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随笔 > > 正文

不是牺牲,乃是荣幸

2018-06-13

本站提示: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谨慎分辨



不是牺牲,乃是荣幸

——李文斯敦两三事

李文斯敦,在非洲开荒布道、使非洲进入文明的伟大宣教士。

 

是什么支持人为着福音的缘故,远离家乡和安舒的地方,抵达另一个国家,如李文斯敦所作的?更直接的说,是什么驱使李文斯敦留在非洲,即使他可以在故乡苏格兰舒舒服服地当个医生?

李文斯敦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在非洲事奉六年后,他返回苏格兰,应邀到格拉斯哥大学发表演说。那时他有一只手臂因受到狮子的袭击,已经不听使唤。他的身体带着受苦的记号,曾经二十七次患上森林热病;他的脸因长期暴晒而变成皮革般的棕色,又因与土耳其人和贩卖奴隶的人长期战斗而满布皱纹;对李文斯敦而言,这两种人都是毫无建树的。

一阵肃然漫过正在聆听这故事的学生,他们知道这人绝非等闲。“当我经历放逐生活中的试应炼、艰难、孤独时,什么东西给支持和力量?”他问。随即又自己回答:“是应许,一位君子给我的应许:‘我必与你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当李文斯敦离世的时候,他正跪在床边,摆着祷告的姿势;身旁有一本细小、保存完好的新约圣经。翻开在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在第二十节的旁边写着:“一位君子的话语。

 

李文斯敦感到自己作出了伟大的牺牲吗?不见的。就这问题,他曾作如下的回答:“人们称我在非洲花上的许多时间为‘牺牲’,我们欠下上帝的债是永远不能偿还的,我们回赠这丁点儿也称得上是牺牲吗?如果这一点付出会换来有益身心的活动、行善的意识、心灵的平安和荣耀终局的坚定盼望,这又怎说得上是牺牲呢?以这样的角度和观点来看,这不是牺牲,而是荣幸。

 

当李文斯敦的遗体被送往西敏寺的坟墓时,途经伦敦的街道,街上有一个人放声大哭。有人安慰他,问他是否认识李文斯敦。那人回答:“我不是为李文斯敦哭,而是为自己哭,”又说:“他的生和死都有意义,我活着却毫无目标。”

 

李文斯敦的格言是:凡与上帝国度无关的东西,我不屑一顾。他演活了这句格言。

 

 

0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