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梦想成真余德淳见证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浏览:
一隻小昆虫尚能挣扎求存不放弃,何况我这个人呢? 「梦」是个很有威力的东西,它可以助你安歇,又能令你阔步向前。 医生的梦 我的第一个梦发生在十五岁中学毕业时。那时我希望...


 一隻小昆虫尚能挣扎求存不放弃,何况我这个人呢?

  「梦」是个很有威力的东西,它可以助你安歇,又能令你阔步向前。
  医生的梦  我的第一个梦发生在十五岁中学毕业时。那时我希望可以不劳而获地把毕业试考好,然后顺利读预科、升大学、当医生,好像我的堂兄一样。可是这个梦很快就破灭了,因为我的会考失败了。记得当时思想十分天真,喜欢想一些理性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往往人生就是这样开始的。  第二个梦也是发生在十五岁,会考成绩衹有四科合格,当时是一九六七年。在我的教会,有一位朋友跟我一样也是会考失败者。我们找一个地方坐下,还有一位教会的大哥哥陪伴 我们,他在大学主修生物科。他关心我们,问我们将来有甚麽打算。我当时回答:没有甚麽计划,因为考试失败了,母亲也不鼓励我继续读下去。当我们交谈的时候,那位哥哥指 牆边的一隻蝴蝶叫我们留心看,原来这隻蝴蝶失去一边翅膀,正在挣扎 用力往上飞。他告诉我们,这隻蝴蝶能挣扎很久而不会掉在地上,我们也好像牠一样还要努力活下去。这个经历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也得到很大的鼓励。我明白到,一隻小昆虫尚能挣扎求存不放弃,何况我这个人呢?于是,我下定决心再读书,但这实在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为我原来就读的中学是名列前茅的香港名校,没有几个人会考试不合格的,而我就连离校证明书也拿不到。  其后,我转到一所私立中学重读,第二次会考成绩不错,但我仍不知如何走下一步。于是我到教会去,碰到我的主日学老师,她是牧师的太太。我把近况告诉她,她便介绍了一份为期一个月的工作给我。原来她是一间小学的校长,学校正需要一位代课老师,我便成为这间学校的「暂用教师」,因学历不合乎要求。上班前的几个月心情很差,如果不是仍然想 那隻蝴蝶,我会十分灰心,因为从小都没有试过这麽不顺利。上学了,我所教的是小学四年级,初当教师的心情真紧张,很多事情都不会,一面教,一面怕。后来校长问我是否有意教下去,她可以到教育署把我的教师资格延期一年,我答应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时有一位新聘的教师突然染上急病去世,我才有这机会暂时当教师。
教师的梦  新的一个梦又开始了,我希望可以当正式教师,因为我十分喜欢学生,也教得很有兴趣。可是到了翌年六月,教育署的许可证期满,校长再不能聘用我了,她鼓励我报读师范课程。可是,我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一等又是几个月。在这段日子,虽然找不到工作,心中却念念不忘当教师的事。有一次在报刊看见一个招聘教师的广告,我便跑去应徵。接见我的是我的校友,他告诉我在大屿山的大澳有一个适合我的岗位。可是路途远,而当时的交通也不便利,一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我没有接受这份工作,因为我希望週六能在教会的少年团契当导师,又希望能多留在家中,也能在晚上继续进修等等。我请他为我再找一个岗位,他答应了。当天下午收到他的电话,他替我找到一份教学的工作,地点在九龙的郊区西贡。虽然路远,但每天都能回家,我便接受了这份工作。于是,每天早上五时多起床,上课时间是八时十五分,又要坐船,又要乘车,还要走上山才能到达学校,所教的是渔民子弟,十分单纯,我也十分开心。这一年训练了我说话的技巧,因为那些小朋友在渔村长大,说话带有乡音,跟他们说话必须用简单的语言才能使他们明白。我学会用浅白的语言表达,就算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听懂我的话。  那一年,我希望可以白天工作,晚上继续读书,准备将来投考中文大学。母亲就请一位朋友为我在西贡找个地方居住,找到的是一个货仓,在我任教的小学附近。那个货仓最可怕的是,一推开门就有很多昆虫和四脚蛇从上面掉下来,这个经历虽然辛苦,但要学习锻鍊自己。而使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是我有个教师梦。一年过去了,我又拿 小学校长的推荐信投考师范,结果还是一样,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
儿童工作的梦  后来我应徵过很多行业,可是都没有结果。偶尔在报纸上,我找到一份儿童工作,在二百位应徵者中选上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份工作叫「社会工作」。得到这份工作,却要放弃週六在教会当团契导师的事奉,后来有个特别的机会让我反省到,传福音未必只在指定的地点。于是,我和中心主任商量开设一些儿童组,我把以往在教会中所学的应用在小组中。一星期中,我负责带五个小组,就这样做了四年。直到一九七七年我再读书,在理工学院修读社会工作课程。二年后我返回原来的中心工作,开始接任「外展工作」,就是接触一些边缘青少年。我负责西环木屋区的外展队,每日接触的青少年从小就讲「粗口」、赌钱、吸烟、吸毒,跟我自幼在教会的生活完全不一样。这份工作我做了三年,我开始发现自己对辅导工作比儿童工作更有兴趣。
辅导中心的梦  我把从外展队中所得的经历向一些教会的青年人分享,我们一共有十个人,每週日都在我家聚集学习辅导,并计划十年后成立一个辅导中心。我们一起储蓄,其中一位成员的妈妈愿意将来把房子卖给我们作为会址。可惜,这个小组只维持了一年,这个梦只好由我一个人继续下去。在外展工作的经历中,我明白到要改变一个人,单靠社工以个桉的形式跟进,多半只能帮助解决一些较表面的问题,生命的改变需要长期生活在一起,用生命影响生命。我希望推展这个概念,便在一九八二年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到外面闯一闯。本 基督的信仰,我进入「基督少年军」工作,成为当时的总干事。在这个机构中工作了四年半,职员由最初的三位增至十多位,还开始了一间青少年中心。在这几年中,我在社工方面的知识都能用得 。  一九八六年,我在中文大学完成了学位课程,同时也离开了「基督少年军」。当时我心中仍有一个梦,我知道如果要建立一所专业的辅导机构,就必须有更多的直接辅导经验。于是,我开始接触弱智儿童的工作,这是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范畴。要带 几个有严重问题的儿童是需要很大的耐性,对他们不能动怒,只能靠彼此建立的默契。这两年的经历是体验多于学问。  我再踏足另外一间机构,聘请我的是一位基督徒医生,目的是要进行一些有关精神病患者的研究,他希望我负责跟进一些刚从医院裡出来的精神病患者,一共六十多人。三年的研究目标是引导这些病人能重新过正常的生活,不要再自杀。这位医生故意找一个没有这方面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人,所以我给聘用了。工作过程中,他没有给我指导,完全是靠自己摸索。这三年的经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也很珍惜这方面的体验,在我跟进的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家中是没有电灯的(因为没有交电费),我们就在漆黑的环境中面对面交谈,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由于他们不洗澡,所以臭味扑鼻。幸好我曾有三年之久在一个垃圾站旁的木屋区做康乐辅导工作,所以多臭的味道对我也没有影响。跟精神病患者谈话需要极高的警觉性和敏感度,以免说了一些刺激他们的话,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训练。三年来,情况令人满意,有很多人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的也很少旧病复发,甚至有的更重新和家人来往。我心想:如果没有西贡的黑仓和垃圾站的恶臭「训练」,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三年过后,即一九九一年,我进入香港大学修读硕士课程,主修心理治疗,当时幸蒙一位朋友提名荣获香港第一届优秀社工奖。
工商训练的梦  硕士课程后,我在理工大学执教五年,工作是带领学生实习,对我来说是工作自由。那时,我读《圣经》看到保罗决心要到一些未有人传福音的地方去。我想:我又应该到甚麽地方去传福音呢?我终于接触了商界,原因是理工有一个科名为「职业社会工作」,是进入工商界为员工作辅导,并且作一些人际关係的训练。  我的梦又开始了,也许可以发展一个新事业,就是进入那些有钱人和拜金主义者中,这是基督福音一直以来不容易进入的。当时有一位朋友请我为一间药行的员工做压力管理训练,这是我第一次在工商界中主持训练,当时是一九九二年。与从前不一样的,是这个群体中所谈及的都是金钱和物质享乐。在许多行业中,我见到人的价值只在乎优胜劣败,都在竞争的痛苦中,我希望基督徒可以向他们介绍何为内心的平安。在最近两年,我开始做生意,开了一间公司。因为有一位星加坡的基督徒找我,希望我跟他合伙做生意。他是一位读策略的博士。由他负责担任公司顾问,而我负责讲座部分。当时我已经离开教学工作,全职投入这份新工作。
贡献教会的梦  其实,我离开大学是另有原因的。一日,香港某神学院请我讲早会,会后一位西教士跟我商量,希望我能担任他们的心理学讲师。起初,因为与大学的工作时间不能配合,所以没有答应。但离开时,我有一个念头产生,知道应该放弃大学的工作,把所学的贡献教会。我立刻回头答应了那位西教士的邀请,每週上课一天。然后,我回到大学请辞,同时收到另一位传道人来电,请我到他们的中心任教辅导学,反正有时间,我便一口答应了。这些工作都是没有收入的,但我从来不为这个问题担心。就在这时,现在与我合伙开设公司的那位基督徒就来找我。原来从前我在教会的青年团契中作导师,其中一位团友就是他现在的职员,这位团友向他提起我,他便跟我接触。其实我是没有甚麽钱的,但他却愿意跟我合伙。听起来也相当传奇,过去我的收入百分之八十是来自教书,而聘用我的都是基督徒。我从来没有登过任何广告就有人来找我工作,使我体验到《圣经》中的一句话:神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祂会预备我们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在一个又一个的梦中,是我们未曾想过的。  这些梦,一个接一个,十分有趣。在我十五岁时已有很多梦想,但却实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看见信仰是教人等候,忠心的等而不是一蹴即达。神的时间到了,自然水到渠成。若是提早发生,对我们没有好处,因为我们担当不了人。  在我的经历中,看见神一个又一个的训练课程,等待将来有所作为。所以,在我们最黑暗和苦闷的时候,可能就是神磨练我们最精彩的时间。这些磨练证明我们又升上一级了,因此应该为 所受的磨练而感到光荣,圣经说:神的恩典是够我们用的。当我们受训完毕,便能见到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为日后作预备,使我们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
○ 口述:余德淳/整理:林志伟

1


    分享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