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十四章
有价值的生命(十四1~12)
耶稣在加利利所行的神迹奇事,使分封王希律感到这是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第3~12节是倒叙几个月前发生的事,解释为何希律对臣仆提及约翰之死。
这“分封王希律”是希律安提帕,当他的父亲大希律在主前4年去世后,他便被罗马王任命为加利利与比利亚的王,直到主后39年被放逐为止。安提帕休弃了原配,另娶同父异母兄弟腓力(不同分封王腓力)的妻子希罗底为妻;这希罗底又是他同父异母兄弟亚里斯多布鲁的女儿。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娶兄弟的妻子是违法的,尤其是当时腓力仍在生,这行为更显得卑劣。施洗约翰就是因为指摘这段不合法的婚姻,而被囚禁于死海东部的马基勒堡中。
希罗底是个阴险狠毒的妇人,她在公正的判断下,依然怀恨于心、蓄意报复;更可耻的,就是她竟然利用自己年幼的女儿以达到目标。安提帕的表现显明他是个典型的弱者,他为着遵守一个愚昧的诺言,为着个人的面子,便不惜埋没良心,杀害一个被众百姓爱戴、也是自己敬佩的人。他们这一切的罪行,其实只在加速惩罚的来临。
我们也许会为约翰的死感到无限惋惜:一个正直、忠心、谦卑的传道者,竟然英年早逝,而且死得如此羞辱、不值;然而,人生命的价值,是不能单以它的长短来衡量的。从不同的福音书记载耶稣对约翰的评价中,我们可以肯定他完全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已把一生的时光奉献在神的手中,从事神要他承担的工作。你打算怎样运用前面的时光?你是否已把一生奉献给神,愿意活在祂的旨意中?让我们都向神立志,从今天起,过一个更能讨祂欢喜的人生。
祈祷 主啊,我再一次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祢,求祢悦纳和使用。
丰足的供应(十四13~21)
“耶稣听见了”这句话,不是指祂知道了施洗约翰的死讯,因为这件事已不再是新闻,而是指祂得知自己不受希律安提帕的欢迎。“野地”是指加利利海东北部、伯赛大附近的僻静地方;他们退到那里的原因,可能是想暂时离开安提帕的管治范围,也可能是想得到休歇的机会。然而,他们即使走到这样的地方来,群众也跟随着祂。慈爱的主耶稣从不吝啬祂对百姓的同情与怜悯,也不厌烦他们的打扰,祂照常治好他们当中的病人,还顾念他们肉身的需要。
这事再次向我们显明耶稣那无私的爱。主的一生,不论行事或说话,都是以叫别人得益处为依归,而全不顾虑一己的得失,这种为他人而活的人生,是具有最崇高价值的,也是我们应当效法的。
耶稣明知门徒没有足够的食物,但仍吩咐他们供应群众的需要,目的是要门徒认识清楚自己的欠缺和限制,因而愿意谦卑地倚靠神的大能。一个肯承认自己软弱的人,才会有足够的容量领受神丰盛的恩惠。饼和鱼都是平民日常的食物,“五饼二鱼”是群众中的一个孩童携带的。耶稣依照犹太人进食前的习惯,为食物祝谢;祷告时举手望天是他们一般的做法。“篮子”是犹太人随身带备以盛载食品和杂物的器具。主的供应不单是足够的,更是丰富且有余的。
这神迹同时表明,主愿意与人同工去完成他的计划──他先把饼和鱼递给门徒,然后门徒再递给众人。主从前藉门徒的手作工。祂今天也要藉着我们把救恩、爱心与关怀,传递给世界上有需要的人,我们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把自己完全交托在祂的手中,祂便能大大的使用我们,使我们成为多人的祝福。
祈祷 主啊,我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托给祢,让我成为他人的祝福。
耶稣履海(十四22~36)
·海面上行走(22~33)
当耶稣给五千人吃饱后,便催促门徒登船;这行动是有需要的,因为根据约翰福音的记载,当时的百姓群情汹涌,认定耶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并且强迫祂作王。耶稣恐怕门徒受到群众这种激情的感染,于是吩咐他们赶快离开;“先渡到那边去”是指渡到加利利海的另一边,可能他们相约在该处会合,然后再往西行。祂劝喻群众冷静散开后,便独自走到山上祷告。在父神面前安静和等候的功课,是主从来不会忽略的,尤其是当祂需要面对重大抉择的时刻,祂会更看重祈祷。神的儿子尚且这样重视祷告,你的祷告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四更天”(即凌晨三时至六时)的时分,耶稣特意让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行走。旧约圣经时常描述神是全宇宙的主宰,拥有无比的能力可以制止狂风和巨浪;如今耶稣的行动,正显示他具有旧约圣经中的耶和华神的大能,足以掌管自然界。
彼得试图在海面上行走,要往耶稣那里去,但半途因看见环境恶劣而害怕起来。耶稣指出彼得的失败,是由于他失去信心的缘故,其实当时彼得只要单单注目在耶稣身上,他便能够成功地到主面前。同样,当疾病、患难、痛苦等人生风暴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也要把眼目从环境转移到主的身上,否则我们只会更加消沉和沮丧。坚定的信靠主,祂必会保守我们安然渡过大小的难处。
·医治病人(34~36)
革尼撒勒是在加利利海西部,这是一片肥沃的平原。当地的居民对耶稣充满信心,因此他们的病人都得着医治,耶稣在这里再次向人类显明神的大爱。
祈祷 不论在顺境或逆境中,求主助我坚定的信靠祢。──《新旧约辅读》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