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约有情》探讨年老问题
2018-06-13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天约有情》探讨年老问题
剧照
《天约有情》演员
潘享利
文◎特约记者陈淑安
(受访者提供图片)
大部分电影主角,都是漂亮的年轻男女,以取悦观众眼目。「真证传播」将于11月推出的福音电影《天约有情》,却以长者为主角,探索生与死的问题,期望引导中年以上人士思考福音。导演兼编剧潘亨利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纵然福音电影属于小众制作,却有其独特的目的及使命。
今年3月,「真证传播」主动联络亨利,表示希望拍摄以长者为主题的电影剧本。「我自己今年都50岁,也开始想写些关于年老问题的作品。」有一次,他在街上看见一个牌匾,写着「欢迎50岁以上人士入住」,想不到那是一家安老院,令他吓然发现,已届50之龄的他,已经需要面对年老问题。
对不少人来说,「年老」似乎代表机会越来越少、回忆越来越多,人生尚馀的时间亦不知有多少。亨利无奈地说∶「以前在信仰中,觉得还有时间、有机会找到疑问的答案,也可能不再等到。」
「当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应怎样去理解『盼望』呢?」他甚至开始想,当自己到了60多岁,老伴离开之后,人生会变成怎样,由此构思了《天约有情》的剧本。亨利表示,电影中的角色虽是虚构,类似人物却曾出现在他生命之中。
从父母、街坊身上,他尝试理解老人家的内心世界。「他们最希望见到自己的子女,而不是从子女身上得到金钱、好处。」事实上,老人家最需要的,并不是别人来告诉他们生命的答案。「我们想的说话、祈祷的内容,他在心里已经想过一千遍。」
「老人问题不能抽空来说,若我们只提醒老人家要有盼望、喜乐,他们只会听了就算。所以,我学会了跟老人家相处,不需多说话,反而要多行动、少判决,细心聆听他们背后的故事,选择记着他们美丽的一面。」
谈起年老,难免令人想到「死亡」这话题,电影中亦有相关的情节。老人家作为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不是都很忌讳死亡吗?他们会否因此而「避之则吉」?「这是很多人的误解,但在我接触的老人家中,大都不怕提起『死』。」
「他们会觉得,若有人替他们关心这件事,预备好如何处理,也不失是好事。」他笑言,教会弟兄姊妹更加不怕提「死」。「拍其他电影时,演员要收利是才肯去殡仪馆拍戏;拍福音电影的老人家,却连扮『死人』也愿意照做。」
不少信徒都认同,「生与死」是很好的福音题材,亨利却在乎当中如何诠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恐吓』老人家,不信耶稣死后要下地狱。」然而,他亦同意,生死之间确能令人意识到自己有限,从而反思生命价值,并寻索永恒的生命。
「信仰不一定能给你答案,因为神给你的答案,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亨利举例,如果神给你的答案,是要你担当洗厕所的工作,你愿意吗?「另一方面,某个『答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却不一定可解决别人的问题,因为神创造每个人也有不同特色。」
「信仰本身是种奥秘,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呈现,虽然耶稣只得一位, 却有很多面向。我们总是只想接受 慈爱一面,却不愿面对 的惩罚。 所说的『答案』,有时会跟我们所想不配合,但 就是如此。」因此,福音电影并不是要给观众答案,只需提及些许信仰原素,让人自己思考。
写这部电影的故事大纲,亨利只用了三星期左右。如此快速,有赖他平日细心观察身边事物。「平日我会将观察到的有趣事物记下来。一些报章中的好文章、基督教文章,甚至是笑话等等,也会分类收藏起来。」每当有人邀请他写剧本,他便会提取相关资源,再加以整合、创作。
「同时我亦明白,教会所需用的布道电影,并不能太长。」考虑到福音电影多数都是在教会布道会中播放,亨利尽可能不会把电影制作得太长,而《天约有情》正是一部片长60分钟的电影。
很多人批评福音电影沉闷,亨利直言,福音本身引人思考生命,不富有娱乐性,的确是「闷」的东西。他称,福音电影只能尽可能在情节上保持戏剧性,但有些信仰思想还是必须要讲。「教会能接触到的人群,或是会看福音电影的人,基本上都愿意思考,对教会及信仰不致抗拒。」
他强调,不能将福音电影,拿来跟商业大制作比较。「我们要接受,基督教电影是小众的,当中想要表达的信息亦比较严肃。思考人生意义这回事,本身就已经没有市场!」亨利慨叹,基督教信息对大众来说,本就「不中听」。
「精彩、有意思的电影,如《桃姐》等,已经有其他公司会做。如果基督教机构、福音电影,也不谈耶稣,还有甚麽用处?」
亨利拍摄第一部福音电影至今,已有10多年时间。随着拍摄技术的改变,拍电影的成本、人手需求,都比以往简单,不少人都懂得自行制作,放在网络上分享。「不过,像我们这样投放资源的不多。」由于成本问题,真正有规模、有故事的福音电影,已越来越少。
http://www.krt.com.hk/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1360
0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