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精选
2019-04-29
要完全信靠神;信靠神的大能,慈爱,智慧;信靠神的应许和祂口中所说一切的话。对这些事不要有少许的怀疑。
把你的重担放在神的脚前,把你的困难交在神的手中。要记得祂不只是全能的神,祂也是慈爱的父。没有什么事祂不能为你作,也没有什么事祂不愿为你作。
不要惧怕,也不要忧虑。惧怕和忧虑是毁坏基督徒快乐的生活的两个大仇敌,也是基督徒所犯的两样大罪。一个基督徒如果惧怕忧虑,便证明他若不是藐视神,便是不信任神。
一发现自己犯了罪,不论大小,便立刻在神面前认罪悔改,一点不要遮掩,不要迟延。罪恶与快乐的生活绝对不能并立的。诗篇第三十二篇已经把这个真理说得极清楚极透彻。
如果有什么事临到你,使你伤心,使你苦闷,使你不明白神为什么这样待你,你就当记得主耶稣的话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十三章七节)。
常数算神赐你的一切恩典,常思想神给你的诸般应许。
无论遭遇什么损失,祸患,逼迫,困难,都当记得有神的美旨在其中,这些事临到你,也许是因为你自己的过失或别人的错误,但你当知道,若没有神的允许,它们就决不会临到。
不要容任何事物或任何人代替神占据了你的心。
不要使你与神中间的交通有一日的断绝。
要有宽大的心肠。别人无论待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点不要将这些事放在心上。不要容一点恼恨报复的心思存在你的里面。如果你常记念别人待你不好的地方,第一个受害的便是你自己。
“为善最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如此。”(加六章十节)。
多得人的爱便多有快乐。但只有多爱人的人才能多得人的爱,我们不应当为求自己的快乐才去爱人,但我们爱人以后自己总会多得快乐。
凡事当存知足的心,要想到世上还有比你更贫穷的,更软弱的,更可怜的,更不幸的,还有患病比你更重,受苦比你更深,流眼泪比你更多,遭打击比你更甚。想想他们,比比自己,便不能不知足不快乐了。
看人的时候不要只看人的短处,也要看人的长处。有刺的植物固然扎人,但它们也开美丽的花可供人的欣赏。多看人的短处使你的心中越来越痛苦,多看人的长处使你的心中越来越快乐。
当记念别人待你的一切好处,就是极小的恩情也总不可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地方,却不当存记在心中。
除了恨罪以外,不要恨任何人。
看见别人得了好处,或见别人比你自己强,总不可起嫉妒的心。
不要注意别人说你好坏,只要主能说你好就够了,不要因为地上的财产受损失便难过,只要天上的财产不受损失就好了。
在你的力量作得到的范围内,要随时随地藉着你的面容,你的舌头,你的双手,散播快乐的种子,使别人多得快乐。
要殷勤劳力作工;多作工便多有快乐。懒惰的人总不会有快乐的生活。
总不要“怕得罪人” 2016-08-06 18:05:35 阅读:292次 作者:王明道 来源:王明道文库精选明知道舞弊营私是犯罪,是神所憎恶的;但同人们都这样作,如果自己不随夥,一定要受人排挤攻击,遭遇许多的痛苦和损失。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便与不信的人一同去舞弊营私,作了许多犯法害人的事。
明知道假公济私是犯罪,是不合真理的行为;但亲友们来央求为他们弄几张免票,可以不出钱乘车,不出钱参观,不出钱享受一些别的利益,或是为他们取些公家的东西使用,如果推辞不为他们去办,便不免挨骂。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便与不信的人一样作了许多假公济私的恶事。
明知道为公家办事任用才不胜任的私人是极可恶的事;但亲友们来请托为他们寻找位置,如果拒绝他们的请求,一定要受他们的恨恶,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便在任用私人这一件恶事上与世人走了一条道路。
明知道吸烟,醉酒,赌博,跳舞,狎妓,看污秽的电影,观淫亵的戏剧,以及其他这一类罪恶中的娱乐,是应当完全戒绝的;但上司同人朋友亲戚都喜爱这些,追逐这些,如果自己坚持不肯与众人同乐,不免显着与人异趣,遭人的白眼,受人的轻看,也许因他遭遇更大的损失。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随从不信的人去追求这些罪恶中的娱乐,结果便从这里堕落到罪恶的深坑中,遭遇了极惨痛的失败。
明知道敬拜死人向死人的棺材或死人的遗像行敬礼是不合真理干犯神怒的事;但世人都这样作,如果自己不这样作一定要遭人反对讥议,往重里说,也许要因此受逼迫。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这样违背了神的命令去敬拜死人。
明知道许多不良的习惯和风俗,就如不守时间,虚伪的客气等等,都应当极力改正;但这些坏的习俗都已经根深蒂固,拔除极难,如果自己一点都不随从这些习俗,必不免被人看作不近人情,不给人留面子。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仍然随从这些不良的习俗,这些坏习俗也就总没有改正的一日了。
明知道看见别人有过失应当去规劝提醒,帮助他离开他的过失;但这样去作如果不蒙他的采纳,反被他误会,以致引起不良的反感来,岂不感觉难堪。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看见别人有过失就缄口不言。那些有过失的人自己既不知道自己有过失,又没有别人去规劝提醒,便总无望离开他们的过失了。
明知道传道士的使命是代神说话,应当大声疾呼,责备群众的罪恶,警告他们逃避将来的危险,劝他们投靠救主耶稣。但如果这样作,怙恶不悛喜爱黑暗不喜爱光明的人一定要起来反对。代神传话的人轻者不免受辱骂遭毁谤,重者或竟会受到更重的损失。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传道的人就不敢作神交付他们的工,不敢讲神叫他们讲的道,因此就在神的面前作了不忠心的恶仆。
明知道教会中的腐败份子是害群之马,也明知道按着圣经中的教训,教会的领袖应当去劝责这些人,如果他们不听从,应当把他们从教会中赶出去,以免贻害全群。但如果这样作,一定要结怨于人。只因为“怕得罪人,”教会的领袖便眼看着那些腐败分子把全教会弄得污秽不堪,但他们什么话也不敢说,于是基督的教会竟一变而为魔鬼的巢穴了。
明知道教会中的假师传所讲的“新神学”、“社会福音”,以及种种毁坏信仰的伪道,能败坏人的信心,将许多人领入迷途,也知道爱神的人应当起来反对这些害人的伪道。但如果这样作,必不免伤一些人的感情,弄得大家都不好见面。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就任凭那些假师傅散布他们那些害人的伪道,害了许许多多的人。
明知道那些不信派(即普通所谓新神学派)掌权的教会和团体抵挡神的真理,败坏人的信仰,也明知道神要属他的人退出这种教会和团体。但如果这样作,必要惹起一些纠纷,感受一些困难,得罪一些朋友。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像古时那些背道的以色列民,一面事奉耶和华,一面敬拜巴力。
明知道看见别人受欺压应当起来仗义执言,帮助他们解救他们。但如果这样作,就必要得罪那欺压人的,因此自己难免吃亏受损。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这样放弃了他们的责任,别人受欺压冤屈自己却袖手旁观,坐视不救。
明知道自己不当得不义的财利,也不当帮助别人得这些。但许多时候有人来请求你帮助他得一些不义的财利,帮助他是不合理的,不帮助他又恐怕他不喜欢,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就这样在别人的恶行上有了分。
明知道绝对不可与罪恶并一切敌挡神违背真理的事妥协,但如果真这样作,一定要多树仇敌,多感困难。只因为“怕得罪人,”许多基督徒竟放弃了平素的主张,与罪恶妥协,和作恶的人携了手。
明知道神的孩子应当遵行神一切的命令;但这服在魔鬼权下的恶世界决不欢迎一个完全顺服神的圣徒。许多基督徒因为“怕得罪人,”便不敢完全顺服神。
“怕得罪人”是一种极可恶的观念。“怕得罪人”这句话不知道害了多少信徒。“怕得罪人”是没有脊骨的人格格言。“怕得罪人,”是撒但谋害信徒的耽毒。“怕得罪人,”是基督的军兵投降仇敌的白旗。“怕得罪人”是神的孩子不健全的表现。“怕得罪人”是失败的门。“怕得罪人”是堕落的路。“怕得罪人”的信徒不能战胜灵界的仇敌。“怕得罪人”的信徒不能为主作发光的见证。“怕得罪人”的信徒作不成神交付他们的事工。“怕得罪人”的信徒得不着神应许他们的福祉。我们所事奉的基督是一位勇敢无畏决不怕得罪人的基督,因此我们这些作他的门徒在他的麾下当兵的人也都当勇敢无畏;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作什么事,无论说什么话,当作的事放胆去作,不当作的事无论如何也不要作,当说的话放胆去说,不当说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要说。总不要“怕得罪人”。
“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箴三章三节至四节)。
世界上许多人愿意佩带他们看为宝贵的东西在身上。妇女们喜欢佩带贵重的装饰品,就如首饰,项链,钻石的戒指,金银的手镯等等,以炫耀自己的富足美丽。男子喜欢佩带刀、剑,以夸耀自己的威武,保障自己的安全。他们看这些为宝贝,为他们不愿离开的东西。还有许多拜佛的人常佩带一些符咒,佛像,或念珠在身上。他们想佩带这些可以辟邪,可以远灾,可以获福。有一些基督徒喜欢佩带金银制的小十字架在胸前,罗马教会的信徒常佩带金属所制的耶稣钉十字架的苦像在项下,或身上。他们看这些为最贵重的装饰,为热心的信徒所不可少的宝物。但圣经上告诉我们说,神要属他的人随身佩带总不可离开的宝物,却不是这些东西。在上面所引的经文里,我们可以看见他要他们佩带的两种宝物-慈爱和诚实。“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两种东西既是最美丽华贵的装饰,也是保障生命,身体,安全的武器,更是辟邪,远灾,获福的恩物。佩带这两种宝物在身上,到处可以得着最高的荣誉,可以抵御人类最凶猛最残酷的仇敌-撒但-的攻击,可以远避一切因犯罪而招来的灾祸,可以得神所赐的诸般福祉,也可以得人的敬爱信任。世上任何装饰品不及它们华贵,任何防身的武器不及它们合用,任何符咒神像不及它们灵验。它们是世上最高贵,最有用,最便于携带的宝物。它们的价值和用途远超过任何宝物。但人却忽略它们,轻视它们,甚至把它们丢在秽土箱里,看它们为要不得的东西,这是多么可惜的事阿!
神不但吩咐我们佩带这两样宝物,他也告诉我们佩带它们所得的好处和功效-“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有些人在神面前能得神的喜爱,在人面前却不能得人的喜爱;也有些人在人面前是聪明人,但在神面前却是愚昧无比。惟独佩带这两种宝物的人,在神和人面前都能蒙恩宠,有聪明。神是慈爱信实的神,凡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便是像神,便可得神的喜爱,蒙神的恩宠,他们在神面前便是聪明的人。同时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在人面前也要得人的敬爱,得人的信任,他们在人面前也成为聪明的人。没有人不愿意社会中得人的敬爱和信任,但实际上在社会中能得人的敬爱和信任的人却是寥若晨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有学识有本领的人太少么?不是。是因为能办事能交际的人太少么?也不是。实在是因为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太少了。如果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用爱心待人,总是为别人打算,总是帮助别人,顾念别人,体恤别人,安慰别人,为别人谋幸福,使别人得快乐,这个人能不得人的敬爱么?如果一个人无论作什么事,总是诚实无伪,内外如一,不说谎言,不弄诡诈,不戴假面,不弄手腕,与人同处总是推心置腹,相见以诚,应许人什么事,绝不食言,自己心中所不赞同的事,绝不口头敷衍,说一句话就重于九鼎,作一件事必脚踏实地,这个人能不得人的信任么?当然一个人起始这样作的时候,也许不被人了解,甚至受人的误会,受人轻看,受人排挤。如果他见难思退,浅尝辄止,他也许说,慈爱和诚实这两样东西不但不是宝物,反是招灾惹祸的不祥之物。但如果他不顾一切的难处,总继续着佩带这两样宝物,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之于,他一定会证实这两种东西真是宝物,它们给人的好处真是大得不能形容。它们给人巨额金钱所买不到的幸福,它们能使人获得藉着学识技能所得不着的利益。它们虽然不能使佩带它们的人在今日的世界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但它们却能使佩带它们的人得神的喜悦,被神所尊重,当基督得国为王的时候,与他一同在他的国里得荣耀,掌王权;就是在今日的世界上,也能受许多人的敬爱尊重,得许多人的信任景仰。一个人能得着这些好处,是不是比在今日的社会上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更有幸福,更有价值呢?世界上那些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的人,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受许多人的敬爱景仰,实际上却不一定有几个人是从心里真实的爱他们,敬他们,不过是因为向他们有所求,而不得不敷衍他们就是了。及至有一日他们的金钱没有了,地位丢掉了,大名隐没了,再看看还有几个人敬他们,爱他们。惟独那些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所得的才是内心的敬爱,真诚的敬爱。不用说在神面前还能得他的喜悦和赏赐,只就在人面前得的好处说,就已经足够大的了,何况在神面前还有更大更美的赏赐呢?我说慈爱和诚实是两种最有用的宝物,没有说错罢。
这两种宝物不但能使我们得福,而且还能使我们脱离灾祸。世人只知道怕疾病疠疫的侵袭,盗贼水火的为害,还有一些人怕魑魅魍魉的作崇,殊不知道最能为害于人的并不是这些,乃是人的罪恶。诡诈仇恨的害处,远超过疾病疠疾。贪婪淫乱的害处,远超过盗贼水火。嫉妒骄傲的害处,远超过群鬼进攻。可惜人只知道惧怕那些,逃避那些,却不知道惧怕罪恶,逃避罪恶。如果我们知道了罪恶的可怕,罪恶的危害,佩带这两种宝物,便可以免除罪恶的侵袭。自私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诡诈是一切罪恶的护符。人因为自私,所以仇恨、欺骗、贪婪、行淫、嫉妒、骄傲、斗殴、凶杀、偷窃、攘夺;及至作了这一切恶事以于,再藉着诡诈谎言去遮盖掩藏。自私与诡诈这两样罪不除掉,一切的罪都藉着它们蔓延滋长,结果不陷在极大的祸患中不止。但如果佩带了这两样宝物-慈爱和诚实,便可以驱走那两种可怕的罪恶-自私与诡诈。自私与诡诈被除掉以于,一切的罪恶便都失了凭藉,失了护符。慈爱的人不加害于人,诚实的人不作背人的事,也不说谎遮盖自己的错处。请问还有什么罪能存在这种人的身上呢?佩带这两种宝物的人不只可以免除自私与诡诈的侵袭,同时也驱除了一切大小的罪恶,使它们都不能挨近他,伤害他。佩带符咒神像,不如佩带它们有效;佩带刀剑手枪,不如佩带它们安全。符咒神像根本毫无用处,刀剑手枪虽然可以防御强盗暴徒,但却不能防御比强盗暴徒凶猛残酷千百倍的那些灵界的仇敌。慈爱和诚实不只能使人得福,而且能使人免祸,它们的用途是多么大阿!
除了上文所说的用途以外,慈爱和诚实也是最好的装饰品。佩带它们比佩带金银钻石的饰物更能增加人的美丽。妇女们佩带贵重的装饰品,不是为博得人的称赞和羡慕么?殊不知佩带贵重的装饰品,不过能博得一般思想肤浅,目光狭窄的人们片时的称赞,这种称赞像云烟一般,不多时就过去了。惟独具有慈爱和诚实两种美德的人,才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景仰尊敬。因着佩带贵重的装饰品而得来的荣耀,不过是虚浮的荣耀,惟独慈爱诚实的人所得的荣耀,才是真实的荣耀,因为他们所得来的荣耀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贵重的装饰品只有少数富有金钱的人才能买到,这两种最贵重的装饰品却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只要他愿意得)。佩带这两种装饰品的人,本来贫穷,也可以变为富足,本来丑陋,也可以变为美丽,本来卑贱,也可以变为尊贵,本来衰老,也可以变为年轻,本来愚昧,也可以变为明智,本来讨厌,也可以变为可爱。一切在世上得不着人的爱惜同情的人,和一切被人藐视厌恶的人,佩带上这两种装饰品以后,他们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变过来,而得到多人的敬爱、同情、尊重、羡慕。这两种东西真是无价之宝阿!
我们除了把这两样宝物系在颈项上,还要把它们刻在心版上。我们若不把它们刻在心版上也就不能把它们系在颈项上,纵使系在颈项上,它们在那里也挂不牢固,没有多少时候便落下来,不知道掉到那里去了。我们必须先使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慈爱和诚实,然后方能毫不费力的在言语和行为上流露出这两种美德来。上文我们说它们是装饰品,它们实在不是装饰品,乃是心中充满慈爱和诚实的人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美丽与光辉。系在颈项上是人看得见的,刻在心版上是人看不见的。正是因为刻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以才能系在看得见的地方。正是因为人看得见它们被系在一个人的颈项上,所以人们才确实的知道那个人的心中实在保存了这两样宝物。
读者,你的心中和生活里有这两种宝物么?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章十九节,二十节)。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全’。”(启五章九节,十节)。
这两段经文都清楚的告诉我们说,基督徒的地位身价是多么高尚尊贵。世界上没有任何宝物的价值能赶得上他们,因为那些宝物是可以用世上的金钱买得来的,但基督徒却是基督用他自己的血买来的。律法书中告诉我们说,“一切活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利十七章十四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是基督用他自己的生命买来的。请想天上地上还有什么比神的儿子的生命更宝贵呢?把神所创造的诸世界都聚在一处,它们的价值也赶不上基督自己的生命那样宝贵。如今基督用他自己这样宝贵的生命作重价把我们买了来,使我们归于神,作神的儿子,承受神的产业,而且在神面前担当祭司的职分,将来在基督降临得国的时候,还要与他一同在地上执掌王权。这是多么奇妙的福分!这是多么浩大的救恩!再回想我们从前是多么污秽,多么邪恶,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充满了一切罪孽不义,在神面前可称为遍体疮痍,身无完肤,除去等候神的审判和震怒以外,不再有丝毫的希望和光明;如今却因着基督一次在十字架上所付的那极重的代价,不但从一切罪恶污秽中得了洁净,逃脱了神那可怕的忿怒,而且承受了这一切上好的福分和付托,这真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了。我们既知道神的慈爱在我们的身上是这么浩大,神的作为在我们身上是这样奇妙,便应当不辜负神的选召和恩典,藉着我们的身体荣耀神。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保罗才教导教会说,“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容我们的身体染污秽、犯奸淫。我们当有清洁的思想和生活。我们应当对自己的配偶忠诚。我们不可在自己的配偶之外再向任何异性的人发爱情。我们应当求神保守我们的心,不存淫邪污秽的妄念。我们应当谨慎自己的眼睛,不看那些激动情欲的图画、小说、电影、戏剧,谨慎自己的口不说那些淫词、秽语、和败坏人德行的话。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犯那些贪婪偷窃的罪。我们应当因神所赐给我们的财物知足。无论看见别人有多少财物,总不要起一点贪爱的心。不要用任何卑鄙诡诈的方法获得我们不当得的财物。这世界充满了欺骗、偷窃、舞弊、营私的罪恶,但我们却不可沾染一丝一毫,因为我们是重价买来的。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说谎言、行诡诈。我们无论与什么人接触往来,共财共事,都应当磊落光明,正直诚实。我们处世接物务要心口相同,言行一致。我们甘愿因作诚实的人受损失、遭逼迫,决不愿说谎言、行诡诈、得利益、享亨通。我们宁可因保守自己的正直诚实,而被世界看作愚人,也不愿意随从世人说谎行诈,以致招来神的责备。我们是那位信实的主用他的血买来的所以我们应当像他一样的信实。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应当在凡事上顾念别人,为别人打算,为别人服务。我们不但不可亏负人,不可使人受损失,而且应当为别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尊荣、享受、幸福。那用自己的血买赎我们的主是慈爱的,所以我们也当满有慈爱。若不是我们在我们的言语行为上都能;活出基督的生活来,我们便不能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基督徒必须常常祷告,不然,他们便不能站立得稳。基督徒必须用心读经,不然,他们便不能向前进步。基督徒必须殷勤参加聚会,不然,他们便会软弱。基督徒必须勉力为主作见证,不然,他们便放弃了他们的天职。这些事都是基督徒不可忽略的,但神的名因基督徒得荣耀,却不是藉着这些事,乃是藉着基督徒的好行为。我们的主曾很清楚的把这个真理告诉了我们。他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章十六节)。
说起来真令人叹息伤心,许多基督徒在他们的祷告、讲道、见证、谈话中,都承认他们是主耶稣用他自己的宝血所买来的,但在他们的言语、行为、生活、动作中,却一点不能荣耀神。世人贪钱财、营私弊,他们也那样作;世人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弟兄,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说谎言、弄诡诈,他们也那样作;世人损别人,利自己,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背约食言,不守信用,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言行污秽,生活放荡,他们也那样作;世人仇恨嫉妒,分争斗殴,他们也那样作。哥林多的教会就是因为沾染了好几种罪恶,所以保罗才写这封信责备他们,劝戒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使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的人,更使他们知道他们是重价买来的。他盼望他们因着这些宝贵的真理而自尊自重,而弃绝一切罪恶与不义,而活出荣耀神的生活来。
哥林多教会有许多优点,他们在基督耶稣里“凡事富足,囗才知识都全备”,他们又“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林前一章五节,七节)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不顺从圣灵,不荣耀神的事,需要保罗的责备和劝戒。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恩赐是一件事,属灵的生活另是一件事。有恩赐的信徒不一定是属灵的信徒,不一定是能荣耀神的信徒。恩赐是好东西,但只有恩赐却没有圣洁属灵的生活,荣耀神不足,羞辱神却有馀,建立人不足,败坏人却有馀。不但哥林多教会中有这种情形,就是在今日的教会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许多同样的情形。这些信徒不再需要别人因他们的恩赐夸赞他们,却需要有人教导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使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的人,乃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他们的身体上荣耀神。对未信的人,我们亟需帮助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是罪人,使他们知道耶稣是他们惟一的救主;对已信的人,我们亟需使他们知道他们在世上生活最高的目标,就是要活出基督的生活来,好在他们的身体上荣耀神。
如果我们付了极大的代价,买了一样宝贵的东西来,我们一定要十分谨慎不容它被人偷去,不容它被人玷污毁坏,我们也一定要把它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高贵的地方,常常小心翼翼的保守它,使用它,照看它。我们对那用大量金钱作代价所买来的东西尚且知道这样作,我们对神的儿子的宝血所买来的这无价之宝,更应当加多少倍谨慎小心呢?
亲爱的圣徒们,今后不论走到那里,不论作什么事,不论与什么人同处,总要记念经上的教训说,“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书五章22节-33节)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六章1节-4节)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象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事人。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以弗所书六章5节-9节)
读了以上所引的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看见圣经中所讲的教训真是十分的公平。因为它教导妻子如何待丈夫,也教导丈夫如何待妻子;教导子女如何待父母,也教导父母如何待子女;教导仆人如何待主人,也教导主人如何待仆人。人的教训常是只讲一方面。我们常听见的教训总是说,妻子应当顺服丈夫,儿女应当孝敬父母,仆人应当忠心侍奉主人。至于丈夫应当怎样疼爱妻子,父母应当怎样教育子女,主人应当怎样体恤仆人,便很少有人过问了。这样的教训太不公平,因为它把权利给了一方面,把义务给了另一方面。一方面只有得,没有给;另一方面只有给,没有得。那样的教训完全是袒护一方面,委屈另一方面。神是公平的神,他绝不作这样的事。他要两方面都尽义务,也都享权利;他要两方面都得,也要两方面都给。从这一点上,我们更看出来,圣经真是神所默示的。世上的书大多数都是男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导女子顺服男子。“在家从父,出外从夫,无夫从子。”所谓“三从”的,完全是女子服从男子。他们却不好好讲一讲男子应当如何爱护女子。世上的书大多数都是成了年,作了父亲的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训儿女孝敬父母,却不好好讲一讲,作父母的应当如何按着正道教养子女。世上的书大半都是作主人的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训仆人应当怎样对主人忠心,却不好好讲一讲作主人的应当如何体恤仆人。不过我们也不能单单责备这些人不好。如果女子写书,她们也会同样的只提到男子应当尽的本分,却忽略了她们自己的本分。如果小孩子们书,他们一定只提到作父母的应当如何待儿女,却不提儿女应当如何待父母。如果作仆人的写书,他们一定只说主人应当体恤仆人,却不说仆人应当如何殷勤忠心为主人作工。人的常情都是只愿意别人好待自己,却不想到自己应当好待别人。他们的心既是这样想,当然他们所说的话和他们所讲的道理也是这样。虽然人的教训有时也略略提一点作丈夫的,作父母的,和作主人的,应当尽的本分,但不过是轻描淡写的提上几句,总不及教训妻子儿女和仆人的话那样多,那样有力。就因为这种只讲一面的教训普遍在各地,所以作妻子的,作儿女的,作仆人的,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受了多少痛苦,遭了多少压迫。神的教训便不是这样了。他教训两方面都应当尽自己的本分。自然两方面因为所站的地位不同,所以两方面当尽的责任不同,当作的事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应当用爱心待对方,都应当为对方设想,都应当为对方谋利益。神教训“作妻子的,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这两句话似乎把妻子的地位降得很低,把妻子的权利剥夺净尽,但你再往下读的时候,你便看见丈夫的本分。“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两句话使我们又看见丈夫应当给妻子的是怎样多。他们应当爱妻子如同基督爱教会。
基督把自己的身体性命都为教会舍了,丈夫也应当爱妻子到这种地步。读过这句话,我们才晓得妻子的权利不但没有被剥夺净尽,而且她们实在得了最大的享受。妻子有妻子的本分,丈夫也有丈夫的本分。丈夫有丈夫的享受,妻子也有妻子的享受。神的教训最公平不过。他绝不偏袒任何一方面。他教训“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同时,他也教训“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这种教训真公平到极点。儿女诚然应当听从父母,孝敬父母,但父母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态度待儿女,以致惹他们的气。许多作父母的对子女一味的高压,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便拿子女作泄忿的工具,这是神所不许可的。神要责备惩治那些不孝父母的儿女,神也要责备惩治那些不按真理教养儿女的父母。他教训“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肉身的主人;”同时,他也教训“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这也是和上面同样公平的教训。仆人应当听从主人,忠心为主人作工,但主人也应当善待仆人,不可威吓他们,虐待他们。接着他又说明,在地上虽然有主仆的分别,在主面前大家却同是他的仆人;他是仆人的主,也是主人的主。人和人同处,如果都能照着这些教训去行,家庭中和社会里还能有什么纠纷和冲突?还能有什么争吵和战斗?还能有什么冤屈和不平?还能有什么反抗和报复?还能有什么离婚的案件?还能有什么流血的惨剧?可惜!可惜!人们不听从神的教训,以致本来可以像乐园一样的世界,竟被人弄得像苦海火坑一般!人们是多么愚昧阿!
圣经中的教训是这样公平,是这样全备,是这样崇高,是这样佳美,不料竟会有人攻击圣经,和那些笃信圣经尊重圣经的人,说,“圣经是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工具。这般人利用圣经中的话,来欺骗那些弱小者和愚昧的人。他们利用圣经中的话,教训那些穷苦的人,应当忍耐,不可求出路,又教训那些受压迫的人,应当逆来顺受。”我见过一册刊物里,登载一篇攻击基督教的文字,里面就引用了这一段教训仆人的话。它说,“资本家利用圣经上的话,教训那些工人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他们的主人,像听从基督一般。工人们受了这种欺骗,便一心一意的为资本家作牛马,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这足可以证明基督教是富人用以榨取穷人的工具。”真希奇!写那篇文字的人看圣经的时候不知道是怎样看的,不知道他是只看了一段教训仆人的话,没有再往下看那一段教训主人的话呢?还是他看了下面的话,却故意不提?如果他没有再往下看,只凭着他所看的两三句经文,便来反对圣经,他根本就不配引用圣经,更不配反对圣经。如果他看过了下面的那一段,却故意不提,单提出那段教训仆人的话来,藉此攻击圣经和信圣经的人,他便是存心不良,蓄意捣乱。这样公平的教训还有人出来攻击反对,究竟谁是欺骗人的?不用解说,便可以明白了。
许多信徒在读这段经训的时候,有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他们不注重神教训他们自己的那些话,却注重神教训对方的话。作妻子的不注重自己应当如何顺服丈夫,却注重丈夫应当如何爱妻子;作丈夫的也不注重自己应当如何爱妻子,却注重作妻子的应当如何顺服丈夫。作儿女的忽略了自己应当听从父母,孝敬父母,只知道要父母按着神的旨意待他们;作父母的忽略了自己应当作的事,一味的责备儿女,要他们服从,要他们孝敬。作仆人的不忠心工作,却对主人说,“我们两个人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你必须待我好;”作主人的不体恤仆人,却对仆人说,“你必须听从我,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你在我面前只有绝对的顺服。”每一个人都不尽自己的本分,却要求对方尽他的本分,结果必定要互相责难,互相攻击,互相指斥,互相怨恨,两方面中间于是弄出许多纠纷,许多冲突,再没有平安的日子了。神要我们读这段经训,不是这样读法。他要我们注重我们自己所应当作的那些事,对方应当作的事,留给对方去注重。作妻子的不必要求丈夫爱她,只要自己好好的顺服丈夫;作丈夫的也不必要求妻子顺服,只要自己好好的爱妻子;作儿女的只要自己尽孝,不必去过问父母待自己好不好;作父母的先按着神的旨意教养子女,以后再教训子女听命尽孝;仆人不必向主人有所希望,只要存心诚实,殷勤作工;作主人的先对仆人存怜悯体恤的心,顾念他们,爱护他们。如果大家都这样作,你必定会看见丈夫和妻子中间,父母与子女中间,主人和仆人中间,和和睦睦,泄泄融融,彼此相爱,彼此体恤,一同过着极快乐平安的日子。我国古人的教训也是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那就是说,自己先作好,再去希望别人作好,自己先没有错处,再去责备别人的错处。如果你还没有作好,却先希望别人作好,别人一定要质问你说,“你要我们作,你怎么不自己先作呢?”如果你还有错处,却去责备别人的错处,别人一定要讥诮你说,“你自己也有错处,还有脸面来责备我们么?你先去责备一下你自己罢!”一个人如果管理不了自己,他绝不会有权柄管理别人。你自己先作得好,先尽了自己的本分,就是不说什么话,你自己的榜样感动了别人,别人也会听你的话。如果你自己没有作好,没有尽你自己的本分,就是你说了再说,别人因为不佩服你,无论如何也不会听你的话;正如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个人最先应当注意的,不是教别人怎样去行,乃是教自己怎样去行。忽略了这一步,别的什么也不用希望了。那些不顺服丈夫,只要求丈夫的爱的妻子们,根本就不配得丈夫的爱。那些不爱妻子,只希望妻子顺服的丈夫们,根本就不配有顺服的妻子。那些不孝父母的儿女们,就不配有好父母。那些不按正道教养子女的父母们,就不配得儿女的孝敬。懒惰不诚实的仆人,就不配遇见慈爱的主人。不怜爱仆人的主人,就不配使用诚实尽忠的仆人。
在教会中我们最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一个基督徒到另外一个基督徒家中去作仆人,他总是希望他的主人待他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在不信的人家中他倒肯殷勤作工,一到了信主的人家中,他便不这样了。他心里想,“主人是基督徒,我也是基督徒,我们两个人是弟兄。洗衣服的时候他应当帮助我洗,扫地的时候他应当帮助我扫,吃饭的时候我应当同他在一处吃,享受的时候我应当和他一同享受。他不这样作,便是没有爱弟兄的心,便不是好基督徒。”他却不想想,如果主人有时间去作这些事,何必再找他来,既给他饭吃,还给他工资呢?不错,信主的人在不信的人家中作工,你殷勤尽力,在信主的人家中作工,你应当更加殷勤尽力。我知道许多基督徒家中找工人的时候,不肯找信主的人,因为他们吃过这种苦。找来信主的人作工,不但事情没有作好,反倒常发怨言,到处述说他们的主人怎样没有爱心,怎样不像基督徒。请想谁肯花钱找这种麻烦呢?当然有许多作主人的基督徒对待仆人确是太缺少爱心,太不像基督徒的样式,这种人同样需要悔改。作主人的基督徒对待仆人,无论他们是否信主的,都应当宽大,都应当体恤,不要尽力使用他们,像使用机器一样。总要使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总要使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使他们有些快乐,有些享受,使他们在主人的家里,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这样的主人才配用好仆人,才能用得着好仆人。不过在基督徒主仆之间常弄出许多纠纷,说公道话,还是仆人方面的错处多。因为信主的主人待遇信主的仆人,绝不会比待遇不信主的仆人更严厉,更残忍,但信主的仆人在信主的主人家中作工,却常不如在不信主的人家里作得好。这就是因为他们先存了一个错误的思想,认为他们到了信主的人家中就应当多多享受,少作工。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必须彻底改正的。
圣经中的教训实在是最公平的教训,但读圣经的人的心若是不公平,这最公平的教训又有什么用处呢?
创3:14-19
14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16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17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18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19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创世记”原意指“起初”是有关万物的起源,因此创世记中记载各样的开始:宇宙的开始、人类的开始、婚姻的开始、家庭的开始、邦国的开始、罪恶的开始、审判的开始、死亡的开始、救恩的开始。
创世记整卷书的结构,几乎是人生的一个缩影:从美丽的伊甸园开始,到停在异乡的一口棺材结束。本书充满着困苦、流离、忧伤、哭泣,所以大体上说,创世记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
本文将以创世记的故事为梗概,看看创世记所记载的有关人生的孤、苦、哭。
一、孤
神用地上的尘土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亚当,又使亚当沉睡,从他身上取了一条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神把他们安置在满了各样果子的伊甸园里,祝福他们,并吩咐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在美丽的伊甸园里,人享受着神丰富的供应,从此人似乎应该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无忧无虑、天人合一,每日与神同行,过着快乐无比的日子。这也正是神美善的心意。
然而这幸福的时光因着一件事中断了:魔鬼引诱他们,他们违背了神的命令,吃了神吩咐不可吃的善恶树的果子,从此罪恶和死亡进入人间,昔日那美好的日子从此不复存在了。
伴随着罪疚感、羞耻感的产生,孤独感也一并进入人心。亚当本来与神同行,又有妻子相伴,从不知何为孤独。如今因罪亚当与神生疏隔阂,与妻子又相互指责推诿,于是便陷入无可奈何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无法缓解并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直到今日,孤独仍然是许多人无法回避的障碍。
首先,人与神的交通中断:“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创3:8-9)
亚当与神原本每日亲密交通,如今他却因罪的阻隔躲避耶和华,不敢再见神的面。这是所有人内心孤独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人因着罪恶彼此仇恨、嫉妒、猜疑、冷漠、设防、争斗等,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被割断,使人无可避免地陷入孤独。
当该隐杀了兄弟亚伯之后,他便从地受咒诅,以至于“流离飘荡在地上。”(创4:12)
当亚伯拉罕与侄儿罗得因为牧人相争而不得不分离,亲情被割断。
以撒自从他母亲去世一直孤独,直到娶了利百加才得了安慰。(创24:67)
因家庭内部冲突,利百加打发自己宠爱的儿子雅各去哥哥拉班那里暂避,却没想到至死也没有再看见她偏爱的儿子雅各,那二十年利百加该是怎样的伤心孤独(创27:43-45)
家族的故事常常不经意地重复。雅各喜爱拉结,但偏偏拉结不长寿,在往以法他的路上因难产去世。雅各就把拉结葬在以法他的路旁,并在拉结的坟上立了一统碑,可见雅各对拉结的深爱。在那浓浓的悲情中,谁能体会雅各内心深处的孤独呢?
偏爱的传统为这个家族带来不少祸患。雅各因为深爱拉结,就爱屋及乌地偏爱拉结的儿子约瑟,特地为他做了件彩衣。约瑟在父亲那里得宠,又加上约瑟出污泥而不染,常常向父亲报告兄弟们的恶行,引起兄弟们的嫉恨。他们终于得着机会将约瑟卖到埃及为奴,却对他们的父亲谎称约瑟被野兽撕碎。雅各撕裂衣服,身披麻布,不肯受安慰,口口声声地说,“我必悲哀着下阴间,到我儿子那里。”(创37:35)谁能体会雅各那哀哭中的孤苦呢?
所罗门王在空前绝后地享受了人间一切荣华富贵之后,仍然发出“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的感叹,那是心中无法排解的孤独。
所幸所罗门到年老时终于明白过来:“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
孤独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人的通病。
领袖人物常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领袖身边的人常有“伴君如伴虎”的孤独;农民工总有辛劳加单调的孤独;留守儿童是缺乏亲情温暖的孤独;年轻人常常是挤在人山人海中依然有浓烈的孤独;老年人常有儿女不孝、无人照管、老无所养的孤独。这个世界谁不孤独呢?
屈原不堪忍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便投了汨罗江。另有许多中外文人步其后尘:老舍、傅雷、三毛、海明威等长串的名单。艺人如翁美玲、张国荣者,可谓是名利双收,也还是免不了自我了断的命运,皆因他们都以错误的东西去填补内心的虚空和孤独。
二、苦
神创造亚当,然后把他安置在伊甸园里,园中各样的果子应有尽有。神吩咐亚当在伊甸园中修理看守,等于是给亚当一个工作。但亚当做工不是为糊口,乃是一种享受(Enjoy),与神同工,管理神的创造。
然而自从罪恶进入人间,人类这种幸福无忧的光景就再也没有了。生存是极大的压力,工作是极重的劳苦。
“(神)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3:17-19)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从此成为所有人的写照,只是方式或程度不同而已。
(拉麦)给他儿子起名叫挪亚说,“这个儿子必为我们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安慰我们。”(创5:29)可见那时人的生活已经是异常劳苦。
创世记三十一章记载雅各在他的舅父拉班家所遭受的艰辛:“我在你家这二十年,白日受尽干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我常是这样。”(创31:38;40)
雅各到埃及后曾对法老说,“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创47:9)
约瑟在埃及生了两个儿子, “约瑟给长子起名叫玛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为他说,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给次子起名叫以法莲(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为他说,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创41:51-52)可见约瑟在埃及所受的劳苦。
埃及人苦不苦呢?埃及全地在七个丰年之后,接下来是七年的饥荒,埃及人先是用银子买粮,后来卖牲畜,再是卖田地,最后是卖本人为奴来度饥荒。“我们不瞒我主,我们的银子都花尽了,牲畜也都归了我主。我们在我主眼前,除了我们的身体和田地之外,一无所剩。”(创47:18)
除了为糊口而操劳受苦之外,因着人的罪恶、欺压、剥削、争竞、嫉妒、人际关系冲突等,造成人心中的疾苦,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在创世记中都有记载。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创15:13)
“你如今怀孕要生一个儿子,可以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创16:11)
“利亚怀孕生子,就给他起名叫流便(就是有儿子的意思),因而说,耶和华看见我的苦情,如今我的丈夫必爱我。”(创29:32)
“若不是我父亲以撒所敬畏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与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发我空手而去。神看见我的苦情和我的劳碌,就在昨夜责备你。”(创31:42)
“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创42:21)
冯小刚拍摄的电影《1942》讲述1942年河南的灾荒,共饿死了300万至500万人。你说,过得苦不苦呢?
我曾经亲眼目睹我父母生活的艰辛。我的父亲靠农闲时卖南瓜、红薯、柿子、枣子、萝卜、花生等来养家糊口。我的母亲常年起早贪黑纺线织布、带着孩子们在地里摘野菜。一家人大多时候吃的是红薯叶子、萝卜叶子和很少的粮食为生。(但感谢神,这些真正的有机食品,让两位老人年老时有很好的身体,没有血脂、血糖、胆固醇、高血压等的问题,至今近九十岁,两位老人依然康健,实在是感恩。)
其实,无论是影星歌星、文人艺人、大学教授、总经理、董事长,还是白领阶层、下岗工人、农民工、蚁族、蜗居者等人群,他们的生活无一例外都是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仅仅是形式不同而已。农村的留守儿童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而城市的孩子们,因为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升学的压力和竞争从幼儿园开始。连天真的儿童都要牺牲欢乐的童年,你说,还有谁不劳苦呢?
小说《天狗》、《人生》,电影《野山》、《老井》等,都在述说人生存的不易和艰难。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就像赤脚跑在用烧红的火炭所铺成的跑道上。你双脚悬空的空档,大概是你升学、毕业、工作、提职、加薪、结婚、生子等令人欢喜的瞬间。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欣喜的时候是何等的短暂啊!
人生就是劳苦。更加令人绝望的是,这样的劳苦并不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终结,而很有可能你会陷入更加持久、更加难忍的痛苦。路加福音十六章记载一个财主在阴间的凄惨呼号:“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路16:24)
三、哭
哭是创世记的一大特色,书中记载许多场合下不同人的哭。
创世记21章,夏甲和儿子以实玛利被赶出家门,在旷野迷路,临走时亚伯拉罕交给她的一皮袋水也已经用尽,眼看自己和儿子将要死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死去,夏甲便情不自禁放声大哭。
创世记23章,撒拉死了,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创世记27章,雅各用计骗取了长子的祝福,及至以扫为父亲打猎回来得知自己失去了父亲的祝福,便忍不住大放悲声。
创世记29章,雅各出走逃避他的哥哥以扫。当他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巴旦亚兰的境界,在路上邂逅他舅舅的女儿、自己的表妹拉结,于是那远离父母的悲伤、一路行走的艰辛、深藏内心的委屈,这所有的情绪在看见自己的表妹拉结时,都决堤般一股脑儿地倾泻而出放声大哭。
创世记33章,雅各在离家二十年后回到迦南,他的哥哥以扫前往迎接,尽管雅各担心惧怕,但哥哥以扫却不计前嫌,兄弟二人和好相拥而泣。
创世记37章,约瑟的兄弟们把他卖到埃及为奴,但他的兄弟们却剥脱了他的彩衣,染上羊羔的血,对他们的父亲谎称约瑟被野兽撕碎,雅各便撕裂衣服,身披麻布,为儿子约瑟哀痛哭泣,而且不肯受儿女的安慰。
创世记故事中最感人的是约瑟的哭泣,从创世记42章直到最后,记载约瑟至少八次的哭泣,感人肺腑,回肠荡气。每当读创世记约瑟的故事,每每都抑制不住感动的泪水。
迦南地和埃及一样遭遇七年饥荒,约瑟的兄弟们到埃及买粮,约瑟认出他们,他们却没有认出约瑟。当约瑟差不多二十年后在异乡看见自己的兄弟,又听到他们为十几年前苦待自己而悔罪时,亲情和委屈一并迸发,忍不住哭了一场。“约瑟转身退去,哭了一场。”(创42:24)
当约瑟的兄弟们二次来到埃及,约瑟看见自己的同胞兄弟便雅悯,爱弟之情发动,又隐忍不住哭泣。“约瑟爱弟之情发动,就急忙寻找可哭之地,进入自己的屋里,哭了一场。”(创43:30)
创世记45章,当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相认时,他终于隐忍不住,肆无忌惮地放声大哭。“他就放声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创45:2)
“于是约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悯的颈项上哭,便雅悯也在他的颈项上哭。他又与众弟兄亲嘴,抱着他们哭。”(创45:14-15)
创世记46章,约瑟和父亲相见,近二十年的委屈和思念尽情倾倒出来。“约瑟套车往歌珊去,迎接他父亲以色列,及至见了面,就伏在父亲的颈项上,哭了许久。”(创46:29)
创世记50章,约瑟的父亲雅各死了,约瑟最后与父亲痛哭告别。“约瑟伏在他父亲的面上哀哭,与他亲嘴。”(创50:1)
雅各死了,约瑟的兄弟们打发人去见约瑟,假借父亲的名义向约瑟祈求饶恕,约瑟因兄弟们的不理解,又再一次哭泣。“他们对约瑟说这话,约瑟就哭了。”(创50:17)
创世记一再记载约瑟的哭泣,感人至深,相信几乎所有读创世记约瑟故事的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
哭几乎是人的本能。人们在病、痛、穷、冤、苦、喜以及感动、忧伤、别离等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哭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原本是绛珠仙草,曾得惠于神瑛侍者的浇灌,便许愿说来世将以眼泪相报。于是便有那“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的悲切诗句。
创世记中的孤苦哭正是每个人的人生写照,只不过顺序可能要颠倒一下:哭、苦、孤。每个人来到世上的第一口呼吸就是哭,然后是一生不断的的劳苦,经历无可回避的老年孤独,直到最后归入尘土。
正应了神人摩西的诗句:“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10)
创世记开始时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结束时是一口冰冷的棺材,那是怎样一幅令人感伤的画面。
如果这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那么人活着该是多么的悲观和绝望。但感谢神,创世记的结尾并非如此凄惨,而是让人看到一丝曙光!
“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顾你们,领你们从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约瑟叫以色列的子孙起誓说,‘神必定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创50:24-25)
约瑟的骸骨被装殓在棺材里,但这口棺材却始终没有埋葬。约瑟交代以色列的子孙,神必看顾他们,将来要把他的骸骨搬到迦南地去。这正是约瑟的盼望!
那么约瑟的盼望到底在哪里?在亚当夏娃犯罪、罪恶和死亡临到人间之时,耶和华神就定下他奇妙的救恩。“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
创世记三章十五节是圣经第一个弥赛亚预言,被称作是伊甸园中的福音。
那位伟大的救主——女人的后裔——正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他藉着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的舍身流血,真正打碎了那诱惑人者魔鬼撒旦的头。
耶稣基督自己也曾经历过孤、苦、哭。
“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约16:32)
“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
“耶稣哭了。”(约11:35)
因为主耶稣像我们一样经历过人生的孤、苦、哭,所以祂可以体恤我们的痛苦,因而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使世人从孤苦哭中得以解脱出来。
他应许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所以,你感到孤单吗? “耶稣说,‘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16:24)
你感到困苦吗?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启21:4-5)
你在哭泣吗?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
每个人都有过苦难的经历。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在我里面你们有平安。”在谈到苦难时,如果只讲一些大道理的话,不一定适用。为此,首先谈一点个人的经历。
我没有吃过什么大的苦头,但小苦却是受了一些。不过,主耶稣早已警告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在事奉的道路上,我们都会经历苦难,因而要有心理准备。从约伯的生平就让我们看到了苦难的寂寞和孤独。
还是在神学院念书时,我是孤身一人。班里的同学,一半是香港本地人,一半是外国去的,主要是东南亚,如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还有韩国。学校放假期间,有的回到自己的家里,有的去了朋友或亲戚的家。剩下的几位就留守宿舍,既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还没有地方可去,孤苦伶仃,我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年的圣诞假日,我得了重感冒,又流鼻涕、又咳嗽。我跟一位弟兄说:“感冒好难受呀!”他说:“你想从别人得到同情吗?没门!”既然如此,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想将“苦难”告诉人家了。确实,受苦是很孤寂的。
面临苦难生疑团
对于苦难,我们常常会发出一些问题,也很难下个定义。有的人,割破一个手指头都以为是天大的事,叫苦连天;有的人即使被砍掉一只手都还觉得没什么。因而,苦难的定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是,当一个人遭遇苦难、碰到难处时,就自然会马上问道:“为什么是我?”撞车了,你会说“为什么是我?”失业了,你会说“为什么是我?”医生告诉你,你的配偶患了癌症,你会说“为什么是我?”或者“为什么是我们?”可是,我想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我?”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我的话,就应该是他。难道说,我们希望他失业吗?难道说,我们希望他受苦吗?难道说,我们希望他患癌症吗?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地面对苦难或难处了。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想法,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罪恶感所造成的。面临苦难,我们还会问:“为什么坏事会发生在好人身上?”这接二连三的问题,有没有答案呢?不一定有。但是,第三个问题,“好人反而遭殃?”则是都会问的。这是因为世人把事情分为好事和坏事。而对基督徒来讲,没有好事与坏事,只有万事。基督徒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所以,基督徒绝不会问:“为什么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
此外,基督徒也不认为有好人。没有一位基督徒会说:“我是好人。”因为都知道,我们不是好人,人的好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上只有一个“好”,就是上帝。上帝的好是绝对的好;人的好是相对的。举例来说,有人喜欢吃辣,就说辣的好吃;有人不喜欢吃辣,就说辣的不好吃。你说是好还是不好?这里的好与不好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好人,别人看你的外表可能也觉得你是好人,但你的太太是否这样认为?若是扪心自问,你到底是不是好人?只有自己知道。为此,以基督徒而论,没有好事,没有坏事,只有万事。在基督徒群体里,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都是罪人。
所以,当有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不是根据好人还是坏人,不是根据好事还是坏事来判断,而是依据神在这个人身上到底要成就什么。
第四个问题是:“为什么好人要受苦?”这个问题和前面有一点类似。当一件人们认为不幸的事发生在爱主的人身上时,许多人就会问:“这么爱主的人,这样好的人,为什么会受苦?”同样,我们也可以问,约伯为人正直,在那个时代是完全人。他不只是好人,而且是义人。为何还会受苦?而且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一节经文,可供参考,即以赛亚书第五十七章1节:“义人死亡无人放在心上,虔诚人被收去,无人思念。这义人被收去是免了将来的祸患。”为什么好人会受苦?有的时候,神把我们收去,是避免了以后可能会有更痛苦的遭遇。中国人却说,好死不如赖活,为什么现在就把他取去?
我在某城牧会时,有一个孩子得了急性肝炎,三天之内就过去了。我清楚记得,只见他身上的皮肤就像鳞片一般,这是服用了某种药物后的强烈反应。他的父母在场,都异常悲哀,母亲泣不成声,我赶紧过去安慰他们。当时,我是个年轻的牧师,不大会讲话,不知该如何安慰,就想起《戴德生传》来。戴德生能在儿子死去的事上,看到上帝的作为。上帝好像一名园丁,在花园里采花,把最美丽的一朵摘去了,我就想用这个例子来安慰这位母亲。这个孩子才十五岁,聪明伶俐,很好的年轻人。我就用同样的话说﹕“上帝把最好的一朵花采去了。”不料,她马上就对我生气了,她说:“为什么要摘走我的儿子?”此时,我才觉悟到,这种话对自己可以讲,对别人讲就不行了。所以,以后就学乖了。
那时,患癌症的病人很多,我常常会去探望他们。见面后,我就当哑巴,坐在那里听他们讲。他们感觉上帝不公平。我说,是的。有时,我们心里有这样的感觉,好像他们也没有错,觉得上帝是有点不公平嘛。有时,甚至说你是不是想骂上帝?他说,我真是想骂上帝。我说,想骂就骂吧!他却不骂了。所以,静静地听他们表达内心压抑的怨气、伤感和痛苦。直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他们讲完之后也累了,就为他们祷告。接着,安慰他、拍拍他,就走了。我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所以,如果去探望病人,看着躺卧在床上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千万不要说:“你们犯了什么罪?要悔改呀!”那时,不是我们讲道的场合。我们是去安慰人的。好人也会受苦,有时神把一个人取去,是为了避免他将来遭受更大的祸患。也许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必须记住,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
在我们受苦的时候,还会发出一连串的问题:“神真的是善的吗?上帝真是好的吗?如果上帝真是好的,为什么还会让我受苦?”若是简单地回答的话,要知道,受苦不一定是上帝给的呀!然而,上帝确实是善的,有时是为了你好,为了我好,为了我们都好,上帝也会让我们受点苦的。就像我们作父母的,为了儿女好,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为什么?都是为他们好。所以,不能因为我们自以为是不好的,就反证上帝不是善的。耶稣说,只有一位是善,上帝是善的。上帝是绝对的善,但祂允许苦难在世上发生。
有一本书叫《无语问苍天》,英文是"Where is God when I am hurt?"译为“当我受伤害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就是解释当人在受苦时的发问。当我们患病的时候、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当我们失业的时候、当我们遭遇患难的时候,常常问道:“上帝在哪里?”上帝听不听我们的祷告?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上帝是听祷告的神,但是上帝听祷告,不一定是照着我们的意思来成就。不要强求,恐怕上帝会听你。其实,若照着我们的要求成就了,对我们不一定就好。
就如在犹大国里有一位王叫希西家,他是很善的、很好的王,在国内铲除偶像,重建信仰,因而国库丰裕,国家兴盛。可是,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患上不治之症,快要死了。上帝也说:“你必死不能活。”他就对着墙哭,向神祷告。祷告后,上帝就差以赛亚去,对他说:“你的祷告,上帝听了,给你延长十五年的寿命。”好不好?如果他那时死了的话,两件事不会发生。在这十五年中,他生了一个儿子,叫玛拿西。而玛拿西是犹大廿一个王当中最坏的一个;其二,自希西家痊愈后,外国人、巴比伦人就都来恭贺他。拜访他的时候,他就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财富,竟然连国库都打开了。巴比伦的使者一看,这个国家的财富那么多,就来攻打他们。后来,犹大国到了希西家的子孙,就败在巴比伦王的手下。
由此可见,神是听祷告的,但我们要照着神的心意来祷告。同时,在苦难时的祷告,需要耐心等候。时间不在我们手中,乃在神的手里。奥古斯丁的母亲为儿子祷告了十三年。有一个在英国开孤儿院的德国人乔治.穆勒,他为两个朋友祷告了五十四年。直到他死了以后,他们才信主。
我信主之后,是家里第一个受洗的基督徒,接着就去神学院学习。那里,男生宿舍都有阳台。每天晚上,自修课后,同学们就到阳台上,从宿舍遥望对面,就是广东。我们面对着中国,找个椅子,跪在那里为大陆祷告。此外,就是为没有信主的家人祷告。经过九年,母亲信主;经过大约二十九年,父亲信主。然后,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相继做传道人,都是经过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祷告不能对上帝说,在某年、某月、某日,一定要成就某事。我们把一切的重担、一切的需要交给神的时候,神会照着祂的时间来成就,并且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苦难由来细剖析
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之后,再提出苦难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苦难从哪里来?有的回答从罪、从咒诅。还有呢?撒但。还有哪儿?老我,自己。对!这些都对。我们若从圣经来看,苦难源于四个方面:
1.从神而来的
圣经一方面说“祂不愿我们受苦”,但另一方面祂也会将苦难加在我们身上。使徒行传五章5节讲到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们把田产、家业卖了以后,把钱带到使徒脚前,但私自留下几份。当彼得问他们这是全部吗?他们说是全部。亚拿尼亚因说谎就仆倒而死。这是从哪里来的?从上帝而来的。撒母耳记上廿五章38节说:“过了十天,耶和华击打拿八,他就死了。”上帝从天上降下硫磺火来,把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城市消灭掉。这些都是罪的结果,惩罚是从神而来的。上帝会这样做吗?会的,因为这是对罪的惩罚。上帝是慈爱的神,也是公义的神。
2.从魔鬼来的
今天,我们主要从约伯记来看苦难。在天上有一出戏,演的是撒但到上帝面前控告约伯。上帝说,你可以做任何事,但是要保全他的性命。约伯的儿女被暴风残害而死,他自己浑身生疮,也受尽了痛苦。而这些是魔鬼的控告,或者说是上帝准许魔鬼做的。在新约里,有许多被鬼附身的个案。那些人都在经受折磨,那是鬼在他们身上所做的工。所以,有时苦难是从鬼来的。
3.从人而来的
在圣经里,从人而来的苦难很多,我只举一个例子。列王纪上廿一章10-13节,以色列王亚哈看上了他邻居拿伯的葡萄园,就想占有。可是,人家不愿意出让,他便深感忧郁。而他的太太为达此目的,竟设计谋诬告拿伯,并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是从人来的无辜受害。由此,当今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苦难是从人而来的。
4.从自己来的
简言之,就是自讨苦吃。有吗?有!圣经里就有个人叫亚干,在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去攻打耶利哥的时候,告诫他们不要在当灭之物上贪取任何东西。亚干却私自藏了一些当灭之物,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了罪,使以色列人屡遭败绩,终被众人用石头打死。我们所受的许多苦,正是由于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而遭受的自讨苦吃。
何为快乐寻答案
有人问,什么人是最快乐的人?喜乐与快乐不同,喜乐是内心的,快乐是外在的,虽然是外在的,也是需要的。曾有人作过“什么人最快乐?”的调查,结果发现,不是那些有钱的人。恰恰相反,钱越多越不快乐。前一阵子股票很不稳定的时候,他们心神不定,七上八下。一九八四年,我去南美洲时,有一个国家的币制起伏很大。一名基督徒姐妹,每天都看哪个银行的利息升了,她就把钱从原来的银行提出来,存到这家银行里。由于利息不断变化,她也马不停蹄地把钱转来转去。可是,由于当地不使用支票。有一次,当她拿着一大包现金从一家银行转到另一家银行的路上,被抢匪抢走了一生的积蓄。她大喊:“上帝帮我!”上帝还真是帮助了她。正好前面停了一排车辆,拦住了的去路,抢匪无路可遁,被捉拿归案。钱是拿回来了,可是心惊肉跳。你看,有钱的人快乐吗?
有名的人也不快乐。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电影明星叫莫愁,人们对她大捧特捧,而她自己却以自尽结束了一生,显然是不快乐造成的。同样,一贫如洗、连一日三餐都要发愁的人,对他们而言,也无从谈起快乐。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快乐的呢?就是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你若与上司或下属的关系不好,上班能快乐吗?你连老板都不想见,还想上班吗?如果你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就不想回家。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与父母的关系就不好。我不想回家,常常在外面流浪,跟同学一起去喝酒、抽烟、打牌、看电影。所以,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后面的头发全是白的,因为我不快乐。再加上总觉得父母不了解我,也不供应我,与他们的关系就越来越差,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所以,要是你与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不好,你是不会快乐的。同样,夫妻关系不好,你就不想回家。为什么先生加班加得那么多?不想回家,就是原因之一。其实,丈夫在外面也不一定干什么坏事。没有喜乐、没有快乐、那只有受苦。不难看出,许多的痛苦是从自己来的。
我们该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先从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等家庭关系做起。只有先建立好基本的人际关系,才可能彼此相爱、彼此接纳、彼此体恤、彼此了解,就会有一个快乐的家,你的儿女也有一个可回的家,家庭生活才会其乐融融。由此看来,我们面对的许多苦难往往是由人际关系所造成的。这个问题很难细加分析,因为个体差异很大,诸如患病、失业等,每个人的遭遇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如果我们能奠定生命关系的良好基础,就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活,心中也充满了上帝恩赐的喜乐。特别是当苦难来临时,更能坚定地应对。
苦难真谛亲眼见
约伯和他的朋友关系不好、与他妻子的关系也不好。约伯遭灾之后,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吗?你弃掉神死了吧。”(伯二9)而原本朋友是来安慰他的,结果却责怪他:“上帝不会不义,如果你有问题,一定是你犯罪了。”还一直骂他。约伯就跟他们几次三番地辩论,最后就开始自义:我这么好的人,上帝还对我无情地惩罚,进而对上帝产生不满。为此,约伯记第十九章,就是约伯对上帝的反应。他说:“你们搅扰我的心,用言语压碎我,要到几时呢?你们这十次羞辱我,你们苦待我也不以为耻。果真我有错,这错乃是在我。你们果然要向我夸大,以我的羞辱为证指责我,就该知道是神倾覆我,用网罗围绕我。”
笼中之鸟
约伯感觉他好像是被网所圈的鸟,失去了自由。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医生说你不能做这个,不可吃那个,就好像困在网罗里,痛苦万分。
阶下之囚
第7节:“我因委屈呼叫,却不蒙应允;我呼求,却不得公断。”约伯感觉自己似被押入牢房,满腹冤屈,寻求公断。但是,没有公断,好像上帝不公平,也没有人为他申冤。当我们身处苦难之中,向上帝祷告而没有反应时,那种孤独是超乎寻常的。
走投无路
第8节:“神用篱笆围住我的道路,使我不得经过,又使我的路径黑暗。”这可真是陷入绝境。周围的路都被堵塞,走到哪里都此路不通。你失了业,又生了病,到处碰壁,人家看到你也无动于衷。以前,门前车水马龙;如今,竟然门可罗雀。原先,四通八达全是道;今日,前后左右皆路障。
逊位之君
第9节:“祂剥去我的荣光,摘去我头上的冠冕。”本来,约伯是社会名流,腰缠万贯,宾朋满座。现在,从头顶到脚掌,满身生疮。太太都不愿靠近,嫌弃他的臭味,更谈何朋友,众叛亲离。继而,又惨遭经济破产。就这样一个破碎的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万念俱灰,前途无望。
塌陷之墙
第10节:“祂在四围攻击我,我便归于死亡,将我的指望如树拔出来。”这节经文可分两段来解释。前半段的英文是说,把我的四围都拆掉。这种苦,好像房子的四周都已分崩离析,没有围墙。
拔出之根
上述经文的后半段,比喻一棵树或一种植物,若是根都被拔起的话,肯定是死了。对约伯来说,原先他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树,现在被连根拔出,奄奄一息,完全丧失了希望。我们在受痛苦的时候,也有这种绝望的感觉。
反友成仇
第11-12节﹕“神的愤怒向我发作,以我为敌人,祂的军旅一齐上来,修筑战路攻击我,在我帐篷的四围安营。”过去,上帝是他的朋友,相互很亲近的。现在,感到上帝好像变成了他的仇人,真是苦上加苦、难上加难。
结论
在约伯记的这一章经文里,对他受苦的景况进行了一番描绘。那么,在约伯不寻常的生命历程里,有什么秘诀可供借鉴的呢?首先,约伯胜过苦难的方法就是忍耐。第四十二章就是他受苦之后的灵性高峰。约伯说了两句名言:“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其中,“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非常重要,乃是上帝的主权。其次是信仰的进步。他又说:“从前我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试问,我们对神的认识是怎样的?是风闻还是眼见?在神的面前,任何人都逃不过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祂都知道。有时,神不理你,让你自行其是;有时,则会亲自引导你。若是祂一旦加手在你身上,使你受苦的话,你就知道你所信的是什么。因为,你最终会明白﹕“从前我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问题讨论
1.当有人问及本文所提及一般人在遇到苦难时提出的问题,你该如何回答他们?
2.我们总是祷告求神挪去苦难,其利弊是否参半?你对希西家病得医治的结果,有何看法?
3.对约伯所表达的痛苦,你有何感想?有何认同之处?
当年,神呼召我是为着我的骨肉之亲,因为在韩国的华侨中,没有中国的传道人。所以,神学毕业后,我就毅然决然地回到汉城,摆上自己的一生。将近一年后的一天,我发现签证到期了,就去办理延期。办事人员问我:“你为什么要申请延期?”我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要继续传道。他一听,立即对我说:“你回来是旅游,不能工作。”其实,我是出生在韩国,有永久居留权的。因为我去香港念书,三年半没有回家。期间,韩国政治发生变更,规定离境的华人不得返回,只能作为观光或探亲。当我毕业后回去时,并不清楚这项法规。此时,我才知道自己是以探亲和观光的身分回到韩国的。
接着,他说现在我是非法居留,有两种选择:坐牢或罚款。我选择了罚款。结果,把我一年所挣的钱全部罚光。原以为罚了款就没事了,岂料星期四付了款,星期五就收到一份最后通牒,限我下个星期一离境。怎么办?香港是回不去了,又不是台湾居民,但好在那时我还是中华民国的国民,能去台湾。三天之内,我就将韩国的出境证和台湾的签证以及入境证全都办妥。在去台湾约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中,我一直在流泪,并冤屈地哭诉着:“上帝啊!我实在不明白,当年你呼召我是为韩国华侨,现在为何又把我赶走?父母已日趋老迈,我也无法奉养他们。”然而,尽管自己觉得振振有词,却没有得到答案。
到了台北,步出机场,东张西望,不知去向何方。此时,我就想到亚伯拉罕蒙召时,一步跨出去,也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我在台北租了一个小房间,先安顿下来。那段时间,我很灰心,又不是街头布道家,而那时台湾也不准许在街头布道。无奈,我只得流浪街头。这是在服事的历程中,非常心灰意懒的一段日子。为什么神让我落到这种窘境?我含辛茹苦地读完了神学,满腔热血地要回韩国,为我的骨肉之亲,将生命完全奉献。如今,上帝却把我赶走,还流落台北街头。可是,看我今天的样子,就知道那段日子有神特别的带领。正因为我亲身经历,从而有深切的感受。在谈论灰心的话题时,也似乎更有发言权。
我刚开始作传道的时候,最敬佩的一位圣经人物就是先知以利亚。因为他是有胆量的人,敢于理直气壮地与亚哈王面对面据理力争。当亚哈王问他说:“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吗?”以利亚却针锋相对地说:“使以色列遭灾的不是我,乃是你。”敢跟皇帝这样讲话,了不得!之后,当逐渐读了一些以利亚的传记和生平后,才发现以利亚也是人,和我们是一样性情的人。他也有软弱、还有跌倒,甚至失败的时候。其实,圣经里的每一位伟大人物,摩西、以利亚、亚伯拉罕是如此,挪亚也是如此。我们所认识的,所谓的名人,他们无一例外。因此,当我们思想他们的生平,继而跟随他们的脚踪时,发现我们也能在软弱中经历神,靠着神的恩典继续奔走,向前行进。显然,这不只限于传道人,每一位基督徒在神面前都有同样的方向与路线,就是都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你看,以利亚在迦密山上风光一时,却同时也带来一个很颓丧的时刻。
圣经明训释灰心
首先,我们先思想在旧约和新约中关于“灰心”的经文,再思想以利亚从他所经历的事件中,如何由低潮再转向高峰的。旧约里的“灰心”一词用得不多,特列如下﹕
民数记:“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民卅二9),丧胆即灰心的意思。
申命记﹕“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申一21、卅一8)惊惶也就是灰心。
约书亚记一章9节、八章1节和十章25节,三次用到这个词。都讲到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就是灰心的意思,表示他们在争战中有灰心的时候。
历代志上廿二章12-13节:“不要惊惶”,就是不要灰心,耶和华会帮助我们。
历代志下二十章15节;约伯记四章5节,在讲到祸患临到时,你会昏迷、会惊惶,也就是会灰心。很多时候,确是如此。
以赛亚书四十二章4节,讲到不要灰心,也不要丧胆。如前所述,丧胆即灰心。
旧约翻译成中文的“灰心”这个词,都是用“惊惶”、“丧胆”的字眼。从新约来看,“惊惶”是有点“放弃”的意思。当遇到危险的、患难的、痛苦的事情时,我们会有放弃的意味。
新约圣经中,有三节经文,我们需要留意。
以弗所书﹕“不要因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弗三13)。
歌罗西书﹕“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三21)。失了志气,用中文来说也就是唯恐他们灰心,没有干劲。
希伯来书讲到主耶稣受难时说:“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来十二3)若译成英文,疲倦、灰心是失掉了你们的心。希腊文有“失魂落魄”的意思。所以,当一个人丧失了心的时候,就不想干,那就相当糟糕了。我们跟随主、事奉主的人,有时也难免疲倦、灰心。每个人都会灰心,也都有过灰心的经历。那么,我们如何来克服并消除灰心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以利亚的生平。
叱咤风云迦密山
可以说列王纪上十九章是以利亚生命中起伏不定的一个篇章。我们主要是根据这段经文来看“灰心”。
首先,以利亚是一位很勇敢、有骨气,又令人钦佩的先知。今天,最遗憾的就是在神的教会里,我们不敢讲话。所谓讲话,并非乱说一通,而是该讲的话要讲,该教的道理要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持守圣经的真理,才能走在神的道上。教会里,若是某人是财主,尽管奉献很多金钱,若是做了不合真理的事,我们往往就不敢批评他。唯恐他接受不了,就不再奉献,该怎么办?其实,如果我们的心态是你不奉献就不奉献,我还是要坚持真理。那么,大家会佩服并尊敬我们。
以前,华人教会选长老、执事,通常不是根据属灵程度,而是根据社会地位、钱财的多少,这是败病,属于教会不应该也不允许存在的现象。可是,当时却很普遍。有一间教会的长老很有钱。但是牧师发现,他在某件事情上做得不对,准备向他提出,但又考虑该不该提?因为教会百分之八十的奉献是从他来的,要是得罪了他,可怎么得了!然而,这位牧师觉得还是必须指出他的错误,便对长老说﹕“长老呀,你做这件事是不对的,上帝不会祝福你。”对方却不以为然地说:“上帝怎么不会祝福我?连你的薪水都是我给的呢!”长老认为,自己有钱就是上帝的祝福。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的钱是怎么赚来的。这位牧师没有妥协,还是严正指出他的不是。之后,这个长老凭着势力,连牧师的工资都不给。显而易见,牧师知道他不会悔改,卷起铺盖就走了。
我佩服这位牧师,他是应当受到尊敬的。同样,我也佩服像以利亚这样的先知。他能在亚哈王面前说,使以色列遭灾的是你和你的全家。你们历世历代带领以色列人拜偶像,不悔改归向上帝,上帝使旱灾临到你们。今天,神打发我来,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你。所以,以利亚就和巴力的四百五十位先知,加上耶洗别所养的四百位先知,招聚在迦密山顶上,进行一次决斗。到底谁是神?如果耶和华是神,你们就要听从耶和华;如果巴力是神,你们就去拜巴力。在迦密山顶上展开大争战时,巴力的祭司们捶胸哀哭,用刀砍自己,却毫无结果。以利亚向神祷告,天火降下来,把他的燔祭焚烧掉。以利亚给以色列人带来了极大的复兴,他在以色列国破家亡、丧失信仰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在迦密山顶上打了一场大胜仗。然而,问题是得胜之后的危机。
旗开得胜伏危机
当一个人到达顶峰之际,也是最危险之时,好像再也没有高峰可攀登了。我在匹兹堡牧会时,有很多留学生,有的读博士班,长达五、六年,甚至八年。好不容易读出来了,兴高采烈地参加毕业典礼。通常,我都没有参加。然而,有一个学生,由于环境特殊,我去参加了他的毕业典礼。只见他们头戴方帽,手持文凭,取得了博士学位,个个喜笑颜开。典礼结束,大家都往外散去。我跟他握手、留影,恭喜他荣获最高学位。未料,只听见他说﹕“不过如此。”英文说So what?拿到了博士学位,So what?这就是达到高峰后的绝望,乃是很危险的事。不是说,你拿到博士学位就完了。而是说,当你达到一个高峰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有人说,要防止成功后的失败。在迦密山顶上,以利亚耀武扬威,是个绝对的胜利者。可是,到了列王纪第十九章,就是他属灵低潮的记录。从山顶一直跌落至谷底。
迦密山争战后,没事干,好像失业了,接踵而来的是失策。将要干什么呢?拿到了博士学位要干什么?美国很多基督徒博士在社会上、在基督教圈子里很有影响力,杜布森(James Dobson)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比较著名的,还有一些不出名的,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专业,对美国的社会、美国的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而我们中国这些有学问的博士,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自己。毕业后找工作,赚钱、买房子、买车子、养孩子,然后就逍遥自在,却没有什么著作。为何不著书立说?为何不把你的信仰跟自己的专业结合在一起?早在七、八十年代,很多台湾、香港的学生赴美留学。可是,直到里程来美国,信了耶稣后,才写了一本《游子吟》,讲进化论和信仰的问题。当然,这是时代的转变所带来的自然后果。但是,此前许许多多信耶稣的科学家,为主做了什么呢?至少有影响力的著作不多。
在迦密山顶上,以利亚打了一场胜仗后,觉得他做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同样,拿到博士学位就行了,找个工作安定下来,坐享天年。在美国,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吗?当你没有目的,从而失策的时候,就会失望,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在漫无目标的人生中,失落在也许是财富、也许是享乐的汪洋大海之中。几十年过去了,看着我们华人的基督徒、知识分子,一批批地过去,华人教会还是依然如故。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华人教会存在的问题,今天仍然存在。现在,我们是新生的一代,信了耶稣,对神有怎样的认识?在圣经上,又下了多少工夫?对神的话语有怎样的追求?对教会是否热爱?在教会里扮演了什么角色?殊不知,听到那些奇妙、美好的见证,或者挫折、苦难的分享,我们都会受到激励,确实不错。并不是说不要听,却是远远不够的。今日,我们要使北美的华人教会如何成为神国的中流砥柱,能够真正地将福音传开,把神的教会建立起来,让教会成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进而能看到耶稣基督。当有人来到教会时说,这个教会的儿童节目不错,青年节目不错,固然很好。但是,更希望人们来到教会后说,我感觉这个教会真是有神的同在。
可以设想,如果教会的长老、执事、牧师,相互不和,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外人一进门,就会感觉味儿不对。我们要有使命感,不要像以利亚说的那样,好了,刚打完一场仗,就算了。当耶洗别说,我若不要他的命,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于我。以利亚就逃命去了。今天,我们要重整旗鼓,在这个时代里出类拔萃,做一个扭转时局的人,让今天的教会与上一代的教会有所不同。近二百年里,中国教会历世历代的很多软弱、很多失败,都是我们基督徒没有好好地认识神,没有好好地读圣经,没有好好地遵行神的旨意,没有抓住并肯定自己人生的目标。我们得了那么高的学位,到底为了啥?
心灰意懒以利亚
迦密山争战后,当耶洗别恐吓时,以利亚就非常害怕。他为什么会灰心呢?至少有五个原因。
1.似被弃绝
因为他在迦密山打了一场大胜仗,好像没有人拍他的肩膀,欣赏他,也听不到赞颂的掌声。耶洗别又说,我要你的命。“我这样努力,却要我的命”,干脆逃命吧!
2.低估自己
他说:“我不如我的列祖。”有句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在教会里、在家里,教养儿女的时候,如果有两个孩子,千万不要比。“你看你就不像你哥哥,他的功课都是A,那么聪明。你怎么就那么笨!”这个笨的就会一直笨下去。如果你说他不笨,他就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也就不会笨。我们不要跟别人比,每个人都有神给的恩赐和机会。当你跟人比的时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足的时候就自卑,有余的时候就骄傲。为此,我们不要相互攀比。而以利亚说“我不如我的列祖”,他怎么知道的?
3.精疲力尽
“免得疲倦灰心。”你想,一个人在迦密山顶上与八百五十个人决斗时,既要祷告、又要挖沟,又要倒水,还要杀牛。祷告时,还不知道火会不会降下来,心理负担很重。由此,疲劳容易产生灰心。
4.心灰意懒
以利亚在山洞里为耶和华大发热心,以色列人都拜偶像,只剩下他一个人。因而,当你疲乏的时候,就会灰心,感到孤立。
5.生不如死
感觉被孤立,然后绝望。所以“求你取我的性命”。
恰如其分神处理
那么,神怎样处理以利亚的灰心呢?
1.供应食物
他可能身体疲惫、又累又饿。所以,上帝让他起来,吃吧!以满足肉体的需求。
2.适时引导
在灰心、绝望时,需要沟通,上帝就和他对话。同样,当我们灰心时,不要躲在角落里,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谈谈心。
3.赐予盼望
神对他说:“你当走的路甚远”(王上十九8),还要往前走,给他以希望,给他以目标,让他在山洞里等候耶和华。
4.再次经历
过去,以利亚在迦密山顶上的经历可谓轰轰烈烈。如今,上帝让他有另外一种经验,就是从那种惊天动地的高峰、身处山崩石碎的轰鸣声中,转到聆听上帝微小的声音。这也是我们安静、亲近神的功夫。神常常在最普通的事情上,向我们说话。
5.新的托付
上帝让他去膏立人做王、做先知等。
6.丰盛资源
上帝说﹕“我为自己的名保存了七千个人,是没有向巴力屈膝的。”所以,以利亚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很多支持他的人。神就借着身体、情绪、灵性三方面来帮助以利亚消除灰心,建立信心。
结论
今天,我们该如何处理灰心的问题呢?
在身体方面,我们要休息,不要过度疲劳。上帝设立安息日就是要我们休息,给我们可口的食品,让我们锻练身体。在精神方面,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思、痛苦找一个可以谈心的人去沟通,或外出游山玩水来舒解抑郁的情绪。在灵性方面,要安静独处,找一个地方,聆听神的声音,借着聆听神的声音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当你肯定了自己,就会明确为什么活着。这样,神才会再把工作托付给你,得以再事奉。从山顶上掉下去,直至谷底,再从低谷爬上来。我们也是这样,当走的路甚远,靠着神的恩典,勇往直前,直到见主面。
问题讨论
1.如何理解圣经中论述灰心的经文,有些什么感受?
2.如果你是以利亚,在耶洗别的恐吓下,会作出怎样的决定?
3.请分享灰心的经验,神是如何将你从低谷中带上来的?
因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四16~17)
「清早天还黑的时候」(约廿1),主耶穌从死里复活了。没有太阳,只有晨星发光,照在那挪开的坟墓上。黑夜还没有退去,耶路撒冷的市民还没有睡醒。祂起来了,并不惊醒沉睡的人们。照样,在「清早,天还黑的时候」。只有晨星发光照耀的时候,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要复活。他们起来的时候,也像他们的主一样,并不惊醒沉睡的人们。世界听不见呼召他们的声音,「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歌唱。」(赛廿六19)每一个荣耀的身体,要从坟墓中出来,被提至空中与主相遇。今天我们为他们还有什么忧愁呢?「一宿虽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卅5)
破晓的阳光射入在门徒中间,他们沐浴着晨曦,东方的云彩淡淡一抹,只露出极微薄的日光。那轻轻的芳香,平和的宁静,振奋的清新,甜蜜的沉静,朴素的纯净;一切庄严肃穆,同时又充满了希望,这一切都是他们的了。
哦,这一切和他们所经过的黑夜,是如何鲜明的对照;这一切和他们刚才脱离的坟墓,又是如何鲜明的对照!他们抖掉盖在身上的尘土撇开死神,以蒙受尊荣的形体上升,去和主在空中相会,其实,他们由晨星的光所照耀和引导,沿着无人踏过的路径上升,那颗晨星就像耶穌降生时的伯利恒之星,带领他们到万王之王的面前。──彭纳(Horatius Bonar)
一位兵士说:「当我死在我坟墓上不要吹熄灯和就寝的号角,要吹催促我起床的晨号。」
信心面面观——我们每天都可以经历的 2016-07-30 23:40:18 阅读:197次 作者:何春勋 来源:生命季刊微信
你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路加福音17:3-4)
当别人得罪你的时候,耶稣强调的只有一件就是饶恕。人都是有良心的,人原本都是善良的,在教会中解决冲突问题最有效、最积极也最实际的方法就是饶恕原谅。耶稣用一天七次的加重语气来凸显其重要性。这里耶稣也强调肢体之间要彼此沟通对话;如果被人得罪,生气了就不讲话不来往,这样误会不能解释,过错也无法解决。但说实在的,要做到真心真意的彼此饶恕,真的不容易。
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路加福音17:5-6)
耶稣的门徒雅各约翰脾气很坏,外号叫雷子,要他们饶恕别人是非常困难的。之前他们就对不跟他们一起传道的人很有意见,看见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就说要用火把他们给灭了。这些门徒对于要做到饶恕七次是办不到的,他们一点信心都没有,所以求主加添他们的信心力量。信心的力量是很大的,耶稣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那怕是像芥菜种那么小的信心,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信心在饶恕这件事情上是关键。
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还谢谢他吗?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路加福音17:7-10)
这一段话无头无尾,跟饶恕人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耶稣难道是在教导门徒一种奴役的思想吗?我们在今天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给人干活还需要有这样的奴隶心态吗?究竟耶稣说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耶稣的意思就是强调顺服,饶恕是主的命令。这一段话也跟耶稣医治十个大痲疯病人的记载有极大的关系。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的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路加福音17:11-13)
耶稣是在撒玛利亚和加利利交界的地方通过,当耶稣走进一个边界村庄时,有一群麻疯病人远远的呼叫耶稣。在那个时代,麻疯病被当成一种绝症,所有罹患麻疯病的人等于被宣判死刑了,这种死刑不光是指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是他们在人际关系上的死刑,麻疯病人不会有任何亲人或朋友愿意接近他们,他们出现的时候还要大声警告四周的人,免得别人因着他们变成不洁净。他们被社会抛弃,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这十个长大麻疯的人,有犹太人也有撒玛利亚人,犹太人原本是不跟撒玛利亚人往来的,但因为都长大麻疯,就不得不聚在一起。他们听过耶稣所行的神迹,知道这是他们得医治唯一的希望,他们又不敢靠近耶稣,只能远远的站着呼求耶稣可怜他们。
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路加福音17:14)
我们要看耶稣讲这句话的语气,请问耶稣有没有答应要医治他们?祂有没有马上做了什么动作来医治他们?耶稣并没有说更没有做任何医治的动作。祂有什么反应?祂看见,然后吩咐他们,或者说是命令他们,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
给祭司察看这句话是大痲疯病人最希望听到的,律法规定当他们病好了以后,必须给祭司察看,真正痊愈了还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时间,然后由祭司正式对社会宣布他们的自由,但这是很难发生的,因为这个病当时并没有药可以治。
这十个人听了耶稣说的话,有没有犹疑?有没有怀疑耶稣怎么没有动作?就这么远远的好像把他们支开就算了。这里说他们去的时候,表示他们就像前面耶稣说的仆人一样,主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任何怀疑。听从主人的吩咐就是他们的本分。
耶稣叫他们去找祭司,他们听从马上就去了。当他们有这个信心行动的时候,神迹立刻发生了!这个信心是顺服的信心。当人顺服神的时候,信心就出现了,跟着而来的就是神迹。
这十个人去了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撒玛利亚人回去找撒玛利亚的祭司,其他九个犹太人去耶路撒冷找犹太的祭司,但他们都有相同的结果,他们在去的路上突然发现每个人的皮肤都洁净了,大麻疯病痊愈了。他们可以理所当然的去找祭司检查。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上帝,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么?那九个在那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么?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加福音17:15-19)
这个撒玛利亚人并没有去见祭司,而是转回来找耶稣。他得到医治恢复自由是多么重要,多么令人高兴事情,但是他认为向神感恩更重要。祭司宣告他自由是必然的事,不急可以等等。但向耶稣献上感谢刻不容缓。这实在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我们每个人现在事务繁忙,感恩的事情若不赶快做,很容易就忘记了。
那另外的九个犹太人都去找祭司了,一连串的洁净程序仪式下来,时间一久,他们就都把耶稣给忘了。这十个人都是因信心得医治,但只有这一个撒玛利亚人不但是因信得医治,也因信得救。这后者更重要。所以信心不但跟顺服有关,也是人会感恩的原因。
在路加福音中一共有四次,耶稣对人说:你的信救了你。
第一次在七章五十节,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做客时,一个有罪的女人用香膏跟泪水为耶稣洗脚,主人知道这个女人是罪人要阻止她。耶稣却指出主人没有按一般的规矩接待主,但这女人用真诚接待耶稣,谦卑的服事主。耶稣对她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
第二次在第八章四十八节,患血漏的妇人为要得到耶稣的医治,在拥挤的群众中,想办法去摸耶稣衣服的繸子;耶稣发现她的举动后,对她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
第三次是这里说的长大麻疯的撒玛利亚人,他向耶稣感谢后,耶稣对他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
第四次在十八章四十二节,耶利哥城门外的瞎子,他不管别人的责备,大声呼求耶稣,要把握这次耶稣经过的机会,耶稣对他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
圣经叫我们看见那些迫切求耶稣的人,都是一些可怜人,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犯罪的、长大麻疯的、血漏不洁净的、瞎眼讨饭的。这些人尝尽了人世间的羞辱绝望,他们要改变现况,他们曾经试过所有的办法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遇见耶稣时,他们的信心成为得救的关键。
如果有人问你,你如果是基督徒,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你能答得出来吗?答案就是你对主的信心。信心跟饶恕有关,信心跟顺服有关,信心跟感恩有关;这是我们每天都可以经历的,你有这样的信心吗?有,耶稣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