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认识佛教 -

2019-04-29

核心提示:中国人常称基督教为洋教、外来宗教,殊不知佛教亦与基督教一样,是源自印度的外来宗教。印度为佛教与印度教的起源地,北欧人的共同祖先 - 雅利安人(Aryan)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从印度西北方攻入印度,征服土着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将所信奉的吠陀教也带入印度,即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



  中国人常称基督教为洋教、外来宗教,殊不知佛教亦与基督教一样,是源自印度的外来宗教。印度为佛教与印度教的起源地,北欧人的共同祖先 - 雅利安人(Aryan)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从印度西北方攻入印度,征服土着德拉维达人(Dravidians),将所信奉的吠陀教也带入印度,即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

  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候,婆罗门教早已是当时流行的正统宗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便撷取若干婆罗门教教义,并加入自己的思想,融合成为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西元前566年左右,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诞生于今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方约二百公里处,当时该地属于印度势力范围,被称为迦毘罗城(Kapila)。迦毘罗城城主净饭王(Sudhodana)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父亲,他的地位类似中国古代的诸侯。

  迦毘罗城为释迦族的聚居地,净饭王则为管辖释迦族的首领。释迦族本姓瞿昙(Gotama),释迦(Sakya)为种族名,属于印度种姓制度第二阶级的刹帝利,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释迦牟尼则为“释迦族贤人”之意;成道后被尊称为瞿昙‧佛陀(Gotama Buddha)。

  当时婆罗门教为印度唯一的古有大宗教,身为刹帝利王储的释迦牟尼,从小便接受婆罗门教的宗教教育,十七岁娶妻,并另有二妾。相传释迦在出游迦毘罗城东南西北四门,见到生、老、病、死等人生疾苦,顿感人生充满劳苦,而决定出家修行。

  释迦在29岁时(另有一说为19岁)离家,向两位修道者寻问真理,但未获满意答覆,遂开始自行修道,在尼连禅河边(Neranjara)的优楼频螺村(Uruvela)苦修。经过6年的苦行,释迦并未开悟,因此认为苦行无益,终于舍弃苦行。35岁时,他接受村里一少女所供养的牛乳,饮后入尼连禅河沐浴,坐在菩提树下观想,终于开悟成道。往后45年中,释迦四处传道,但脚踪只限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西元前486年左右,释迦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佛教的演进

  释迦时期的“原始佛教”在释迦“圆寂”后,随即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别。“上座部”强调“一切有部”,派风偏向保守,成为日后“小乘佛教”(HinayanaBuddhism)的主体;“大众部”属自由派,为日后“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的最原始起源。

  “上座”、“大众”两大派门徒因教义见解不同等因素,逐渐形成二十个派别,称为“部派佛教”。当大乘佛教在印度占优势后,这众多派部或被淘汰,或被同化,最后只剩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主流。

  约在西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若干人士为了满足大众需求,并解决佛教传道困难起见,兴起宗教改革,即大乘佛教的形成,有名的“禅宗”与“密宗”皆属大乘佛教的一支,改革人士并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后来传入中国、朝鲜与日本;而小乘佛教则传往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与缅甸。

  佛教的发源地虽在印度,但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中,透过政治、商业等途径,佛教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在西元62年时,佛教最初随着商队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后来也有人搭乘商船,经由海道来到中国南方传递佛教;而虔诚的中国信徒,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冒着生命危险至西域各国寻求典籍,更将求得的教法传给日本等邻近各国,扩展了佛教的影响势力;中国早期还有第三种佛教潮流,就是由西藏传入中国的喇嘛教。

佛教信徒组织与戒律

  僧伽(Samgha)为佛教信徒的统称,原意为“大众”、“团契”,分成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等七众人:

  (一)出家五众(又称为五内众)

  (1)比丘(bhikkhu):指二十岁以上的出家男子,即俗称的和尚,为僧伽的 首领及实际负责人。
 
  (2)比丘尼(bhikkhuni):二十岁以上的出家女子,即俗称的尼姑。
 
  (3)沙弥(samanera):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

  (4)沙弥尼(samaneri):未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

  (5)式叉摩那(sikkhamana):指成为比丘尼之前两年试验期间的出家女子。

 
  (二)在家两众:即俗称居士,又称为白衣,不可干预出家五众的内部事务。
 
  (1)优婆塞(upasaka):在家信奉佛教的男子,俗称男居士。

  (2)优婆夷(upasika):在家信奉佛教的女子,俗称女居士。

  出家五众与在家两众各须遵行不同的戒律。“五戒”又称为“根本五戒”,其他戒律皆由此衍生而成,无论出家五众或是在家两众皆须奉行五戒:不杀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与不饮酒戒。

佛教徒所信为何

  释迦撷取若干婆罗门教教理,并加入自己的思想,融合成为佛教教义。释迦牟尼所讲的教理大致包括:四圣谛、六道轮回、业力说、五蕴、三法印。

四圣谛

  谛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为苦谛、集谛、道谛与灭谛。

  (一)苦谛

  释迦认为人从一出生到死为止,一直在“八苦”的波浪中翻滚。人生八苦乃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八苦的根源称为“无明”,是一切恶事的根源,无明生出“贪、瞋、痴”三毒,造成了人生八苦。

  (二)集谛

  人的苦难虽由三毒而来,但佛教徒相信每一现象(法)的源由系由因缘和合而成,又称为“因缘论”或“缘起论”。

  在因缘论中,释迦以“十二因缘”说来解释人的痛苦,后来佛教徒更以十二因缘贯穿前世、今世与来世。

  释迦认为人因有“无明”的“因”,故“缘”出前生的行为,又因前生行为的“因”,而“缘”出心灵意识,如此一直缘下去,最后因为人有生,故缘老死。但非常讽刺的是:对于十二因缘的第一个起源 - “无明”,佛教徒却无法解释它的因缘起由。

  (三)道谛

  释迦主张以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来脱离十二因缘的轮回之苦,其中最主要的八正道分别为:(1)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2)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3)正语:不妄言。(4)正业:不杀、不盗、不邪淫。(5)正命:过规律的佛教生活。(6)正精进:断恶念、生善法。(7)正念:立志修道。(8)正定:虔修禅定。

  强调修道者可靠己力,集中心力、控制自己、除去恶念、逐渐洞悟佛法,以求得身心的解脱。

  (四)灭谛

  灭谛是佛教徒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指人修道成功后,脱离生死轮回的境界,进入“涅盘”。佛教徒惧怕生死死生的轮回,因此,涅盘就是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尚活着的修行者因仍有肉身色心,只能到达“有余涅盘”,只有在死后才能进入“无余涅盘”。

六道轮回说

  释迦把婆罗门教原有的天道、祖道和第三道等三道轮回,扩大成为佛教的六道轮回。

  (一)天道:佛教将婆罗门教的天堂鬼神皆纳入天道中,宣称这些鬼神也在六道轮回中循回。

  (二)阿修罗道:指一群不停地在战斗的鬼道。

  (三)人间道:指这在世苦乐参半的人。

  (四)畜生道:世上除了人以外一切的活物,如牛羊猪狗、鱼鸟、昆虫等。

  (五)饿鬼道:因为咽细肚大或食物入口前即被火化,此道的鬼儿们无法入 食,故称为饿鬼。

  (六)地狱道:有八大根本地狱(八热地狱),每一大地狱中又再附有十六小 地狱,共计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业力说

  “业力”亦可单称“业”(Karma)。释迦采用婆罗门教的业力说,认为人、畜牲等都是根据他(牠)生前业力(意识行为)的好坏,决定死后轮回至六道中的哪一道。

  佛教十恶业是:杀生、偷盗、邪淫、虚诳语、杂闲语、廉恶语、杂秽语、贪、瞋、痴;在每一项前加上“不”字而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便成了十善业。

五蕴

  蕴(Skandhas)是“集合”的意思。释迦认为人由物质与精神部分组成,即由五蕴集合而成。五蕴除了色蕴属于物质外,其他四蕴则指人的精神部分。

  (一)色蕴:人身体的物质部分。
  (二)受蕴:人的感觉作用。
  (三)想蕴:人的认识作用。
  (四)行蕴:人的意志作用。
  (五)识蕴:人的心之本体。

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所定,用来监定佛教教理,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

  (一)诸行无常:佛陀认为世上一切诸法(现象),无论是事物或是心思,都是 流转无常,变化不定的。
  
  (二)诸法无我:“我”乃指“常一主宰”。佛教讲求缘起,认为万物无  本体, 皆为空,一切诸法都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
  
  (三)涅盘静寂:涅盘是佛教徒死后的理想去处,此境地不再有生死,极其静寂。
  
  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说法,教徒以三法印教理作为评监依据,若与三法印相违背,即使号称“佛说”,亦将之归于冒充;但如果有一教理合乎三法印,不管是谁发起的,就列入真佛说。

佛教与印度教

  佛教渊源与印度教关系相当密切。佛教在印度教具备一套完整理论、且为当时社会正统宗教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否定印度教的部分理论与社会制度外,同时也吸取印度教的部分学说,甚至在后来发展过程中,两宗教间也发生结合现象。

  印度教认为释迦牟尼为梵神的化身,对佛教采取接纳的态度。佛教虽贬称印度教为“外道”,但却采用印度教固有的生死轮回、业报等重要学说。

  佛教和印度教的基本差异在于:印度教主张一切万物为梵神所造,而佛教则否认有此宇宙主宰的存在,但承认有一般性质的神只,并将神的地位降低至与人同等;佛教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我,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无常的状态中;佛教主张“中道”,不赞同过度的苦行或是纵慾主义,而不同的印度教教派,有的主张极端自制、折磨肉体,有的却主张沉湎酒色、放纵情慾;佛教主张人人平等,不因出身而分贵贱,印度教则严格执行种姓制度。

0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