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十四章
施洗约翰的惨剧(十四1-12)
在这施洗约翰之死的惨剧中,剧中主角的描写,十分详尽和生动。
(一)约翰本身:希律认为约翰有两件错处,(甲)他过份地得孚众望,约瑟夫也记叙了约翰的死,他的记载就是根据这个观点。约瑟夫写道(犹太古史,十八卷,五章二节):‘有许多人因为受他话语的感动,成群结队地就近他,希律惟恐约翰对百姓的影响太大,也许会转变成叛变的势力(因为人们似乎乐意遵从他所要他们去做的每一件事),就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处死,以绝后患。由于希律多疑的癖性,使约翰成为一个囚犯,被送往马开如斯处死。’按照约瑟夫所描述,希律杀死约翰是因为怀疑与嫉妒。希律就跟那些软弱、多疑、惊惶的暴君一样,除了处死之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置一位可能的敌手。
(乙)可是福音书的作者对于这个故事却有不同的看法,这并不是故事有甚么不同,而是从不同的观点来叙述同一的故事。他们认为希律杀死约翰,是因为约翰是一个说实话的人。责备一位暴君总是一件危险的事,而约翰偏偏就这样做了。
事实很简单,希律安提帕娶了亚拉伯的拿巴提人之王的女儿为妻。他有一位住在罗马的哥哥,也称作希律,福音书的作者称这位罗马的希律为腓力,他的全名可能是希律腓力,或者由于希律家复杂的婚姻关系使他们含混不清。这位住在罗马的希律是一位很有钱的平民,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国土。希律安提帕到罗马去的时候勾引了他的嫂嫂,劝他离开他的哥哥跟他结婚。为了要做这件事,他首先必须摆脱自己的妻子。我们往后就看到他这样作,对自己的结局是多么地不幸。除了道德方面的问题以外,希律王做这件事已经违反了两条律法:他毫无理由地跟他的妻子离婚,又娶了他的嫂嫂,犹太人的律法禁止这种婚姻。约翰毫不迟疑地责备他。
责备一位东方的暴君永远是危险的,约翰因此签署了他自己的死亡证书。约翰是一个无所畏惧斥责罪恶的人。当约翰诺克斯(John Knox)本着他的原则与玛丽皇后对立的时候,皇后问他是否认为敌挡一位统治者的权威是合理的。他回答说:‘夫人,如果王子超越了他们的规范,人们就可以抗议,甚至罗黜他们。’这世界对于将生命置于度外,勇敢地指责君王的和王后,说他们违犯了道德律是危害了自己灵魂的人,亏欠良多。
(二)希罗底:希罗底是很有野心的,而正因此才促使希律毁灭。在此我们注意到希罗底的三种罪行:她是一个丧失了道德与贞洁的妇人;她也是一个报复心切的妇人,虽在公正的判断之下,仍旧心中怀怒蓄意报复;而最坏的可能就是她为了实现复仇的目的,竟不惜利用她自己的女儿。如果她自己设法向揭发她丑行的神人报复,已经是够坏了,现在她竟利用她的女儿达到她毒辣目标,使她的女儿也变成与她一样的大罪人,更是罪大恶极了。为了达到个人某些邪恶的目的,竟使自己的孩子沾染罪恶的父母,还有其么比这更坏呢?
(三)希罗底的女儿撒罗米:撒罗米一定相当年青,可能祇有十六、七岁。不论她的将来如何,在这件事上,她的确犯了更为严重的罪。在她的内心一定有一种不知耻的因素。一个皇族的公主竟如舞女跳舞,这种舞蹈都有不道德的暗示,而且一位皇族的公主在公众面前献舞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希罗底一心一意想报复那公然责备她的人,丝毫也不为辱没她女儿优雅的风度设想。
希律的败亡(十四1-12)(续)
(四)演员表中的第四位人物就是希律自己,人们称他为分封王,按字义来说就是第四区的统治者;但是在这里被通用为一国家中部分领土的统治者。大希律王有很多儿子,在他临死以前,把他的国土分为三份,在罗马的同意下,把它们分结三个儿子。他把犹太与撒玛利亚留给亚基老;北方特拉可尼(Trachonitis)与以土利亚(Ituraea)的国土留给腓力;加利利与比哩亚留给希律安提帕,也就是本文所提到的希律。希律安提帕原来并不是一位特别邪恶的君王,但是他在这件事上开始踏上了自毁的道路,请注意与希律有关的三件事:
(甲)他是一个在良心上有罪恶感的人。当耶稣逐渐闻名的时候,希律立刻得出这是约翰再世的结论。俄利根对于这件事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意见,他指出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与约翰的母亲以利沙伯原为近亲(路一36)。也就是说耶稣与约翰有血统的关系。俄利根说有一种传说论及耶稣与约翰的外貌长得很相像,的确很可能如此。如果真是那样希律良心上罪恶感的出现就更有理由了。一个人不能凭着除灭一个反对他的人,使他自己成为无罪,希律就是个最好的证明。既有良心的存在,人的控告即使除灭, 神的控告决不会静默无声。
(乙)希律的行为是一个懦夫典型。希律为遵守一个愚昧的诺言,而破坏了一条重要的律法。他答应要送给撒罗米所要的任何东西,却丝毫也不想一想她会要些甚么。他知道答应了她的要求,遵守了这个诺言,就是破坏了一个更重要的律法,可是他宁愿遵守诺言,因为他是一个不肯认错的弱者。希律惧怕妇女的脾气,胜于惧怕道德律。他惧怕宾客的批评,也许是嘲笑,胜于惧怕他良心的声音。希律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明知故犯者;这种立场并不是刚强的标记,而是软弱的标记。
(丙)我们已经提及希律在这件事上采取的行为,是他自取毁灭的开始,事实上确是如此,事实上确是如此。希律勾引了希罗底并与其妻离婚的结果,自然使他的岳父拿巴提王亚哩达(Aretas)痛恨希律加诸他女儿的侮辱。他向希律宣战,狠狠地把他击败。约瑟夫评语如此说:‘有的犹太人认为希律军队的毁灭是出于 神,这是他对抗施洗约翰的一个惩罚。’(犹太古吏十八卷,五章二节)实际上希律祇好求救于罗马来为他处理善后。
希律与希罗底不合法与不道德的关系,从开始就带给他不少的困扰。但是希罗底对于他的影响并没有到此为此。数年以后加力古拉得了罗马的王座。那时在特拉可尼与以土利亚两地作王的腓力已经去世,加力古拉把这个希律家的省份给予亚基帕,并赐给他王号。亚基帕的这王号引起了希罗底的嫉妒,约瑟夫说:‘她无法隐藏对于他的嫉妒使她何等地痛苦。’(犹太古史十八卷,七章一节)她嫉妒的结果,使她鼓励希律到罗马去要求加力古拉封他为王,因为希罗底决心要作皇后。‘我们到罗马去吧!’她说:‘因为再也没有比获得王位更值得我们花费心力与金银。’希律很不愿意采取行动,他原是一个天性懒惰的人,他也豫料到前途困难重重。希罗底仍坚持到底,希律正准备动身往罗马去的时候,亚基帕派遣使者先下手一步,控告希律准备反叛罗马,结果加力古拉相信了亚基帕的控告,把希律的省份和他全部的财产没收给予亚基帕,并且把希律放逐到远方的高尔(Gaul),在该地忧闷至死。
希律终于为了希罗底的缘故失去了财富、王国,并且被放逐到遥远的高尔苟延残喘地存活。希罗底惟有在这里显出她的一点伟大和慷慨。其实她是亚基帕王的姊妹,加力古拉告诉她,他无意没收她私有的财富,并愿为亚基帕王的绿故,让她留下来,不必陪伴她的丈夫过放逐的生活。希罗底回答说:‘王啊!你对待我实在宽宏大量,可是我对我丈夫的爱,使我不能接受你的恩惠,因为我既在他冒盛的时候作了他的伴侣,决不能在他遭遇不幸的时候弃绝他。’(犹太古史十八卷,七章二节)因此希罗底伴随其夫希律同被放逐。
希律的故事就是罪恶带来刑罚的一个证明。希律初次勾引希罗底的那一天真是一个不幸的日子,这不贞的行为导致了谋杀约翰,终于使他自己遭遇痛苦的结局,除了爱他又毁了他的女人以外,他已经失去了一切。
同情与能力(十四13-21)
加利利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独处的地方,到处都拥满了成群的人。其实加利利只是一个很小的乡村,从南到北五十英里,从东到西二十五英里。约瑟夫告诉我们,当时这小小的地方竟有两百零四个镇,每处地方的人口均一万五千人以上。在人口如此稠密的地区,无论在甚么时候都不容易避开人群的骚扰。可是在湖的另一边却很安静,该湖最宽之处仅有八英里,耶稣的朋友有的是渔夫,搭上其中的一条船,驶往湖的东边得到安静的休息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正是耶稣听到约翰死讯的时候所行的。
有三个简单而自然的理由,说明耶稣为甚么要找一个单独的安静之处。祂是人,祂也需要休息。祂从来不会自动地冲到危险里面去,在这种时候最好能够隐退一下,以免祂会过早地遭遇到约翰同样的命运。而最要紧的是十字架越来越向祂迫近,耶稣知道祂必须在遇见人以前,先遇见 神。耶稣要在安静的地方寻求身体的休息,使心灵的力量加强。
但是他并没有达到目的。般在行进时很容易被人看见,因此众人就聚集在湖的另一端,当祂到达的时候,他们正在那里等着祂。耶稣就医治他们,直到傍晚,祂在他们跋涉长途回去以前,给他们吃刨。在耶稣的神迹中,很少有几件神迹像这次的神迹这样富有启示性:
(一)它告诉我们耶稣的同情。耶稣一看到这群人,祂内心的深处就大大地受感动。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耶稣到这里来是为了求平安、静息与独处;现在反而遇到了一大群迫切地有求于祂的群众。祂很可以恨恶这些人,也可以认为他们简直就是讨厌,并且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们有甚么权利续继要求占据祂独自安静的时间?难道祂不该有安静休息,不该有属于祂自己的时间吗?
但耶稣并不是如此,祂不但不以他们为厌烦,反而为他们动了慈心。伟大基督徒披雷曼奈德(Premanand)原是一位高阶级、富有的印度人,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从古至今我们对于非基督徒的世界有着同样的信息,就是 神是关心的。’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决不应该过于忙碌,而没有时间去关心别人;我们决不能把他们当作麻烦与累赘。披雷曼奈德写道:‘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每当我自己或任何其它的宣教士,或印度的牧师对任何一位受过教育,并有思想的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访客,有一点不安或不耐烦的表示,或者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时间不多,或者因为这是午餐,喝茶的时间,我们无法等待,这些追求者就立刻丧失,而且永远也不回来。’我们决不要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径地望着钟表,好像我们是多么迫切地想要摆脱他们一样。
披雷曼奈德还提到另一件可能使基督教孟加拉国(Bengal)的传播完全改观的事。‘这是第一位印度的省主教坐失良机,未能与孟加拉国的学者维第阿沙加(Pandit Iswar Chandar Vidyasagar)经正式的仪节相遇的故事。这位学者曾被派来作为加尔各答印度团体的代表人,要与主教及教会建立友好的关系。维第阿沙加原为加尔各答城印度大学的创办人,一位社会改革家、作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未蒙接见,失望而归之后,在加尔各答有学识,有败富的居民中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团体,专门反对教会、主教与及基督教的传播。……一个教会中的圣职人员,为了遵守一个仪式,竟把一个朋友变成一位仇敌。’由于某一个人私下的时间不能受干扰,必须要经过正式的途径才能接见,使基督徒丧失了多么好的机会?耶稣从来也不会讨厌任何人,即使在祂全心渴求安静与休息的时候也是一样,作祂的跟随者也必须如此。
(二)我们在这个故事中看到耶稣的见证:所有的恩赐都是从 神那里来的。祂拿起食物来裞谢。犹太人饭前的祝谢十分简单:‘耶和华我们的 神,宇宙的主宰,从地上赐给人食物的主是有福的。’可能这就是耶稣用来祝谢的话,因为这是每一个犹太家庭所通用的谢词,我们在这里看到耶稣表示祂带给人的是 神的恩赐。我们对于人的感谢已经够少,对 神的感谢就更少了。
门徒在基督的工作中的地位
(十四13-21)(续)
(三)这件神迹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门徒在基督的工作中的地位。这段故事告诉我们,耶稣递给门徒,门徒再递给众人。耶稣在那一天藉门徒的手工作,今天祂仍旧如此。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对着教会中这最核心的真理。门徒若没有他的主就毫无办法,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可是主若没有祂的门徒,亦是毫无办法,也是一样的真确。如果耶稣要做成一件事,如果祂要教导一个小孩子或帮助一个人,非要有一个人帮助祂去做不可。耶稣需要人,藉着人祂可以行动,藉着人祂可以说话。
当披雷曼奈德早期追求真道的日子,他在伦齐(Ranchi)遇见了怀德雷(Whitley)主教。他写道:‘主教每日与我一同读经,有时候我同他念孟加拉国话,我们在一起用孟加拉国话交谈。我同他一起住得愈长久,我与他愈亲近,他的思想与教训,把基督启示给我。当我真正看到主教在日常生活中所透露的爱心、牺牲、舍己的基督的生命时,我对于基督就有了新的异象,他对于我真正成了基督的书信。’
耶稣基督需要藉门徒而工作,藉着他们才可以使祂的真理和慈爱进入别人的生命。祂需要能接受祂赐予的人,这样他们才能给予别人。没有这样的人,祂就不能工作,为着祂而作一个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工作。
如此崇高与重要的工作,很容易受到挫折而灰心。可是在这故事中另有一件事可以使我们振作起来。耶稣吩咐门徒给众人食物的时候,他们告诉祂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耶稣就藉着他们所给祂的行出了神迹。耶稣给予我们每一个人一件重大的、将祂自己传递给人的工作,祂并没有要我们拿出我们所没有的光辉、质量与排场。祂对我们说:‘照你的本相到我这里来,不论是多么地配备不足;把你所有的献给我,不论多么微小,我要大大地使用在我的工作上。’在基督的手里少会变成多。
(四)在这件神迹的末了,有一个小地方很感动人,就是把剩余的收拾起来。甚至当一件神迹可以充足地使人得饱,也不要有一点的浪费。在此地要注意的是 神的赐予是慷慨的,但人决不可浪费 神的恩赐。 神慷慨的赐予以及我们智慧的运用必须携手并进才行。
行一件神迹(十四13-21)(续)
有人念了耶稣的神迹,认为并不需要去了解它,让他们保留在单纯甜蜜的信心中永远不受惊扰。有的人念了以后,心中发生疑问,认为非弄明白不可。惟愿这样的人不必感到惭愧,因为 神已走了不只一半路途来迎接那好疑问的心灵。不论我们用甚么方式接近耶稣的神迹,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我们决不要把它们当作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当作正在发生的事。它们并不是在历史中单独的事件,而是耶稣基督时刻与永远行动能力的彰显,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这件神迹:
(一)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饼和鱼简单的增加:这是较难以了解的,可能是只发生一次,在这世界上永远不会再重复:我们若有这种看法,就要以此为满足,但也不必对于想要用另一方式来了解的人,加以批评或非议。
(二)有许多人在这件神迹中看到圣餐的仪节,他们认为那接受少量食物的人,就因此有力量完成他们的路程,并且得到了满足。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顿坐下来狼吞虎咽,满足食欲的大餐,而是共享一餐基督属灵的筵席。如果真是如此,每当我们坐在主的桌前,也就是这神迹再一次的重演,因为我们在主的桌前获得属灵的粮食,使我们在 神引道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下,以更坚定的步代,更雄伟的力量勇往直前。
(三)有的人看见这个神迹认为它一方面十分自然,另一方面也实在是一个神迹,总之是十分宝贵的。试想当时的情形,有一大群人,天色已经晚了,他们都很饥饿。但是难这一大群人越湖而来连一点食物都没有?不论是多么少,他们总会带一点吃的东西吧!现在黄昏已经来到,他们都感到饥饿。可是他们也很自私,不肯把他们所有的拿出来,惟恐分给别人自己不够,所以他们宁可把食物留在口袋里面,却不愿把少量的食物拿出来分享。于是耶稣带头,先把祂和门徒所有的加以祝福,邀请和微笑着分给别人。众人都开始分享,在他们还没有了解是怎么回事以前,已经是够大家享用而且尚有余裕。
如果这件事真是如此的发生,这就不是饼和鱼份量增加的神迹,而是因着与耶稣的接触使自私者变为慷慨者的神迹,这是在埋怨的心中产生爱的神迹,是男女们因有基督在他们里面除去心中的自私,获得改变的神迹。如果真是如此,基督真正是亲自来喂养了他们,差遣自己的灵住在他们里面。
我们如何了解这件神迹,并无关紧要。但有一件事是确实的──当耶稣在那里的时候,疲乏的得到安息,饥渴的灵魂得着饱足。
困难之时(十四22-27)
本段经文的功课是非常清楚的,但当时发生的情形却相当模糊。我们首先回想这件事情当时的情景。
耶稣使群众得到饱足后,吩咐祂的门徒离开,马太说祂‘催’他们上船,先渡到那边去。初看起来,这个催字真有点奇怪。可是我们如果翻阅约翰福音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就会发现它的解释。约翰告诉我们,众人得到饱足以后,他们要强迫祂作王(约六15)。这是一阵众望所归喝采的浪涛,在这激动的巴勒斯坦地方,一次革命可能就要开始。这是一个危险的情况,而门徒也可能使它更为复杂,因为他们还在想望着耶稣获得地上的权柄。耶稣打发门徒离开,不愿他们被卷入其中,因为祂单独才最能应付当时的情况。
祂在单独的时候,就一个人上山去祷告,那时黑夜来到。门徒动身回到湖那边去,这时湖上突然有闻名的风暴来到,他们在风浪中挣扎对抗,却没有甚么进展。那个晚上,耶稣绕着湖的上端走到对面去。马太已经告诉我们,耶稣使众人吃饱足时候,祂要他们坐在‘草地上’,藉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定是春天,很可能是靠近逾越节的四月中旬。这番推测倘属正确,应该是满月。古时候的夜晚分作四更──下午六点到晚上九点,晚上九点到十二点,半夜十二点到上半夜的三点,上半夜的三点到清晨的六点。所以在上半夜的三点钟的时候,耶稣在湖北端的高地上走下来,清楚见到他们与风浪搏斗,准备到岸边来帮助他们。
在此处很难知道到底发生了甚么事情。我们在廿五至廿六节之中,两次念到耶稣‘在海面上走’,奇怪的是在希腊字中,这两处地方用的字不一样。在廿五节用的是epi ten thalassan,可译作‘海面上’或‘向着海’;在廿六节用的是epi ten thalasses 是‘在海上’,实际上跟约翰福音廿一章一节用的是同样的句子,该处译作‘海边’,就是指提比哩亚海边而言。而且在廿五、廿六节两处地方所用的‘走’字peripatein是指‘徘徊’的意思。按希腊文的字义来看,这段经文有两个可能的解释。它可能是描述耶稣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迹,也可能是指门徒的船被风吹到湖的北端,耶稣从山上下来,在月光底下看他们的挣扎,祂穿过海岸的的浪花与波祷走上前去帮助他们;因为祂来得十分突然,他们看见祂就非常惊慌。这两种解释都很可能,有的人喜欢接受这一种,也有人喜欢接受另一种。
我们不论选择那一种的希腊文解释,并没有多大关系,但这件事的含义却十分清楚,在门徒有需要的时候,耶稣到他们那里去。当风不顺,人生充满了挣扎的时候,耶稣就赐下帮助,甚么地方有需要,甚么地方就有耶稣的帮助和拯救。
人生常有逆风。有时候我们面对着,生命对于我们自己、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试探、我们的忧伤与我们的抉择无非是一种挣扎;但没有一个人是在单独地挣扎,耶稣要越过人生的风暴中来拯救我们,伸出祂的手来,用祂镇静,清晰的声音吩咐我们要勇敢,不要惧怕。
我们怎样接受这件事并无关紧要,它比耶稣曾在遥远的巴勒斯坦的一次风暴中所做的事更加重要得多的,是当我们在风不顺,又被人生的风暴几乎淹没有危险中,这是祂随时为属祂的人要作之事的记号与象征。
崩溃与复元(十四28-33)
在新约圣经中再也没有一段经文,比这一段更充份地显明彼得的性格。它告诉我们与彼得有关的三件事。
(一)彼得的行为十分冲动,并不经过思想。彼得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就是他常常不面对真相,也不计较代价。当他坚定地向耶稣表明他至死不移,永不动摇的忠诚的时候(太廿六33-35),然后又否认了他的主的名。所以有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彼得主要的难处是他受着他的心所控制;不过虽然他有时会失败,他的心永远是纯正的,而且他内心常常是充满了爱。
(二)我们已经看到,彼得冲动的行为,时常使他失败忧伤。耶稣认为一个人在采取行动以前,必须对于不幸的后果有多方面的顾虑(路九57,58;太十六24,25)。耶稣完全诚实待人;祂总是劝勉人在走上基督徒的道路以前,先要注意跟随祂是如何困难。许多基督徒的失败就是感情用事,并没有计算好代价。
(三)彼得决不会失败到底,因为每当失败的时候,他就抓住基督。彼得最奇异的地方就是他每次跌倒,每次都爬起来。甚至他的失败,竟会使他与耶稣基督越来越接近。这的确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有人曾说,一位圣人并不是一个永不跌倒的人,却是一个每当跌倒了,就爬起来,再继续往前的人。彼得的失败只有使他更爱耶稣基督。
这几节经文以另一个重大的真理为结束。耶稣一走上船,风浪就平静下来。这真理是说,只要是有耶稣基督同在的地方,最大的风暴也会平静下来。奥立芙薇昂(Oliver Wyon)在她所写的:思念祂(Consider Him)一书中,引证撒勒的圣佛兰西斯(St. Francis of Sales)信中所提到的一件事。圣佛兰西斯曾留意在他所住的乡村地区的一种风俗。他时常注意到有一位农家的女仆,越过田地到井旁去汲水;他看到在她提起满满的一桶水以前,总要先放一片木头在水里。有一天他走到女子跟前问她说:‘你为甚么要这样做呢?’她显得很惊奇,然后用理所当然的口气回说:‘为甚么?为了使水不会泼出去……使水可以平稳!’后来这位主教写信给朋友提到这故事,并且还加上一句:‘所以每当你心中有烦恼和激动的时候,把十字架放在你的中心,使它保持平稳。’在每一次风暴紧张的压力之下,耶稣的同在,以及十字架所流露的爱,带来了和平,稳定与镇静。
基督的使命(十四34-36)
这是马太记载的一段几乎不加色彩的、连接上下文的经文。这种一两句话的福音故事,很容易从眼前略过,以为不重要:但是它倒很能够把耶稣显示出来。
(一)在其中有美丽的成分。不论耶稣在甚么地方出现,马上人们就会拥上来,吵闹着要祂的帮助;祂从来也不会加以拒绝。祂医治了所有的人。这里并没有提到祂的传道或教训,只是简单地记载祂的医治。耶稣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祂藉着向人显示 神是甚么样子来教导人 神是甚么样的。祂不用告诉人 神的眷顾,只是显示给人看 神的眷顾。单单用言语传讲 神的爱,却不以行动表明 神的爱,是用处不大的。
(二)在其中也有令人悲叹之处。凡是念了这段经文的人,都会看到这个冷酷的事实:就是千万的人需要耶稣,只是为了要从耶稣那里有所得着;等到他们获得了医治,就不愿意再往前进。人往往只要基督教的权利,却不尽基督教的责任。我们常常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记念到 神。忘恩负义是最丑陋的罪行,这是人们对 神与耶稣基督最经常犯的罪行。──《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