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深度】洗 礼

2019-11-20

【深度】洗 礼 时间:2019-11-19 15:03:57    作者/供稿:张远来    来源:QT灵修    浏览次数: 字号:TT

 经文:可16:14-16;罗6:3-4;彼前3:21。

  基督新教继承了使徒教会信仰传统,持守两大圣礼 [1] :洗礼和圣餐。每一种礼仪都有其背后的文化与信仰的基础,那么,基督教圣礼的意义在哪里呢?圣礼在基督教的教义、教会的团契生活和个人的信仰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呢?本文就尝试从上述角度探讨一下基督教圣礼和洗礼的意义。   一、基督教的圣礼   1、礼(propriety);   礼是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礼是教会必须尊重的内在的心灵敬虔模范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孔子就说过礼乐的崩溃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道德的堕落。所谓人心不古,尧舜之敬虔失落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失落于礼乐。如何恢复群体社会的生活秩序,孔子以为在无法恢复人们敬虔的道统时,首先要恢复社会的“礼”和“乐”。 很多人以为基督教只需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无需外在的形式。其实这是对敬拜的误解。内在的敬虔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信仰外在的行为模式表达,而被文化处境公认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种礼。人间的礼(propriety)叫做礼仪、礼貌、礼法、礼教、礼节、礼让、礼数、礼俗……基督教特定的具有信仰意义和团契性的礼则叫圣礼(Sacrament)。   2、圣礼(Righteousness/ Sacrament);   基督教也是一个讲“礼”的信仰。我们把基督教的礼叫圣礼。圣经中的第一个圣礼是上帝亲自颁布和教导的——上帝教导始祖亚当、夏娃如何向上帝献祭。亚当的第一代子孙该隐和亚伯也向上帝献祭,但该隐的祭不蒙上帝悦纳,亚伯的祭蒙了上帝的悦纳。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两者是否遵守了献祭的两个原则——心灵诚实及献祭的祭礼。圣经说上帝看不中该隐和该隐的祭,看中了亚伯和亚伯的祭。也就是说,首先是献祭的人——为人如何,其次就是献祭者是否遵守了献祭的祭“礼”。   现代社会人们讲求个性的自由而比较容易否定礼的价值。综其原因,可能是无礼的“礼”曾经给人带来的伤害。我们知道礼的目的是让神格和人格受到充分的尊重,礼是为人设立的,是为了人活得更有保障而设立的,人不是为了礼设立的。礼如果把人搞得很累,弄得不自在,礼就成了人的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捆绑,所谓鲁迅说的封建礼教吃人,耶稣说法利赛人因为遗传(礼教)废弃了上帝的律法,把人性所无法承受之重、无法承受之“轻”,强加在人身上,就是因为把人与礼本末倒置了。礼繁复则虚伪,无礼叫做失礼,礼失则无敬虔。耶稣就非常讨厌法利赛人发明了太多人性无法承受的礼仪(613条虚伪的礼仪),把他们叫做假冒伪善。而基督教的礼恰恰是为了恢复人性的尊严和价值。   礼既然是群体生活共同的行为规范,基督教的圣礼便也有这一层面的意义。基督教是一个团契性的宗教,它不仅要求信徒个人建立与上帝的真实关系,也要求信徒过团契生活。圣礼的意义在于其彰显了基督教的团契性。洗礼是人加入教会的团契生活,信徒互为肢体的内在意义的外在标志,信徒借洗礼正式宣告其成为教会团契生活中的一员。而圣餐则是象征肢体间直接分享着基督的身体。   3、圣礼的来源   圣礼(scarament)又称圣事,在古代西方,“圣礼”一词有两个含义:诉讼时的押金和新兵入伍时的誓言。现在圣礼一词则专指教会所设立的礼仪制度 [2] 。天主教有七大圣礼:洗礼、坚振、告解、圣餐、婚配、神品(授职)、终敷(给临终信徒涂膏油);基督教新教自马丁路德改教后,只保留了有具体圣经根据,符合基督教教义,由耶稣亲自设立的两大圣礼:洗礼和圣餐。   新教圣礼的设立遵循着四大基本的要素,符合这些要素,圣礼才成为圣礼:   第一、圣礼要有圣经明确的根据;比如,对于原罗马教会的告解等,马丁路德认为完全不符合圣经的教训,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因此不予采用。而对于像婚配这样的圣礼,各教会和信徒可以自己确定一定的仪式,而无需作为教会性的圣礼举行。   第二、圣礼必须是耶稣亲自设立的;新教的圣礼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救赎之上,事实上,基督教的基础就在于耶稣的救赎,因此,圣礼也必须以耶稣的救赎为基础。旧约的割礼就被初期教会完全否定,而献祭礼也因耶稣为真正而唯一的祭牲而取代。耶稣是圣礼的设立者和促成其功效的力量(Causa Efficiens),故只有他才有设立圣礼的权力,而耶稣只设立了洗礼和圣餐两大礼仪。   第三、圣礼要有可见的外在的形式(Signum Sensibile);包括:圣礼的实物、动作和圣礼的专有语言等。圣礼的实物如洗礼的水,圣餐的饼和酒等;动作则是表达圣礼的行为仪式,如祝福饼和杯,给接受洗礼者注入洗礼的水等;语言则是在举行圣礼过程中,与动作同时表达圣礼意义的语言。   第四、外在仪式的标志与内在功效的统一;圣礼的仪式是上帝设立,借着外在的礼仪形式,因着接受者的信心和敬虔而赋予其特殊和超越性的功效。换句话说,圣礼是外在的一个标志,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它可以因着上帝的慈爱和大能,借着人的相信而赋予接受者感观所无法觉察的功效和能力。   上述四点是新教圣礼之所以成为圣礼的依据。从另一个层面看,它也见证了基督教圣礼的意义。   二、新约中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第一大圣礼。而这个礼的首创者就是耶稣自己(太3:15)。新约曾经提到过几种不同的洗礼,希伯来书6:2提到“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新约总共提到过四种洗:   1、约翰的洗:可1:4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2、耶稣的洗:太28:19-20;信靠、重生的洗;就是我们今天教会所举行的洗礼。   3、圣灵的洗:表示重生得能力的改变;【徒11:16】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当初期教会的门徒接受了五旬节及其后圣灵的浇灌(洗)后,便有了不一样的生命,也充满了圣灵的能力。   4、火的洗礼:太3:10-12,那时,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教会一般以此为根据,有了“火洗”这一概念。对于火洗的意义,教会历史(包括加尔文要义),有如下各种看法:   a、审判。“火”是指审判,即在最后审判中真正悔改者的罪愆将被除尽(参赛四4;玛三2、3);   b、毁灭。冥顽不灵者将被毁灭(玛四1;太三10、12)。   c、炼净。耶稣指出信徒经受火的炼净过程是必须的(可九49)约翰预期悔改者经历火的洗礼,炼净罪恶,就是应验在信徒与基督同受苦和同受死之经历中;惟其如此,信徒才能蒙享基督从死里复活的荣耀(罗六5,八17-23;腓三10、11)。   d、受难。(基督的受难及信徒与基督同受苦难)耶稣也使用施洗约翰的预言,却以那洗礼和火指他的受难(路十二49、50)。耶稣的受难便是为世人经受火的洗礼。这个思想与使徒保罗所说“受洗归入耶稣基督”,即“归入基督的死”是一致的(罗六3)。因此,火洗正如俗称的火的洗礼,表示有特殊意义的受难。   e 、祝福。十九世纪末的“圣洁运动”中,一些团体使用“圣灵与火的洗礼”来描述归正和成圣后第三重的经历。这“第三次祝福”的强调,可见于一些教会名称,如:“用火施洗圣洁教会”(现今已合拼于五旬节圣洁会)、“亚美利加用火施洗神的圣洁教会”。   上述各种观点都有其根据,总体来说,火洗代表了信徒生活中上帝要炼净我们一切的杂质,好让我们多结果子;对用意志来拒绝真理者而言,火洗则是严厉的审判——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太3:12)。   三、洗礼的意义   1、洗礼是加入教会之表记(林前12:13)   13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洗礼是一个标记,藉此我们公开承认我们愿意列为神的子民,成为教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礼只是一个外在的仪式,仪式的意义就在于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比如婚礼是一个仪式,但就是这个仪式公开确定了彼此的关系,而成为人文的婚姻关系合法性的标志。洗礼亦然,只有借着外在公开的洗礼才表明一个信徒加入教会的合信仰的身份。   现在中国教会一般把没有接受水洗的信徒称为慕道友,而接受洗礼的信徒则为正式的信徒,接受了洗礼一般才会登记在册。教会还有一个传统的习惯,接受了水洗的信徒才给他领受圣餐的资格,一般要求没有接受水洗的信徒不可以领受圣餐。这一习惯没有圣经明文教导,初期教会在圣经成书的年代一般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要求人确定是否洗礼后才可以领受圣餐,因为初期教会把洗礼列为加入教会的入门标志,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是,只要表示决志信主,马上就会给予洗礼。不会有长长的慕道班学习及考核后才决定给予洗礼。因此,初期教会的信徒一旦参加了教会团契生活,基本都受过洗礼,因此很少遇到在圣餐礼上有许多没有接受洗礼的慕道友的现象。   但无论是使徒时代的教会,还是今天的教会,一般都会以洗礼作为加入教会的标志。作为一个团契性信仰的基督教,信徒在决志信主后,理当接受教会的真理教导而接受洗礼,同时教会也有责任为初信的信徒尽快提供栽培和洗礼。   2、洗礼是我们在人面前承认我们信仰的记号(徒19:1-5)。   如果说洗礼是教会接纳一位信徒的标志,这还不够,洗礼同样是一个信徒公开决志和表达自己信仰,加入教会团契的一个记号。   内在的东西总需要一个外在的形式来表达,而表达内在意义的外在形式,也确实可以唤醒我们真实的能力。以恋爱和婚姻为例,婚姻的基础是爱情,而情定终身往往有一个彼此的信物和婚礼。信物和婚礼只是一个普通的外在物体及礼,它的价值完全在于其内在的爱情,有表征意义的信物和婚礼加上内在的爱情,信物就成了信物——成了有爱情象征意义的记号;婚礼就成了了婚姻和爱情的宣示。信物有一个基本的作用是恋爱的双方公开自己情定终身的标志,婚礼就是神圣婚姻的标准,背后有着神圣的权威。而每每看到自己的信物——那个普通的外在形式,就一定可以激发彼此的爱意,因为它象征着爱情。而婚礼则是在演绎婚姻的真谛。洗礼和恋爱难以类比,但洗礼的意义之一,也就是他成为我们宣告决志跟随耶稣的一个外在标志,一个属神儿子的记号。旧约时代,割礼成为以色列人身份的记号,保罗说过真割礼是在人的心里,以色列人真正的内涵也在于他们对独一上帝的信仰。但割礼却是在当时的以色列人信仰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外在记号。基督教的洗礼亦然,它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信仰宣告的外在记号。耶稣设立这样一个记号,让接受洗礼的信徒,可以成为其宣告决志跟随耶稣的记号,表明他从此不再属于自己,不再属于世俗,而是完全归属耶稣了。   3、洗礼是我们得洁净的象征和记号(弗5:26)   洗礼不仅是我们在人面前承认信仰的一个记号,圣经实在说过“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上述说过,圣礼最早是指诉讼时原、被告的押金。败诉一方的押金将被扣取。洗礼表明什么呢?它是我们蒙救赎的象征。罪人犯罪是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罪是一种亏欠,而救赎则是耶稣以他的牺牲代替了人类——一个个活生生、具体的你我的罪罚,代赎了我们因犯罪而对上帝荣耀的亏缺,我们为此,欠下了上帝一大笔罪债,而罪的结果就是死,故耶稣以他的生命替我们还上了罪债。洗礼就是我们蒙受救赎的记号。洗礼好比是一件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文,藉此神担保我们一切的罪都得以消除或涂抹,不再为他看见或记念,也不再将罪归于我们。我们知道公文会产生法律的效力,而公文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代表了罪债已经被还清了。公文(洗礼)既象征我们蒙受了救赎,也见证了耶稣基督在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借此表明我们的罪债已经蒙主偿还,我们的罪污已经蒙主洁净。洗礼便是其外在的记号,而这记号实在发挥着救赎法上的功用。   按加尔文要义的阐述:保罗说,基督“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弗5:26);和另一处所说:“他救了我们,乃是照着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3:5)。彼得所说:“这洗礼也拯救我们”(彼前3:21);保罗的原意并不是说,我们得以洗净得救,都因水而完成;也不是说,水本身有洗净,重生,和更新的效力;彼得也不是说,水是得救的原因;而只是说,人藉着洗礼可以确知有救恩。我们之得以洗净成圣,是由福音向我们宣布了,而由洗礼向我们证实了。彼得在说“这洗礼也拯救我们”以后,又立刻加上说:“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而这良心是由信心才得来的。其实,洗礼所应许我们的洁净,只是洒基督宝血而有的洁净,这宝血是由洁净人的水作为象征。水表征了基督的宝血,借着洗礼证明基督的宝血对受洗者的洁净,内在的信心,加上外在的洗礼,宣示了受洗者真实的洗净。   加尔文在其要义中说道:我们也不要以为洗礼只对过去的罪有效,以致在受洗后所犯的罪,必须在什么其他圣礼中另求新的赦罪之法,好像洗礼已失效一般。这个错误的看法使某些人要等到生命尽头,几乎临终的时候才受洗,好叫他们终生的罪得蒙赦免。我们应当承认,无论何时我们一经受洗,一生的罪就都洗净了。所以我们若跌倒,就当想起我们的洗礼,确知罪恶得了赦免。因为一旦受了洗,虽然好像这是一件过去的事,然而它却并不因后来所犯的罪而被取消。因为基督的圣洁是在洗礼中赐予了我们,常保持其能力,永不为罪污所胜,却常洁净并涂抹我们一切的罪污。但这道理决不能当作将来犯罪的借口,因为它的本意与此种狂妄相距很远;它只赐给那些在罪的压迫下呻吟痛苦的罪人,使他们得到安慰和解救,不至陷入惶惑绝望中。因此,保罗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3:25)。但那些只求避免刑罚,寻找犯罪机会的人,无非是自招神的忿怒和刑罚。   罪人接受赦免是因基督的宝血,罪恶得以洗净。洗净的记号和证据是洗礼!赦罪是与洗礼有关。信徒终生无论何时为罪所苦恼,就可以回忆起洗礼来,好叫他们确知自己有基督宝血而来的那惟一和永远的洁净。   4、洗礼是我们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表记(罗6:3,4)   使徒保罗说:“我们受洗归入基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6:3,4)。   在这一节经文中,他不仅劝我们效法基督,更进一步教训我们说,基督用洗礼使我们与他的死有分,使我们接在其上。正如枝子从所接的根上得着滋养,照样,凡以信心接受洗礼的,在治死自己的肉体上也感觉到基督死的效力,在灵性的奋发上,也感觉到他复活的力量 [3]。因此,他劝勉我们说,我们若是基督徒,就当“向罪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里,看自己是活的”(罗6:11)。在另一处他用同样的理由说,我们“既受洗与基督一同埋葬,”就是受了基督的割礼,并脱去了旧人(西2:11,12)。洗礼为“重生和更新的洗礼”(多3:5)。因此我们所得的应许,第一是白白的赦罪和称义;第二是有圣灵的恩典来更新我们。   信仰基督与不信仰基督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属灵身份的变化——圣经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的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子(约1:12)。基督徒身份最大的变化就是因信而恢复了神儿子的地位。信仰还有一整套属灵的变化:与主同死——死去旧人;同埋葬——彻底告别过去的生活本质;同复活——活出基督,照基督的心意去活。洗礼就是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的表记。   5、洗礼是批戴基督(加3:26-27)   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上帝的儿子。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3:26,27)。   批戴基督是基督教一个纯圣经的语言。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衣服,制服就是身份的象征。批戴基督就表示我们是属于基督的人。批戴基督同时表明是彰显基督,一举一动有基督的样式。批戴基督既是基督教身份的象征,也是在这种身份中,活出这种生命的象征。从前批戴的是自己,彰显的是自己,见证的是自己,现在活出的是基督,彰显的是基督,就像保罗所说:从此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   旧约以色列人从红海经过以后,就表示他们从此以后脱离了埃及的奴役,开始了新的生活,昔日,以色列人过红海是新约信徒洗礼的一个预表。表明信徒洗礼以后,从此与罪断绝,重生得救,开始了基督里的新生活,即批戴基督,彰显基督,活出基督。洗礼是基督教的礼仪,但还不仅仅是礼仪,礼仪中有属灵的功效,属灵的功效中有礼仪的象征。圣礼是救赎意义的外在象征形式,而这一象征形式既具有真实的属灵功效,也同时具有教会团契性(大公性)的特征。而洗礼的意义也正是在此。   四、如何进行洗礼   1、受洗者的条件   今天教会对洗礼的附加条件很容易使人忽略洗礼的真实意义,而使洗礼徒具不必要的神秘色彩。基督教是人性的信仰,信仰的核心是上帝对人的救赎,洗礼的意义则表现在这救赎中。而正是教会给洗礼加添的不必要的神秘色彩,才使得那接受过洗礼的信徒不一定真正明白洗礼在他身上的意义。   从洗礼的意义看,接受洗礼者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 a 、他应当接受耶稣基督是他个人的救主; b、他应当明白洗礼的意义; c、他应当在洗礼前认罪悔改,决志效法基督;   2、施洗者的资格   教会历史上,曾有教派因为施洗者的道德问题而否认他们曾经施行过的洗礼的功效。比如再洗礼派。后来这些观点被正统教会视为异端思想。这些观点的本身也实在违背了圣礼的意义。因为圣礼的功效本身不在于施行者,而在于圣礼背后所象征的意义及上帝的大能。   a、施洗者的道德不影响洗礼的效力; 路德和加尔文的信纲称:施洗者如同上帝的信使,信件的重要不在于信使的身份,而在于书信的作者和书信的内容及其意义。“施行圣礼人的尊卑并不能增减圣礼的价值。一如人间的公文,只要是有作者的手笔和印信,而谁是送达者并无关重要;照样我们只要知道在圣礼中有主的手和印也就够了,不管是由谁施行的”。施洗者不管后来的行为如何,受过洗礼的人都无需重新接受洗礼。正如,“犹太人由不洁和叛道的祭司受了割礼,是并无损害的,也并不因此必须重受割礼。”   b、施洗者应当是代表教会在施行洗礼; 圣礼,特别是洗礼,圣经并未规定只有某一类的人才可以施行。天主教对他们的七大圣礼规定,除了圣餐礼和婚配外,其它圣事都需要有神品的人来施行,否则无效 [4] 。也就是说,非神品信徒是可以施行洗礼的。对此基督教新教从教义史看,也没有规定圣礼必须由神职人员施行。但圣礼既然是教会公开圣职的一部分,故施洗者应当是教会公认的代表,即认可的神职人员施行,私人不可擅自施洗。   c、教会传统上,当面对一个即将死去的病人,病人死前渴望接受洗礼,而没有神职人员在场,平信徒便可为其施洗。但奥古斯丁警告说,倘若没有需要这样作,就是越俎代庖了。也就是说,对于由没有圣职的信徒来执行圣礼,教会需要及其慎重,若非必须,我们不应该提倡。因为教会是应该有秩序的。   3、洗礼的方式   从初期教会流传至今,教会至少有七大洗礼的形式。而最常见的有三种:浸水礼、注水礼、洒水礼。   浸水礼是让受洗者站在水中,把头浸入水中,有的会连续浸入三次;   注水礼是让信徒不一定站在水中,施行洗礼者把水浇注在受洗者头上,流到耳根即可;   洒水礼是把洗礼的水撒在受洗信徒头上。   洗礼的形式不同,但洗礼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洗礼的过程中,施洗者的动作和言语表达是一致的,既同时施行洗礼,同时用言语宣告出洗礼的意义和功效。洗礼的功效不在于受洗的形式,而在于接受洗礼者的信心,在于基督:使徒们都奉基督的名施洗(徒8:16),奉父、子和圣灵的名施洗(太28:19)。   五、洗礼的效力   1、洗礼的效力在于基督的救赎   加尔文说:洗礼的完成乃在乎基督;因为神在洗礼中所赐予的一切恩赐,惟有在基督里才能得着。然而奉基督的名受洗的人,不能不也呼吁父和圣灵的名。我们在他宝血中得蒙洁净,乃是因为慈悲的天父既由于他无可比拟的良善,乐意接纳我们,就立基督为我们的中保,使我们与他和好。我们从他的死和复活所得来的重生,乃是由于圣灵使我们成圣并领受新的灵性。所以关于我们的洗净和重生,我们清楚看见,原因是在乎圣父,实质是在乎圣子,而功效则在乎圣灵。因此,在先有施洗约翰,后来有众使徒,都是以“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太3:6,11;路3:3;约3:23,4:1;徒2:38-41)来施洗;悔改是指重生,使罪得赦是指洁净。   2、洗礼不能保证人的得救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 徒 2: 38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当年君士坦丁大帝直到临死前一刻才接受洗礼,因为他相信自己在不断犯罪,而死前一刻的洗礼可以洗去他过去一生的罪孽。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信徒以为洗礼的礼仪可以洗去人一切的罪,而洗礼后的罪是不蒙赦免的。因此,他们信主多年,就是不愿受洗。这其实是对洗礼的误解。洗礼既不能决定人得救与否,也不能借着洗礼的形式而使人罪得赦免。洗礼不能保证人的得救,使人得救的是接受基督救恩的信心。但信心加上洗礼的圣礼,就有了内在得救信心和外在得救印证的“记号”。   洗礼是基督教极其神圣和庄严的圣礼。这一“礼”表明了教会纯洁的团契生活,表明了我们在基督里相互为肢体,它象征了基督的救赎,我们在基督的救赎中蒙洁净,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从此以后不再为自己活,而是为基督而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套“礼”,而有着属灵的象征意义和实在的信仰功效。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