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第十五章
3. 要效法基督的榜样(十五1-13)
1我们坚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
2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得到造就。
3因为基督也没有求自己的喜悦,倒像经上所说,‘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到我身上了。’
4因为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我们的教训写的,使我们藉着忍耐,和圣经的安慰,能持守住吩望。
5愿赐忍耐和安慰的神,赐给你们彼此同心,按照基督耶稣的样式,
6使你们同心合意,同声荣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
7因此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了你们,使荣耀归与神。
8因为我说,基督为了神的真理,作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为要坚立对列租的应许;
9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神 ; 如经上所一记:‘因此我要在列邦中称颂你,歌颂你的名。’
10又说:‘列邦啊,当与他的子民一同欢乐。’
11又说:‘万国啊,你们当赞美主;愿万民都颂赞他。’
12又有以赛亚说:‘将来必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治理列邦的;列邦都寄望与他。’
13愿赐吩望的神,因你们的信,使一切喜乐平安充满你们,使你们因着圣灵的能力满有盼望。
第十五章一节“我们坚强的人”用“我们”来表明保罗将自己算在“坚强”的人当中,正如前面他曾一再表示凡物都可吃的立场是正确的。209这里用的“坚强”或“不坚强”的词,原来的字是“能够”或“不能够”,或者作“有能力”或“没有能力”,但意思就是指坚强的和不坚强的,也就是信心坚强的和信心软弱的人。
“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应该”是一个有力的字,表达一种道德,或者灵性力面的义务,210这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的一部分,是不可逃脱的责任,是应当行的。在第一章十四节保罗讲他欠人福音的债,所用的是出于同一个字根的字。“担当”是指着担负重担。加拉太书第六章二节说,“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那里用的是同一个字,坚强的人有能力就更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211“担当”一词当然有时可以解释作“容忍”,我们看见软弱的弟兄坚持守一些特别的规则时,我们的确有时要容忍他们,但保罗这里的用法应该比“容忍”更积极:特别212如马太福音第八章十七节说的,基督曾担当我们的疾病,用的是同一个字,所以意思应当是更积极的担当,如同新英国译本圣经所说的,坚强的人要把不坚强的人的软弱看成自己的软弱。如果只是容忍软弱的人,坚强的人不干涉他们的行动,不拦阻也不批评,却漠不关心的忽视他们;如此坚强的人不单没有担当他们的重担,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很多时候坚强的人可以理直气壮的作自己觉得应作的事,很少愿意改变自己的作法去迁就别人,不多觉得顾及别人的软弱的重要。如坚强人的坚强之处就成了不坚强人的额外重担。坚强的人应该担当不坚强的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坚强的人常常认为自己有知识,立场清楚,容易按着自己的喜悦作事;但保罗这里一连串的教训是基督徒的生活目标是要为主而活,不因食物使弟兄忧愁,凭着爱心行事,要追求彼此造就,不使弟兄跌倒,凡事要于信心等。一个有这样生活目标的人,自然就不会追求自己的喜悦而行事了。
第十五章二节“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得到造就”保罗说我们不要求自己的喜悦;现在他转过来,从积极的一方面说我们要求叫邻舍喜悦。但是邻舍所喜悦的不一定都是最好的事;特别这里按着上下文看,这里所说的邻舍大概主要是指那些不坚强的人说的,所以讲了邻舍的喜悦,他又加上“使他得益处,得到造就”。这里所说的益处当然是指属灵生命的益处;“得到造就”就更加补足了“得益处”的意义。单为讨人的喜欢的奉承的话语或工作都没有意义。“得造就”一语在书信中常见到,而且用作属灵生命的建造的词,多半是指整个教会的得建造,而不是指基督个人生命的建追(如林前十四12、26;林后十8,十三10;弗四12、16、29等)。因此这里的“得造就”是指让整个教会得造就,特别是让那些不坚强的弟兄长人成熟,能成为教会中有力的肢体。213
第十五章三节“因为基督也没有求自己的喜悦”保罗这里举出了基督的例来作我们的榜样,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例(看林前十一1;腓二5;帖前一6)。基督没有求自己的喜悦,基督一生的生活都是为了一件事:为要作成神的旨意(来十7;约十七2f.),成就人的救赎。祂从来没有按自己的喜悦来作事,这也应当是我们,特别是自以为坚强,有能力的人应当效法的榜样。
“倒像经上所说,‘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到我身上了。’”这句话的开始有一个很有力的“但是”的字;基督没有求自己的喜悦,相反的,祂使辱骂神的人的辱骂落到自己身上。保罗这里引用旧约的话来支持他的教训,对那些比较看重旧约律法的人,一定更有意义;特别如邓氏指出,他们可能知道福音书中有关食物洁净和不洁净的教训,而仍没有完全同意。这样引用旧约的话就更有力了。214“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了”,这句话是出自诗篇第六十九篇九节。诗人作为弥赛亚的预表在为他所受的苦申诉。这句话前面的一句是“因我为你的殿心中迫切如同火烧”,所说的殿当然是指神的殿,所以这里辱骂“你”的你也是指神说的。罪人拒绝神,顶撞神,甚至辱骂神,现在基督为了神的缘故,让这些辱骂都落在自己身上。如果基督为了神的缘故愿意担当这样的辱骂,我们为了基督的身体教会,或者说为了主,愿意担当这样的担子吗?或者有人会觉得,特别是坚强的弟兄,会觉得不坚强的人所坚持的事情很不合理!也许是如此,但他们所作的会比罪人辱骂神更不合理吗?保罗这里用基督的榜样的劝勉极其有力。
第十五章四节“因为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我们的教训写的”“因为”一词就讲出了他用旧约圣经来支持他的教训的理由。在第一句话中的“圣经”两字是加上的。第二句话中的“都是”是表达原来字句中有“一切”从前所写的一词,这样就包括了所有的圣经。所有的圣经都是为我们的教训写的,都是我们要遵行的,不过当然我们要正确的解释,正确的应用(参林前九10,十11;提后三16、17)。
“使我们藉着忍耐,和圣经的安慰,能持守住吩望”这里的“忍耐”应该是指着对那些与我们看法不同的人的忍耐,特别是坚强的人对软弱的人的态度。“安慰”一词也可译作“鼓励”,215但下一节也用到此字,那里很显然的应当作“安慰”,所以这里也应作“安慰”。“藉着”忍耐和圣经的安慰一语,不大容易翻译,所以有人解释为忍耐和安慰都是从圣经来的,216但原文在这两个词前面都有一个“藉着”的字,217所以将两个词分开看更好。218当然能忍耐和得安慰的恩典都是从神来的,但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劝勉我们藉着忍耐和藉看圣经的安慰。忍耐是指着因爱和包容去接纳别人;安慰是指保罗前面所讲基督怎样让辱骂神的辱骂归到自己身上。如果基督肯如此容忍,我们不能作吗?我们从圣经得着安慰,藉着忍耐,好使我们持守住盼望。这里译作“持守”的字基本的意思是“有”,所以和合本译作“得着”;但原来用的字是指持续的行动,219所以译作“持守住”我们在基督里的盼望。
第十五章五节“愿赐忍耐和安慰的神,赐给你们彼此同心,按照基督耶稣的样式”这是一句祷告的话,若更直接一点来翻译,可作“愿有忍耐与安慰的神,赐给你们彼此同心”。“赐给”一语的字形是在新约中比较少见的字,用到的时候则多半是在祷告中。220保罗藉着祷告勉励罗马的信徒。本节所提的忍耐和盼望就是前一节所提到他们的需要,为的是叫他们能持守在主里面的盼望。保罗为罗马人祈求的是神赐给他们有彼此“同心”。同心一词和腓立比书第二章二、五节及罗马书第十二章十六节用的是同字。同心是表示心思意念相同,也包括着感觉和意向,不是单指思想。保罗为基督求的是这样在主里面的同心(参看本书十二16的注释)。下面“按照基督的样式”一语原来只是“按照基督”,另外的三个字是加上去的。和合本译作效法基督,新国际译本作跟随基督。这句话可以解释作按照基督的教训,或按照基督的榜样;如果译作效法基督就是说按照基督的榜样行,两者的分别不大。
第十五章六节“使你们同心合意,同年荣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这是一句有力的表达目的话,是整个这一段勉励的目的。“同心合意”一词在新约中除去本书以外,只在使徒行传中出现过,是表达心里有同样的意念。然后经文又加上“同声”,原文是“一囗”,同心同声的荣耀神,这是我们的目标。单有心意要荣耀神,不能使人知道神的荣耀;囗里荣耀神的话若不是出于内心,则是虚伪的话。敬拜、赞美、荣耀神,必须是心口合一的行动,不能只是外表的动作。“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一语有人觉得不太适合。他们认为主耶稣既然是神,就不应当称天父为主耶稣的神,所以有些作者如大多数中文译本的译法,都解释作,荣耀神,即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其实这样的顾忌是不必要的,因为主耶稣自己都曾多次称神为神。祂曾在十字架上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你为甚么离弃我!”(可十五34)。复活以后祂对马利亚和别的门徒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约二十17)。因为祂在弥赛亚的身分上,神就是祂的神。希伯来书的作者将诗篇的话放在主的囗里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十7)。
第十五章七节“因此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了你们,使荣耀归与神”把坚强的与软弱的弟兄之间的分歧解释清楚以后,保罗的思想要带领罗马的基督徒作一个结论;因着以上所谓的原因,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本节所用的“接纳”一词与第十四章一节所用的一样。在第十四章一节说,不论是坚强的弟兄,或者软弱的弟兄,都应当接纳对方,因为神已经接纳了他。这就同样的,我们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当彼此接纳,因为基督已经接纳了我们。在“你们要彼此接纳”中的“彼此”可以是指坚强的信徒与软弱的信徒间的彼此,也可能是指任何基督徒与基督徒之间的彼此,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当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一句话中的如同……一样”的字也可以解释作“因为”,221如此可译作因为基督已接纳了你们。克兰氏认为这样的译法可能更加明显,表明基督已接纳了所有的人,坚强的和软弱的同样被接纳了。222“使荣耀归与神”一语的思想可以与“基督接纳你们”联到一起来看,如此就表明基督的行动使荣耀归与神;223另一方面,可以将“使荣耀归与神”看作“你们要彼此接纳”的目的。224同时也有人认为使神得荣耀的思想,与基督接纳我们,和我们彼此接纳,这两件事实的关系同样亲近。225但这是保罗给罗马人勉励的话。基督接纳我们可以使荣耀归与神这件事,用不着使徒勉励任何人,这是当然的;保罗勉励的是我们要彼此接纳,如此就可以使荣耀归与神,所以这样的解释比较适合。
第十五章八节“因为我说,基督为了神的真理,作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为要坚立对列祖的应许”这节圣经和第九节上是讲另一个理由,证明第七节的话,基督徒的彼此接纳就能使荣耀归与神,所以有“因为”一语。“我说”一词在这里站的地位很独立,表示他很郑重的说,有正式宣布的意味。226保罗现在要讲的在这一段经文中是一个新的思想,在讨论软弱的弟兄与坚强的弟兄的问题时,他还没有提到过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现在他提出这方面的关系,就使得第八至十二节这段经文可以更有力的支持第七节的主要思想。“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表明真实,或者信实,可靠的事物,227这里“神的真理”就是指神的信实,可靠。228为了神的信实,基督不单变成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也继续作这样的执事。229“受割礼”一词如同在第三章三十节的用法,是指犹太人说的。“执事’一词最初只是指仆人,多数是指作较卑微工作的仆人,如同筵席中的侍者。基督作为以色列人的弥赛亚,就作了犹太人这样的执事。要坚立对列祖的应许,要应验神对列祖所作的应许。割礼是神和以色列人的始祖立约的记号,现在基督来了,作成了受割礼之人的执事,就表明神在和始祖立约时所作的应许都已成就了,如此也显明了神的信实。下一节保罗要更进一步的解释神如何从此得荣耀。
第十五章九节“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神”这句话在文法的构造上和用语的意义上,都使解释有些困难。在句首的“并”字也可以译作“但”;“叫……荣耀神”一语是否应当如此译法,也要看对整句话的文法构造的解释来决定。按第八、九节整个句子的构造看,虽然怎么样解释都有困难,按上面的译法应该是困难最少的。230为了显明神的信实,基督作了受割礼之人的仆人,以应验神给列祖的应许,但这不是祂唯一的目的,因祂也要叫外邦人荣耀神。下面保罗一连串引用了多处旧约的经文来表明此真理。
“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列邦中称颂你,歌颂你的名。’”这句话是从撒母耳记下第廿二章五十节和诗篇第十八篇四十九节引用来的;两处在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的写法完全一样,在这里将句子开始的“主啊”或“耶和华啊”一语略去了。这是大卫在战胜仇敌的时候赞美神的话,他呼吁所有的人都来颂赞神,保罗说这就是他勉励基督徒的目的。
第十五章十节“又说:‘列邦啊,当年他的子民一同欢乐。’”“又说”是指着圣经又说。这里引用的是申命记第卅二章四十三节的前一半,刚好配合第八、九节的话,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神;现在保罗呼召他们要与神的百姓一同欢乐。因为神向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同样的施了怜悯,所以他们应当一同欢乐。
第十五章十一节“又说:‘万国啊,你们当赞美主;愿万民都颂赞他。’”这节圣经是引自诗篇第一一七篇一节,不再提以色列人了,只是呼召外邦人称颂神。“万国”和“列邦”;“赞美”和“颂赞”的字虽然不同,但基本的意义没有分别。万国都当赞美主,没有一个国家例外。
第十五章十二节“又有以赛亚说:‘将来必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治理列邦的,列邦都寄望与他。’”这段最末的一节圣经是从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节引来的。“耶西的根”一词在当时应该已被接纳为指弥赛亚的名词,如以赛亚书第十一章一节;启示录第五章五节;第廿二章十六节等处的用法显明,而此根是从王族的后裔来的。这样的一位要兴起来治理列邦,列邦的人自然可以将盼望放在他身上。所有人的盼望都在弥赛亚身上。
第十五章十三节“愿赐盼望的神,因你们的信,使一切喜乐平安充满你们,使你们因着圣灵的能力满有吩望”“赐盼望的神”也可译作“盼望的神”,神是盼望的根源,一切盼望都从祂来的;但另一方面祂是人类盼望的目标。在上一节的末了保罗引用以赛亚的话说,人的盼望都在主的身上,他没有说是在神的身上;所以有些学者都认为这里的意思是说赐盼望的神,而不是说:“所盼望的神”。231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忘记人类最终的盼望是与神永远同在,是这种以神为最高中心的思想,影响一些学者认为这句话也包括着看神是我们的盼望的目标的意义。232此理由的确很有力,同时我们当也同意邓氏引用诺氏的话,盼望是整个罗马书和此处的祷告的中心,233但按整个上下文的构造来看,“赐盼望的神”仍是最好的解释,当然也不排除神是人类盼望的目标的思想。这句话是表达祷告或者祝福,或者心愿的话,234保罗的愿望是神使他们充满喜乐和平安;但不是世人所要的喜乐和平安,乃是因他的相信而来的。他们相信是信了耶稣基督。真正的喜乐当然是因生命的改变,平安是因与神关系的改变,才可能有的,但这里保罗强调的是他们内心里能享受到的喜乐与平安。这样心里充满喜乐与平安是保罗祷告所愿望的中心,也可以说是他整个这一大段教训的中心。然后他加上一个目的的句子,235“使你们藉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盼望一词在这两节圣经里出现了三次,是他的祷告和整段勉励最终的目的。但这样的盼望不是人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得来的,乃是靠圣灵的能力才能得到的。这里译作“满有”盼望的字是指极丰富,充满,的意思,靠着圣灵的能力,基督徒能过如此满有盼望的生活。这件事极值得注意:整个基督徒的生活,不论是胜过罪恶,追求圣洁,或是过充满平安与喜乐的生活,及在主里满有盼望,都是要靠圣灵的能力。
209 如十四14等。
210 看BAGD.
211 看BAGD , , Bauer将此节圣经列在该字的2.b的解释之下,即解释作“容忍”、“忍受”,如启二2的用法。但多数的作者都指出Bauer此处的解释并不恰当,如Murray, Cranfield, Morris, Dunn等。
212 如同Cranfield, Morris, Dunn等都指出。Dunn特别推荐NEB的译法;accept as our burden.
213 参看Dunn, Fitzmyer, NEB此处译作to build up the common life.
214 Dunn, Rom., p.838.
215 如Barrett的译法。
216 Murray认为忍耐是指对末世的困难的态度,所以他将忍耐和安慰都解释是从圣经来的。Rom. II. p.199f.
217 .
218 如Ka/semann, Cranfield等的看法。
219 subjunctive, .
220 是的aor. Optative, Optative, 是新约中的很少的optative中的一个,看Morris, Rom., p.501, n.28; BDF §95(2).
221 BAGD, , 3.
222 Cranfield. Rom., p.739.
223 Dunn, Murray, Barrett, Sanday and Headlam等都如此解释。
224 Cranfield. ,Hodge等都如此解释。
225 如Morris.
226 BAGD, , II, 1. c. 用declare, 虽然Bauer没有将本节圣经列在此意义下。Cranfield, Kasemann等都用declare.
227 BAGD, , 1.
228 看Murray, Cranfield等;吕译本作“神的真诚”。
229 perfect tense, 表示不单变成而且继续的是如此。
230 Cranfield将这两节译作:For I declare that Christ has become the minister of the circumcision for the sake of God's faithfulnes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promise made to the fathers, but the Gentiles glorify God for his mercy. Rom. II, p.699, 然后在pp.42-4有一段很详细的讨论。
231 如Cranfield.
232 如Calvin, Murray等。
233 Dunn, 引用J. Knox在Chapters in a Life of Paul的话,说盼望是the heart of the epistle and this benediction. Rom. II. p.851.
234 是optative. 此字形的构造比较特别,参看BDF§85.
235
VII 结论(十五14-十六27)
罗马书的主要的神学题目,因信称义的真理,已经讲解清楚;现在保罗要作全书的结论了。此结论可以分成两大段:第十五章十四至卅三节是讲他个人的计划,第十六章一至廿七节是对罗马弟兄姊妹的问候和一些个人的勉励。保罗个人的计划与勉励的话也是从本书所解释的救恩真理引伸出来的;在这两段结论的话语的末尾,各有一个简短的祝福。
一、保罗个人的计划(十五14-33)
14我的弟兄们,我自已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满各样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15但我稍微大胆的写信给你们,为要提醒你们,是因着神所赐给我的恩典,
16使我为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我所献上的外邦人得蒙悦纳,因着圣灵成为圣洁。
17因此,为了神的事在基督耶稣里我有此夸口;
18-19除了基督藉我所成就的事,就是藉着我的言语,行为,靠着神迹奇事的能力,和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别的我甚么都不敢提。这样,我从耶路撒冷,直到以利里古一带,我把基督的福音都传遍了,
20我如此立志,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我建立在别人的根基上;
21正如经上所记:‘未曾听过他的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问过的,将要明白。’
22因此,我多次受拦阻,不能到你们那里去。
23但如今在这一带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多年来我都很想到你们那里去,
24甚么时候我到西班牙去,我希望路过时去看你们,先从你们得些满足,然后从那里由你们送行。
25但现在我要去耶路撒冷,为供应圣徒的亨;
26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捐出款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27这是他们乐意作的,也是他们的本分;因为外邦人既然分享了他们属宜的好处,他们就应当在物质的好处上供应他们。
28等我完成这件事,将此果效向他们交待好,我就要经过你们那里往西班牙去;
29我也知道,我到你们那里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祝福去。
30弟兄们,我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并以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向神祷告,
31使我从犹太地不信从的人中得救,并使我的事奉在耶路撒冷众圣徒面前蒙悦纳;
32也使我按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的到你们那里去,与你们同得安息,
33愿赐平安的神与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第十五章十四节“我的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满各样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在“弟兄们”前面加上“我的”就表示特别亲密的感觉。虽然保罗还没有去过罗马,但从第十六章问安的话显出他和罗马的很多弟兄姊妹都已经很熟悉;而且从整本罗马书的内容看,保罗没有一点表示他认为罗马的弟兄姊妹对真理的顺服上有任何缺欠。在这种情况下,保罗下面所讲的,要他们接纳他,因他是外邦人的使徒,并给他送行,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保罗感觉和他们特别亲近。并且“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这里的“也”不是指别人信我也信;而是指:我知道你们会作应当的事,同时你们“也”满有良善。“我自己”和“你们”两词都是加重语气的词。1按语气可译作“至于我,我深信你们本身就是满有良善的”。这种出自衷心欣赏别人的话,不是奉承,这是使徒的极重要的美德之一,是值得效法的。“充满各样的知识”一语不是指所有的知识,2不是单单得救,乃是完整的救恩的知识,就是整本书信所讲的。因此他们就能“彼此劝戒”。“劝戒”一词包括有教导,劝勉,警告,改正等意思。3一个能够如此自己彼此劝戒的教会,是一个成熟的教会。
第十五章十五节“但我稍微大胆的写信给你们”“稍微”的意思是“一部分的”或者“有一点”。4保罗觉得自己第一次写信给一个素不认识的教会,就写许多教导训勉的话,似乎过于大胆,但是作为外邦人的使徒,他这样作仍是应当的。
“为要提醒你们”“提醒”一字是由“记忆”一字加上两个前置词组成的,在圣经中只在这里出现。5保罗用此字一方面提醒他们应当接待他的责任,同时也客气的指出,这些真理是基督徒基本上应该早已知道的。
“是因着神所赐给我的恩典”现在保罗要正式讲出他要提醒他们的内容,他是因着神所给他的恩典才能作神的仆人。
第十五章十六节“使我为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的仆役”这是他要提醒,或者讲的目的,他因神的恩典为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的仆役。“仆役”一词可以是指普通的仆役,但在七十士译本中此字常用作祭司的事奉工作,这大概也是保罗此处的用法。6保罗作为外邦人的使徒,作成传讲使外邦人与犹太人和好的职事,就等于是作了祭司的工作。
“作神福音的祭司”“作祭司”一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祭司和工作,7在全本圣经中只出现过这一次。保罗说他是作神的福音的祭司;他所献的却不是祭牲,而是接受福音的外邦人。这里保罗用祭司工作的图画来表达传福音给外邦人的工作,而不是将信徒的敬拜比作祭司的工作。
“叫我所献上的外邦人得蒙悦纳,因着圣灵成为圣洁”这是因神的恩典使保罗成为基督耶稣的仆役的目的,叫他所献上的礼物得蒙悦纳,这礼物就是信主的外邦人。“所献上的”可以是指献祭的动作,如希伯来书第十章十节的用法,也可以是指献祭时所献的礼物,如希伯来书第十章五、八节;以弗所书第五章二节的用法。这里的用法显然是指礼物,就是保罗所献上的外邦人。8保罗要使这礼物蒙悦纳,当然是蒙神悦纳。“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和合本将句子的次序更改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但没有任何版本的见证,也没有神学上的理由,可以支持这样的改变)。旧约献祭的礼物是从世俗分别出来归与神的,保罗说他所献上的外邦人也是如此被分别出来归与神的,这样的人当然是圣洁的。但新约时代的人被分别归为圣不是因着献祭的动作,乃是因着圣灵的工作。
第十五章十七节“因此,为了神的事在基督耶稣里我有此夸口”这句话在版本的见证上有些不同的意见,也可能影响这句话的意思;9但这样的译法更合乎上下文的意思。保罗所夸囗的是他能将外邦人当作蒙悦纳的祭物献给神,但实际上这却是神在基督耶稣里所作的工作。
第十五章十八、十九节“除了基督藉我所成就的事,就是藉着我的言语,行为,靠着神迹奇事的能力,和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别的我甚么都不敢提”为了表达的清楚,这两节圣经的句子前后需要有些调动。首先,一开始保罗说我不敢说别的事,在本译文中这句话放在上面译文的末了。在第十七节保罗说他在基督里有这夸囗,但为了免得被误会,他即刻要解释他所夸囗的是甚么:就是基督藉着保罗所成就的事。“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字,表示要作的事完全作成了。这些事都是基督作的,都是藉着保罗的器皿作的;因着这些工作就便外邦人顺服了,相信了。下面保罗用两对相称的名词来解释基督作成这事时所用的器皿:“我的言语,行为”,“神迹奇事的能力,和圣灵的能力”。言语和行为是保罗传教时所作的,神迹和奇事也许是指保罗所行,也可能是指基督所行的。这一切都成了圣灵所使用的器皿,便圣灵的能力彰显出来,就完成了基督所要作的事,使外邦人顺服了。保罗的夸囗是指这些事;他说,除了这些事以外他甚么都不敢提。
“这样,我从耶路撒冷,直到以利且古一带,我把基督的福音都传遍了”这句话讲出保罗此时传福音工作所达到的范围,基本的意思很清楚。但问题是保罗有没有从耶路撤冷开始传福音呢?而且他曾否将福音传到以利里古呢?解经的人意见很不同。10但最好的解释是保罗所讲的是指整个福音工作传布的范围。11以利里古是马其顿以北,西边沿海的省分临近意大利的北部。“直到”以利里古不是说传遍,甚至不一定是进入以利里古,但至少已到以利里古的边缘上。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已经传到以利里古的边缘,这是当时福音已传到的范围。虽然不是说这些地方的福音都是由保罗传的,但福音都已传遍了,所以在这一带再没有可传的地方了。
第十五章二十节“我如此立志,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我建立在别人的根基上”“我立了志向”可以这样看作一个独立的句子,也可用分词来解释作一个附属的句子,12整体来看作分词的读法更为适合。如此就可以译作“我就立了志向”。在句子的开始还有一个字可以译作“这样”,或“如此”,13本书的译法作“我如此立志”,就是将保罗的“志向”指向下面的“传福音”。他的志向就是去完成传福音的使命。“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不是说不论甚么人在那里称过基督的名就可以了;乃是说基督的福音在那里已被传开,而且那里的人已接受福音,接受了基督为“基督”,14在该处教会的根基已经被建立起来了,保罗说他不要在这样已经有了教会根基的地方去传福音,免得他的工作建立在别人的根基上。15
第十五章廿一节 “正如经上所记:
‘未曾听过他的信息的,将要看见,
未曾听闻过的,将要明白。’”
这句话是引自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第五十二章十五节下。以赛亚书第五十二章十三节开始是有关耶和华的仆人的一般预言,特别是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的预言,极为显著。保罗这里解释此预言所传的有关弥赛亚的知识要被传开的事要应验了。很显然的他认为自己从基督领受的呼召,是此预言应验过程中的一部分。当然保罗并不是说他自己是以赛亚所说的耶和华的仆人,但他是传有关此仆人的信息的一位。
第十五章廿二节“因此,我多次受拦阻,不能到你们那里去”在前面第一章十三节保罗就曾说过:“我曾多次计划要到你们那里去……可是直到现在仍有阻碍”。可是他一直没有说出这些阻碍是甚么,现在他讲出阻碍他去罗马的原因。“因此”是讲出第十九节所说的他到处传基督的福音的工作,而不是说第二十节所讲的,他不要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阻碍了他去罗马。现在,这一带他把福音已经传遍了,他可以到罗马去了。“多次”是一个比较强的字。16他曾多次想去罗马,都因以利里古以束一带地方福音的需要,而不能成行。现在他可以成行了。
第十五章廿三节“但如今在这一带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多年来我都很想到你们那里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因为从耶路撒冷到以利里古福音都已传遍了,所以在这一带再没有可传的地方。但这不是唯一他要去罗马的理由:多年来他都很想到罗马去,现在他可以去了。但是去罗马也不是他最终要去传福音的目标,如同他在前面第二十、廿一节所说的志向,他有一个更远的计划,他要到西班牙去传福音。在去西班牙的时候要途经罗马,使罗马的教会能成为他去更远地力传福音的支持站。他要继续努力去执行基督给他的作外邦人使徒的职份。
第十五章廿四节“甚么时候我到西班牙去,我希望路过时去看你们,先从你们得些满足,然后从那里由你们送行”“甚么时候我到西班牙去”是一个在文法上没有完成的句子,要到下面第廿八节的末了句子才完成,但句子的意义很清楚了。保罗的心里已经预备好,看工作的进展情况他觉得时间也到了,他可以到罗马去了,但他还不能具体的计划几时能成行;实际上要再过两三年他才作为囚犯被解去罗马。保罗为甚么单单想到西班牙去传福音?在当时的地中海世界有许多别的地方也需要福音。此事曾引起一些讨论。17虽然没有任何具体的数据可以证明保罗的理由,但西班牙在罗马帝国中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而且有著名的哲学家,如辛尼加。18这里的意思是保罗盼与罗马的基督徒在一起,要享受和他们的交通。这是交通的真正意义:在一起交往时得到享受的满足感。保罗要在罗马享受和弟兄姊妹的交通,但这只是他一部分的目的,另一部更重要的目的是“然后从那里由你们送行”。“从那里”一语可以有“在那里”或“从那里”的意思,这就是本书所用的译法。也可以有“到那里”的意思,这样就可译作“由你们给我送行到那里”,意思是由你们给我送行到西班牙去。19如果我们前面的解释正确,保罗盼望罗马的教会成为保罗去西班牙传福音的支持站,那么译作“从那里由你们送行”就更为正确。“送行”一词是一个重要的字,不是单单给保罗写推荐信,或者给他祝福。20提多书第三章十三节用的“送行”也是这个字,意思包括着供给被送行者的需要,“叫他们没有缺乏”,如同一个差遣的教会供给宣教士的需要一样。保罗就希望罗马教会成为一个这样支持他的教会。
第十五章廿五节“但现在我要去耶路撒冷,为供应圣徒的事”“但现在”显出事情的一个重要的演变。保罗很想到罗马去,但一直有拦阻;现在拦阻已经除去了,他可以去了,但现在另外一件事出现,他必须把去罗马的事延迟。他需要去耶路撒冷,为供应圣徒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保罗如何看重这件事。很多时候今天教会把爱心的工作,或慈惠的工作看成很不重要的工作,这是值得反省的事。“我要去”的动词是表示他几乎立刻就要动身了。“供应”圣徒原来的意思是“服事”圣徒,这里所指的是马其顿和亚该亚的教会为耶路撒冷的圣徒所捐的款项(参看林后八1-5;九1-5),正如下一节所说的。保罗如此看重此次的事奉,一方面当然是出于他的爱心,和他对耶路撒冷教会中穷人的关心;但同时他这样的关心也可以帮助解决耶路撒冷教会与外邦人教会之间可能有的一些不和现象,如此可以促进两者的合一。下面第卅一节的话语就显出一点他这方面的心愿。
第十五章廿六节“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捐出款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马其顿和亚该亚当然是指这两地的基督徒,所以在本译文中加上了“人”字。“乐意捐出”有欣喜而选择去作的意思,21马其顿和亚该亚的弟兄姊妹是主动乐意的捐出款项(参看林后八1-4),保罗也乐意的把此款项送去耶路撒冷。“款项”一语是圣经中常用的“交通”,“团契”,“分享”的字。22马其顿和亚该亚的基督徒愿意和人分享的是他们的金钱,愿意和人分享物质的好处是真正交通的一个表现。经过多年战乱流离的生活,耶路撒冷的经济情况一向都不好,再加上最近可能有过的饥荒(参看徒十一28),会更加困难,信徒中当然会有许多穷人。但当然也不是说教会中的都是穷人,所以保罗说这些款项是给“圣徒中的穷人”。
第十五章廿七节“这是他们乐意作的,也是他们的本分;因为外邦人既然分享了他们属灵的好处,他们就应当在物质的好处上供应他们”这里的“乐意”一语和上面第廿六节的用法一样,马其顿和亚该亚信徒捐出的款项是他们主动乐意作的,但这也是他们的本分。“本分”一词和前面第一章十四节所用的福音的“债”中的债字是同一个字。这两种“债”,或两种本分的关系不同,但基本的性质一样。福音的债是人从神领受了福音的恩惠,就按着神的托付有责任去向别人传福音;分享物质好处的债是人从别人领受了属灵的好处,在别人有需要时,有责任与他们分享属物质的好处。两样都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属灵的好处”是福音的好处,或一切与属灵福分有关系的事;“物质的好处”是指一切与肉体需要有关的事。23“供应”一词基本上是“服侍”的意思,24单单靠物质的分享,当然不能偿还所欠的属灵的债,所以在供应的事上要用服侍的心,就是作仆役的服事主的心。
第十五章廿八节“等我完成这件事,将此果效向他们交待好,我就要经过你们那里往西班牙去”保罗将款项送去耶路撒冷以后,就要路经罗马,往西班牙去。基本的意思很清楚,这是保罗具体行动的计划。中间的一句话,“将此果效向他们交待好”,此解释有不同的意见。直译这句话可作“将这果子用印封好交给他们”。25原文字面的意思不是太清楚,因此难具体的决定用字的意义,但基本的方向很清楚。保罗希望把款项送到耶路撒冷,便那里的圣徒明白外邦人教会对他们的关怀,也便他们更接纳保罗的工作,和更欣赏外邦人教会的爱心,正如下面第卅一节他所表达的愿望。
第十五章廿九节“我也知道,我到你们那里去的时候,必带者基督丰盛的祝福去”保罗知道他去罗马的时候会带着基督丰盛的祝福去,他这样的话也许有人认为他说的稍微大胆了一点(如同前面第十五节所说的),似乎近于夸囗,26但这样的批评是没有必要的。保罗清楚知道他去罗马是出于神的带领,而且现在神给他开路了,所以他肯定的知道去的时候会带着基督丰盛的祝福去。
第十五章三十节“弟兄们,我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并以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向神祷告”再一次用“弟兄们”,就显出他心里的感觉和罗马的弟兄姊妹极其亲近。“以”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并“以”圣灵的爱,两次的“以”字通常译作“藉看”,27这里的用法和第十二章一节的用法一样,是表示靠着主的权柄和靠着圣灵的爱的权柄。“劝你们”的劝字是保罗常用的字(如第十二章一节的用法),但这里因整个句子的构造,比较更有力,有“求”的意思,28显出他多么看重下一节所讲的他带去的捐项能得耶路撒冷圣徒的悦纳。靠着主耶稣祷告是常见的用法,意思也很明显。但靠着“圣灵的爱”一语就有不同的看法,29但基本的意思很清楚;圣灵的爱要激励人多祷告。
保罗这里“求”罗马的弟兄姊妹不单为他祷告,而且要“竭力”的在神面前为他祷告。“竭力”是一个很生动有力的字,有一个争战的意思。30比赛或战事不是可以随便的,是要用尽全力。这是祷告应有的态度,是保罗求罗马的圣徒为他作的。
第十五章卅一节“使我从犹太地不信从的人中得救,并使我的事奉在耶路撒冷众圣徒面前蒙悦纳”在这一节和下一节保罗讲他请罗马信徒为他迫切祷告的两方面。31首先他要他们求神使他从犹太地不信从的人中得救。犹太人不信从是他们被定罪的原因,32而这些不信的犹太人曾一再的想要杀害保罗,如使徒行传第廿三章十二节以下所记载的。
在另一方面,保罗也请罗马的信徒祷告的是便他所带去的捐项得耶路撒冷圣徒的悦纳。当时耶路撤冷的教会中有很多人对保罗有误会,所以对他存很深的成见。保罗去到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些弟兄们和教会的领袖,如雅各等,都欢喜的接待他,但为了避免有更多的困难,他们劝保罗去行一些事来表明他没有“不遵守”或“不守”摩西的律法(参看徒廿一17ff.)。所以这里保罗为了犹太圣徒接纳他的事奉而有所罣虑。
第十五章卅二节“也使我按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的到你们那里去,与你们同得安息”这是第三十节讲到祷告以后的第二个表达目的的句子,是他请他们祷告的第二个主要题目。33“欢欢喜喜”也可译作“在喜乐中”或“带着喜乐”。耶路撒冷的圣徒悦纳他带去的捐项当然会便他有喜乐;但按着神的旨意,他多年来的愿望得以实现,也是使他喜乐的原因之一。他的祷告,或者他求罗马信徒为他祷告的,也有可能是无论耶路撒冷圣徒的反应如何,求神都使他欢欢喜喜的到罗马去。“与你们同得安息”是他所求的最终目的。“安息”是指着因在一起交通而得享受的满足,便心灵里得着安息。
第十五章卅三节“愿赐十安的神与你们众人同在。阿们。”这是一句祷告或者祝福的话,在新约书信在结尾时常见的类似的话,如罗马书第十六章廿二节;哥林多后书第十三章十一节;腓立比书第四章九节;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廿三节;希伯来书第十三章二十节等。原来保罗用的是“平安的神”,在经常保罗这样用语的意思都是说神是一切平安的源头(如一7,十五13等),所以这里译作“赐平安的神”与你们众人同在,极其适合,有了神的平安应该是教会最大的福气。
1 和
2 有一个article , 指一些固定的知识,是救恩的知识。
3 参看TDNT. IV. p.1019.
4 看BAGD, , 1.c. Barrett将此与“写”连到一起,意思说,我现在写的只是一部分。Dunn将此词与下面的“提醒”连到一起,意思说我这样写的一部分目的是要提醒你们。这两种解释都不自然。
5 ,没有的则出现过多次,也是提醒的意思,看BAGD. s.v.
6 ,看TDNT IV, p.230, Barrett, Dunn等都如此解释。Cranfield也同意此字多时是指祭司的工作。不过他认为在此字后面跟着是,作“基督耶稣的祭司”的用法很不寻常,所以他亦支持Barth的解释,认为此字是指利未人的工作;这里保罗如同利未人一样,作大祭司主耶稣的助手的工作。这样的解释似乎过分专门化,有点牵强。
7 和 ,看BAGD.
8 是genitive of apposition;而不是外邦人所献的礼物。
9 根据Nestle-Aland, 27th ed. 1993年出版的Novum Testamentum Gracce, B C D F G等都读作;a A 等都没有article . 单按版本见证的力量,应该不要article tnv, 如此则可译作“我有可夸的”,如Sanday and Headlam等的译法。但正如Cranfield所解释的,有article的读法比较困难,因为第16节看不出是一个明显的“夸口”,而且有article的读法,使得第16与17节的连繁更自然,所以有article的读法是正确的可能性更大。本书同意Cranfield的看法,所以我们译作“我有此夸口”。
10 Cranfield在此有一段颇长的讨论,Rom. II. pp.760ff. 他对两个问题都有不肯定的答案。Murray指出在徒九26-30,保罗曾在耶路撒冷讲道,Rom. II. p.214.但这样能否算他在这一带把福音传遍了呢?Cranfield最后的结论是,因为当时教会都以为主快要再来了,在主再来以前,所能作的福音工作保罗都已经作了。
11 Dunn, Fitzmyer等都如此看法。
12 或 ; 两字版本的见证可参看Cranfield, Rom., II, p.763, n.1.
13 此字在句子构造上,可以是指与前面的句子的关系,也可以是指与后面句子的关系,参看BAGD. s.v.如果是指与前面句子的关系,这里应该译作“如此我就立了志向”,如RSV的译法。如果是指与下面句子的关系,就应译作“我这样立了志向”,他的志向是指向下面的“传福音”说的,这是Cranfield, Dunn等的解释。
14 参看Murray, ad. Loc. BAGD. 3.
15 现在保罗已经有了教会的根基,保罗又想要去罗马,他是否违背了自己所立的志向呢?他这样作的原因和解释,参看本书卷上“引言之五、写作的原因和目的”,页12及以下。
16 Cranfield认为强过;Dunn认为是用作adverb,可以解释作“常常”一类的字。但用作adverb就不应该有article,所以还是解释作“多次”好。
17 参看Cranfield, Dunn, Barrett等的讨论。
18 Seneca (4 B.C.-A.D.65)生于西班牙,所以此地在保罗的宣教计划中站着要的地位,一点都不意外。保罗计划去罗马只是路过性质,所以他说希望从他们“得些”满足,他不愿意太强调他所要得的满足。“得满足”一语意思是得满足,但是在被动式有“享受”的意思(看BAGD 3.)
19 看BAGD,1.2.可以作there or thither, Murray认为应作thither的意思,就是说由你给我送行到西班牙去。
20 如同Murray所解释的。
21 BAGD.1. 那里特别指+ inf,有prefer, wish rather的意思。
22 BAGD, .. 1.4.
23 是一个多数的字,指各样与肉体有关的事。BAGD 1.就直接译作material.
24 在第16节曾用过,参看该处注释。
25 吕译本作“把这奉献的果子盖印封好了,交给他们”,NIV译作make sure that they have received it. 在解释上,Murray认为将这捐项的果子送到耶路撒冷,就像在保罗的工作上盖了印一样,证明了保罗工作的果效,使耶路撒冷的教会看见,因着福音的工作,得到了爱心的捐项的回报。Rom. Ii. p.219f. Morris认为是如同传送密封的文件一样,在封口处盖上印,保证不会有任何干扰;现在要把捐项放在袋内,盖印封好,保证款项可以平安到达他们手中。Rom., p.521f. 另外还有几种解释。
26 如Dunn指Michel的批评。
27
28 RSV译作appeal; NEB译作implore.
29 圣灵的爱可能是指圣灵在人心里挑旺的爱,使人因有这样,就会更迫切的代祷;也可能是指圣灵自己的爱,此爱能激励人的心。Dunn主张前者的解释,Murray和Cranfield等则主张后者,但按此经文中的用法,两者的分别不大。
30 参看TDNT 1, pp.139f. 也有在运动场上竞争的意思,BAGD.
31 这两节都是以开始的句子,显出他要求他们代祷的目的。
32 不信从一词表示不相信和不顺服两方面的意思。前面在十21,十一31等虚讲到犹太人因不信而被神弃绝时,用的都是此字。
33 Dunn认为此处的句子是跟着第31节而不是跟着第30节的,他说因为只有他带去的捐项得到耶路撒冷圣徒的悦纳,他才能欢欢喜喜的去罗马。Rom.II. p.880保罗带去耶路撒冷的奉献是否得悦纳,的确会影响他去罗马的心情;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求罗马信徒祷告的目的。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