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廿一章
马太福音21:1-17
这一章已进入马太福音最后一部分的第二段。头一段显示了王因着即将来临的十字架,而专心致力于教导祂自己的门徒。在现在这一段所包括的三章经文中,我们要真正开始研读我们的主在地上最后一周的生活。它所包括的时间虽然短,但充满了庄严。我们看见王定意回到耶路撒冷,为着要公开并确定的弃绝希伯来国。现在的故事是王将希伯来国弃绝,不是王被希伯来国弃绝。
这一段经文的主题是王进入耶路撒冷。头七节记载祂进入那城之前的准备。从8-11节,所记的是祂进到耶路撒冷。从12-17节,是王在城中所行的头一件事,就是行使祂的权柄,洁净神的殿。
现在让我们先仔细观察祂进耶路撒冷之前的准备,当他们接近城的时候,祂怎样行。我们应该留意其中很简单却是很重要的三点。
第一,祂的行动都是特意的,有明显的目的。祂进耶路撒冷不是一件偶然的事。祂骑着驴进城,也是出于祂自己的主意。耶稣的这一个行动,以祂而言,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举动。祂平素总是避免激起群众的狂热,但这一次祂却定意要如此作。对这一段记载的可靠性表示怀疑的并不乏人,因为这和祂谦逊宁静的灵似乎不相符合,先知论到祂时曾说,“祂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祂的声音。”
我们应该就王本身来解释祂的这些行动,倘若在祂的传道事工中,有甚么不寻常的行动,其中必定有原因,我们最好找出这原因。祂从不哗众取宠,但在这里祂又定意要激起群众的喧嚷,因为祂有一个既定的目的。
第二,祂是在有所认识之后采取行动。这可以从祂对门徒详尽的指示中看出来。如果我们很自然,很单纯的读这一段故事,就不能逃脱这个观念。祂知道他们在甚么地方可以找到那头小驴驹。祂也知道祂打发去的人所将遇见的那个人的心意。这是另一个很简单,但含义却丰富的故事。如果我们把耶稣局限在人的限度之内,就会歪曲了这一类的故事。当祂催促门徒步下山,穿过山涧,预备迎接祂的到来,祂自己和其余的人仍在大道上行走时,显明了祂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极准确且详尽的认识,“我们往对面村子里去,必看见……”──祂又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将遇见的情节──“若有人对你们说甚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第三,我们看见祂的行动带有无上的权柄。曾有不少的著述,论到耶稣所说的,“若有人对你们说甚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有一些人将主的那些话,解释为专指当时耶稣和祂的门徒之间的关系。其实若说祂用那些话来指明祂是全宇宙的主宰,万有都属祂,要更符合当时的事实。马太所加的说明,使我们更有理由作这样的结论。“主要用它”──不单指打发人去把驴驹牵来,还有以后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马太说,“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要对钖安的居民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
这一段话引自撒迦利亚书9章。它出现于撒迦利亚的预言,“耶和华的默示,应验在哈得拉地大马色”的那一部分。如果我们读到亚12章,那里有“耶和华论以色列的默示”。这两句话分别是两个互不相属的信息的开端。“耶和华的默示,应验在哈得拉地,”这个默示是从亚9章-11章止,包括先知的信息,论到一个受膏的王,将要被弃绝。我们再看从亚12章-14章中的另一个默示,“耶和华论以色列的默示”,就能看见那位被弃绝的王登上了宝座。马太所引的那几句话,就是从那段论到受膏的王被弃绝的预言中引来的。马太肯定了祂打发人去牵驴驹子,和主骑驴进耶路撒冷,洁净圣殿等事件,都是应验了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预告受膏的王将被弃绝。因此照着马太的记载,我们看出耶稣的这一个行动,和古时的预言互相关联。这使我们得以看出,祂如何将预言赐给人,自己又如何应验了它。这就是这段引文的价值。
照着马太对古时先知预言的解释,他所引的这一段话强调两件事:
1·王的来到,“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
2·王的温柔,“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
耶稣以这种方式进入耶路撒冷,有两个目的。头一个是祂以王的身分公开地进入。这是祂为何激起群众欢呼吶喊的一个原因。祂骑驴进城是要引起万众的注意。先前祂曾悄悄的进过耶路撒冷多次,人们总是拥挤在祂周围,祂以王的言语和语气说话,运用君王的权柄颁赐福分;众人听了之后,有表钦敬的,也有妄加批评的;有相信接受的,也有鄙夷弃绝的。但是现在,这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祂以这种方式进入,是为了向耶路撒冷的众人显明祂是王的这个事实,“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里。”另一个原因是,耶稣以这种方式进入,不独在彰显王的君尊,同时也彰显了祂的温柔。倘若耶路撒冷先前曾认识祂,那么在它倾覆之日,所得着的就不会是审判,而是怜恤。祂从来不当着罪人面前将门关闭,祂总是等待,直等到罪人将自己关闭在门外。
就这样他们找到了那匹驴驹子,把它牵到祂面前。祂自己的门徒把衣服搭在上面,向祂敬拜。祂乘坐在驴驹之上,接受那样的敬拜。
现在我们来到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记载的进城的详尽事实。要留意其中属物质的事物,和故事中一些重要的事。
关于属物质的事物。倘若我们想象自己置身在当时的耶路撒冷中,不是在随着耶稣上来的那一大群加利利人中,乃是在耶路撒冷的居民中。又假定我们是当时耶路撒冷城中的罗马人,目睹那伟大庄严的进城景象,我们必然要说,来的这人是谁?如果我们向众人探询,他们会回答说,是拿撒勒人耶稣。这样的回答对我们毫无裨益。因为拿撒勒只是个偏僻的乡城。而我们若对拿撒勒略知一二,就只会露出鄙视的态度。在那个奇特的行列中,那中心人物竟然骑在一种负载用的牲口上。从未有君王以负载用的牲口作座骑。当日在东方的国家中,有一种驴子赛跑的盛会,参加的都是王家特有的驴子,但这里所用的驴驹一词,所指的是系在路旁的负载用的牲口。在祂的四周,簇拥着祂的又是些甚么人呢?是一班没有组织的乌合之众。甚么是他们效忠、欢乐的标帜呢?是他们从自己身上脱下的旧衣衫,和树上砍下的枝子。
试想像一个熟悉罗马宫廷的罗马人,曾见过君王或将军,从战场上奏凯而归的盛大游行场面,一定不屑一顾现在的这个埸面。罗马人对此究竟如何想?我们只能从他们对这事的态度看出一些端倪。彼拉多的态度是,从一开始就绝对的冷漠,对它置之不理。这些加利利的乌合之众,不过是围绕着他们认为是先知的一个人起哄,对罗马毫无影响,罗马大可以置之不理,罗马人说,这班人手无寸铁,满脸快乐,他们在尽情歌唱欢笑,这样没有甚么坏处,反而很有趣,他们自认这是胜利的凯旋,他们围着一位王欢呼,让他们去欢呼吧。要记得一件事,不管人对后来彼拉多所说的那句话,“我查不出祂有甚么罪来,”最通行的解释是甚么,他当时并非指耶稣是无罪的,他只是说,祂没有煽动叛乱的罪嫌,祂没有密谋推翻罗马。
如果我们用地上君王的眼光,来回顾那一次的进城,显然那次行列毫无耀眼之处。那不过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其中大半是加利利地的乡下人的欢呼。耶路撒冷的总督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我们知道当时耶路撒冷流行一句带有鄙视意味的俗语,称加利利为“外邦人的加利利地”。
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你的王。”近二十个世纪以来,这句先知性的预告已得到证实。祂诚然是君王,虽然没有君王的排场,虽然祂所穿的是家中自制的衣裳,不是昂贵的王袍,虽然祂的御骑是一头未加马具的驮重牲口,“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虽然祂左右的侍从是一些渔夫,虽然祂的队伍只是由一大群加利利的乌合之众组成的,然而在罗马帝国的街道上,从无一次大张威仪的行列,像这一次那样震撼了几十个世纪。历来罗马帝皇凯旋班师的盛况几乎被人遣忘了,但是这一次耶稣进耶路撒冷的一切细节,却被世界各地的人所熟知。
当他们进了城,“合城都惊动了。”这译成“惊动了”的希腊字,和今日译成“地震”(seismic)是同一个字。那一天诚然发生了一次“地震”,只是所震动的不是属物质的地,所震动的是人的心。祂的到来引起一次震荡,使全耶路撒冷为之震撼。那是一次狂热的震撼,四处散布着撕裂的衣服,充斥着加利利口音的呼喊,摇动着棕树枝,全城都为之摇晃。这原是祂所要的,祂要引起耶路撒冷注意到祂的来临。祂要强迫耶路撒冷再听一次祂的声音,再看一次祂的权柄。因为它不肯听,所以祂才以震撼搅动它,吸引它注意祂,要向它宣告它最终的灭亡。
现在我们来到这一段经文的最后一部分。这是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头一次是在祂传道事工开始之时,约翰福音记载了那一次的经过。现在王对众人的传道事工行将结束,祂定意引起人的注意,要他们再一次亲眼看见祂,亲耳听闻祂。祂在一切象征王权的事物下来临(虽然从物质的眼光看来,这一切象征显得贫乏无力),祂立刻进到神的殿。这一路上祂一定略过了许多需要注意的事,祂必定看见许多不符合天国,违背父神旨意的事。当时有太多事,急待社会改革者的行动,但祂略过了这一切,径自进入圣殿。切勿将这一点加以错误的解释。这并不是说祂对所经过之处的社会情况漠不关心,祂知道对付这一切的上策。“审判”必须“从神的家起首”。这说出祂何以进到圣殿,径行来到最中心之处。圣殿的情形如果失常,耶路撒冷城怎能不乱?不久我们将要有一座没有殿的城。那位拔摩海岛上的先见约翰,在灵里看见异象,他说,“我未见城内有殿。”那是甚么缘故呢?因为整座城都成了神的殿。城中的街道都成了人敬拜的地方,城巿中一切掌权的,都是至高者的祭司。因此作为城中心的圣殿若出了错,城就无法得救。这位君王来到耶路撒冷城,这座崇高华美之城,祂何其爱它!当我们读到这一部分的结尾,我们将听见祂带着哭泣的声音说,“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只是你们不愿意!”古时那位写诗的君王,也比不上祂这样爱惜耶路撒冷。祂进了以色列国的中心耶路撒冷,又进入那城的中心──圣殿。
现在祂作甚么呢?我们都喜爱那些描绘出耶稣的柔和之画面,但我们也需要下面描绘祂严厉的画面。祂“赶出”,祂“推翻”。在这里我们所看见的,远超过柔和,远超过人情味。祂“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在祂的愤怒之中,带着一种庄严。祂“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为甚么要这样作呢?要特别留意祂所说的话,“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祂的这话引自旧约中的两段预言,将它们连在一起──以赛亚书58:7,和耶利米书7:11。我们应当根据它们的上下文来了解它们。
祂引用了上段古时的经文来为祂的行动辩护,其中的一段说到神的殿应当是祷告的殿;另一段则描写他们使祂的殿成了贼窝。祂从那有异象和盼望的先知以赛亚取得一句话,又从那有异象和眼泪的先知耶利米取得另一句话,将两者放在一处。
接着是很短的片刻──它太简短了,我们若不留意,很容易将它忽略──我们发现圣殿变得美丽了:“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祂就治好了他们。”霎那之间圣殿得到了恢复,圣殿又成了祷告的殿,不再是贼窝。这是何等美丽的一幅图画!当时圣殿还是一片紊乱,有推翻在地的桌子,有四处散布着的零钱,这些全是一次大变动后的瓦砾。但是却有瞎子和瘸子来到耶稣跟前。刚刚祂的脸色还充满了愤怒,可是此刻又因怜悯而回复柔和。这是马太福音中最美丽的画面之一。祂赶出,但祂接纳;祂推翻,但祂又建立。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以赛亚的预言。在赛56章我们读到,“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王所引的就是这一段。祂只引到那里为止,它的下文怎么说呢?“主耶和华,就是招聚以色列被赶散的,说,在这被招聚的人以外,我还要招聚别人归并他们。”祂没有引这一段话,但祂以行动代替了言语。祂斥责他们玷污了圣殿。祂赶出,祂推翻,然后祂招聚以以色列被赶散的,祂又招聚了祂子民之外的人。我们知道这里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我们也知道这是先知以赛亚极重要的预言之一,在这里是首次应验。
感谢神,给我们看见王这一面。我们若不是相信我们的王,祂能赶出,能推翻,我们就无法生活在罪孽充斥的尘世之中。感谢神,在圣殿的内部还未重新布置就绪之前,在桌子仍倒在地上,那些人正拾取四散的零钱之际,祂已招聚了那被赶散的人,治好了瞎子和瘸子。
我们都知道这故事的其余部分──祭司长,一听见这名词我们就知道麻烦来了。他们听见了那些奇妙的事,又听见小孩子在歌唱,就怒气填胸。想想看,他们只知道定罪。那些小孩子实际上是在歌颂弥赛亚。他们对祂说,你听见小孩子所说的话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么?”那是耶路撒冷喧嚣翻腾的一日。那班加利利人大声吶喊,耶路撒冷为之摇撼。祂推翻了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那些滚动的钱闪铄在祂的周围。接着是小孩子的歌声不绝,祂说,那才完全了赞美的话。愿神帮助我们,认识祂是何等奇妙的一位君王。
马太福音21:18-22
前面所看过的那一段,最后的一节告诉我们,祭司长反对小孩子在殿里赞美祂,耶稣“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现在的这几节经文,说到祂在伯大尼过夜之后,在回耶路撒冷的路上所发生的事。这段故事使许多人不解,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也应当承认这是一次特殊的事件,且是福音书所记载的基督所行的惟一有关审判的神迹。在其它的场合,祂也曾以权能施行审判,但总是和救恩有关。照着福音书作者的记述,祂在加大拉地方,曾使一群猪窜下山崖淹死在海里。但祂那样作,是为了要释放那两个被鬼附的人。现在的这个故事,是基督来到一棵无花果树前,宣告它的毁灭,门徒就看见它立刻枯干了。马可对这件事的记载,比马太稍稍详尽,我们从马可福音中可以看出,门徒的问题并不是当时就提出的,乃是等到第二天早晨才提出来的。
我们先来看这件事所引起的各种困难,然后看这故事所具有的重要而持久的价值。
有人说,基督的这一个行动不公平,因为照着马可的话,那时并不是无花果树结实的季节。也有人反对这个故事,他们认为基督是因为饥饿时在无花果树上找不到果子,就怒气发作,立刻咒诅那树。但这种说法所显示的祂的忿怒,显然与基督的性格不符。还有人认为,故事中基督的行动,与祂作事的方法不相符合,因为祂来本不是要毁灭生命,乃是为救生命;祂来不是为施行审判,乃是要显明慈爱。
现在我们来看这三种反对的说法。第一,关乎无花果树的事实。无花果树通常是六月结果子。这事发生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的四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圣经中有一句话,“……夏令以前初熟的无花果。”和现在这奇迹有密切的关系,这话见于先知以赛亚28章的预言。以赛亚无疑是拿它来作比喻,显然当时的人对这种说法习以为常。这里是指在巴勒斯坦的某一种无花果树,这种无花果树能结出以赛亚所说的“夏令以前初熟的无花果”。这种无花果树的特点之一,是果子比叶先长出。夏令前树叶扶疏,说明树上已经长满了果实。倘若这种解释能成立,那么我们很自然地能了解祂对待那棵无花果树是很公平的,对它的宣判并无不公平的地方。这一个神迹和其它的神迹一样,也是一个比喻;这棵树没有忠心完成它真正的功用,它外在的表现和它内在的生命不相符合。
在这个比喻中,没有任何个人意气用事的迹象。我们且留意,那些目睹这件事的人对这事所产生的反应。他们对祂为何向一棵树如此行,丝毫未表诧异,倒是对祂一发命令,那树立刻就枯干了而深感惊奇。我们当然有权从当日在场之人的反应,来解释耶稣的态度,和祂行动的方法,以及祂所表现出的心情,而不是根据多少世纪之后的人的评断。因为后世的人既未在场亲见,又未听见祂发言。显然当时门徒是同意祂那么行的。
再看人对这件事所持的最后一种反对态度,这一种也许是最严重的。他们认为耶稣的这个行动,和福音书中所记载的祂作事的方法不相符合。耶稣公开传道事工刚开始时,祂曾进到会堂,展读以赛亚预言中说到祂使命意义的那段伟大经文,但祂突然在一个地方止住了。祂所宣读的那一段以“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开始,祂读到“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就停下了,没有再读以下的部分。那时祂刚开始祂的传道事工。在以赛亚的预言中,“报告耶和华的恩年”之下,是“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两句话中间只有一个逗点相连。因此我们应当记得,根据古代预言的启示,在神的计划之中,耶和华的义仆不单是来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祂也要宣告“神报仇的日子”。神报仇的那日尚未破晓。然而以希伯来族而言,“耶和华的恩年”已经告终,王现在到耶路撒冷来,是特地为着宣告它的灭亡。我们看见祂立刻在圣殿里和百姓的官长起了冲突。祂在一连串的比喻中启示了灭亡,以及灭亡的原因。祂将门徒招聚在一起,奇妙的预告耶路撒冷将被外邦人攻陷;祂又以八祸咒诅那城。这一切都与个人的救恩无关,乃是说到以色列通国。马太福音中,也曾引了以赛亚的另一则预言,“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这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我们几乎都以为,先知的预言止于此,事实上接下去还有“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当祂得胜之日,施行审判的时候,祂将折断压伤的芦苇,吹熄将残的灯火。
我们再举一个例证,来说明主所使用的方法。我们记得祂自己曾以无花果树作比喻。那比喻中的思想和字句,是取自以赛亚的葡萄园之歌,“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在祂的比喻中,说到一个人有一个葡萄园,园中栽了一棵无花果树。管园的为它代求,容它暂时留着,使他有机会激发它结果子;末了他说,“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管园的和园主的观点完全一致,他最后的措施是审判和毁灭,因为它对他的辛勤浇灌毫无反应。王也曾给过耶路撒冷机会。王这次上来是要宣告对它的审判。祂和万有的主完全一致,要将它抛出去,不再让它作为一个见证的国,并且在神的制度里,它将沦为炉灰。当祂这样作时,祂将使用前所未见的方法,祂将如同燃起的烈焰,不再凭怜悯行事,乃是施行审判;不再心存慈悲,乃是把一切失败的东西除灭。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审判的神迹,对当时及永世所具有的价值。注意这一段开头的话,“早晨回城的时候,祂饿了。”祂为何饥饿?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最后一周,从未在耶路撒冷过夜。若单从人的层面来看,祂不敢在耶路撒冷过夜,因为那里有人等着要捉拿祂。祂被捉拿那夜,正是祂第一次住在邻近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因此在那段以比喻和八祸来公然谴责耶路撒冷的日子中,祂每晚都出城到伯大尼去。
一提到伯大尼,我们就会想到那是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住的地方。而我们在这段经文一开头却读到,祂早晨从伯大尼回城的时候饿了,这实在令人觉得希奇。这事实很难令人相信,祂前一天晚上是在他们的家过夜。我的看法只是一种揣测,不过有可能祂知道自己正被人跟纵,又知道因祂的缘故,拉撒路可能有生命的危险。因此,为了他们着想,祂宁可在山边僻静的一隅,孤单独处,度过漫漫长夜,天亮时祂才又再回到耶路撒冷。因此在路上祂才饿了。
祂在一连串灵里的挣扎和压力之下,浑然未感觉到饥饿。但是忽然之间,祂感到饿了。那一夜和那一段时期祂所承受的属灵经历是甚么?那是一种灵里的饥饿。以赛亚的歌和路加记载的比喻,一齐涌向祂心头。在以赛亚的那首伟大的诗歌中,极悲戚而庄严地宣告了神要祂的子民多结果了的心愿,“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甚么可作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耶和华借着拿撒勒人耶稣,临到耶路撒冷,祂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欺压;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或者用祂自己所说的比喻,祂自己原是园主,也是管园的,祂想要借着祂的教训和祂所作的事工,激励耶路撒冷多结果子,使当时的百姓和官长,成为合神心意的人,但他们拒绝了祂。
我们只能稍稍进入当时基督心中那种极深的饥渴中。“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祂的饥渴远超过以赛亚的悲叹。我们知道这话怎样应验在这位君王身上。可能就在那一晚,祂浸沉在极深的属灵饥渴之中。物质的饥饿是由属灵的饥饿所引起。那就是说,属灵的饥饿曾使祂忘记食物,忘记身体的需要。等到早晨时,祂又面向耶路撒冷,在那里祂将致力于那可怕的事工,这时属灵的饥渴,借着身体的饥饿表达了出来。
现在留意所发生的事。很自然的祂带着那一小群人,回到耶路撒冷去。然后我们看见祂行了这件不寻常的事,深深困惑着那一小群人。让我们再回头看以赛亚的预言,留意赛28章里面的话。在这一章里面,先知宣告神至终要审判那些拒绝祂仆人的百姓。这一章的信息非常特别,其中先知描写了反对祂的人对祂的揶揄和讥嘲,“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他回答他们说,不错,神正是这样对你们说话,因为祂不得不这样说。最后在21节里面先知这样说,“耶和华必兴起,像在毘拉心山;祂必发怒,像在基遍谷,好作成祂的工,就是非常的工;成就祂的事,就是奇异的事。”倘若人对祂柔爱,忍耐,恩慈的琐碎话语(祂所以一再琐碎的叮咛,是因为人只肯听命上加命,令上加令的话)置若罔闻,最后神只好施行审判。祂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行动,作那不寻常的工作。
如今祂在要去弃绝以色列国的途中,感到饿了。祂站在这棵枝叶满树的无花果树前。它的枝叶茂盛表示该是结满它夏令前初熟的无花果的时候了,但树上没有无花果。这是一种预表。祂明白自己与上古预言的关系,那古代的先知已经预言祂将来到这里。这棵无花果树就在分岔路口,象征祂受差前往的那些百姓新近的光景,他们外表上堂堂然很有展望的样子,却是不结果子。就在那时,祂的心中响起了神的悲叹,“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神的话响彻祂的心,“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在这样一个有象征性的无花果树面前,表面上祂是因饥饿而如此行,实际上祂在表达祂灵里的饥渴,也就是祂有实践神的心愿和目的的责任。
当祂的门徒表示纳闷之时,祂没有按着他们所期待的回答他们;却说了一件似乎没有甚么关连的事。祂说,他们若有信心,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并且能够挪山。让我们尝试着进到基督那时的心意中,看看祂当时心中所思想的是甚么。
祂为甚么必须谴责以色列,要将它赶出去?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信心。在神全盘的计划中,拣选希伯来族就是要它向世上的万国显示一个事实──人生活最基本的原则,是对祂有信心。以色列整个国家就是建立在信心上的──“亚伯拉罕因着信”。但如今这百姓已经将信心丢弃,完全沉缅在外在的仪式中,因此必须将他们赶出去。他们因为失去信心,就和那永远的大能失去连系。所以耶稣在行了那神迹之后,丝毫未提到祂自己的大能,也没有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祂只对环绕在祂左右的这一小群人说,“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而且能将一切阻挡神国进步的障碍抛掷出去。祂未解释这审判的神迹之意义,反而呼召祂自己的门徒回到那基本的原则上。祂已经把向这世界表明神旨意的责任,由希伯来人身上拿走,转而交给这一小群的门徒。而希伯来人就是因为丢弃这基本原则,所以才被剥夺作见证的权利,并被赶出去。祂向希伯来人宣告灾祸,抵销了祂在传道之初所颁的祝福。
这里有一个永久的功课,我们应当了解清楚。首先我们从其中得着一个启示,看见基督与神的绝对合一。祂因人拒不向怜恤降服,就将祂的怜恤转成审判。当然这就是在承认并特定人有当负的责任。接下去的两个比喻都是葡萄园的比喻──这是古时候以赛亚所用的象征──先针对官长,然后针对着众百姓,这一切都说明基督认定人有当负的责任。在对待人的时候,耶稣基督的基本目的和神完全一致。祂努力要激起人结果子,以满足神的心意。祂来为寻找公义,并且更进一步的,祂来是要使人得以过公义与公平的生命。倘若一个人不顾一切充满恩惠、怜恤、和能力的事工,仍拒绝相信投靠祂,那么当年耶稣如何使那棵位于伯大尼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的无花果树枯萎,也必同样使这人枯萎。
还有另一面的应用,同样具有永久的价值。那些属乎祂的人之所以有能力排除神道路上一切的障碍,是因为他们对祂的信心。当时耶稣正在神旨意的大道之上行,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就错过了这故事中最重要的中心点。我们若看见祂是神伟大的仆人,祂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联结于神的旨意和祂的大能,我们若明了祂弃绝耶路撒冷,乃是借着神的行动、权能和旨意,我们就能明白,祂对门徒说,你们若有信心,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并且能够移山,这些话的意思。
希伯来人非但没有成为神的帮助,反而成了神最大的拦阻,因此祂公开而断然地将以色列国赶出去,详细地预告审判将如何临到那一代的人。在一个世代之内,罗马的军队将横扫耶路撒冷城。它要被拆毁,以致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石头上。祂将这座阻挡神道路的山抛开,使祂能照着神心中的旨意前行,赐福给别人。因此有信心的人,借着信心就能抓住神的权能,成就神的旨意,也就是建立祂的国度。神今日仍藉忠信之人行事,但人若离开神,就不能将代表艰难的山岭挪移。因此基督告诉我们当有信心,那不单单是论到个人的一种思想,也不仅仅是为着使一个人得救。祂更是要使我们与祂一同工作,将艰难之山投诸于海,将高岗削平,低洼之谷成为平原。
多少世纪以来,神一直在继续前行,祂总是借着所使用的人作工,但是祂只能使用那些站在信心盘石上的人。但愿当我们作工的时候,能牢记我们是基督的仆人,祂存着无限的恩慈和长久的忍耐在等待,但最终无花果树若不结果,祂必发言使它枯萎,将它抛弃。祂这样行的目的,是为着将它在神的葡萄园中所空占的地位,赐给能结果子的人,以成就神最终的目的。
因此这个神迹是一个炙人的教训,使人在主面前心中充满畏惧。使人认清,祂是神的羔羊,在那无限温柔的奥秘中祂担当了人的罪。但是羔羊也有忿怒的时候,当祂发怒时,无人能在祂面前站立!如果我们不回应祂爱心的事工,我们终必受到祂的审判。
马太福音21:23-44
在我们现在开始研读的这一段经文中,我们看见王在耶路撒冷,王在圣殿中。祂来到了反对势力的中心。祭司长和文士等百姓的官长,敌对耶稣的程度比以前更强烈。首先,他们向祂盘问祂的权柄,祂以比喻回答他们。当他们看出,祂的两个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就向祂发怒,更积极地设谋,要杀害祂。祂就以第三个比喻回答他们的忿怒,那是一个审判的比喻。因此他们尽力要从祂的话中拿祂的把柄,不断地以问题问祂。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看见那些一直反对祂的势力,正继续显明着,他们依然敌视祂。在反对祂的势力中,第一是不信,以官长们作代表,他们查问祂的权柄;第二是世俗,以那提出纳税问题的人为代表;第三是唯理主义,以那个提出复活问题的人作代表;最后是知识上的不诚实,以那个提出诡辩问题的人为代表。
我们先来看那个出于不信的挑战,和王的回答。那挑战是以这样的话发出的,“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我们要留意提出这问题的场合,并想象当时周围的光景。我们已经研读过,我们的主进耶路撒冷,和祂洁净圣殿的事。现在我们看见基督,在静谧的伯大尼度过孤独儆醒之夜后,又回到经祂洁净的圣殿。要记得,这一切事都发生在两三天之内。祂曾从殿中赶出兑换银钱之人,推翻了他们放在圣殿外院中的桌子,圣殿暂时回复到原初的光景。
祂回到洁净了的圣殿,并在殿中教训人。祂安安静静地处于有权柄的地位。我们若没有看清楚,这个人先前大胆的洁净圣殿,现在又回到圣殿来教训人,以及耶路撒冷满了上来过节的人,并且众人齐拥向祂的这一切事实,我们就无法明白他们向祂所提出的问题。这些就是他们发问时的背景。
正当祂在教训人的时候,祭司长和长老来到祂的跟前。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祭司长和长老并非偶然和祂在圣殿中相遇。事实上他们是紧紧盯住祂,从未远离祂。有时他们杂在众人之中,在群众的外围,有时更靠近些。他们是官长,是公会的议士。他们这时候并不是因为听见祂正在教训人,就偶而提出一些问题。这些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是代表耶路撒冷宗教事务的统治阶层正式盘问祂。他们是有权柄的人,多少年来,也许从未有人曾对他们的权柄起疑问,直等到耶稣来临。祂起先并未质问他们的权柄。事实上祂告诉祂的门徒,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高位上,凡他们所吩咐的事,门徒都当遵行。祂从未教训人去怀疑这些人的权柄。但祂教训的本身,使人对这些人的权柄产生了怀疑。正如我们所已经看见的,“众人都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现在祂最后一次来到耶路撒冷,百姓曾拿这班掌权的人与祂作对比,并不是祂自己去和他们比。他们来到祂面前,打岔了祂的教训。按照他们的地位,以及众人对这地位的了解,在圣殿的范围之内,他们是有权如此打岔祂的教训的。
他们问祂两个问题:
1·“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你仗着那一种权柄?是政治上的权柄,或是社会上的权柄,或者是属灵上的权柄?这是头一个问题,也是最深的一个。
2·但实际上最使他们困扰的却是第二个问题所揭露的,“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祂站在圣殿中教训人,并未经过他们的许可。祂并未向长老或祭司,申请准许祂进到圣殿的院内教训人。这是他们对祂的挑战。他们如此查问,目的是要捉拿祂,使祂的使命不能继续下去。
现在我们要仔细地留意王的回答。这件事和其余许多事件一样,因着人只从表面解释,使它们失去许多价值。我们需要明白它内在的意义。首先,祂向他们宣告说,只要他们愿意接受祂的回答,祂很愿意告诉他们。“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祂并未拒绝宣告祂的权柄从何而来。这不是祂为他们的干扰动怒,也不是祂未预备好回答;而是他们既不肯相信祂,那么告诉他们祂的权柄从何而来也是徒然无益。对于愿意接受的人,祂极乐意向他们宣告祂权柄的性质,以及祂自何处得着祂的权柄。
祂以甚么来试验他们?“约翰的浸礼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祂这样问等于说,你们盘问我是否有权进到神的殿中,在神的殿中以有权柄者自居;究竟我是不是一个有神权柄的教师,或者我只是一个醉心于寻求众人的拥戴和赞许的人?我也要问你们一个问题,“约翰的浸礼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在祂回答他们所问的问题之先,祂带他们回到先前所接受的那个最后的启示。一个人是否能接受新的启示,总是根据他对以前所得着启示的态度而定。这一直是神对待人的原则。因此基督的问题含有更深的意义,超过表面所显出的。如果他们承认约翰的浸礼是从天上来的,那么他们所问关乎基督的问题,立刻迎刃而解,因为约翰原是祂的先锋。耶稣一开始公开传道,约翰的事奉即告结束。约翰曾说,“祂必兴旺,我必衰微。”如果他们曾接受约翰的这个见证,他们就用不着问祂,祂的权柄来自何处。他们对约翰为祂所作的见证十分清楚,因此祂所提出的问题,和他们的回答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耶稣如此问,主要的意义是,那临到你们道路上最后的亮光,你们究竟如何对待它?如果你们告诉我答案,我就能知道,你们是否能接受更多的亮光!
他们怎样回答呢?他们的难处是双重的。“我们若说从天上来”──我们本当这样说──那样祂就要问我们,为甚么不顺服他。“若说从人间来”──我们宁可这样说──“我们又怕百姓。”百姓一致认为约翰是一位先知,他们不敢说他不是。因此他们“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
要明白他们这句话的意义,我们必须从主紧接着对他们说的,“我也不告诉你们”来解释。祂不理睬那回答,他们说他们不知道,祂以他们的回答为不实的虚言。他们既不诚实的回答祂的问题,祂对他们的问题也不予置答。他们所给的答复是不诚实的,且是盲瞎的。论到盲瞎,因为他们曾亲眼看见约翰传道的结果;他们看见了随着那热烈的奋兴所带来道德上的革新;他们看见税吏和娼妓齐向神的国涌去,就是顺服神,按着祂的要求降服自己,离弃约翰所指责的那些罪,转向义人的道路,他们竟然敢在耶稣的面前说,“我们不知道。”这是蓄意的盲瞎,是绝对的不诚实。我们的主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祂说,“我也不告诉你们。”
为甚么不告诉他们呢?因为告诉他们也是徒然无益。倘若有那么多证据显明约翰的工作是从神而来的,他们还看不见,那么即使有许多证据显明耶稣的工作是从神来的,他们也一样看不见。他们若不以诚心对待先前所得着的亮光,那么祂无论对他们怎样说,他们仍将没有诚心。
回答他们的问题不只毫无用处,而且也没有必要。他们说,“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从他们说“惟这些事”可以看出他们在潜意识里,承认祂作了那些事。他们不是问祂仗着甚么权柄说这些;他们十分清楚,祂无论在甚么地方宣讲祂的道德要求,祂同时也以能力供应顺从之人,使他们随即能有改变。因此祂的回答无异是向他们宣告,他们查问祂权柄的来源时所说的“那些事”,正是祂权柄的说明。
祂不容他们闪避,紧接着就说了两个比喻。首先,在两个儿子的比喻中,他定罪他们所用的方法;其次,在那个葡萄园的园户杀了园主的儿子的比喻中,祂定罪他们的动机。
在思想无花果树受咒诅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曾回想以赛亚的歌,就是那首美妙的葡萄园之歌。我们跟前的这两个比喻,又都是葡萄园的比喻。基督说话的时候,是以先知所描写的那位神的仆人的地位来说的。为祂所爱者所唱的葡萄园之歌,是唱述那葡萄园的被弃置。它的篱芭被撤去,它被吞灭。基督去耶路撒冷,目的专为宣布,因为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不尽责,所以灭亡将要临到它。因此当祂面对着那些官长时,祂在两个比喻中,重拾以赛亚所用过的表号,就是葡萄园的表号。第二个比喻非常明显,是采用以赛亚的歌,应用在祂那时代的官长身上,因为他们也不尽责。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比喻,留意我们的主所作的。祂用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作为比喻。那父亲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作工。”他说,“我不去。”但以后他懊悔──这懊悔的意思不是指他的心思有了转变,而是指他知道自己错了而感到忧伤──他知道自己错了,就到葡萄园里去作工。他对小儿子也这样说,小儿子的回答──听起来有些奇特,却很美妙──“父阿,我去。”原文中没有“去”字。这是一种惯用的语法,小儿子这样说,是表示他有意和他那不愿去的哥哥作比较。它的含义是,包在我身上!这就是那种说法的生动之处。但是实际上他却没去。接着基督问那些人,那一个儿子遵行了父命?祂逼着他们自己下宣判,祂使他们充当自己案件的陪审团。他们作出了判决。“他们说,大儿子!”就是先说我不去,以后懊悔就去了的那个儿子,他遵行了神的旨意,不是那个口说我去,却没有去的儿子。
现在要很仔细地留意这比喻的应用。祂将两班人相互对比。一班人是税吏和娼妓,这班背逆的人。他们曾说,我们不遵行神的旨意;另一班人是祂面前的这些官长们。祂实际上等于说,你们已经对自己作了宣判。原先说我们不去的税吏和娼妓,他们懊悔后就去了。你们这些说我们去的官长,却是不去。
为着对比的缘故,祂对他们重提约翰的事奉。他们听见约翰的话表示顺从,事实却是不顺从。而税吏与娼妓听见约翰的话,虽然先表示不顺从,后来却懊悔了,因而进了神的国。毫无疑问的,基督知道这些人的思想,他们知道约翰的事工是从天上来的,知道约翰是在义路上行的。他们这些犹太教中道德规范的诠释者,对约翰所揭橥的伟大伦理要求,毫无争议的余地。他们虽知道那是公义的道路,但他们自己对他所宣告的这义路却不遵行。他们这些自认向神忠诚的人,却不愿遵行借着约翰所传的伦理要求。事实还不单是税吏和娼妓相信并顺从约翰所传的,而他们却不,他们还拒绝相信他们亲眼所看见税吏和娼妓进入义路的明证。他们不只拒不听从约翰自己的劝导,甚至当他们看见了约翰传道的果效──那些素来被他们轻视,不屑帮助的男人和妇女,得了帮助、医治,变得积极向上──他们仍然拒绝接受这事实。
这个比喻诚然是一道强光,一股烈焰。王站在圣殿中,祂的权柄受到挑战,祂不去回答那诡诈的问题,却坐在审判的宝座上,将面向着神国的税吏和娼妓迎入国度,将那班自承是神国的诠释者,却违背祂的命令的人,赶出祂的国。
如果说,祂借着这第一个比喻,定罪了他们所用的方法,接着祂更深一层的究察他们的生活,对付他们的动机。祂仍然使用以赛亚之歌中的比喻。园主完善的预备了一切,乃是为着要在祂的葡萄园里得着果子。姑且借用以赛亚的话,“祂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祂指望得着甚么呢?祂所指望的是公平和公义。因此耶稣要他们回想,他们自己先知的那首歌。接着祂说,园主将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那是一种象征的说法,说明神是将葡萄园的责任,交付给祭司和文士及长老;因此葡萄园的不能结出果子,责任是在他们。
那正是众先知一贯的信息,他们警戒百姓的牧者,“祸哉,以色列的牧人!”而基督看见众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这个比喻不是对众人讲的,乃是对百姓的牧者说的。那些祭司和长老就在祂面前,他们本该照着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耕种栽培,好使它结出祂指望要得的果子,就是公平和公义。这是他们当负的责任。但是这班栽培的人作了些甚么呢?当收果子的使者来的时候,他们殴打使者,伤害他们,将他们赶出葡萄园,因为他们要把葡萄园据为己有。王说后来园主打发祂自己的儿子去。园户见机会来了:我们已经收果子自肥,现在我们更要得葡萄园作我们的产业;来吧,我们杀祂,占祂的产业。耶稣问说,园主要怎样处置这些园户呢?
祂已经使他们对自己作出判决,现在又使他们亲口宣布对自己的判决。祂先前使他们作为审查自己恶行的陪审员,作出了判决,现在又逼着他们担任自己的审判官,宣判自己的罪。这使得他们十分忿怒,他们的气忿说明耶稣说那些话的时候,气势磅礡。祂锐利的鉴察深入了他们的良心,使祭司长们忘却他们是在和祂争辩,而道出他们内心的实情。祂揭穿他们深处的隐秘,诉诸于他们的良心,但他们存心刚硬,要将祂钉死在十字架上。祂逼着他们吐出真话。祂问,当怎样处置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基督用不着再说甚么,他们看出祂是指着他们说的。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是为着要捉拿祂,才来到圣殿中盘问祂权柄的来源,但又慑于祂那庄严无匹的权柄。使他们肃立在那世世代代的审判宝座之前,使他们亲口说出自己是恶人,应当从神震怒的手中接受惩罚。
这是对他们的动机之定罪。他们一直在执行宗教和伦理范畴中的权威,但他们从未以神的荣耀为目的,只是为着维持他们自己的职务地位。他们说,我们要得着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能使我们的权位维持不坠。我们要垦植它,好叫我们自己得益处。我们才不问神是否得着公平和公义,我们只问我们的尊严和职分是否得保全。这正是每一个时代中虚假的权柄所犯的罪。他们只注意自己的尊严和荣饰,好奴役百姓供他们驱策,却全不顾及神所要的公平、公义和真理。
如此,我们的王将这班官长带到祂的审判座前,将他们自己所作的判决,投在他们身上。“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你们到这里来捉拿我,要置我于死地;你们是匠人,要把这块阻挡在你们路上的石头,跌人的盘石,抛出去。你们难道没有在经上读到,“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谁掉在这石头上──这话里仍含着怜悯──必要跌碎,然而跌碎的人还能得着医治。但这石头若掉在你们身上,就要把你们砸成灰尘,那时就再无医治的可能了。
这一段里面最有兴趣的一点,是在于它将耶稣启示出来。祂是一切时代的主宰,祂的审判也是世世代代的审判。祂的声音是永世的声音,祂对付人是使人不得不同意祂的判决和宣判以及祂的绝对公平并公义。
马太福音21:45-22:14
在上面一篇的研读中,我们看见王严肃的宣告希伯来族将被弃绝,“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这宣告和我们现在要研讨的这个比喻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留意,这个比喻和前面所看过的那两个比喻,有不同的地方。在头两个比喻中,王所对付的是官长们为地上的神国所应负之责任。在这一个比喻中,祂不再提到责任,祂所注意的是其中的权利。所用的表号也从打发工人去作工的葡萄园,转为邀请宾客来赴娶亲的筵席。如果我们能从东方的观点来解释这表号,那对比就能立刻显出。一方面是劳苦和服事,另一方面是喜乐、欢笑与享受。
然而有一点要留意,就是虽然没有明白的宣告,但这些比喻一致表达了一个要点,就是基督与祂的父原是合一的。无论我们对这些比喻的意义有怎样的了解,有一件事十分明显,正如马太所告诉我们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都知道,祂的这几个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事实上我们的主确是要教训他们,向他们指明神的所有权,他们这些人应该向祂忠诚,这一点非常明显。第二个比喻更是明显,祂特别指明祂是父所差来的。因为他们一再拒绝先前所差来的使者,祂以儿子的身分,带来了最后的信息。在这三个比喻中,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第一个比喻中,祂指明官长向着神的态度,他们虽然口说,我去,却是没有去。他们的态度是不忠诚,不顺服。在第二个比喻中,祂指出他们对祂的态度,“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祂,占祂的产业。”祂的产业就归我们了。在第三个比喻中,祂向他们启示,他们对祂所差来请他们去享受权利的使者,会有怎样的态度。在这两个分别论到他们对父神的态度,和对祂的态度的比喻中,祂强调的是在责任的范围之内。但当祂开始提到他们对祂使者的态度时,祂的比喻进入权利的范围之内。
在我们现在所看的这个比喻中,按着主人三次打发仆人出去邀请的次序,可以分成三段。那时王已非常接近祂传道事工结束的时候,祂去耶路撒冷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将那拒绝祂王权的百姓,从责任和权利中赶逐出去。因此祂这里所说的比喻就特别有启发性,我们也必须在这个事实的亮光下,来查考这个比喻。以这一个比喻来传讲福音,是滥用它的意义,因为在这比喻中,没有一点与传福音有关。
要记得,我们的主当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就是去对付官长和通国。注意其中的三次邀请,恰好涵盖祂在世上的传道工作。在第一次邀请中,祂所指的是祂自己和祂的门徒在所经各地,已经发出了邀请。第二次的邀请,所代表的是祂的门徒从那时起所将作的工作,一直到以色列国再一次弃绝所传给他们的信息,神就打发祂的军队毁灭他们的城时为止,那是耶路撒冷将被毁灭的明确预言。因此在第二个段落里面,又提到国度的呼召,那是指从祂被弃绝的那时起,直到他们不只弃绝耶稣,连圣灵的工作也加以弃绝,也就是耶路撒冷因而遭毁灭的时候止。这件事发生于那一个世代之后。第三,这事以后,这比喻接着还有一个段落。耶路撒冷被毁以后,又有使者奉差遣到岔路口上去,那就是到立约之外的民中,不是先前所邀请,蒙拣选的有福百姓。使者是带同样的信息去。但是不同的地方是,凡遇见的,无论善恶都召聚了来,使筵席上坐满了人,好实现王的理想。因此在那第三次的邀请中,我们看见祂的使者,从耶路撒冷被毁那时起,一直到今天,向人发出祂的信息。这里说到了我们所当从事的事工。──《摩根解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