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讲道 求复兴的诗 汪活泉牧师
2018-06-22
证道 求复兴的诗
汪活泉牧师 2010.6.13.
读经:诗篇 126篇 归回者的欢乐(上行之诗)
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2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3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
4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5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6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公元前606年到587年,短短的20年中,犹大国有三次受到巴比伦帝国的侵略,公元前60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带领他的军队和其他一些附庸国的军队,来到耶路撒冷,拿走了圣殿里贵重的器皿,还虏去了一些贵族的青年人,我们所熟悉的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就是在那一段时期被虏到巴比伦去的;第二次的侵略是在公元前598年,巴比伦王将圣殿和王宫一切的宝物都拿走了,又虏走了一大批贵族和有技术的百姓;耶路撒冷沦陷,犹大国臣民被虏。(历代志下36:17-21)第三次是在公元前587年,这是最严重的一次,尼布甲尼撒不但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直到他死。后来巴比伦的军长又回到耶路撒冷来,焚烧王宫和圣殿,以及大户家的房屋,又把没有被杀的人带到巴比伦去,把城墙也拆毁了,这真是一次彻底的毁灭。这段历史记载在列王记下最后一章、历代志下最后一章以及耶利米书最后一章。先知耶利米目睹这种凄惨的光景,写了一本《耶利米哀歌》。
或许我们会问一个问题:“犹大国不是神的百姓吗?神既选定他们做祂的子民,为什么这个时候神居然容许不敬畏神的、反对神的巴比伦帝国来侵犯祂的子民,烧杀掳掠,把这个国家化成一片平地?”这确实是我们每个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看旧约的圣经,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犹大人是神的子民,他们应该是敬畏神、遵行神的道的,可是在这段时期,他们却成了有名无实的神的百姓,圣殿还在那里,只不过是空壳子而已,没有实际的内容。他们敬拜他们喜欢的偶像,不同的邻邦有各不相同的偶像,他们各人也有各人的喜欢的偶像,他们给这些偶像烧香、供祭物。神借着先知一次又一次警告他们,他们不听,甚至把先知给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神不得不兴起犹大人的仇敌来惩罚他们。
从人的观点看,这是一次彻底的毁灭,使犹大国再也不能恢复了;犹大的百姓也认为从此之后再也回不了故乡。但是神还是有怜悯,神借着先知耶利米说:被虏的事,或说 “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 (但9:21) 换句话说,70年以后,犹大国将被恢复,神没有断绝犹大百姓的希望。我曾想,70年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按通常的想法应该是从第三次被虏,即从主前587年算起。可是这样算,到主前537年他们回犹大一共才50年。为什么,50年神就让他们回家园了呢?原来,神的算法和人的算法有不同,祂是从第一次被虏,即主前506年算起,到主前537年,恰恰是70年。从这里我们也看到神的怜悯。
70年满了以后,谁也没有想到,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巴比伦的帝国,竟然会被马岱波斯联合的军队攻取了,巴比伦王也被杀。这段历史记载在但以理书第五章里面。波斯王古列一上台,就下一道命令:凡是被虏来的犹大人,现在都可以自由回到你们的家乡去了。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啊!是他们连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并且古列王也准许他们回到犹大国以后重建圣殿、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古列王也差派他所认定的一个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师约书亚两人带队把犹大人带回到耶路撒冷旧地,当时就有5万人扶老携幼、长途跋涉、满心喜乐地回到了他们的故乡,要在那里建造圣殿和城墙,重建家园。
(诗篇126: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今天我们所度过的诗篇126篇,一定是一位被虏归回、身历其境的犹大人所写的。所以他才能在诗的开头说:“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他说,我们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回来,本来想这一生就完了,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祖国,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耶和华……”这是神的作为,是神的恩典,他把功劳完全归给神。如果不是神的作为,他们绝不可能好梦成真。
在第2节里面作者形容他们归回时候的喜乐。他说,我们是“满口喜笑”,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喜乐从心中涌流出来。“满舌欢呼”可能是说他们一路上,一直唱着锡安的歌,记得(诗137:1)说到他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掠夺他们的敌人要他们“唱一首锡安歌吧!”诗人说:“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现在情景恰恰相反,锡安的歌涌流不息。外邦人看到他们欢喜快乐的光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所敬拜的耶和华神为他们行了大事。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愿意归回的人不够多,重建祖国的使命又是那么艰巨。如果我们读历史书的话就知道,他们到了那里的第一、二年就开始为建造圣殿打根基。后来他们的邻邦要与他们合作,他们说不,不愿跟邻邦合作。邻邦的人就告到波斯王那里去了,那时候波斯王也许已经换人了,所以波斯王又下令叫这些外邦人去阻挡他们,不要建造了。所以圣殿根基打好以后,一直没有建起来。工程停止以后,他们各人管各人的事业、家庭,自己的房子盖得很好,圣殿还是荒凉,没人去建造,一直到先知哈该兴起。我们读哈该书的时候,看到哈该在那里鼓励他们,他们才重新开始建造圣殿,直到主前516年左右才建成。
我们在第4节看到诗人的祷告:“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被虏的人不是已经归回了吗?为什么还求归回?意思是说归回的人不够多。如果大家都能归回的话,情形应该有所不同。就会像“南地的河水复流”。犹大南地是指耶路撒冷以南的地方,比较干旱,一年中只有一个月有雨水。雨季到来的时候,干旱的河床都满了水,忽然之间,整个南地,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
写诗的人认为如果神使被虏的人全部都归回的话,犹大国就会有复兴的景象。人数增添,生机勃勃,这种景象也正是我们今天教会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看见得救的人数不断在我们的教会里增多,我们希望看到经常有尚未信主的人来到教会,接受耶稣做他个人的救主,好让教会充满了重生得救的信徒,充满了有传福音的负担、愿意领人归主的弟兄姐妹。可是这种复兴的景象怎样才会临到教会呢?这篇诗的后半段告诉我们有几件事是我们应当做的。
证道 求复兴的诗
汪活泉牧师 2010.6.13.
读经:诗篇 126篇 归回者的欢乐(上行之诗)
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2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3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
4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5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6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公元前606年到587年,短短的20年中,犹大国有三次受到巴比伦帝国的侵略,公元前60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带领他的军队和其他一些附庸国的军队,来到耶路撒冷,拿走了圣殿里贵重的器皿,还虏去了一些贵族的青年人,我们所熟悉的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就是在那一段时期被虏到巴比伦去的;第二次的侵略是在公元前598年,巴比伦王将圣殿和王宫一切的宝物都拿走了,又虏走了一大批贵族和有技术的百姓;耶路撒冷沦陷,犹大国臣民被虏。(历代志下36:17-21)第三次是在公元前587年,这是最严重的一次,尼布甲尼撒不但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直到他死。后来巴比伦的军长又回到耶路撒冷来,焚烧王宫和圣殿,以及大户家的房屋,又把没有被杀的人带到巴比伦去,把城墙也拆毁了,这真是一次彻底的毁灭。这段历史记载在列王记下最后一章、历代志下最后一章以及耶利米书最后一章。先知耶利米目睹这种凄惨的光景,写了一本《耶利米哀歌》。
或许我们会问一个问题:“犹大国不是神的百姓吗?神既选定他们做祂的子民,为什么这个时候神居然容许不敬畏神的、反对神的巴比伦帝国来侵犯祂的子民,烧杀掳掠,把这个国家化成一片平地?”这确实是我们每个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问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看旧约的圣经,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犹大人是神的子民,他们应该是敬畏神、遵行神的道的,可是在这段时期,他们却成了有名无实的神的百姓,圣殿还在那里,只不过是空壳子而已,没有实际的内容。他们敬拜他们喜欢的偶像,不同的邻邦有各不相同的偶像,他们各人也有各人的喜欢的偶像,他们给这些偶像烧香、供祭物。神借着先知一次又一次警告他们,他们不听,甚至把先知给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神不得不兴起犹大人的仇敌来惩罚他们。
从人的观点看,这是一次彻底的毁灭,使犹大国再也不能恢复了;犹大的百姓也认为从此之后再也回不了故乡。但是神还是有怜悯,神借着先知耶利米说:被虏的事,或说 “耶路撒冷荒凉的年数,七十年为满。” (但9:21) 换句话说,70年以后,犹大国将被恢复,神没有断绝犹大百姓的希望。我曾想,70年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按通常的想法应该是从第三次被虏,即从主前587年算起。可是这样算,到主前537年他们回犹大一共才50年。为什么,50年神就让他们回家园了呢?原来,神的算法和人的算法有不同,祂是从第一次被虏,即主前506年算起,到主前537年,恰恰是70年。从这里我们也看到神的怜悯。
70年满了以后,谁也没有想到,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巴比伦的帝国,竟然会被马岱波斯联合的军队攻取了,巴比伦王也被杀。这段历史记载在但以理书第五章里面。波斯王古列一上台,就下一道命令:凡是被虏来的犹大人,现在都可以自由回到你们的家乡去了。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啊!是他们连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并且古列王也准许他们回到犹大国以后重建圣殿、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古列王也差派他所认定的一个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师约书亚两人带队把犹大人带回到耶路撒冷旧地,当时就有5万人扶老携幼、长途跋涉、满心喜乐地回到了他们的故乡,要在那里建造圣殿和城墙,重建家园。
(诗篇126: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今天我们所度过的诗篇126篇,一定是一位被虏归回、身历其境的犹大人所写的。所以他才能在诗的开头说:“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他说,我们这些人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回来,本来想这一生就完了,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祖国,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耶和华……”这是神的作为,是神的恩典,他把功劳完全归给神。如果不是神的作为,他们绝不可能好梦成真。
在第2节里面作者形容他们归回时候的喜乐。他说,我们是“满口喜笑”,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喜乐从心中涌流出来。“满舌欢呼”可能是说他们一路上,一直唱着锡安的歌,记得(诗137:1)说到他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掠夺他们的敌人要他们“唱一首锡安歌吧!”诗人说:“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现在情景恰恰相反,锡安的歌涌流不息。外邦人看到他们欢喜快乐的光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们所敬拜的耶和华神为他们行了大事。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愿意归回的人不够多,重建祖国的使命又是那么艰巨。如果我们读历史书的话就知道,他们到了那里的第一、二年就开始为建造圣殿打根基。后来他们的邻邦要与他们合作,他们说不,不愿跟邻邦合作。邻邦的人就告到波斯王那里去了,那时候波斯王也许已经换人了,所以波斯王又下令叫这些外邦人去阻挡他们,不要建造了。所以圣殿根基打好以后,一直没有建起来。工程停止以后,他们各人管各人的事业、家庭,自己的房子盖得很好,圣殿还是荒凉,没人去建造,一直到先知哈该兴起。我们读哈该书的时候,看到哈该在那里鼓励他们,他们才重新开始建造圣殿,直到主前516年左右才建成。
我们在第4节看到诗人的祷告:“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被虏的人不是已经归回了吗?为什么还求归回?意思是说归回的人不够多。如果大家都能归回的话,情形应该有所不同。就会像“南地的河水复流”。犹大南地是指耶路撒冷以南的地方,比较干旱,一年中只有一个月有雨水。雨季到来的时候,干旱的河床都满了水,忽然之间,整个南地,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
写诗的人认为如果神使被虏的人全部都归回的话,犹大国就会有复兴的景象。人数增添,生机勃勃,这种景象也正是我们今天教会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看见得救的人数不断在我们的教会里增多,我们希望看到经常有尚未信主的人来到教会,接受耶稣做他个人的救主,好让教会充满了重生得救的信徒,充满了有传福音的负担、愿意领人归主的弟兄姐妹。可是这种复兴的景象怎样才会临到教会呢?这篇诗的后半段告诉我们有几件事是我们应当做的。
第一,要迫切祷告。为教会的复兴祷告
写诗的人在第4节说:“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 这是祈求复兴的祷告。南地每年必须有雨水,教会每年也必须有人得救,否则就会缺乏生气或新鲜感。一个教会,如果长期看不到新来的慕道友得救,参加到教会事工中来,反而看到原来得力的弟兄姐妹一年一年衰老,年轻的又因为各种原因迁移到别处去,牧师和弟兄姐妹难免情绪低落。所以我们也要像写诗的人那样求告主,求神使我们教会里有更多的人得到救恩。有人说,如果我们希望神为我们做什么,我们必须从祷告开始。
事实上,教会历史上每一次复兴运动都是从祷告开始的。好像神在那里告诉我们,如果祂的百姓不祷告,祂就不会动工。美国和其他地方教会的复兴历史都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教会格外兴旺,一定要同心合一地祷告。我们并非没有祷告,但是我们到祷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谁生病了,求主医治;谁失业了,求主安排;家庭需要和睦;教育儿女遇到问题……当然这些事情也很重要,需要祷告,但是我们必须扩大祷告的内容和范围。
我们应该为追求灵命长进祷告,我们要为教会的复兴祷告。教会复兴,社会也会得到好处。教会历史告诉我们,教会的每一次复兴,人们的罪恶行为就减少,德行更新,在工作方面会比较认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生活态度积极,为社会带来安定与幸福。也就是说,灵命复兴是一切新生的基础。
我们应该为福音遍传祷告。18世纪初,在德国的莫雷维亚,曾经经历过一次大的复兴,这次复兴影响了全世界,他们差派许多宣教士到国外去传道。我读约翰·卫斯理传记时看到这样一段故事。那时,约翰·卫斯理自己尚未重生得救,但是他到美国来,向印第安人传福音。乘船回去的时候,在海上遇到风浪。狂风巨浪袭来,卫斯理吓得脸都发青发紫了,但是他看到同船的有些宣教士,就是莫雷维亚的宣教士,好像若无其事的样子。卫斯理就发问:“你们是基督徒,我也是,为什么你们不怕,我却这样惧怕?”他们说:“你怕什么?天父看顾我们,如果天父要接我们走的话,我们可以天天与天父在一起,岂不更好?如果天父不要我们走的话,风浪再大我们也不会沉到海底去啊!”他明白了,这些宣教士身上有些东西是他没有的。约翰·卫斯理到了英国以后,有一个晚上到教会去听道。那位牧师在讲路得马丁写的那本《罗马书注解》的序言,主要是神学上的内容,本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可是约翰·卫斯理听起来却觉得心里很温暖,圣灵在他心里动工,他真正的得救就在那个时候。
莫雷维亚的福音差派对卫斯理、对世界都有影响。据说,这次复兴是从一个叫景森·道尔夫的人带领一班女学生祷告开始的。后来参加祷告的人越来越多,复兴开始了。他们甚至没有想到,这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愿我们也经常为教会的复兴聚集在一起,向神迫切地祷告。
写诗的人祈求“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这样的祷告有没有果效呢?从旧约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神的确听了这位诗人和他的同伴们的祷告。我们知道,第一批从被虏归回的人,就是跟着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回来的,将近5万人;第二批是跟着文士以斯拉回来的,有几千人;第三批回来的是跟着波斯王的酒政尼希米。可能还有些人是圣经没有记载的,但总是有人不断地从被虏之地归回。这些归回的人把圣殿建造起来了,圣殿的敬拜也恢复了,耶路撒冷的城墙也修造好了。同时又因着文士以斯拉和省长尼希米两人的合作,使得犹大人民的灵性生活得到提升。感谢神,祂是听祷告的,只要神的百姓肯祷告,神一定动工。
第二,要“流泪撒种”。
流泪撒种如果我们希望看见复兴临到,我们不到需要迫切祷告,还需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就是诗歌最后两节告诉我们的要准备种子,带种出去,流泪撒种,不辞辛劳。写诗的人把复兴比作收成。每个人都喜欢收成,因为收成带来喜乐。可是在收成之先,我们必须先撒种。从耶稣所讲的比喻中,我们知道种子就是神的道,也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我们先要明白神的道,然后才能够带着神的道,就是生命的种子出去撒种。我们找机会,采取主动,跟人分享神的道,这样才能看见效果。
在旧约撒母耳的时代,神的百姓经历了一次大复兴。圣经说,“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撒上7:2)大家都愿意来听神的话。这次复兴的来临时因为先知撒母耳在过去20年中,常常把神的话传给以色列的百姓。所以说,忠心传讲神的话会带来复兴。
种子不但是神的道,也是基督徒的好行为。我们清洁的生活、我们对别人的关怀、乐于助人以及谦卑的态度,这些也是种子,也能帮助人归向主。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用眼泪来浇灌所撒出去的种子。保罗在以弗所城传道有3年之久。圣经说,他在那里,使所有小亚细亚的人都听见福音,同时也建立了以弗所教会。可是我们从(徒20:31)看到,保罗在过去的3年内,不但向以弗所人传讲神的道,他也流着眼泪劝勉他们,所以保罗才会有这样美好的效果。我们若要想看到教会复兴,得救的人数增多,同样地也要流泪撒种。
大家大概都听说过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这个名字吧?他是著名的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尚未得救以前,虽然是一个非常聪明又得人爱的青年,可是道德生活是非常腐败,他没有结婚就有了私生子。但是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常常为他流泪祷告。当奥古斯丁和那未婚妻带着这个儿子到意大利去的时候,他的母亲也跟着他们一同前往。到了意大利的米兰,他的母亲就去找一位主教,请求他带领她的儿子信主。当主教跟她一同祷告的时候,这位母亲痛哭流泪地求神感动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在这里能够得救。祷告之后,这位主教就说,“这位年轻人有这样一位肯为他哭泣祷告的母亲,一定不会失丧的。” 果然不错,不久之后,有一天,正当奥古斯丁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读到的就是罗马书13章最后几节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他读了这段圣经之后,心里受责备。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悔改转向,决心把自己献给神。大家知道,以后的奥古斯丁成了一位出色的、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这位母亲在她儿子身上撒种,而且是流泪撒种,她的眼泪没有白流。
流泪撒种也告诉我们,撒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撒种之前,你必须做预备的工作:开垦荒地、掘松泥土、清除石头,才能使这块地成为可耕种的田园。
第三,要相信神的应许。
我们在读这篇诗最后两节的时候,注意到有几个字是很重要的。“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这里有两个“必”字。我看这个“必”,表明神的应许。只要我们肯流泪出去撒种,就必定会带着禾捆欢欢乐乐地回来。因为有神的应许,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去做,一定会有效果的。
耶稣基督曾经讲过一个撒种的比喻。有一个人出去撒种,种子落在四种土地上:第一种是路旁,种子被飞鸟吃尽了,就没法生长;第二种是土浅的石头地上,发苗快,但是因为没有根,太阳出来一晒,就枯干了;第三种是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这就像一个人接受了道理以后,虽然喜欢,但是不能专心,终于被世界的事占满了,也结不出果子来;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出去跟四个人谈道,三个人都不愿意接受耶稣,那时候你是不是会很灰心?但是主耶稣说,还有最后一种土地,那是好土,撒种下去,就生长结实,终于有一百倍的,六十倍的,三十倍的收成。换句话说,你不要怕撒种没有效果,只要你抓住主的应许,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欢呼收割
有一个教会,常常训练弟兄姐妹出去传福音。他们把主日收到的新来慕道友填写的卡片分发给受训的弟兄姐妹,让受训者照着卡片上的地址姓名去探访,向慕道友谈福音。一个礼拜四的晚上,上完了课以后,有两个受训的弟兄分得两张卡片,是同一地址的,原来那两位慕道者是一对亲兄弟。于是这两位主内弟兄就上门探访去了,受到主人的欢迎。四个人坐下来,刚刚寒暄几句,来访者弟兄中的一个,就起来征求主人的同意,要上他家的洗手间,留下另外一位弟兄跟他们继续谈话。这位弟兄总觉得那位弟兄信主的时间比自己长,应该会讲的更好。所以焦急地等待那位弟兄赶快出来,以便切入正题。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出来,只得硬着头皮自己向他们传讲福音了。讲了之后,自己觉得讲的不好,对于对方是否会接受耶稣,就更没有把握了,于是就说:“我想,今天晚上你们两个大概不会就信耶稣吧?”谁知道那两个慕道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我们要信耶稣。”这使得他甚为惊奇,心里想:“我讲的那么差,居然也会有效果。”这时那位弟兄从洗手间出来了,带领慕道友做了决志祷告。之后,两主人进厨房准备些吃的款待他们。这位弟兄就私下跟进洗手间的那位弟兄说:“照理应该你来讲,你怎么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呢?我们俩不是一起同工的吗?”那位弟兄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一进洗手间就跪下来,一直为你们祷告。”
弟兄姐妹,不管你有口才好不好,经验是否丰富,只要你肯去做,神会重用你的努力的。带着种子出去流泪撒种的,必定会欢欢乐乐地抱着禾捆回家。希望大家多为传福音祷告,也都有机会靠着主的力量,去做传福音的工作,使这个教会越来越兴旺。
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袮,为着这个教会,为着凌牧师多年以来辛勤牧养这个教会;我们感谢袮,因为我们看到你的祝福临到这个教会。但是,主啊,这个教会仍然可以继续增长。求主借着你的仆人今天传讲的这个简单的信息,能够感动众弟兄姐妹的心,爱主更深,愿人灵魂得救的心也更迫切,努力传福音,使这个教会越来越兴旺。这样的祈求感谢,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本文根据汪活泉牧师讲道录音整理,有相配套的求复兴的诗.mp3文件可供下载收听
回到 主日讲道录音和文摘(2)
回到 华人宣道会真理堂 主页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