(林后6:17-18)“又说”(17节),应作“所以”,下面是总结。
(1)分别为圣(17节):
①“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
引自以赛亚书52:11“从巴比伦出来”,这里不是指信徒彼此划分。这句话没有叫我们因一位弟兄与我们在某些事上有争议时,就与他分开。撒但要基督徒彼此相争,分裂教会的人也常引这节经文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里特别是指与假弟兄、假师傅分开。我们应说服假信者悔改。如果他们不肯悔改,我们就要与他们分开。我们不要与所谓是弟兄(其实是假弟兄、假师傅)的保持正常的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林前5:11)。
②“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林后6:17下):
所指的是各种形式的邪恶,包括商业上、社会上和各宗教上的不洁等。
(2)根椐17节“我就收纳你们”,这里补充“我要作你们的父……”(18节):
这里不是说,我们听神的话便成为神的儿女,而是说与假弟兄、假师傅有分别,显明我们是神的儿女。
这是神应许所罗门的话(撒下7:14)。
保罗在第1节接上文论及洁净和成圣后,从2-16节,他谈论因哥林多信徒悔改的好消息而使他得到的喜乐。
一、保罗的喜乐和安慰(1-7节)在谈到他的喜乐和安慰之先,他先论及洁净和成圣。
1.洁净和成圣(7:1)(1)“我们既有这等应许”:
指6:16-18的应许:“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我们“就当洁净自己”(7:1)。神是至圣的,所以我们也要圣洁(彼前1:14-16)。
(2)成圣的条件是什么:与我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① 消极方面:
“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我们要除去不当有的污秽、心灵中的罪欲。
② 积极方面:“敬畏神,得以成圣。”
单除罪不算成圣,我们还必须具有神的品德,有分于神的至圣(利19:2)。这是神的工作(帖前5:23)、圣灵的能力(罗8:9-10);也有我们当尽的本分:甘心将自己献给主,由主支配管理(罗12:1)。
2.回复以宽宏相待的心(林后7:2-4)这是接6:11-13的思路。
7:2-4给我们看见保罗多么爱哥林多信徒;因为他们能彼此谅解。
(1)3个“未曾”(7:2):
先说“你们要心地宽大收纳我们”,直译:“在你们心里为我们留一个地方”。
①“我们未曾亏负谁”:
保罗未曾亏负任何人。
②“未曾败坏谁”:
败坏,是向人进攻,保罗未曾败坏任何人的名誉。
③“未曾占谁的便宜”:传道人不是为贪人的便宜。
以上都是假师傅毁谤保罗的。其实这些都是假师傅自己所犯的罪。
(2)保罗准备与哥林多信徒同生同死(7:3):
保罗“不是要定你们(哥林多信徒)的罪”,而是深爱他们。保罗在患难中,因信徒的悔改得到安慰,得到快乐。
(3)保罗“满得安慰”(7:4):
从2:14开始讲使徒职事的插话,一直到本节才结束。他现在听见提多带来的好消息(他等待已久的),不只他快乐,也叫别人得安慰(6节)。
“我大大地放胆,向你们说话”:可译“我对你们大有信心”。保罗在整封信里不断地纠正他们一些人的态度,但对整个教会,他非常有信心。他感到自己与哥林多信徒有密切的关系。
“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保罗称赞他们,大概是因他们愿为耶路撒冷贫穷的圣徒捐助。
3.保罗在马其顿的时候(7:5)上文说保罗离开以弗所去找提多,因找不到,保罗便到马其顿去(2:12-13)。那时,提多刚从哥林多教会回来,把哥林多信徒的好消息带给保罗。即使到了马其顿,保罗“身体也不得安宁……”,他仍未与提多联络。“身体也不得安宁”,与2:13“心里不安”是同义。
“外有争战,内有惧怕”:保罗怕哥林多信徒会因他所写的严信与假师傅的影响而不忠心。
先是保罗如何忧愁(5节,看6-7节);再论保罗如何喜乐(5-16节)。
4.“藉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7:6-7)神的介入:神藉提多从哥林多来安慰保罗。保罗到马其顿时,没有找到提多,但稍后提多就来了,且带来好消息:哥林多信徒的“想念”(即关心他,参箴25:25)、“哀恸”(因他们容忍罪,后来悔改了)、和“向我的热心”(不只向神发热心),“叫我更加欢喜”。
哥林多信徒渴望与保罗见面,这就安慰了保罗。原来假师傅设法要使圣徒与保罗疏远,但这是徒劳了。
二、带来悔改的忧愁(林后7:8-16)1.提多把好消息告诉保罗之后,他就快乐(8-9节)(1)保罗曾后悔发出“忧伤的信”(8节):
①“我先前写信叫你们忧愁”:
“先前写信”,可能是已失的第二封信,那信严厉责备他们(见2:3-4,9)。
② 懊悔与不懊悔:
a.“我后来虽然懊悔”:
“懊悔”是后悔、遗憾的意思,与悔改是有分别的。
这不会影响“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保罗也是一个人,他会因别人而感到失望和忧虑。哥林多信徒初读这封严责的信时也感到痛楚。
保罗怕使他们过度忧愁,以致大受亏损(7:9下)。
b.“如今却不懊悔”:
保罗写信责备信徒,使他们忧愁,“不过是暂时的”。
(2)保罗因他们从暂时的忧愁中生出懊悔(好结果)而欢喜(9节):
他们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不受亏损了。
2.他们的懊悔(10-12节)信耶稣前的懊悔不能得救,例如犹大等,他们需要悔改与信靠。
(1)两种忧愁的比较(10节):
①“依着神的意思忧愁”:
基督徒犯罪后的懊悔,就生出这种忧愁。
“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这种懊悔,是心意的改变。原文是“没有后悔的悔改”。
“以致得救”:哥林多信徒已经得救了。这里的得救是说人从罪、从辖制或生活困苦中得释放。
②“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这种忧愁不是真正的懊悔,只是良心苛责,至终是死,如犹大等(参太27:3-5,来12:17)。
(2)“依着神的意思忧愁”的结果(林后7:11):
保罗警告哥林多信徒,说有人在教会里犯大罪。根椐这节经文,哥林多教会惩罚了那人,以致他们与那人的罪无关,“表明自己是洁净的”。
“从此就生出”,即结果:
①“殷勤”:
指热心、有动力、有光照。初时虽然不关心,后来就对整个事件都十分关注。
②“自诉”:
原文是“分诉”。不是自辩,而是坚决行动,以防进一步犯罪或过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交代。他们的态度转变成了行动的转变。
③“自恨”:
原文是“愤慨”。可能指他们自己的态度,因容许这些事在他们中间,久而没有行动。
④“恐惧”:
带有惧怕主的心行事;也包括怕保罗带刑杖来访。
⑤“想念”:
是切慕,心灵被唤醒,渴望保罗来访。
⑥“热心”:
有望神得荣耀、罪人得挽回,他们得洁净(7:7)。
⑦“责罚”:
对反叛者的惩罚或谴责。
(3)保罗把他写前书的动机和目的告诉哥林多信徒(12节):
① 目的是要信徒在神前醒觉他们与保罗深厚的情谊;不要因犯错误者的事情而与保罗交恶。
哥林多信徒初时不听保罗的命令,没有以纪律处分那犯罪者,反容忍他所犯的罪(林前5:1-2)。他们骄傲,保罗写那严信是要引领他们悔改,盼望他们会尊重他的权柄,听从他的话(林后2:9)。现在他的愿望实现了。
② 本节有3个主要难题:
a.“从前写(的)信”是哪一封:
是所丢失的那一封(2:4)。
b.“那亏负人的”是谁:
是哥林多前书5章里提到那个犯淫乱者;也可指教会中一些作乱者(2:5-6)。
c.“受人亏负的”又是谁:
是那犯淫乱者的父亲。
如果是指一些作乱者,那受人亏负的就是保罗自己(2:5)。
3.保罗的欢喜与安慰(7:13-15)提多访问哥林多教会后,回报保罗:教会热诚接待他;信徒认真接受保罗的教导;保罗听了就很欢喜。
(1)因信徒使提多心里畅快欢喜(13节):
保罗因哥林多信徒恩待和尊重提多,使提多心里畅快,保罗“就更加欢喜了”。
(2)保罗对提多夸奖哥林多信徒(14节):
哥林多信徒没有对提多不好。保罗夸赞他们的话都是真的,保罗没有惭愧。
(3)哥林多信徒恐惧战兢地接待提多(15节):
“恐惧战兢”,不是害怕,而是在主面前,对接待提多一事存严谨的态度,且认真地叫他欢喜。
4.在凡事上为众圣徒放心(16节)本节是保罗呼吁的尾声,是哥林多后书第一部分的结束。本部分集中描述保罗的事工,及保罗决意加强哥林多信徒与他自己的联系。他不是悄悄地收场,而是欢喜、荣耀地告一段落。
保罗放心,不是指他认为哥林多信徒不可能再犯罪,而是保罗对他们有信任;他对提多的夸奖并没有落空。
保罗勉励(不是命令,8:8)信徒当救济耶路撒冷的圣徒(8-9章),因为犹太地发生饥荒(徒11:27-30)。
保罗在一年前写哥林多前书时已提到当救济耶路撒冷贫穷的信徒(林前16:1-4)。但在一年之间哥林多教会发生了问题,就把这事搁置了。及至问题已解决,保罗就重提救济贫穷信徒的事。犹太人对保罗很憎恨,但保罗正值犹太圣徒贫乏时,就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
一、鼓励信徒要慷慨(1-15节)这里提到救济的好榜样和原则,从爱心与行动着手。
1.救济的原则(1-6节)(1)马其顿省众教会的好榜样(1-5节):
保罗当时是在马其顿省,他盼望哥林多教会效法马其顿众教会。
马其顿省南边是以哥林多为省府的亚该亚省。在马其顿省的腓立比和帖撒罗尼迦这两个城市都建立了教会。而马其顿省有许多好教会,特别是腓立比教会和帖撒罗尼迦教会是最好的榜样。还有庇哩亚教会也是好榜样的。
①“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1节):
“恩”,是一个恩惠(参7节)。
② 艰难贫穷还有丰厚的慷慨(2节):
腓立比信徒和帖撒罗尼迦信徒虽然是“极穷”的(参腓1:29-30,帖前1:6-7,2:14,帖后1:4),又经受严峻的试炼(他们刚经历一次大患难),但他们仍然慷慨给有需要的基督徒。尤其是保罗在希腊众教会发起救济,要他们帮助耶路撒冷贫穷的基督徒时,他们响应了而且是乐意救助:“仍有满足的快乐(喜乐)”,因福音所带来的福气。可惜现在有些贫穷的基督徒很自私、很吝啬!许多人尽量把钱储蓄备用,穷人更是这样!
我们不是以献多少为标准,而是以保留多少来衡量慷慨的心(可12:41-44)。
我们对人慷慨,神也对我们慷慨。“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参林后9:7,腓4:19)
凡自怨贫穷、尽量少献的基督徒,就当向马其顿的基督徒学习。
③ 马其顿众教会再三求保罗(林后8:3-4):
a. 他们是“过了力量”(3节):
可能保罗推辞他们,因他们贫穷(他们正在患难中受大试炼)。但他们再三地要求。
b. 他们“自动地,再三恳求”(4节新译):
他们不是恳求有所得,而是恳求有所给:“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恩情”:“恩”grace,是神给穷人的恩惠;“情”fellowship,是主里弟兄间的情谊。这是两者之间的表示。
④“先把自己献给主”(5节):
这是本书一个中心主题(参12:9-10)。
a. 先把自己献给主(罗12:1):
这也包括自己的财物。
b.“又归附了我们”:
照主的吩咐,把献款交给使徒;用在最需要的圣徒身上(太25:40)。
(2)保罗委派提多办完这慈惠的事(林后8:6):
① 保罗劝提多:
“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在提多指导下,哥林多信徒一年前开始办慈惠的救助(8:10,9:2),但因哥林多教会出现问题,才把这事拖延了。
②“就当办完了”:
保罗要提多去办完这善工(慈惠的事),做事要有始有终。
2.救助的目的(林后8:7-15)(1)助贫是信徒当有的行动(7-9节):
① 哥林多教会满有恩赐(7节,林前1:4-7):
a.“信心”:
可指坚强的信心;信心的救助。
b.“口才”:
可指精通各种方言。
c.“知识”:
是属灵的恩赐(林前12:8),或广泛地掌握圣经真理。
d.“热心”:
对神的事情。
e.“爱心”:
有译“对我们的爱心”。
f. 现在保罗多加一样:“在这慈惠的事上”(比较19节),就是“慷慨的救助”。
哥林多信徒没有理由落后,因他们有丰富的恩赐,但他们富而不仁。
保罗劝他们“就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
②“不是吩咐你们”(林后8:8):
保罗不是对哥林多信徒施加压力。他只是劝勉他们,而不是命令他们。保罗藉“别人(马其顿基督徒)的热心”(参约壹3:17-18)来“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
真爱心和慷慨不是靠“吩咐”就能有的。
③ 主耶稣基督的榜样(林后8:9):
第9节论主耶稣基督的榜样,9-15节论基督的榜样就是教会奉献的原则和标准。这榜样比马其顿的榜样更大更美。
a.“祂本来富足”:
祂拥有神一切的丰富。
b.“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参腓2:5-8):
指拿撒勒、客西马尼园、厄巴大(铺华石)和各各他。
“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直到死在十字架上。
c.“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
祂使我们在灵里成了富足。
d. 我们既有耶稣这样的好榜样,我们就当为别人献出自己的财物和自己。
(2)“就当办成这事”(林后8:10-11):
在希腊众教会中,哥林多教会首先响应保罗:愿意济助耶路撒冷贫穷的圣徒,但他们在筹集金钱方面比其它教会落后。他们有一段时间忘记了这事,现在保罗要求他们办成这事。
① 一年前的事(10节):
哥林多信徒在马其顿信徒收集献款之前已想到为贫穷信徒救助。
②“如今就当办成这事”(11节):
这段经文(10-15节)的关键是11节。
他们一年前所起意(10节)的事,现在有待完成(6节)。
11节两次用“办成”,回应他在第6节的“办成”。
(3)慷慨献助的几个原则(12-15节):
① 甘心乐意,量力而为(12节):
献多少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回看11节)哥林多信徒延迟为耶路撒冷献助,盼望能献出更多。但神不是看多少,而是看内心的态度。例如那位穷寡妇(可12:41-44)。
“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他们不可能献出自己所没有的。
②“我原不是”(林后8:13):
可能是攻击保罗的人所说的一句话,说他把重担加在哥林多信徒身上,来减轻别人的负担。保罗说不是这样的。
保罗不是要哥林多信徒献太多,使自己受累。我们不要为了奉献而负债。
③ 运用均平的原则(14-15节):
互相帮助:初期教会凡物公用(徒2:44,4:32-35)。后来改变,因为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
a. 有两方面的解释:
(a)反面: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林后8:13)。
(b)正面:是一种双方的协助,施以爱的精神(14节)。没有人永远站在施的一方,也没有人永远站在受的一方。
b. 要均平(14节):
(a)“补他们的不足”:
我们富足时,当慷慨地补别人的不足。我们不应让任何基督徒长期贫乏。我们所拥有的都是从神而来的(林前4:2)。我们当自愿地补别人的不足。
我们不只在口头上奉献,更要有实际的行动(雅2:14-18)。
(b)“补你们的不足”:互补不足,彼此相顾(林前12:25),“这就均平了”。
c. 引用以色列人在旷野拾吗哪的事例(林后8:15):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出16:17-18)如果多收藏,就会生虫变坏(出16:14-20)。
二、奉献的安排(林后8:16-24)保罗安排两位弟兄与提多前往哥林多教会收集献款。这段是保罗对同工的称赞。
1.提多自愿返回哥林多帮助信徒(16-17节)(1)提多与哥林多信徒建立了信任和亲挚(16节,参7:6-7,13-15):
提多在一年前已开始了收集款项(8:6,10)。现在是他安排收集救助最后的程序。
“多谢神”应译“感谢神”,这与“恩惠”同词,即“恩惠归与神”。
保罗感谢神,因为祂“感动提多的心……像我一样。”
(2)提多本不需要劝,自己更是热心(17节):
他“情愿往你们那里去”,但他在保罗写完这封信之前并没有往哥林多去。
当时保罗正在计划再派提多和另一位兄弟同往哥林多收取献款。
2.另有两位兄弟与提多同去(18-22节)18-21节论述第一位弟兄,22节论述第二位弟兄。这两个人都没有记下名字的。
难道保罗信不过自己,竟要兄弟们同去?
(1)“打发一位兄弟和他同去”(18-21节):
①“一位兄弟”(18节):
他是哥林多教会熟悉的,否则保罗就会提他的名字了。
那位兄弟是谁?有人认为是路加;有人认为是推基古(徒20:4,弗6:21);有人认为是西拉或特罗非摩。特罗非摩是以弗所的信徒,是伴随保罗去欧洲开荒布道的(徒20:1-4,21:27-30)。还有人认为是巴拿巴。
无论是哪一位,这位弟兄都是以传福音、忠心侍主知名:“在福音上”(林后8:18),可译“在传福音事工上……。”
②“他也被众教会挑选”(19节):
这兄弟与提多一同到哥林多,他是被众教会(约是马其顿省的众教会)所挑选的。
③ 保罗将集献的事交与提多及两位兄弟(20-21节,参23节):
这是要表明他们在钱财上的清白和诚实,使教会放心。保罗持好声誉(参箴3;4),大大地加快了福音的工作。
a. 免被人诬告(林后8:20):
众教会拣选代表一同带献款到耶路撒冷(林前16:3),免被人诬告中饱私囊。
保罗不是单独处理这事,也不是交给另一人去处理,而是由两三个人或更多人看管,以免闹出丑闻。
这事虽然神是知道的(林后8:19,21),但我们也当让人知道。我们当以谨守和诚实的方式来处理。
b. 在主前和人前行光明的事(21节):
“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正如罗马书12:17所说的。
保罗不是要得人的称赞,他只求神的赞赏。他是单为主作的(罗14:7-8,弗6:5-8)。如果他使自己丢脸,同时就会羞辱基督。他“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无可指责。
本节与箴言3:3-4在七十士译本几乎是一样的。
(2)“又打发一位兄弟同去”(林后8:22):
保罗又打发一位兄弟陪同提多前往哥林多。这位兄弟是谁,保罗也没有提名。
3.论到以上三人(8:23)(1)“论到提多”:
“他是我的同伴”:提多是保罗的同工(2:13);“一同为你们劳碌的。”“同伴”即“伙伴”(路5:10)与“同工”(林前3:9)。
(2)“论到那两位兄弟”:
“他们是众教会的使者”,是众教会正式选出来的代表(徒20:4)。“使者”,原文作“使徒”,但这里是指特别被差派的,值得信任的,他们将保罗的正直反映出来。他们“是基督的荣耀”,又因他们热心传福音,特别向神尽忠。
4.劝勉哥林多信徒(林后8:24)“所以”,接上文。
(1)显明爱心的凭据:
保罗在这里强调动机,即为什么要让人知道我们所做的。他们的慷慨乐助,原因是为荣耀神(太5:16)。
(2)“并我所夸奖你们的凭据”:
保罗这次夸赞哥林多信徒,向众人显明他们的爱心和他所夸赞的并不是落空的。
这章也是提到奉献问题,特别是帮助圣徒的奉献。保罗知道哥林多教会乐于奉献,他提出另一个呼吁,呼吁他们预备妥当。
一、奉献的预备(1-5节)保罗劝勉哥林多信徒奉献钱财帮助贫穷信徒要有预备和计划,证明保罗夸赞他们的话没有落空。要在爱心中活出教会的见证,并乐意与甘心。
1.保罗的夸奖(1-2节)保罗知道哥林多教会早有供应贫穷圣徒的心愿,藉此激动了马其顿众圣徒。
(1)“论到供给圣徒的事”(1节):
保罗继续讨论金钱供应的事,是指第8章所论供给耶路撒冷贫穷信徒的事。他们一开始已经表示愿意为耶路撒冷贫穷信徒的救助。论到他们愿意的心,是值得称赞的,但他们没有把这愿意实行出来。
“我不必写信给你们”:但他也写了信。可能保罗有点讽刺的意味。事实上,在某方面,保罗不必写信给他们。所以保罗感到需要特别指出这信是不必写给他们的。
(2)“因为我知道你们乐意的心”(2节):
“乐意的心”(参8:10):“乐意”可译“高兴”。
保罗曾在马其顿的信徒面前夸赞他们:“说亚该亚人预备好了”。希腊南部是亚该亚省,这里是指哥林多信徒。马其顿信徒中有许多人都受到激动,他们也乐意奉献。
“并且你们的热心激动了许多人”:当初提到奉献时,哥林多信徒的热心和迫切的心一直是其他信徒的榜样。
2.保罗打发人去哥林多叫“他们预备妥当”(3-5节)(1)叫哥林多信徒预备妥当(3节):
哥林多信徒要完成奉献的事,否则保罗夸赞他们的话落了空,所以保罗派提多和两位弟兄(8:6,18,22-23)去帮助他们。保罗提醒哥林多信徒要履行自己曾作出的承诺(8:10-12)。
(2)保罗不愿哥林多信徒因未预备送款而羞愧(9:4):
保罗从马其顿南下到哥林多,可能会有一位马其顿信徒与他同行,“见你们没有预备”,“就叫我们所确信的”(即我们对你们太信任的),使保罗以前所夸的“反成了羞愧”。
(3)保罗不愿哥林多信徒勉强奉献(参7节),而是出于乐意(5节):
① 保罗先派人前往,叫他们“把从前所应许的捐资预备妥当”:
“从前”,是一年前的(8:10,12,9:2,林前16:1-5)。“捐资”、“所捐的”原文是同一字,指礼物(书15:19,王下5:15)。这“礼物”仍有特别的意义。
② 把奉献的礼物送给耶路撒冷信徒:
送礼物必须送得甘心乐意。
“不是出于勉强”:“勉强”,是要得更多的欲望。在罗马书1:29,歌罗西书3:5是指贪恋的罪。
二、奉献的福祉(林后9:6-15)这是第9章最长的一段,说到奉献的果效(参徒20:35):慷慨撒种;撒种与收割;慷慨奉献的报酬。
11节后是以感恩和荣耀为核心。
6-15节列出一些基督徒奉献的好处和报酬。
1.财物奉献的原则(9:6-7)为主的工作或助贫,都是献给神。这都基于“先把自己献给主”。
(1)“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6节):
这是当时流行的格言、谚语。
“种”,是献上;“收”,是神喜爱和神所赐各样福祉(恩惠)回报我们(箴11:24-25,19:17,22:8-9,路6:38)。
农民再穷也不会吃掉种子的。农民要求多撒可多收。
种和收,也用在属灵的侍奉上——如饶恕、行善、论断、犯罪等(太6:12,14-15,7:1-2,加6:7-10)。
耶稣说:“一杯凉水……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2)
但如果我们有私心,只为了得赏赐而施舍,那就会失去赏赐了。
(2)“不要作难,不要勉强”(林后9:7):
①“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
各人奉献的数目,要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
②“不要作难,不要勉强”:
不是说,勉强就不献、不乐意就不献。原文是“我们的心已酌定,就不再勉强作难。”相反,更要慷慨地拿出来。
我们不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更要考虑其他信徒的需要和基督对我们的要求。这就不要作难,不要勉强。“作难”与申命记15:10的“愁烦”是同一字。
③ 献得乐意(参罗12:8):
不在乎量的多少,而是被圣灵引导。神所重视的是我们内心的态度。神是看我们怎样把所拥有的献出(可12:41-44)。“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2.保罗进一步解释“种与收”之道(林后9:8-14)(1)“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8节):
“恩惠”,与资源同义词。神能供给我们资源,“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与别人分享。“充足”,即腓立比书4:11的“知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参太6:31-33,腓4:19)。
信徒的善行不是蒙恩的条件,而是蒙恩的结果,与以弗所书2:8-10的教训一样。
因神丰富的恩典能使我们有力量播种。
(2)“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9):
保罗引用诗篇112:9。
①“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
“施舍”,新译“广施”。
“贫穷”,原文“一贫如洗”,新约只有这一节。
②“他的仁义存到永远”:
这里不是因此而得报应,而是指他的义行(太6:1)。不过,诗篇111篇讲神做同样的义工,所以人的善行是建立在神的善行基础上。
“存到永远”:
a. 好人一生会继续行善的。
b. 好人一生都会继续得神的福气而富裕。
c. 他的善行会被人纪念。
d. 他的善行在今生与来世都会被神纪念和得神报偿。
e. 他善行的果效是会永远存留,影响后世的人。
(3)神多多加给我们种子等(林后9:10):
保罗继续用撒种的例子。
① 神赐种赐粮:
神不单赐种子,也赐粮食。
我们不要把种子吃了,不然就不会生出许多子粒来。
② 神“多多加给”、“又增添”:
a. 多多加给种子(参赛55:10,何10:12):
我们需要好好地投资和运用。我们多给人(撒种),神就会多多加给我们。
b.“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
奉献是义行(仁义的果子)。神增添我们施舍的能力,我们就愈慷慨。
(4)“可以多多施舍”(林后9:11):
这节与以赛亚书55:10有两个差别,可能保罗只借用旧约来传达信息,而不是说应验了旧约的预言。
①“叫你们凡事富足”:
目的是“可以多多施舍”。我们什么时候不慷慨,神就停止使我们富足。神使我们富足,是要我们日后更多施舍:“多多施舍”。“多多”与8:2的“乐捐”同词,有译“慷慨”。神让人有奉献的能力,也叫人享受收成的欢乐。
②“使感谢归于神”:
保罗带哥林多信徒的奉献款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信徒会因哥林多信徒的慷慨而感谢神。
(5)奉献有四个美好的结果(林后9:12-14):
① 缺乏的信徒得到帮助(12节上):
我们补圣徒的缺乏,虽然不能使人富足,但他也不至于贫乏而死。
“供给的事”,与罗马书15:27的“养身之物”同词,是外邦人的奉献。
② 受惠人向神感谢(林后9:12下):
“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许多人”,没有说是什么人。一般认为是耶路撒冷的信徒。
不单受供给的人要感谢,连供给的人在神前多受纪念,多享恩典,叫他们也感谢神。
我们要感谢送礼物给我们的人,但更要为他们送礼物和他们的慷慨感谢神,因为所有慷慨都是从神的恩典而来。慷慨的种子和收获都是神所赐的。
③ 因为奉献者是甘心乐意的,也当为他们感谢神(13节):
“他们从这供给的事上得了凭据”:哥林多信徒的奉献还有别样的好处。这事给犹太基督徒有确实的凭据,证明基督真的在外邦人中作了工。犹太基督徒曾一度怀疑那些像哥林多人的归信者,也许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信徒是真基督徒。但这次慈惠的事可以作为凭据,证明哥林多信徒真实的信心,而且也为他们多多的奉献而感谢神。
“知道你们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哥林多信徒透过供给,证明他们“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如果他们不顺服,就显明他们承认基督的心是假的。同样,我们顺服,证明我们的信仰是真的。“顺服”,在哥林多前书15:27也用这字,与罗马书1:5,15:18同义。
“多多地捐钱给他们和众人”:“他们”,是指耶路撒冷的信徒;“和众人”,即众教会。
他们因福音关系而奉献,“便将荣耀归与神”。
④ 受惠的人与施予的人的关系更显密切(林后9:14):
“他们也因神极大的恩赐显在你们心里”:“他们”,指耶路撒冷的圣徒。“神极大的恩赐”(不是圣灵的恩赐),是神慷慨的恩典。耶路撒冷信徒“就切切地想念你们,为你们祈祷。”蒙救助的人也会多为奉献的信徒祈祷。
3.总结8-9章的感恩语(林后9:15)(1)“感谢神”:
8:16的“多谢神”,应译“感谢神”;9:15说“感谢神”。我们当将荣耀归给神。
(2)“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
14-15节的恩赐是指神的恩典。
① 神的恩赐先是基督:
在基督里,神所有的恩典和福气都临到我们(约3:16,罗8:32,弗1:3)。
②“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
“说不尽”,即难以形容。新约只有这1节经文用“说不尽”。
基督,神的独生子(约3:16,林后8:9)是神“说不尽的恩赐”,祂无私地给了我们。
(3)基督徒的奉献:
我们的奉献实在是不足以报答神恩的万分之一。我们只有因着感恩、回报这说不尽的恩赐(罗8:32,林后8:9,约壹4:9-11)。
1-9章是对悔改顺服的人说的,所以是安慰、解释、劝勉、鼓励;10-13章是针对假使徒,是辩论警告,为自己的身份辩护。保罗的话硬中带软,软中带硬。
10-13章主要问题有二:辩论使徒权柄的问题(10章-12:13,参2:9-11);保罗第3次去哥林多的问题(12:14,13:1)。
保罗建立哥林多教会,但哥林多信徒对保罗的批评是多方面的,所以保罗要从几个角度来解释。
第10章,保罗为自己有使徒权柄和传道界限辩护,为自己的侍奉答辩。这是属灵的争战。
一、开场白(1-6节)保罗回应那些指控他按世人方法行事的人,说自己不是凭血气行事。他用属灵的能力攻破营垒(参申2:36)。他有属灵的权柄(能力)夺回人的心意,叫众人顺服神。
1.凭圣灵能力不凭血气(林后10:1-3)(1)保罗以基督的温柔、和平来劝哥林多信徒(1节):
①“我保罗”:
这是他向仇敌说话的口吻。他的仇敌在背后常常藐视他,说“保罗,保罗……。”
保罗用个人的权柄,说“我保罗”、“亲自”。
② 过往的情况:
a.“与你们见面的时候”:
“是谦卑的”:原文有时等于“容易被欺负,无能。”但保罗认为谦卑是真实正面的价值。
b.“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
“向你们是勇敢的”:耶稣勇抗罪恶(太23:13-36,约2:14-16)。保罗勇责哥林多信徒所犯的罪。他的勇敢是以基督来的,是圣灵的能力(林前2:4)。
保罗的仇敌批评保罗:说他远离哥林多城时是勇敢的,即是说他在写信的地方是勇敢……(林后10:10);但在哥林多城里就胆怯,有如胆小的狗只在远处向人吠叫。保罗在此讽刺地复述他们的批评。
c.“如今亲自……劝你们”:
“藉着基督的温柔、和平”:保罗甚少提到救主在地上的生活。这是其中的一次。
“温柔、和平”:我们不要以为这是软弱的表现。温柔、和平是成熟基督徒的素质,这正是基督徒的力量。耶稣是最伟大、坚强,而且祂也最温柔、和平。
保罗领受基督的灵,所以他也温柔、和平,正是基督形像的反映(太11:29)。
保罗既勇敢,又温柔。
(2)保罗的请求(林后10:2):
第1节,保罗劝哥林多信徒;第2节,保罗不单劝,他也“求你们”。
①“有人以为我是凭着血气行事”:
2-4节的“血气”,原文是“肉体”(参1:17,5:16小字)。
这是仇敌对保罗的批评(10:10)。
② 保罗“也以为必须用勇敢待这等人”:
保罗会用勇敢对待这些仇敌。
③ 保罗“求你们不要叫我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有这样的勇敢”:
保罗不想强硬对待哥林多信徒,他也不希望用勇敢对待哥林多信徒,正如对待仇敌一样。
有人以为勇敢就一定带着血气,有人用血气去批评为真理站立的弟兄们。
不错,人的勇敢常带着血气,但属灵的勇敢是出于圣灵的。
(3)保罗属灵的权柄(林后10:3):
“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肉体)中行事”,但他“却不凭着血气(肉体)争战”:他传道不靠自己。
保罗这权柄不愿用在多数人的身上;在不得已时可用在少数不顺服的人身上。
2.凭圣灵能力善用兵器(林后10:4)第4节是补充的,应在括弧里;第5节应接第3节。
(1)“我们争战的兵器”:
“争战”,指传道工作。这是灵界的争战,要攻破仇敌的营垒。
“兵器”:属灵的,是圣灵的宝剑等(弗6:11-17)。属灵的兵器:坚信、祷告和顺服神的话等(罗13:12,林后6:7,弗6:13-18),“在神面前有能力”。
(2)“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
“坚固的营垒”:罗马、希腊是个有城墙的城市。撒但坚固的营垒:撒但的“计谋……”(林后10:5,参罗1:18-23)。
我们属灵的兵器(不是刀枪),可以攻破撒但坚固的营垒(计谋)(箴21:22,弗6:11)。
3.凭圣灵能力攻破坚固的营垒(林后10:5)第5节是解释第4节“坚固的营垒”的意思。
(1)消极一面:
“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
“计谋”:新译“诡辩”,指人的各种辩论、理由及主张。这是人的智慧,是当时希腊反对神或敌挡福音的哲学。
保罗是士兵,他正在抵抗人类各种骄傲的计谋和敌挡真理的议论。这些计谋是阻挡人认识神的。
“不认识神”(罗1:28):世人故意不认识神(参林后3:12-4:6)。认识神,是认识死而复活的基督(10:5末了提“顺服基督”)。
“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自高之事”,是高墙,即每一种高傲的言论。
(2)积极方面:
“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心意”,是思想,这里指不好的思想。人心本是需要认识神……,但因着似是而非的学问就不认识神了。
保罗有属灵的能力攻破这些,夺回他们的心意,“使他都顺服基督”。这“顺服”指“信服”(罗1:5,15:18,林前15:28,林后9:13)。
4.“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林后10:6)耶稣在世也给门徒权柄(太16:19,18:18,约20:23)。主也会给我们权柄(可16:17-18,林前9:11-12,14-15)。
“等你们十分顺服的时候”:保罗等哥林多信徒顺服他,离开假师傅。之后,他才会往哥林多那里去。
“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当保罗去到哥林多教会,他一定会惩罚假师傅,赶他们离开教会。
先要信徒凡事十分顺服主,他才对付假师傅。这节提到顺服保罗,但更要顺服基督。
二、保罗对受误导者的答复(林后10:7-11)
保罗说明他权柄的使用,他确实有使徒的权柄。
1.保罗指出他们的错误(7-10节)有人说,一切反对者可能是出自一人:“他要再想想,他……。”(7节)也有说“一些”。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你们”,是10-13章整体的气氛。
(1)“是属基督的”(7节):
①“你们是看眼前的吗”:
有译命令句(参1节);有说是直陈句:“你们看看吧”、“你们看事情”、“观看事物”。保罗要求哥林多信徒面对现实:“你们看看眼前的事实”。因为哥林多信徒只看外表,而不是看内心。
②“倘若有人自信是属基督的”:
那自称“是属基督的”,否认保罗从基督来的权柄、否认他与基督的关系、排斥别人。
保罗没有否定那人是属基督的,所以这人不一定是假使徒。但保罗反对那人的宣告,将别人排出属基督的行列。保罗在本书中似乎要处理不同的对抗者:有得救的,有仍未得救的。
③“我们也是如何属基督的”:
保罗是直接从基督得启示的(12:1-5,加1:12),所以他“也是如何属基督的”。
(2)保罗有造就信徒的权柄(林后10:8):
① 目的是要人得造就(参弗4:11-16):
真正被神使用的人,是显在他能运用神的权柄来造就人(林前4:18-21,参林后2:3-4,7:8-9)。
②“并不是要败坏你们”(参林后13:10):
“败坏”,是让信徒受到损伤。保罗是造就哥林多信徒,但假师傅是运用不是主所赐的权柄来败坏他们。
③“稍微夸口”:
原文是“有点过分”。
(3)保罗写这信不是威吓他们(10:9-10):
①“免得你们以为……”(9节):
“免得”,不要以为保罗是威吓他们。
在这以前,保罗对哥林多信徒是温柔、和平的(1节)。之后,他准备去责罚那些不顺服的人(6节)。
② 有人说保罗是前后两人(10:10):
a.“他的信又沉重、又厉害”:
“又厉害”,原文是“又有力”。
b.“及至见面”:
(a)“却是气貌不扬(软弱)”:二世纪传说:保罗身材中等、曲发、弯腿、蓝眼、双眉似乎相连、长鼻。说他满有主的慈爱怜悯,有时真像天使。
另有传说:他是身材矮小、秃头、弯腿、扣眉、高鼻、有慢性眼疾、羊角疯和剧烈头痛症。
(b)“言语粗俗”:即不足取,是可耻、轻视意。与当时希腊的演说家相比,是比不上他们的。
但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是坦诚直率,不用委婉的言词(比较林前2:1-5)。与当时一般周游讲学的辩论家或哲学家不同。
2.说和作是一致的(林后10:11)11节有两个要点:
(1)保罗要哥林多信徒了解,他的确有使徒的权柄。
(2)保罗在9-10节的回应:
他不仅有权柄,更是会使用这权柄,但他还没有使用这权柄。
三、保罗的夸口是有根据的(林后10:12-18)
他使徒的权柄是主耶稣所赐下的。这段有5次提“夸口”这个词。
1.保罗不敢与自荐的人相比(12节)“因为”,接上文。保罗为他有权柄而夸口提出证据。
保罗再次讽刺地向哥林多信徒说,他比不上那些在哥林多教会夸大自己的人“伟大”。
“自荐的人”有两种:(1)有主的推荐,所以夸口,但不是自夸。(2)没有主的推荐(13节,18节)。
假师傅自荐:他们自高自大,以自己比自己。他们没有教会的推荐,而是自己推荐自己(参3:1),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他们以为没有比自己更高的标准,便以自己来做标准。
“乃是不通达的”:这不是不聪明的意思,原文是“不明白”(太13:13,可4:12,6:52,8:17,21,罗3:11)。
我们只能用神的标准来度量自己。
2.保罗没有以自己夸口(林后10:13-14)(1)保罗没有越过界限(13节,参15-16节):
“界限”,即范围,3次都是指神所设立的“跑道”(原文)。
①“我们不愿意分外夸口”:
因为是主所赐的(林前4:7)。神派保罗到一个区域去传福音。这是“神所量给”的界限。就算保罗以在哥林多的工作夸口,也不太过(比较罗15:17)。
②“够到你们那里”:
“够到”,是达到。哥林多亦是神所派定保罗作工的区域。
(2)保罗的工场一直扩展到哥林多(参林后10:14):
“到”,是先到。保罗早就到过哥林多,在那里传了福音。
3.“当指着主夸口”(10:15-18)(1)保罗藉哥林多教会信心的增长,将福音传到他们以外的地方(15-16节):
① 保罗不分外夸口(15节):
假师傅在哥林多教会,是藉别人现成的事分外夸口。
保罗的夸口是分内的(13节),也是“稍微”的(8节)。
保罗盼望哥林多信徒信心增长后,他就可以再推进,使福音继续向西拓展。
② 他们的信心增长,保罗就往“你们以外的地方”(16节):
a. 哥林多以外的地方:
大约是在希腊西面直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罗15:23-28)。西班牙是欧洲尽西,是当时的“地极”。
b.“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
有人认为“别人”就是保罗,但这里是指其他人。
c.“藉着他现成的事夸口”:
以前人所成就的事来夸口。
(2)“乃是主所称许的”(林后10:17-18):
保罗最高的目标是“主所称许”。他以主所称许的来量度自己。
①“当指着主夸口”(17节):
保罗应是只在主愿意藉着他去做的事上夸口。
② 哥林多后书10:17与哥林多前书1:31是保罗引用耶利米书9:23-24:
批评保罗的人曾说:“主曾否称许你,赐福给你的工作?”
保罗是注重主的称许。
我们要注重得神的称许胜过得人的称许。
保罗在这一章里是为他的使徒权利辩护。
一、卑微与自夸(1-15节)保罗维护他的使徒身份。他也论到假使徒,为童贞女而起的愤恨。
1.保罗的愤恨不是没有理由的(1-6节)(1)哥林多教会是保罗许配给主的(1-2节):
①“宽容我这一点愚妄”(1节):
a. 保罗的愚妄请求:
“愚妄”,原文是“粗心大意”,“自大”,指21-23节的夸口。但保罗必须这样才能使假师傅原形毕露。保罗实在爱哥林多教会,但他说“愚妄”,是向他们打开自己的心。保罗的事工与假师傅的相比,看来是“愚妄”的自夸行为。
b. 保罗要求“宽容”:即容忍。
② 保罗的愤恨与许配(2节):
a. 保罗为哥林多教会起的愤恨:
“原是神那样的愤恨”:“愤恨”,有译“嫉妒”。神是忌邪的。丈夫对不忠的妻子要有愤恨(林前10:22)。
b. 保罗为哥林多教会许配一个丈夫:
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弗5:23-32,启19:7-9)。
保罗建立哥林多教会,如同父亲(林前4:15,林后6:13)有责任将自己的儿女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哥林多教会要保持贞洁直到基督再来,这是保罗十分关注的。“贞洁的童女”,是指未受假使徒的教训所玷污的(林后11:3-4)。
(2)惟恐他们受了引诱(3-4节):
① 保罗怕他们的心偏于邪(3节):
由于假师傅进入哥林多教会,引诱哥林多信徒进入歧途。这是撒但伪装的故技(14节)。
“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保罗怕他们不会向基督保持贞洁、不会继续向祂尽忠。“纯一”,是诚心,希腊原文指从未摺过的一张白纸,是坦白天真毫无皱纹的、清洁的心。
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创3:1-3):那古蛇“诡诈”,取悦夏娃的心思和智慧。古蛇的谎言中有一部分真理存在。半真半假的谎言叫人无从对比。
② 三个“另”(林后11:4):
哥林多信徒有如其他希腊人,时常渴望听到新的道理(徒17:18-21)。保罗警告他们不要跟从假道。
a. 三个“另”:
(a)“传另一个耶稣”:除了圣经所记载的耶稣外,如果有另一个耶稣,那实是假的。
(b)“另受一个灵”:我们得救,圣灵进入我们里面;此外,再受一个灵,就是邪灵(参罗8:15,林前2:12,12:3,加2:4,西2:20-23)。
(c)“另得一个福音”:保罗不愿意他们像加拉太信徒那样离开纯正的福音,去接受另一个福音(加6:6-9)。哥林多信徒似乎想听从假师傅的教训。
b.“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
有译“你们那么容易地就容让了他们”,“你们容让得好啊”。
保罗不愿意他们偏于邪。保罗讽刺他们:你们若能忍耐别人,为什么不能忍耐我呢?
(3)保罗的自白(林后11:5-6):
① 保罗不比大使徒小(5节):
a.“最大的使徒”,可译“超级使徒”:
有说,保罗再讽刺假使徒为“最大的使徒”(参13节)。
也有说,有指哥林多信徒心目中最大的使徒是彼得、主的兄弟雅各等。
应是耶路撒冷十二使徒(加1:19)。
b. 保罗不比他们小:
保罗是使徒,也是“最大的使徒”之一。
② 保罗有丰富的真知识(林后11:6):
a.“我的言语虽然粗俗”:
“言语粗俗”,可译“不擅词令”,即没有充足训练,没有运用演说家的技巧(10:10)。保罗引用仇敌的批评:没有受过正式的训练,“没有学问的小民”(徒4:13)。
b.“我的知识却不粗俗”:
“言语粗俗”,不是衡量使徒的标准;衡量使徒的标准是圣经知识。
这里的“知识”,不应译“学问”。保罗传道的知识是敬畏神的知识(林后11:4-6),是从神来的知识和智慧(林前2:4-10)。
这知识的内容是认识神并顺服耶稣基督(林后10:1-6),表现在11:7-15所论的生活自居卑微的爱心侍奉。
哥林多信徒是从保罗领受基督信仰的知识。
2.保罗传道不谋己利(林后11:7-15)保罗显明他的权柄,并为这权柄的样式、方法和动机辩护。
(1)保罗不累着哥林多教会(7-10节):
① 保罗“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7节):
a.“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
保罗没有领取哥林多教会的工资,注意“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白白”,有译“免费”。
保罗时代,大部分哲学家和宗教教师都从教学里赚取工资。
保罗有权接受工资(太10:10,林前9:14),但他放弃这权利,以免控告他的人说他是为贪财而来(林前9:12,15,18,帖前2:9,帖后3:7-9)。也有人说他这样做是降格及犯罪,说他的教导没有价值。
b. 保罗因传福音自卑,正如基督一样(腓2:7-8)。
② 保罗“亏负了别的教会”(林后11:8):
“亏负了”,直译为“抢劫了”、“剥削了”。这是夸张法的修辞。
保罗实在没有抢劫别的教会。他的意思是:他在哥林多教会侍奉时,是从别的教会接受资助,以致他能服侍哥林多信徒而不取分文。
③ 保罗“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11:9):
a. 保罗在哥林多教会缺乏的时候,没有累着他们一个人:
保罗在哥林多城作工,当他有需要时,他不是要从哥林多信徒那里得到供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即没有叫他们在钱财上有负担(参2:17上)。
b.“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
马其顿教会的弟兄是贫穷的(8:1-4)。但他们乐意支持保罗(11:9下),尤其是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腓4:15-16)。“补足了”,不只供给,原文有加强的意思,使他们充足。这充足的供给可能是西拉和提摩太带来的(徒18:5)。
c. 哥林多后书11:9修正第8节的话:
这里显明保罗不是真正抢了马其顿教会的供应,而是要显明马其顿教会的爱心。
④ 保罗“既有基督的诚实”(林后11:10):
有译“基督的真理”,但不是指福音真理,而是说真话(罗9:1,林后7:14,12:6)。哥林多后书多次强调他说话真实(林后1:18,23,2:10,11:11)。
“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地方阻挡我这自夸”(11:10,参林前9:15):“亚该亚一带地方”,即哥林多所在地。“阻挡”,指仇敌的攻击。虽然被仇敌攻击,但他仍然以服侍哥林多信徒不取分文而夸口。
(2)保罗的动机(林后11:11-15):
① 神知道他爱哥林多信徒(11节):
保罗拒收哥林多信徒的钱,证明他爱他们,“这有神知道”。
② 保罗要断绝假师傅的机会(12节):
a.“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
保罗现在不愿收报酬,后来也不收。
b.“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
应译“为了断绝那些投机分子的机会,不让他们在所夸的事上,被人认为‘不过与我们一样’”。
假师傅找机会要与保罗一样。他们在教导后收工资,所以希望保罗也收报酬,使保罗与他们没有分别。
③ 对假使徒的评语(13-15节):
他们是假使徒,是撒但的差役,假装作光明的天使。
a. 假使徒与保罗不一样(13节):
许多假使徒混入教会(可13:22,徒20:29-30,罗16:17-18,加1:7,提前4:1-2,多1:10-11)。
这里明说他们是“假使徒”。他们“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主没有差遣他们到哥林多(林后11:12-15)。他们的品格有问题,没有活出使徒的模样(参11:23-12:10)。
b. 假使徒是撒但的差役(11:14):
假使徒是撒但的仆人。撒但装作光明的天使,骗了许多人(太7:15)。
我们当断绝假使徒的机会。
c. 假使徒像圣灵“装作仁义的差役”(林后11:15):
“差役”,原文与“仆人”(林后11:23)相同,也是3:6的“执事”。“仁义”,是公义,基本的意思是“做对的事”。
撒但装假,我们从牠的差役的果子就可以认出牠们来(太7:16-20)。
达秘曾说:“撒但拿着圣经时是最恶的”。
“牠们的结局”:在审判的日子受刑罚(太7:19,帖后1:8-9)。
二、为基督受苦证明他是使徒(林后11:16-33)
保罗夸自己的愚妄,但他又指着主夸口。
保罗比他们多受苦难,他为所受的苦夸口。
1.从伦理角度为自己辩护(16-21节)(1)“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16节):
保罗这样说,是希望人不可把他看作一个自夸的愚妄人。保罗向哥林多人展示一下他的长处。
“也要把我当作愚妄人接纳”:如果哥林多人认为保罗是愚妄人,也请接纳他。
“叫我可以略略自夸”:原文有“也”字,“叫我也”。以致他可以稍微自夸,像其他人一样。
(2)“不是奉主命说的”(17节):
有译“不是主要我说的”、“不是依主权柄而说的”、“不照着主所吩咐的”。罗马书15:5可说不是依照基督的模样,但也是基督的心意。是保罗表达一种生活的方式。
“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保罗模仿假使徒。但保罗所夸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
保罗那自夸并不是奉主命而作的,而是似乎是愚妄地自己夸耀自己。
(3)保罗“也要自夸了”(林后11:18):
哥林多信徒当时听闻许多人自夸,那些人都是按堕落的人类本性自夸。“凭着血气”,直译“属肉体的事”、“属世的事”、“按着世俗的标准”。
如果哥林多信徒认为假师傅有足够理由自夸,就让他们思想保罗的夸口,看他的内容是不是没有坚固的基础。
(4)哥林多信徒当忍耐愚妄人——保罗(19节):
“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保罗)。”这也是保罗讽刺的话语。
哥林多信徒喜欢听各种师傅的话,以为自己“是精明人”。他们也接受假使徒的愚妄道理,那道理大大地伤害了他们的灵性。
(5)哥林多信徒能忍耐虚假的事(20节):
保罗希奇哥林多信徒能忍耐假使徒的虐待,而不能忍耐爱心的劝告。
达秘说:“真是希奇,人能忍耐虚假的事,更甚于对真实的事的忍耐。”
①“强你们作奴仆”:
假使徒叫哥林多信徒作撒但的“奴仆”(加2:4),使他们厌倦在基督里的自由(参加5:1),从而在信仰上辖制他们。
②“或侵吞你们”(参可12:40):
“侵吞”,用鱼饵引人上钓;新译“榨取”、“牢笼”、“陷害”,以金钱的引诱来侵吞。
③“或掳掠你们”:
掳掠他们往他要去的地方。
④“或侮慢你们”:
假师傅用假道来侮辱他们。
⑤“或打你们的脸”:
打脸是最大的侮辱。
(6)软弱与勇敢(林后11:21):
保罗讽刺说:“我太软弱了,不像假使徒那么刚强、勇敢。”
但当假使徒自夸时,保罗就更要自夸。
2.保罗在主里夸他的身份(11:22-28,参腓3:3-6)这是说到他当时很重要的身份。
(1)在一般资格上不次于他们(林后11:22):
“他们是希伯来人吗”?希伯来人可指会说亚兰语的巴勒斯坦人(徒6:1,21:39,22:3)。
假使徒自夸是真希伯来人、以色列人。
保罗的宣称(徒22:3-5,26:4-5,腓3:5-6)。
(2)“我比他们多受劳苦”(林后11:23-28):
① 保罗是最高层次基督的仆人(23节上,参林前4:1):
“我更是”,与“超等”使徒同一字。
假使徒声称是基督的使徒,但他们没有像保罗为基督多受苦难。
②“我比他们多受劳苦”(林后11:23下-28):
保罗平时很少提及他这些经历。
a.“多下监牢”:
他四次坐监(徒16:23-24与西拉在腓立比下监,22:29,23:35,28:16),有说7次。
b.“受鞭打是过重的”(林后11:23-24):
(a)“被犹太人鞭打五次”(24节):鞭打的刑罚是犹太会堂执行的笞刑。五次是最高次数,这是律法规定的(申25:1-3)。“每次四十,减去一下”,不能超过40下。如果多打一下,就要被打回,所以他们减去一下,以免错打。
按米施拿(犹太人的教导材料):鞭打时,先撕去外衣,双手分开绑在两柱之间;打背部26下,胸前13下;有会堂职员作证。他们的鞭子是三股作成的。鞭者双手执鞭,尽全力来打(徒16:23,22:25)。
保罗接受五次鞭打而不反抗。
(b)“被棍打了三次”(林后11:25):保罗是罗马国籍的人,不应被棍打,因为这是一种罗马的刑罚。
新约只提在腓立比有一次(徒16:22-23)。
犹太人是用鞭子;希腊人与罗马人是用棍打。
这里指的可能是他在外邦法庭上的遭遇。
(c)“被石头打了一次”(林后11:25):记在使徒行传14:11-19,是在亚西亚省的路司得(徒14:8)。保罗受了重伤,人们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拖出城外。
犹太人执行死刑是用石头打死囚犯的(徒7:57-60)。
c. “冒死是屡次有的”(林后11:23下):
详看使徒行传14:19,罗马书8:36,哥林多前书15:30-31,哥林多后书1:8-9,4:8-11。
d.“遇着船坏三次”(林后11:25):
以前的水上旅行不像今天这样安全。
这三次,使徒行传没有记载。使徒行传27:27-44的海难是保罗写完哥林多后书前往罗马受审时所遇上的。到那时,他出海已有8-9次了。
e. 在旅行途中所遭遇的苦难(林后11:26-27):
(a)四面受敌(26节,参4:8-9):“又屡次行远路”,接着说八种危险:
甲、“江河的危险”:指河水暴涨。
乙、“盗贼的危险”:在他的行程上,许多地方都是盗贼横行的。
丙、“同族的危险”:同族,指犹太人。
丁、“外邦人的危险”:指福音对象带来的危险。
戊、“城里的危险”:例如路司得城、腓立比城、哥林多城、以弗所城等。
己、“旷野的危险”:约指小亚细亚和欧洲人口稀疏的地区。
庚、“海中的危险”:有暴风、礁石,海盗又多。
申、“假弟兄的危险”:指假基督徒师傅的犹太教律法主义者。这是最危险的事(诗55:12-14,加2:4)。
(b)个人肉身的痛苦(林后11:27):参看帖撒罗尼迦前书2:9,帖撒罗尼迦后书3:8。
甲、“受劳碌”:多作工。
乙、“受困苦”:因工作而耗尽精力或受苦意。
丙、“多次不得睡”:有译“失眠”,哥林多后书6:5译“儆醒”,可能指工作过度。在路上露宿,常常是露天的,因此不像能在家里那样安睡。
丁、“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新译“缺粮、绝粮、禁食”(林前4:11-13,林后6:4-10,帖前2:9)。
己、“受寒冷”:“没有住处”,是过分的意译。
庚、“赤身露体”:鞋履破旧,衣服单薄,又因天气骤变。
③“为众教会挂心的事”(林后11:28):
27节是论个人肉身的苦难;28节是论心灵的压力,因教会的情况。
残暴的狼入侵(太7:15,徒20:29),成为教会负担的苦难。
保罗是真牧者,是不受雇的牧羊人。他对神的子民充满了爱心与关怀。
3.保罗夸自己的软弱(林后11:29-30)这与28节有密切的关系:“众教会”有软弱的信徒,保罗自己也感到有软弱。
(1)“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
保罗书信中的“软弱”有二意:
① 指充满软弱的人,他们的良心仍受制于律法及人间的习俗(罗4:19,14:1,林前8:7,11-13,9:22)。
② 指身心灵任何一方面的虚弱或缺乏(罗8:3,腓2:26)。
(2)“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保罗怕自己也跌倒,但他不是说“我不跌倒呢”?
他却说“我不焦急呢”:“焦急”,直译“火烧”、“满怀焦虑”、“心中燃烧”;愤怒,影响神的子民也影响他自己。
4.对上述夸口的总结(林后11:30-31)“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我软弱的事”,原文是复数的,新译“自己的弱点”。这似乎他不是谈他自己的弱点,但应以12:5,13:4为线索,是夸自己的软弱。他绝不是夸他的成就等,他的成就都是从神来的(12:12,徒19:11)。
“父神知道我不说谎”(林后11:31,参1:18,11:10)。
5.从大马色逃亡的事件(11:32-33)(1)保罗到大马色捉拿信主的人(徒9:1-2)。
(2)保罗在大马色悔改归主(徒9:3-8,17-18)。
(3)保罗在大马色各会堂里传福音(徒9:20-22)。
(4)不久,犹太人要杀害他(徒9:23);有人要捉拿他。“在大马色的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要捉拿我”(林后11:32):
① 亚哩达王,原名艾尼尔斯王Aeneas:
他在约但河西南部的备得拉城Petra,旧约称西拉城(士1:36)。亚哩达王的女儿是希律安提帕的妻,但希律休了她,另娶希罗底为妻(可6:14-29)。这件事使亚哩达王发兵攻打巴勒斯坦的比利亚,占领了河西地区,直到大马色。
亚哩达王是阿拉伯裔的拿巴提人,生于公元前9年至公元后39年。罗马皇帝加利古勒可能把大马色交给亚哩达王管理,因大马色曾一度是他的领土。
② 提督:
可能指的是部落王子。
③ “要捉拿我”:
圣经没有说明大马色行政官为什么要捉拿保罗。有人认为他信耶稣后,曾在拿巴提一带向阿拉伯人传道(加1:17)。
(5)保罗逃脱他的手(林后11:33):
当时所住的房子约建在城墙上,窗户开向城外,所以保罗可以“从窗户中”逃走。
“在筐子里”:是个大篮子,用粗绳索造成。通常用以装载稻草、羊毛类物品。保罗为逃命而躺在筐子里(徒9:25)。
这是一次羞耻的经历。他追叙许多光荣事迹,但也讲到自己的失败,夸软弱的事。
当他离开大马色时成了一个谦卑的基督徒。
他先说可夸之苦,再说属灵上可夸之事,这些都证明他使徒的地位。
一、主的异象和启示(1-10节)保罗所得的启示证明他是使徒,他比他们有更高深的经验,堵塞了假教师的攻击。
1.保罗的异象(1-6节)(1)“我自夸固然无益”(1节):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有需要的:保罗从最卑微到了最高峰。
“主的显现和启示”:“显现”,应译“异象”。 “异象”和“启示”,原文都是复数的。异象和启示,有关犹太教中的灵恩。
(2)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2-4节):
① 保罗用第三人称,但第5节改用第一人称。
② 这事发生在“前十四年”(2节):
是他写本书信的14年前,保罗首次宣教旅程之前,公元943年。
发生在到了叙利亚和基利家(加1:21),后来离开这些地方,与他再次上耶路撒冷(加2:1)之间。
③ “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2节):
保罗见了异象,但他不是说“我见了一个异象”,免得“过于自高”(7节)。
④ 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林后12:2):
当代有说3-10层天。
按照保罗时代犹太人的观念:是三层诸天(申10:14原文,王上8:27原文,代下2:6,6:18原文,诗148:4原文)。
a. 第一层:
是大气层,是天空(创1:19)。
b. 第二层:
是宇宙星空、星际太空、外太空星群。
c. 第三层:
是新天新地的天(参彼后3:13),是天家(徒1:10,弗1:20,4:10,来4:14,7:26),即“天和天上的天”(王上8:27)。第3层天是复数的。
⑤ “他被提到乐园里”(林后12:3-4):
“乐园”,希腊文是从波斯文借用过来的。
有人认为乐园不是第三层天;有信是同一个地方。
乐园应是第三层天里的天,是诸天里最好的天。神在那里;基督是从那里降世,后来又升回那里;圣灵虽降临在地上,但祂仍是在那里;众天使在那里侍奉神;已睡的圣徒是被接到那里去,与主同在(林后5:8,腓1:23)。第三层诸天里最好的就是乐园(路23:43,弗2:6,西3:1-3,启2:7)。
保罗在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末句原文是“不可能说的”、“说不出的”,因为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好得无比”(腓1:23)。这荣耀成了他后来忍受苦难的力量。
(3)夸口与不夸口(林后12:5):
① “为这人,我要夸口”:
“为这人”,表明得了独特经历的自己;“我要夸口”:a. 夸主的恩典。b. 夸自己的软弱。c. 也是显出了神恩典的丰富。d. 夸神的恩典。
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软弱,就更彰显神的恩典。
② “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
“为我自己”,指作使徒的自己。
“我软弱”,包括7节说的“刺”,它的来源是撒但;也包括10节说的苦难。
(4)有可夸而不夸(12:6):
① 有可夸:
由于保罗大有成就:他建立了教会、得多种恩赐、行多种神迹奇事异能(12节)。
② 他不夸:
他怕人赞他而没有称颂神(3:5)。“只是我禁止不说”,原文是“吝惜着说了”,即不到必要的时候就不说。
他不想高举自己。
2.保罗的一根刺(林后12:7-10)保罗经大马色极度卑微,然后有了高峰的经历。神给他一根刺,免得他自高。他听了乐园“隐秘的言语”,仍有旧性情骄傲的危险。
(1)那一根刺是什么(7节):
① “刺”字,原意是一根桩子,相当于钉十字架。有译一种刺痛。但这刺是在他的肉体里。
② 保罗没有说那刺是什么,对我们有好处,免得我们会说,“这刺与我无关”。
a. 有认为是各种疾病:
眼疾(加4:12-15)、疟疾、癫痫,或某种抑郁症。
b. 有认为这刺是灵性方面的软弱:
焦虑、性的诱惑或罪恶感。
c. 也有认为是受逼害。
d. 应是某种特别试炼折磨保罗。
③ “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参太26:67):
有人说:“刺和撒但的差役是同一回事”。
应该说,撒但给他一根刺。所以撒但的差役和那根刺是两回事。
撒但的差役用刺攻击保罗。然而撒但始终是在神控制之下。如果没有神的许可,撒但就给不了(伯1:6-22,2:1-10)。
撒但的差役(假使徒)造谣令保罗感到不痛快,令保罗失去荣耀,妨碍他使用使徒权柄。
④ “就过于自高”:原文是“高抬自己”。
⑤ 对我们的好处:
我们每人都有一根或几根刺。我们都有肉体上或精神上的软弱,免得我们自高。
有刺,我们不要埋怨。撒但可给我们刺,这是神为了使我们有好处而容让撒但给我们的(来12:10-11)。我们有软弱,神的大能就在我们生命中显明出来(林后4:7)。
“万事都互相效力”(罗8:28,参林前5:5,11:30,提前1:20)。
(2)“我三次求过主”(林后12:8):
“三次”,应是得了刺之后,连续三次求。保罗求了三次,证明这刺对他来说是太难受了。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三次求神“叫这杯离开我”(太26:39,42,44)。
如果神没有照我们的意思答应我们,我们就不要再求。再求就是试探主了。无论怎样,我们都该赞美神,否则就是我们不信或不顺服。
(3)保罗喜欢夸自己的软弱(林后12:9-10):
① 神没有挪开(9节):
神答应,但不一定照我们的心意而行。神会挪开,但最少会留下一根,叫我们学谦卑,常常倚靠祂。
“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够你用的”,原文是知足、富于能力、足以抵挡等。神不挪开,但祂会赐我们足够的能力去忍受(参赛53:10)。基督的能力在我们里面比免除去我们的痛苦更重要。
我们相信,神总给祂的儿女好礼物(太7:9-11)。那刺是个好礼物。
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无论我们多软弱,神总会给我们足够的恩典来完成祂的旨意(腓4:13)。我们越软弱,就越发显出神的能力(林后4:17),所以保罗“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我们不要埋怨,反而要为每样的难处来赞美和感谢(伯1:21-22)。
“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这就成了我的住处,正如旧约“神的帐幕在人间”的教导。
② 保罗的喜乐(林后12:10):
保罗不只忍受各种苦难(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他更以这些“为可喜乐的”。
经历这些艰难,我们就多得基督的安慰(林后1:5);基督的生命也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林后4:8),所以保罗以这“为可喜乐的”。
保罗是“为基督的缘故”:如果我们是为基督作工而忍受苦难,神会赏赐给我们百倍福分(太5:11-12,19:29)。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约16:20)。耶稣不是说“你们要苦中作乐”,而是要我们的忧愁转变为喜乐。
二、保罗所行的神迹证明他是使徒(林后12:11-13)
保罗在工作上有更多的凭据,总结他的“夸口”。
1.保罗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11节)(1)“我成了愚妄人,是被你们强逼的”:
“愚妄人”,指他被逼要夸口(11:16)。
保罗自夸,使自己成了愚妄人。其实是哥林多信徒逼他那样写的。
(2)“我本该被你们称许才是”:
哥林多信徒应为保罗夸口,但他们没有推荐保罗。保罗惟有自荐(自夸),否则就没有人反驳那些假使徒。
(3)“我虽算不了什么,却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参11:5):
保罗早在他们中间证明他有使徒的资格,承认自己是蒙大恩的(林前15:9-10);也愿为信徒变为无有。
他不是为名誉,而是为哥林多信徒。
2.“使徒的凭据”(林后12:12)12节是10-13章的重要经文。
“显出使徒的凭据来”:原文是被动式的,即使徒的凭据被显出来。“凭据”是记号、标志,与13:3的“凭据”是不同的。
(1)“用百般的忍耐”:
这是使徒的凭据。“忍耐”,原文是恒居于下、压不倒,不论上面的东西怎样多、事务怎样繁琐、压力如何大、时间多么长,都不能叫他的生命缺乏支持的力量;在别人似乎是力不能胜,但在他还未有很重的感觉。
许多人以为忍耐是小事。但请注意:如果没有力上加力的力量,就不可能忍(西1:11)。以武力制服人还容易,以忍耐制服自己就较难。我们必须有双倍的力量,就是力上加力的力量。原来忍耐是很强的得胜生命。百般的忍耐是使徒的生命。
(2)“藉着神迹、奇事、异能”:
① “神迹”:
是不藉人手所行的。暗示假师傅没有这些使徒的标记(来2:3-4)。
② “奇事”:
是显著的神迹激动人的感情,例如治病等。
③ “异能”:
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一些奇事,如彼得的影子、保罗的手帕能治病等。这显然是出于超自然的能力行动。
或说一件事的三方面:是神的(神迹)、世界少有的事(奇事)、是人理性解不通的(异能)。
保罗所行的神迹、奇事、异能和他传道所结的果子,证明他是使徒(林前9:2)。
3.“求你们饶恕我吧”(林后12:13)(1)“除了我不累着你们”(参11:9):
保罗向哥林多人传福音,没有要他们的金钱,反而成了仇敌毁谤的藉口(11:7)。那些榨取钱财的人,反而控诉保罗干犯哥林多信徒。
(2)“你们还有什么事不及别的教会呢”:
哥林多教会不比任何一个教会低下,因保罗在哥林多教会行了许多神迹,建立了哥林多教会。但他们没有支持他们的使徒保罗,因为保罗拒绝接受他们的帮助。
(3)“这不公之处,求你们饶恕我吧”:
如果这算是不公道,那些诡诈、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因为在世人中找不到出路,才混进侍奉的人中混饭吃)的人又怎样?
由于保罗剥夺他们夸口的机会,所以他讽刺地求他们饶恕。
三、责备他们误会使徒(林后12:14-18)
1. 三次到访都不累着他们(14节):(1)三次到访:
① 第一次(徒18:1,林前2:1):
到哥林多传道之初,建立教会。
② 第二次(林后2:1,参1:15-24):
保罗不愉快的访问。
有人认为第二次没有起行,因为他不想严厉地对待他们。
第二次应等同1:15-2:11,是写完前书、写后书之前到访的。同时2:1证明哥林多后书10-13章是不会写在1-7章之前的。
③ 第三次(12:14):“打算”,13:1就已定了。
这次到访的目的(9:4-5),不是为得他们的财物,而是得他们的爱、他们的心。这是保罗计划中另一次不愉快的访问(参13:2)。
(2)父亲对儿女:
父母的心都不想在经济上累着儿女,父母勤作工,是为儿女得饱足。
保罗是他们属灵的父亲(6:13),属灵的父亲不求助属灵的儿女,反而是帮助他们。
2.属灵的财物也是这样(12:15)(1)“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
“为你们的灵魂”:是为他们属灵的好处,因为他们是保罗属灵的儿女(林前4:15)。
“费财费力”:有译“付出一切……完全耗尽。”
(2)爱儿女与爱父母:
任何人都爱儿女,他们也盼望儿女会回应自己的爱。即使儿女不爱父母,他们也会含辛茹苦地继续爱他们。保罗对哥林多教会也是这样。
3.攻击保罗(林后12:16-18)他们当中有人说保罗“诡诈”、“用心计牢笼”他们,说他把为耶路撒冷捐的款项归入私囊。
(1)仇敌的攻击(16节):
“罢了”:有译“算了”、“是的”。
① “我自己并没有累着你们”:
保罗没有接受过哥林多信徒任何钱财(11:9)。但仇敌诬告他。
② 仇敌诬告他的话:
a. “我是诡诈”:
这是保罗用来指假使徒的话(11:3)。他们装作仁义的差役(11:13-15)。
b. “用心计牢笼你们”:
他们说保罗发起为耶路撒冷贫乏信徒募捐是个“心计”,说他实在是为自己筹款。
(2)保罗的差派(12:17-18):
① 保罗所差的人(17节):
“差”,动词,表明好几次差的。“差”、“占过”,都是过去式的。
② 保罗差提多和那位弟兄(18节):
提多和那位弟兄(8:6,16,18-23)。本节说“提多到你们那里去”是8:6的一次。
8:18,22提到两位弟兄。这里未提哪一位,也许是8:18所说由各教会选派的那个代表,因为他不是代表保罗。
保罗差派提多和那位弟兄去哥林多,帮助哥林多信徒办成筹款的事(8:16-18,9:5)。
保罗问,提多或那位弟兄剥削你们或“占过你们的便宜吗”?没有。
行事“同一个心灵”、“同一个脚踪”:同工与自己同一个心灵、同一个脚踪。
同灵就同心,同心就同行,同行就同踪。
四、结束语(林后12:19-21)19-20节讲是保罗写这信的目的。
1.保罗没有为自己辩护(19节,林前4:3-4)保罗只在神面前说实话。他不是为自己,而是“要造就你们”(林后10:8)。
“一切的事”:有加上“我们作”,但像是“我们写下”(林后13:10)。
2.保罗的三个“怕”(12:20-21)(1)第一个“怕”(20节上):
怕他再来的时候(第3次去哥林多),怕彼此“不合”“所想望的”。
(2)第二个“怕”(20节下):
这里提出八样,前四样出现于加拉太书5章20节:分争出于嫉妒,嫉妒就恼怒(暴怒),恼怒就结党(有分争意5:19,罗1:29),毁谤就结党,毁谤就有谗言,谗言就狂傲。结果混乱的事就发生。这些可能与假使徒的挑唆有关。
保罗怕再见哥林多信徒时,他们仍是属肉体(林前3:1-3)。
(3)第三个“怕”(林后12:21):
“污秽、奸淫、邪荡的事”都是与“性”有关的罪(林前5:9-11,6:12-18,10:8)。如果他们真像外邦人那样(林后12:20),保罗就惭愧。
达秘说:“本章以第3层天开始,却以地上可恶的罪恶作结。”两者之间,他看出一个补救的方法,就是在使徒保罗身上有基督的能力。
本章是保罗结束这书信的劝勉话。
一、最后的警告(1-10节)保罗使徒的身份有哥林多信徒作证(2-6节)。
1.权柄的运用(1-4节),1-2节与第1章相对应。(1)保罗第三次到访(1节):
① 三次:
a. 第一次(徒18:1)。
b. 第二次(可能是林后2:1,12:14)。
c. 第三次(13:1)。
②“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
根椐旧约所定审理案件的原则(申19:15,太18:16),保罗不会只听一个人提出。他要亲眼看见、亲耳听见。
重复别人的批评,不是见证人。他们只是谗毁、背后说人坏话(罗1:29-30,林后12:20)。
有假见证人诬告基督徒。保罗正准备第3次往访。
(2)要刑罚作恶的人(林后13:2):
①“我从前说过”:
指今次是第二次警告。
②“如今不在你们那里又说”:
证明他有一些具体的资料,但他不愉快。
③ 发出最后通牒,“必不宽容”:
神会容忍不肯悔改的罪人,但不会永远容忍。
“必不宽容”(参1:23):公开斥责他们的罪行;把他们带到教会领袖前受处分;革除会籍,赶出教会。
(3)软弱与能力(3-4节):
“凭据”,有译“证据”、“证验”。
保罗谦卑,不夸口,好像软弱;在必要时,特别在处理哥林多信徒问题上他会刚强,而不宽容。
① 基督在他们里面不是软弱,而是有大能的(3节):
哥林多信徒要求保罗证明他是真使徒。保罗说:你们如果不肯悔改,你们很快就会发现我完全有基督的能力和权柄,证明我是真使徒(10:11)。如果他们不悔改,保罗到访时就要行使使徒的权柄,他们就会看见基督在他里面说话充分的凭据。
② 有如基督钉十字架(4节):
基督被钉十字架,好像其他人那么软弱,但神的大能却叫祂从死里复活。
看来保罗也是软弱,但他靠神的大能活着(参罗1:4,6:5,8,加2:20)。
保罗初见哥林多信徒时是软弱、温柔、和平的(林前2:3,林后10:1),但现在他准备带着基督的权柄、能力去见他们。
2.使徒的盼望(13:5-10)他对哥林多信徒最后的呼吁,要他们省察作完全人:在信心上刚强,在真理上要刚强,在完全上更要刚强。
(1)基督徒最要紧的是常常省察自己(5节,参林前11:28):
① 这节经文常被误为寻求得救的确据:
保罗不是要他们自我省察得救没有,而是要从他们得救中找出保罗使徒身份的证据。
② 许多人不是省察自己,而是观察弟兄,以为他们走弯了,而自己是正直的。
③“不是可弃绝的”:
我们经历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就“不是可弃绝的”。
(2)“我们不是可弃绝的人”(林后13:6):
① 保罗不是盼望他们不是可弃绝的:
保罗盼望他们晓得……。
② 我们得救,在地位上是不被弃绝;但如果活得不好,就在生活上被弃绝。
(3)保罗愿意亲切地对待哥林多信徒(7-10节):
① 保罗希望哥林多信徒不作恶事(7节):
a.“我们求神”:
保罗不是求哥林多信徒。他求神使哥林多信徒不作恶事。
b.“叫你们一件恶事都不作”:
保罗责备他们,不是要定他们的罪,而是免得他们陷在罪中;但也要努力挽回犯罪的人,使他们悔改,保持纯洁。
“任凭人看我们是被弃绝的吧”:主不弃绝我们就好了,显明保罗不是自私的。
② 完全与造就(8-10节):
怎样能作完全人:接受使徒指责、“一件恶事都不作”、“行事端正”(7节)、“扶助真理”(8节)、“都喜乐”、“受安慰”、“同心合意”、“彼此和睦”、更要“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11节)。
a. 扶助真理(8节):
保罗不运用权柄来敌挡真理,而是要抵挡虚假。
“我们”,指使徒们。保罗传了福音;盼望他们承认信仰,加入教会。
b. 保罗盼望哥林多信徒刚强(9节):
有完全、圣洁和坚强的信心。
“你们刚强”,在真理上“作完全人”,原文指修好,改进(参11节)。
如果他们刚强,保罗就不运用权柄。即使保罗软弱,他们刚强,保罗也欢喜。
保罗无私。
我们不要滥用权柄。因为所有的权柄都是从神而来,只为服侍他人而用的(可10:42-45)。
c. 权柄的主要目的(林后13:10):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信徒的主要目的,是要他们完全悔改,他就不严待他们。
权柄的目的是为建立人,而不是败坏人(林后10:8)。
二、结 语(13:11-14)末了,是保罗的劝勉(11节)、问安(12-13节)、祝福(14节)。
1.劝勉(11节)“还有末了的话”,是劝勉的话。
(1)“愿弟兄们都喜乐”:
原文可解作“弟兄们,再见。”
(2)“要作完全人”:
参马太福音5:48,有修好、改进的意思(参林前1:10)。
“要作”,动词,与“补网”这个词相同(太4:21)。
(3)“要受安慰”。
(4)“要同心合意”:
参看罗马书15:5,哥林多前书1:10。
(5)“要彼此和睦”:
和睦先决的条件是圣洁。
(6)结果:
“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保罗很少这样称呼神。他多用“和平的神”、“赐平安的神”(罗15:33,16:20,腓4:9,帖前5:23)。
“仁爱”:可能造成哥林多教会分裂的原因是因为爱心不足。所以保罗要他们从神多得爱心,共享和睦。
2.最后的问安(林后13:12-13)这是友谊的问安(彼前5:14)。
(1)“亲嘴问安”(林后13:12):
“亲嘴”,有译“圣吻”,是使徒时代圣洁的、没有感情的记号。他们男和男亲嘴、女和女亲嘴。但有人误认为这是同性恋,后来他们以圣洁的握手取代。但“亲嘴问安”现在仍然流行于中东。注意“彼此务要圣洁”。
(2)“众圣徒都问你们安”(13:13):
这是主内的问安。
“众圣徒”:保罗写本书信时,指与他同在的所有基督徒(林前16:20)。
3.祝福式的问安(林后13:14)除加拉太书外,这是最重要的一封信,但末了充满了祝福。
这里提到三一神的位格:
(1)“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
先提基督:我们最初接受基督的恩典(祂的赦免,祂的公义)。
“主”,是神性;“耶稣”,是人性;“基督”,是弥赛亚身份。恩典透过主耶稣基督显出来(多3:4)。
(2)之后,经历“神的慈爱”充满我们。
(3)最后是“圣灵的感动”:
“感动”或作“交通”(林前12:3)。我们最后接受住在我们里面圣灵的感动。但每分钟我们都需要圣灵的恩惠和慈爱来感动我们。
后记:
其它书信有明显真理为中心信息:罗马书,因信称义;哥林多前书,神的教会;以弗所书,建立基督的身体;约翰壹书,生命中的交通。
但在哥林多后书里,我们读不到一个以真理为中心的信息,这也不是历史书。它只是好像零零碎碎的记事,但这书信又是一贯性的。哥林多后书不是交通一个真理,或一段历史,而是交通一个人,一个活在神前的人,一个被神使用的人。这个人就是保罗。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