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四章
2 受试探 四1~11
福音书记载一短一长两个有关耶稣受试探的事;马可只提及耶稣受试探的事实(可一12~13),却没有报导其详细的经过,只有马太和路加(四1~13)提到三次受试探的经过,但在记载上路加颠倒了第二与第三次的顺序。
对马太而言,在耶稣公开进入他的传道生涯之始,他不但以受洗的仪式表明了他弥赛亚的身分和职责,也透过受试探来检定他的资格。耶稣是受试探的得胜者,藉着胜过试探的事实,展望将以十字架的死来达成的最终目的。耶稣的受试探是出于 神的旨意(四1),为 神的圣民启开得胜之路。在写作上,马太显然联想到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他看到耶稣和摩西相似之处(申九9~18),另一方面他也看见耶稣正如昔日的以色列人在旷野受试探(申六16,八3),只是耶稣没有犯罪(参见来四15)。
四1
旷野 可能指犹太的旷野,位于死海西方。
魔鬼 神的敌对者,另名撒但,意即控告者,在 神面前专为控告圣民(参见亚三1~2;伯一6~9;启十二9~10)。耶稣受魔鬼的试探,魔鬼有意使耶稣显示他作 神儿子的权柄来失去他对 神顺服的心。试探是指不怀好意的探问或诱惑(十六1,十九3,二十二18、35)。
四2
四十昼夜 圣经中四十是指受磨炼的日子,例如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出二十四18);以利亚禁食四十昼夜(王上十九8);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之久(民十四33~34)。
后来就饿了 马太指出耶稣禁食四十昼夜之后才受试探的。依照马可的记载,耶稣已在四十昼夜中受试探;路加则认为在四十昼夜中以及四十昼夜后。
四3
那试探人的 在这段记载中为撒但(四10)和魔鬼(四1、5、8、11)的代称。
你若是 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这是耶稣所受的第一次试探。当魔鬼说你若是 神的儿子时,他不是要耶稣怀疑在受洗时被确认的身分,而意在逼使耶稣以石头变成食物的超自然作为来证明自己的确是 神的儿子。耶稣拒绝以超自然的能力来作任何满足自我的作为。弥赛亚能将石头变成食物很可能反映出当时犹太一般的观念,认为弥赛亚时代的来临将带来物质上的福气,使其丰硕有余。
四4
耶稣引用申八3的话来回答魔鬼。这是取自以色列人在旷野捱饿受试探时, 神所颁布一句顶重要的话;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以色列人在捱饿中需要学习顺服 神,全心仰望祂,但在这试探上他们失败了,耶稣却得胜了。
四5
魔鬼把耶稣带进了圣城,就是耶路撒冷,要他站在殿顶上,也就是圣殿的尖端,从那里跳下去。这是第二次的试探。
四6
魔鬼引用诗篇中的话来试探耶稣(诗九十一11~12),这经文已被解释作指弥赛亚而言。我们若比较两次的试探,不难看出在本质上的相异;魔鬼的试探已从第一次外在物质上需要的问题进入第二次个人对确信 神保佑的问题。
四7
耶稣也以经上的话来反驳魔鬼(引自申六16),显然蕴含着类推的意思;正如以色列人不可试探 神,不该要求祂以奇迹来证明祂的同在和保佑(参见出十七1~7;民廿1~13), 神的儿子更不可、也不该如此。
四8
最高的山 路加略去了这词组,仅提及魔鬼把耶稣领上去,意指领上高处。马太则把它更具体化,以一座最高的山来表达。但既然世上没有任何一座最高的山能使人俯瞰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这第三次的试探系属异象或想象中发生的事。魔鬼提议将地上的荣华赐予弥赛亚,只要他下拜屈服。然而弥赛亚耶稣很清楚他的国不属这世界(约十八36)。在此我们又找到耶稣与摩西相似之处(参见申三十四1~4)。
四9
俯伏拜我 这是魔鬼的终极目标,意图夺取 神的至尊地位。只有 神配得受造者的俯伏敬拜。
四10
耶稣以经上的话来回答魔鬼的试探(申六13)。当拜主你的 神,单要事奉祂是 神圣民的职责。不遵守这句金言就是拜偶像的行为。弥赛亚耶稣始终忠于 神,惟独敬拜、事奉祂。
四11
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 这不是指魔鬼就此永远离开了耶稣。路加说出魔鬼只不过暂时离开了耶稣(路四13),因耶稣事后仍不断受试探,诸如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彼得拦住他上耶路撒冷(十六23),讥笑者要他从十字架上下来(二十七40)等。尽管如此,在这次的试探中,耶稣大大地胜利了,魔鬼已被击败了(参见路十18)。
天使来伺候他 指提供耶稣食物(参见王上十九5~8)以及帮助他恢复体力(参见来一14)。
3 加利利传道的开始 四12~25
共观福音书的作者虽然没有断然排除耶稣早期在犹太地的传道(参见约二23),但均以加利利作为耶稣传道生涯的开始。尤其在写作的内容上,马太与马可极其相似,诸如两者均以施洗约翰的下监作为耶稣出来传道的开始(见可一14);耶稣所宣扬信息的内容和地点(见可一14~15);耶稣的呼召门徒(见可一16~20)和医病赶鬼(见可一22~34)等。
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具有两大特征,亦即宣道和医治。宣扬 神国的来临,以及要求人悔改归向 神是耶稣信息的中心。这与施洗约翰极其相同(比较三2和四17)。但在实际上两者有所不同;施洗约翰宣扬即将来临的 神国,这在耶稣的传道生涯中已成了事实,因他的宣道带着医治的作为,破除魔鬼的恶势力,使人们经历到 神已掌权于地上。
A 施洗约翰的下监 四12~16
马太跟马可(一14)一样,以约翰的下监作介绍耶稣宣道的开始。这或许是用以引伸施洗约翰是耶稣的先锋的一种方式;约翰做完了铺路的工作而入狱之后,耶稣开始了他的工作。路加在记载上避免这明显的说法,有意暗示耶稣在施洗约翰入狱之前(路四14)已开始了他的传道工作。至于约翰,更是清楚地记下了这一事实(见约三22~30)
四12
约翰下了监 有关约翰入狱的因由,马太事后作了详细的报导(十四3~12)。
退到 anachoreo“往”或“回到”之意。这是马太所喜欢用的字(见二14、22,十二15,十四13,十五21)。
四14~16
这是马太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八23~九1)来证明弥赛亚即将出现于加利利。这外邦人的加利利虽在黑暗之中、死荫之下,人们的属灵光景黯淡,但将得到弥赛亚的福气,因有大光将照着他们。马太在此所引用的经文并非直接取自希伯来原文的“马素拉”经文或希腊七十士译本,而是出自他自由的引述。
B 传道的主题 四17
耶稣传道的主题,马太略去了马可的“日期满了”和“信福音”。这使我们看见马太与马可所强调的不同;马可强调接受福音的紧迫性,且指出听信福音就是接受耶稣自己,而马太所欲表达的是耶稣的教训就是福音(参见四23)。
四17
从那时候起 指生命中新阶段的开始;在此指耶稣公开传道生涯的开始(参见十六21,廿六16)。
天国 见三2。
悔改 见三2。
C 选召门徒 四18~22
马太跟马可(一18)一样也描写耶稣的呼召和门徒戏剧性立即的响应──立刻舍了网,跟从他(四20)──似属一突发事件。虽然这并非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较合理的了解是,耶稣事先已与彼得和安得烈接触过(参见约一35~42)。
四18
加利利海 指位于加利利海西北部的革尼撒勒湖。
彼得 这人名系来自希腊字petra(“盘石”)的男性字petros,意即小石之意(十六18)。这与亚兰字Kepha矶法是同义字(参见约一42;林前一12)。
四19
来跟从我 指来作我的门徒之意。这是犹太拉比的惯用语,表明他与门生之间的关系是何等亲近,作门徒的必须天天与为师的在一起,亲自跟着他学习。
得人如得鱼一样 或作像得人的渔夫。在此特指人归向基督、进入天国的工人。
四20
立刻舍了网 指蒙召的响应是立即有效的。
四21
耶稣就招呼他们 指成为门徒是出自耶稣自动呼召的作为,而非门徒的自由选择。
D 传道情况的素描 四23~25
马太在此对耶稣在加利利整个宣道事工,作了一扼要的描述。耶稣的宣道对象是以色列人,因为他是进入犹太人的会堂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他医治的手也是专对以色列百姓伸出的(参见十5~8)因此,耶稣的名声传遍四方,就有人从各处带着严重的病人,诸如被鬼附的、癫痫的和瘫痪的来见耶稣,求他的医治。没有一个病人没有获得医治,这事实掀起了全面性的反应,有许许多多人从加利利以及其四周围的地方来跟随耶稣,愿意向他学习。
四23
在各会堂里教训人 会堂是犹太人经常聚集,从事宗教、教育,和社交活动的地方。依犹太人的习惯,访客(指犹太教中的平信徒)有机会被邀在崇拜中教训人;亦即解释圣经(见路四16)。故身为流动教师,耶稣有机会在犹太人聚集之处教训他们。
传天国的福音 马太福音显示,无论在会堂里或在会堂外,耶稣所传的是天国或 神国近了的喜信。马可喜欢称它作“福音”、“基督的福音”或“ 神的福音”(可一1、14~15,八35,十29,十三10),但马太则着重以天国的要求作为福音的内容(九35,二十四14)。福音即好消息之意,特指 神藉着拯救世人而带进掌权于人间的好消息。
各样的病症 这是马太喜欢用的词组(见九35,十1),指不分轻重所有的病(看下一节)。
四24
叙利亚 或作整个叙利亚,系指加利利的北方。依第一世纪的地理形势,叙利亚是构成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倘若马太福音的读者是叙利亚地区的信徒,则这必使他们感到额外地亲切。
被鬼附的 第一世纪的犹太人把所有精神错乱、不正常的人归咎于污鬼附身(见八28~34)。
癫痫的 精神不正常的人。
四25
低加波利 位于加利利的东边,特指十座说希腊语的城市联盟,为巴勒斯坦希利尼化运动推广的主体之一。──《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