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
2018-06-13
历代志下 第一章 注释
1:1-9:31 所罗门事迹
历代志下承接历代志上,围绕着神对大卫的应许──要为他建立永远的王朝。此大卫之约能否成立须视乎他的儿子所罗门有没有尽本分建造圣殿和遵守摩西的律法 (代上22:8-12; 28:5-7) 。 作者首先要证明大卫之约已经确立,因为所罗门已完成建殿的工程和遵守了律法。因这缘故,作者对所罗门的过失完全没有提及,符合他一贯写作的观点(参代上29:23注)。
1:1-17 以色列的黄金时代
所罗门蒙神赐予智慧聪明;在他英明的领导下,以色列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太平和富庶。
1-6 登基献祭
在作者笔下,所罗门是一位敬畏神的好君王,他即位后第一桩要事,就是到基遍会幕那里去献祭。在作者的眼中,基遍的邱坛是所罗门应当去献祭的地方,因为那是会幕的所在 (3), 不过,列王纪的作者则从另一角度看这件事,指出所罗门到该处献祭是不得已的,因为圣殿尚未兴建,耶路撒冷的帐幕仍不能取代摩西会幕的地位,而且基遍的祭坛较大,更适合盛大的庆典(王上3:2-4)。
1 引言
这节圣经是全段的小引,说明所罗门的统治权符合了神的要求,得到了神的祝福。作者提出三项证明:
1 所罗门成功地扫平一切动乱(参王上2:13-46);
2 有神的同在;
3 得享尊荣。
「国位坚固」:原文作「巩固自己」,暗示宫廷曾有严重的内
哄。
2-6 献祭
敬奉神明是古代帝王的职责。所罗门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后,立即到基遍献祭,表示他渴慕耶和华神的祝福。
3 「基遍的邱坛」:参王上3:2-4注。
5 「比撒列所造的铜坛」:作者强调这座坛的历史性和体积的巨
大(五肘见方,高三肘,参出27:1-8),并重提比撒列的名字
(参代上简介)。
「就近坛前」:可译作「寻求耶和华」。
7-13 祈求智慧
本段与王上3:5-15大致相同, 只是没有引所罗门审断妓女争子的奇案来证明他已拥有此恩赐。按本书作者看来,所罗门的智慧是直接地和主要地显示在他建殿的才华上。
9 「成就向 ...... 大卫所应许」:证明大卫之约两个条件之一已经
完成。
「如同地上尘沙那样多」:应验了神对雅各的应许。
(参创28:14; 比较代上27:23「天上的星」)
14-17 所罗门的财富
参王上10:26-29注。
所罗门的财富可以由三方面来表达:
1 昂贵的武备──小亚细亚的马和战车;
2 北非的金子;
3 利巴嫩的香柏木。
历代志下 第二章 注释
2:1-8:16 建造圣殿
为了实现神对大卫家的应许,所罗门视建造圣殿为他登基后的首要任务。
1-18 预备建殿
大卫在世时虽然已经尽力为建殿进行筹备,但主要是在费用方面;实际的器材、人手仍要所罗门去张罗。他进行工程时发现有下面的困难:
1 以色列缺乏建筑上需用的良好木材;
2 缺乏灵巧而有领导才能的工匠。幸而这两项需要都可以由邻近
友邦利巴嫩提供帮助。
1 小引
2 挑选劳工
古代帝王往往为了工程的需要而设立强逼性的徭役制度。所罗门初时所征用的只是寄居的外邦人而已(2, 17-18), 但后来更征用了三万以色列人(王上5:13-14)。
「三千六百督工的」:按王上5:16的记载是「三千三百人」。
3-16 求助于推罗
所罗门遣使前往推罗,请求希兰王念及与父亲大卫的交情,把所需的材料卖给他,另差派工匠协助他。
4 「焚烧美香 ...... 献燔祭」:这些都是摩西律法的规定。
(参出25:6, 30; 30:7-8; 40:23; 利24:5-9; 民28-29)
所罗门指出他建殿是为了遵守律法、履行以色列人永远的定例。
7 「紫色、朱红色」:在原文,这两个字都不是希伯来文,前者
是亚兰文,后者则是波斯文,大概反映了作者着书的时代。
8 「檀香木」:原文意思不详;此字曾出现于古代近东其他的文
献中,相信是指一种名贵的木材。
9 「高大出奇」:圣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和高三十肘(3;
王上6:2)。
10 「小麦 ...... 罢特」:这里记录所罗门所付的工价要比王上5:11
的为高。
11-16 希兰回覆所罗门,答允供应建殿所需
首先他差派一名工匠协助建殿。作者显然把他和从前建会幕的亚何利亚伯作比较:
1 他们都出自但支派(14; 出31:6);
2 他们有相同的技巧(7, 19; 出35:35)。
其次,希兰答允供应木材,并指明运送的方法。
13 「我父亲希兰所用的」:在原文这并非描述词,而是那位工匠
的名字──「户兰亚比」。
14 「但支派」:根据王上7:14,他母亲是拿弗他利人。
「各样的巧工」:王上7:14说他擅长铜工。
16 「浮海运到约帕 ...... 」今日考古学发现货物是由约帕北面的一
条小河(雅尔康河)运入内陆,在它的上游上岸,再转送犹大
山地。
17-18
作者再次强调所罗门只征用外邦人,绝无抵触征用同胞的禁例。(利25:39-55)
思想问题(第1, 2章)
1 所罗门向神求智慧以履行他领受的职分;你在神面前的职分是什
么?
你又会向神求什么呢?
2 建殿一事有赖所罗门的心志、智慧,也需要巧匠、督工和工人。
今日你能贡献什么去建立教会呢?
历代志下 第三章 注释
3:1-5:1 建造圣殿
作者明显地是以列王纪资料为蓝本,但内容稍有不同:
1 篇幅比较简短;
2 有关圣殿一些设备的数字则较大(见注),可能作者有意强调
圣殿的华丽;
3 就文学技巧来说,作者把圣殿描述为新造的会幕。
1-2 建殿地点、时间
作者指出:圣殿虽然是簇新的建筑,却不是座落于寂寂无名的地方,因为圣殿山就是摩利亚山 ── 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又是大卫献祭赎罪的禾场。由此可见这是
1 停止杀戳的地方;
2 献祭的地方;
3 神向人显现的地方(参创22:11-13, 15; 代上21:15, 26)。
2 「初二日」:有学者认为这是日后文士多抄了上去的。
(参王上6:1)
3-7 圣殿的大小
有关圣殿殿宇的描述,参王上6:2注。
3 「按着古时的尺寸」:以色列人曾同时使用两种量度系统。
作者在此声明书中所用的是不复使用的量度系统。
4 「高一百二十肘」:这显然是文士抄写之误,根据王上6:2,
殿高只有三十肘。
5 「松木」 : 按王上6:15的记载,松木只用来铺地板,其他装饰
用的是香柏木。
6 「巴瓦音」:这字的意思不详,一般学者认为是地名(有以为
是位于亚拉伯的东北)。但即使在作者的时代,可能已无人知
道这地确实位于何方,此字已变成精金的代称了。
3:8-5:1 殿内设备
8-9 至圣所
这是一间长阔高俱为二十肘的房间(参王上6:20注)。
8 「六百他连得」:即一万八千公斤。
9 「金钉」:用途不详。
「五十舍客勒」:约半公斤。
「楼房」:是圣殿的旁屋(参代上28:11)。
10-14 ???
基路伯是天使的一种,至圣所内到处都有他们的图像:
1 作为法柜以上施恩座的支柱(参撒上4:4);
2 巨大直立包金的木雕(10-13; 王上6:23-28);
3 至圣所门上的图像(14; 王上6:32)。
14 「幔子」:旧约圣经其他地方从没有明言圣殿的至圣所前有一
幔子把它与圣所分隔开来,王上6:31-35反倒记载它有一扇木造
包金的门。代下的作者提到幔子,有可能是受了会幕设计的影
响(参出26:31; 36:35),对王上记载作出补充。
15-17 铜柱
有关这两条铜柱的位置,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它们只是圣所门口作装饰用的柱子,有的认为它们是殿屋前两根独立的柱子,用途有二:1 在神殿前作记念;
2 标明柱后乃神圣区域,是一般百姓不能进入的地方。
15 「三十五肘」:王上6:15是十八肘,学者对数字的差异提供有
下列答案:
1 列王纪的才是正确的,历代志作者往往为了强调圣殿的
宏伟而把数目字夸大了(例如:3:8; 4:5);
2 作者把柱子的高度(十八肘),柱围(十二肘)和柱顶
的高度(五肘)加在一起:
3 本书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资料。
不过,由于圣殿本身才不过高三十肘,要是说屋前竖有两根高
三十五肘的粗铜柱,按理是不大可能的,所以「三十五」可能
是抄写之误。
历代志下 第四章 注释
1 铜坛
「长二十肘」:这是祭坛底座的大小(参结43:13-17)。
2-5 铜海
安放在殿右边的「海」(10)是所罗门的新设计,大概仿效自古代近东神庙的建筑。它的实际用途是供祭司「沐浴」 (6)。 当然,祭司不可能真的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前沐浴,而且「海」也是相当的深(五肘),何况犹大山地的水是那样珍贵,所以「沐浴」大概只是一种宗教礼仪上的洁净礼。
5 「三千罢特」:王上7:26只有二千罢特。
数目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被掳归回后以色列人的罢特单位有所改
变,容量只有先前的三分之二(类似的演变见3:3注); 或是
满载的容量与通常容量之别。
6-9 洗濯盆、灯台与院子
为了实际照明的需要,金灯台由原来会幕的一盏增至十盏。这里的「桌子」,大概是用来放置金灯台的。
10-22 杂项
本段所记载的各项,可能是后人根据王上7:39-50对上述记载的补充,可参该处注。
22 「至圣所的门扇」:参3:14注。
思想问题(第3, 4章)
1 所罗门将圣殿建在神显现的地方(3:1);今天当你参与教会敬拜
或作个人灵修时,感受到神的同在吗?
你是否渴幕神的显现,以致愿意常常亲近神呢?
2 试按照建造圣殿的描述,幻想一上圣殿的结构形像。
你若处身在这圣殿中,会有什么感受?
相比之下,你自己的礼拜堂能否有此效果?
3 如果由你设计礼拜堂的装设,俾能帮助人敬拜神,你会怎样做?
参约4:21-24; 来13:15-16。
4 这两章内,所罗门手下所建造或制造的每一样物件有什么作用和
意义?
历代志下 第五章 注释
1 总结
作者再次强调圣殿的器皿是所罗门的父亲大卫王所分别为圣的。
5:2-7:11 奉献圣殿
奉献典礼是整个建殿工程的最高峰。本段内容与王上8:1-66大致相同,可分为三部分:
1 迎神(5:2-6:11);
2 祝祷(6:12-42)及
3 庆典(7:1-11)。
5:2-6:11 安放约柜
承接历代志上的做法,本书作者对约柜及利未人特别重视。(参代上13-16)安放约柜入至圣所表示圣殿工程的完竣与大卫之约的正式成立。(6:10-11)
2-10 抬约柜进殿
2 「那时,所罗门 ...... 招聚」:这是作者惯用的笔法。
(参代上13:1-5)
3 「七月节」:即住棚节。
七月原称以他念月(王上8:2)。
4 「利未人便抬起约柜」:参代上15:2注。
5 「祭司利未人」:原文在这两个名词中间没有连接词,故此学
者有下列解释:
1 整个词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泛指圣殿内所有员工;
2 词语的重点在祭司上,利未人是指他们出身的支派(比
较王上8:3);
3 应在两个名词之间,补回连接词(参王上8:4)。
按第三种解释,利未人把约柜抬到殿内,再由祭司安放在至圣
所,因为那儿是只有祭司才获准进入的地方。(参民4:5-16;
结44:10-14)
「会幕」:是指留在基遍的那些部分(参代上16:40)。
11-14 感恩赞美
11-13, 这三节经文是列王纪上所没有的,里面许多词句与代上15-16章的相同(参串),可见作者写下这三节经文的目的,很可能是表示历史重演了大卫奉迎约柜入京的情景。
13-14 「云 ...... 荣光」:「云」是「彩云」,与「荣光」同样指神临
格的荣耀(参出40:34-35)。
换句话说,神已悦纳所罗门所作的,并且已经居住在他所盖造
的圣殿中。
历代志下 第六章 注释
1-11 所罗门叙述建殿的经过
1 「幽暗」:象征神居住在一处神秘的地方(参出20:21)。
12-42 所罗门献殿的祈祷
有关本段的详细解释,请参阅王上8:22-53注。整段祷文强调当以列人遭遇个人及国家的危难时应当向神祈祷,而圣殿是祷告的地方(参但6:10)。 作者引用这段祷文来勉励归回故国的犹太人要专心向神祈祷,以应付各样的艰难。本段在内容和文学体裁上属「遭难时的祷告」,与「摩西之歌」(申32:1-43),和「但以理的认罪祷文」(但9:4-19)相同,释经时应互相参照。
12 「站在 ...... 坛前」: 由13节及王上8:54看来,所罗门王其实是
跪着祈祷的。
13 「曾造一个铜台 ...... 放在院中」:这是所罗门专为献殿礼而在
外院设立的讲台,并非永久性的。
24-39 祷文中提到的灾祸,不少是被掳归回的犹太人所经历过的,例
如24-25节的充军(主前六世纪犹太人被巴比伦人所掳),
26-31节的天灾。
另外,圣殿为万国祷告的殿之主题(32-33; 参可11:17),也是
归国后的犹太人所熟悉的。
41 「安息之所」:有关安息的观念,可参阅代上17章; 22:9及28:2
注。
42 本节引自诗132:10,但次序却先后倒置了,为要强调神对大卫
家的慈爱。另外,有学者认为本书作者在此亦参照了赛55:3,
因而补充了「慈爱」等字眼,作用是向那些经历亡国之痛的犹
太人证明神与大卫所立之约并未废弃(参代上简介)。
思想问题(第5, 6章)
1 建殿完毕,首要的事就是将约柜运进圣殿。
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见6:10-11; 出25:21-22。
2 本书特别强调在约柜抬进至圣所后,有祭司和利未人奏乐、唱诗
赞美神,跟着神的荣光充满圣殿,甚至祭司不能供职(5:11-14)
。
今天,你的教会是否重视音乐的事奉?
你有否在这方面奉献所长?
3 大卫与所罗门立志为神建圣殿,并努力实行,显示他们敬畏神的
心。
有人说,基督徒「为自己应一无所求,为神则应求大事」。
你同意吗?
4 6:1-18可说是所罗门向神祷告的基础,试加以分析(留意神的超
越、 与百姓的关系、 的应许)。
这方面的认识对你的祷告生活有什么启发?
5 所罗门的祷文中,强调圣殿是百姓祷告的殿。也求神垂听一切在
圣殿中诚心的祷告。
今天的礼拜堂应否也是祷告的殿?
这会否影响你参与教会祈祷会的态度?
6 所罗门的祷告中,除了求神赦罪,免去灾殃,使民久居应许地、
作战得胜之外,还牵涉什么?参23, 27, 30-31, 33, 41-42节。
所罗门祷告的事项对今日教会祈祷的内容有什么启发?
7 所罗门一方面求神居于圣殿(6:41),另一方面多次描述神是在
天上(见21, 23, 25, 27等),不受地理环境限制(18)。
今天,你对神的同在有多少认识?
你会否把神的同在和活动局限于你的教会、你的宗派之内?
历代志下 第七章 注释
1-11 庆祝圣殿落成
所罗门祷告后,随即得着神悦纳的证据,而以色列君民亦因此献祭感恩。
1-3 神的荣光充满了殿
虽然当约柜移入至圣所时,神的荣光便已充满内殿(5:13), 现在神再次向全会众表示悦纳他们为 建筑的圣殿。作者又再次重绘昔日奉献会幕的情景(参出41:35; 利9:23-24)。
1 「火 ...... 荣光」:都是圣经内神与人同在的象征。
4-10 民众的回应
4-7 献祭
详情请参王上8:62-64注。
6 这节是历代志所独有的,内容充分表现了作者一贯的重点:利
未人使用大卫制造乐器奏乐,而全体会众都在场,包括有祭司
、利未人和以色列人。
8-10 守节
作者表示庆祝圣殿落成的节日乃当年的住棚节。该节由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开始,共长七日,第八日有严肃圣会(利23:33-36; 申16:13-15),故所罗门王于七月廿三日才遣散民众。不过,奉献的仪式,是在节日前七天举行(9)。
11
本节与王上9:1相同,但在该处这句是作后面记述的引言,而在此处则为一独立句子,表示建殿工程的结束,强调所罗门已完成了大卫之约的要求(参6:42注)。
12-22 神对所罗门献殿祷告的回覆
13-15 有关百姓的悔改
17-18有关大卫王朝的守则
19-22 有关全国的命运
作者明显地是要带出因果神学的观念,以劝诫回国后的犹太人不要重蹈先祖的覆辙。(参简介)。
思想问题(第7章)
1 你以为神悦纳所罗门的奉献(圣殿与燔祭),是基于什么因素呢?
你又曾否尝过奉献或事奉被神悦纳的经验呢?
2 8-10节说以色列民参加完这节期的聚会后,就心中喜乐而回家。
若你曾出度是次庆典,亲身经历过每项程序,你会怎样向家中亲
人报导这次体验?
你的喜乐是基于什么原因?
今天教会的崇拜若要发挥同样的效果,当注意什么?
3 14节是一节很令人振奋的经文,盼望你能熟记它,作你随时的帮
助;特别在你灵性软弱、处于低潮的时候,给你鼓励。
4 7:17的「你若 ...... 」和19节的 「倘若你们 ...... 」,分别说出了神
悦纳所罗门和弃绝百姓的条件,这些和建殿、献祭有否关系?
这对我们的生活和事奉有什么重要的教训?
你认为神对所罗门用「你们」一词(19)有否特别含意?
这对教会的领袖有什么提醒?
5 作者引述这段神回覆所罗门的经文,指示出一种因果神学的观念
,这有什么目的?
今天的信徒可以如何应用这个观念?
6 请思想一下,现今教会(或你自己的教会)是神所欣赏赐福、悦
纳为 名下的殿呢,还是神舍弃不顾(或不予祝福),以致成了
外邦人讥诮的笑柄呢?
若是后者,教会应如何做呢?
历代志下 第八章 注释
1-16 有关建殿工程的补充
本段看来是一大堆互相没有关连的记录,不过16节清楚表明在该节之前的记载都是与建造圣殿有关的。
1-2 重修北方城邑
所罗门的建筑工程得以成功皆有赖推罗王希兰的帮助。他除了供应工程需用的材料及工人外,更慷概地给予经济上的支时(参王上9:14)。所罗门曾以加利利地区的二十座城邑相赠,以偿还债项;不过,推罗王拒绝接受这些较贫瘠地区的城邑。此事的影响有二:
1 种下以后北部支派撒弃大卫王族的远因;
2 所罗门开放南部港口让腓尼基商人使用 (17-18) , 这大概是
还款计划的修订。
1 「二十年」:所罗门用了七年工夫来建造圣殿,建筑自己王宫
则共费时十三年(王上6:38-7:1)。
2 「送给他的」:其实是希兰王拒绝接收(见王上9:11-13)。
3-6 其他地方的建筑工程
这几节经文是为下段征用苦工一事作引子。
3 「哈马琐巴」:以色列地以北的地方。
4 「旷野里的达莫」:根据王上9:18,「达莫」应为「他玛」,
大概位于死海西南三十二公里(二十英里)的地方。
在本节,「达莫」是指叙利亚沙漠中的「巴尔密拉」。
5-6 其他城邑,参王上9:17-19注。
7-10 征用徭役
有关此事的讨论,参2:17-18注。
8 「未曾灭绝的」:又可作「不能灭绝的」(参王上9:21)。
10 「二百五十督工的」:王上9:23则记录有五百五十名。
二者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记录法,或是文士抄录上的错误。
11
本节再次显出作者认为约柜乃神圣庄严之物,埃及公主为外邦人,都不可接近它。
「所到之处」:原文并不一定限指地方,也可泛指约柜周围的
物件和圣殿的员工;这些都因与约柜的密切关系而成为圣洁。
12-16 圣殿内的活动
1 献祭(12):由于献祭乃祭司的特权,故此所罗门的奉献事实
上是由祭司代献,或者他只是在殿外的坛上烧香而已
(王上9:25);
2 守节(13):作者强调所罗门除建成圣殿外,又遵守了摩西的
律法;
3 日常职务(14-15):有赞美、守门、管仓等等。
这一切都是按大卫遗训来执行。
8:17-9:31 所罗门更大尊荣
上文已经记述所罗门王的富强(1:1-17), 以此作为他建造圣殿的基础,这里再提他的富强,说明他因为对神忠心而得着更大的赏赐,作为因果神学的例证。
17-18 与希兰王发展航运
所罗门与希兰已成了很好的贸易伙伴 (参2:3) , 现在进一步联手发展海外市场。
17 「以旬迦别和以禄」:位于红海亚卡巴湾的末端,可以通往印
度洋及非洲东岸。
18 「船只和熟悉泛海的仆人」:腓尼基人素以航海见着于世,而
该地的特产香柏木又是造船的最佳材料。
「送到所罗门那里」:推罗位于地中海东岸,如要把船只送到
红海,可把船由陆路运去,或将船只驶至埃及的尼罗河,再由
凿通该河与红海的运河送去。另外,也可由腓尼基工匠在红海
建造船只(参9:21)。
「俄斐」:见代上29:4注。
「四百五十他连得」:王上9:28只有四百二十他连得。
历代志下 第九章 注释
1-12 示巴女王的朝觐
示巴乃阿拉伯半岛南端的国家,所罗门发展红海航运必定是与东方国家的贸易有关。示巴女王大抵是从来往的商贾使节口中听闻以色列王的智慧,因而生出访问之心。有关注释请参王上10:1-13。
1 「又有骆驼?着 ...... 」:古代以色列与东方的贸易,除经水路
通航红海和印度洋外,又有陆路商队以骆驼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越过沙漠、绕过阿拉伯半岛的南端,沿红海北上而达以旬迦
别,然后分为三路,北往以色列,中达迦萨,南抵埃及。
「香料」:原产自今日的南洋群岛。有证据显示古代的腓尼基
人早已远航至此。
4 「他上耶和华殿的台阶」:原文只有一字,意思与「上升」有
关,可指:
1 献祭时的烟雾,故解作「燔祭」(王上10:5);
2 圣殿的梯级;
3 王进圣殿礼拜时的仪仗行列。
8 「坐他的国位,为耶和华你的神作王」:表示以色列王的君权
及国位都属于神(参代上29:23)。
13-28 概述所罗门的财富
参王上10:14-28注。
18 「金脚凳」:作者可能是基于宗教背景的缘故,以此代替
王上10:19的「后背是圆的(或牛的像)」一语。
21 「他施船只」:参王上10:22注。
25 「四千棚」:王上4:26只作「千四棚」。
29-31 总结
作者在总结所罗门生平事迹时采用了他对先王大卫的做法,表明所罗门已完成了立约的要求,并有三位先知可为此作见证(参代上29:29)。
29 「拿单」:所罗门统治下早期的先知(见王上1章)。
「示罗人亚希雅」:晚期的先知(见王上11:29)。
「先见易多」:有人以为即王上13:1-10的那位神人。
思想问题(第8, 9章)
1 根据八章,你对所罗门有什么认识?
他的才干和他的功绩如何?
2 所罗门花二十年时间在国内大兴土木,建殿修城。
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对国家又带来什么影响呢?
现今的教袖在推行属灵的牧养与教导,和发展堂务(如扩堂、建
堂、堂内装设等)两者上,应否有平衡?
偏重一方,又会有什么影响?
3 不信者可能根据8:7-10说:以色列人也有种族歧视,并且奴役异
族人,将从前在埃及受劳役时的仇恨心理,投射和报复于其他人
身上。
对这种说法,你会怎样回答呢?参申5:12-15。
4 所罗门在宗教事务上对利未人的管理似乎很成功,「所罗门 ......
使他们各供己事 ...... 各尽其职 ...... 王所吩咐 ...... 他们都不违背。
」(8:12-15)
现今教会在信徒事奉的管理和协调上常出毛病,两者的成败因素
在那里呢?参弗4:11-13。
5 示巴女王因听闻所罗门的智慧,以及其他有关以色列国的荣耀丰
富,受了吸引,要来亲自看看。
在你的心目中,一位值得钦佩的人,应有怎样的形像和质素?
你是否也拥有美好的生命,以致吸引别人主动到来呢?
6 示巴女王亲自听见和看见所罗门王一切的表现,就「诧异得神不
守舍」(9:4),又赞美所罗门王的神。
试思想一下你自己和教会的一切表现,是否也有同样的美善,使
来到教会的人赞叹而归荣耀于神?
7 9:13-28描述所罗门的丰富,表明神确实的照应许赐福给他。
神也应许过要赐 的儿女和整体教会有丰盛的生命(参约10:10;
弗1:18, 23),今天,你自己和一般教会是否已领受了神丰富的
祝福?
如果没有,又是什么原因呢?参徒3:6。
历代志下 第十章 注释
10:1-36:23 犹大列王的统治
10章起记载王国分裂成南北二国,但作者只记载南国的君王(除10-13章与28章有提及北国外),目的见本书简介主题特色部分。
10:1-12:16 罗波安事迹
本书指出罗波安虽然是国家分裂的导火线,但整件事为神准许(10:15),也是由于北国百姓背叛大卫家的缘故(10:19)。参王上11:29-40对这件事的解释。
10:1-11:4 耶罗波安率众背叛大卫家
1 「示剑」:罗波安选择在这远离耶京的地方登基,为要表示大
卫家不仅有犹大支派支持,更获其余支派拥护,以达到政治上
团结的目的。另见王上12:1注。
2 「耶罗波安」:这里没有交代他的身分和他躲避所罗门王的原
因(参王上11:26-40), 大概是假设当时的读者对他的事迹早
已熟悉。
「他听见 ...... 回来」:比较王上12:2-3,此处然指出耶罗波安
早有预谋,想率众反叛。
7 「恩待」、
「使们喜悦」:王上12:7则作「服事」、「如仆人」。
此处强调了王的尊严。
10 「少年人」:可指年约四十的人(见王上12:8注)。
15 「这事乃出于神」:有关亚希雅的预言,见王上11:29-39。
18 罗波安差哈多兰往北方以色列人那里去,是要镇压这次叛变。
19 作者没有提及耶罗波安被立作以色列众人的王一事,因他只记
录大卫的王朝。
思想问题(第10章)
1 参阅其他有关经文 (王上11-12), 看看罗波安和耶罗波安二人
的背景和禀赋。
你认为他们见面时是处于怎样的状况和心态?
2 罗波安与人商议后,所做的决定导致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你认
为罗波安是否做了错误的决定?
那么,15节说「这事乃出于神」又作何解?
神如何让人有自由意志而又完成 的旨意呢?
神的计划中是否允许恶人的计谋?
3 罗波安面对以色列会众的请求 (3-4), 以及两批谋士所提供的
相反建议,所作的决定如何反映他的价值观及对长者的评价?
这对你有何监戒?
4 罗波安身为所罗门之子,承继了先王的财富与版图,身旁有谋士
,原先也有全部百姓的支持 (1), 但因一次错误,全盘改观。
神赐给你什么优越的条件?你有否善用?
历代志下 第十一章 注释
1-4 罗波安听从耶和华的话
放弃夺回北国。
3 「以色列众人」:这词在本书不单指北国百姓,也用于南国人
(参12:1, 6)。
5-23 罗波安的政绩
5-12 坚固南面的边防
国家分裂后,罗波安便开始修筑南面、东面与西面的防线,工程显然在埃及王示撒来侵时仍未完成(参12:2)。 北界没有增设防备,大概是因为罗波安无意划定北面国界,以便收复北面失地;又或者耶京以北实际上缺乏天险,难以建筑城堡。
11 「军长」:即指挥官。
13-17 祭司与利未人归附罗波安
圣职人员因坚持耶京的圣殿才是唯一敬拜神的地方,另因被禁止在北国工作,就从北方投奔南国。
14-15 耶罗波安与北国的君王都拜偶像,又立凡民作祭司,罪上加罪。
(参王上12:31; 13:33)
15 「鬼魔」:参利17:7注。
16 凡忠于神的百姓,都上耶京圣殿去祭祀神。
这里强调圣殿是唯一真正敬拜神的地方。
来自各支派的人大概不仅在圣殿祭祀,可能也在犹大境内定居
(参15:9)。
17 分国后最初三年,罗波安遵行神的道,于是国家强盛。
18-23 罗波安的家室
东方人一向认为大家庭是神的祝福。
18 「耶利摩」:未见于大卫的家谱上,可能他是大卫一个妃妾的
儿子。
「以利押」:为耶西的长子(代上2:13)。
20 「押沙龙的女儿玛迦」:参王上15:2注。
23 「办事精明」:大抵指下半节里罗波安安排众子在各城堡居住一
事;此举可使他们安定下来,不与太子亚比雅争夺王位继承权,
又可加强对各地的控制。
思想问题(第11章)
1 昔日神禁止罗波安与以色列弟兄争战;今日在基督徒的圈子,在
教会之间,也常有不和的现象,要怎样才能「彼此和睦」?
(帖前5:13)
2 罗波安可以根据什么理由出兵?
他若听从神的话(「这事出于我」),会有什么后果?
在你的生命中,有否类似的经历?
3 13-18节记载北国的圣职人员按自己的良知行事,他们这样做要
牺牲什么?
这些决定是否有智慧?
4 耶罗波安得国是神所允许的事 (4), 而且他向来精明(
王上11:28),对以色列人的疾苦也能体恤(10:3-4),可是他作
王后却引导百姓拜牛犊,违背耶和华,令敬畏神的以色列人大失
所望。
今天,你对人(尤其是贤明的领袖)有否过分的景仰?
谁是你的最高榜样?
历代志下 第十二章 注释
1-12 示撒入侵使罗波安受管教
1 罗波安于在位第四年开始拜偶像离弃神(参王上14:22-24;
代下14:3),以致神要刑罚他,容许示撒翌年入侵(2)。
2 有关示撒的事迹,参王上14:25-28注。
他入侵以色列地,意图维持该区的控制,却成就了神管教罗波
安的目的。
3 「路比人」、「苏基人」、「古实人」:他们都是埃及的雇佣
兵。
苏基人史载不详,路比人是埃及西面的民族,古实人则为埃及
南面的民族。
7-8 这预显言示犹大虽受制于埃及,但不会长久。
9 示撒攻陷耶京,除了搜掠圣殿和王宫的宝物外,还取去放在军
械库的金盾牌(参王上10:16-17; 代下9:15-16)。
12 「善益的事」:即敬虔的事(参19:3)。
13-16 罗波安生平总结
总括罗波安的一生,虽然起初遵行神的道,但后来却拜偶像,不专心事奉神,被作者评为「行恶」的君王。
13 「罗波安王自强」:有两种解释:
1 连接上文,指罗波安受挫于示撒后,使国家重新振作起
来;
2 属结语部分,指罗波安早年的善政。
思想问题(第12章)
1 试从10, 11, 12章中找出罗波安精明与愚笨之处。
人性中兼有软弱和刚强两方面,你如何去面对「真我」和接纳别
人呢?
2 罗波安强盛的时候就离弃神(1; 王上14:21-24),你猜他当时的
心态如何?有何恃赖?参前章和其他经文。
丰裕的生活和自满自足的心态常使人离开神,你的生命中是否也
有这危机?
3 示撒是从那个方向来犯境?罗波安有否在该处设防?
你今天要面对的敌人是谁?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
4 神要管教人时,可以使用任何人物和事物。
当人悔改后,人也必定经历到神的恩典。
你曾否经历神的管教和公义?
的慈爱对你又有何意义?
5 5-8节里有耶和华的两个信息,试比较他们的异同(作用、内容
、结果);这对神的本性有何提示?
6 示玛雅在两个场合(11, 12)干涉国家大事,他成就了什么?
为什么他的话会被人接受?
他的工作和今日基督徒在世使命有相似的地方吗?
历代志下 第十三章 注释
13:1-14:1上 亚比雅的事迹
在历代志作者笔下,亚比雅是大卫王朝好君王的例子(参代上导言):1 亚比雅强调大卫王朝的正统(5-8上);
2 着重圣殿的事奉(10-12);
3 作者按着因果神学来解释历史──亚比雅得胜是由于倚靠耶和
华之故(18)。比起列王纪的记载(王上15:1-8),这段有两点明显的分别:
1 本书的记载较为详尽;
2 在列王纪作者的眼中,亚比雅是一位不蒙神喜悦的君王,本书
则指出他的长处。
1-2上 生平简介
2 「米该亚」:她的名字在其他地方(见串)按读音拼作「玛迦
」。有关她的身分,学者有不同意见:
1 根据王上15:10,认为她是亚比雅的妻子(祖母原文可作
母亲),押沙龙(大卫的儿子)的孙女,乌列(13:2)
和她玛(撒下14:27)的女儿;
2 认为她是亚比雅的母亲,其父押沙龙(又称乌列)并非
大卫的儿子。
无论如何,目前资料仍未足够作任何定论。
2下-20 与耶罗波安的战争
作者引述某次战役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 双方的军力众寡悬殊。
4-12 亚比雅劝降
大战前夕,亚比雅企图说服北方的军队或者退出战争
他的演说强调了两点:
1 根据神与大卫之约,只有大卫的子孙是合法的统治者;
2 耶路撒冷的圣殿及利未的子孙才是合法的敬拜场所及员工;其
他人和其他地方的敬拜都算为不洁净。
4 「洗玛脸山」:地点不详,可能是在伯特利附近。
5-8上
亚比雅演词的第一重点是要说明抗拒大卫王朝就是抗拒神,耶罗波安等人实为奸臣贼子。
5 「盐约」:意即「永远的约」(见利2:13; 民18:19)。
6-7 亚比雅认为国家的分裂罪不在罗波安,而是由于:
1 耶罗波安背叛(6);
2 支持造**的都是不法之徒(7);
3 罗波安幼弱登基自然敌不过他们(7)。
8上 亚比雅警告阵前敌军不可重蹈覆辙。
8下-12
亚比雅跟着指出对方的宗教敬拜违反了律法,肯定得不着神的祝福:
1 设立金牛犊,违反十诫的第二诫(出20:4-6);
2 废除利未人及亚伦子孙担任神职人员的特权(见民3:5, 12; 18:1
);
3 擅立凡民为祭司(参民18:22)。
8 「金牛犊」:参11:15; 王上12:28。
耶罗波安教导百姓以敬奉有形的金牛犊来敬拜看不见的神。
10-11 比对着北国的背道是南国对神的忠心
11 「金灯台」:此处所用的是单数,与前面所记「十个金灯台」
(4:7)显然不同 。 可能这里所指的乃会幕留下的那一个大金
灯台。
12 「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作者再强调这是一场「圣战
」(参民10:1-9)。
13-17 战争爆发
南北军力悬殊,耶罗波安焉会听从亚比雅的劝告。这次战争采用了典型的战略形式:设伏兵、呐喊、呼求神、吹号等等。
18-20 南国得胜
18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战争的胜利全赖百姓倚靠神。
19 这里所提的地名都是南北国边界上的城邑。
「伯特利」:此城稍后在主前八世纪前又重新受北国统治。
(参摩7:10)
20 耶罗波安不但战场失意,最后亦死于神的刑罚之中。
(参王上14:10-14)
本节读来似乎耶罗波安死在亚比雅之前,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参王上15:9)。
21-14:1上 亚比雅生平总结
亚比雅统治的时间颇短,前后只有三年。作者用传统东方的笔法表示亚比雅的一生蒙神祝福:
1 在外国势强盛;
2 在内家室兴旺;
3 其言行由先知所收录;
4 寿终止寝,葬于大卫城里。
历代志下 第十四章 注释
14:1下-16:14 亚撒的事迹
亚撒是犹大国一位重要的君王。对内,他率先破除迦南宗教遗风(14:2-5),
又重整军力(14:6-8);对外,他击败了由南面犯境的非洲联军(14:9-15),
并且破坏了北国以色列王巴沙的围堵政策(16:1-6)。
此外,我们又可以由亚撒生平的记述欣赏历代志的文学特色:
1 本书对这事的记载比列王纪的来得长;
2 特别着重每一事件的历史及社会背景;
3 有浓厚的「因果神学」思想。
1下-8 亚撒的兴起
亚撒青年登基,一方面承受了父亲所带来的安定繁荣,但由于仍然与北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国势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另一方面,已被清除的迦南地方崇拜又再死灰复燃,甚至连太后亦敬奉偶像。
1-5 宗教改革
1 「国中太平」:指国家没有战乱。作者认为这是亚撒「行耶和
华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2)而得的赏赐。
「十年」:古实王进攻犹大是在亚撒十五年的时候(15:10),
故此「十年」笼统指亚撒统治初年国家太平的那一段时期。
2 「行耶和华 ...... 的事」:指下文的宗教改革。此句话从此亦成
为作者对犹大君王的典型评语。
3 「邱坛」:闪族自古举行敬拜的地方,通常都设有一祭坛。
「柱像」:一些扁长形的石块。
「木偶」:又称「亚舍拉」,大抵是以一些木柱代表神明。
5 「日像」:应作「香坛」。
6-8 重整军备
1 修筑保垒(6-7):地点、细节不详,大概与所罗门修筑的城
市(如夏琐、米吉多、基巴等)相似;
2 扩张军队(8):此时南国军队共有五十八万人,远超过罗波
安时的十八万人(11:1)和亚比雅时的四十万人。
9-15 击退外敌
作者往往先记载宗教的复兴,跟着是选民所受的考验──通常是外敌的入侵。
9 「古实王谢拉」:学者对此人的身分有不同意见:
1 他是曾统治埃及的利比亚王;不过,古实乃当时的吕彼
亚,故谢拉可能是利比亚王手下的大将;
2 古实人乃派驻以色列南部基拉耳的吕彼亚籍雇佣兵;
3 古实并不是非洲的吕彼亚,而是生活于犹大附近的亚拉
伯游牧民族(参15)。
「玛利沙」:位于耶路撒冷西南拉吉附近的一座要塞(参11:8
)。
10 「洗法谷」:地点不详。有古卷译作「 ...... 以北」。
13 「耶和华与他军兵」:这队军兵可解作神差来帮助犹大人打仗
的天军;也可能是指犹大的军队如何同神的军旅(参代上12:22
注)。
15 「群畜的圈」:可作「牧人的帐棚」。
历代志下 第十五章 注释
1-7 先知的鼓励
在本书作者的笔下,历史上好些君王宗教改革的成功,往往是得力于先知的劝勉,先知在整件事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神的灵感动」;作者强调先知的话是出自神的默示。
「俄德的儿子亚撒利雅」:一位未见于其他经文的先知。
3 「训诲的祭司」:指的是祭司对宗教事务作出权威性的指示。
有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先知所指的是士师时代的景况。
7 「现在 ...... 」:虽然亚撒在宗教上已有所改革,这里先知勉励
百姓继续努力和加强推行。
8-19 加强推行宗教改革
8 清除偶像
「可憎之物」:大概是指「偶像」(参王上15:12)。
9-15 立约
10 「三月」:是百姓守五旬节月分。
12 「立约」:百姓在此并非与神订立新的盟约,而是同心协议要
忠心事奉神。
16-18 总结
这段可算是亚撒宗教改革的概述和总结(参串), 内容与14:2-5相似,不过该处是记载他即位头十年的事迹,那时他年纪尚幼,未敢把祖母的太后身分废掉。
17 「只是邱坛还没有 ...... 废去」:自从圣殿建成之后,神就不再
容许以色列人在邱坛敬拜神,可惜这种传统根深蒂固,一时不
易拔除。
「从以色列中」:宗教改革原来只限于南国,这话是出于作者
「全以色列」的观念(参代上1:1-9:44注引言)。
19 「亚撒三十五年」:见下章注。
思想问题(第13-15章)
1 亚比雅是不是一个全心全意事奉耶和华的君王?
他的长处是什么?
短处又是什么?
2 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包括「除掉」和「遵行」这
两个层面,试从14-15章中找出他这二方面的作为。
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如何在这两个层面上见证耶稣基督的生命?
3 亚撒利雅的信息包括
a 神统治的基本原则;
b 以色列过去历史的一个实例;
c 一个劝戒和
d 一个应许。
试将它们找出来。
4 「寻求(耶和华)」在14; 15两章中一共出现多少次?
今天,你寻求的是什么?
有否寻见?参太6:30-33; 7:7-11。
历代志下 第十六章 注释
1-14 亚撒的结局
在叙述亚撒生平的最后一段,作者解释为什么他不能平安去世(这是列王纪所没有提及的):
1 他因北国的攻击而去求助外邦,没有仰赖神(1-6);
2 虐待先知及人民(7-10);
3 有病却不求神医治(12)。
1-6 北国南侵
在此以前,南北二国已经常有小冲突 (参王上15:16), 这次北国是大举南侵。
1 「亚撒三十六年」:根据王上16:8,巴沙早在亚撒二十六年的
时候去世(王上16:8)。学者认为这「三十六年」是指南国以
来的年数,换句话说应是亚撒十六年。
「巴沙」:参王上15:33-16:7。
「上来」:以色列人习惯称往耶路撒冷的方向为「上去」,并
非由地理形势的角度来看,因耶路撒冷是至高者的所在地。
「拉玛」:耶路撒冷北面的外围城镇。南国向来没有在北面设
立防线(参11:5, 12注)。
2-6 亚撒倒行逆施,不求神助他抵抗以色列人,而求外族亚兰人向
北国施加压力,参王上15:17-22注。
7-10 先知的责备
先见哈拿尼责备亚撒懦弱,与以前亚撒利雅给他的勉励成一对比。先知指出整件事的影响:
1 亚兰向来受着以色列人统治,此时必定因为得到南国在经济上
、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持而独立;
2 此事亦显出亚撒没有专心仰赖神;
3 这种借外力来治内患的做法,必让四围的敌人看到犹大的虚实
,干戈必由此而生,后患无穷。
10 亚撒不因此而谦卑悔改,反加罪于先知,一反他向来敬虔的作
风。
11-14 亚撒得病而死
12 「甚重」:原文带有病症「扩张」的意思。
「没有求耶和华,只求医生」:这句话是作者的注释,表明:
1 亚撒的病是由于他在宗教上的失败;
2 他得的是死症,非药石所能挽救。
14 虽然亚撒得此恶疾而终,不过盖棺论定他仍算是一位好君王,
死后仍得到传统上君王的葬礼:
1 葬在王陵(比对约兰,21:20;
乌西雅, 26:23; 亚哈斯, 28:27);
2 有香膏裹尸;
3 得百姓举火致哀(比对约兰,21:19)。
「烧了许多的物件」:可作「燃点大火」。
历代志下 第十七章 注释
17:1-20:37 约沙法事迹
约沙法的事迹在列王纪只片段地出现于以色列王亚哈与约兰的记载中(王上22:1-8, 41-50; 王下3:4-27), 但本段则相当详尽地记录他的事迹,指出约沙法如何依靠神而使国家得享太平(17:3, 6; 19:3; 20:32),可惜因为与北国结盟而招致神的不悦(19:2; 20:37)。
1-19 约沙法的善政
约沙法对外加强防守,对内则积极除去偶像,并把神的律法教导百姓,于是神使犹大强盛起来。
1-5 约沙法政绩摘要
1 「防备以色列人」:监于先王亚撒治下南国受北国威胁(16:1)
,约沙法须加强北界的防御。
2 「亚撒所得以法莲的城邑」:见15:8。
3 「行他祖大卫初行的道」:某些古卷略去「大卫」一名;由于
本书作者对大卫一生有很好的评价,「他祖」大抵不是指大卫
,而是指亚撒。约沙法仿效的是亚撒初期敬畏神的表现,见下
句。
「巴力」:在此是迦南人偶像的统称。
5 「犹大众人给他进贡」:指百姓爱戴约沙法,送礼物给他。
6-9 属灵的革新
6 「从犹大除掉一切邱坛」:可惜这种革新不能持久,参20:33。
「木偶」:见王上14:23注。
10-11 犹大威震邻邦
11 「贡银」:指大量银子。
「亚拉伯人」:大概指古实附近的民族(21:16);亚撒王克
服古实人时,可能也制服了这些人(参14:9-15)。
12-19 犹大的国势
12 「营寨」;即堡垒。
13 「在耶路撒冷有战士」:即驻守京城的军队。
14-18
京城的军队合共一百一十六万,数目庞大,可能夸大了(参14:8)。军队以支派划分:
1 犹大有三队,以押拿为主,约哈难和亚玛斯雅为副;
2 便雅悯有两队,以利雅大为首,约萨拔为副。
16 「为耶和华牺牲自己」:意思不清楚,大抵指他甘愿事奉耶
和华。
历代志下 第十八章 注释
18:1-19:3 约沙法与亚哈结盟
本段内容与王上22章同,但作者在事件的首尾都以约沙法为话题:约沙法蒙神赐福,国家富强,奈何政治军事上亦曾受挫于亚兰人。作者指出这是由于他与悖逆神的亚哈结亲,并与他出战,惹起神的忿怒之故,结果战争失败,他又受到先知耶户的指责。
1-3 约沙法与亚哈出击亚兰
1 「结亲」: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的女儿亚她利雅(21:6)
。从政治的观点看,约沙法其实没有需要与北国结亲以求安定
,南国的国势足够应付北国的任何攻击。
2 「劝」: 原文与申13:6「引诱」同,表示亚哈的提议其实是引
诱约沙法偏离神。
「基列的拉末」:见王上22:1-4注。
4-34 先知米该雅对战事的预言与二王的战果
见王下22:5-28注。
思想问题(第16-18章)
1 哈拿尼是根据什么来指斥亚撒的不是?
这番话在人与神的关系上,给你什么提醒?
2 亚撒不能接受善意的批评和警告;你又如何?
有否恼恨对方,甚至图谋报复?
3 试将亚撒的生平分为若干阶段。
亚撒犯罪,于是招来审判。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当你初次承认自己是罪人,或在日常生活中有犯罪的念头和行为
时,基督的救赎对你有什么意义?
4 面对北国的威胁,约沙法奋勇自强,派兵驻防坚固城。
另一方面,他又寻求神,遵行神的道,二者有无冲突?
这对我们有何提示?
5 17:7-9记载约沙法在犹大国推行全国性的「读经运动」,他动员
了那些人?
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你以为你的教会是否需耍推行全教会的读经运动,藉此复兴弟兄
姊妹的灵命?
6 约沙法生平的污点在于他与亚哈结亲。
这是在什么情形下发生?
我们应当如何善用神给我们的金钱和才能呢?
7 米该雅怎样设法传扬神的话?
他遭遇到那些困难?
你以为今日属灵领袖应具备米该雅的那些品质和修养?
应受怎样的训练?
8 从18章看来,约沙法的个性在那些方面与亚哈的不同?
约沙法有何长处?
9 18:28-34记载以色列王刻意「改装上阵」,但有乱箭「恰巧射入
」他的甲缝里,把他杀死。
你认为人生的遭遇是「命中注定」,「偶然发生」,抑或「有神
的安排」?
历代志下 第十九章 注释
1-3 约沙法见责
约沙法平安回耶京,应验了米该雅的预言(18:16下)。
2 「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参17:4-5;犹大此后屡受外敌侵袭
的情况(20:1)是与北国结盟之果。
3 「木偶」:见王上14:23注。
4-11 约沙法秉公治民
约沙法一名的意思是「耶和华判断」,约沙法人如其名,在内政上不独以神的律法教化百姓(17:7-9), 更加强了摩西及大卫以来的司法制度(申1:16; 代上26:29): 在每一个城里都设立了审判官,在耶京则设有终审法庭,负责处理来自各城的疑难或上诉的案件。最高司法方面,分别由大祭司亚玛利雅负责宗教案件、犹大族长中的西巴第雅管理民事及刑事案件。
4 「住在耶路撒冷」:表示约沙法再没有往北国去。
「又出巡民间」:大抵指约沙法进一步改善内政,体察民情。
「从别是巴直到以法莲山地」:当时犹大的南北界,代表了全
国。
8 「就回耶路撒冷去了」:大抵指约沙法出巡各地,设立各城的
审判官(4) 后返回耶京;或有古卷作「他们驻在耶路撒冷」
,「他们」指耶京的审判官。
11 「亚玛利雅」:即「亚撒利雅」。
「属王的事」:包括服兵役、课税等事宜。
历代志下 第二十章 注释
1-30 约沙法击退外敌
外敌入侵结束了约沙法治下的太平日子(参17:10), 表示耶和华向约沙法发怒(19:2)。然而,神垂听约沙法与百姓的哀求,使犹大在战争中获得全胜。
1 「摩押人」、「亚扪人」:在犹大的东面。
「米乌尼人」:原文是「亚扪人」,这族人可能居于西珥,靠
近以东,见10, 22节。
2 「亚兰」:亚兰在地理上离犹大很远,且不是摩押等人的居地
,「以东」较合理。
三军大概在米乌尼人住的地方汇合,然后从以东出发。
「哈洗逊他玛」:从经文看来是在隐基底附近的地方。
「隐基底」:在死海西岸的中部。
这里显示敌军已踏足犹大领土。
3 「禁食」:表示向神悔过认罪,寻求 的怜悯。
5 「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会」:指从犹大各城来的百姓与耶京的百
姓在圣殿聚集。
「新院」:或许所罗门圣殿的外院经过修葺,以致有此称谓。
6-13 约沙法祷告的开首追述神过往的恩典和应许(6-9),
然后指出百姓的无辜与无助,求神施恩(10-13)。
15-17 神的应许与安慰
16 「洗斯坡」、
「耶鲁伊勒旷野前的谷口」:这些地方确实位置不详,但显然
是在隐基底附近;后者是迎击敌军的重地,因自死海西岸至犹
大山地是高达一千公尺(三、四千英尺),地势陡峭的旷野,
只有隐基底附近的峡谷可作进攻的通道。
19 「哥辖族和可拉族」:可拉是哥辖的后裔(代上6:22)。
20 「提哥亚」:接近耶鲁伊勒,另见摩1:1注。
22 「伏兵」:大抵是天军。
23 敌人互相击杀的例子屡见不鲜,参出23:27; 书10:10等。
26 「比拉迦」:近提哥亚,到今日仍沿用此名。
31-37 约沙法一生的总结
32-33 作者对约沙法一生的评语。
35-37 约沙法的另一恶行
他与北国的亚哈谢合伙造船运载金矿,结果神破坏他们的计划。
36 「造船要往他施去」:或作「制造他施船只」(王上22:48),
见王上10:22注。
「以旬迦别」:见王上9:26注。
王上22:49记载约沙法拒绝与亚哈谢合伙,有学者认为那是船
只损坏后的事。
思想问题(第19, 20章)
1 约沙法统治初期,仍继续先王亚撒的政策,加强城镇的防御工程
,以对抗以色列国(17:1-2), 但是后来却透过婚姻关系与以色
列国媾和(18:1; 21:6)这与亚哈结盟的事如何受到神的斥责?
见19:2; 20:37。
昔日神禁止罗波安与北国争战(11:4),如今却不喜悦南北二国
和亲、合作,你从中可找出什么原则?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交往、合作又应根据什么原则?
参罗12:18; 林前5:9-11; 林后6:14-16; 西4:5等。
2 试从17:3-4, 6-9; 19:3-11,综合在国内宗教和民事改革上,约沙
法本人所作的,和他指派人所作的事。
这对他的行政手法有何提示?
他嘱咐两批审判官在对神、对人、对事上应有什么认识和态度?
这给你什么榜样?
3 约沙法面对敌人时有何反应?这给你什么提示?
4 约沙法在祷告中(20:5-13),
a 如何形容耶和华神(6)?
b 根据那三样理由求神听他的祷告(7, 8-9, 10-11)?
c 求些什么(12)?
他的祷告给我们什么榜样?
5 廿章多次形容犯境的敌人为「大军」,试将这些经文找出,并以
此将整件事分段。这给你什么帮助?
6 试从廿章中列出百姓称颂神的场合,这过程给你什么鼓舞?
历代志下 第廿一章 注释
21:1-20 约兰事迹
约兰和他的继承人都跟先王不同,偏离神,拜偶像,以致险遭灭门惨祸、国无宁日(8-10, 16-17)、王室叛乱迭起(见22:23)。
1-4 约兰的登位
约沙法有众多儿子,约兰因是长子,取得王位继承权,由于众兄弟不同意他崇邪的政策(参13),约兰就把他们杀掉。
2 「亚撒利雅」:在本节出现两次,其中一次可能是手抄之误。
3 参11:23及注。
4 「以色列的几个首领」:即犹大的一些贵族。
5-11 约兰治国的情况
因他对神不敬不虔,招致邻族背叛侵扰。
6 约兰的劣绩与他妻子是北国亚哈的女儿有关(见18:1)。
7 这里与王下8:19的字眼略有不同,解释为何神仍容让约兰作王。
8-10 作者再用约兰军政失利的实例证明他不蒙神庇佑
参王下8:20-22。约兰在是次与以东的战争中并未取得胜利,只能脱险,冲出重围。
10 「立拿」:见王下8:22注。
11 约兰一反先王的遗风,重建邱坛(15:16-18; 17:6),使民陷于
罪中。
12-15 先知以利亚致函责备
有关先知与君王的关系,见15:1-7注。按王下2:17,以利亚在约兰登基早年曾藉书信向他说预言。
16-20 约兰的结局
他因离弃神,遭遇自然悲惨,先有外族入侵,继罹绝症,甚至死后景况凄凉。这些都应验了先知的预言。
17 「王宫 ...... 财货」:据22:1显示,耶京未受敌军蹂躏;这里是
指从政治角度来说,国民的资财也属于王所有。
19下-20 有关约兰寿终的结语
他政绩甚差。不获百姓爱戴。
19下 「为他烧甚么物件」:百姓通常为逝世的王焚烧香料、物件等
,以表记念。
思想问题(第21章)
1 试把本章中约兰所犯的罪一一辨认出来。
神怎样对待他?
为什么?
大卫家得以存活(17),应归功于什么呢?
2 你认为人犯罪后是否只需求神赦免,便了无痕迹?
约沙法所犯的一个错误(18:1),对约兰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3 约兰虽是约沙法的儿子,却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你或许在基督徒的家中长大,或从小参加主日学,但你有没有寻
求神、认识神?
4 按以利亚看来,约兰跟随了坏榜样行事,自己也成了他人的坏榜
样。
今天,你是学效什么榜样?
你又成了怎么的榜样?
5 试分析以利亚的信,找出神的属性和心意。
历代志下 第廿二章 注释
22:1-9 亚哈谢事迹
亚哈谢重蹈先王覆辙,又受母亲亚她利雅误导,与北国结盟,结果因此丧命,甚至江山难保。
1 有关亚拉伯人的侵袭,见21:16。
2 「年四十二岁」:应作「二十二岁」,参王下8:26; 代下21:20。
「亚她利雅」:见21:6及注。
3 「行亚哈家的道」:指拜偶像一事。
4 「亚哈家的人」:就是亚她利雅家的人。
「以致败坏」:指亚哈谢无端卷入耶户剪除亚哈家的事件,因
而遭害。
7-9 亚哈谢遭害
这里对亚哈谢遭害的记载跟王下9-10章表面上有几处出入:
1 「众侄子」(8),王下9:12-14说是亚哈谢的兄弟。
按本章1节 , 这些兄弟已死,而「侄子」则太年轻,不会服事
亚哈谢,因此「众侄子」指「亲属」较合理。
2 另外,两处所记载这些亲属被害的时间不同,
王下10章指出他们在亚哈谢遇害后被杀,本章则相反;也许本
章的记载并不是按时间的先后,而是以亚哈谢被害事件作结语
,连接下文亚她利雅篡位的事。
3 王下9:27-28记述亚哈谢在米吉多伤重不治,葬在耶京,而本章
则似乎说他在撒玛利亚被杀和埋葬。
或许代下的记载较粗略,叙述了亚哈谢未被耶户击伤前的情况
,也没有道出他被埋葬的地点。
9 耶户杀亚哈谢的原因,参王下9:27-29注。
22:10-24:27 约阿施事迹
亚哈谢死后,太后亚她利雅夺得王权;然而有关大卫子孙作王的应许并未落空,约阿施不但性命得保,后更获祭司耶何耶大的协助,取回王位。作者详述约阿施如何在耶何耶大辅政下敬虔治国,因而蒙神祝福。可惜他在耶何耶大离世后却离弃神,结果国家受到外敌攻击,约阿施本人也终于被弑身亡。
10-12 亚她利雅谋朝篡位
在亚她利雅统治下,一度被清除了的巴力崇拜再度传回犹大。
10 「剿灭犹大王室」:就是把一切有继承王位资格的人一并杀掉
。这时,大卫子孙作王的应许受到严重的考验。
历代志下 第廿三章 注释
1-21 约阿施复得王位
本章所载,参王下11:4-20。
1-15 耶何耶大替约阿施夺回王位
首先他召聚通国领袖,使他们在圣殿中与年纪只有七岁的约阿施立约,奉约阿施为王,又使祭司和利未人保护幼王。亚她利雅发觉这计谋之后,不久即被士兵所杀,约阿施终于顺利登位。
1 耶何耶大所发起的政变有军官的支持。
4 本书作者与列王纪作者在记述整件事之时,采了不同观点,导
致记载上的差异:前者显然着重圣职人员的参与,因为政变是
在圣殿发生;后者的着眼点则在军人的参与。综合来说,圣职
人员与军人在是次政变中都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5 「王宫」:应作圣殿,见王下11:5-6注。
6 「耶和华的殿」:指圣所。
7 「利未人 ...... 兵器」:这是利未人的另一荣誉(参王下11:8)。
8 「犹大众人」:作者喜欢提到全体百姓对王的支持,以强调大
卫王朝受欢迎的程度。(比较王下11:9的「众百夫长」)。
9 「大卫王的枪、盾牌、挡牌」:见代上18:7-11。
10 「众民」:见8注(比较王下11:11「护卫长」)。
14 「班」:即「班次」,见王下11:8注。
15 「王宫的马门」:参王下11:16的「从马路上王宫去」。
16-21 耶何耶大与王和众民立约
誓要忠于耶和华,并肃清崇邪风气,重整圣殿的敬拜。约阿施登基,通国一片欢乐。这样,犹大国暂不受北国崇邪的风气影响。
思想问题(第22, 23章)
1 亚她利雅可算是当时的「女强人」,可惜手段阴毒,险令大卫子
孙灭绝,王位后继无人。
她是在什么情形下剿灭王室的呢?
这事背后有何超然因素?参22:4-7; 24:2。
2 试追查亚哈谢的家谱,找出暗利、亚哈和亚她利雅的关系,以及
他们的作风(王上16:25, 28-33; 代下18:1; 22:2)。
诗人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
位。」(诗1:1)这话给你什么提醒?
3 耶何耶大深信神对大卫的应许必不落空(23:3),但这信念并没
有使他静待神工作,他既抚养约阿施,又争取军方和民间领袖的
合作,策动推翻亚她利雅的计谋。
这对神的应许(主权)和人的责任(计划)二者的关系有何提示?
4 在亚她利雅当权的黑暗年日中,你若是敬虔的犹太人,坚信神曾
应许大卫的后裔永远作王(撒下7:16),你的心情会如何?
当消息传出,原来王子约阿施仍在世并将登基时,你会作个怎样
的祷告?
5 耶何耶大顺利地把「真命天子」送上宝座,并在国中进行改革,
他这样做为什么会使所有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23:21)?
这和「万军之耶和华是治理以色列的神」(撒下7:26)有何关系?
历代志下 第廿四章 注释
1-16 约阿施在耶何耶大辅政下的治绩
像对其他贤君一样,作者描述的重点是在约阿施对圣殿的贡献。
3 约阿施娶妻生子是蒙神赐福的记号
4-14 筹款修殿
圣殿在亚她利雅统治时受到严重破坏,极需修葺。但利未人只能从百姓的宗教税中抽取费用,结果事情拖延了。于是约阿施采用自由捐助的方式筹款,将修殿之责交与朝中官员,雇用工匠动工重修圣殿,使圣殿的祭祀更加兴盛。
5 「捐纳银子」(参6):捐项包括作圣殿使用的赎罪银。
(出30:12-16),另见王下12:4。
7 「亚她利雅的众子」:据22:10-11,亚她利雅的儿子已全部被
杀,「众子」大概是指附从亚她利雅的人或她外家的亲属。
8 王下12:9记载耶何耶大作柜收取捐银,这里显示他的行动是出
于王的命令。
祭司担任的始终是保护与监管王室的角色。
12 「办事的人」:见王下12:11注。
15-16 耶何耶大寿高而死
又葬在列王的墓地,显示他是蒙神喜悦、受人尊重的人。
17-27 约阿施悖逆神与受罚
在约阿施生平的最后一段,作者解释为何国家后来被亚兰欺凌,而他自己亦死于非命:
1 他倒行逆施,把早期的宗教改革政策一笔勾销(17-19);
2 他又杀害了指责他的大祭司撒迦利亚(20-22)。
17 「朝拜」:指恳求;新一代的臣子要求约阿施批准他们恢复一
度遭禁的巴力(美力克)敬拜(见18)。
18 「亚舍拉」:参王上14:23注。
「忿怒」:指神藉外敌刑罚犹大,见23-24节。
21 「在耶和华殿的院内」:比较23:15,大祭司在这里被杀与亚她
利雅在圣殿外被杀成一强烈的对比。
22 「愿耶和华鉴察伸冤」:这话强调约阿施日后的遭遇就是他纵
容杀戳撒迦利亚一事的报应。
23 亚兰入侵,杀了犹大众首领,正是神对他们诱民犯罪的报应。
(见17)
「将所掠的 ...... 大马色王那里」:与王下12:17-18稍有出入,
或许二者记载了不同阶段的情形,整件事的发展可能如下:亚
兰军入侵,大肆杀掠,之后约阿施恐怕亚兰王(「大马色王」
)再度犯境,就把圣物与金子一同送给哈薛王。
24 比较王下12:17-18,历代志作者在此对这场战事下了评语。
26 约阿施拜外邦偶像,结果死在外邦人手中。
思想问题(第24章)
1 约阿施为什么要重修圣殿呢?
壮伟的圣殿和众人的献祭显示当时犹太人的宗教情况如何?
此外,神对大卫王朝的应许是在什么时候赐下的呢?见撒下7章;
大卫的承继人应如何承继及完成先祖遗志?
2 约阿施在耶何耶大去世后为什么判若两人?
这是否刻划了选择虔诚伙伴或参谋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基督徒又应效法耶稣──道──成肉身的榜样,进到
非信徒中向他们传福音,这两方面应如何协调?
3 耶何耶大和约阿施这两位国家领袖的葬礼有何不同?
这有没有什么意义?见24:15-16, 25。
谁遵行了大卫之道?
你认为他们如此葬在不同地方是否合理和公平?
4 一小队兵士本来不可能挫败一大队军兵,但事实却发生了(见
24:24);你从中学到什么功课?
历代志下 第廿五章 注释
25:1-28 亚玛谢事迹
亚玛谢本是约兰以后的第一位贤君,可惜结果与乃父约阿施相似:起初顺从神,后来却悖逆神、拜偶像,以后不得善终。
1-4 亚玛谢初年的治绩
2 「只是心不专诚」:指日后拜偶像与骄傲、悖逆的事(14起)。
4 亚玛谢虽杀逆臣,却没有滥杀无辜,作者对此表示嘉许。
5-13 大胜以东
亚玛谢聆听神人劝谏,不靠来自北国的雇佣兵,结果大获全胜。
5 比起亚比雅辖下的四十万兵(13:3),这次的三十万兵的确势
力薄弱一点,难怪亚玛谢要加增人数了。
10 北国的雇佣兵感到气忿,也许是因为觉得失去了赢取战利品的
机会,于是在归途中四处抢掠(13)。
11 「盐谷」:见王下14:7注。
「西珥人」:即以东人。
12 「山崖」:「西拉」一城意即山崖,后因以东人被大肆屠杀而
改称「约帖」(王下14:7),即神毁灭的意思;所以这里的「
山崖」很可能应作「西拉」。
13 「从撒玛利亚直到伯和仑」:指北国与南国之间的城市。
14-28 亚玛谢转而悖逆神
14-16 亚玛谢竟拜战败国的偶像,又藐视先知的警告。
17-24 亚玛谢与北国争战失败
见王下14:8-14注。
20 亚玛谢战败的因由。
24 「俄别以东」:参代上26:15,这家族负责看守圣殿的库房。
25-28 亚玛谢被叛党杀死
见王下14:17-20注。
思想问题(第25章)
1 亚玛谢和祖父亚哈谢在早年治绩上有何不同?比较22:2-4与25:1-3。
亚哈谢的母亲是亚哈家的人,亚玛谢的母亲则是耶路撒冷人,这
二位君王的家世和他们不同的作风有关系吗?
你猜祭司耶何耶大有没有刻意为约阿施(亚玛谢之父)选择配偶
(24:3)?
这些经文对今日基督徒父母和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有什么教训?
2 亚玛谢已从以色列招募得勇士十万人,但他却听从神人的话,打
发雇佣兵回家,他这样做要付上什么代价?
你觉得他的信心如何?
你若处于他的位置,你会怎样做?
3 亚玛谢的军队少了四分之一,却仍打胜西珥人,这表示了神的兵
法和人的兵法有什么不同?
胜利的秘诀何在?见8-9节。
这对你的属灵争战有何提示?
4 你认为什么是亚玛谢失败的起因?
历代志下作者对他的评语(「只是心不专诚」,2)中肯吗?
他的错误如何成为我们的监戒?
5 亚玛谢与先知的关系(15-16),跟他先前与神人的关系(7-10
)有何不同?
这又给你什么警惕?
6 以色列王约阿施认为亚玛谢之所以惹祸是因为他打败以东后心高
气傲,不知自量(19),作者则说亚玛谢这次失败是因为他寻求
以东人的神,遭耶和华神惩罚(20)。
这两项分析那一个对?抑或都有道理?
历代志下 第廿六章 注释
26:1-23 乌西雅事迹
乌西雅的正式名字是亚撒利雅(王下15:1-7, 32),他先与父亲共同执政二十四年,晚年又与儿子共同统治十二年,故此他只有十六年独自作王,然而他把犹大国政治上和领土上的势力带到可与所罗门王时代媲美的颠峰。
1-15 乌西雅的政迹
(见王下14:21注)。
1-5 总论
乌西雅敬畏神,神就赐他国富兵强,例如使他收复南部重要的贸易海港以录(见王下14:22注)。
5 「通晓神默示 ...... 时候」:应作「撒迦利亚在世的时候,指导
乌西雅敬畏神的事」。
撒迦利亚显然是先知,且是乌西雅王的谏臣。本书作者往往重
视先知在政治上的影响。
6-8 乌西雅对外的军事胜利
乌西雅独自执政后不久,以色列便受着亚述的压逼,无力对南国发动侵扰,于是南国得以休养生息,专心对付南面的邻敌。西、南部一带的民族纷纷称臣,包括非利士人、亚拉伯人(姑珥巴力大概在别是巴的东面)、米乌利人(见20:1注)。 此外,亚扪人也来进贡,乌西雅的声威甚至远播至埃及。
6 本节提及的三个城市为非利士大城;
「雅比尼」可能是书15:11的「雅比聂」,位于约帕的南面。
9-15 乌西雅的内政
9 加强国内防御措施
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此外他又控制了死海东西岸,甚至南达红海末端的亚卡巴湾。
「角门」:见王下14:13注。
「谷门」:在城墙的西南端(尼3:13)。
「转弯之处」:大概是东南角。
10 鼓励农业
上半节应翻译作:「又在旷野建筑望楼,挖了许多井,因为他
有许多牲畜在山麓和平原地方」。
乌西雅在旷野开拓畜牧场,建筑望楼保护牲畜免受劫掠,又挖
水井供畜牧用。
「高原」:地理上称为「示非拉」,指犹大山地与槟海平原之
间的低岗地带。
「平原」:指约但河外的草原,是从亚扪人手中夺回的地方(8
,前为流便支派的地,见书13:15-23);又有学者认为是指「滨
海平原」。
「山地」:指「犹大山地」。
「佳美之地」:指希伯仑以南的农业区。
「有农夫 ...... 」:乌西雅鼓励人民从事农业。
11-13 重编军制
14-15上 发展新式武器
15 在城楼、角楼装上新式的弹射武器,可攻击来犯的敌人,母须
出城作战。
15下 结语
神的祝福及乌西雅本人的努力令他名传四方。
16-23 乌西雅的下场
作者最后交代为何像乌西雅这样的「贤君」竟然得着可叹的下场。
16-20 干犯圣职
在圣殿烧香是祭司的职责,见书30:7, 27; 民18:1-7。乌西雅显然想要兼备祭司在宗教礼仪上的职权。
16 「气傲」:原文作「至毁灭」,是指他患上麻疯绝症。
「行事邪僻」:可作(对神)「不忠诚」(参代上10:13)。
20 「大麻疯」:并非今日的麻疯病;患者被视作宗教上不洁净,
不能踏足圣殿。
21-23 尾声
乌西雅晚年让儿子约坦摄政;不过他在政治(特别在外交及军事上)仍然担当主要和活跃的角色。作者亦认为不能因他染病而抹煞他的功绩,声明他获先知以赛亚记录生平(22),又「与列祖同睡」,并「葬于王陵」,只是不和其他坟穴相连(23)。
23 乌西雅因身体不洁,有玷污王陵之嫌,所以只能葬在王陵的附
近。
历代志下 第廿七章 注释
27:1-9 约坦事迹
约坦王是连续第四位合神心意的君王,在神的祝福下,他继续进行防御敌人的工程,又克制亚扪。
1-2 总论
1 约坦的母亲是祭司撒督的女儿。
2 「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指他没有再犯父王的过失(26:16)。
「百姓还行邪僻的事」:指百姓仍在邱坛献祭烧香(见王下15:35
),或指道德上出现问题(参赛2:5-11; 弥1:5; 2:1-2)。
3-6 蒙神祝福
作者先列举事实证明约坦的统治蒙神赐福,然后他解释这是约坦敬畏神的赏赐。
3 「耶和华殿的上门」:指圣殿的北门。
「俄斐勒城」:应作「俄斐勒山坡」,是圣殿山南面的山坡。
5 约坦出兵征讨亚扪,大概是因亚扪在乌西雅驾崩后反叛犹大,
不再进贡。
「第三年,也是这样」:亚扪只有短短几年称臣;可能在约坦
末年,北国与亚兰联军南下侵犯犹大的时候(参王下15:37),
亚们趁机反叛。
7-9 结语
历代志下 第廿八章 注释
28:1-27 亚哈斯事迹
亚哈斯与父亲共同执政了一段年日,期间亚述帝国势力西渐。他采取亲亚述的政策,以致政治、军事及宗教都受外国的支配。作者将犹大的萎缩归咎于亚哈斯没有忠心跟从神。本章主要取材自列王纪下十六章的资料,作者另加上解释。
1-4 总论
亚哈斯年轻登位,没有遵从前任四王的路线,反恢复了迦南的宗教。
1 「年二十岁」、「十六年」:亚哈斯如在三十六岁终结政治生
涯,他的儿子希西家登基时不可能已有廿五岁(29:1):亚哈
斯绝不可能十一岁便生希西家!七十士译本说亚哈斯登基时是
廿五岁;另一种解释是亚哈斯与希西家共同统治了十二年。
2 「以色列诸王的道」:指拜偶像。
3 「用火焚烧他的儿女」:见王下16:3。
5-15 犹大惨败于亚兰、以色列联军
本段记载比王下16:5-6较详尽。有关这次战争的原因,见王下16:5注。作者一再强调犹大的失败与亚哈斯拜偶像有关。
7 当时亚哈斯刚登基不久,儿子尚幼小,玛西雅不可能是他的儿
子,大概是前一代的王子,握有军权。
8 「撒玛利亚」:北国的首都。
9-11 北国先知俄德的警戒和劝告:北国兵士战胜犹大乃是出于神的
允准,非他们的本领;他们不应滥杀南国同胞,又使犹大人作
奴婢,这种罪行必招惹神的忿怒,所以以色列人应立即释放犹
大俘虏。
15 俘虏被送到耶利哥,因它是最靠近南国的一个以色列城邑。
16-21 亚哈斯向亚述求助
有关此事,列王纪认为是亚哈斯为消除以、亚联军入侵的措施(王下16:7-9),这里则以为是他经历侵略后的报复计策;不过两处的描述并不尽相同,有可能是记载了不同阶段的事。
17 「因为以东人 ...... 」:可译作「当时,以东人 ...... 」。
以东与非利士在亚玛谢、乌西雅、约坦时受制于犹大(参
25:11-12; 26:2, 6)。这时,以东显然再次占领以录(「以拉他
」,见王下14:22注; 16:6注)。
18 本节的地方是犹大与非利士接壤的城邑、乡村。
19 「以色列王亚哈斯」:此时北国已亡于亚述手中,作者自此以
这称呼加诸以色列唯一的统治者犹大君王身上。
有关作者的「全以色列」观念,参本书简介。
20 「却没有帮助他」:根据王下16:9, 亚述为帮助犹大,把亚兰
歼灭了,及后更亡了北国(王下17:5-6)。历代志下的作者在
此显然是从较长远的历史去看亚哈斯求助亚述一事,提革拉毗
尼色虽然履行诺言攻击亚兰,但对犹大也欺压一番(21),从
此犹大再无宁日(参王下16:18及注)。
22-25 亚哈斯向不能自保的偶像求助
(参王下16:10-16)。 亚哈斯一错再错,他上大马色本为朝见亚述王,但可能在那里看见一座建筑得很出色的祭坛,便要在耶城仿建。列王纪没有明言亚哈斯的动机,可能暗示他用此新祭坛祭祀耶和华,以博取 的欢心。代下此处则解释他这样做是出于愚昧:他要拜亚兰的神,其实那些神连亚兰也不能保佑。
24 「亚哈斯将 ...... 毁坏了」:见王下16:17及注。
「封锁耶和华殿的门」:圣所内的祭祀乃完全终止。
26-27 结语
亚哈斯没有葬在王陵里,作者暗示这是由于他拜假神的缘故。
27 「以色列诸王」:指犹大诸王,参11:3注。
思想问题(第26-28章)
1 乌西雅定意寻求神,神就使他亨通(26:6)。
这原则在新约时代是否仍旧适用?参太6:31-33; 腓4:12-13。
2 乌西雅治下的强盛可用当时国际间的形势,或他个人励精图治为
理由去作解释,这与作者强调神帮助乌西雅兴盛的说法有冲突么?
神掌管一切与人的作为二者之间如何配合?
3 乌西雅的骄傲与他个人的成就有密切关系(26:16)。
人怎样才可以不因成就而跌倒?
4 27:3-6指出约坦的建树、胜利与神的赏赐有关。
试数算一下神对你和四周的人所赐的恩典。
5 试列出亚哈斯的错误与挫折。
这给你什么启迪?
6 28章里,北国人有什么值得我们效法之处?
历代志下 第廿九章 注释
29:1-32:33 希西家事迹
在解释本书有关希西家的生平记载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 本书重视希西家在宗教上的贡献,用了三章记载此事;列王纪
则相反,只有一节提及希西家的宗教改革(王下18:4);
2 与其他犹大王的记载比较,本书以四章的篇幅记载希西家的事
迹,可见作者对希西家政绩的重视;
3 本书作者所描写的希西家具有完美的形象,是大卫──所罗门
王的活现(参全书简介)。
29:1-31:21 宗教改革
作者在故事的开首即记述希西家的宗教改革──虽然在此之前希西家已经与父亲亚哈斯共同执政了十多年(见上文);他大概相信读者对希西家的生平已有基本的认识。事实上他这样的安排是要对亚哈斯拜偶像的歪风提供强烈的对比。
1-36 洁净圣殿、再行奉献礼
所罗门王昔日建殿、献殿,希西家同样也洁殿、献殿。
1-2 生平简介
1 希西家登基时,父亲亚哈斯王仍在,参王下18:1注;他在位时
,北国遭亚述吞灭(见王下18:10)。
3-11 委派利未人准备重开圣殿
作者向来重视利未人。
3 「元年」:希西家摄政的第一年。
作者用此强调希西家对圣殿的热心。
「正月」:指犹大历法的尼散月。
4 「东边的宽阔处」:即圣殿外的地方。
5-11 希西家训示利未人自洁,重新履行职责
恢复圣殿的祭祀,使神的烈怒平息,因为他们祖先离弃耶和华,以致他们战祸频频,民不聊生。
6 「列祖」:指亚哈斯王及当代的人。
8 「其中的人 ...... 嗤笑」:这种说法参申28:25, 37; 耶24:9; 25:9。
亚哈斯在犹大与外族战争中,节节失败(见28)。
12-19 洁净圣殿
12-14 这里的利未人出自哥辖、米拉利、革顺三个宗族。
1 以利撒反和希幔源于哥辖;
2 亚萨则源自革顺;
3 耶杜顿出自米拉利。
上述七人的后代各派二人负责洁净圣殿。
16 「殿中」:指圣所部分(包括至圣所),只有祭司才可进去。
「污秽之物」:包括用作祭祀偶像的器皿。
「汲沦溪」:见王上15:13注。
17 「正月初一」:希西家给利未人的训示显然是在此日前,这时
他们已经自洁,然后开始洁净圣殿。
初一至初七洁净殿院,至初八才开始洁净圣所。
20-30 再行献殿礼
全部分为三部分:
1 首先希西家与众首领为全国献赎罪祭和燔祭,
2 然后有利未人按照大卫以来的规矩,在献祭时歌唱和吹奏乐器,
3 最后献感谢祭。
21 「为国、为殿、为犹大人」:「国」可能指皇室;
这三方面在亚哈斯时代都偏离神。
24 「为以色列众人」:这里的以色列人包括南北二国的国民,此
时北国已亡,先前南北二国之间政治的藩篱业已消失。
(参30:1-2)
30 「先见亚萨」:这种称呼参35:15; 代上25:5。
31-36 希西家呼吁百姓献感恩祭和燔祭,
开始圣殿献祭的日常程序
34 作者再次强调利未人的优越。
35 「耶和华殿中的事务」:指圣殿日常的祭祀仪式。
思想问题(29章)
1 希西家在那些方面可与先王大卫、所罗门媲美?
他们在信仰上有什么可供我们借镜?
2 恢复敬拜耶和华的事宜由那些人带领进行?
他们有什么影响力?
若要教会复兴,你首先应为那些人祷告呢?
3 希西家向祭司和利未人的呼吁(11)对今日的传道人、教会领袖
有什么提醒?
4 洁殿礼中,献燔祭时有利未人、会众唱诗奏乐(27-28),假如
把这部分删去,你猜敬拜的情况会如何?
这对今日教会崇拜的唱诗与奏乐有何提示?
5 你认为当日洁殿礼是否徒具表面的仪式?参30, 36节。
有意义的敬拜除了具备合宜的程序、领崇拜的技巧外,还需要会
众怎样的参与呢?
6 虽然祭司和利未人的工作清楚划分,但当有实际需要时,利未人
便负起了祭司部分的工作(34)。
今天你的教会有否在组织制度上硬化,以致不能按情况而稍作变
动,发挥教会应有的功能呢?
7 作者强调利未人在宗教改革上有良好的表现,甚至有些祭司也不
及他们热心(34)。
由此看来,宗教职分的高低与对神热心的程度是否必然成比例呢?
一般信徒在对主的热心上是否理应比专职事奉主的人为小呢?
8 作者对宗教改革的成功下了什么结语?参36节。
当你在教会的事工上有显着的成绩时,这话给你什么提醒?
历代志下 第三十章 注释
30:1-31:1 全国守逾越节
本段的特色如下:
1 作者对守节的仪式交代得十分详尽;
2 他重视在此事上南北的联合;
3 透过以上两点,作者好像把国家的政治景况带回分国之前的情
形,而希西家仿如所罗门的再版。
1-12 过节的准备
南北二国邀请百姓一同上圣殿守节。
1 「以法莲和玛拿西」:以北国的两个支派来统称北国。
5 「从别是巴直到但」:王国未分裂前的统称,
见士20:1; 撒上3:20; 撒下3:10。
6-9 此信乃送达北国未被亚述王掳走的人民,呼吁他们转回归向神
,或者神会施恩使被掳的人归回。
在文学上,这封信相等于其他君王的论说(例如13:4-12)。
在内容上这信与所罗门献殿的祷告互相呼应(6-9, 参6:18-42)。
作者又有全以色列的观念,以致不分南北,一同视为亚述蹂躏
下的余民(6)。
他又以因果神学来勉励百姓勿从祖先的罪恶(7-9)。
这里亚述王俘掳北国子民一事大抵是指以色列王比加年间的事
(见王下15:29),受影响的地方限于北加利利一带,较南部与
沿岸一带仍未受波及(参10-11)。
13-22 守逾越节的情况
南国子民除去圣殿以外的祭坛,一起在圣殿里守节祭祀;北国中也有许多人民到圣殿来献祭,但他们触犯摩西律法,还未洁净自己便吃逾越节羊羔,于是希西家为他们祷告,并获神答允赦免他们的罪。
13 「除酵节」:是在逾越节随后的七天举行(利23:5-6);由于
这节期与逾越节连接,作者提及它时显然包括逾越节在内,参
太26:17-19注。
14 「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亚哈斯治下设立的偶像祭坛
,见28:24。
15 「二月十四日」:按摩西律法规定,守逾越节的日期为正月十
四日,与此日期刚刚距离一个月。
「祭司与利未人觉得惭愧」:百姓的热烈响应令圣职人员感到
内疚。
22 「慰劳」:指称赞、安慰。
显然利未人在事工上比祭司更热心(参29:34)。
23-27 延长节期七天
这种做法与所罗门献殿礼后再守节七日相似(7:8), 全会众
的欢乐也可与所罗门圣殿落成时的欢乐相比,见26节。
思想问题(第30章)
1 希西家致函北国余民,呼吁他们从罪恶中回转,好蒙神怜恤。
这呼吁对今日犯罪软弱的信徒是否适切?
你认为这些信徒需要怎样的帮助才会回转呢?参加6:1-2。
2 圣职人员因百姓的热心而感到惭愧(15)。
你有没有因别人对主的热心而获得激励,抑或无动于中,甚至找
理由去贬抑别人的热心呢?
3 17-19节记载希西家为未经自洁而吃了逾越节羊羔的北国百姓代
祷,求神饶恕,这做法有什么值得我们学效的地方?
4 守节期间,利未人的热心工作得到希西家的「慰劳」(22),你
猜这对利未人有什么帮助?
你若是领袖,可从这里得到什么提点?
5 为什么祭司利未人的祝福、祈祷蒙神垂听(27)呢?
教会要怎样才可以使祷告上达天上的圣所?
历代志下 第卅一章 注释
1 守节给百姓带来灵性上的复兴
由南至北,守节的百姓将拜偶像用的祭坛拆除。
2-21 重整圣殿的职工
包括他们的
1 班次(2);
2 职责(2);
3 报酬。
2 祭司负责献祭事宜,利未人则负责守门、在敬拜中称谢、颂赞。
3 希西家为遵行当献之祭的律例(民28, 29),自愿献出祭牲,好
像所罗门一般。
4-19 百姓把各种出产的十分之一及初熟谷物奉献给神
在此,作者极重视百姓奉献的热诚及礼物的数量。按律法规定,这些礼物是用来供应祭司和利未人生活上的需要(民18:12-13, 21)。
7 三月是收割谷物的时候,设有收割节;七月则是完成采摘葡萄
和其他果实的时间,设住棚节。期间百姓把初熟之物、什一奉
献送到圣殿去。
10 「亚撒利雅」:与乌西雅时代的大祭司同名(26:17),可能是
他的孙儿。
15 伊甸、?雅?等人协助利未人可利供应分给住在各城的祭司。
16 「三岁以外的男丁」:按着班次从各城进圣殿供职的祭司家族
中,凡三岁以上的男丁都可获得供应。
18 「他们会中 ...... 」:包括祭司和利未人。
20-21 总结希西家的政绩
他平生敬畏神,神就使他凡事亨通。
思想问题(第31章)
1 守节给百姓带来喜乐(30:25-26)及灵性的复兴(11)。
今天,好的崇拜生活会带给信徒灵性的复兴或滋润么?
这给你什么提醒?
2 按4节 , 在物质上供应祭司和利未人,与他们专心遵守耶和华的
律法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时圣职人员的收入视乎百姓田产的多寡;
今天,教会专职的圣工人员在待遇上应与信徒经济的收入连上怎
样的关系?
3 当百姓的灵性得着复苏时,他们在十分之一与初熟谷物的奉献上
毫不吝啬(5, 10)。
今日信徒的金钱或物质奉献可以反映他们的灵性状况么?
这两方面通常有什么关系?
4 在供应圣职人员上,祭司家族中凡三岁以上的男丁、祭司和利未
人的妻子儿女等一律获得供应。
今天,教会在供应圣职人员上有否忽略他们的家庭成员呢?
5 20-21节是对希西家宗教生活的评语,我们若以此作为生活的指
标,要在什么方面加紧努力,以讨神的喜悦呢?
历代志下 第卅二章 注释
1-33 希西家对神忠心的赏赐
一如其他虔诚君王的遭遇,希西家宗教上的热诚带来了神对国家的祝福。
1-23 兵患中蒙拯救
作者利用得胜亚述大军一事,点出希西家因顺服信靠神,便获得神拯救和赐福。亚述入侵一事的详情,见王下18:13-19:37; 赛36-37。这里记载简略,有时情节不按时间先后。(参考:考古发现与希西家任内亚述的入侵)
1 「这虔诚的事以后」:继上几章所述的宗教改革之后;当时是
希西家在位的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已挥军南下,在耶京西
南三十多公里(廿英里多)的拉吉扎营,见王下18:13-16注。
2-8 抵抗亚述军队的准备
3-4 堵塞水源
耶京的食水来自城外的基训泉,希西家将城外泉水的出口掩盖(「塞」)起来,使敌军找不到水喝,另一方面开凿地下水道将水引进城内。
4 「通流国中的小河」:指将基训泉水注入谷中的水沟。
当基训泉水由引水道流入城内之后,这些水沟便干涸起来。
5上 加强防卫工事
把城墙修理加高;建造新墙;修理米罗。
「米罗」:参王上9:15注。
5下 制造武器
6上 征用民兵
6下-8 训勉百姓
9-23 战争爆发
作者只轻描淡写地略提亚述军队的强势。事实上那时耶京已遭敌军包围,拉吉已经失陷。
9-19
西拿基立遗使轻侮希西家和毁谤耶和华,以挫犹大的士气和信心。比起王下18:17-35, 历代志作者将西拿基立先后两次的遣使和致信写成一件事,事实上17节在时间上应在18节后。
11 指希西家的主张是错误的,只会诱民陷入困境。
12 参王下18:22注。
20-23 希西家和以赛亚呼求神,神便行神迹使亚述军不战而败,见
王下19:35-37注。
24-26 病重得医治
另见王下20:1-11与赛38章。作者并不讳言希西家的失败,但他强调这是由于他生病而犯下的错误。他反而借用此事指出:
1 神是赏善罚恶的神,各人要承担自己犯罪的结果,连希西家也
不例外;
2 悔改能消除神的怒气。作者的用意是要鼓励回国的犹太人坚心
信靠神。
25 所谓希西家「骄傲」、「没有 ...... 报答耶和华」,大概是指他
将宝库和军库的一切展示巴比伦使者一事,见王下20:12-19注。
26 「耶和华的忿怒」:即王下20:16-18所预言的刑罚。
27-33 财富与建设
物质的丰富也是蒙神赐福的记号。
30 「基训」:见3-4节注。
31 按王下20:13-18的说法,希西家不该将府库的宝物给巴比伦的
使者观看,但历代志作者有不同的重点:
1 绝口不提巴比伦使臣来访后,希西家泄露政治军事机密
一事,只暗示他心里骄傲(25);
2 作者也没有把神的刑罚 (25-26) 与这件事直接拉上关
系;
3 无论如何,希西家那次的失败是因神短暂离开了他。
32-33 结语
作者给予希西家一生很高的评价:
1 他的善行写在大先知以赛亚的书和国史上;
2 葬于王陵;
3 死后仍受国人尊敬。
历代志下 第卅三章 注释
33:1-20 玛拿西事迹
历代志作者笔下的玛拿西与列王纪的不大相同。后者以他为导致犹大亡国的罪魁祸首(王下21:10-15),而在此,他本人终因悔改而获赦免。
本段主要是采自王下21:1-18的资料,只是在解释上贯彻了因果神学观念,指出犹大亡国并不能单单归咎玛拿西。他的失败、悔改、蒙赦免的经历,堪作后人的借镜。
1-9 玛拿西的恶行
本段记载大致与王下21:1-9同,参上述经文注。
3 「巴力 ...... 木偶」:「木偶」即「亚舍拉」,而此处两字都用
复数而非列王纪的单数,作者大概是用此法强调拜偶像的严重。
6 「他的儿女」:原文为「他的众子」,见28:3注。
10-17 玛拿西受罚悔改
11 当时亚述王为亚述巴尼帕(主前六六九至六二六年),玛拿西
大概是因背叛他而遭受亚述军队的攻击。
「巴比伦」:当时只是一小城邦,仍受制于亚述;作者显然是
用此事影射日后国家的被掳。
12-13 玛拿西悔改,结果得着释放
重回故上。
14 巩固防卫
在耶路撒冷的城墙外加筑新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防卫,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不住增加,有往外扩展的需要。
15-17 废除偶像
18-20 结语
19 「何赛的书」:何赛大概是不见经传的先知,他的书记录了玛
拿西的事迹。
33:21-25 亚们事迹
亚们只作了王两年,他行为恶劣,终被弑身亡,见王下21:19-26。
思想问题(第32, 33章)
1 希西家在备战上作了怎样的安排呢?
当中最能御敌的是什么?参32:7-8。
今日信徒要抵挡属灵恶魔的攻击时,最有用的装备是什么?
参弗6:16。
2 西拿基立采用的攻敌方法有什么特色?参32:10-19。
基督徒最容易受撒但攻击以致信心动摇的地方与此相似么?
为免信心动摇而跌倒,希西家的应付方法可给我们什么借镜?
参20节。
3 希西家失败的原因(32:25)与乌西雅的相似么?
你怎样处理内心的骄傲呢?
是纵容抑或靠主严厉对付?参26节。
4 玛拿西登基后,把先王希西家的一切宗教改革完全推翻,百姓由
灵性复兴而跌进罪恶里(33:9)。
这对今日教会的领袖有什么警惕呢?
5 神在刑罚玛拿西以先,作出什么行动?参33:10。
玛拿西受重罚后,神还给他机会么?参12-13节。
人有否藉口说自己在神面前没有悔改更新的机会呢?
6 玛拿西毕竟聪明,晓得在苦难的时候向神自卑,学到神管教他的
功课(33:12-14)。
基督徒在受神管教、操练时,若不受教,甚至怨天尤人,是否可
悲呢?
7 你能否从圣经中找到急难中恳求神却遭神撇弃的例子?
祷告出问题是在于神不听祈祷抑或是人疏于祷告?
8 你能否找出证据证明玛拿西的悔改是真诚的?
同样,真正的基督徒必须有什么表现?参约14:23-24。
9 你从那方面可看到亚们比玛拿西犯罪更甚呢?
圣经描写亚们行恶,「效法他父玛拿西所行的」(32:22)。
有人说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坏榜样比好榜样影响更深,你同意么?
这给为人父母或师长的什么警惕呢?
历代志下 第卅四章 注释
34:1-35:27 约西亚事迹
虽然约西亚不算得是犹大历史上很显赫的君王,可是作者用颇长的篇幅来记录他的生平,理由大概是:
1 约西亚继续了曾祖父希西家一百多年前所推动的宗教复兴;
2 他是犹大最后一位贤明君王,在他统治下,犹大国得享三十年
安定繁荣,没有战争,商业兴盛;
3 他成功地铲除了邱坛的敬拜;
4 他最后战死沙场,结局可歌可泣。
从文学技巧来说,作者把约西亚描绘为希西家第二;作者的神学思想亦复活现于约西亚生平的记载上。
1-13 约西亚的宗教改革
约西亚幼年登基,由于先王亚们效法其父玛拿西早期的政策,影响至深,这时国内拜偶像之风仍然猖獗。约西亚年仅十六,即晓得专心「寻求他祖大卫的神」,开始清除异教的恶习。约西亚的宗教改革显然是出自他的虔诚,而不是像好些学者极端的看法,说改革是出于他要达成统一国家的政治动机,或是由于发现了古律法书而引起的。事实上,约西亚的宗教改革早在发现律法书之前已经开始了。
3-7 有关约西亚推行的宗教净化运动
请参阅王下23:4-20注。
3 「尚且年幼」:他大抵是得力于一班敬畏神的大臣。
「除掉邱坛」:这种迦南人民崇拜用的设施从此停止。
4 「雕刻的像,和铸造的像」:这是古代两种制造金属偶像的方
式,参士17:4注。
「砍断坛上高高的日像」:应作「砍碎坛(巴力的坛)上的香坛
」。
6 改革延及经历亚述蹂躏、业已沦亡的北国。
7 「日像」:见4节注。
8-13 修葺圣殿
参王下22:3-7注。
9 「交给他」:又可作「倒出来」。
12 「办事诚实」:在列王纪这词是指他们在管理钱财上忠心,这
里则泛指他们在整件工程上无可指摘。
「善于作乐的利未人」:可能在工匠工作时奏乐相伴。
14-33 律法书的发现及影响
这里有关发现律法书的经过大概是根据列王纪22:8-23:3的资料;不过,这件事在该处是引致约西亚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源,在本书则似是约西亚先前宗教热诚表现的赏赐。律法书的发现,鼓励了他加倍努力直到完成改革大业。
21 「以色列和犹大剩下的人」:这话充分表现了回国后「全以色
列」及「余民」的观念(参9)。
30 「利未人」:王下23:2作「先知」。利未人充任先知训诲百姓
是回国后的社会现象(参代上25:1注)。
33 「以色列各处」:作者再次强调约西亚的宗教改革甚至普及于
以前北国的领土。
思想问题(第34章)
1 约西亚作王第八年时只有十六岁,尚且年幼(3),却懂得离弃
先王亚们拜偶像的歪风,专心寻求耶和华神。
于近代,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年方廿二岁便已从英国来华传道,
今天,你是否以自己年幼或缺乏前辈榜样,而无心寻求神?
你对神的吩咐是否「不偏左右」地遵行?
2 约西亚王正领导国家进行宗教改革之际,为什么神仍藉女先知的
口声明律法书的咒诅要临到犹大?参21, 24-25节。
你认为这次改革彻底吗?
先知耶利米和西番雅如何评估当时百姓的属灵情况?
见耶3:10; 12:2; 番1:1, 4-6。
恰当的宗教气氛及环境是否保证人对神必有正确的回应?
你觉得约西亚王对耶和华的心如何?
领袖的虔诚能否代替个人的复兴?
3 约西亚为什么将偶像打碎成灰,撒在人的坟上,又将人的骸骨烧
在坛上?参王下23:6, 14。
4 本章如何显出约西亚十分重视当日发现的律法书?
这给你什么榜样?
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是宗教经历,神是在行动中(
而不是藉成文的书)启示自己。
本章与这种看法是否吻合?
5 约西亚的改革如何超出了犹大国的疆土?
这给我们什么榜样?
历代志下 第卅五章 注释
1-19 庆祝逾越节
作者在此加插约西亚守逾越节一段,目的是:
1 说明约西亚如何忠心事奉神(参34:33);
2 把他描绘为第二位希西家(参30);
3 对犹太人来说,本节日自他们回国后直到今日都是宗教历上最
重要的日子,约西亚的庆祝有坚固和强化这传统的作用。
1-9 过节前的预备
有关工夫是由王指派,而主要由利未人去执行。
3 「教训 ...... 的利未人」:参17:7-9注。
「你们将圣约柜安放在 ...... 殿里,不必再用肩扛抬」:约柜可
能在圣殿修葺期间曾迁出至圣所;又有学者认为这句话是指自
从有了圣殿之后,利未人就不用再扛抬约柜了。
6 「摩西所吩咐的话」:原来摩西律法规定只有祭司才可以宰杀
祭牲,但利未人也许一向从旁协助。无论如何,在这个节期内
,献祭守节是符合摩西的吩咐。
7-9 为数近四万的祭牲,难以在一天之内献完,这数目可能是包括
除酵节在内的整个节期所献上的。
10-15 节日的献祭
作者特别重视利未人所担任的职务:
1 他们替祭司宰杀祭牲及剥皮(11),把祭肉搬上祭坛(12);
2 烹制祭肉(13);
3 送祭肉给百姓及祭司(13-15; 参出12:8; 利1-7);
他们办事殷勤而且满有服务精神。
12 「燔祭」:在此是指所献的牛只(参上下文)。
「分给众民」:指按百姓宗族单位,献祭给神。
16-19 总结
18 「自从先知撒母耳以来 ...... 以色列诸王也没有守过 ...... 」:这
趟守节十分降重热闹,甚至比希西家的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参
30:26)。
20-27 约西亚的不幸收场
由约西亚在位第十八年直到他去世年间,作者对他再无记述,因为前章已声言他一生忠心跟从神 (34:33) 。 不过,在结束约西亚生平的记录前,作者还交代他不幸的死亡,按本书的因果神学观点,那也许意味着神的刑罚。有关注释请参王下23:28-30。
20 这次战事发生于主前六○九年,当时亚述帝国最后一王亚述乌
巴列企图从巴比伦人手中夺回哈兰,法老尼哥于是北上出兵援
助亚述。
21 尼哥指出此番出兵除了是要达成政治军事的目标外,更是出于
神的吩咐。
按作者的认识,这「神」乃以色列人所事奉的真神(参22)。
「攻击与我争战之家」:解释有二:
1 指进攻巴比伦敌军;
2 表示支援埃及在该地的军事基地。
22 「改装」:有作「坚持」。
「不肯」、「不听从」:作者指出约西亚应对此次悲剧负责。
24 「次车」:约西亚在战场上用的战车;他显然另外备有平常所
用较舒适的座驾。
「耶路撒冷」:此处所载与列王纪稍有不同;后者记录他死在
米吉多,而前者则略去这点,大概历代志的作者认为好的君王
应该死于耶城。
25-27 约西亚虽死于非命,但这一次的失策并不影响他一世的英名。
作者最后一再声明他是位好君王:
1 他葬于祖坟;
2 有伟大的耶利米先知为他作挽歌;
3 嗣后犹太人每年定时悼念他的去世;
4 他的善行功绩收录于青史中。
思想问题(第35章)
1 百姓守逾越节是照着谁的吩咐行事?见6, 10, 12, 15-16节。
若你是教会的领袖,这给你什么提醒?
2 试在地图上找出迦基米施的位置。
除了政治上复杂的因素外,约西亚这次是否必须出兵抵挡埃及王
尼哥?
他这次为什么会阵亡?
神会藉外邦人向我们说话吗?
3 假若你是当时耶路撒冷周刊的编辑,在约西亚王驾崩时你要写一
篇专文报导这事,你会选什么题目及如何评论他的一生?
历代志下 第卅六章 注释
36:1-21 犹大王国末期的历史
约西亚死后,王位由三个儿子先后继承;可惜他们都庸碌无能,又不效法父亲专心事奉神,加上犹大国夹于东(巴比伦)南(埃及)两大国之间,处于二强争霸天下的洪流中,末期的国运遂全由外强操纵了。
1-4 约哈斯事迹
约西亚死后,国内元老拥立次子约哈斯为王,奉行先王亲东方的政策,招惹埃及干预犹大内攻:
1 废约哈斯而立约西亚长子以利雅敬为王,改名约雅敬(2),
授令采取亲埃路线;
2 把约哈斯囚死于埃及(4; 见耶22:11-12);
3 强惩罚款(3)。
1 「国民」:指国家的决策机关。
5-8 约雅敬事迹
他比乃弟约哈斯更加昏庸,兼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5, 8);而他的亲埃立场最后导致巴比伦入侵犹大和抢掠圣殿(7),他自己亦失去王位(6)。
9-10 约雅斤事迹
他在国策上仍执行父亲约雅敬的路线,结果受巴比伦人膺惩而被掳至巴比伦(10)。
9 「八岁」:应作十八岁。
11-21 西底家事迹
西底家原名玛探雅,乃约雅斤的叔叔。
作者记述西底家在宗教上对神不忠及导致圣殿受抢掠,对这位末后君王生平的记载,与前任的两位相同;除此之外,作者更强烈地把亡国的责任都归在他身上。作者重复指出他的失败:
1 离弃耶和华(12, 14);
2 不服从先知的责备(12, 15-16);
3 政治上背叛巴比伦(13, 17-20)。
12 「先知耶利米 ...... 自卑」:先知由于忠心耿耿地传递神的信息
,多次受奸臣迫害(耶37:1-16; 38:1-6),西底家虽曾救他脱离
险境,又向他谘询有关前景的看法,可惜始终没有依从。
13 「他却背叛」:西底家的外交攻策一向举棋不定,初期接受埃
及的援助,法老尼哥死后则转而投向巴比伦(耶51:59),最后
又破坏誓言,转与埃及结盟。作者指出这不但反映西底家缺乏
政治才能,更显示他不肯归服神。
15 「从早起来」:见耶7:13注。
16 「无法可救」:「救」与7:14的「医治」原文同属一字。
17-21 耶路撒冷的失陷
作者对主前五八六年发生的这一幕犹大亡国恨,作出如下的神学反省:1 犹大国受到巴比伦人的蹂躏是出于神的准许(17);
2 犹太人被掳导致应许地享受安息(21);
3 在作者当日,先知所预言的七十年已过去,波斯已经取代了巴
比伦,显示神的刑罚已经过去了(20-21)。
17 「使」:可作「带领」。
18 「神殿里的大小器皿 ...... 都带到巴比伦去了」:这其实也是神
保守这一切之法(参但1:2; 拉1:7-11)。
36:22-23 后记
──古列下诏释放犹太人回耶路撒冷建圣殿。有关注释及与以斯拉记的关系,请参拉1:1-3。
思想问题(第36章)
1 犹大几位君王;希西家(贤) ── 玛拿西(恶) ── 亚们(恶
) ── 约西亚(贤) ── 约哈斯(恶) ── 约雅敬(亚)。
贤明敬畏神的君王竟生出远离神的儿子,这样看来,对神的敬虔
能否世袭?
基督徒父母对子女的信仰能有什么影响?
2 试根据代下34-35; 耶22:13-19; 36:20-25等经文,比较一下约雅敬
与其父亲约西亚对神及对国家人民的态度。
对神的态度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吗?
3 犹大国灭亡是因他们向神背约不忠,还是当时中东政治史上一件
无可避免的事?
从迦勒底(巴比伦)王及古列王身上可见外邦君王在以色列人的
历史中扮演什么角色?
谁真正掌握政局?
4 犹大亡国是因为政治领袖(王)及宗教领袖(祭司长)的罪,还
是因人民的罪?见11-16节。
以色列的领袖应扮演什么角色?参耶23:1-2。
5 犹太人所认识的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
并有丰盛的慈爱 ...... 」(参尼9:17),这和犹大国国破家亡的遭
遇有冲突吗?
历代志的作者如何提到神的怜悯和慈爱?
2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