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志愿怎么填
2020-06-07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今天,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如何填写高考志愿成为摆在家长和孩子面前的大难题。为填写报考大学志愿,各个家庭不得不得面临来自就业、荣耀家门和林林总总高校排名选择的诸多压力。
现如今,中国已经陷入全民功利全民拜金的局面;高考为就业,就业为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意味着挣大钱。高考志愿已经完全变成就业前奏挑选曲了。
Bible<Matthew>1:6 Take no thought for your life,about food or drink. Is not life more than food. And body more than its clothing.
我们真的这么需要担忧吗?担忧高考和担忧吃什么和穿什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不过是做无望的动作而已。神早就指点了我们,不要为世上的事情去担忧。小鸟自由飞翔在天上,它们为吃食操过心吗?种子洒落在大地,它们为发芽而担忧吗?
我们该怎样来尽己之力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
为千百万孩子Pray:主啊,我们把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带到主面前,求主保守和眷顾。求主打开每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心门,让他们能够聆听自己的内心,找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和动力,找到他们想要的和主想要给他们的。
今天小编在林林总总的所谓高考“红黑榜”,“高考志愿指南”中发现了一篇瑰宝,我们撷取“武汉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致即将填报志愿的高考考生》部分片段发布,可能给广大处于焦灼和困惑中的学子和家长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该作者坤妈认为:无论你是参加的国内高考,还是洋高考,填报志愿无疑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以说,高考只是一场考试,而选志愿才是选择人生的开始。
一、理清思路,规划人生发展
相比较而言,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中学教育中因贯穿着升学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孩子相对容易在高中阶段找到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专业方向。而咱们国内的多数孩子在高中三年只顾埋头苦读,只将考大学作为目标,尚无对未来人生的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优势在哪里也比较模糊。常常是等到高考结束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仅仅一个晚上就决定了志愿填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就这样草率地确定了自己一生的职业方向。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才发现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又改变不了现状,有些人因此破罐子破摔,终日沉迷于游戏。而那些毕业之后还要一辈子与不喜欢的专业打交道的,简直是生不如死。
二、做你最热爱的事情
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填报志愿的时候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能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位赴美留学多年的湖北的天才少年郑人元曾经说:我与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有一个有代表性但不具权威性的总结,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而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我这个判断并不代表对任何专业的否定,不管是数学、医学、工程... 都是有价值的专业,你必须去学你热爱的东西。
引用这位昔日江城骄子的话,并不代表坤妈完全认同他的见解,也并不是怂恿家庭条件许可的孩子都要去报艺术、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学科,而只是强调一个与其相同的观点:哪怕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佳,或者一辈子都发不了财,都不能成为你拒绝选择它的理由。
三、千万不要继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维模式
很多孩子因为没有突出的特长、没有机会培养兴趣,所以到高中毕业仍然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
但是很遗憾的是,多数文化层次不高或视野、阅历有限的父母也无法给出有价值的参考,反而将不成功的思维模式沿袭到了孩子身上,容易过于执著于眼前的目标和利益。
英国有一部了不起的纪录片叫《7UP》,导演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片中人物的命运似乎是验证了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在我国,天涯上也曾经有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通过一个HR的视角讲述了一群大学毕业生在银行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这些孩子的各自努力和最终归宿,与上面那部片子一样令人唏嘘不已。
在我们羡慕精英阶层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的背后,我们常常忽略成功人士得以成功的某种性格特质和思维方式;而在面对问题、麻烦时,大多数孩子其实是继承了父母的思维方式,抱怨的人永远认为自己不够幸运或者收到歧视,很少思考自己的毛病,而父母比较民主的家庭里,孩子性格更包容,也更容易自知。而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决定优秀与否的决定因素,一旦承袭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定位甚至自己的命运。
四、别信所谓“专业红黑榜”
媒体上经常报道“大学专业红黑榜”,罗列哪些专业最好就业,哪些专业不好就业。如果你按照这个意见去选择“好就业”的专业,通常会掉到坑里——你会发现报这个志愿的人会非常集中,竞争激烈不说,而且等到四年后你大学毕业时,这个专业很可能已经从“热门”变成了“冷门”。那时候就业无门,媒体也不会对你负责的。
据权威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765万大学毕业生中竟然有一半找不到工作!这一半大学生难道都是当年选择了“冷门”专业吗?显然不是,就业市场的萎缩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设置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永远是滞后的。即便是部分高校快速跟风设置了很时髦的专业,也无法保证四年后该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
最后想说,无论你填报什么志愿,无论你最终被哪个学校录取,甚至无论你是否还会继续读书,高考都只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的优劣无关紧要,笑到最后的都是一直在跑的人,也就是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人。
如果你有继续深造的决心,本科不如选择中文、哲学、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本科阶段通过学习和实践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研究生阶段的专业。
如果你盲目到实在不确定自己的兴趣,不如选择跟自己的优势科目相关的专业,然后在大学期间尽量多阅读、多听讲座开阔视野、多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有可能的话去修个双学位,这样也能增加自己找到理想工作的几率。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无论你现在选择的起点是什么,你都能跑出自己的美丽新世界!
让我们继续为孩子们和孩子的家长们到靠:主啊,我们把高考的孩子和家长们带到主面前,求主赐给他们智慧,求主赐给他们勇气和力量摆脱邪教的浸染和荼毒,认识真正的生活。他们才能在主的托举中去看到崭新的世界,他们才能在众多的高校中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出精彩的自己。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