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马太福音第十六章

 

防备错谬(十六112

 ·求显神迹(14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原属两个不同的党派,平时由于政治和神学立场上的分歧而甚少接触,但在反对耶稣的事上却是同声同气、臭味相投。法利赛人一向认为耶稣行神迹是靠着魔鬼的力量,这次他们要求耶稣显个神迹,以证明祂的确是从神而来。耶稣指摘他们只晓得从天色预测气候的变化,却看不出祂的神迹和教训都是来自神。祂再次声明,在这个对神叛逆和不忠的世代中,约拿的神迹是他们唯一可见的记号。

  耶稣每一次施行神迹奇事,都只是为叫神得荣耀和叫人得益处,藉此把有心寻求的人带到神面前;然而,对于那些顽梗不信的人,神迹不但不能再在他们的生命中起作用,反而可能会成为他们进一步攻击的把柄,所以耶稣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我们要凭着信心来过每一天的生活;看见后才信的并不是真正的信心。

 ·酵与饼(512

  犹太人通常以“酵”来比喻罪恶的影响力;“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是指他们错谬的教训和虚伪的宗教生活。门徒只懂得从物质的层面去领会耶稣教训的意义,他们以为耶稣是在指摘他们没有带备足够的食物,于是耶稣向他们重提五千人和四千人吃饱的神迹,并且指出为肉身的需要忧虑是多余的,因为同行的主必定会供应一切。

  门徒的反应显示,他们虽已跟随了主一段时间,也曾看见不少神迹、聆听不少教导,但他们对主的认识和信靠仍然相当肤浅。我们也当自我反省,看看有否落在门徒的景况中。此外,我们还要学习仔细思想和切实遵行主的话,这样,我们对祂的认识才会不断地加增。

祈祷 主啊,我愿更多思想和遵行祢的话,更深经历祢的可靠。

 

彼得的认信(十六1320

  耶稣和门徒快要结束他们在加利利边境东北一带的行程时,来到分封王腓力所管辖之地区的首都西泽利亚·腓立比城。耶稣特意向门徒发出有关祂身份的问题,为要考验他们对祂的认识。从彼得的答话里,我们可以看见他对主的认识比以前是显著地增加了。较早时门徒可能已认为耶稣是弥赛亚,但他们对弥赛亚的观念和期望似乎与其它犹太人没有多大分别。此刻彼得认信的内容,显示他对弥赛亚的概念已有修改,他不仅承认耶稣就是他们所期待的弥赛亚,并且更进一步认识祂是神的独生儿子。

  耶稣对彼得的答案感到非常满意,认为这是天父所给予的指示,还称赞彼得是个有福的人。“西门·巴·约拿”即约拿(或约翰)的儿子西门;“属血肉的”是指脆弱的、有限制的人类。“彼得”与“盘石”两个字,在希腊文的读音很相似,而在亚兰文中更为接近。“教会”原意是指一群被呼召出来的会众;耶稣所要建造的普世性“教会”,并非建基于彼得身上,而是在他所承认的信仰上。“阴间的权柄”就是魔鬼的恶势力;“钥匙”是权力的象征。“捆绑”与“释放”是犹太文士的术语,用来宣告“禁止”和“准许”之用;这处却是指在福音里的饶恕和教会应有的管教上。彼得日后所发出的宣判,在有神的指示作为背景的大前提下,于天国里将获承认。其实,耶稣在这里赋予彼得的权柄,祂在稍后也同样赋予其它门徒。

  今日的教会仍然拥有主昔日所赋予的权柄:在传福音时向接受的人宣布“释放”,向拒绝的人宣布“捆绑”;在执行纪律时也是如此。然而,权柄总不能离开责任,作为教会的一分子,努力传扬福音和持守真理的见证,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本分。

祈祷 天父,求祢赐下启示的灵,使我认识祢更深。

 

预言受难(十六2128

  彼得在西泽利亚·腓立比的认信,在耶稣的工作上划下了一条分界线,“从此”是指祂开始向门徒谈及自己受难的使命。“长老、祭司长、文士”是犹太人最高的民事宗教法庭的成员。这时的彼得虽然已对弥赛亚的观念有新的理解,但他仍未能接纳弥赛亚要受死的事实,因为按照犹太人一贯的想法,耶路撒冷应该是弥赛亚登基的所在地,而绝不是祂受辱的地方。耶稣觉得彼得的规劝是旷野试探的重现,而彼得无意中成了撒但利用的工具,意图引诱祂离开父神的旨意,以其它方法去完成弥赛亚的使命。“绊我脚”原意是“使我陷入网罗”。“体贴人的意思”基本上是指依循人性害怕受苦的心态。

  耶稣自己既要在肉身受苦,祂的门徒也不能逃避相同的命运。“十字架”是罗马政府执行死刑的刑具,死囚须亲自背负十字架的横木前赴刑场。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已不可能再有“自我”,也要与一切个人的利益、希望和雄心永别。同样,耶稣教导所有跟随祂的人,要学习舍弃自己,并且预备为祂受苦;因为那些只会顾惜肉体生命、追求物欲享受的人,即使赚得全世界,最后也必一无所有;然而,那些因跟随主而舍弃肉身生命和享受的人,却要得着永恒的生命。“没尝死味以前”是指离世之前;“看见……国里”可以指“看见人子权力的彰显”,而稍后的登山变像可能是这话应验的事例。

  在现今的世代中,有不少信徒仍然深被罪恶世界所吸引,以追求短暂的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满足,以致在跟随主的事上犹豫不决、随波逐流。你的景况又如何?你是否一个体贴主的心意、按照祂所定的标准跟随祂的信徒?

祈祷 求主赐我愿为祢受苦的心志,助我每天背十架跟随祢。──《新旧约辅读》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