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程:身负天使心的音乐家
2018-06-14
一对王子公主般的音乐家夫妇——林照程萧雅雯,原本拥有人人称羡的富裕生活,从小时候开始乃至结婚,身边总是充满着人们的称许声。原以为两个优秀音乐家的结合,能够培育出最出色的子女,然而随着两个皆为迟缓儿的相继出生,一切的美梦都破碎了。 于是他们拼命赚钱,以为金钱万能;不断求医、作复健,不放弃一丝丝希望;四处求神问卜,还被指示改行,不仅放弃音乐事业,甚至欠下巨债……面对一连串的打击,他们心力交瘁。 然而,爱是医治苦痛的良药。林照程萧雅雯“偶然”走进教堂,迎来基督里的新生。他们终于体会,“父母先走出来,孩子才有希望”,夫妇俩勇敢的走出阴霾,坦然面对两个孩子的缺陷,“依照她原来的样子去爱她”。 在大女儿七岁时,三岁的二女儿终于叫了爸爸妈妈……他们当了七年父母,才第一次听到孩子叫“爸爸、妈妈”!上帝的恩典超乎他们所求所想,他们第三、第四个女儿是完全健康的。生第三个孩子是一种冒险,而结果就像神迹。生第四个女儿,则是见证生命的美好。 他们还用自己的切身之痛去帮助更多相同背景的家庭——筹建“天使心家族基金会”,让特殊家庭在困境中重拾生命的喜乐与盼望。 近日,林照程于北京举行了四场慈善音乐会,福音时报对他进行了采访。 福音时报:我们参加了音乐会,流泪了,很感动。但是有一个遗憾,如果萧雅雯老师和孩子也过来就更好了。萧老师和孩子们都好吧? 林照程:现在我们二女儿逸华,有阿姨帮忙照看。但是两个小孩子还太小,老四奕恩才两岁,现在又是暑假,孩子们都在家。而且我们第一次过来大陆,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这次行程又非常紧张。其实以往,我们都会带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出来。雅雯这次没有来,就等下次吧。雅雯有很多母亲的心声,因为她和孩子的交流更多。她过来的话,可以和更多的母亲交流。 我们发觉,特别是在华人中,有这样孩子的父亲反而非常退缩,比较会离席,反而是妈妈一肩就扛起了。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父亲在外面工作有很多压力和竞争。孩子的成就也是面子的另外一个层面的表现,常常会觉得脸上挂不住。很多事情会怪罪到妈妈,妈妈就会无怨无悔的扛起来。从整个天使心基金会来看,我们家父亲参与的比率还算高,和妈妈参与的比是1:3。 逸华现在持续性地做复健,两个小女儿都是正常的孩子,我们也会有一些互动。但是有些特别的是,我们必须要更清楚地去教导她们如何和姐姐相处。像老三美恩,我们会和她聊一些姐姐的事情。比如在三女儿的同学前出现姐姐,她会有些不安,害怕别人的眼光。这个时候,我们父母就会要以身作则,不要让她觉得姐姐有什么不一样。她在发展上不一样,但她也是一个健全的个体。 福音时报:您们怎样安排时间来工作和照顾孩子呢? 林照程: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家庭是排在前面的顺序。家庭照顾得好,才能够做其他的,包括工作、机构的服务等。我做计划的时候,会先顾及家庭,再考虑工作和服侍。当然首先要在信仰上牢靠,这样家庭才有保障。 有这样的经历,我不能说不辛苦。但我觉得必须要有意义。如果是白白辛苦,这真的没有意义。惶惶不可终日,你不晓得哪一天能够结束,你就是在等一个句点。那样,人生真的很苦。但从这样的境遇里面,我也学到很多,学会用更广的视角去看问题。 福音时报:您这次是抱着怎样的初衷来大陆?希望达到什么果效? 林照程:比较大的期待就是和大陆的父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甚至期待和大陆的朋友有共鸣,让大家对像我们这样的特殊家庭有一个更善意的响应。如果家里有残障儿童,一般父母不会把这样一种情况的生活,赤裸在人家面前,总觉得那是丢脸的事情,总觉得那是无奈的事情。当我们父母不愿意讲,人家就更不愿意讲,这样永远成为问号。大家会觉得这样特殊的孩子怪里怪气,面貌不好看,很奇特。 我期待,让大家清楚了解我的心历路程。不管是教会的朋友,还是其他的朋友,可能他们周遭有这样的家庭。虽然他们不讲,但是可以大概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我觉得误会,很多是不了解。你必须让人家清楚,你是怎么过的。当我接受基督的信仰的时候,我有了改变。我会期待让大家看到我的改变,让大家有启发。希望借着我们的故事,让大家有更多笑容。 福音时报:您这次来大陆做了音乐会,有智障儿的父母也深受感动。但他们继续走下去的话,需要一种持续的力量,您会计划在大陆也做天使心吗? 林照程: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不能觉得台湾的父母都有笑容就好,不管大陆如何。应该有种休戚与共的心态,这就是所谓的负担,感同身受。我们也去过香港、澳门,和那里的父母分享,如果有机会都想去做。 前几天,我们遇到这样一个妈妈,她走不下去了。当这些父母聚集,彼此连接,彼此扶持,活下去的动力就会更灿烂、更喜乐。我们能做的也有限,但希望结合一些力量。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甚至会想回去之后有没有可能把这些资源整理起来。时间允许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组织一个比较完整的团体,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如智商、心理、康复等等。然后做一个初步的交流,让家长集合起来。想和大家分享这样的讯息,那就是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苦地去生活,我们有盼望和期待。 福音时报:当您面对心力交瘁的父母,他们担负人生的重担,每天生活在焦虑和无奈当中,并且认为孩子是一种羞耻。您会如何一步一步地把他们引导出来? 林照程:首先是观念。我为什么会强调信仰,因为是信仰让我看到了我不至于那么绝望。总有一个人要负全部的责任。父母也会老,有一天也会走。但是上帝说,他会负全部的责任。当时是姑且相信,但一路走来,我越来越相信。 当我眼光转换的时候,我看到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当眼光改变的时候,世界就会随着改变。我们和父母接触,会给他们“双福”——福利和福音。福利,介绍对孩子康复的资源。另外,要让他们知道,有人爱他们,就是福音。 福音时报:天使心的义工都是信主的吗? 林照程:没有,信主父母的比例差不多三成吧。他们一方面有需要,觉得很苦很苦。虽然台湾也有许多地方医术高明,孩子一般是有地方接受治疗,但是父母总是觉得,那种苦还是在,需要休息、喘息。我们成立天使心,也会有一些智商的课程,请一些专家来做这方面的辅导,或者请牧师来讲福音的道理。 但我们完全尊重父母的自由,不希望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带着什么条件来要求他们。但他们会去想,去思考信仰对他们有没有帮助。有的就会接受,有的还会再考虑。我觉得都无所谓。但至少在这里,他们就开始有笑容。我相信那是一个爱的力量。 福音时报:当别人问您,您会不会去当牧师。您说不会,您更愿意把上帝的爱见证出来。可能每个基督徒都有这种冲动,把福音带给更多的人。那您感觉神给您的人生使命和异像是什么? 林照程:我从这样的经历里,明白爱是一个关系,而不是一个宗教。比如你去一个饭店吃饭,觉得很好,你都会和朋友讲。何况你接受了上帝的恩典?所以我会和别人去分享。 我的使命是我相信《圣经》,《圣经》告诉我们他的创造都是美好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觉得生活不美好呢?因为我们不相信《圣经》,以至于生活得很辛苦。所以我的生命就是相信他,所有一切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福音时报:您对将来有什么计划? 我们现在正在做蛮大的案子,现在还在逐步进行。希望借着这些,让社会对残障儿童这样一个族群表示友善。这样会让父母宽心,也可以把孩子释放出来。我相信在台湾和大陆的父母的心态是一致的,就是不愿意把孩子带出门,觉得很难看,人家会有异样的眼光。但是人家越是不了解,你越是害怕,这样会有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你根本不想带孩子出来。可是最终受害者是谁呢?是孩子。孩子就这样经年累月就被关起来。 我听说有的会把孩子送到农村,或者乡下,把他们关在一个地方。最近发生一个事情,父母不要孩子就交给亲戚了,孩子被关在阳台,让他打赤膊,洗澡就用水冲他。 因此要形成共识,就是让社会人士都能够去接受。我们父母要去讲,你不能期待人家不了解,就要求他们接受我们。 我们有更远的目标就是,在台湾做小区家园,解决孩子将来的安置问题。父母老了之后,这些孩子怎样妥善的安置。很多父母担心,等我们老了,走了,孩子怎么办?所以我们在起步做这样的事情。如果社会都能够接纳这样的家庭,事情做起来就会容易些。你问大陆要不要做,当然。这是我们的目标。 福音时报:作为音乐家,您以前很追求音乐,有自己的梦想。后来,您的家庭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又接受了耶稣基督。您怎样看待上帝给您的音乐恩赐? 林照程:音乐是神创造来让人更明白神的心意。在我还没有进入信仰的时候,在学校都是追求今世的东西。和昨天音乐会上我们感动的成分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在于,后者是有生命的。当我在拉每首曲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生命的背景,透过大家彼此的一个交流。有一个身心灵的感受里面,有人说听了之后就很想掉眼泪。这很抽象吧?但又是奇迹,他就是掉眼泪。 有些朋友,他本身忧虑,失眠。但在我们演奏的音乐里,他很平安。他为什么觉得很平安?实际上他就是觉得很平安,就睡着了。 当音乐被神来使用的时候,会让人有平安喜乐的领受。古典音乐是音乐,但我总觉得在诗歌里面是有生命的,有讯息的。古典音乐可能只是传达个人的表现、个人的技巧、个人的散发等,和诗歌不一样。我想将来会走上诗歌的道路。但我不会勉强创作,但如果有灵感来会创作,会主要是诗歌。
0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