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日课(4-9)
2018-06-13
箴言日课(4-9)时间:2010-03-26 23:19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大 中 小】 4-9. 智者得智 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教导智慧人,他就越发有智慧。指导义人,他就增长学问。(9:8-9) 智慧人并非无瑕无疵者,他仍需要改正缺点错误,追求智慧之丰盛充盈;义人并非无所不知者,他仍需要学习自己所接触的层面中的各种有关学问,以便使自己的义行义路,也能准确于人际之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认识这一点,智者也就智不到哪里;认识到这一点,愚者也就愚不到哪里。因此,智者为了防止其一失,他实在乐于从众说纷纭中将那“一失”捕捉到手。本乎此,你若将责备送给他,他怎会不爱你呢?你即便是愚者,他也必爱你责备的真诚,并期待着你的一得之见。 是智者义人的涵养深、器量大、心地宽广吗?是倒也是的;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操练敬虔中,练出了深厚的基本功。但更为本质的原因,乃是由于他们敬畏上帝,他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上帝的义”;他们鄙视虚荣、虚名、虚情……和一切虚浮虚伪的事,“看万事如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他们象觅宝觅珠(马太福音13:44-46)那样追求天国的真善美圣;“变卖一切”也在所不计,又何计乎自己的身份与面子,或别人的态度与措词? 愚者并非不能得智,但他似乎既顽固而又脆弱,自定的配伍禁忌又特别繁琐,所以要突破得智之“关卡”,难度很大。对比之下,智者得智就自由自在得多了。几乎可以说,心中有智,则无处不可得智;万事都互相效力,足以使智者得智不已也! 我国古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样一个场景,一个事物,各人的见地为何如此不同?这就证明各人的心灵颇有差异。就如世人在对施洗约翰与耶稣的看法上大有争议之际,耶稣说:“智慧之子,当以智慧为是!”(路加福音7:35) 智者求智,智者识智,那么智者得智也就是理所当然、势所必至的了! 智者得智,有这样三条天理定律为根据,即:1.求则得之定律!(马太福音7:7,8)适用于从负到0,0的突破,以及直到永远。2.鹰聚于尸定律!(马太福音24:28)也就是富集定律,结晶核定律。3.有则加之定律!(马太福音25:29)也就是马太定律。
0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