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基督徒生活的原则(十七1-10)
这段经文分为四个独立互不相连的段落。
(一)第一第二节谴责那教导人犯罪的人。修订标准版圣经(R.S.V.)所引经文是诱惑以致犯罪。希腊原文skandalon,与英文丑行(scandal)一辞完全相同。这个字有两个意思。
(甲)原本的意思是陷阱中用来放饵的棍杖。
(乙)引申作绊脚石,放在路上以绊倒人的石头。耶稣说,没有试探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教导人犯罪,或使人的纯洁受到玷污的有祸了。
每一个人首次犯罪总是受到别人的诱导的,他在歧途上的第一步也是受到别人的推动的。肯·威廉逊(Kennedy Williamson)讲述一位正在死亡边缘的老人。有些事情好像是困扰着他。最后他把这一份感受说出来,‘当我还是核子的时候,我常常在野地里玩耍。就在这野地的中央附近,有两条公路在那里相交,在十字路口当中,有一枝摇摇晃晃的路标。我记起有一天我动手把它转过来,使指标所指的,是个错误的方向;从此之后,我时常在计算有多少旅客因我而走上错路。’
任何人在生命的路上,叫一位年轻的或软弱的弟兄走错路, 神必不以他为无罪。
(二)第三第四两节谈到宽恕在基督徒生活中的必要。它告诉我们要饶恕人七次。拉比们有一句话,人若饶恕别人三次,他便是完全人。基督徒的标准在双倍于拉比的标准之外,另外又再加一;但这并不是数字上的游戏,只是简单的说明基督徒宽恕人的标准,一定要远超世上最好的标准。
(三)第五第六节告诉我们,信心是世上最大的力量。东方人在运用语言方面,是尽量要活泼生动。这何话的意思是如果以信心出之,在表面上看来全不可能的,也会成为可能。我们只要想一想,科学上不少的创举,手术上的成功,不朽的伟业,许多在五十年前,根本被认为不可能的,今日都得到了成就。如果我们对待事情是抱着‘这是不可能的’态度,这事永不会成就;相反来说,如果我们坚持‘这一定要成功’,这样机会便大多了。我们要常记着,我们不是孤单的工作,乃是有 神和祂的大能与我们同在。
(四)第七至第十节说明我们不要认为 神欠了我们甚么,也不可作邀功之想。当我尽了力,那只是表示我们完成了当尽的责任;而一个人尽了当尽的义务,从任何角度来说,那只是因为他不得不如此而已。
即使整个大自然属我,
贡献仍嫌太少;
爱是如此奇妙,如此神圣,
需索我的灵魂,生命,一切。
要满足律法的要求也许是可能的;但每一位恋爱中人皆明白没可能满足爱的需求。
感恩者少(十七11-19)
耶稣来到加利利和撒玛利亚的边界,碰上了十个长大痲疯的。我们晓得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然而在这群人申,至少有一名撒玛利亚人。这里是一则有关生命的大原则。共同的不幸遭遇,沟通了种族和国家的界限。由于染上痲疯病这个悲剧性的遭遇,他们已不再计较犹太人或是撒玛利亚人,他们只知道彼此间同属有所需要。假如洪水为患,掩盖了一片郊野,为了安全,野兽都聚拢在小小的高地上,和平共处;若换了平日,牠们则彼此为敌,拼过你死我活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可以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的,那就是他们对 神的共同需要。
痲疯者远远的站着。(参利十三45,46;民五2。)至于他们当保持的距离,却没有特别规定,但根据一个可靠的资料,当痲疯病者站的地方,风向顺吹向健康的人,那至少得距离五十码。没有此这更明显的表露出痲疯人生活的孤绝。
福音书描述世人的忘恩负义,要以此最为深刻。痲麻疯病者怀抱着极大的盼望,来到耶稣面前寻求医治;而神医好了他们;其中九人竟不再回来谢恩。在现实生活中,这确是屡见不鲜的,人一旦获得所需的,他便一去不再回头。
(一)许多时候,我们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在我们生命当中,曾经有过一段日子,只要是一星期的疏忽,便可了结我们的生命。在众生之中,人需要最长久的照顾,才可以学会料理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需要。无数的年日,我们的一切都有赖父母的提供应。但是,老年人却往往被下一代视为累赘;大多数的年青人都不愿意报答欠下父母的亲恩。就好比李耳王(King Lear)在面对自己的悲剧时所说的:
‘比蛇的牙齿还要尖锐的是
有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
(二)许多时候,我们对同胞缺乏感恩。我们每一个人总是欠下自己的同胞一份难偿的恩惠。当下,少有人会认为自己会忘记这份恩情;但过后,感恩图报的人却是少之又少。一位朋友、一位老师、一位医生,或是一位外科手术医师,他们为我们所做的,往往是不可能有所回报;但可悲的是,我们连想回报的念头也没有。
吹呀,吹呀,你凛例的风,
倒不算太不仁慈
比对起人类的忘恩负义。
(三)许多时候,我们对 神缺乏感恩。在极度困乏之中,我们会极迫切的祈求;困难一过去,我们也忘却了 神。我们当中,不少人连谢饭功夫也省下了。 神赐给我们祂的独生子,往往我们却没有一语的道谢。我们所能表达的感恩,最好莫过于叫我们的行事为人与祂的良善和仁慈相称。‘我的心哪,你要称谢耶和华,不可忘记祂一切的恩惠。’(诗一○三2。)
祂来的记号(十七20-37)
这两段经文都不容易解释。
在第廿和廿一节,耶稣回答法利赛人的询问,天国会在几时来到。祂告诉他们 神国的降临,不是眼所能见的。耶稣所用的词汇,就是医生用来表示怀疑病人有某种病征,而进行观察。
我们不太确定接着下去耶稣要说些甚么。依希腊原文,有两种意思。
(甲)可以表示 神的国乃是在人的心里动工;目的不是制造新事物,乃是要制造新人。这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物质的革命,而是人心内的革命。
(乙)可以表示 神国就在你们当中。 神的国就是指耶稣自己。耶稣就是天国的具体化,而他们却不认识祂。这好比是说:‘ 神全部的供应和秘密就在这里──而你们却不接纳。’
经文中廿二节至三十七节提及耶稣的再来。在这段费解的经文里头,只能够挑一些我们所能肯定的来讨论──在真理来说,这也足够了。
(一)一次复一次的,基督徒渴望基督的来临。好像那些殉道的圣徒一般,他会大声叫喊:‘要等到几时呢!’(启六10)但他需要学习燃起忍耐的烛光,还要等待。 神自有祂的计划。
(二)基督的再来是肯定的,但祂来的时间却没有人晓得。臆测是没有用的。百姓会遇上假先知和假预言;但我们不得抛开日常的工作而追随他们。基督与人相遇的最佳方式,就是这个人正在忠心的、谦卑的和儆醒的尽他的本份那个时刻。正如一位伟大的释经家所说;‘没有人可预知,但所有人都要看见。’
(三)当那日, 神的审判便要执行;这时候,两个一起生活的人,一个会被提,而另一个则丢在地上。这是给我们的一个警告。与良善的人相亲,不一定可以保证我们必然得救。‘没有人能够拯救他的弟兄。’岂不见几许家庭,把在教会富尽的责任,都委诸其中一成员的身上?岂不见做丈夫的,往往把对教会的责任推在妻子的身上! 神的审判是对个人的审判。我们不能把对 神的责任推卸给代理人或是团体身上。到那时,往往只见一个被提,而另一个却给丢弃。
(四)当他们问及此事将会在何时发生,耶稣引用了一句著名的谚语来回答他们。‘尸首在那里,鹰也必聚在那里。’意思很简单的要说明条件成熟,事情便告发生。对我们来说, 神按着祂的意思,叫耶稣基督重临世间。我们不可能知道那时辰;我们也不敢妄自臆度。我们必须作好准备,好叫无论祂是在清晨,在正午,或是在黄昏来到,都发觉我们的生活能够合乎祂的心意。──《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