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书第四章
五·保罗的期望(四1)
1我所想念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所以,亲爱的,你们应当靠着主站立得稳。
这是过渡性的一节:保罗结束第三章警告腓立比人提防假师傅的话,而进入第四章的劝勉、致谢和结语。本节首先笼统的表达了保罗对读者的劝勉,也可说是他对他们的期望,下一段(四2-9)才具体地提出实际的劝勉。
四1“所以”
本节原文是以这字开始的,它是个推理性的字(于二12译为“这样看来”),表示现在所说的是上文的话的合理结论。388有释经者认为所指的“上文”只是三章十七至廿一节一段。389但下文“应当靠着主站立得稳”一句不仅是针对三章十八至十九节那些纵欲主义者而发的,对三章二节那些犹太主义者亦同样是适切的,因此“所以”较宜看为总结第三章全章。此外,四章一节跟三章一节上颇为相似,好像是继续并更改了三章一节上开始说但未完成的话,这一点亦支持同样的结论。鉴于上述两种人可能对读者产生坏的影响,保罗就劝勉他们要坚守真道。不过,在劝勉之前,保罗先以极亲切的话称呼他们。
“我所想念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就是我的喜乐,我的冠冕”
按原文的次序,此句可直译为:“我的弟兄们,我所爱和想念的,我的喜乐和冠冕”。(一)保罗在信上称读者为“弟兄”共有六次,其中“我的弟兄们”这更亲切的称呼出现两次(本节及三1;另参一12,三13、17,四8)。(二)“亲爱的”一字已在二章十二节出现一次(该处加上“我的”一字)。(三)“所想念的”原文在新约出现仅此一次,但同字根的动词“想念”在信中用了两次(一8,二26;另见罗一11;林后五2,九14;帖前三6;提后一4);此外,同字根的两个名词在保罗书信中分别出现两次(林后七7、11)和一次(罗十五23)。390(四)保罗在上文曾告诉读者,他每次为他们祈求“都怀着喜乐的心”(一4,现中);现在他更进一步称他们为“我的喜乐”。虽然,若要使保罗“得到完全的喜乐”(二2,现中),腓立比人还有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但一般而论,他们是保罗引以为乐(而不是引以为忧:参林后十一28-29)的一群。(五)“冠冕”原文所指的不是“皇冠”(启十九12,参十二3,十三1);391而是在婚筵或其它饮宴场合披戴的花冠,或特指竞赛得胜者获颁的桂冠(此冠亦有用撖榄叶或常春藤编成的);前者标志着节日的喜乐,后者标志着得胜的荣耀(当然,得胜亦带来喜乐)。392
保罗用“冠冕”这字一共四次,其中两次的文理清楚表明,他所想及的是“参加运动比赛”者所盼望得到的“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5),或是他赛毕全程之后指望得着的“公义的华冠”(提后四8,现中);因此,他在另外两次用“冠冕”一字时(本节及帖前二19),很可能同样是在想及得胜者的荣耀。保罗称帖撒罗尼迦教会为“我们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我们在祂面前的……喜乐或所夸耀的冠冕”,接着又说“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帖前二19、20);可见“所夸耀的冠冕”与“荣耀”意义相同。这冠冕是保罗(及其同工)于主再来时“在祂面前”得到的;这就是说,帖撒罗尼迦人若“在主里站立得稳”(帖前三8),直到主再来,就表示保罗所建造的工程经过基督审判的烈火的考验而存得住,因此他就得到冠冕为赏赐(林前三13-14)。在本节,保罗并没有说腓立比人要在“主再来时”才成为他的喜乐和冠冕,而是如今就已称他们为他的冠冕。就如“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箴十二4,十七6),393保罗以腓立比教会为其冠冕──腓立比人的美好表现,使他们成为保罗事奉上的华美装饰,他现今就以他们为荣。另一方面,上文刚提过“我们〔包括保罗〕……切望救主……从天上降临”(三20),二章十六节亦曾表达保罗的盼望,“在基督的日子可以夸耀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因此,虽然本节没有明明提及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主再来时,在祂面前”的冠冕,但这意思可能离开保罗的思想不远。也许我们可合并上述的两方面,说腓立比人如今就是保罗的喜乐和冠冕,此事在基督的日子会更加明显。394
“亲爱的,你们应当靠着主站立得稳”
“站立得稳”这动词在一章廿七节已出现过(见该处注释)。“靠着主站立得稳”的原文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三章八节译为“在主里站立得稳”;现代中文译本将本句意译为“你们要倚靠主,在信仰上站稳”,可说其实是把本句的“在主里”和哥林多前书十六章十三节的“在信仰上”(“信仰”原文只作“信”)合并起来。事实上这两个意思是互相协调,甚至可以互相解释的。因为(一)“在信仰上站立得稳”若解为“在真道上站立得稳”(和合),在人的方面来说,此“信仰”或“真道”的特征就是信靠和顺服,而不断的信靠和顺服,正是“在信心上站立得稳”(原文另一可能译法)的意思。(二)“在主里站立得稳”表示信徒是因信与主联合,是站在主的面前,是在主的能力底下;他需要聆听和服从主的指示。395由此可见,(一)和(二)同样牵涉信徒对主不断的信靠和顺服;信徒站立之法,就是不断地运用对主的信心和不断地顺从祂。原文在“站立得稳”之前,有“这样”396一字。此字最自然的解释就是遵照着保罗在第三章所阐释的真理,对从那些假师傅而来的坏影响慎为提防,并且效法保罗及其同工和教会领袖的榜样。397“亲爱的”在原文是本节最后一个字;好像保罗舍不得离开“你们是我所爱的”这个思想,本节开首己称读者为“亲爱的”,本节结束时还要再一次对他们说,“我爱你们”。
保罗曾对腓立比人说,他以耶稣基督的爱去爱他们(一8),他在本节所用的五重称呼,以及末了重复“亲爱的”一字,可说是这爱的一种具体说明。保罗在这过渡性的一节这样表达他对腓立比人殷切的爱,应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第三章关于提防假师傅的警告,以及本节及下文提出的劝勉。与此同时,保罗称呼他们为“我的喜乐、我的冠冕”时所流露的喜悦之情,提示我们那些假师傅还没有在腓立比人中间产生严重的影响。398
388 Hoste = inferential particle meaning 'and so, accordingly' (Idiom 144).
389 Kennedy 464.
390 四字在原文分别为:epipothetos, epipotheo, epipothesis, epipothia. 参上文一8之下注释,连注128.
391 diadema在新约出现仅此三次.
392 W. Grundmann, TDNT VII 620, 6220623, TDNTA 1079 (s.v. stephanos).
393 后一节的第二句说,“父亲是儿女的荣耀”;在希伯来诗体的平行句法的事实底下可见冠冕代表荣耀。
394 Hendriksen 189.
395 W. Grundmann, TDNT VII 637, TDNTA 1082; cf. H. Bietenhard, NIDNTT II 517.
396 hooutos. 此字曾在三17出现──参上面注295.
397 Hawthorne 178则以四2-9来解释“这样”的内涵。
398 Bruce 112.
陆 再次劝勉(四2-9)
一·两位姊妹要同心(四2-3)
二·喜乐平安的钥匙(四4-7)
三·当思念实行的事(四8-9)
一·两位姊妹要同心(四2-3)
2我劝友阿嫡,也劝循都基,要在主里意念相同。
3我真诚的同道啊,我也求你帮助她们。这两个女人,还有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都跟我在福音的事工上一同劳苦,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在保罗的书信中,教义部份和劝勉部份有时划分得非常清楚,罗马书可算是最显著的例子(见罗十二1;参加五13;弗四1;西三1)。但腓立比书并不依照这种模式:信上有很多篇幅是提到保罗自己他的处境(一12-26)、他的计划(二19-30)、他的榜样(三4-17);没有纯教义的段落(连二6-11也是放在劝勉的架构之内);在此之前已有一颇长的劝勉话(一27-二18)。四章二至九节是第二段劝勉性的话;保罗先在四章二至三节呼吁教会中的两位女士彼此和解,亦请求他的另一位同工在此事上帮助她们。
四2“我劝友阿嫡,也劝循都基,要在主里意念相同”
“友阿嫡”的意思是“顺利的行程”,“循都基”的意思是“好运”,1两者都是在铭刻上常见的名字。从下一节的“她们”2可知,这两个都是妇女的名字。著名的德国杜平根学派3认为这些名字并非代表两个人,而是分别代表着犹太基督徒与外族基督徒(下一节“真诚的同道”则代表负责使二者和解的使徒彼得)。但这个解释只能被视为“释经史上的一件异物”。4有释经者认为,两个女人中的一个可能是在腓立比教会创立时曾扮演显著角色的吕底亚(徒十六14-15、40)──按此了解,“吕底亚”是个形容词,意即那来自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的妇人(推雅推拉城是在吕底亚境内的),“友阿嫡”或“循都基”才是她个人的名字。5但使徒行传十六章十四节明说她“名叫”吕底亚,表示“吕底亚”就是她的名字。她们较可能是腓立比教会的“创会会友”(参徒十六13),甚或是教会的执事(参罗十六1),又或者腓立比教会中的两个家庭教会分别在她们家中聚会;6但这些建议仍属揣测而已。
无论如何,保罗公开地在写给教会的信上劝她们二人和解,这反映了她们在教会中占着显著甚或领导的地位。这情况跟马其顿的妇女比其它地方的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自由的事实相符。不管她们互相不合的原因是在信仰、礼拜或伦理方面的意见分歧,或(更可能是)在于她们互逞自己的恩赐才能而争取“虚浮的荣耀”(二3,和合),7她们在教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她们之间的冲突成为危害教会的合一和福利的事。甚至有这样的可能:她们之间的个人争执就是腓立比教会略呈分党结派,以致保罗一再吁请教会要在主里合一(参一27-二11)的原因。8从整封书信的语调看来,她们二人之间(及教会中可能因她们而引起)的问题还不算非常严重(参较林前一10-13,三1-4)。虽然如此,保罗还是公开地劝谕她们“要……意念相同”(原文的词组在二2译为“有同样的思想”,见该处注释);她们应“在主里”达成和解,因她们同享在基督里的新生。9保罗小心而慎重地重复“我劝”一字,为要避免给人偏袒任何一方的丝毫印象,也许同时反映了他对这事的看法:没有那一方是全对或全错,双方皆有责任主动地跟对方达成和解!
四3“我真诚的同道啊,我也求你帮助她们”
除了亲自劝谕这两个女士之外,保罗还求助于他称为“我真诚的同道”的一位“神秘人物”。“真诚”原文10是与副词“真正”(二20)同字根的形容词,它在新约出现四次,意思皆为“真实”或“真正”(除本节外:林后八8;提前一2;多一4)。“同道”原文直译为“同负一轭的”(和合),在新约出现仅此一次。旧约的律法规定,“不可并用牛驴耕地”(申廿二10),用在属灵的事上,这原则表示信徒和不信者“不可共负一轭”(林后六14);11合并二者,可见同负一范的人不仅是“同道”,亦是“同工”(现中)。但保罗这位“真心与我共劳的同工”(当圣)是谁?这问题引起了很多讨论和不同的答案。
这些答案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解释认为“同负一轭的”原文就是那个同工的名字(按粤音可译为“孙树个氏”),保罗加上“真实的”一字,就是拿他的名字的意思来玩游戏,好像说:“你不但名为‘孙树个氏’,而且实在是一位同负一轭者”;按此解释,他可能是腓立比教会的一位监督。12支持此解释的一件事实,就是保罗在腓利门书同样拿欧尼西慕的名字(意即“有益处”)来玩游戏,他对这奴仆的主人腓利门说:“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门11,和合:留意第10节小字)。但这解释最大的困难,就是绝无可考的证据,表示“孙树个氏”是个专有名字。
第二种解释将“同负一轭的”看为腓立比教会,全教会的成员成为一个单位──他们和保罗像两头牛一起同工同劳。13但我们对腓立比教会当时的情况若了解没错的话,友阿嫡和循都基是教会中有地位和影响力的,大抵在教会的成员中亦有分别支持这两个女人的;因此似乎不大可能保罗会呼吁全体会友帮助她们达成和解,好像他们本身并不牵涉在此个人的争竞中似的。
第三种解释无疑是最自然的:这“同负一轭的”是保罗的一位同工但此人的准确身份则难以确定。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及俄利根认为所指的是保罗的妻子──有学者进一步把她看为腓立比的吕底亚。14其它的答案包括:带信人以巴弗提(二25)、提摩太、15西拉、路加。16这些答案无一不含臆测成份,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承认我们不知此人是谁,17只知道当保罗向这位“真心与我共劳的同工”提出请求时,他知道所指的是谁,这位同工自己知道,腓立比人也知道。
原文在“我也求你”之前有“是的”一字,它的功用是引介出一个爱的呼吁(如在门20一样)。18“求”字比起上一节的“劝”字,较少含权柄的意思。原文所用的动词,在古典希腊文只有“问”的意思;但在新约希腊文的用法里,它的意思可以是“问”(如在太十六13;可四10;路廿三3;约九19),也可以是“求”(例如:帖前四1,五12;帖后二1),在后一个意思上此字和另一个希腊动词同义。19“帮助”原文是个关身体态的动词(参路五7);20也许这个字的含意就是友阿嫡和循都基本身已经在努力谋求和解,不过还需要第三者从旁协助。21
“这两个女人,还有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都跟我在福音的事工上一同劳苦”保罗现在提出他那位“真诚的同道”应当帮助这两位女士的原因:22她们曾在福音工作上与保罗携手合作。“在福音的事工上”或“在福音的工作上”(现中)正确地表达了原文“在福音上”(和合)的意思;原文此词组是紧接着关系代名词“她们”(即“这两个女人”),而在动词“一同劳苦”之前,因此略带强调之意,加强了“她们应获得帮助是因她们曾参与福音工作”的意思。“一同劳苦”的原文已在一章廿七节以分词的姿态出现过(“努力”,参该处注释);这里的动词是过去时态的(参和合、现中),表示她们曾在过去某一个特别场合或某一段时期内参与福音事工。我们无法肯定她们以甚么方式参与事奉;不过,保罗显然视她们为属于他“同工”的行列,而“跟我在福音的事工上一同劳苦”这话最自然的解释,就是她们曾像保罗一样参与宣讲福音的工作。23我们应记得她们在福音事工上曾作出贡献,且为保罗所欣赏;而不应像一些人那样,提起友阿嫡和循都基时,只记得她们曾在一些事上意见不合。24
跟保罗在福音工作上一同劳苦过的,“还有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有释经者将此语连于“帮助她们”,得出的意思就是:“我也求你,跟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一起帮助她们”。25但这解释有两点困难:(一)从原文的次序来看,此语跟“帮助她们”相隔颇远,二者之间有“她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一句(见和合);将此语连于最接近它的动词“一同劳苦”,显然是较自然的做法。(二)就常理而论,保罗很不可能会把帮助两个女人达成和解这么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的一件事,交托给数目不肯定的一班人;把此事交托给某一个人是较合理的做法。26“革利免”27是当时在罗马帝国非常普通的一个名字,在罗马殖民地的腓立比显然会特别受欢迎;因此,由亚历山太的俄利根首倡,认为此革利免即是日后的罗马主教革利免之说,是没有根据的──尤其因为这里提及的革利免是住在腓立比而不是罗马。28这位革利免和保罗“其余的同工”29都曾与保罗在福音工作上一同劳苦,这表示虽然“传福音者”此名词在新约只出现三次(提后四5;弗四11;徒廿一8),但传福音者的人数必然比这寥寥三次所提示的为多(参林后八18;西一7)。30至于这些“其余的同工”是谁,保罗没有告诉我们,我们也没法知道。
“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生命册”一词来自旧约:“祢(所写)的册”(出卅二32;诗一三九16,即七十士译本诗一三八16)和“生命册”(诗六十九28,即七十士译本诗六十八29;赛四331)都是一种喻意式的讲法,指活人的世界;不过在但以理书十二章一节,“名录在册上”已经是得以进入永生的意思。在新约里,“生命册”32一贯指天国公民的名册,他们的“名字记录在天上”(路十20;参来十二23);名字记录在生命册上,就是享有永生的意思。33在旧约的用法中,一个人的名字可能表达那个人的整个意义(如“夏娃”即众生之母,创三20;“挪亚”即使其父母得安慰,创五29),亦可能表达那个人某一方面的特性(如“撒母耳”即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撒上一20);34在好牧人的比喻中,耶稣以好牧人的身份“按着名字呼叫自己的羊〔门徒〕”,表示祂个别地、亲切地认识他们。因此,本句说保罗同工的“名字”(复数)都在生命册上,表示“主认识属于祂的人”(提后二19)──个别地、亲切地认识他们;他们的救恩是稳妥的。本句的“他们”不必限于“革利免和其余的同工”,亦可包括友阿嫡和循都基。有些释经者认为,本句提示革利免等人可能已经去世。35但是,单是路加福音十章二十节已足证明,名字在生命册上并非已去世的人的特权(参启三5,十三8,十七8)。这些“其余的同工”虽然没有留名于腓立比书或在历史中,但他们没有被 神遗忘;他们将会在万物所热切渴望的“ 神的众子显现”(罗八19)的时候,与基督“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三4)。
1 Robertson, Pictures 4.458.
2 autais, haitines - both feminine.
3 'Tu/bingen School': see C. Brown, NIDCC 987-988(s.v.).
4 'a curiosity of interpretation' (Moule 78; cf. Collange 143).
5 Hawthorne 179; T. Zahn, as cited in Haenchen, Acts 494n.8.
6 分别见:Bruce 113; Lightfoot 158; Barclay73.
7 分别见:Jewett, Male and Female 146; Beare 143.
8 Jewett, Ordination 69 (citing W.D. Thomas; cf. NTA§161971-72-961); Michael 189; .J. Rutherfurd,ISBER 2.202; S.C. Agouridis, as reported in NTA§26(1982)-904.
9 J. Goetzmann, NIDNTT II 619.
10 gnesios.
11 林后六14用的是动词heterozygeo (直译为“负不同的轭”);本节用的是名词sy(n)zygos.
12 Michael 191; Mu/ller 138; cf. Vincent 131; Kennedy 465; Hendriksen 191.
13 Houlden 110; Hawthorne 180-191.
14 参H.-G. Link, C. Brown, NIDNTT III 1164; Haenchen, Acts 494n.8 (Renan).此说的困难至少有两点:(一)保罗的婚姻状况是个未有肯定答案的问题(Bruce, Corinthians 68); (二)若sy(n)zygos所指的是个女性,原文的雄性形容词gnesie理应为雌性的gnesia才对(G. Delling, TDNT VII 749n.7).
15 分别见:Lightfoot 158; Collange 143. 后一位作者认为提摩太(参二19、23)现在已抵达腓立比──此解释假定了二19-24及四3是属于不同的两封书信(参G. Friedrich, as cited in G. Delling, TDNT VII 750n.n.12),但作者事实上却认为一1-三1a和四2-7同属他称为“乙信”的。
16 分别见:G. Delling, TDNT VII 750; Manson, Studies 165-166. 支持后者的还有:M. Hajek, as reported in NTA§10(1965-66)-242; B113. 'Philippian Correspondence' 280-281.
17 Beare 145 Martin (NCB)152认为保罗不欲指名道姓地提这个人。
18 Lightfoot 158; Michael 189(on nai).
19 原文分别为:erotao, aiteo. Trench 144-146 (§40; cf. Lightfoot 158)谓这两个“求”字的分别在于前者是向同级,后者是向上级。但新约的证据并不支持这种区别:(一)erotao 多次指向上级的请求:太十五23(门徒求耶稣);约十九31(犹太人求被拉多);徒廿三18(囚犯保罗求百夫长)、20(犹太人求千夫长)。(二)另一方面,aiteo多次指向同级的请求甚或向下级的要求:路一63(撒迦利亚向他的邻里亲戚);弗三13(保罗向读者);彼前三15(不信者向基督徒);路十二48(主人向仆人);徒十六29(狱吏向手下)。(三)约十九38用erotao 指约瑟向彼拉多求取耶稣的身体,其它三福音书则用aiteo (太廿七58;可十五43;路廿三52)。又约壹五16b用erotao 指基督徒向 神祈求,16a则用aiteo ; 不过两个情况不尽相同)。
20 middle voice. 这字的主动体态在新约有两个意思:(一)“捉拿”(人,例如:徒一16,十二3,廿三27)或“捕获”(鱼:路五9);(二)“怀孕”,在字面意义上(路一24、31、36,二21)或在喻意的意思上(雅一15)。参G. Delling, TDNT VII 760-762, TDNTA 1101 (s.v. syllambano ); D.H. Field, NIDNTT I 343-344.
21 Micahel 192; Moule 78.
22 “这两个女人”原文为关系代名词:haitines = ‘inasmuch as they’(参和合:“因为她们”,现中同)。
23 参:冯,“保罗与妇女事奉”,页203连注20; “保罗与妇女事奉的再思”,页129-130连注99。G. Friedrich (TDNT II 729, TDNTA 270)认为“福音”在本节(及四15)的意思就是宣讲福音。
24 Caird ('Women's Liberty' 281)甚至称她们为“一对性情乖僻的老泼妇”;此评语委实有久公允。
25 Lightfoot 159.
26 Michael 193.
27 原文在Klementos之前的kai 字是多余的(BDF 442.13).
28 Cf. Lightfoot 158-171.
29 有两份早期古卷在“革利免和”之后作“我的同工及其余的人”,但这是抄者不慎而引起的(Metzger 617).
30 G. Friedrich, TDNTT II 737 (s.v. euangelistes).
31 两段在七十士译本所用的字是不同的,分别为:biblos zonton (= 'book of the living'). hoi graphentes eis zoen en Ierousalem(= 'all who have been recorded for life in Jerusalem').
32 biblos zoes(本节);he biblos tes zoes((启三5, 二十15);to biblion tes zoes(启十三8,十七8,二十12,廿一27)。
33 Cf. G. Schrenk, TDNT I 619-620, TDNTA 107; Bruce 114. 后者认为本节此句的含意就是,保罗的同工所作的福音事奉,跟他们的名字一起记录在生命册上。
34 H. Bietenhard, TDNT V 254. TDNTA 696.
35 Kennedy 466; Beare 145.
二·喜乐平安的钥匙(四4-7)
4你们要靠着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5要使大家看出你们谦和的心。主已经近了。
6应当毫无忧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
7这样, 神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
保罗对友阿嫡和循都基劝勉过后,现在转向教会整体再说一些鼓励的话。本段四节分别提出三项劝勉和一项应许,这可从各节的动词清楚看出来:腓立比人要“喜乐”;要“使(大家)看出”他们谦和的心;要把他们的请求“告诉” 神, 神的平安就必“保守”他们的心思意念。
四4“你们要靠着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
本节基本上重复了三章一节“你们要靠着主喜乐”的劝勉,同时加强了这劝勉。“靠着主……喜乐”的意思,就是以主耶稣为喜乐的原因和基础(见三1注释);但唯有当信徒持守着对主的信心时,他们才能够以主为喜乐的原因,因此保罗这句话,其实是呼吁他们坚持对主的信心。36有两点显示本节加强了三章一节的劝勉:第一,保罗加上“常常”一字。这字一方面表示,“靠着主喜乐”的原文在此不能解为一种道别的公式(参三1注释);另一方面强调,“喜乐”是信徒应恒常无间地保持着的态度(参帖前五16),像保罗所表现的一样(林后六10)。“常常”不仅指现今,亦指未来。第二,保罗加上“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一句。“我……说”在原文是将来时态的“我要……说”,此将来时态在这里可能是当作现在时态使用(如后期的希腊文用法),或者它的意思是:“我已经说了一遍(三1),我要再说一遍(以示强调)”。37但最可能的解释是,保罗以“我要再说”来强调腓立比人应常常喜乐,是因为腓立比人的情况使保罗这项劝勉显得几乎是不合情理的;保罗好像考虑过腓立比人当时所受的逼迫(一28、30),以及他们“在这弯曲乖谬的世代中”仍会受逼迫的可能性,然后作出结论说:“虽然如此,我仍要再说一遍──你们要喜乐”。38
至于“喜乐”的意思,在上文一章四节的注释已有详细交代;该处指出,喜乐是对生命的一种积极的了解和态度,在一切境遇中存着信心与盼望,认定全权的主在掌管一切,并以祂的荣美和恩典为欢喜快乐的因由。旧约的智慧文学同样给我们看见,真正的喜乐是超越环境的。例如,箴言十七章廿二节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参十五13、15);“心”代表一个人的思想和态度,这就提示我们,一个人喜乐与否,决定性的因素不是他的处境,而是他的心态──他的思想(想法)和态度。39诗篇四篇七节将“祢(上主)赐给我的喜乐”和“五谷丰登,美酒满溢的人所享受的喜乐”作为对比,指出前者“远胜过”后者(现中);前者是在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中仍然渐次加增的从 神而来的内心的喜乐,后者则是顺利如意的外在处境的产品。40诗人(亦参诗五11,十三5、6)、先知(哈三17-18)、使徒(徒五41;林后六10)、初期的教会(帖前一6)同作见证,这种超越环境的喜乐可以成为信徒经历中的事实。
四5“要使大家看出你们谦和的心”
“谦和的”或“谦让的”(和合)这形容词在新约另外出现四次,分别指作监督的要有“温和”的性情(提前三3);基督徒对人要“和气友善”(现中)、“谦恭有礼”(多三2);从天上来的智慧是“温柔的”、“谦和的”(现中)、“温良柔顺的”(和合,雅三17);信主的奴仆要顺服主人,不论他是“温和的”或是“乖僻的”(彼前二18)。与形容词同字根的抽象名词41在新约出现两次,分别指受雇控告保罗的律师请求总督腓力斯在聆听时显出的“宽容”(徒廿四4),以及基督所显的“温柔”、“和平”(和合)或“慈爱”(现中,林后十1)。本句所用的结构是冠词加形容词,功用与名词相等;42这就是说,原文并无“心”字,直译可作:“要让众人知道你们的谦让”(参现中)。
从上述例子可见,原文(不论名词或形容词)所含的意思极其丰富,要用中文的一个词或英文的一个字把它全部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慷慨”、“好意”、“公平”、“仁慈”、“为别人设想”等意思,都包含在原文的可能字义里面。它的基本意思是“合理”、即是“不过份严峻”;一个“谦和”的人是个作出合理让步的人,相对地,一个“公义”的人是个坚持要获得他全部权益的人。43“谦和”可定义为一种合理的、公平的、和缓的、不趋极端、不坚持一已权益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44本句的“谦和”是要“叫众人知道”的(和合),这表示保罗所想的不是教会信徒彼此的关系,而是教会和外面世界的关系;从腓立比人当时的处境来看,“谦和”所指的是在逼迫和试炼中显出“宽容大量”(当圣),在受攻击时拒绝采取报复行动(参林后十1)。45
“主已经近了”
本句(和合同)在一些译本更清楚地意译成“主再来的日子已经近了”(当圣)或“主就要来了”(现中);这种译法反映了多数释经者对原文“近”字46的了解,即认为所指的是主末日再临拯救祂受欺压的子民(参帖后一6-8)。47按此了解,本句可能是一种关于末日的口号,像“主啊,愿祢来!”(林前十六22,现中同)48和“主耶稣啊,请祢来吧!”(启廿二20)一样;甚或可能是由哥林多前书十六章廿二节的亚兰文原句引起的。49若把“近”字这样解为时间上的“临近”,那么保罗就是以主快再来的事实作为腓立比人“要向大家表现谦让”(现中)的原因:由于主快要再来,教会将与基督同享的荣耀快要显明为事实,因此信徒在一切逼迫中可向众人显出宽大和容忍(参罗十二19;尤其是雅五7-8)。50
但本句原文并无“已经”一字,直译只作“主是近的”,而“近”字显然可解为空间上的“接近”。51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本句是指主接近信徒,祂垂听他们的祷告,就如诗篇一四五篇十八节(七十士译本诗一四四18)所说:“凡求告耶和华的,就是诚心求告祂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参申四7;诗一一九151,即七十士译本诗一一八151);或认为本句首要的意思是主的同在,不过很可能同时隐含了主再来的意思。52
还有第三种见解,就是认为“近”字同时包含了时间上(主快再来)和空间上(主与信徒相近)两方面的意思。53笔者接受此见解为最佳的解释,理由如下:(一)第一种解释使本节的前后两句衔接得非常好,而且有上下文理支持:保罗在不久之前(三20-21)曾提及主的再来以及带给信徒的荣耀盼望。(二)第二种解释使本句与下一节的思想非常吻合:正因为主与祂的子民相近,信徒便可把一切所需告诉 神。按第二种解释,本句和上文也不一定脱节:因为主与求告祂的人相近,信徒在逼迫中能投靠主,因此可以不寻求报复。(三)倘若本句之前有“因为”一字,那么它便明显是属于上一句的,第一种解释便变得较为可能(虽然仍不能断然排除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倘若下一句有“所以/因此”等字,本句便明显与下一句相连,第二种解释便显然较为合适。但饶有意义的事实是:本句在文法上跟上一句和下一句都同样没有连系,是完全独立的一句。因此,可能保罗故意使用这种结构,为要把两个意思同时包括在内:主已经近了,因此他们可以向众人显出谦让;但这位快要再来的主现今是与信徒相近的,因此他们可以向 神祷告。54
四6“应当毫无忧虑”
“忧虑”在原文是个动词,曾在二章二十节出现过,该处用在好的意思上,指“关心”(参该处注释)。本句原文可译为“不要在任何事上忧虑”或“不要有任何忧虑”,55但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原文所用的结构亦可以有两个略为不同的意思,一个是:腓立比的信徒正在忧虑中,保罗劝勉他们要停止忧虑;56另一个是:保罗劝勉他们不要陷入经常忧虑的情况,亦即是要经常保持不忧虑的状态。前者可能是保罗的主要意思,但不必因此排除后者;两个意思对腓立比人都同样适切,因为腓立比人当时正面对逼迫(一28、30),加上他们的基督徒身份会使他们无法加入那些受异教神明保护的同业合作社,他们的经济竞争力也必因此受到影响。57在这种情形下忧虑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按人的常情来说)。但其实忧虑反映了对 神的看顾缺乏信心,甚至是一种“不自觉的亵渎”的罪,58因此保罗要他们“反常地”停止忧虑,并且保持“一无挂虑”(和合、现中、当圣)的心态。
忧虑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大有害处;耶稣曾指出,“今世的忧虑”能把人心中的道种挤住,使它结不出果实来(可四19),“生活的挂虑若压住人的心,他们便不晓得警醒等候人子降临(路廿一34)。可是,尽管忧虑有损无益是个事实,“不要忧虑”这项劝告永远是无用的──除非我们同时知道克胜忧虑的良方是甚么。59故此,耶稣鼓励门徒不要为衣食忧虑时,同时指出他们不必忧虑的原因:他们的天父知道并且能够供应他们所需的(太六25-34;路十二22-32);彼得劝勉信徒“要把一切的忧虑卸给 神”时,同时指出那是“因为祂顾念”他们(彼前五7;参诗五十五22,即七十士译本诗五十四22)。照样,保罗这句劝勉话的可行性是基于“主已经近了”(四5b),以及 神听祷告(四6b)的双重事实。
“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只”原文作“但”(强调反语气词),60表示本节的基本结构是“不要……乃要”。“凡事”与上一句的“一无”相对;“一无挂虑”的方法,就是“凡事……把……所要的告诉 神”。译为“凡事”的原文词组在保罗书信的用法里有三个可能的意思:“在一切事上”(林前一5;林后七16,八7,九8)、“在每一方面”(林后四8,六4,七5、11,九11,十一6、9)、“在任何情况下”(腓四12;帖前五18)。61第二个意思显然不适合本句。若解为“在一切事上”,“凡事”可包括一切与我们有关的大小事情;没有一件事太大是 神的能力不能应付的,也没有一件事太小是 神的眷顾不会垂注的。62若解为“在任何情况之下”,保罗所指的就是生命中的每一个处境、每一种情况,或是顺境,或是逆境。63这两个解释不必互相排斥,不过,鉴于此词组在四章十二节的用法,以及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十八节上的思想跟本句很相似,保罗在此的原意可能是“在任何情况之下”。
“祷告”和“祈求”(这两个名词连着用64亦见于弗六18)二者之间大致上的分别在一章四节的注释已有交代(见该处)。“所要的”原文在新约出现只有另外两次(路廿三24;约壹五15);这字和“祈求”的分别在于:后者指祈祷的“请求”性质,前者指那个请求的内容,即是所求的事。65换言之,上述的三个名词可以各有自己的重点;不过就本句而论,重点显然落在“把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那是勋词所在),因此也许我们不应坚持或强调头两个名词之间的分别,两个名词合起来强调了“祷告祈求”是把所要的告诉 神的途径。66
保罗提醒信徒在祷求时要“带着感恩的心”──直译为“带着感谢”。67此词组在保罗书信中另外出现两次(提前四3、4);保罗用“感谢”这名词共十二次,除了两次有冠词连着之外,其余十次(包括本节)都是没有冠词的。68在本节,这无冠词的词组是紧接着“藉着祷告祈求”的,含意可能是这样:一个信徒在祷求时,可能没有一件特别的事要他为之感恩,但是他总有向 神感谢一些笼统的原因:69就如过去所得的祝福、现今继续蒙保守、进到 神面前的权利等。为以往所领受的恩典感谢 神,可以确定我们对祂的信赖,相信祂在如今及未来仍会帮助我们。诗人在患难中向 神紧急求援之际,不忘记“也向祂唱颂赞的歌”(诗六十六17,参14);在以斯拉及尼希米的时代,利未人带领以色列人敬拜 神,也是包括“哀求耶和华”和“称颂耶和华”(尼九4、5)。保罗教导信徒不但要“用感谢的心祈求”(现中;参西四2),而且要“凡事……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 神”(弗五20;参西三17,二7)。
“把……所要的告诉 神”──希西家王接到亚述王西拿基立的恐吓信后所采取的行动(王下十九14-15、19;赛卅七14-15、20:“就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向耶和华祷告说,……现在求你……”),正是本句话极好的实例说明。原文在“ 神”之前有介系词,所用的结构70在新约里不止一次用来提到向 神祈祷(徒十二5;林后十三7)──就是那位在祷告者之外,以及在他之上的“祢”。71
四7“这样, 神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
本节跟上一节的关系,彷似在一个假定句子里面归结支句跟发端支句的关系,就是说,如果照着四章六节的话去做,便会得到本节所说的结果。72“ 神所赐……的平安”原文只作“ 神的平安”;此词组在新约出现只有这一次,释经者对它的意思有不同的解释。一说认为“平安”在此应按希伯来文的“平安”一字的意思73来了解,指全人在一种末世性意义上获得拯救的状态; 神所赐的这种救恩,是可以完全保护信徒的一种力量。74另一个看法认为所指的是来自 神,基于祂的同在和应许,因圣灵的工作而产生的内心的平安。75但“ 神的”最自然的意思就是“属于 神的”,因此“ 神的平安”所指的,不是“与 神和好”(罗五1),主要也不是“ 神所赐的平安”(和合、现中同),而是“ 神所享有的平安”:76 神存在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状态中,祂是不为忧虑所扰的。77不过,就事实而论,这“ 神所享的平安”既然是信徒所能经历的,也就必然包括“ 神所赐”的意思(参约十四27:耶稣说:“我把自己的平安赐给你们”);因此,“ 神的平安”首先指 神自己所享有的平安,然后指 神赐给所有把忧虑卸给祂的人的那份平安。78当然,要经历这份平安,先决的条件就是接受 神在基督里所成就和赐予的救恩,因此,就实际经历来说,上述对“ 神的平安”的三种解释是互相关连的;但从释经的角度来说,把第三和第二两个意思(按此次序)合并如上似乎是最正确的解释。
这平安是“超过人能了解的”。此语原文直译是“超过一切理解”。“超过”一字原文在信上已出现过两次(二3,“比……强”;三8,“至宝”);至于“理解”此名词,原文在新约共出现二十四次,其中二十一次见于保罗书信,在新译本中,此字有下面多种译法:“心”、“心窍”、“心灵”、“心术”、“心思”、“心意”、“意念”、“理智”、“悟性”、“了解”。79一般中英译本都采纳“超过人能了解”或“超越人所能理解”(现中)的译法,80但不少释经者认为此语应另作解释,如下:鉴于上一节提到信徒应当一无挂虑,本句的意思是说, 神的平安能除去人的忧虑,使人的心灵平静安宁,胜过人的一切思想和筹算。81在这两个解释之间,一些释经者没有作出选择,82不过笔者认为前者较为可取,理由如下:第一、按此解释,原文那个名词可直截了当地解为“了解”,83而不用较间接地解为“心思所想出来的方法”。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基督的爱被描写为(弗三19)“超越知识所能领悟”(现中)、“超过人所能理解”(新译)、“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和合);鉴于本句与该句在结构上很相似,84“ 神的平安”跟“基督的爱”亦属同一类的事,本句似应按该句所提示的方向来解释。85这样,两段可说异曲同工,相映成趣。
“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
有学者认为“心思意念”或“心怀意念”(和合、现中)是一种“重言法”,其实只表达一个意思;86可是原文直译是,“会保守你们的心和你们的意念”,表示保罗在这里把“心”和“意念”看为可以区别的两样东西。“意念”此名词的原文87在新约中另外只出现五次,全部在哥林多后书,那几次的用法显示这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思想”(林后十5),思想是理智或“心”(不是指本句译为“心思”那个字,而是指上半节译为“了解”那个字)的产物,88撒但的思想就是牠的“诡计”(林后二11)。“意念”原文的第二个意思与刚才所说的“心”或理智相同(林后十一3,“心”;四4,“心眼”;三14,“心思”)。89至于在本句译为“心思”的那个“心”字,原文90于上文一章七节已出现过(见该处注释)。鉴于“心思”和“意念”同为 神的平安所保守的对象,而两者又是平行但可加以区别,二字的意思可解释如下:(一)“意念”在此处与“心”或“理智”同义,即哥林多后书所显示的第二个用法;(二)这么一来,“心思”等于“心”,“意念”也等于“心”,中文看起来有点混淆不清,但两个“心”字是指原文不同的两个字;91(三)译为“心思”那个“心”字的重点是在感情与意志方面,译为“意念”但在此与另一个“心”字同义的那个字,其重点则是在思维方面。92两者合起来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个内在世界──意、情、志各方面。
“保守”的原文在新约另外出现三次,一次用在军事性的专门意义上(林后十一32,“把守”),一次用在喻意性的意思上(加三23,“囚禁”),另一次(彼前一5)与此处同义,指 神的“保守”或“护卫”。93信徒若实行上一节的劝勉, 神的平安便会护卫94他们的整个内心,使他们不受忧虑及其它试诱的侵袭,或至少使他们遭遇各种试探时仍能在心中“享受安息”(当圣)。 神的平安是“在基督耶稣里”(和合同)施展它护卫的功能的;此词组不是“藉着基督耶稣”(现中、当圣)的意思,95大抵也不是提出另一项条件,即顺服祂的旨意、服从祂的权柄96(因条件已在四6说明),而是指出一个范畴和基础──在基督耶稣的范畴里,基于信徒与基督因信联合的牢固关系97(虽然此关系确实同时涉及对基督顺从)。
在四章六、七节这两节经文里面,保罗一方面承认人(包括信徒)容易为自己(及/或别人)的各样事情忧虑,另一方面指出应付忧虑的方法。值得特别留意的是:保罗没有应许 神必会把我们“所要的”赐给我们,却应许我们,在一切境况中把我们的请求告诉 神的结果,就是得以脱离忧虑,在内心得享 神自己的平安。98这里的基本思想可说跟以赛亚书廿六章三节所表达的不谋而合:“坚心倚赖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祢。”
36 Martin (TNTC)167,(NCB)154.
37 分别见:Kennedy 466; Bruce 116. Collange 142认为,既然“我要说”是未来时态的,“常常”若连于此动词(意即:“我会常常再说”)比连于“喜乐”会更好。但帖前十五16及林后六10是支持“常常喜乐”此结构的有力证据。
38 分别见:Michael 195; Vincent 133.
39 Kidner, Proverbs 114.
40 Kidner, Psalms 57.
41 原文分别为:epieikes, epieikeia.
42 to epieikes (neuter article + adjective) = he epieikeia: BDF 263(2); MHT 3.14; Zerwick 140; Burton 425.
43 分别见:Vincent 133; Robertson, Pictures 3.313. 因此,epieikeia一个著名的译法是'sweet reasonableness' (M. Arnold, Literature and Dogma London, 1990 225, cited in Bruce 119).
44 Cf. Trench 153-157(§43).
45 Martin (TNTC)168,(NCB)155; Michael 195-196.
46 engys 在此是副词作形容词用,如在古典希腊文(MHT 3.226).
47 Martin (TNTC)168; Beare 146; Michael 197; Mu/ller 141; Lightfoot 160; Houlden 110; Hendriksen 194; Conzelmann, Outline 90. 185; W. Bauder, H.G. Link, NIDNTT II 54; H. Preisker, TDNT II 331, TDNTA 331.
48 “主必要来”(和合)或“主快再来了”(当圣)把原文背后的亚兰文看为实事语气而非命令语气,但正文采纳的解释较为可能;见Bruce, Corinthians 162.
49 分别见:Martin (NCB)155; Collange 144 (cf. W. Mundle, NIDNTT II 896).
50 H. Preisker, TDNT II 590, TDNTA 243.
51 一件纯属巧合、但颇为有趣的事实,就是除本节外,形容词“近”字(见注46)在新约共享三十次,用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各占半数。前者见:太廿四32-33=可十三28-29=路廿一30-31;太廿六18;约二13,六4,七2,十一55;罗十三11;来八13;启一3,廿二10。后者见:路十九11;约三23,六19、23,十一18、54,十九20、42;徒一12,九38,廿七8;罗十8;弗二13、17;来六8。
52 分别见:Dodd, Studies 112; Moule 80.
53 Collange 144; Hawthorne 182, 192; Bruce 117-118; cf. Vincent 133.
54 本句说“主”已经近了,下一节说要把所要的告诉“ 神”;此点对正文的解释不必构成困难。保罗同时以“主(耶稣)”(林后十二8; 参徒七59)和“父“ 神””(弗三14)为祷告的对象。不过,由“主已经近了”转为“告诉 神”这事实可能提示,“近”字的意思首先是时间上的“临近”,其次才是空间上的“接近”。也许七十士译本诗一四四18(engys kyrios...)就是保罗由“主已经近了”(ho hyrios engys)过渡到“告诉 神”的桥梁:本句的“主”只能指主耶稣,但诗一四四原句的“主”是指 神。
55 即是将meden分别看为accusative of respect 及 cognate accusative, 好像 meden = medemian merimnan (Idiom 34).
56 Wuest 109谓腓立比人有忧虑的习惯;但原文并无这含意。
57 Bruce 118.
58 Martin (TNTC)169, with reference to O. Chambers.
59 Baillie, God was in Christ 162.
60 alla, not de.
61 en panti = 'in everything', 'in every way', 'in any circumstance' (cf. RSV).
62 Vincent 134.
63 Martin (NCB)156, with reference to G.P. Wiles.
64 tei proseuchei kai tei deesei = instrumental dative. 但有些学者把它看为dative of accompaniment or manner (Idiom 45; MHT 3.241).
65 G. Sta/hlin, TDNT 193, TDNTA 30 (s.v. aitema); H. Scho/nweiss, NIDNTT II 858.
66 Micahel 198; Martin (NCB)155-156. 参上面注64。H. Greeven (TDNT II 806, TDNTA 284)认为,虽然动词decomai几乎总是有“请求”的意思,就名词deesis来说,这意思却不是那么明显的;他举本节及路五33为例。参上面一4注释,注73。
67 meta eucharistias. W. Grundmann (TDNT VII 772-773. TDNTA 1103)举出许多例子,表明meta + genitive这结构常用来指物(如二29)。但它显然亦可用来指人(例如:四3,“还有革利免”)。
68 有冠词:林前十四16(“你感谢的时候”);林后四15(“更多的人献上他们的感谢”,现中)。在无冠词的十次中,所用的不同方式如下:meta + genitive(腓四6;提前四3、4);dia + genitive (林后九12);en + dative(西二7,四2):as nominative (弗五4);as accusative(林后九11;帖前三9;提前二1)。
69 Vincent 134.
70 pros ton theon.
71 E. Stauffer, TDNT III 119 with n.380.
72 kai = consecutive: 'and so' (Vincent 135).
73 salom = 'wholeness'.
74 W. Foerster, TDNT II 414 with n.79. TDNTA 209; G. Delling, TDNT VIII 524. TDNTA 1230; Houlden 110; Bultmann, Theology 1.339; Conzelmann, Outline 328; Ladd, Theology 492.
75 Vincent 135; Moule 81; Ridderbos, Paul 186.
76 此解释把tou theou看为:不是objective genitive, 也不是genitive of origin, 而是descriptive/possessive genitive (Hawthorne 184).
77 Bruce 119.
78 Beare 147.
79 分别见:(1) 罗一28,七23,25;帖后二2;启十七9;(2) 路廿四25;(3) 弗四23;(4) 提前六5;(5) 林前一10;提后三8;(6) 罗十一34,十二3,十四5;林前二16(两次);(7) 弗四17;西二18…;多一15;(8) 林前十四14、15(两次)、19;(9) 启十三18;(10) 腓四7.
80 'passes/transcends all understanding' (RSV, AV, RV/NIV);'surpasses all comprehension' (NASB); 'beyond our utmost understanding' (NEB); 'far beyond all human understanding' (TEV). “出人意外”(和合、当圣)并不包含“意外”之意(好像 神的平安是意外的事),而大抵是“在人的意念之外,即不是人的思想所能及或所能了解”的意思。
81 Lightfoot 161; Vincent 135-136; Mu/ller 142; Beare 147-148; J. Behm, TDNT IV 959 with n.36. TDNTA 637.
82 Michael 199; Bultmann, Theology 1.211.
83 即英文的'understanding'; 见上面注80,亦参BAG s.v. nous (1).
84 原文分别为:he hyperechousa panta noun, ten hyperballousan tes gnoseos.
85 Hendriksen 197.
86 Hendiadys: Bultmann, Theology 1.213.
87 noema.
88 即是noema = the product of the nous.
89 即是noema = used in the sense of nous, 'mind': 见RSV, NIV 于林后三14, 四4的译法,及NIV于林后十一3的翻译。
90 kardia.
91 即kardia = 'heart', noema = 'mind' (nous).
92 Ridderbos, Paul 119; T. Sorg, NIDNTT II 182.
93 E. Stauffer (TDNT I 638)认为本节的phroureo 与西三15的brabeuo (“作主”)显然同为“控制”或“管理”之意;但此见解缺乏说服力。
94 phrouresei是未来时态的动词;这儿用此时态,是顺应着“你们若…… 神的平安便……”此思想的要求。说护卫一个人的“心”比说护卫一个人的“意念”较为适合,此点支持上文将“意念”解为与“心”同义(见上面注89及所属正文);参Michael 199.
95 原文为en Christoi Iesou, 不是dia Iesou Christou(一11:“靠着耶稣基督”)。参下面四19之下注148.
96 Hawthorne 185.
97 Houlden 109.
98 R. Bultmann, TDNT IV 591, TDNTA 584.
三·当思念实行的事(四8-9)
8最后,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甚么美德,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
9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那么,赐平安的 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上一段(四3-7)提出了三项劝勉和一项应许;本段进一步提出两项劝勉和一项应许。四章八节与四章九节上的结构非常相似,两者都列出一系列的事项,然后分别以“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及“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结束。四章九节下则表达那项应许,与四章七节的应许互相辉映。
四8“最后,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译为“最后”的原文词组已在三章一节出现过(见该处注释);它的功用(如在三1一样)不是表示书信将要结束,而是表示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因此,它的意思是“除此之外”,99“我还有未尽的话”(和合,参当圣)。保罗以“弟兄们”直接称呼读者,在此已是第五次(参三1、13、17,四1),每次都是表达他对读者的挚爱和真诚,使他的劝勉更为有力和更可接受。他先提出六项东西,是信徒应当思念的;“凡是……的”一字在原文重复用了六次,表示所指的不一定是基督教才有的优点,亦可包括当代社会所见的优点,后者是 神的“普通恩典”的一部份。
“真实的”原文100在新约的用法里有多个意思,包括:(一)“真”或“真正”(现中),与“假”相对,意即不是膺品(约六55;彼前五12;约壹二27);(二)“真”或真实,与“异象”相对,意即“真有其事”(现中),不是看见异象(徒十二9);(三)“真实”(和合、现中),与“虚谎”相对,意即真实可靠(罗三4);(四)“真诚”,与“骗人的”相对,意即“诚实”(和合、现中、当圣)无伪,不欺骗人(林后六8);(五)“真”或真实无误(参现中,当圣),与虚假相对(多一13)。本句的“真实的”大抵不是仅指一些“真有其事”的事(上述〔二〕),因为有些“真实”的事(如在报章所见的)并非我们“应当思念”的对象;它显然有道德性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字既然没有一个特别的上下文意把它限制着,它的意思大可以包括:表里一致、内外相符(参上述〔一〕),真实可靠(上述〔三〕),诚实无伪(上述〔四〕)等意思。101
“庄重的”原文在新约另外出现三次,同字根的名词102出现三次,六次都在教牧书信里。先看形容词的用法:教会的执事,不分男女(提前三8、11103),都必须“庄重”、“端庄”(和合),老年人也是一样(多二2)。104名词三次分别指:“庄重”或“端正”(现中,和合)地度日(提前二2),作监督的必须使儿女“端庄”顺服(提前三4,和合),提多在教导方面不但在内容上要纯全,也在态度上要“庄重”或“端庄”(和合,多二7)。这些经文提示我们,这组字汇所表达的,基本上是一种值得受人尊敬或“敬重”(提前三4)的质量,意味着一种对生命“严肃”(现中,多二7)的看法,以及“端庄自持”(当圣,提前三8)的生活行为。“庄重的”在本句可解释为表达同样的意思,即是“可敬重的”(当圣,参和合),亦包括“高尚”(现中)的意思。105
“公正的”(现中同)另一些译法是“公义的”(和合)、“正义的”(当圣)。原文的形容词106在上文已出现过一次(一7),它在该处的意思是“应当的”(和合)。除了该处及本节外,此字在保罗书信另外出现十五次,显示了几个不同的意思:(一)“义的”即“公义的”,指 神本身(罗三26)、 神的诫命(罗七12)、 神的审判(帖后一5、6,现中)、审判的主(提后四8)。(二)“义的”即是在 神眼中看为有义者的地位的(罗一17,五19;加三11)。(三)“义的”即遵行律法的(罗二13,三10)。(四)“义的”即正义的(罗五7;提前一9)。(五)“义的”即应当的,是份内的(弗六1,参现中、当圣)。(六)“义的”即公正的(西四1,指事情)。(七)“义的”即“公正的”(多一8,指人)、“公平”的(和合)、“正直”的(现中)。释经者对此字在本节的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包括:(一)按照常规的,符合“何为对”的最高观念的;(二)尽上人与人之间的责任的;(三)按“义”字最广的意义,不是单指人与人的关系,而是指符合 神的标准,满足了对 神、对邻舍、对自己的一切义务;(四)保罗沿用了一个常见的希腊字来指与 神旨意相符的行为。107笔者认为,“凡是”一字表示本句所说的“义”并无特别的基督化内涵,而且鉴于四章八节与提多书一章八节同为一系列的美德,其中一项就是“义”,此字在两段可能同有一个意思,即是“公正的”;这也是原文在蒲草纸文献中最通常的意思。108
“纯洁的”(现中、当圣同)或“清洁的”(和合)原文在新约另外出现七次,同字根的副词只见一次,意思是“诚实地”,即出于诚意(一17,见该处注释)。形容词最初的意思是“在一种准备好敬拜的状况中”,其后转变并扩充为在伦理道德意义上“纯洁”的意思。109这词在新约最常见的意思是“纯洁”(雅三17;彼前三2)或“清洁”(提前五22)、“洁净”(约壹三3;当圣作“圣洁”,因为所形容的是基督);另外两个意思是“清白”无罪(林后七11)和“贞洁”(林后十一2;多二5;和合、当圣于彼前三2)。有释经者认为此字在本节特别指身体的贞洁(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或是指纯正的动机(像一17的副词及林后六6的名词一样)。110但在一系列的美德之中,这词较可能只有它最普通的意思,就是道德上的纯洁。111
“可爱的”原文常见于古代的墓碑上,112在新约则只出现这一次。它的意思是:具吸引力的、令人愉快的、使人见而生爱的。113
“声誉好的”(参当圣)、“有美名的”(和合)、“光荣的”(现中)等译法,都是把原文那个形容词(在新约出现仅此一次)看为被动的意思。同字根的抽象名词114在新约也是只出现一次(林后六8),意思是“好名誉”,与“坏名声”相对;这一点似乎支持形容词应有被动的意思。可是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来,形容词的意思应是主动的,115而且这字并不见得有用在被动的意思上,因此应按它原来的主动意思去了解它。按此了解,它的意思就是:发出悦耳动听的声调、有清高或高尚格调的事,意味着它本身是有价值的。“有高尚格调”可说是“可爱”的特别一面。116
“无论是甚么美德,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
保罗用“凡是……的”这结构胪列了六个项目之后,现在改用“若有甚么……”(和合)这结构再提出两个较笼统的项目。这里的“若”字,像在二章一节一样,并不表示怀疑,而是以条件句子中发端支句的格式来陈述一些事实,意思就是:“美德”和“称赞”确实存在,既是这样,你们就……。“美德”、“德行”(和合),或“美善的事”(现中)原文在保罗书信中只出现这一次,在新约他处亦只出现三次,分别指 神“奇妙的作为”(彼前二9,现中;原文为复数)、祂的“美善”(彼后一3),以及信徒的“美德”(彼后一5,现中同)或“德行”(和合,当圣)。这字在新约时代有多个意思,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希腊道德哲学上的“美德”;对士多亚哲派来说,“美德”就是那最高的善,是人应当向它委身的唯一目标。117不过,保罗和其它的新约作者这么少用,甚或完全不用这字,可能是因为它的意思不够明确,不适合成为基督教伦理词汇的一部份。118至于这个字在本节的意思,有释经者认为是指:“受推崇敬爱”或“优越”的事、义人活着或死时都必须持守的忠于所信的态度、一般性的良好和正确的行为。119亦有认为它在这里跟它在七十士译本的意思相同,即是指 神的荣耀和大能,甚或与“称赞”一字同义。120可能最简单和自然的解释,就是认为保罗在此沿用了希腊道德哲学上的“美德”一词,好像是对读者说:在你们过去的异教观念中所称为“美德”的,无论甚么有真正价值的美善的事,你们都应当继续持守。121
“称赞”一字的原文已在十一章十一节出现过,它在该处指 神得到的“赞美”(参该处注释);这也是它在以弗所书一章六、十二、十四节的意思。较多的时候,这字指人从 神(罗二29;林前四5;彼前一7)、教会(林后八18)或政府(罗十三3;彼前二14)所得的嘉许。这字在新约出现的十一次之中,只有在本节是使用古典希腊文的意思,指一般被认为是“值得嘉许”(当圣)或“值得赞扬”(现中)的事;这种属于公民生活的概念,对于住在罗马殖民地的腓立比人的公民意识,会特别具吸引力。122
“若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和合)综合了在此之前的“凡是……的”六项,但前者的范围超过后者;就是说,“美德”和“值得赞扬的事”并不限于前面那六个项目。“这些事”包括了本节所提到的八个项目。“思念”(和合同)一字的原文123已在三章十三节出现过,它在保罗书信中共享了三十四次。在本节以外的三十三次中,这字的用法显示了数种不同的意思:(一)“想”,指思想的行动;(二)“以为”,指不对的想法;(三)“认为”,指对的想法;(四)“认定”,可说是一种强化的“认为”;(五)“算为”,多数指 神的行动;(六)“看作”,并以相应的行动对待;(七)“(把罪)归给”,即是“追究”的意思;(八)“计较”,即是“计算”(和合)或“记住”(现中)的意思。124但这字在本节是甚么意思呢?有学者认为,就如同一个命令式动词在罗马书六章十一节表示信徒要把他们已经向罪死去,但在基督里向 神活着的事实,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上显明出来,照样,他们也要把本节提及的那些美善的事在生活上显明出来。125可是本节所用的结构跟罗马书六章十一节所用的不同,126因此动词的意思也有分别。“思念”在本节最自然的意思就是“思想”,从而得到“放入考虑之列”、“留意……重视”(现中)等意思。127换言之,动词本身的意思是“思想”,但从上下文意可知,它所指的是一种引致行动、影响行为的思想。128
思想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可从诗篇的首二篇获得清晰的说明:第一篇诗把人的心思看为全人的关键,把“耶和华的律法”和“恶人的计谋”放在相对的地位上,全首诗只发挥这一个课题(“善恶之较比”,和合本标题),含意就是:凡是真正模造一个人的思想的,就是模造他的生命。诗篇二篇一节的“谋算”一词,与诗篇一篇二节的“思想”一词在原文是同一个字,129而第二篇诗同样指出不同的思想带来不同的结果。130保罗在本节劝勉信徒要以美善的事作为他们不断思想的对象,就是因为他了解思想与生命及行为的密切关系。有人说得好:“种一个思想,收一个举动;种一个举动,收一个习惯;种一个习惯,收一个品格;种一个品格,收一个命运。”引用另一个说法:“你以为自己是甚么,你并不是;但你所想的,你就是。”131
关于本节这一系列美善的事的背景问题,释经者并无一致公认的看法。有认为本节各词是通俗的士多亚道德哲学的用语,不过同时肯定有七十士译本的影响132(除了译为“声誉好”的一词外,其它的七个字都在七十士译本里出现)。亦有认为这些字虽是全部或部份取自希腊世界的通俗道德哲学,但保罗的用法跟当时的希腊教师不同,至少在本段这种基督教的背景下,那些字披上了基督化的意思。133更有认为保罗预期他的读者会在他们自己的基督教“传统”(参四9:“领受”)中发现这些质量。134笔者对这问题的了解如下:在本节八个词之中,有两个(第五、第六)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另一个(第七)并没有在保罗其它的书信出现,再有一个(第二)另外只见于教牧书信,加上这八个词不见得有明确的基督教内涵,因此保罗很可能是沿用了通俗的道德哲学里面一些普通的伦理名词;135倘若它们在本段获得新的意义的话,其“新”不是在于那些质量本身,而是在于信徒藉以彰显这些质量的那股新力量,就是新生命的力量。136这种了解若是没错的话,保罗在这里可说对当代的异教社会存着积极和开放的态度:他假定就是不信的人也有某一程度的道德判别力,而且众人皆以为美善的质量也是基督徒所当留意和培育的。137与此同时,希腊道德哲学所承认的这些美德只提供一种起码的标准;对信徒来说,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还是在于使徒的传统,以及由保罗以身作则地所施的教导(四9)。138
四9“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
“在我身上”的原文词组,严格地说只属于最后一个动词(“在我身上所看见的”),但在意思上它无疑是同时形容所有四个动词的。139更准确地说,保罗的意思是:“你们从我所学习、领受”的(现中,参当圣),以及“你们在我身上……所听见、所看见的”(和合同)。四个动词在原文都是用简单的过去时态,表示所指的是腓立比人从最初和保罗接触,直至如今他写信给他们,在此期间从他那里并在他身上“所学到的,得到的,看到〔和〕听到的”(当圣)一切。140
“学习”这动词141在保罗书信另外出现十五次,多数是表达它的基本意思,就是“学习”(林前四6,十四31、35;提前二11;提后三7、14〔二次〕;多三14)。学习的内容(明明提及的)包括福音(西一7)、教义(罗十六17)、基督(弗四20,和合)和孝道(提前五4)。另有一次这字有“找出(答案或事实)”的意思(加三2);还有两次它的意思是“学会了”(腓四11;提前五13,现中)或“习惯了”(提前五13,和合)。“学习”和“教导”相对;142本句的“学习”理论上可指保罗所教导,又为腓立比人所学到的一切事情,但鉴于下面“你们都应当实行”一句,这字的重点可能特别是有关或可以影响生活行为的教训。
“领受”在保罗书信中一共出现十一次,除了一次(西四17)有非专门性意义外,在其余十次都是个专门性用语,与“传交”相对(林前十一23,十五3),143指接受教会的传统教训。“传统”在原文是与“传交”同字根的名词,144在保罗书信里出现五次,其中三次指教会的传统教训(林前十一2;帖后二15,三6;另见加一14;西二8)。“领受”一字在保罗书信的用法,显示了这些传统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是“福音”(林前十五1、3;加一9、12)或“ 神的道”(帖前二13),指基督教信息的纲领;第二是基督言行的记录(林前十一23;西二6);第三是有关基督徒生活的伦理和处事的准则(帖前四1;帖后三6)。再一次,鉴于下面“你们都应当实行”一句,本节的“领受”所指的特别是“传统”第三方面的内容。145
“所学习、所领受”的是指使徒保罗的教训;接着下来的“所听见所看见的”是指他个人的榜样。146保罗提醒提摩太,要常常守着从他那里所“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一13,和合),并要把它“交托给那些又忠心又能够教导别人的人”(提后二2);不过,本节“所听见的”大抵不是指保罗的教训,因为这个意思已由上两个动词充份地表达出来。保罗在加拉太书曾提及读者(很可能是从保罗自己)“听过”他从前在犹太教中的生活表现(加一13),又提到在他归主之后,犹太的众教会“听说”他“现在竟然传扬他以前所残害的信仰”(加一23);在以弗所书,他假定读者“必……曾听见” 神赐恩给他,将关切他们的职份托付他(弗三2,和合)。可是这些经文跟本句“所听见的”一词的意思没有密切的关系,较有帮助的是上文一章三十节,保罗在那里提及读者在他身上“所见过、现在又听到的”争战。在这事实的提示下,本句“所听见的”就是指腓立比人所听到,有关保罗作为信徒及使徒的生活与事奉的一切表现。
照样,“所看见的”就是指保罗与腓立比人同在时,他们在他身上亲眼看见的生活和事奉上的表现。保罗写信给马其顿的另一间教会时曾对读者这样说:“你们自己本来就知道应当怎样效法我们〔指保罗及其同工〕”,因为“我们在你们中间为人怎样,这是你们知道的”(帖后三7;帖前一5,参二5-9),“我们对你们信的人是多么圣洁、公义、无可指摘,这是你们和 神都可以作证的”(帖前二10,参11-12)。这些话保罗大可以同样对腓立比人说,因为唯有这样,保罗才可以对他们说,“你们在我身上……所看见的,……你们都应当实行”。
“实行”或“行”(和合)的原文在保罗书信中一共出现十八次,偶然会用在中性的意思上,不过多数是用在坏的意思上,在本节则是用在好的意思上。147“实行”和上一节的“思念”一样,在原文是现在时态的动词,表示继续不断的行动。在本节的劝勉中,我们看见“言教”(“所学习、所领受”)和“身教”(“所听见、所看见的”)揉合的一幅优美的图画;理念上的教导和实际的榜样是真正有效的教导工作一体的两面,这一点不但有保罗为证(参三17),更有耶稣为证(参约十三12-17;路廿四22-27)。
“那么,赐平安的 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本句提出了实行上半节的劝勉所带来的结果。148“赐平安的 神”这词在新约另外出现五次,四次在保罗书信(罗十五33,十六20;林后十三11;帖前五23),另一次在希伯来书(来十三20)。原文此词组其实并无“赐”字,只作“平安的 神”,149因此它的意思可能不仅为: 神是“赐平安的”(和合、现中、当圣同) 神,而是说:“平安”或“和平”是 神本性的一方面。150这一点可从哥林多后书十三章十一节获得支持:该处的原文称 神为“仁爱与和平的 神”(当圣;“仁爱和平的神”,和合)。新译本作“施慈爱赐平安的 神”,即是把慈爱和平安同样看为 神所赐的东西;有趣地,现代中文译本作“慈爱和赐平安的 神”,即是把平安看为 神所赐的东西,把慈爱看为属于 神的一种品质。但从文法角度来看原文的结构,“慈爱”和“平安”二字跟“ 神”一字的关系应当是一样的,不宜像现代中文译本那样加以不同的解释;而既然“爱”肯定是 神的一种品质(约壹四8、16:“ 神就是爱”),同一句的“和平”也就同样地是 神的一种品质了。
有释经者认为,本节的应许比四章七节的应许更大和更奇妙,因为这里宣布,不仅是 神的平安会与他们同在,而是 神本身──祂是平安的创造者及泉源──会与他们同在。151骤然看起来, 神和祂所赐的恩典是可以分开的(参一2:“……从……临到”),就如 神差遣使者在摩西前面(出卅三2、12)跟 神亲自与他同去(出卅三3、14、16)是可以分开的两回事。可是,倘若没有 神的同在,一个人能否享受到“ 神的平安”?“ 神的平安”是否可以离开“平安的 神”(赐恩者)而独立存在?从这个角度看,“ 神的平安”和“平安的 神”可说是彼此相连的。这了解若是没错的话,本节的应许便不是比四章七节的应许更大和更奇妙,而只是把后者的含意清楚地提点出来。
99 'beyond that, as far as the rest is concerned' (W. Gu/nther, H. Krenke, NIDNTT III 252), Swift('Theme and Structure' 249)则认为此词组在这儿表达一种双重的结束点:一方面结束四4-9此段,同时结束一27至此的整段。
100 alethes.
101 Cf. Bruce 120; Moule 82; Collange 147; Michael 203. R. Bultmann (TDNT I 248, TDNTA 39)则认为此字在这儿的意思是“正直”。MM 21 (s.v. alethes)指出,此字在蒲草纸文献的通常意思是“事实上是真的”('true in fact')──即上述(五)。
102 分别为:semnos, semontes.
103 “他们的妻子”(现中同)原文作“女人”,所指的不是“执事的太太”(当圣),而是“女执事”(和合)。此点见:冯·恩赐137-138.
104 “有好品格”(现中,提前三8;多二2)、“有好品行”(现中,提前三11)、“有好的品德”(当圣,提前三11)等译法过于笼统,未能表明原文是指“在那一方面的”好或“如何”好法。
105 Cf. W. Foester, TDNT VII 194-195, TDNTA 1014; MM 572 (s.v. semnos, semnotes); W. Gu/nther, NIDNTT II 95; Moule 82; Michael 203; Vincent 138, 最后一位作者指出,原文的最佳(英文)译法是'venerable'(“配受敬重”),但必须除去这英文字通常有的“高年”的含意。
106 dikaios.
107 分别见:(1) Collange 147; Michael 203; (2) Moule 82; (3) Vincent 138; (4) G. Schrenk, TDNT II 187-188 TDNTA 170.
108 MM 162 (s.v. dikaios).
109 MM5 (s.v. hagnos).
110 分别见:Moule 82; Collange 147.
111 F. Hauck, TDNT I 122, TDNTA 19; H. Baltensweiler, NIDNTT III 101.
112 MM 552 (s.v. prosphiles).
113 Hawthorne 188.
114 原文分别为:euphemos, euphemia.
115 euphemos = with good pheme, with auspicious sound (MHT 2.287). 比较英文euphony一字。
116 Cf. Lightfoot 161-162; Moule 82; Robertson, Pictures 4.460; Kennedy 468; Michael 205; Martin (NCB)159; MM267 (s.v.).
117 O. Bauernfeind, TDNT 458-459; Beare 148. “士多亚哲派”=the Stoics.
118 MM 75 (s.v. arete ); Vincent 139; Moule 205.
119 分别见:Collange 147; O. Bauernfeind, TDNT I 460 cf. 459. TDNTA 77-78; H.G. Link, A. Ringwald, NIDNTT III 927.
120 Robertson, Pictures 4.460. O. Bauernfeind (TDNT I 460)指出,在七十士译本里,arete 只是用来翻译希伯来文的hod(=“荣美”)及thilla (=“颂赞”)二字。当代圣经在本节没有把此字译出来,不知是否表示译者认为它的意思已包含在“值得嘉许”里面。
121 Lightfoot 162; Moule 83; cf. Bultmann, Theology 1.71, 118; Hawthorne 186.
122 H. Preisker, TDNT II 587, TDNTA 242 (s.v. epainos); Martin (TNTC)172, (NCB)159.
123 logizomai, “羡慕”(当圣)纯属意译,其实是错误的译法。
124 分别见:(一)林前十一13;林后十7、11;(二)罗二3,十四14;林后三5,十2b;腓三3;(三)罗八18;林后十2a,十一5;(四)罗三28;(五)罗二26,四3、4、5、6、9、10、11、22、23、24,九8;加三6;(六)罗六11,八36;林前四1;林后十二6(七)罗四8;林后五19;提后四16;(八)林前十三5。
125 Furnish, Theology and Ethics 89. Cf. J. Eichler, NIDNTT III 825.
126 分别为:tauta logizethe = verb + object accusative; logizesthe heautous (einai) nekrous = verb + double accusative (direct and predicate object).
127 分别见:Bultmann, Theology 1.216 ('ponder', 'think about'); Bruce 122 ('reckon', 'take into reckoning'); Collange 147('fix...attention on').
128 H.W. Heidland, TDNT IV 289, TDNTA 537; Guthrie, Theology 920; Martin (TNTC)171.
129 希伯来文为haga , 两处分别用yehgu 及yehgeh。七十士译本用meletao 一字翻译,两处分别为emeletesan及meletessei.
130 Kidner, Psalms 48.
131 这两句在英文分别为:'Sow a thought, reap an act; sow an act,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reap a destiny.' 'You are not what you think you are , but what you think, you are.' 参箴廿三7,和合:“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但现代中文译本的译法不同。
132 Collange 146n.1. Martin (TNTC)172认为七十士译本的影响是引导着保罗的思想一个很强的因素。
133 Ladd, Theology 513; Bruce 121.
134 Grayston 43.
135 Cf. Michael 201; Beare 148; Hawthorne 187; Houlden 109; Conzelmann, Outline 92, 222, 283, 285. Harrison (Introduction 343)认为,保罗这种做法显示他的胸襟广阔,能欣赏到士多亚哲学较高尚的一些方面,此点跟保罗年事较高及身在罗马(士多亚学派在罗马的影响甚大)的事实相符。
136 Guthrie, Theology 668.
137 Beare 148; G. Delling, TDNT VIII 30n.20; Marshall, 'Culture' 30.
138 Martin (NCB)157-158; Hawthorne 188-189. both with reference to J.N. Sevenster.
139 这做法在修辞学上称为zeugma.
140 即是说,原文四动词皆为summary/constative aorists.
141 manthano .
142 西二7的“学到”或“学习”(现中)原文其实是被动体态的“教导”一字(edidachthete).
143 原文分别为:paralmbano, paradidomi.
144 paradosis.
145 Bruce 122; B. Siede, NIDNTT III 751. Barclay 81-82认为“领受”指教会传统,但“学习”则指保罗按照他个人对福音真理的了解而施的教导。
146 Lightfoot 162; Vincent 140.
147 原文为prasso . 用在中性的意思上:罗九11;林后五10;弗六21。用在好的意思上,亦见:罗二25,七15;林前九17;帖前四11。用在坏的意思上:罗一32(两次),二1、2、3,七19,十三4;林前五2;林后十二21;加五21。
148 “那么”原文为kai, “必”原文为末来时态的“会”(现中);参上文对四7相同情形的解释(上面注72及94)。
149 ho theos tes eirenes = 'the God of peace' (AV, RV, RSV, NEB, NASB, NIV).
150 Bruce 121. 就是说,tes eirenes = genitive of description. 参上面注76.
151 Michael 207-208; Bruce 122.
柒 致谢(四10-20)
一·凡事知足(四10-13)
二·多谢馈赠(四14-18)
三·父必供给(四19-20)
一·凡事知足(四10-13)
10我在主里大大的喜乐,因为你们现在又再想起我来;其实你们一向都在想念我,只是没有机会表示。
11我并不是因为缺乏才这样说;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甚么情况之下都可以知足。
12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裕;我已经得了秘诀,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或是饱足,或是饥饿,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
13我靠着那加给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
保罗现在要向腓立比人致谢,因为他们曾托以巴弗提送来金钱上的馈赠。在本段和下一段(四14-18),保罗的话显示出两个重点:一方面是表达欣赏和感激(四10、14-16、18),另一方面是强调他的独立和自足(四11-13、17)。1这种感激与自足交替的讲法,可能反映出保罗对于接受教会资助一事所感到的一份尴尬。为着耶路撒冷教会贫穷圣徒的需要,他曾毫不犹疑地向加拉太、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众教会呼吁,请求他们慷慨捐输(林前十六1-3;林后8-9);但他一贯地拒绝用这方法来满足他自己的需要,而是经常地自食其力(在帖撒罗尼迦:帖前二9;帖后三7-8;在哥林多:林前四12,九12、15;在以弗所:徒二十33-34),虽然他有时也接受别的教会(即是他正在其中工作的教会以外的教会)的供应,以补足他的缺乏(林后十一8-9;腓四15-16)。腓立比人最近送来的馈赠,保罗是接受了,可是他在金钱的事上的敏感使他发出一种感情混杂的反应:他一方面要腓立比人知道他很感激他们,却同时要他们知道,他的使徒职事并非有赖别人对他的经济资助才能完成的。
四10“我在主里大大的喜乐”
“喜乐”在原文是过去时态的动词;它可能是一种所谓历史性的过去时态,描写保罗接获腓立比信徒的馈送时的感受,也可能是信札体裁的过去时态,指保罗此刻的感受,甚或可能是一种所谓“无时间性”的过去时态,意思是:“我那时喜乐,现在也喜乐”。2第二个解释可能最为可取,因为从文意看来,保罗要表达的是他此刻在写信时的感受(参四11-13),不仅是他接到馈送时的感受。“大大的”原文这副词在新约出现仅此一次,这也是保罗以“量”来形容他的喜乐唯一的一次;这两点都强调了保罗喜乐的情绪是何等深刻。他的喜乐是“在主里”的;原文此词组已在上文出现过两次(三1,四1),两次都是指信徒应以主耶稣为喜乐的基础或原因。它在本句亦可按此路线来解释,指保罗大大地喜乐是由于主的缘故,特别因为是主感动了腓立比人,使他们再次以行动表示他们对保罗的思念。按此了解,“在主里”不是“靠着主”(当圣,参和合)或“在主的生命里”(现中)的意思,而是表达保罗喜乐的原因,这原因由跟着的一句进一步说明。
“因为你们现在又再想起我来”
保罗指出他大大地喜乐的近因,是腓立比人“又再想起我来”;此句在和合本译为“你们思念我的心,如今又发生”。原文的结构清楚表示,本句的主词是“你们”,动词是“发生”。此动词3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它所提示的图象是一棵植物再次生长或旺盛起来。它在古典希腊文的用法总是作为不及物动词,但在希腊文圣经里它也可以用作及物动词,如在以西结书十七章廿四节(“我耶和华使……枯树发旺”)。4因此,本句的意思可能是:“就你们思念我的心来说,你们又发旺起来了”(不及物动词),也可能是:“你们使思念我的心再次发旺起来了”(及物动词)。5在这两个意思之中,后者较为简单和自然。6“想起”原文的结构已在一章七节出现过(“……有意念”),它的意思(如在一7一样)不仅为思念,而是在思想及行动上的关心。7保罗所指的,显然是腓立比人最近差以巴弗提带着教会的馈送到他那里的事(二25、30,四18)。
“现在”或“如今”(和合)甚至“过了一段时间”(现中)这些译法,都可说隐藏了原文词组所引起的问题。因为此词组的意思其实是:“经过这么久”;8它在新约出现唯一的另外一处是罗马书一章十节,在该节“终于”显然表示保罗觉得他实在等够了。因此有释经者认为,“经过这么久”是一种隐晦的谴责话,指腓立比人这么迟才“再想起我来”,而下半节的用意就是要减弱上半节的谴责。9但机智如保罗的一位牧者,会对他所爱(一8,二12,四1)和引以为荣(四1)的教会作出上述的谴责,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因此这解释不大可能是正确的。另一个解释将“经过这么久”看为出自腓立比人本身:他们曾对保罗致歉,经过这么久才再次对他有所馈送,而保罗在这里是引用他们的话:“经过这么久,像你们所说的”。10但此说难以证实。在找到更能令人满意的答案之前,可能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把“经过这么久”看为纯粹指出一件历史事实,其中并无隐含“不该拖延这么久”的意思;保罗加上下半节的话,正是为要避免腓立比人误以为他在上半节的话含有谴责之意。11“这么久”是多久呢?就新约的证据所及,腓立比人前一次资助保罗,是他在哥林多宣教的那段时期(林后十一9;参徒十八5);倘若保罗如今是在罗马被囚的话,距离那段日子已经约有十年了。
“其实你们一向都在想念我,只是没有机会表示”
“其实”(现中、当圣同)大抵是有关的原文词组的意译。此词组在三章十二节已出现过(参该处注释);它在本节同样引起不同的解释。“因为”这解释12并不符合文意;较适合的翻译是“在这方面”,“这方面”所指的就是隐含在“想起我来”里面的一个意思──保罗的情况和需要。13保罗的意思就是:关于我的情况和需要,你们“向来都关心”(当圣,参现中);“关心”跟上一句的“想起”在原文是同一个字,14“向来”正确地译出了原文动词的未完成时态的含意。“没有机会表示”(现中同)原文是一个动词(“没有机会”,参和合);这字在新约只出现了这一次,它的反义词是“有了机会”(林前十六12,和合、现中;亦参可六31;徒十七21,原文)。15“没有机会”原文也是未完成时态的动词,与“关心”相应:腓立比人一向关心保罗,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以行动表示。
为甚么多年来腓立比人都没有机会表示他们对保罗的关心呢?释经者通常的答案是:因为保罗没有需要,因为腓立比人没有能力(参林后八2),因为保罗的行踪飘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信差等等。16最值得考虑的解释,是认为腓立比人之所以没有机会,是因为保罗没有给他们机会;这事跟保罗本人的经济政策很有关系。腓立比人在保罗离开他们之后,曾一而再的资助保罗(四15-16),但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以及其后在哥林多的经历告诉他,他若接受他带领归主的人的资助,存心毁谤他的人(在帖撒罗尼迦,这些人是教会以外的人;在哥林多,他们是教会内的人)便会歪曲事实,诬指保罗占信徒的便宜,靠他们的供养度日(这解释了保罗为何定意不成为教会的经济负累:帖前二9;帖后三7-10;林前九3-18;林后十二13-18)。也许就是由于这种经历,保罗便觉得需要请求他的教会不要送钱来供给他个人的需要。等他开始认真地为耶路撒冷教会向他的外族教会等募经费时,他就更加强调这项请求。他非常谨慎从事,务使教会的所有捐献全数归到这基金里面;他同时知道,尽管他这么小心,仍然有些人会用任何的借口,诬说他假公济私,以这款项中饱私囊(参林前十六1-4;林后八16-24)。如今,这募捐的工作经已完成,款项亦已送交耶路撒冷教会(罗十五25-28);保罗在该撒利亚被监禁两年后,如今是在罗马等候审讯。腓立比人可能认为保罗的处境既已改变,他们终于有机会再次资助保罗,于是便差以巴弗提往保罗那里。17
四11“我并不是因为缺乏才这样说”
“缺乏”原文在新约只出现另一次(可十二44),指耶稣所称赞那个穷寡妇的“不足”(和合同)。“因为缺乏”原文直译为“按照缺乏”,跟四章十九节同一结构的“按照丰富”18意思刚好相反;不过,“按照”在本句显然含有“因为”的意思。“这样说”指四章十节上半节的话。本句的意思就是:保罗并不是19因为他的需要现在获得供应才大大地喜乐;他的喜乐不是一个贫乏人得供应时的喜乐,而是由于腓立比人和他分担他的患难(四14),20具体地表明了他们对他的关心。本句并不否认(也不确定)保罗有需要,只是否认他喜乐的原因就是他的缺乏获得补足:换言之,他否认自己对缺乏存着如此的态度,以致缺乏没有了他便喜乐。21保罗这样声明,为的是免得腓立比人对他产生误会(参林前九15)。
“我已经学会了,无论在甚么情况之下都可以知足”
原文于句首有“因为”一字,22表示此句是解释和支持上一句的:保罗的喜乐并非由于缺乏得补足而引致的,因为23他“已经学会了”一件事。原文用的是简单的过去时态的动词;因此有释经者认为,这功课是保罗在特别的一刻或一个时间学到的,他并不是靠坚毅的纪律和集中的努力把它学会的,而是有关的真理(也许是在他归主时)好像突如其来地临到他,使他顿然领悟。24可是这解释和下一节的得了“秘诀”一字的含意不符,因为该字所提示的是一种缓慢的过程(见该处注释)。其实原文动词的过去时态的作用,是将保罗从开始到现在的整个学习的经历综合起来;25它要表达的重点是学习之后现在的状况,因此“已经学会了”(和合同,参现中)正确地表达了保罗的意思。26
“无论在甚么情况之下”原文所用的结构跟下一节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所用的有所不同;27严格地说,前者的意思是“在我所处的境况中”,28下一节才进一步解释,所谓“现状”(现中)在不同的时间表示不同的情况。不过,正因为有下一节的补充说明,“无论在甚么景况之下”(当圣,参和合)等译法29可说是原文一种正确的意译。“知足”原文是个形容词,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同字根的名词30在新约出现两次(林后九8;提前六6)。在蒲草纸文献中,形容词的意思仅是“足够”;31但这词在士多亚派(及犬儒学派)哲士的用法上,意思是“自足”,32士多亚哲派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完全自足、完全不为外在环境所影响的人。33士多亚哲派的这个重点,是来自苏格拉底,有人问他谁是最富有的人,他回答说:“那以最少为足的人,因为知足就是大自然的财富”。34保罗无疑是采用了这个表达“自足”的希腊哲学名词,因此他“学会对现状满足”(现中)可能含有这样的意思:他以纪律锻炼自己到了一个地步,他以他所有的为足,此外并无所需。35更为重要地,保罗以新的内涵注入这词里面:就外在环境而言,他是“自足”的,但他的“自足”完全不是士多亚式的以己为足,而是以基督所赐的力量(四13;林后十二9-10)以及 神的供应(林后九8;腓四19)为足。36因此,他所谓的“自足”,其实是“以 神为足”;像他对哥林多人所说的,“我们的力量是从 神来的”(林后三5,现中)。37
四12“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富裕”
译为“处卑贱”的原文动词38跟三章廿一节译为“卑贱”那个名词是同字根的。这动词在新约另外出现十三次,其中七次是以主动体态表达主动的意思(太十八4,廿三12b;路十四11b,十八14b;林后十一7,十二21;腓二8;除林后十二21外,其余皆有“自己”为直接受事词),四次是以被动体态表达被动的意思(太廿三12a;路三5,十四11a,十八14a),另外两次是以被动体态表达关身(即是“自我……”)的意思(雅四10;彼前五6)。本句的“处卑贱”若看为关身体态,意思就是“将自己降卑”;若看为被动体态,意思就是“被降卑”或“被置于卑微的处境中”。后者较符合这字在保罗书信他处的用法,因为他通常以主动体态的动词加上“自己”一字来表达“降卑自己”的意思(林后十一7;腓二8)。这里的“卑贱”与“富裕”相对,下半节的“富裕”与“缺乏”相对,可见“处卑贱”的主要意思就是“过贫困的生活”(现中)。39保罗书信中不乏这种生活的具体写照,但“处卑贱”可能也包括为福音而受苦(林前四11-13;林后六3-10,十一23-29)。40无论如何,保罗懂得怎样处卑贱的事实,和他的主“自甘卑微”(二8)的榜样,二者有生命上的密切关系:“处卑贱”可说是“在祂的苦上有份”(三10)的部份内涵。
“处富裕”的原文动词在新约共享了约四十次,其中三份之二在保罗书信中出现,单在腓立比书便用了五次(本节二次,一9、26,四18)。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保罗对贫困的生活和“富裕的生活”(现中)同样懂得如何处理:“我知道……也知道”这种句法,就像“我劝友阿嫡,也劝循都基”(四2)一样,表示保罗并不轻此重彼,41对他来说,物质上的贫穷和富裕已成为无关重要的事。箴言书的智者求 神使他“也不贫穷,也不富足”,因为两种情况都带着附随的试探和危险(箴三十7-9);保罗因以 神为足,同样接受二者为他生命(及现实生活)的一部份,42至于智者所提到的试探,保罗大抵会认为必能靠主胜过它(四13;林前十13)。下文会进一步讨论“处富裕”对保罗是甚么意思。
“我已经得了秘诀,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或是饱足,或是饥饿,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
“都可以知足”(参现中)这几个字是新译本补充上去的;若依照原文的次序和沿用新译本的词藻,全句可直译为:“在任何情况之下我都已经得了秘诀,或饱足或饥饿,或富裕或缺乏。”“在任何情况之下”可说是四章六节“凡事”的一种强化格式,43原文可直译为:“在每一件事上以及在一切事上”(和合本的“随事随在”提供的意思是:“在任何事上,在任何环境之下”),若把“每一件事”及“一切事”分开来解释,二者可分别指每一个经历和全部的经历。44不过,更可能地,这种重复的讲法只是为要收强调的效果;45中文若译为“在任何及一切情况之下”(虽然这译法流于累赘),便可充份地保持原文强调的意思。
保罗用两对反义词将“任何情况”具体化:“饱足……饥饿”、“富裕……缺乏”。“饱足”是“富裕”的一个例子,就如“饥饿”是“缺乏”的一个例子。“饱足”原文46在新约出现一共十六次,在保罗书信中只出现这一次,另有八次用于耶稣使五千及四千群众得饱的记载中(太十四20,十五33、37;可六42,八4、8;路九17;约六26),两次出现在耶稣的宝训中(太五6;路六21),其余五次为:马可福音七章廿七节;路加福音十五章十六节,十六章廿一节;雅各书二章十六节;启示录十九章廿一节。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是以饲料喂牲畜,但在后期的希腊文及圣经的希腊文的用法上,这已不再是这字的显著意思;它的意思仅为一般性的“使……吃饱”或“吃饱”,因此可用于耶稣的宝训之中。47它在这里是“富裕”(见上半节及下文的注释)的近义词。它的反义词“饥饿”原文48在新约出现一共二十三次,福音书十七次(例如:太四2;可二25;路六21;约六35),启示录一次(启七16),保罗书信五次(罗十二20;林前四11,十一21、34),其中哥林多前书四章十一节提到保罗及其它使徒“直到现在”还是捱饥抵饿。饥饿的原因可能是在旅途遇上强盗(林后十一26),或纯粹由于“缺粮”(林后十一27)。
“缺乏”原文是个动词,与四章十一节的名词“缺乏”和二章三十节的名词“不足”同一字根。49动词在新约一共出现十六次,半数在保罗书信里。它的意思有时是“比不上”(林后十一5,十二11)、“赶不上”(来四1,和合)或“失去”(来十二15);更多的时候,它的意思是“缺少”(太十九20;可十21;罗三23)或“有缺乏”(路十五14,廿二35;林前一7,十二24;林后十一9;来十一37);另外两次它的意思分别是“用尽”(约二3)和“有损”(林前八8)。它在本节的意思显然是“有缺乏”,像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九节一样。一些释经者认为,原文的关身体态表示,这字不仅指“有缺乏”的事实(这意思由主动体态表达),而是指“感到缺乏”;50可是这字在新约的用法并不支持这种严格的区分。51和“缺乏”相对的是“富裕”或“有余”(和合),后者跟上半节的“处富裕”在原文是同一个字。上文的讨论曾将“处富裕”按它一般性的意思来解释;但保罗所处的“富裕”很可能只有相对性而非绝对性的意思,他所谓的“有余”,其实就是在衣食方面的起码需要以外的任何东西。保罗原是大数的公民(徒廿二3),这表示他的家境相当富裕;可是为了基督的缘故,他被褫夺了承受嗣业的权利,并且甘愿把万事当为有损的(三8),自此以后,他便学习靠自己部份时间“制造帐棚维持生活”(徒十八3,现中,参二十34;帖前二9;帖后三8)。52
“由俭入富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古今中外不易之理。保罗的归主意味着一种簇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巨大改变。不过,保罗不但对此改变能“适应自如”(当圣),并且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我已经得了秘诀”──就是如何面对饱足或饥饿、富裕或缺乏的秘诀。原文动词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它最初的用法是用来指“以秘密的仪式使人加入”(如神秘宗教),后来它失去这个专门性意思,变成与“知道、懂得”同义,在后来的教会用法上,“已得秘诀者”指一个已受水礼的基督徒;它在本节很可能保持它的专门性意思。53按此了解,“已经学会了”暗示保罗曾经过一个困难的学习过程,好像说,“我已逐步经过要得秘密的必经过程,透过努力的学习现已达到终点了”(参四11:“我已经学会了”)。
四13“我靠着那加给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
“凡事”原文直译为“一切的事”,这字跟上一节“在每一件事上以及在一切事上”里面的“一切事”是同一个字。54因此,这字不宜解为绝对性的一切事,而应解为上文(四11-12)所说的“任何情况”;55“凡事都能作”(和合同)56的意思就是:“能够适应任何情况”(现中)。但保罗是以使徒的身份讲话,下文也明明提到他传福音的工作(四15),因此在这样的上下文意中,“能够适应任何情况”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保罗能够在一切情况之下都履行他的使徒职责,在推展福音工作的道路上,他有力量做一切应做的事,并且担当一切临到他身上的担子。57
保罗这种力量不是自发的,而是来自“那加给我能力的”。“加给……能力”原文的动词58在新约出现一共七次,保罗书信占了六次,另一次亦与保罗有关(徒九22)。从提摩太前书一章十二节及后书四章十七节可知,“那加给我能力的”就是“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参弗六10;提后二1;动词另见于罗四20)。对保罗来说,他自己(或人本身)并无固有的能力,他全赖基督的力量才能过他的基督徒生活及履行他的使徒职责(此二者是个整体);他所认识的基督“复活的大能”(三10),是一种“在软弱中的大能”──一种“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的能力(林后十二9-10;参林后十三4)。59保罗得能力的秘诀,就是“靠着”(和合、当圣同)或“借着”(现中)60赐能力的基督(不是“基督所赐的能力”,现中);而“靠着基督”的含意,就是不但因信与基督联合,而且在实际生活上与基督紧密相连(参约十五5),一方面从祂那里获得供应(参西二19),同时接受祂的管理,顺从祂的引导(参西一18;弗一22,四15,五23)。
1 Michael 210.
2 那是将echaren分别看为:historical/ingressive aorist (Michael 212; Moule 84); epistolary aorist (Collange 149n.2; Hawthorne 196); timeless aorist (Robertson. Pictures 4.460). Bruce 126采第一个看法,不过他同时假定保罗那时的喜乐“持续到现在”;这样,他的看法实质上跟第三个相同。
3 anathallo.
4 Moule 84.
5 BAG s.v.; BDF 101. 严格地说,后一种用法不是transitive, 而是factitive(“造因动词”)。
6 Vincent 142; Kennedy 469; Mu/ller 146; Beare 151.
7 H. Riesenfeld, TDNT VIII 508; G. Bertram, TDNT IX 233, TDNTA 1279. 原文在“想起我”之前有冠词(to hyper emou phronein),这个冠词的功用可能是anaphoric, 暗指腓立比人过去已曾“想起”保罗(Zerwick 399.1). MHT 3.270将phronein hyper解为'think upon'; J. Goetzmann (NIDNTT II 617)谓动词所指的不是思想的过程本身,而是所想的内容。Moule 84认为phroneo 在本节的意思非常接近phrontizo (多三8:“留心”;“热心”,现中;“专心”,当圣)。
8 ede pote = 'now at length' (AC, RV, RSV), 'after so long' (NEB), 'now at last' (NASB), 'at last' (NIV), 'after so long a time' (TEV).
9 Collange 149-150.
10 Michael 211; cf. Bruce 123,126.
11 Beare 151; Bruce 123.
12 BDF 235(2); Zerwick 127.
13 eph~ hoi = 'as to which' (Moule 84; Lightfoot 163); cf. Kennedy('in whose case'). Idiom 132把“这方面”解为指“想起我来”;但这会造成笨钝的讲法(“在想起我来这事上,你们一向都在想念我”)。MHT 3.272则把原文词组解为时间性的('whereon'); 但这解释也不见得符合文意。
14 N. Baumert (as reported in NTA§141969-70-613)提出了一个新奇的解释:“关心”应改译为“引以为荣”,意思就是:腓立比人仍然因他们关心保罗而自豪(只是他们没有机会表示)。
15 二字原文分别为:akaireomai, eukaireo.
16 这些理由见:Beare 151; Michael 214; Houlden 113; Gaffin 1809; Hawthorne 197.
17 Bruce 123-124; 'Philippian Correspondence' 275.
18 原文分别为:kath~ hysteresin, kata...ploutos. 二者的基本结构是kata + accusative.
19 ouch hoti之前大抵应补充estin或类似的字(MHT 3.303); BDF 480(5)则认为此词组 = ou lego hoti.
20 U. Wilckens, TDNT VIII 599, TDNTA 1241.
21 Vincent 143; Michael 214.
22 gar = 'for' (AV, RV, RSV, NEB, NASB, NIV, TEV). 和合、现中、新译、当圣都没有把它译出来,颇令人不解。
23 “我”字在原文虽然是强调格式(ego ),但不见得有强调的意思(MHT3.37).
24 Martin (TNTC)176, (NCB)163.
25 Vincent 143. 即是emathon = summary/constative aorist (参弗四20)。
26 Burton 46,55. emathon...einai是古典希腊文的正确结构(MHT1.220.3.146).
27 原文分别为:en hois eimi, en panti kai en pasin.
28 Lightfoot 163; Moule 85; Vincent 143. 原文词组是en ekeinois en hois eimi的缩写。
29 CF. AV, RV, RSV, NEB, NASB, NIV.
30 原文分别为:autarkes, autarkeia. BDF 450(1)指出,autarkes是在einai之后,因此要用主事格。
31 MM 93.s.v.
32 'self-sufficient', 不是'complacent'(自满自足)。
33 Beare 152. “犬儒学派”= the Cynics.
34 引Robertson, Pictures 4.461; Bruce 126. 苏格拉底用的是名词autarkeia.
35 Motyer 176.
36 G. Kittel, TDNT I 467, TDNTA 78.
37 中庸第14章首这样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下文“正己而不求于人”一句足以显示,上面所说的是一种“自力”的修养功夫,跟保罗所说的“自足”截然不同。
38 tapeinoo.
39 W. Grundmann, TDNT VIII 18; U. Wilckens, TDNT VIII 597.
40 H.H. Esser, NIDNTT II 263. Houlden 113指出,士多亚派不会称许保罗这种对“卑贱”接纳的态度;可见保罗并无深受士多亚派的影响。
41 BDF 444(3)认为原文的第一个kai字的意思较多为“甚至”。但保持kai...kai = 'both...and' 这通常的意思较符合原文的平行结构。
42 F. Hauck, TDNT VI 61, TDNTA 829; B. Siede, NIDNTT III 728; L. Goppelt, TDNT VI 21.
43 原文分别为:en panti kai en pasin, en panti.
44 Moule 85.
45 B. Reicke, TDNT V 889; Idiom 75. 参林后十一6:en panti...en pasin ('in every way...in all things', RSV), 中译:“在各方面”、“在凡事上”(和合)、“随时随地”(现中)。
46 chortazo.
47 Moule 86; J.G. Baldwin, NIDNTT I 744. 后一位作者指出,在可七27-28一段,指“儿女吃饱”用的是chortazo , 指“小狗……也可以吃”用的是esthio ; 这就清楚表明,前一个动词的原始意思已不再是此字的独特意思。
48 peinao.
49 原文分别为:hystereo, hysteresis, hysterema. 后面两个字,分别用在两段平行的记录中(可十二44;路廿一4),可见二字的意思非常接近。
50 Vincent 145; Kennedy 470.
51 在上述的十六次之中,除了太十九20;可十21;林后十一5,十二11;来四1,十二15六次用主动体态外,其余十次皆为关身体态或被动体态(此二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感到缺乏”的意思也许适合路十五14;但“感到”的成份在路廿二35;林前一7;林后十一9;来十一37等处绝不明显,在罗三34和林前十二24肯定地并不存在。
52 Bruce 125. Collange 151谓本节的几个动词有些是主动体态,有些是被动体态,这表示使徒所经历的不同境遇,部份是他自己的意志,部份是在他之外的另一意志所引致的。但主动体态的动词其实只有“处富裕”或“富裕”一字(虽然出现两次),而这正是我们难以想象保罗会运用他的意志和努力去达致的结果。
53 MM 418 (s.v. myeo ); Kennedy 470; Robertson, Pictures 4.461; G. Bornkamm, TDNT IV 828, TDNTA 619.
54 原文分别为:panta, pasin.
55 分别见:Vincent 145; Hawthorne 201.
56 “能作”原文直译是“能”(ischyo ), 此字在保罗书信中只出现另一次(加五6),在该处译为“有用处”,即是“能”使人称义。
57 Martin (TNTC)178,(NCB)164; Moule 86; cf. Pratscher, 'Verzicht' 287.
58 endynamoo .
59 W. Grundmann, TDNT II 313, 316, TDNTA 191; G. Braumann, NIDNTT III 714.
60 en = instrumental of agency(M.J. Harris, NIDNTT III 1210).
二·多谢馈赠(四14-18)
14然而,你们一同分担了我的患难,实在是好的。
15腓立比的弟兄们,你们也知道,在我传福音的初期,离开马其顿的时候,除了你们以外,我没有收过任何教会的供给。
16我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你们还是一而再把我所需用的送来。
17我并不求礼物,只求你们的果子不断增加,归在你们的帐上。
18你们所送的我都全数收到了,而且绰绰有余;我已经足够了,因我从以巴弗提收到你们所送的,好像馨香之气,是 神所接纳所喜悦的祭物。
我们在上一段(四10-13)开始时曾指出,在保罗向腓立比人致谢的话中,混杂了感激和自足两种情绪。上一段的重点落在后者(四11-13),本段的重点则落在前者(14-16、18),好像是要完成上一段未讲完的话(四10)似的。
四14“然而,你们一同分担了我的患难,实在是好的”
这是保罗在信上第三次用“然而”或“但是”(现中)一字(参一18,三16;特别是三16注释)。保罗恐怕他的读者会因他在四章十一至十三节所说的话,误以为他并不欣赏他们的慷慨馈赠,因此以“然而”引介出一番感激的话。保罗指出,腓立比人曾“一同分担了我的患难”;原文所用的动词是和一章七节译为“一同分享”那个名词同字根的。61“患难”一字的原文在一章十七节译为“烦恼”(参该处注释)。有释经者认为,“患难”在启示文学(参可十三19;帖后一6)是指在末日要临到地上的灾难,保罗是“末日的使徒”,他的责任是藉着把福音传给外族人来准备历史的大结局(可十三10);腓立比人的馈送,不仅是对保罗的一种支持,而且是分享了使徒为要准备末日来临而受的试炼。62可是,“患难”一字的原文在保罗书信中另外出现了一共二十二次,除了一次指基督的苦难(西一24),两次指 神在末日审判时加给一些人的患难(罗二9;帖后一6),一次指经济上的负累(林后八13),其余十八次都是用来指使徒或信徒在现今所受的患难和痛苦。63换句话说,在保罗的用法上,这字没有一次有它在福音书(太廿四21、29;可十三19、24)所指那“大灾难”的意思,它最常见的意思反而是现今的苦难;因此笔者不接受上述的解释。最简单和自然的解释,就是以这里的“患难”指保罗现在“受捆锁”的事实(一7、13-14);腓立比人和他“同受患难”(和合)的方式,就是“在〔他〕困难的时候来帮助〔他〕”(现中)──藉着差派以巴弗提带着馈赠到他那里(二25,四18)。
保罗说腓立比人此举“实在是好的”。此句原文直译为“你们作得很好”(和合:“原是美事”)。这个结构──副词“好”字加上过去时态的动词“作”字──的意思相等于“多谢你们这样作”;同一个结构见于使徒行传十章卅三节,该处的“现在你来了,好极了!”,意思实即“多谢光临!”另一个相似的结构──副词“好”字加上未来时态的“作”字──意思是“请”,如在约翰叁书六节“请……帮助他们继续他们的旅程”(现中)。64这就是说,虽然保罗没有用“感谢”(一3)一字向腓立比人直接地说“我感谢你们”,但其实他在本节已用另一个句法表达了他的谢意。
四15“腓立比的弟兄们”
这称呼在原文并无“弟兄们”一字,直译只作“腓立比人哪”(和合)。保罗所用的,不是经常用的两个希腊字中的任何一个;他是以希腊式的字尾加在拉丁字根上,而铸造出一个新字来。65这个新字反映了保罗对拉丁化的字的喜爱,对身为罗马公民的腓立比人亦有特别的适切性。保罗在他的信上这样直接称呼读者的,还有“哥林多人哪!”和“无知的加拉太人哪!”(林后六11;加三1)──两处的文意都表明保罗是带着责备的口吻说话。因此有些释经者认为,本节的用法也是一样,若不是要藉此减弱保罗的谴责,就是要减弱他恼怒的口吻。66可是在这表达谢意的一段文字中,此直接称呼较可能的作用,是纯粹表达保罗对读者的亲切和感激;67新译本在这里不直译为“腓立比人哪”,而意译为“腓立比的弟兄们”,也许反映着同样的了解。
“你们也知道,在我传福音的初期,离开马其顿的时候”
保罗现在提出一件事,他说是腓立比人“也知道”的。倘若“也”字是连于并形容“你们”的话,意思就是:“我知道,你们也知道”。可是“也”字在此可能应连于“知道”,意思就是:“事实上,你们知道”。68此事发生于“在我传福音的初期”(现中同)──原文直译是“在福音的开始”。“福音”在这里似乎有“传福音的行动”的意思,69传福音的人显然是保罗,因此原文此词组的意思确是“当我开始传福音的时候”(当圣)或“在我传福音的初期”。70但保罗随即提到他“离开马其顿的时候”,这就引起一个问题:他怎么能够称他在马其顿的那段时期为他传福音的初期?他“传福音的初期”此词组当如何解释?
一个解释说,保罗传福音的工作,是于主后四十年代在马其顿开始的,释经者若不被使徒行传有关保罗传道工作的概要影响,这就是四章十五至十六节最自然的了解。71可是我们没有理由要把使徒行传的证据置之不理。另一个解释是:保罗在马其顿传道,是他首次自己完全负起福音工作的责任(他较早时是在巴拿巴的领导下,徒十三至十四章),因此他可能视欧洲为 神特别分给他的宣教工场和他传福音工作的真正起点。72可是按使徒行传十三至十四章的记载,在首次布道旅程的中途,保罗的领导好像已凌驾巴拿巴之上(参十三13、42、46、50,十四1:“保罗和巴拿巴”;比较十三1-2、7);73更为重要的是,保罗一经蒙召便立即开始传福音(加一16-17),74经过约十五年后他才首次踏足在马其顿,因此我们难以相信,他竟会把过去这十多年的传福音工作撇弃一旁,认为马其顿才是他传福音的真正起点。又有一个解释说,当保罗踏足欧洲大陆并朝着罗马向西面进发时,也就是在他的工作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较早时在亚西亚的布道工作,只是为这新的工作做好准备;无论如何,使徒行传将保罗过到马其顿此事描写为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自此以后马其顿一直在保罗的宣教策略上占了显著的地位(“马其顿”在保罗书信中一共出现十三次)。75但就算马其顿真是保罗宣教工作中的分水岭,一个新的阶段能否这样绝对地被称为“我传福音的初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笔者认为较好的解释(虽然这还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就是说保罗是从腓立比人的角度说话,“我传福音的初期”,在随后一句的提示下,等于“我在马其顿地区‘初传福音’(和合)的时候”。76
“离开马其顿的时候”这子句,收窄了和更确切地界定了上一个(中文)子句的意思。和合本将本句译为“离了马其顿的时候”(参现中、当圣);77按此了解,保罗所指的就是他扺达哥林多之后的──他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九节说“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很可能就是西拉和提摩太:徒十八5〕补足了我的缺乏”。78不过,有两个原因使笔者觉得新译本的译法可能较为正确:79(一)倘若上一个子句的意思是“我在马其顿地区初传福音的时候”,本句却立即跳到“我离开马其顿之后”的时间,二者在衔接上便产生问题。(二)更为重要的,下一节首先提到保罗“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亦即是他尚未离开马其顿地区;虽然该处原文有一小字,使该句可以解为“甚至当我在帖撒罗尼迦之时”(这样,该句的意思即是“甚至在我离开马其顿之前”),但那个小字可能应另作解释(参下一节注释)。若按“离开马其顿的时候”此译法,本句可解为保罗从马其顿(即当时的北希腊)过到亚该亚(即当时的南希腊)的整段时期(徒十七1-15);保罗在比里亚(马其顿最后一站)逗留的时间(徒十七10-15)看来比他在帖撒罗尼迦的时间(徒十七1-9)为短暂,因此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收到的资助,便有可能被他看为在他“离开马其顿的时候”送到的。80
“除了你们以外,我没有收过任何教会的供给”
后一句话在原文的讲法是复杂和有趣得多的,一个很好的英文译法(译成中文)是:“没有一间教会在授受的事上和我分享”,81但连这个译法仍未能把原文的全部含意表达出来。因为“授受的事”(和合)原文直译为“收支的帐”(这“帐”字在四17再次出现),而“帐”和“授受”都是在蒲草纸文献中常见的商业用语,后者指付钱和收钱(此用法来自帐簿的进支两项)。82在这事实的提示下,“授受的事”大抵不是指一种“双方的交易”:保罗藉着传福音把“属灵的好处”给予腓立比人,腓立比人则以“物质的供应”给保罗(罗十五27;林前九11;加六16),83因为该商业用语所指的只是金钱上的交易,但这解释把两样不同的东西混合起来。“收支的帐”此词若只有笼统的意义,保罗的意思就是:只有腓立比人帮助他,有份于他的“盈亏得失”(现中)。84但此词较可能是用在明确的意义上,指腓立比人付出,保罗收入(他们的资助)──一种“单方面的交易”。85
四16“我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你们还是一而再把我所需用的送来”
本节原文开始时有一小字,它在上一节也出现过,它在该处的功用是引介出“知道”一字的直接受词。86它在本节若是与上一节同一个字平行的话,它的功用便是引介出腓立比人所知道的另一件事;87不过一般英译本都把这字看为有“因为”的意思。88倘若上一节的上半节那句话是“离了马其顿的时候”,本节这个小字便不可能解为“因为”,因为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所收到的馈赠,自然不是腓立比人在他离开马其顿之后资助他的一个例子。不过如上文解释的,那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当我离开马其顿的时候”,包括当保罗还在帖撒罗尼迦时。按此了解,本节那个小字便可或是看为引介出“知道”的另一个直接受事词,或是更自然地解为“因为”。89这样,本节的用意,就是要提出一件事实来解释并支持上一节那句话──“那时候只有你们的教会帮助我”(现中)。
在刚讨论过的那个小字和“在帖撒罗尼迦”之间,原文有另一个小字,一般英译本把它译为“甚至”,90和合本译为“就是”。这“就是”一字特别指出腓立比人何其迅速地给予保罗资助:保罗离开腓立比后,第二站便是帖撒罗尼迦(徒十七1;他和西拉只是“经过”暗非波里和亚波罗尼亚两个城镇,并没有在当地逼留);“甚至”在那个时候,腓立比人便已一而再的把保罗所需用的送来。由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九节和后书三章八节可见,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力维生,从腓立比来的馈送,可能对他的经济状况帮助不大。91据此了解,本节所说的完全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从腓立比人所得的资助。
可是原文的一个小节向我们提示,本节可能应另作解释。译为“一而再”(当圣:“一再”)的原文词组,骤看起来是由四个小字构成,直译可作“一次两次”(和合),92它在新约唯一的另一个例子(帖前二18),也是同样的结构。可是,七十士译本的一些例子(申九13;王国一书〔撒上〕十七39;以斯得拉二书廿三20〔尼十三20〕;马加比传上三30)清楚地显示,“一次两次”这个惯用语在希腊文只由三个字构成;93换言之,本节及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十八节那四个字中的第一个小字,其实不是这惯用语的一部份。该小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十八节可能有强调的功用,那里的意思是:我保罗想去,“而且”不只一次。94理论上,它在本节也可照样解释,得出的意思便是:“甚至我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你们便把我所需用的送来,而且是一而再的这样作”。但是,这小字和上一段所提到可译为“甚至”的那个字在原文是同一个字,而此字出现两次的时候,往往有“(非但)……而且……”的意思;95在同一节(按原文来说是同一句)里面,把这字看为两次都有强调的意思(“甚至”……“而且”),显然不及把它解为“(不仅)……而且……”来得自然。因此笔者认为,本节的正确意思是:“不仅当我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而且不只一次(当我在别些地方),你们都曾帮助我”。96“不只一次”(现中)这译法是介乎“两次”和“重复地”97之间的“中庸之道”;而没有明说的“别些地方”,自然包括哥林多在内(林后十一9;徒十八5)。按这样的了解,保罗在本节的思想由他“离开马其顿的时候”(四15,这包括了他还“在帖撒罗尼迦的时候”)伸展至以后的时期。
“把我所需用的送来”或“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和合)这些译法,可能使人误以为保罗所需的全部由腓立比人供给了。但原文的意思只是:“派人供应我”(当圣)、“我有需要,你们就来帮助我”(现中)。98上文已经指出,腓立比人对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的帮助可能不大;虽然如此,他们自己接受福音不久便立即以行动参与保罗的宣教工作(参一5:“从头一天”),并且他们的热诚历久不衰(一5:“直到现在”),这种宣教精神和毅力,堪作现代华人教会的榜样(参帖前一8),对倡导或从事差传运动者尤具参考价值。
本节显示,保罗以往曾至少三次接受腓立比人的资助(四18提到的最近一次不算在内)。这事实固然反映“他与腓立比教会关系特别密切”(串释本四15-18注释),但他这样作是否有违他在其它书信所显明的传道原则,即是不运用靠福音养生的权柄,自食其力?保罗多次接受腓立比人的帮助,却坚决不接受哥林多教会的供给(林后十一9),这分别又如何解释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接受腓立比人的帮助,是在他离开了那个教会之后;本节的含意,就是保罗在腓立比传福音时,并没有接受教会的经济支持,不然的话,他便是在本节遗漏了一点重要的事实,那是他不应忘记提起的。99因此,在腓立比如在帖撒罗尼迦,及其后在哥林多和以弗所一样,保罗基本上都是自食其力的。100其次,保罗为要作“基督的仆人”(加一10),就必须完全保持自立,以致他能无所畏惧地传讲 神的信息,而不必“讨人的欢心”(帖前二4);他在哥林多传道时接受腓立比人的资助,和他这个目的并无冲突。101最后保罗在接受教会资助这事上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腓立比人和哥林多人,不是由于他爱前者多过后者(参林后十二13、15),而是因为两间教会的情况不同:保罗若接受哥林多教会的资助,那里反对保罗的人便会因此获得攻击保罗及其工作的把柄(参林前九12;林后十一12),但就腓立比教会来说,保罗并没有这方面的挂虑。102
四17“我并不求礼物”
有释经者认为保罗这话的含意,就是他确曾向腓立比教会请求帮助,或是为着福音工作的需要;因此他才需要在这里解释,他所求的并不是他们的金钱,而是要使他们在福音事工上有份,以致他们会在审判之日得到益处。103但如作者自己承认,这种做法是与保罗一贯作风不同的;因此较自然的看法是说保罗刚提起腓立比人以往对他的资助,他唯恐他们会误以为这是一种间接的吁请法(“预先多谢你们末来的继续支持”!),因此在这里清楚表明他的意图不是这样。104“礼物”在原文有冠词,指腓立比人任何一次资助保罗时所涉及的那份馈赠;“求”字在原文是现在时态的动词,表达保罗惯性的态度。105这复合动词在本节出现两次,在其它保罗书信只出现一次(罗十一7:“恳切寻找”),在新约他处出现十次;这词的用法显示,前置词的功用是加强简单动词的力量,因此复合动词在此有“力求”或“殷切地求”的意思。106
“只求你们的果子不断增加,归在你们的帐上”
“果子”一字的原文已在信上出现过两次(一11、22),都是属喻意性的用法;这字在保罗其它书信共享了八次,两次有它的字面意思(林前九9;提后二6),两次有“所得的结果”之意(罗六21、22),其余四次也都是喻意性的用法(罗一13,十五28;加五22;弗五9)。它在这里可能是同样的用法,指腓立比人对保罗的馈赠所带来的祝福。107不过,“帐”字是当时的惯用商业名词(原文已在四15出现过,参该处注释);鉴于这一点,“果子”和“不断增加”二字很可能亦是作为商业词藻用。虽然在蒲草纸文献中并无可考的例子,表示“果子”原文本身有“利息、盈余”的意思,但是它的一个同义词108正有这个意思,因此以“果子”代表利息这做法是大为可能的。至于“不断增加”这动词,原文在新约共出现九次,八次在保罗书信;除了一次意思为“有余”(林后八15)之外,其它八次的意思都是“增多”(罗五20〔两次〕,六1;林后四15;帖前三12;帖后一3;彼后一8);本节所用的分词是现在时态的,因此中译作“不断增加”。若“果子”是指利息的话,那么“不断增加”可说是指利息以复利率不断增多。109按此了解,保罗把腓立比人给他的馈赠看为他们付出的本钱,这资金正在(留意分词的现在时态)为他们以复利率生出利息来,归在他们的帐上。就事实而论,这不断增多的利息可能指腓立比人因他们的慷慨捐输而获得从 神而来的祝福(参箴十一25;路六37;林后九6-10),包括他们在基督徒品德方面的成长(参罗六21-22);110但是,保罗曾于一章十一节在“基督的日子”的思想之下提及信徒所结“公义的果子”,因此本节的“果子”也许较宜解为 神在末日111将本利一并计算给腓立比人的那份赏赐。112
四18“你们所送的我都全数收到了,而且绰绰有余”
首句在原文只是“我已收到一切”,但“一切”显然指“你们送给我〔的〕一切礼物”(现中),因此这句的意思并不是“我样样都有”(和合,参当圣);这译法似乎是基于对原文动词的误解,至少未能把原意准确地表达出来。“收到”原文113在新约另外用了十八次,它的用法显示了几种不同的意思:这字以关身体态的形式出现时,它的意思是“远离”(帖前四3,五22)或“禁戒”(徒十五20、29;提前四3;彼前二11)。作为不及物动词,它的意思是“离开”(太十四24,十五8;可七6;路七6,十五20,廿四13),有一次的意思似乎较为特别(可十四41:“够了”)。作为及物动词,它的意思是“得到”(路六24;门15),但有三次(太六2、5、16)它是用在常见于蒲草纸及瓦片文献中的专门意义上,那就是“钱/货已收讫,此据”。114本句的“收到”也是这种专门用法的例子,因此现代中文译本正确地译为“这就是你们送给我一切礼物的收据”。保罗在本句及上一节这样连续用了几个商业用语,也许是他遮掩自己的尴尬所用的方法;虽然他不是贵族出身,但在心态上他却像个富有的中层社会人士,喜欢自给自足,讨厌接受别人的援助。115
保罗收到腓立比人所送的一切礼物,便告诉他们说,他现在“绰绰有余”;这字在原文就是在四章十二节译为“富裕”的那个字。上文该处注释曾经指出,保罗所谓的“富裕”或“有余”,就是多过他在衣食方面的起码需要;因此他这里的话,意思大抵只是“你们所送的超过了我的需要”(现中),至于超过多少则无法确定。由于保罗以 神为足(四12),就算腓立比人的馈赠其实只能稍为改善他的经济状况,他仍然大可以认为那份馈赠已使他“绰绰有余”。116
“我已经足够了,因我从以巴弗提收到你们所送的”
“我已经足够了”原文直译是“我已经被充满”,这动词已在上文出现两次(一11“结满了”,二2“使……充满”),它在下一节会再出现一次(“满足”)。原文完成时态的功用,是要表明一种由过去的行动引致的现在的情况;保罗的现况是“足够”或“充足”(和合),引致这情况的行动就是以巴弗提以腓立比人的馈赠“满足”保罗的需要。这里的“收到”一字的原文,并不是上半节那个专门的商业用词,而是较普通的“受”(和合)字。117这字在保罗书信共出现十三次,其中一次的意思是“拿起”(弗六17),四次指“接纳”(林后十一16)或“接待”一个人(林后七15;加四14;西四10),其余八次的意思都是“接受”,所接受的或是 神的恩典(林后六1)、 神的道(帖前一6,二13)、 神的灵的事(林前二14),或是爱真理的心(帖后二10),或是另一个福音(林后十一4),或是人的劝勉(林后八17)、人的馈赠(本节)。“你们所送的”原文直译为“从你们那里来的(东西)”;118有释经者认为,保罗故意不说“从你们那里来的钱”,119因为腓立比人所送的不只是金钱,那些钱只是象征着他们的心意。120可是,蒲草纸文献的一些例子显示,原文的结构可能是一种惯用语法,有关的“东西”是甚么,需每次从文理决定,121而在本段,保罗“从以巴弗提”所收到的“从你们那里来的东西”,显然是腓立比人的馈赠。
“好像馨香之气,是 神所接纳所喜悦的祭物”
现在保罗用三个词组来形容这馈赠。首先是“馨香之气”。原文此词122是旧约圣经常用的话,首见于创世记八章廿一节(耶和华闻到挪亚所献的燔祭发出的香味),其后多次在有关利未祭司献祭的指示上出现(出廿九18、25、41;利一9、13、17),最后在以西结书出现两次(结十六19,二十41)。在新约里的唯一另外一次,这词描写基督的舍己(弗五2)。本节将腓立比人对保罗的馈赠描写为“芬芳的香气”(现中),表示此馈赠是 神所喜悦的。不过,虽然这喻意式的讲法是来自旧约的敬拜礼仪,但它的物质性的基础(使 神喜悦的是燔祭的香味)已荡然无存,它的重点完全是落在 神的喜悦这方面。123
接着的两个词组加强了这个意思。“可接纳的祭物”(原文直译)和“ 神所……喜悦的”124合起来的意思就是:“ 神所接纳所喜悦的祭物”(和合、现中大致相同)。“祭物”原文已在二章十七节出现一次,在保罗书信另外出现三次(罗十二1;林前十18;弗五2)。125保罗把信徒(十二1:“身体”,即自己)、他自己(二17)和腓立比人的馈送看为献给 神的祭物,是将旧约的祭物“灵意化”126的例子,就如大卫以“忧伤痛悔的心”为“ 神所要的祭”(诗五十一17,即七十士译本诗五十19),希伯来书的作者以“颂赞……行善和捐输”为 神所喜悦的祭(来十三15、16),彼得也谈到信徒是祭司,藉着基督献上蒙 神悦纳的“灵祭”(彼前二5)。形容词“可接纳”的原文在七十士译本常用来指蒙 神悦纳的祭品;127它在新约出现五次,除了路加福音四章廿四节指先知在本地不“受欢迎”之外,其余四次都是指蒙 神悦纳(路四19,引赛六十一2;徒十35;林后六2,引赛四十九8;本节)。另外那个形容词(“……所喜悦的”)原文在新约出现九次,保罗书信占了八次;除了一次指仆人应讨主人欢喜(多二9)之外,其余八次的对像都是 神或主耶稣(罗十二1,十四18;西三20;来十三21;及下面四处)。对保罗来说,“讨主的喜悦”是他一生的志向(林后五9),是信徒行事为人的目标,因此他们要不断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罗十二2;弗五10);只有在本节这一次,保罗把“是 神……所喜悦的”这评语用于一件已作成的事上。128
以上的三个词组显示,保罗已从上文的商业用语(四15b、17b、18a)转到这里的礼拜词藻。不论他用的是前者或后者,他似乎总是不能完全撇开尴尬的感觉,虽然送礼物给他的是他所爱的腓立比信徒,他还是感到需要一而再的对他们的馈赠加以诠释,把它解释为他们的一项属灵投资、一件献给 神的属灵祭品。他又强调自己如今“绰绰有余……已经足够”;这也许是一种暗示,请腓立比人不要再送甚么给他。129他对接受信徒资助的这种态度,跟另一些所谓传道者的行径形成何其强烈的对比──后者会“为了图利而谬讲 神的道”(林后二17,参十一20),“视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为了可耻的利益,教训一些不应该教导的事,败坏人的全家”(多一11;参彼后二3)。保罗将腓立比人对他的馈赠看为 神所接纳所喜悦的祭物,这种积极的评估跟耶稣所阐明的真理非常吻合:作在耶稣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作在祂的身上(太廿五40),接待耶稣所差的,就是接待耶稣和差耶稣的父 神(太十40;路十16;约十三20)。从保罗在本段(四14-18)对腓立比人的馈赠所作的回应,我们可知信徒在金钱上的捐输或奉献至少有四方面的意义:(一)它是 神供给祂的仆人(或其它有需要的人)的需要的一个方法(16,参二25);(二)它是信徒参与福音事工的一种方式(14,参一5);(三)它是一种属灵投资,会为捐献者带来天上的“股息”(17;参来六10);(四)它是一种敬拜的行动,是 神所悦纳的馨香之祭(18)。
61 原文分别为:synkoinoneo, synkoinonos.
62 Martin (TNTC)178-179,(NCB)164.
63 一般性的:罗五3(两次),八35,十二12;林前七28;林后一4b。指读者或其它信徒的:林后八2;帖前一6,三3;帖后一4。指使徒(及/或其同工)的:林后一4a、8,二4,四17,六4;弗三13;帖前三7。
64 以上解释见Bruce 129; MHT 1.228.三段经文(本节、徒十33、约叁6)有关的原文分别为:kalos epoiesate synkoinonesantes, kalos epoiesas paragenomenos, kalos poieseis propempsas.
65 经常用的两个希腊字是Philippeis, Philippenoi. “腓立比人”在拉丁文是Philippenses, 字根为Philippe(n)s-;此字根(本身略经变化)加上希腊式的复数字尾-ioi,便得到保罗所用的Philippesioi一字。见:Beare 154; MHT 2.337.
66 分别见:Michael 218; Hawthorne 203.
67 Bruce 129.
68 Oidate kai hymeis = 'you know in fact'; 即是把kai看为“非在适当的位置”(displacement), 因为hymeis不见得是被强调的(Idiom 167).
69 G. Friedrich, TDNT II 729, TDNTA 270; BAG s.v. euangelion (1b). “福音”一词在信上出现,这是第九次,亦是最后一次。综合来说,此词在信上的用法显示了几方面的意思,这些意思是彼此相关,有时还会部份重迭。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有关 神在基督里成就救赎的“好消息”(一27b),因此这字的重点有时落在信息的内容上(一7、16)。基督临世的客观事实,以及此事件的救赎意义,必须被传扬出去,因此“传福音的行动”是另一方面的意思(四15),而此字的重点有时也就落在信息的传播上(一12)。一个延伸的意思,包括了宣扬福音及建立教会的整个工作(一5,二22,四3)。最后,福音不单是要人接受和相信的一样东西,也是生活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一27a)。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福音”这主题贯彻了全书。保罗喜乐地为着腓立比人向 神感恩,是因他们对福音事工的贡献(一5),此贡献成为他们与保罗之间彼此维系相交的力量(一7,四15)。他衡量自己的处境时,不是以个人的得失为尺度,乃是用这处境对福音的影响为准绳(一12、16)。他对同工的推荐,是基于他们在福音事工上的劳苦(二22,四3)。他对腓立比信徒的盼望和心愿,就是他们会借着为福音劳苦(一27b)和按照福音而活(一27a)来推广福音的事工。一言以蔽之,保罗就像是在福音的事实底下看万事似的。这也不足为怪,因他实在是“奉派传 神的福音”的(罗一1)。O'Brien ('Gospel' 216-228)对“福音”一词在腓立比书的用法的研究,引致他作出以下的结论:这词“几乎总是指宣讲的行动或传福音的事工”,只有在一27才是指福音的内涵(229, cf.216)。从本注的上文可见,笔者未能同意的地方,是这位作者对这词在一7、16、27a的重点的解释。
70 G. Delling, TDNT I 482, TDNTA 81; H. Bietenhard, NIDNTT I 166. 原文en archei在新约另外出现三次,二次用在绝对性的意义上(约一1,2),一次指耶路撒冷教会的初期(徒十一15)。
71 M.J. Suggs, as reported in NTA §6(1961-620-202and Hawthorne 204.
72 Collange 152; Hawthorne 204.
73 徒十四12、14的次序(先是巴拿巴,后是保罗),可能是由于巴拿巴的举止比保罗较为庄重,因此被认为是宙斯(希腊的主神,汉密士是他的儿子)。参Bruce. Book of Acts 292. Collange 152认为保罗等人在加拉太的旅程并非原来计划的一部份(参加四13),因此可与首次旅程的初期同样看待(含意即是:它对保罗的重要性不大)。
74 此点详见:冯·真理63-68.
75 Martin (NCB)165; cf. Bornkamm, Experience 14-15“马其顿”在保罗书信出现十四次;前一位作者说“十三次”,因他并不把提前(一3)包括在“保罗书信”内。
76 Cf. Moule 87; Kennedy 471; Michael 220; Mu/ller 149; Hendriksen 207. 还有一个解释把“传福音的初期”解为腓立比人开始参与宣教工作之时(Houlden 114; Bruce 127; O'Brien, 'Gospel' 228).
77 hote exeithon = 'after I departed' (NASB).
78 Lightfoot 165; Bruce 127-128.
79 hote exelthon = 'when I left' (RSV; cf. AV, RV, NEB, NIV, TEV).
80 Moule 87; Michael 220-221.
81 oudemia moi ekklesia ekoinonesen eis logon doseos kai lempseos = 'not one church shared with me in the matter of giving and receiving' (NIV; cf. NASB).
82 Lightfoot 165; MM 379, 169 (s.v. logos, dosis); B. Klappert, NIDNTT III 1106. lempsis在新约只出现这一次,此点亦支持dosis kai lempsis在这儿是个专门名词。
83 Michael 221-222; Martin (TNTC)179-180, (NCB)165; F. Hauck, TDNT III 808, TDNTA 450; Pratscher. Verzicht 286.
84 TEV; Bruce 127.
85 Vincent 148; Hendriksen 207; Hawthorne 204-205.
86 oidate...hoti = 'you know ...that'.
87 oidate...hoti(1)...+ hoti(2). Cf. Kennedy 471.
88 hoti = 'for': AV, RV, RSV, NEB, NASB, NIV.
89 Michael 222.
90 kai = 'even': AV, RV, RSV, NEB, NASB, NIV.
91 Martin (TNTC)180; Hawthorne 205.
92 kai hapax kai dis = 'both once and twice' (Robertson, Pictures 4.462).
93 hapax kai dis.
94 Bruce, Thessalonians 55.
95 kai...kai = 'both...and': BDF 444(3). 例如:罗十四9;林前一22;约四36.
96 kai en Thessalonikei kai hapax kai dis = 'both in Thessalonica and more than once (in other places)': Bruce 128; Best, Thessalonians 104; Frame, Thessalonians 120-121.
97 后两个译法分别见:Hawthorne 205; G. Sta/hlin, TDNT I 381.
98 Cf. AV, RV, RSV, NEB, NASB, NIV, TEV. 原文为eis ten chreian moi epempsate. 有些古卷缺eis字,这可能是抄着不小心把它漏掉(因为前一个字dis以同一字母结束),也可能是抄者故意把它省去,使动词有直接受事词(Metzger 617).
99 Pratscher, 'Verzicht' 290.
100 参上文四10-13之下注释首段所引经文。
101 Plummer, Second Corinthians 305.
102 Pratscher, 'Verzicht' 294-298. 亦参上文四10之下“没有机会表示”一句的注释。
103 Collange 149, 153.
104 Moule 87-88. 本句ouch hoti开始(如在四11);此点见上面注19的解释。
105 ichael 223.
106 epizeteo = intersive (H.G. Link, NIDNTT III 532). 参太六32,十二39,十六4;路四22,十二30;徒十二19,十三7,十九39;来十一14。Hawthorne 205则认为epi = partly intersive, partly directional.
107 F. Hauck, TDNT III 615.
108 二字原文分别为:karpos, karpia. Cf. MM 321 (s.v. karpos).
109 eare 155; Bruce 129.
110 分别见:Mu/ller f150; Vincent 149.
111 Martin (TNTC)181.
112 按原文的结构,“果子”是“求”的直接受事词:保罗所求的,是“那不断增加,归在你们帐上的果子”=以复利率计算的利息。但属灵的事实往往超越用以说明真理的比方;因为 神在末日计算时,断不会只给利息而不同时把资本发还的。
113 apecho . 前置词apo在这儿的作用,是使这动词成为有完成时态的意味,与过去时态的eschon相应(MM 57 s.v.).
114 MM ibid; H. Hanse, TDNT II 828. Cf. TEV at Matt. 6.2,5,16; 'they have already been paid in full'. 有注释者(Kennedy 472; cf. Michael 224-225)认为apecho 可解为“我已收到你所欠的,此据”,暗示腓立比人的馈送,其实只是偿还一笔属灵的债。但“所欠的”似乎并不是动词本身意思的一部份,而是由一些例子的文脉看出来的。MM loc. cit. 并不认为这动词含有“所欠的”这意思在内。
115 Dodd, Studies 71-72.
116 F. Hauck, TDNT VI 61.
117 dechomai.
118 ta par~ hymon.
119 ta par~ hymon chremata. 最后一字(复数,指金钱)见于可十23、24;路十八24;徒八18、20,廿四26;单数(指一笔钱)只见于徒四37.
120 Moule 88.
121 eilephen ta para sou = 'he received what you sent'; apodechomai ta para sou = your instructions (MHT 3.15).
122 osme euodias = 'odour of fragrance'.
123 A. Stumpff. TDNT II 809; G. Delling, TDNT V 495. 原文的两个名词(见上注)除了在弗五2及腓四18连着用之外,亦有单独出现;前者见约十二3;林后二14、16,后者只见于林后二15。
124 原文分别为:thysian dekten, euareston toi theoi.
125 此字在新约出现的其余二十四次之中,只有三次是喻意性的用法(见正文),廿一次有其字面上的意义(太九13,十二7;可九49,十二33;路二24,十三1;徒七41、42;来五1,七27,八3,九9、23、26,十1、5、8、11、12、26,十一4)。
126 W. Grundmann, TDNT II 59.
127 MM 140 (s.v. dektos).
128 W. Foester, TDNT I 457, TDNTA 77 (s.v. euarestos).
129 Hawthorne 206.
三·父必供给(四19-20)
19我的 神必照他在基督耶稣里荣耀的丰富,满足你们一切的需要。
20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 神,直到永远。
保罗以一项宝贵的应许(四19)和颂赞(四20)结束他的致谢词。
四19“我的 神必照他在基督耶稣里荣耀的丰富,满足你们一切的需要”
按原文的次序,这是本节的上半部份,亦是全句的重点所在。这句话在解释上引起三个问题。首先,原文开始时有一小字,它可能是个反意字,也可能是个顺意字。130若为前者,保罗的意思便可能是这样:“我若有能力的话,我会报答你们;但我的 神会这样作”;保罗在此用“我的 神”是特别合适的,因他是想到 神会为他的缘故而作的事。若为后者,本句就是顺着上一句而加上去的一句话,它的作用在于表达 神对腓立比人的馈送的称许。131这个解释较为可取,因为上文刚把腓立比人的馈送描写为 神所悦纳的馨香之祭,本句接着说 神会供给他们所需的(以表示祂的称许),这样在思想上的衔接是简单和自然的。“ 神必满足”与“我已经足够了”(原文用同一个动词)前后呼应,暗示腓立比人如何待保罗, 神也会如何待他们,这一点也是支持后一个解释。如在一章三节一样,保罗称 神为“我的 神”(参该处注释),表示他和 神有很密切的个人关系。
第二个问题:这句话是一项宣告(等于一个应许),抑或只是一个祈愿?这问题可分两个层次来讨论。首先,有些抄本不是说“ 神必满足……”(实事语气),而是说“愿 神满足……”(愿望语气)。132有释经者认为我们应采纳后面这个说法,并且提出五项理由来支持他的见解:(一)这里谈及的完全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二)保罗在哥林后后书九章八节只说 神“能”,却没有说 神“会”满足这样的需要;(三)保罗熟悉愿望语气的用法,在他的信上共享了三十一次;(四)保罗所用的结构,跟他有时在信末向 神为读者祈求所用的公式相同(罗十五5;帖前五23;帖后三16);(五)保罗在书信末的最后祝福(罗十五33;林前十六33;林后十三13;加六18;弗六24),暗示所用的动词也是愿望语气的,虽然他没有明明写出来。133可是这些理由都缺乏说服力,因为:(一)就算这里谈及的完全是物质方面的需要(这一点见下面的讨论),这并不构成保罗不大可能会说“ 神会供给”的理由──除非我们先假定, 神是不会或不一定会供给信徒一切的物质需要的。但这样的一种假定是保罗的假定,还是这位释经者的假定?(二)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保罗在不同场合都用同一样的讲法。他在哥林多后书九章八节是以“ 神能使你们充足”的思想来鼓励哥林多信徒慷慨捐输,他在本节是以“ 神会供给你们所需的”的思想来表示他对腓立比人的感激和欣赏。(三)保罗在书信中常用愿望语气,这并不证明他在本节所用的是愿望语气。(四)作者此项声称,其实已假定了保罗在本节所用的是愿望语气而非实事语气动词,但这正是要讨论的一点。(五)保罗在信末的最后祝福,不是本节,而是四章廿三节──那里隐含的是个愿望语气的动词,但这并不等于本节也必须用同一语气的动词。基于以上的讨论,笔者未能接受这位释经者的理论;其实他自己也承认,若是单从抄本的证据来看,实事语气的说法有较强的证据支持。134因此合理的结论是:保罗所写的,不是愿望语气的“愿 神满足……”,而是实事语气的“ 神会满足……”。
但除了这经文批判的层面外,还有解释的层面。这位释经者进一步声称,就算我们接纳实事语气的说法,我们还是应把它翻译成一个祈愿,这声称是基于另一位学者的一个理论。135这理论是本句主要是宣告性质的,不过按它在整封信里面的位置来看,它的功用跟罗马书及帖撒罗尼迦前书那些信末的祈愿(罗十五33,十六20a;帖前五23-24)很相似,因此本句可视为一种“宣告—祈祷”──它是一项宣告,但同时有信末的祈愿的作用。136但这位学者也承认,他的结论是试验性的,本节是一种“边缘性的个案”。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腓立比书是否必须像罗马书及帖撒罗尼迦前书那样,在信末有一个祈愿?依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最自然的做法,就是接受动词实事语气的简单意思,将这句话看为保罗的信心所发出的宣告和应许。137
第三个问题:本句的“需要”是指物质的需要还是属灵的需要?释经者提出了至少四个不同的答案:有谓“一切”一字支持最广义的解释──无论物质或属灵的需要都包括在内。有谓鉴于“祂……荣耀的丰富”一语,“需要”主要指属灵的需要。有谓所指的主要是物质的需要,但这里如在哥林多后书九章八至九节一样,我们不应排除应许最广和最深的应用法。有谓所指的完全是物质的需要。138笔者接纳最后一说为正确的看法,理由如下:(一)保罗在上文(四16)提到“我有需要,你们就来帮助我”(现中),那“需要”显然是指物质的需要(见该处注释;参二25);现在他应许 神会“满足你们一切的需要”,在“ 神会报答腓立比人”这思想(参上文第一个问题的讨论)的提示底下,这里的“需要”很可能亦是指物质的需要(当然, 神以供应读者物质和属灵双方面的需要来回报他们供给保罗物质方面的需要,并非不可能的)。(二)“需要”一字原文在保罗其它的书信共出现十一次,其中有四次可以对“所指的是物质的还是属灵的需要?”这问题提供答案,四次的答案都是:“物质的需要”(罗十二13;弗四28;帖前四12;多三14)。139(三)这字在新约另外出现共三十五次,其中适合回答或需要对它提出这问题的有八次,八次(或至少七次)的答案都是:“物质的需要”(太六8;可二25;徒二45,四35,二十34,廿八10;约壹三17;启三17)。140(四)“一切”不一定要解为包括物质及属灵两方面的需要;原文直译可作“每一”;“每一样/每一种”的物质需要可指大的、小的、日常所需的、突如其来的需要。
“照祂在基督耶稣里荣耀的丰富”
此语形容 神会如何满足腓立比人一切的需要。原文由三个词组组成,顺序直译为“照着祂的丰富”、“在荣耀中”、“在基督耶稣里”。141(一)“丰富”一字原文在新约共享了二十二次,保罗书信占了十五次。这名词六次有物质的“财富”的意思(太十三22;可四19;路八14;提前六17;雅五2;启十八17),其余的十六次都是指属灵的丰富;其中五次与人有关(罗十一12〔两次〕;林后八2;西二2;来十一26),一次指 神以信徒作为祂丰盛的基业(弗一18),余下的十次都是指 神(罗十一33)或基督的丰富(弗三8;启五12),特别指 神的恩慈(罗二4)、恩典(弗一7,二7)和荣耀的丰盛(罗九23;弗三16;西一27)。本句的“丰富”包括、但不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富足(参该二8;诗五十10,一○四24)。 神的供给是“按照祂……的丰富”(当圣),而不仅是“从祂的丰富中”,像耶稣在圣殿里所见的那些有钱人,是“从他们的财富中”把捐款投入奉献箱里(路廿一4、1,现中)。142“按照”提示的意思是: 神的供给和祂无限的资源构成适当的比例,因而是丰足的(原文此结构的相同用法亦见于三21;弗一7,三16、20;西一11、29)。
(二)第二个原文词组,“在荣耀中”,若作为形容词连于名词“丰富”,得出的意思便是“荣耀的丰富”(和合、当圣同)。143但是,保罗在其它地方将“荣耀”与“丰富”连着使用时,前者总是没有介系词“在”字在先,而且总是以“物主位格”的姿态出现的。144当保罗将“荣耀”与另一个名词连着使用,而前者的意思是相等于形容词“荣耀的”,“荣耀”一字也是以上述的姿态出现。145此外,“在荣耀中”此词组在新约里总是与动词(而非名词)连着用的。146鉴于这三件事实,“在荣耀中”较直看为一种希伯来语法的副词,意思即是“荣耀地、丰富地、以能显彰 神的荣耀的方式”。147按此解释,第二个词组加强了第一个词组,强调 神的供给是极其丰富,因而彰显 神的荣耀。
(三)第三个词组若连于“丰富”一字,得出的意思便是“在基督耶稣里……的丰富”(现中同);可是原文在“祂的丰富”和“在基督耶稣里”之间有“在荣耀中”相隔,这第二个词组(按上面的解释)是个副词而不是可纳入第一个词组之内的形容词。因此第三个词组不能连于第一个词组,而应看为另一个形容动词“会满足”的副词(参和合),得出的意思就是: 神的供给是“在基督耶稣里”的。此词组在信上已出现六次(一2、26,二5,三3、14,四7),下面还要出现一次(四21),基本上同义的“在基督里”亦已出现两次(一13,二1);这些词组在不同文理中有略为不同的意思。就本节来说,“在基督耶稣里”的意思主要不是“藉着基督耶稣”(当圣),因为后者在一章十一节是用另一个原文结构表达的;148它的意思较可能是“在基督耶稣的范畴里”,就是说, 神丰足的供应,会临到在客观事实上因信与基督联合,又在主观经历上与基督相交的信徒(这“相交”的含义,包括对基督的信靠和顺从)。这也是此词组在一章廿六节,二章一节,四章七节等处的意思(该处注释)。
腓立比人给予保罗慷慨的资助(他们的行动也许曾涉及某个程度的自我牺牲;参林后八2),换来的除了保罗的感谢外,还有本节的宝贵应许。这应许不是给像无知的富翁那样的人的──他“为自己积财,对 神却不富足”(路十二21,原文直译);这应许是给那些像腓立比人一样的信徒──他们藉金钱上的捐献敬拜 神、供给 神仆人的需要、参与福音事工,并从事必然获得盈利的属灵投资(参四18注释的末段)。
四20“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 神,直到永远”
上一节的思想,引致保罗向 神发出赞美。新约书信里的颂赞有两个格式,一个是犹太式的,如“祂是永远可称颂的”(罗一25,参九5;林后一3,十一31;弗一3;路一68;彼前一3);这里所用的是较常见的另一个格式(参罗十一36,十六27;加一5;弗三21;提后四18;来十三21;彼后三18;犹25)。此句在原文并无动词,一般中英文译本通常补充“愿……归给”作为原文没有表达出来的动词。149但补充“是”字可能是较正确的做法,150理由如下:(一)荣耀(见一11注释)是 神的基本属性,不是祂原来没有、要人加在祂身上的东西;(二)彼得前书五章十一节用同样的原文结构论及 神的权能,“愿权能归给祂”不像“权能是属祂的”来得合适,这就支持“荣耀是属 神的”多过支持“愿荣耀归于 神”;(三)在希伯来式的颂赞里,所表明的动词是实事语气的“是”字(罗一25,九5;林后十一31;彼前四11),这就提示我们,新约里的颂赞都假设了“是”而非“愿……归给”作为没有表达出来的动词。在上面所列举第二个颂赞格式的例子中(除了犹25外;亦参路二14,十九38),像在本节一样,“荣耀”一字是有冠词的,表示所指的是那特别属于 神自己的,人理当承认的荣耀。
新约书信里常见“ 神”和“父”二字连着出现,在原文共有六种格式:(一)“父 神”(二11)──原文次序是“ 神、父”;151(二)“ 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152(三)“父 神”──原文直译是“ 神和父”;153(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154(五)“我们的父 神”(一2)──原文直译为“ 神我们的父”;155(六)“我们的父 神”(本节)──原文直译是“我们的 神和父”。156有释经者认为,此词组应分开为“ 神和我们的父”,“我们的父”一词是来自主祷文(太六19);157可是,就如第四种结构最自然的了解是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看为同时形容“ 神和父”(而不是只形容“父”),照样在第六种结构中,把“我们”视为同时形容“ 神和父”是较自然的。在紧接着四章十九节的应许的颂赞中,“父”的称号使人特别想起 神是“厚赐百物给我们享用的 神”(提前六17;参雅一5);祂不但笼统地“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徒十四17,和合),而且远超过地上任何的父亲,祂懂得如何“把好东西赐给求祂的人”(太七10;参路十一13)。
“直到永远”原文含有复数的“世代”一字,因为在希腊思想里,“永恒”就是由无限的延续的世代所构成的。要表达“永远”的意思,只需要用一次单数的(例如:林后九9)或复数的“世代”一字(罗一25,九5,十一36,十六27;林后十一31);但这里是用重迭的讲法(“直到永永远远”,和合),158即是“世世无穷”(现中)的意思。
“阿们”
这字原为希伯来文的副词,意即“确实地”,字根的意思是“坚固、稳定、可靠”。159在旧约里面,这字常用作一种严肃的誓词,表示个人或全会众确认 神的一项咒诅或警告为有效的(民五22;申廿七15-26;尼五13;耶十一5),或是用作一种敬拜礼仪上的公式,表示响应及参与对 神的颂赞(代上十六36;尼八6),在结束首四卷诗篇的那些颂赞里,都附有“阿们”的回应(诗四十一13,七十二19,八十九52,一○六48)。在新约里,除了耶稣用一次(例如:太五18;可三28;路四24)或两次的“阿们”(例如:约一51,全书共廿五次)以强调祂的话的真确可靠外,“阿们”常在颂赞的结尾出现(例如:罗一25,九5,十一36,十六27;加一5;弗三21;提前一17,六16;提后四18;来十三21;彼前四11,五11),它的功用在于加强和确定那些颂赞的话;从哥林多前书十四章十六节可见,在早期教会的崇拜中,保罗预期会众会说“阿们”来响应他们听到的感谢或颂赞的话。160本节“阿们”的功用,同样是加强了颂赞所作的宣告并证实它的真确性。这项宣告可能同时包含一个呼召,要人承认 神的荣耀并按照祂的荣耀来生活;若是这样,当腓立比人听见此信被读出(参西四16),而对本节的颂赞发出响应时,他们的“阿们”便有双重意义:他们不仅与保罗一同承认“荣耀是属于父 神的”,并且应许在他们的生活上努力使 神得着荣耀。
130 de as adversative = 'but' (AV), as continuative = 'and' (RV, RSV, NEB, NASB, NIV, TEV).
131 这两个解释分别见:Moule 88; Vincent 151.
132 原文分别为:plerosei (future indicative ). Plerosai (aorist optative).
133 Hawthorne 208.
134 Hawthorne 194 note f.
135 Hawthorne 208, with reference to Wiles, Prayers 101-107. Cf. Martin (NCB)168.
136 Wiles, Prayers 101-102,104.
137 Hawthorne 208提出四点来支持他的解释:(一)按此解释,保罗没有明说 神会或是不会作些甚么;(二)此解释容许 神有作 神的自由,祂可以按祂的美意满足或者不满足腓立比人的需要;(三)此解释叫我们在物质需要上得不到供应时,不致失望或希望幻灭;(四)此解释使我们不必为 神找借口,不必仔细分开“需要”和“想要的”,也不必将此应许的兑现推延至末日来避免(应许不兑现所带来的)尴尬。可是, 神的应许在信徒经历中如何兑现,这是个一般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应许(例如:四7、9)都可能引起一个问题:“为甚么我经历不到这个应许的实在?”但这类问题不应左右我们对经文原意的了解。
138 四个答案分别见:Michael 226; Houlden 114-115; Moule 89; Hawthorne 207-208.
139 在其余的七次(林前十二21两次、24;弗四29;帖前一8,四9,五1),同一个问题会变成无意义的发问。
140 太六8“你们的需要”也许包括属灵的需要(参六12-13)。对于其余的二十七次,“是物质还是属灵的需要?”这问题若不是无意义的便是不需要的:太三14,九12,十四16,廿一3,廿六65;可二17,十一3,十四63;路五31,九11,十42,十五7,十九31、34,廿二71;约二25,十三10、29,十六30;徒六3;来五12(两次),七11,十36;约壹二27;启廿一23,廿五5。
141 kata to ploutos autou, en doxei, en Christoi Iesou.
142 “照着”和“从……中”原文所用的结构分别是:kata + accusative, ek + genitive.
143 en doxei = 'glorious' (NIV); cf. NEB, TEV; Moule 89; Martin (TNTC)183-184; Bruce 131.
144 to ploutos tes doxes autou(罗九23;弗三16);to ploutos tes doxes tou mysteriou toutou(西一27);ho ploutos tes doxes tes kleronomias autou(弗一18)。
145 toi somati tes doxes(“荣耀的身体”,腓三21);ten eleutherian tes doxes(“荣耀的自由”,罗八21);to kratos tes doxes(“荣耀的大能”,西一11)。亦参林后四4;提前一11;多二13──在此三处,tes doxes并非(如在上面三处)有形容词的功用,而是objective(首二段)或subjective genitive(后一段)。
146 路九31;林前十五41、43;林后三7、8、11;西三4,提前三16。唯一的例外是在“所罗门最威荣/荣华的时候”(太六29; 路十二27)一语中。
147 en doxei = 'gloriously, in a glorious manner': Vincent 151; Mu/ller 152 with n.1; Beare 156; Collange 153. en =Hebrew b.有释经者将“荣耀”解为将要显现的荣耀(罗八21;弗一18),这样一来,整句所指的便是将来的事(Kennedy 472; cf. Martin NCB168-169)。但从文脉看来,保罗所指的显然是腓立比人今生的需要。
148 dia + genitive, 不是en + dative (如在本句)。参上面四7之下注95。
149 eie, optative = 'be': AV, RV, RSV, NEB, NASB, NIV, TEV. 参和合、现中、当圣。
150 estin, indicative = 'is'. Cf. BDF 128(5); G. Kittel, TDNT II 248, TDNTA 180; S. Aalen, NIDNTT II 47.
151 theos pater = 'God the Father': 加一1;西三17;帖前一1;帖后一2;提前一2;提后一2;多一4;彼前一2;彼后一17;约贰3;犹1.
152 ho theos pater tou kyriou hemon Iesou Christou = 'God, the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RSV): 西一3。
153 ho theos kai pater = 'God and the Father': 林前十五24;弗五20;雅一27.
154 ho theos kai pater tou kyriou hemon Iesou Christou = 'the God and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RSV): 罗十五6;林后一3;弗一3;彼前一3。“主耶稣的父 神”(林后十一31)基本上是同一个格式(亦参启一6)
155 theos pater hemon = 'God our Father': 罗一7;林前一3;林后一2;加一3;弗一2;西一2;帖后一1;门3。(ho) theos ho pater hemon(帖后二16)基本上是同一个结构。
156 ho theos kai pater hemon = 'our God and Father': 加一4;帖前一3,三11、13。
157 Hawthorne 209.
158 三者在原文分别为:eis ton aiona, eis tous aionas, eis tous aionas ton aionon. 复数名词“世代”的功用,在于强调已包含在单数名词里的“永恒”的意思(H. Sasse, TDNT I 199, TDNTA 31).
159 Greek amen = Hebrew amen.
160 H. Schlier, TDNT I 335-338, TDNTA 53-54; H. Bietenhard, NIDNTT I 97-99; J. Millar/N.J. Opperwall, ISBER I 110; J.B. Taylor, IBD 1.40.
捌 结语(四21-23)
一·问安(四21-22)
二·祝福(四23)
一·问安(四21-22)
21问候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同我在一起的弟兄们问候你们。
22众圣徒,特别是西泽家里的人,都问候你们。
问安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保罗对此非常重视,在他的书信中除了加拉太书、以弗所书及提摩太前书以外,每一封都有用“问候”一字。他用命令语气的动词(一)请求读者替他问候别人(罗十六3-15;西四15a;提后四19;多三15b),或整个教会(四21a;西四15b;帖前五26),(二)叫会众彼此问安(罗十六16a;林前十六20b;林后十三12a)。他又用实事语气的动词表示(一)个别的基督徒(罗十六21-23;林前十六19b;西四10、12、14;提后四21;门23-24),或保罗所在地的整个教会(四22a;林后十三12b),或教会里的特别一群人(四22b),甚或普世或某一个地区的众教会(罗十六16b;林前十六19a)向读者问安,(二)保罗自己亲笔向读者问安(林前十六21;西四18;帖后三17 1)。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十七节说,他的“笔迹”就是他“每一封信的记号”;这就表示他很可能亲笔写每一封信的结语部份(参林前十六21-24;加六11-18;西四18;帖后三17-18),虽然书信主体则是由代笔人(罗十六22)按照保罗的口述(或可能有时授意)写的。2
四21“问候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
有释经者认为保罗这句话其实是要腓立比人彼此问安,藉此巩固他们彼此间的友好关系,3但保罗叫信徒“彼此问安”时(罗十六16a;林前十六20b;林后十三12a),他所用的是个截然不同的句法。保罗这项请求显然假定了有一些人会负责替他问候腓立比人;虽然他没有明说这些人是谁,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把他们看为一章一节所提到的监督和执事。“在基督耶稣里”若连于动词“问候”,本句可解为:“请代我,在基督的团契中,向每一立属 神的人问安”;4但按原文的次序,“在基督耶稣里”是紧随着“各位圣徒”而跟“问候”隔开的,因此最自然的做法是把它连于名词“圣徒”,而且“在基督耶稣里的圣徒”此词组已在一章一节出现过(参该处注释)──这两点都支持中译本的译法。保罗用“每一位圣徒”这种讲法,是贯彻始终地表示他绝不偏私、一视同仁的态度(“所有”、“大家”“众人”在上文已出现七次:一1、4、7〔两次〕、8、25,二17)。
“同我在一起的弟兄们问候你们”
向腓立比人问安的,除了保罗以外,还有跟他在一起的弟兄们。这些人跟下一节的“众圣徒”显然是分开的,因此是数目较少的一班人。“同我在一起的弟兄们”的原文词组亦见于加拉太书一章二节,它在该处所指的,最可能是保罗的同工;它在本节最可能的意思,亦是保罗的同工。支持此解释的一件事实,就是“同我在一起”的原文词组在加拉太书二章三节指提多,在本书二章廿二节指提摩太,这两位都是保罗的同工。5
四22“众圣徒,特别是西泽家里的人,都问候你们”
“众圣徒”一语在保罗的用法上可笼统的指所有信徒(弗一15,三18,六18;西一4;门5)、整个地区内的所有信徒(林后一1)、一个地方教会的所有信徒(腓一1),或一个家庭教会的所有成员(罗十六15)。本节的“众圣徒”,如在哥林多后书十三章十二节下一样,是指保罗所在地的教会的所有信徒。6在他们中间的一班人是“西泽家里的人”,这班人特别请求保罗为他们提名向腓立比人问安;这表示他们跟腓立比人有某种特别的关系,也许二者(至少其中一部份)是彼此认识的;也许由于腓立比是个罗马殖民地,“西泽家里”的基督徒对腓立比的信徒特别有兴趣;也许他们中间有一些是马其顿人,甚或是腓立比本地的人。7
“西泽家里的人”可以指罗马皇帝及其家人,但原文词组的意思其实非常广阔,它泛指一切受雇于西泽的人,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为奴的或自主的,也不论他们服务的地方是在罗马及意大利本土,或是在一些直属罗马皇帝的省份内。8换言之,这些“西泽的雇员”不一定是“在西泽宫里工作的人”(当圣)或“皇宫里的人”(现中);后面两种译法已预先假定了“腓立比书写于何处?”此问题的答案是“罗马”。鉴于此词组的意思非常广阔,西泽的雇员的类别和工作性质极其繁多,我们不宜对本节的这班人的职位作任何臆测,更没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有权势的显赫之士;不过,作西泽的雇员确实带来相当的权利和保障,因此是一种被引以为荣的身份,尤其在保罗时代,西泽雇员的影响力几乎已达到顶点。9另一方面,虽然“西泽的雇员”此词组本身并不表示他们是在罗马,但(一)最多“西泽的雇员”聚居的地方是罗马,而(二)本节的西泽雇员都是信主的,并且构成教会中可辨认出来的一班人,他们的人数似乎不是太少的;因此,我们若把这两点连起来,把这班人看为是在罗马的,10也许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倘若此信是从罗马发出的,而罗马书十六章三至十六节的问安语也是(早三数年前)写给罗马教会的话,那么本节所提的西泽雇员中,可能有一些人在罗马书十六章的名单上有份。11
1 该三节的“问候”是名词aspazomai, 不是动词aspazpmai.
2 H. Windisch. TDNT I 500-502. TDNTA 85; Bruce 132.
3 Martin (NCB)169. 配合着这个理论,作者把“各位圣徒”的原文看为“中性”而非雄性,指教会整体。但此做法令人大感不解,因为原文是panta hagion, 若hagion看为中性,panta便必须改为pan,二字才能在文法上互相配合。
4 NEB.
5 hoi syn emoi(复数:本节及加一2);ho syn emoi(单数:加二3);syn emoi edouleusen(腓二22)。关于提摩太,见上面一1之下注释;关于提多,参林后二13,七6-7、13-14,八6、16-17、23,十二18;加二1;提后四10;多一45、12-13.
6 “众圣徒”原文在保罗书信里有三个格式:pantes hoi hagioi(本节,一1,及笼统性用法的五处),hoi hagioi pantes(林后一1,十三12),hoi...pantes hagioi(罗十六15)。
7 分别见:Michael 230; Martin (NCB)170; Beare 158.在hoi ek tes Kaisaros oikias一语中,ek 不是表达“从……来”,而是表达“属于”的意思(BDF 437).
8 O. Michel, TDNT V 133, TDNTA 676; Lightfoot 171; Houlden 116.
9 Lightfoot 172-173.
10 Bruce 133.
11 关于此可能性,详参Lightfoot 173-178; cf. Bruce 133.
二·祝福(四23)
23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同在。
保罗一贯地以祝福的话代替当时惯用于信末的简短的告别词(“祝你们平安!”,徒十五2912)。除了罗马书以颂赞结束外(罗十六27,但参十六20及十五33),保罗的书信皆以祝福结束;此祝福的话使人想起所罗门于献殿祷告中的祝福(王上八57),但在书信中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表示当时尚未成为固定的公式。它有时以“主”为主词:“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提后四22a,和合),“愿主与你们众人同在”(帖后三16)。通常的形式是以“恩惠”为主词,这又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最简单的说法是“愿恩惠与你们同在”(西四18;提前六21;提后四22b),或“愿恩惠与你们众人同在”(多三15;参来十三25),或“愿恩惠与所有……的人同在”(弗六24,原文直译)。(二)较长的说法是“愿主耶稣的恩惠与你们同在”(林前十六23)、“愿我们主耶稣的恩惠与你们同在”(罗十六20)、“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同在”(帖前五28),或“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的心灵同在”(本节,连附注﹝2﹞;门25,连附注﹝1﹞,原文无“常”字)、“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的心灵同在”(加六18,连附注﹝3﹞),或“愿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众人同在”(帖后三18)。(三)最完备的说法只出现一次:“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爱,圣灵的契通,……与你们众人同在”(林后十三13,原文无“常”字。
四23“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与你们同在”
从上面列出的经文可见,保罗在信末的祝福语里面提到“恩惠”时,除了最简单的说法没有说明是谁的恩惠外,其余的都指明是耶稣基督的恩惠。相反地,保罗在他的书信的卷首问安语中提到“恩惠”时,除了歌罗西书一章二节和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一节两处外,都是说这恩惠是从父 神及主耶稣基督而来的(罗一7;林前一3;林后一2;加一3;弗一2;腓一2;帖后一2;提前一2;提后一2;多一4;门3)。这两点比较之下,显见耶稣基督在保罗心中的崇高地位,祂有全权代表 神,作 神所作的事。13“主耶稣基督”此称号在上文已出现两次(一2,参该处注释,三20),另一次则加上“我的”一字(三8);此称号(或省去“主”字)在保罗书信中多用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如卷首问安语(一2)或一段的结尾(三20)或信末的祝福(本节),以及在一些重要的陈述中(三8)。14
“你们”原文作“你们的灵”,“灵”字是单数的。有释经者认为,这字所指的是由腓立比教会众多信徒所构成的那整个“人”,保罗选用单数的“灵”字,也许是要强调,在合一的信徒群体中,应当只有一个灵。15但此说难以成立,因为(一)用单数的“灵”字来指“你们”各人里面的灵,是仿效亚兰文和希伯来文的惯用语法,新约里有不少这种语法的例子;16而且(二)腓利门书廿五节的祝福语和本节完全相同,单数的“灵”字在该处断不可以作类似(上述释经者所提)的解释。其实在这类信末的祝福里,“你们的灵”和“你们”可能是完全同义的。17但若“灵”字具有它本身的意义的话,它所指的就是人的内在生命中有 神之意识的一面(就如“魂”是有己之意识的一面,参帖前五23), 神与人相遇,最直接是透过人的灵;18按此了解,保罗特别提到读者的灵,可能就是因为人感受 神恩典的运行,是在他的灵里头。
恩惠和赐恩者是不能分开的:“主的恩惠与你们同在”和“主与你们同在”是可以交换使用的祝福语(参上文),这表示主是在祂所赐的恩典中,祂在所赐的恩典中赐下自己。19因此保罗的祝福的意思,其实就是愿主耶稣基督在读者心中,与他们同在。20对那些懂得用信心接受祝福的人,本节所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愿望,而是藉着使徒的宣告成为有效的祝福话(参一2注释)。
12 errosthe = 'Farwell' (RSV).
13 Hawthorne 215.
14 W. Grundmann, TDNT IX 541-542, TDNTA 1330.
15 Martin (NCB)171.
16 详见MHT 3.22-24; pneuma = 'distributive singular'.
17 E. Schweizer, TDNT VI 435, TDNTA 891; Houlden 116.
18 F.F. Bruce. NBCR 1160b; J.D.G. Dunn, NIDNTT III 693.
19 W. Grundmann, TDNT VII 778.
20 “与……同在”的意思在原文有两个表达方式:meta + genitive, syn + dative.虽然两个结构的基本意义相同,但保罗在信末的祝福总是用前者,也描写信徒与基督联合(如西三3)或信徒永远与基督同在(如帖前四17)时则用后者;这提示我们,前者较通合表达密切相关或相随的情形(如帖前三13),后者则较适合表达个人密切的联合的意思(M.J. Harris, NIDNTT III 1206-1207).
参考书目
(在书中以作者姓氏及缩短的书名或文章题目引述)
甲部:中文书刊
乙部:英文书刊
甲部:中文书刊
冯荫坤着:恩赐与事奉:保罗神学点滴(香港天道1980,即将再版)
冯荫坤着:真理与自由─—加拉太书注释(香港证道1982,修订版1987)
鲍会园着:歌罗西书注释(香港天道1980,再版1985)
冯荫坤:“保罗与妇女事奉”,事奉的人生,余达心、冯荫坤合编(香港宣道1982),页200-262
冯荫坤:“保罗与妇女事奉的再思”,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二期(一九八七年一月),页98-146
乙部:英文书刊
Baillie, D.M. God was in Christ: An Essay on Incarnation and Atonement (New York, 1948)
Barrett, C.K.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HNTC; New York & Evanston, 1968)
Barrett, C.K.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 (London, 1955/1975)
Barrett, C.K.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BNTC; London, 1973)
Best, E.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BNTC; London, 1972/1977)
Bornkamm, G. Early Christian Experience (E.T., London 1969)
Brown, R.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1966; London, 1971)
Bruce, F.F. An Expanded Paraphrase of the Epistles of Paul (Exeter, 1965)
Bruce, F.F.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the Acts (NICNT; Grand Rapids, 1954/1968)
Bruce, F.F. 1 & 2 Corinthians (NCB; London, 1971/1984)
Bruce, F.F. 1 & 2 Thessalonians (WBC; Waco, Texas, 1982)
Bruce, F.F. Paul: Apostle of the Free Spirit (Exeter, 1977)
Bruce, F.F. 'Some Thoughts on Paul and Paulinism', VE 7(1971) 5-16
Bruce, F.F. 'St. Paul in Macedonia: 3. The Philippian Correspondence', BJRL 63(1980-81) 260-284
Bruce, F.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London, 21952/1965)
Bruce, F.F. The Epistles to the Colossians, to Philemon and to the Ephesians (NICNT; Grand Rapids, 1984)
Bruce, F.F. The Gospel of John (Grand Rapids, 1983)
Bruce, M. and
Duffield, G.E.(ed.) Why Not? Priesthood and the Ministry of Women, revised and augmented ed. prepared by R.T. Beckwith (21976); Appleford, Abingdon, n.d.)
Bultmann, R. Existence and Faith. Shorter Writings of Rudolf Bultmann (E.T. London, 1961)
Bultmann, R. Faith and Understanding I (E.T. London, 1969)
Bultmann, R.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E.T. 2 vols; London, 1952/1971)
Burton, E.D.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 (ICC; Edinburgh, 1921/1971)
Burton, E.D. 'Paul's Experience on the Way to Damascus', The Biblical World I (1893) 9-23
Caird, G.B. 'Paul and Women's Liberty', BJRL 54 (1971-72) 268-281
Chadwick, H. The Enigma of St. Paul (London, 1969)
Conybeare, W.J.
and Howson, J.S. The Life and Epistles of ST. Paul (new ed., Grand Rapids, 1964)
Conzelmann, H. An Outline of the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E.T. London, 1969
Cranfield, C.E.B. 'St. Paul and the Law', in New Testament Issues, ed. R. Batery (London, 1970), 148-172
Cranfield, C.E.B.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ICC; 2 vols; Edinburgh, 1975-79)
Davies, W.D. 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 (London, 21955/1962)
De Boer, W.P. The Imitation of Paul: An Exegetical Study (Kampen, 1962)
De Lacey, D.R. 'Image and Incarnation in Pauline Christology - a Search for Origins', TynB 30 (1979) 3-28
Denton, D.R. 'Apokaradokia', ZNW 73 (1982) 138-140
Dodd, C.H. New Testament Studies (Manchester, 1953)
Dunn, J.D.G. 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 A New Testament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Incarnation (London, 1980)
Dunn, J.D.G. Jesus and the Spirit (London, 1975)
Dupont, J. 'The Conversion of Paul, and its Influence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Salvation by Faith',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F.F. Bruce Festschrift), ed W.W. Gasque and R.P. Martin (Exeter, 1970), 176-194
Eckman, B. 'A Quantitative Metrical Analysis of the Philippian Hynn', NTS 26 (1979-80) 258-266
Feinberg, P.D. 'The Kenosis and Christology: An Exegetical-Theological Analysis of Phil 2:6-11', TrinJ 1 (1980) 21-46
Frame, J.E. The Epistles of St. Paul to the Thessalonians (ICC; Edinburgh, 1912/1966)
Fung, R.Y.K. 'A Study of the Homologeo-Homologia Word Group in the Classical and Koine Period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Septuagint on the New Testament Usage' (unpublished paper, 1970)
Fung, R.Y.K. 'Charismatic versus Organized Ministry? An Examination of an Alleged Antithesis', EQ 52 (1980) 195-214
Fung, R.Y.K. 'Function or Office? A Survey of the New Testament Evidence', ERT 8 (1984) 16-39
Fung, R.Y.K. 'Some Pauline Pictures of the Church', EQ 53 (1981) 89-107
Fung, R.Y.K. 'The Forensic Character of Justification', Themelios 3 (1977-78) 16-21
Fung, R.Y.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Faith in the Thought of Paul, as expressed in the Letters to the Galatians and the Romans' (2 vols; unpublished Ph.D. thesis, Manchester University, 1975)
Furnish, V.P. Theology and Ethics in Paul (Nashville and New York, 1968)
Garland, D.E. 'The Compositon and Unity of Philippians. Some Neglected Literary Factors', NovT 27 (1985) 141-173
Garvie, A.E. Studies of Paul and His Gospel (London, 1911)
Goppelt, L. Apostolic and Post-Apostolic Times (E.T. Grand Rapids, n.d.)
Goppelt, L.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E.T. 2vols; Grand Rapids, 1981-82)
Grayston, K. 'The Opponents in Philippians 3', ExpT 97 (1985-86) 170-172
Green, M.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Grand Rapids, 1975)
Gunther, J.J. St. Paul's Opponents and Their Background(Leiden, 1973)
Guthrie, D.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London, 31970)
Guthrie, D. New Testament Theology (Leicester, 1981)
Haenchen, E.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E.T. Oxford, 1971)
Harrison, E.F. Acts: The Expanding Church (Chicago, 1975)
Harrison, 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rev. ed., Grand Rapids, 1971/1974)
Hatch, W.H.P. The Pauline Idea of Faith in its Relation to Jewish and Hellenistic Religion (Harvard, 1917)
Helmbold, A.K. 'Redeemer Hymns-Gnostic and Christian', in New Dimensions in New Testament Study, ed. R.N. Longenecker and M.C. Tenney (Grand Rapids, 1974).71-78
Hendriksen, W. A Commentary on I & II Timonthy and Titus (1957; London, 1964)
Hendriksen, W. I & II Thessalonians( 1955; London, 1972)
Hooker, M.D. 'Philippians 2,6-11', in Jesus und Paulus (W.G. Ku/mmel Festschrift), ed. E.E. Ellis and E. Gra/sser (Go/ttingen, 1975), 151-164
Hooker, M.D. and
Wilson, S.G.(ed) Paul and Paulinism. Essays in Honour of C.K. Barrett (London, 1982)
Howard, G. 'Phil 2:6-11 and the Human Christ', CBQ 40 (1978) 368-387
Hughes, P.E.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Grand Rapids, 1977)
Hughes, P.E. Paul's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NLC; London, 1962)
Jeremias, J. 'Zur Gedankenfu/hrung in den paulinischen Briefen', in Studia Paulina in Honorem J. de Zwaan, ed. J.N. Sevenster and W.C. van Unnik (Haarlem, 1953), 146-154
Jewett, P.K. Man as Male and Female (Grand Rapids, 1975)
Jewett, P.K. The Ordination of Women (Grand Rapids, 1980)
Kelly, J.N.D. The Pastoral Epistles (BNTC; London, 1963/1972)
Kidner, D. Proverbs (TOTC; London, 1964)
Kidner, D. Psalms 1-72 (TOTC; Leicester, 1973/1977)
Kims, S. The Origin of Paul's Gospel (WUNT 2/4; Tu/bingen, 1981)
Kramer, W. Christ, Lord, Son of God (SBT 50; E.T. London, 1966)
Ku/mmel, W.G.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E.T.Nashville, 1966)
Ku/mmel, W.G.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rev.ed., E.T. London, 1975)abbreviated as Introduction
Ku/mmel, W.G. Ro/mer 7 und die Bekehrung des Paulus (Leipzig, 1929)
Ku/mmel, W.G. The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E.T.Lond, 1974-1976)
Ladd, G.E.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1974)
Longenecker, R.N. 'The Obedience of Christ in the Theology of the Early Church', in Reconciliation and Hope (L.L. Morris Festschrift), ed R.J. Banks (Exeter, 1974), 142-152
Losie, L.A. 'A Note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hil 2:5', ExpT 90(1978-79) 52-54
Manson, T.W. Studies in the Gospels and Acts (Manchester, 1962)
Marshall, I.H. Acts (TNTC; Leicester, 1980)
Marshall, I.H. 'Culture and the New Testament', in Down to Earth: Studies in Christianity and Culture, ed J. Stott and R.T. Coote(London, 1981), 17-31
Marshall, I.H. Kept by the Power of God: A Study of Perseverance and Falling Away (1969; reprinted Minneapolis, n.d.)
Marshall, I.H. 'The Christ-Hymn in Philippians 2:5-11', TynB 19 (1968) 104-127
Martin, R.P. Carmen Christi. Philippians ii:5-11 in Recent Interpretation and in the Setting of Early Christian Worship (Cambridge, 1967)
Martin, R.P. New Testament Foundations (2 vols; Exeter, 1975-78)
Marxsen, W.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E.T. Oxford, 1968)
Metzger, B.M.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Oxford, 21968)
Miller, E.C., Jr. 'Politeuesthe in Philippians 1.27: Some Philological and Thematic Observations', JSNT 15 (1982) 86-96
Moehring, H.R. 'Some Remarks on sarx in Phil. 3:3ff.', Stud Ev IV:I (1968) 432-436
Moule, C.F.D. 'Further Reflexions on Philippians 2:5-11',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F.F. Bruce Festschrift), ed. W.W. Gasque and R.P. Martin(Exeter, 1970), 264-276
Moule, C.F.D. The Holy Spirit (Grand Rapids, 1978)
Munck, J. Paul and the Salvation of Mankind (E.T. Richmond, 1959)
Murray, J.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NICNT; Grand Rapids, 1968)
O'Brien, P.T. 'The importance of the Gospel in Philippians', in God Who is Rich in Mercy (D.B. Knox Festschrift), ed. P.T. O'Brien and D.G. Peterson (Homebush West NSW 1986), 213-233
Panikulam, G. Koinonia in the New Testament. A Dynamic Expression of Christian Life(AB 85; Rome, 1979)
Plummer, A. The Second 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Corinthians (ICC; Edinburgh, 1915/1966)
Pratscher, W. Der Verzicht des Paulus auf finanziellen Unterhalt durch seine Gemeinde:ein Aspekt seiner Missionsweise, NTS 25 (1978-79) 284-298
Reicke, B 'Caesarea, Rome, and the Captivity Epistles', in Apostolic History and the Gospel (F.F. Bruce Festschrift), ed. W.W. Gasque and R.P. Martin(Exeter, 1970), 277-286
Reumann, J. 'Philippians 3.20-21-A Hymnic Fragment?', NTS 30 (1984) 493-609
Ridderbos, H. Paul: An Outline of His Theology (E.T. Grand Rapids, 1975)
Robbins, C.J.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Philippians 2:6-11', CBQ 42(1980) 73-82
Robertson, A. and
Plummer, A.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Corinthians (ICC; Edinburgh, 21914/1967)
Robertson, A.T.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6 vols, 1933; Nashville, n.d.)
Robinson, J.A. St Paul's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 (2nd ed; London, n.d.)
Russell, R. 'Pauline Letter Structure in Philippians', JETS 25 (1982) 295-306
Schreiner, T.R. 'Paul and Perfect Obedience to the Law', WTJ 47 (1985) 245-278
Schweitzer, A. The Mysticism of Paul the Apostle (E.T.Lond, 21953/1967)
Schweizer, E. Church Order in the New Testament (SBT 32; E.T.London, 1963)
Sherwin-White, A.N. Roman Society and Roman Law in the New Testament (Oxford, 1963/1969)
Stendahl, K. 'The Apostle Paul and the Introspective Conscience of the West', HTR 56 (1963) 199-215
Stott, J.R.W. The Message of Galatians (London, 1968)
Swift, R.C. 'The Theme and Structure of Philippians', BS 141 (1984) 234-254
Tan, C-B 'The Idea of "Suffering with Christ" in the Pauline Epistles' (unpublished Ph.D. Thesis, Manchester University, 1978)
Tannehill, R.C. Dying and Rising with Christ: A Study in Pauline Theology (Berlin, 1967)
Turner, M. 'Spiritual Gifts Then and Now', VE 15 (1985) 7-64
Vos, G. The Pauline Eschatology (1930; Grand Rapids, 1972)
Whiteley, D.E.H. The Theology of St. Paul (Oxford, 1964)
Wiles, G.P. Paul's Intercessory Prayers (Cambridge, 1974)
Wilson, R.E. '"He Emptied Himself"', JETS 19 (1976) 279-281
Wong, T.Y. 'From Humiliation to Exaltation. A Study of Phil 2,6-11' (unpublished S.T.D. Dissertatio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1986)
Wrede, W. Paul (E.T. London, 1907)
Wuest, K.S. Golden Nuggets from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1951)
Wuest, K.S. 'When Jesus Emptied Himself', BS 115(1958) 153-158
Ziesler, J.A. The Meaning of Righteousness in Paul (Cambridge, 1972)
Abrahamsen, V. 'Christianity and the Rock Reliefs at Philippi', Biblical Archaeologist 51 (1988) 46-56
Alexander, L. Hellenistic Letter-Fo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Philippians', JSNT 37 (1989) 87-101
Binder, H. 'Erwa/gungen zu Phil 2:6-7b', ZNW 78 (1987) 230-243
Black, D.A. 'Paul and Christian Unity: A Form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2:1-4', JETS 28 (1985) 299-308
Briggs, S. 'Can an Enslaved God Liberate? Hermeneutical Reflections on Philippians 2:6-11', Semeia 48 (1989) 137-153
Combrink, H.J.B. 'Response to W. Schenk, Die Philipperbriefe des Paulus', Semeia 48(1989) 135-146
Dailey, T.F. 'To Live or Die. Paul's Eschatological Dilemma in Philippians 1:19-26', Interpretation 44 (1990) 18-28
Dormeyer, D.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Readers and the Genre of Philippians 3:2-4:3, 8-9: Response to the Commentary of Wolfgang Schenk', Semeia 48 (1989) 147-159
Droge, A.J. 'Mori lucrum: Paul and Ancient Theories of Suicide', NovT 30(1988) 263-286
Fitzmyer, J.A. 'The Aramaic Background of Philippians 2:6-11', CBQ50 (1988) 470-483
Fowl, S.E. The Story of Christ in the Ethics of Paul. 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ymnic Material in the Pauline Corpus (JSNT Supplementary Series 36; Sheffield 1990), especially 49-101
Hurst, L.D. 'Re-enter the Pre-existent Christ in Philippians 2:5-11?', NTS 32 (1986) 225-246
Hurtado, L.W. 'Jesus as Lordly Example in Philippians 2:5-11', in From Jesus to Paul (F.W.Beare Festschrift), ed P. Richardson and J.C. Hurd (Waterloo 1984), 113-126
Lambrecht, J. 'Our Commonwealth is in Heaven', Louvain Studies 10 (1985) 199-205
Malinowski, F.X. 'The Brave Women of Philippi', 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15 (1985) 60-64
Mearns, C.L. 'The Identity of Paul's Opponents at Philippi', NTS 33 (1987) 194-204
Mu/ller, U.B. 'Der Christushymnus Phil 2:6-11', ZNW 79 (1988) 17-44
O'Neill, J.C. 'Hoover on Harpagmos Reviewed, with a Modest Proposal Concerning Philippians 2:6', HTR 81 (1988) 445-449
Perkins, P. 'Christology, Friendship and Status: The Rhetoric of Philippians', in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987 Seminar Papers, ed K.H. Richards (Atlanta n.d.), 509-520
Portefaix, L. Sisters Rejoice. Paul'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and Luke-Acts as Received by First-Century Philippian Women (Coniectanea Biblica New Testament Series 20; Uppsala 1988)
Pretorius, E.A.C. 'A Key to the Literature on Philippians', Neotestamentica 23 (1989) 125-153
Price, J.D. 'A Computer-Aided Textual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Philippians', Grace Theological Journal 8(1987) 253-290
Silva, M. Philippians (Wycliffe Exegetical Commentary; Chicago 1988)
Steenburg, D. 'The Case Against the Synonymity of Morphe and Eikon', JSNT 34(1988) 77-86
Voelz, J.W. '"Some Things Old, Some Things New." A Response to Wolfgang Schenk, Die Philipperbriefe des Paulus', Semeia 48 (1989) 161-169
Wanamaker, C.A. 'Philippians 2.6-11: Son of God or Adamic Christology?' NTS 33 (1987) 179-193
Watson, D.F.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Philippia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y Question', NovT 30 (1988) 57-88
Wright, N.T. 'Harpagmos and the Meaning of Philippians 2:5-11', JT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new series 37 (1986) 321-352
── 冯荫坤《天道圣经注释──腓立比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