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廿一章
第廿一章
本章可分三段,第一段是回程耶路撒冷(廿一1~16);第二段是保罗在到了耶路撒冷(廿一17~26);第三段是保罗被捕(廿一27~40)。
一 回程耶路撒冷 廿一1~16
每次要航海时,行传的记录都比较详细,并且都是以“我们”的称呼而写的。这是因为作者以航海日记的方法去记录。作者不但注意地点,也注意到各地的特殊情况,例如航行的路线等。但这些记录也不能达到一个历史作品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内容。例如保罗一行人数有多少?花了多少时间才从某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因此只能说“我们”之数据的记载比较详尽,但并不完全以现代历史学的标准去写作。
廿一1、2
我们离别了众人,就开船一直行到哥士……到帕大喇。遇见一只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他们的行程是想直往耶路撒冷的,但乘的那一条是靠岸航行的小船。从米利都开船经哥士岛,过了一天到罗底,它是爱琴海口的小岛。然后从罗底到帕大喇。在西方抄典里加上了一句“和每拉”。因为每拉是吕家省的大港口,在那边才有大船可横渡远洋(徒廿七5、6);由此可见西方抄典的这一句可能正确。
廿一3、4
望见居比路,就从南边行过,往叙利亚去,我们就在推罗上岸。因为船要在那里卸货。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他们被圣灵感动……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如果风大时,他们会绕居比路的北边行(徒廿七4)。这时大概气候很不错。
经上没有说推罗有教会,但有信徒在那里,这大概是司提反被害时跑来的(徒十一19)。但保罗能找到他们,也许是当地的基督徒曾常在一起作些基督徒的事工,使当地的人知道某些人是基督徒。否则无从找起。
推罗的基督徒人数不会很多,但他们一定经常保持与别处的基督徒连络。最低限度,他们知道如果保罗要回耶路撒冷的话,会有危险。圣灵自然不会感动那些对这事一无所知,一无关心的人。因为某些人对某些事有关心,所以圣灵才感动他们去说或去做。保罗听到信徒的劝告,他并没有在意,不是因为他藐视圣灵的感动,而是他有预备要为圣灵感动的另一种目的而奉献自己。
廿一5、6
我们就起身前行。他们众人同妻子儿女,送我们到城外,我们都跪在岸上祷告,彼此辞别。我们上了船 他们藉着船在推罗卸货的时间在那里住了七天,这七天当中他们一定有很好的交谊,互相造就。因此保罗和同伴要离开时,他们全家,妻子儿女等到海边送行。他们都是很热心的信徒,因此大家一起跪在沙滩上为保罗的安全祷告。
廿一7~9
我们从推罗行尽了水路……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是说预言的 从第4节开始,藉着行传的记录,我们才知道推罗,多利买有信徒在。并且他们都守着圣经的教训,乐意接待出外的人,与圣徒交往。我们也知道他们都是在当地很热心的人。由他们的热心,使人家知道他们是基督徒。他们也许没有大的教堂或众多的人数,但他们都不是“将熄灭的灯火”,他们都在各地方作福音的种子。
也由于使徒行传,我们才知道腓利安顿在该撒利亚。并且他已经由他的工作而赢得“传道人”的雅号。原来他被选时是作执事的:办理伙食的事,但他有传道的才能。他由做伙食的事逐渐地转移做了传道的工作。首先在撒玛利亚传道(徒八章),在那里被人认定他是传道人。在本章的提示里他已是专业的传道人。
他有四个女儿,他们都到结婚年龄,但都是处女。他们也都像父亲一样,具有传道的才能。他们可能都很敬虔,以 神的事为念所以都没有出嫁。也许他们选择对象时,太局限于那些热心传福音的人为对象;但因为这种人为数太少,因此就不容易找到对象。尤其是有才能,会教导别人的老师型的女子,大部分的年青男孩子都不太敢接近他们,这样他们找到对象的可能性就又更少了。也许这句“都是处女”只表示腓利的女儿都很安份。然而,以犹太人的文化和宗教背景来看,应当前者才对。因为一般未嫁的犹太女子都能守身如玉。
廿一10、11
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犹太人……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 保罗在安提阿教会时(徒十一27、28),应该已经认识亚迦布了。这段文章的写法,好像作者不是从安提阿教会时代就和保罗在一起的人。所以他才会注明亚述布是从“犹太下来”的。
亚迦布的作法有如旧约时代的先知,以象征的方法表现一个动作,然后说耶和华如此说……等(赛二十2;耶十三1及下文)。
按照以后的实情,犹太人无意将保罗交给外邦人,他们在暴动中差点把保罗打死(本章30、31节)。等军官把保罗带走以后,他们才致力于在腓斯都的面前控告保罗(徒廿四1~23)。
廿一12~14
我们和那本地的人……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保罗说……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保罗既不听劝,我们……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 保罗将来的受苦不是 神为他预定的,是他自己选择要为主受苦的。因为到这个关头,圣灵还是让他知道他的前程,也让他有机会作选择,可以避开灾难。保罗选择要受难的理由没有清楚地写在这里,但保罗说是为主的缘故。也就是说他认为到耶路撒冷去受难而死,比跑到别的安全地方去,对耶稣的福音更有贡献。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也有选择的余地。但他经过祷告,和平常人一样,经过内心严重挣扎的结果,知道受难更能完成 神的旨意。于是慨然地接受受难的苦杯。
廿一15、16
有该撒利亚的几个门徒和我们同去,带我们到一个久为门徒的家里,叫我们与他同住,他名叫拿孙,是居比路人 使徒行传的作者,尤其是以“我们”这几段的数据,很会关心人的一些琐事。他介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早期信徒拿孙。他大概是耶稣时代,或使徒初期的信徒,他一定还一直保留着基督徒的信仰,所以才会接待保罗和同伴。
二 保罗到了耶路撒冷 廿一17~26
保罗到耶路撒冷访问基督徒时,大体来说还是受欢迎的。虽然有人对他在外邦教导人不守摩西律法,不为小孩子行割礼的传说不谅解,但教会还是尽力地要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当时反对保罗想要把他置之于死地的是非基督徒的犹太人。
从这一段经文,我们看到,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信徒还保留着犹太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守摩西的律法,守割礼,只在主日才有基督徒的聚会。可能他们想要在圣殿崇拜中以及犹太文化的传统中作一个基督徒,而不是使基督的文化从传统中独立起来。
廿一17~19
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的接待我们。第二天,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保罗……便将 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说了 “我们”这数据的作者好像是第一次来到耶路撒冷的。从他的措词里,他对这地区好像有点陌生的样子。17节的“我们”包括保罗在内,但18节的“我们”不包括保罗。好像“我们”这数据的作者与保罗分开了。这原因也许是要使保罗成为故事的中心人物。从此不再有“我们”出现,直到廿七章1节才出现。
那时教会的领导者是雅各。“长老们”不知有否包括其它的使徒。彼得从十五章以后便不再出现,这时地大概不在耶路撒冷。更可能的原因是,作者所写的内容是保罗到耶路撒冷的事。但他不是保罗的同行者(他应用别人的数据,例如“我们”之作者的数据而编辑)。在他写使徒行传的时代,使徒已不存在了,只有教会的领袖雅各,和新组成的委员,长老们而已。
保罗好像在第十五章一样(第3节)报告 神如何藉着他在外邦人中行事。基督徒的同道对他并不怀恶意。正如17节所记的,都热烈地欢迎“我们”。
廿一20、21
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 神,对保罗说……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都为律法热心……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 当时在犹太地的基督徒,还守摩西律法。不守的人大概已逃往他处去了。“有多少万”只表示数目很多的意思,到底在犹太地有多少人是基督徒,那时并没有正确的统计。
按照使徒行传所描写的保罗,他是守摩西律法的。例如在安息日到会堂去,守除酵节(二十6);为提摩太行割礼(十六3);许了愿;剪了头发(十八18)等。但按加拉太书(二11~14)的记载,他反对犹太基督徒在外邦基督徒当中守犹太人的礼仪。他说如果人信了耶稣再受割礼,基督就与他们毫无益处(加五2)。使徒行传把保罗描写成一个守犹太律法的人。保罗自己的书信表明他信了耶稣,接受了恩典;若再靠自己的行为完成义,便是没有信心的行为(加三3~5)。这是使徒行传的保罗与保罗书信的保罗不同的地方之一。
保罗之所以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耶路撒冷来,外表上是为了带着外邦教会的爱、捐款,来帮助穷困的信徒;感情上是为着耶路撒冷与外邦教会在主里合一;理智上是要说服犹太信徒们,不要再被摩西的律法捆绑,要做一个自由人(律法是好的,人可从律法中选择一些规则来自我训练,也约束团体。但若有人说非照律法的某些条文或仪式行不可;保罗是自由人,他会选上耶稣基督的信仰而抛弃律法的条文),以耶稣基督的恩典为重。因为摩西的律法是犹太人根深蒂固的文化,想要改变它,实在不容易。但保罗有如他在以弗所时的冲动,就是有想要到犹太基督徒面前,外邦人面前,或犹太人面前去演讲的冲动(参徒十九30)。
廿一22~25
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罢……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一同行洁净礼……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你自己为人……遵行律法 为了怕反对保罗的犹太人来找麻烦,教会的领导者(雅各和长老们)要求保罗带着其它要行拿细耳人礼仪的四个人,到圣殿去行洁净礼,去缴费,剪头发和最后献祭。廿四节原文说“洁净你自己和他们”,可见保罗也是行拿细耳人之礼的人。
要他们遵守第十五章耶路撒冷会议的四个原则,就是不要侵犯犹太人的宗教生活良知就好。简单来说,耶路撒冷教会的立场就是:犹太基督徒应守犹太人的生活礼仪;外邦人不必,但外邦基督徒不可用自己的自由去伤害犹太人的宗教生活。
从行传的经文看起来,保罗好像接受了这个原则。如果以保罗的书信来想这个问题的话,接受这样的条件等于破坏了保罗以往的原则。也使他到耶路撒冷来的目的(前已述及,保罗的最后一项目的是来犹太地的犹太人面前讲明因信称义的信仰)枉费心机。如果保罗把接受这条件为权宜之策的话(就是等他证明了他可以守摩西的律法以后),再就守摩西律法的事,向犹太人讲明因信称义的信息。这就破坏了他的清誉。他说他自己所拆毁的决不再建造(加二18)。
廿一26
于是保罗……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日期……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 本节是写保罗和他带着的四个人洁净了他们自己。如果祭司为他们献了祭,这拿细耳人的愿就已经完成了,所献的祭物是每人两只鸽子。
拿细耳人的礼仪参见民数记第六章,它的时间是三十天。加果根据本章廿七节说七天就结束的话,这种礼仪大概已经修改过了。但一般人的洁净礼,因着事情的轻重而分有一天,七天,十四天与八十天等不同的时间。例如摸了不洁净之物,要不洁净一天。
因为经文中没有提到拿细耳人这个字,因此保罗和那四个人行的也许是一种洁净礼而已,不是纯粹的拿细耳人的礼仪。这一段的记事对以后基督教的影响很大。如果保罗完成了这个礼仪,和犹太教妥协的话,以后的基督徒可能都要照此仪式行。但因为这个妥协破裂,以后的基督徒便不以犹太人的礼仪为重。也许由于这次的失败,他们认为 神不喜欢基督徒以犹太教的礼仪来完成 神的义。所以后代的基督徒不再仿效。
三 保罗被捕 廿一27~40
廿一27
那七日将完,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 七天到底是改进过了的时间或者是作者对犹太人的风俗和规矩不明白呢?是不是作者把“快要结束的那一周”解释成为七天呢?这些问题学者都曾讨论过。“将完”是希腊语的“差不多”,“几乎”(egeneto)语意没有中文这么明确。
这些煽动群众要捉拿保罗的犹太人,并不是以弗所的基督徒,他们是从那边回来朝圣的犹太人。保罗当时所在的地方一定不是在圣所里面。因为圣所前面有宽大的走廊,保罗只能走到那里而已;这些人也可能就在那里捉住保罗的。
廿一28、29
喊叫说……这就是在各处教训众人蹧践我们百姓、和律法,并这地方的。他又带着希利尼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因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以为保罗带他进了殿 这些人一定知道保罗在亚细亚和马其顿等地传讲福音。他们曾经在以弗所见过保罗,并且可以肯定,他们认识以弗所人特罗腓摩。他们煽动别人的理由是保罗带外邦人进入圣殿。原来圣所的入口,有个大理石的牌子,警告外邦人不得进入。也不得带外邦人进入,否则会被处死。
在廿四章6节,犹太人控告保罗的理由是他亵渎圣殿。捉保罗的人对于保罗有无带外邦人进入圣殿,他们都没查证,完全是出于感情的冲动。
廿一30、31
百姓一齐跑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都关了。他们正想要杀他,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 保罗并不是到了耶路撒冷才有人认识他的,也不是有人煽动就一下子可以引起那么多人的暴动。每年回耶路撒冷朝圣的人,一定把保罗如何在外邦传那些不利犹太教的消息带回耶路撒冷。年久日深,犹太人对保罗的憎恨累积起来,到有人煽动时便随着恨恶外国人,保护犹太教的情绪而发作起来了。
圣殿的门关起来,一定是怕暴动时伤害到圣殿。但在旧约里,一般人不随便在圣殿里捉人或杀人(王上一49~53)。这是他们敬畏 神的表现。
罗马的千夫长,也可叫做护民官。照希腊文的字面解释是罗马分队(营)的千夫长。(按当时罗马军队的编制,每一军团有十分队“营”),每一分队有三百到六百人。但千夫长的编制有时也就是一千个士兵的指挥官:他有七百六十名步兵,二百四十名骑兵。这个分队,或营,大概在离圣殿不远的地方,所以在暴动开始不久,保罗尚未被杀以前就可赶到。
廿一32~36
千夫长立时带着兵丁……跑下去到他们那里。他们见了千夫长……就止住不打保罗……千夫长……吩咐用两条铁链捆锁。人问他是甚么人,作的是甚么事。众人有喊叫这个……那个的……众人……喊着说,除掉他 千夫长带两条铁链,大概以为是捉到甚么作乱的重犯(38节),所以才把他用铁链捆绑,其实是将保罗的一个手与一个士兵绑在一起。
那些参加暴动的犹太人,本质上和以弗所的异教徒或外邦人是没有甚么两样的(徒十九32~34)。他们并不清楚为甚么原因令他们情绪这么激动,也不清楚他们控告的对象是谁,犯甚么罪名。以弗所人所以吶喊,是因为爱惜他们自己的宗教、文化;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犹太人也和以弗所人一样,不知道所控告的人是谁,他做了甚么?但他们更糟的是喊着要杀人,说“除掉他!”
廿一37、38
保罗对千夫长说,我对你说句话……他说,你懂得希利尼话么。你莫非是从前作乱,带领四千凶徒……的那埃及人么 保罗以很客气优雅的希腊语问千夫长:“我对你说句话,可以不可以?”在希腊语的结构里,保罗的用语显示他所受的教育。如果一般人,就不会用像他这么优雅的语句请求。千夫长以为他是那个作乱的埃及人。原来在腓力斯(徒廿四1及下文)的时代有个埃及人带领了三万人(照犹太史家约瑟夫的记载是三万人,不是四千人),到橄榄山上要用武力强占耶路撒冷。他的附从者被腓力斯杀了,他(埃及人)不见了。千夫长看到圣殿前的作乱,尤其是保罗不向他讲希伯来话,使他怀疑他是那个埃及人再出现了。
廿一39、40
保罗说,我本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求你准我对百姓说话……保罗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保罗提出三点说明他不是埃及人:(1)他是犹太人;(2)他出生于基利家;(3)他是罗马公民。因为他是(罗马)公民,所以有权利要求讲话。千夫长也乐意让他讲话,因为在讲话中可以探知保罗的实情。
保罗用希伯来话演讲,一方面可以让千夫长知道他不是那个埃及人,因为埃及人不会说希伯来话,直到如今仍然一样。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对犹太同胞有个亲切感。
保罗在37节和39节的讲话,在希腊文里的结构都是非常优美的句子。并且是用古典的希腊语,不是各地方用的通俗希腊语,这表示保罗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这也是千夫长愿意让保罗演讲的原因之一。因为听他用优美而正统(古典)的希腊话问他,就知道保罗是有教养的人,因此珍惜他说话的权利。──《中文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