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启示录第一章

 

第一章 约翰的引言

18

 

现在我们看启示录第一章的前七节,基督是在七个金灯台之间,第三节是头一次提到“有福”这个字眼,你有没有查一查启示录中有几次提到“有福”这个字?“念这书上预言的是有福的。”这意思就是说,任何人打开圣经并且念这本书就是有福的,或许在最初的意思是比较狭窄的,在意义上说比较有限。你知道书籍的印刷是现代的奢侈品吗?古时的书籍全部是用手抄的,而且价值相当昂贵,一般人手上不可能有太多书籍。第三节这里所说的,或许是特别指着亚细亚七个城市中对教会会众读这本书的朗诵者。使徒约翰在这里给我们提出启示录这本书传到基督徒的程序︰第一这本书是从神来的,神将它给了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又把这个启示给了他的仆人约翰;约翰将这个启示笔之于书,然后送达罗马亚细亚省份的七个基督教会;这些教会接到了书信之后,在公共崇拜中有一个人高声朗诵,所以主说︰“念这书上预言的人有福了,”大概是指着最初在教会中被派朗读的人,可能就是教会的牧师,或其它被委派朗读的人。

可是那七个亚细亚教会早已经过去了,朗读的人也不在了,那么对我们现今的人来说,念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的应许,是指着每一个用信心接受并承认它是神的话语,从这里求得属灵益处的人说的。念这书上预言的人有福了,下面继续又说︰“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念圣经而不遵守其中所记载的可以吗?仅仅做一个读圣经的人而不经历或遵行圣经的教训成吗?雅各告诉我们不要单单听道,也要行道,我们绝不可象有的牧师对他的会众说︰“我所说的你们都要照着去做,你们不要看我所做的。”(Do as I say,not as you see me doing.)我们应当实行主的道,圣经如何教训我们,我们就如何去行;否则的话,我们在主来的日子要受审判,所以不仅仅是读圣经的人有福,那些听的人,并且对神的话有适当反应的人,就是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要一同蒙福。圣经要求读它的人要有道德与属灵的反应,圣经有知识上的内容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神的话不仅仅为了满足我们的求知欲或好奇心。事实上你不能够念圣经而没有道德的反应,即使你没有积极的反应也会有消极的反应。当你进入一间教会听真正福音传讲的时候,情形也的确如此;你出来的时候与你进去的时候绝不一样,你不是更亲近神,相反的你就是心里越发刚硬,以后在对福音的反应上就越发困难。所以在启示录一开始,就提醒我们神的话要召唤我们在生活上有所反应,而不仅仅是在外部与形式上注意到圣经是怎么说的。

第三节说︰“日期近了。”这一定不是暗示着世界的末了或基督再来已经临近,或在约翰临终之前,或启示录这本书最初的读者的那个时候基督要来。无论如何,“日期近了”在约翰那个时候或现今都是真实的。启示录这本书总是及时的。历史的确是在进行的,世界的终局终有一天要来到,世界历史要达到它的最高峰;启示录这本书并非仅仅论到基督在审判大日驾着天上的云再来,有许多论到有关各时代的各教会以及各基督徒的事。真理既然是从神来的,所以是万古常新,对我们今天念启示录的人也正是适合的。所以在本书的开端就告诉我们日期近了;没有人能说这部书对他们无用,认为它仅仅是论到未来的事;它的信息在各时代对每一个人都是适合的。

第一节中︰“必要快成的事”的意义是什么?正如前面所说的,圣经有关基督再来的教训是属“反合性”(似非而是)的,世界终局的时间尚未显明。终局可能在约翰以及早代基督徒时来到,也可能在我们现今来到。这里说“将来必要快成的事”,这可能暗示启示录这本书中所记载的事,也可能在最初读这本书的人那个时候发生。所谓这些事情的发生,只不过是在预备阶段而已,并非是世界的终局或末了,只不过是世界末了的前奏,并非是本书所预言的最后应验。

第四节︰“约翰写信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当然这不是亚细亚洲,只不过是亚洲的一隅而已;甚至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小亚细亚,罗马统治的亚细亚一省是相当小的领土,在今天来说,包括土耳其、地中海一带海岸线和几百里的内地,实在并不算太大。这里提到亚细亚罗马省份的七个教会,从以弗所教会起到老底嘉教会止。为什么约翰把亚细亚的罗马省份中其它的一些教会给漏掉?当然罗马在亚细亚诸省并不止这七个教会,最低限度在使徒约翰的时候还有二、三个教会,对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必须等到有一天见到了使徒约翰,叫他亲自回答你这个问题!或许有相当的理由存在,无疑圣灵引导约翰只拣选了这七个教会。或许是约翰特别要保守及强调这七的数字,因为这在启示录中是最显著的;也许约翰提出这七个教会做为各种不同教会的代表,实在说来,这七个教会以及在各书信中所论有关这七个教会的事,正适应于你所想象到的任何基督徒的团体。

在第五节提到︰“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要注意这里先提到恩惠而后提到平安,今日的世界是极度的渴慕和平(平安),但不要神的恩惠;事实上,人们没有神的恩典不会有真正的和平。有一本荷兰基督徒杂志说︰“真正的和平并非没有战争,而是有神的灵同在。”叫世界没有战争是可能的;但人的心里仍然没有平安,假如我们真有基督活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面临各种的苦难,我们的心中还是有平安。但是恩惠必须在先,恩惠当然是指神将他的恩典赐给那些不当得的人,不但不配得他的恩宠,反而应当受他的愤怒与咒诅,这是圣经的信息︰赖恩得救。与某些人所说的正相反,这也是旧约的真正信息。说旧约教导靠行为得救,新约是靠恩典得救的人,应当回头再仔细研读、考查旧约。

对有罪的人只有一个信息,那就是悔改相信,靠神的恩典得救,这个信息遭受到现代人的拒绝,然而他们却想要和平,他们渴望国际和平,他们也要内心有平安,但我确实知道我们所住的世界已经丧失了它的和平!我并不是仅仅指着国与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当然这种可怕性是不言而喻;在这里我是指人心中的平安说的。你去站在一条充满了熙熙攘攘人群的街道上,你注视人们的面孔,有多少人能够表现出他们的生活中有真实的喜乐和平安?就拿美国人来说吧,他们虽然拥有最多的财富,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人,他们仍然是不满足不快乐,受许多问题的困扰,充满了各样的挂虑与恐惧。为了求得内心的宁静,安眠药的销售量是惊人的高。人们不能安静或松驰,人们怕自己独自一个人静下来。所以他们要借着看电视或其它的事来消磨时间,因为面对自己的思想对他们是痛苦的,使他们坐卧不安。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在各方面实在是须要平安,圣经告诉我们真正的平安是从哪里来的。圣经说到两种平安︰第一是与神和好(Peace with God),第二是神的平安。在罗马书五章一节说到与神和好,这是最基本的平安;如果你得不到这一种平安,你就得不到别的真正的平安。从前有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是约翰伯陆斯(John Burroughs),躺在病床上气息奄奄,他的朋友问他︰“约翰,你与 神和好了没有?”伯氏回答说︰“我跟 神从来没有吵过嘴。”一个人对他自己道德的情况,竟然天真到如此的地步。耶稣也说到那些声称他们能看见,其实就是真正瞎眼的人。

我们怎样才能与神和好呢?是要借着耶稣基督和他赎罪的工作。一个人与神和好以后,他的挂虑与恐惧就消失了,因为他得到了神的平安(腓四7)。这并不是说我们总是有完全的平安在我们心里,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总是有起伏不定的时候。但是我们有应许,神的平安借着耶稣基督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首先你必须与神和好,这暗示着神是圣洁的,我们是有罪的,并且在与神真正和好之前,根据神所悦纳的条件来与他和好。

现今许多“宗教”是不要恩惠只求平安。在世界各国中有许多的道德思想及其传播的媒介等等,也是不要恩惠而要求得平安,这是舍本逐末永远不能成功的。真正平安的来源只有一个,是从恩惠来的,是从神来的。如果我们想要得福逃避审判,我们必须回到神那里去。

或许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在启示录中“有福的”出现共有七次,头一次记载在一3︰“念这书上预言的,……是有福的”等等。在第四节和第五节有三位一体道理的显露︰“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我认为这是指着 神圣父说的,“从他宝座前的七灵”这的确是指着圣灵说的。或许你要问圣灵是多数、是七个灵吗?我想当然不是。“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说明神的完全,应用在圣灵上,所以说到圣灵是完全的一位。

“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第五节)。在这里就看出来是三位一体的,这对基督教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今日有很多人,甚至有很多基督徒也反对三位一体,我们可以说基督教与三位一体的道理共存亡。当然我们不是相信三位神,我们只信一位神,但是这一位神有三个意识的中心(Three centers of consciousness)。“位”(persons)这个字不是太合适的,也不是希腊文hypostasis这一个词的较好翻译,其它别的英文字也不能适当地把这个字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在这一位神内有些区分,这些区分部分地说明为何神是自足的,而且永远是这样的,纵然他未曾创造世界、天使和人。神爱并且也被爱,父爱子,子爱父等等,这就说明了在神的本质之内,这种互相行动的关系。

圣经说明了人得救这件事在 神三位一体中的三个位格之间有彼此的协议,救恩为 神圣父所计划,为 神圣子所买赎,并为 神圣灵所应用;因此放弃三位一体,就是把基督教所以称为基督教的每一个因素都放弃了;换句话说,基督教也就不是基督教了。弃绝三位一体教义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基督教的范围之外,甘愿属于那些否认三位一体的“神体一位论者”(Unitarians)、犹太人与回教徒。

第五节耶稣基督在这里被称为“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当然暗示他被钉十字架,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他也被称为“世上君王元首。”“元首”二字在现代新约圣经的新译本中,正确的译法应为统治者(ruler),让我们来思索一下。基督在今天是世上君王的统治者吗?或许是遥远的未来?可是在希腊文这几节经文是现在式,那就是说︰“耶稣基督不但将来是,而且现在是君王的统治者。”

世上君王的统治者。假如你观察世上的情形,就叫我们看出来,基督不是世上君王的统治者;看一看每天的报纸与电视的新闻,就叫我们知道是不是基督在统治着世上的君王。但是转动世界历史的最终决定乃在于耶稣基督,恶人不承认这一点,恶人要按照他们的计划进行。可是总有一天要来到,万民屈膝,承认耶稣基督为主,荣耀父 神。可是我们肉眼还没有见到,但基督仍借着他对今日世界列国的护理来统治一切,所以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冲突,但他的旨意终必达成。这是启示录的最初读者必须要知道的,如果有什么人想要说 神是死的,他或许正是启示录这部书的最初读者;当时基督徒被丢给狮子,被焚于火刑柱上,圣经被焚毁,罗马皇帝自称为神──他们满可以受试探去想 神是死了,把他们完全忘记了。但是他们在此时此地充满了信念,深信耶稣基督是世上君王的统治者。我从前听到一位很属灵的牧师在解释诗篇的时候说︰“投靠耶和华强似依赖王子。”这意思是指你要依靠 神,不要依赖政府。这并不是说你不应当用政府所提供给你的各种好处,而是说最好要依赖神,不要依赖政府。

第五节︰“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这是论到基督代赎的教义,为新派教会领袖广泛地拒绝,也有很多人拒绝基督代赎的道理,说那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正如其它别的“理论”一样,解释我们如何得救。已故的富士迪博士(Dr.Harry Emerson Fosdick)称赎罪论为屠宰场的宗教,这就是他讲到耶稣基督如何流血赎罪时说的。但基督的代赎在旧、新约圣经中是最基本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九22)。当人们拒绝这项真理时,就是因为他们对罪恶的可怕性具有肤浅的观念。他们以为罪不过是一种轻微的恶行,并且说这根本不须要儿子的代死来除掉它。我记得从前念到有关一个三、四岁女孩子的故事,她对旧约献祭的记载感到恐惧;于是她就问她的母亲说︰“妈妈, 神为什么要杀那些动物呢?”她母亲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释,于是回答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人的价值观念已经改变了。”没想到妈妈的回答丝毫没有满足她的女儿。她说︰“妈妈,我现在知道到底是为什么,那是 神叫人悔改相信基督以前的事,是不是呢?”我确实知道不管关于圣经中流血献祭的事怎么说,你不能以 神从前所做的和现在的不一样来解释圣经中的献祭。 神从来没有改变。流血的祭物总是可怕的一件事,听来令人寒心,其原因就是因为罪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流血的祭物就是要除掉这可怕的事。我们现今的世界既然弃绝流血赎罪的事,所以把圣经中有关罪的教训也就给弃绝了。今天有人告诉我们说,罪并不如此罪大恶极,在人里面有充分的善良可以去胜过罪恶,就是说人性本身是可以达到完全的地步。

以圣经为根据的基督教来说,罪是绝对的恶;使人永远与神隔绝而下地狱的就是罪,除了基督的流血以外,没有任何的救法。使徒约翰受圣灵的感动采取了此项立场。“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在这里说明了耶稣基督是谁,并他作成了什么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亏负神的,我们所欠的债是永远还不清的。除非耶稣基督为我们偿还了这笔重债,我们只有受苦、受死而且永远沉沦。这就是他用自己的血洗净我们,使我们脱离罪恶,他把我们从罪恶中救出来归向他。现代的世界弃绝宝血赎罪的全部思想,是因为不觉得有罪恶感。我的一位老师梅钦博士(Dr.J.Gresham Machen)说现今的教会失败了,是因为企图做不可能的事。企图召义人悔改,当然不是真正的义人,而是自以为义,那些自认是义人的人。在基督徒经历开始之前,必须感到自己是个罪人。只说“到耶稣这里来”的这种传福音工作,又想传没有律法作为引路的福音,是无的放矢,未中目标。这是我们现今世界大多数难题之所在。当以赛亚(六章)在圣殿里看见主的异象时,他听见撒拉弗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他心中有所反应并回答说︰“祸载,我灭亡了。”他感到自己的不洁净及满了罪孽。没有宝血赎罪,就没有基督教,也没有拯救。不感到有罪,就不感到需要赎罪;没有神的律法,人就不感觉到有罪。

在第七节我们念到︰“看哪,他驾云降临。”这是在圣经中多处所发现有关神的显现(Theophany)的一种说法。我相信这种云并不是气象局所说的那种云。启示录这里所说的云是一种超自然的彰显,或许我们要在圣经中查一查这个概念。云首次出现是在出埃及记,在那里我们看见云柱和火柱,这说明了神的显现,同时也遮掩了神的显现。神在那里显现,为的是要帮助并保护他的百姓,可是由于云彩的出现就遮盖了人的眼目,阻止了人的好奇心,我以为把这种现象用自然界眼光来看是再愚昧不过的了。我们可以看见,云在圣经中代表 神的权能,神奇的或超自然的直接行动。当然, 神是不可以解释的。

其次,在出埃及记十九16那里,在西乃山顶我们看到了超自然的云彩,这与 神对他百姓的启示有关。在出埃及记三十三章9节提到有云柱从天而降,当耶和华与摩西说话的时候,停在会幕门口,众百姓看见了就敬拜 神。在出埃及记三十四48,云彩再度出现,那里的云特别与 神启示他的圣洁与道德以及救赎他的百姓有关。

及至所罗门时代(王上八1011),在所罗门献殿礼的时候,有云彩充满了耶和华的殿;由于云彩充满了神的殿,光芒四射,以致祭司不能进入殿内执行职务。在历代志下五1314,那里说到耶和华的殿充满了云彩,所以祭司当时不能进入。

来到新约时代,以下的经节论到有关云的事。路加福音九3435,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前三天,他在山上变像。耶稣忽然在他属天的荣耀中显现,与往日在他谦虚的地位中被人看到的情形不同。摩西与以利亚从天上来与他说话。 有一朵云彩来把他们遮盖了,这是表明直接与神的临在相接触,然后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等到主的声音过去,他又单独和门徒在那里。这是的确发生过的事,虽然今天有些人认为那是神话,但那的确是历史上的一件事实。

在使徒行传一911那里记载耶稣的升天。当门徒举目仰望耶稣升天的时候,“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从这些圣经章节以及上面所引证的其它章节,我们可以看出云彩就是 神的特别显现。我想云彩出现就是彰显神的临在,凡目击者不可能怀疑其真实性。另一方面,云彩出现的目的也是在遮掩不信的、心存敌意的、批评的、好奇的、曲解事实真相的人,人的眼目不叫这些人看见 神超自然的实在,他们所能看到的,也只不过是解释气候上的一种变化。但对于相信的人,云彩的确是 神临在的显现,一方面是遮掩同时又彰显神。这就是不可见的神可见的彰显,用神学名词来说就是“神的显现”。

现在我们看启示录一7这里所说的云。“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由于我们以上所看到圣经中有关云彩的记载,我们知道启示录一7这里所提的云当然不是大气层自然的云彩;这一定是圣经以前所指神的显现,在世界终局来遮掩基督第二次再来时的一种光荣的方法,神的显现是多面性的,这不过是其中的一环。你首次看到是过红海的时候,其次是在会幕的门口,再次是在西乃山并耶路撒冷圣殿,后来是在耶稣登山变像,以及他升天的时候──直到现在所预期的正与基督的再来有关。在此我们把所有的事件都连在一起,我想把这件事情再度的强调一点,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我的确听过一个牧师说启示录一7︰“看哪!他驾云降临。”与基督再来绝对无关,或许你以为我捏造这一段记载,我的确是听到了,明文的记载倒底是有意义呢,还是没有意义呢?你能随便要怎样解释圣经就怎么样解释吗?梅钦博士从前说过,有人说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以及自由钟的敲响是在旧金山发生的,假如你要问他们,你们不相信美国的历史书告诉我们这些事是在费城发生的吗?他们要回答说,当然相信历史的记载,但是他们解释说费城是旧金山。这是属乎知识上的欺骗,有很多人解释圣经就是采取这一种态度。“解释”变成一种欺骗人的方法,认为他们所要说的意思就是圣经的意思。

多年前有一本新派的杂志名叫《基督教世纪》(The Christian Century),这本杂志说基督随时都在进步的国际关系中,进步的劳资关系中降临等等,你相信圣经呢?还是相信《基督教世纪》这本杂志呢?你自己来决定吧!

圣经明显的预告当基督再来时历史将结束。现在的世界次序将要转变或过渡到永远的次序,与我们现今所知道的次序迥然不同。在前面所引证的《基督教世纪》的编者说,基督再来随时都在发生,他这种见解只不过是根据现代的哲学历史观,就是从古代希腊所承袭来的;历史是在周而复始,历史是在前进移动的,但是没有进展。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黄金时代,银的时代,泥土的时代,最后又回到黄金时代。从来也没有一个开始,从来也没有结束──是一个永远的进程,有移动但没有进步,无始无终;这种见解是主张物质宇宙的永久性,这不是基督徒所能接受的,因为圣经一开始就确定的说︰“起初 神创造天地。”圣经又以新天新地结束。基督教的历史观在各方面都是以圣经为前题的;圣经的历史观就是直线的历史观,历史在创造时有一个起点,历史和物质的宇宙都不是从永远就存在的,二者都有一个起点,为 神所创造。历史也有一个转折点,在圣经中称为“日期满了”──基督被钉十字架,受死,复活,升天的时候,这是焦点,是历史转动的支柱,所以我们把历史分为主前(B.C)、主后(A.D.),为的是承认这一项真理。历史也有一个终局,因为历史并不能从永远到永远,所以历史就不能继续,一直进入永世。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所看见的并参与的历史与宇宙将要过去,这并不是说我们将要归于虚无,或不存在,而是说要进入一种不同的、永远的事物次序。

因此我们在想到神的时候,必须看神是超越历史的时间以上,我们不再仅仅谈到空间与时间──我们说到“空间时间的继续”(The Spacetime Continum,长度、深度与厚度是三个领域,再加上时间,就得到四个领域,这就构成了时空继续。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称之为物质宇宙界,其中包括物、力与心,彼此互相动作,按照我们所知道的这就是生命,时空的继续并在其中所进行的。 神创造了世界,他创造了力与物(本质)。力、物与人都有所行动,并且在世界中有所互动,但是神自己却远超过其上,不受限制。

北非最著名的一位主教奥古斯丁(死于主后四三○年),在他所写“认罪文”《忏悔录》(Confessions)一书中,就提到 神与时间的关系挣扎。这是一本很难懂的书,讲到他自己怎样悔改认识神的这一部分倒是比较容易,当他论到哲学观念的那一部分时就很难懂。奥古斯丁说他听到有人问到这个问题︰“在创造世界以前 神在做什么?”我们假如评论奥古斯丁的缺点,是他缺乏幽默感,他对每一件事都很严肃。他按照以上的问题给予回答,接着说他并不赞成这个回答,只是一个报告而已。这个回答是什么呢?他说创造世界以前, 神在预备一个地方,那里叫地狱,要把问太多问题的人放进去。奥古斯丁说这个回答没有什么价值,或许问这个问题是出于善意要给予严肃的答案,所以他试图予以回答。以下奥古斯丁所记载的,是文辞生硬比较难懂的内容,最后的结论是这个问题不能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意义。当你说“在前”、“在后”你早已认为你所讨论的这一位是空、时继续的一个人,这一位是在物质的空间与历史的时间组织内存在。但是论到神来说他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他是超越时、空之上,将来对他来说他就是现在,过去对他也是真的。当然这是真的,正确的回答。假如 神不知道未来的事,假如将来在神的心目中也不是确定的,那么就不能有圣经的预言了。如果未来在 神的心目中是不确定的,预言就要减低成一种掩盖性的猜测。只因圣经预言是从神的心意来的,这位神知道未来的事,所以以赛亚才能够在七百年前预言耶稣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这就是我们在启示录第一章所讨论的历史观概念的背景──直线的历史观,并一位确定超越时空的神──这位神本身并不属于历史程序中的一部分。启示录在这里所述说的,是关于终局的事,我们并不是讨论一种统一性,我们是讨论一个位格,就是耶稣基督,他与世界终局有关联,所以他驾云要来,众目要看见他。启示录一7与使徒行传一11,以及从福音书信所引证其它经节,都着重三件事︰一、基督再来是真实的。二、基督再来是亲自的。三、基督再来是可见的。

人们想借着以上所提的这三件事与各种历史事件相连系,企图曲解这些真理,但圣经说明有关基督再来是超奇的,就是说基督再来是令现在世界秩序终止,并开始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秩序。基督再来不仅包括属灵的事,也包括宇宙性的大变动,这种变动是有目共睹的,那活着还没有死的人还在世上,当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要看见基督再来。有人说地球是圆的,当基督再来的时候,如何使每一个人都看见基督呢?我听见有一个人回答说,在电视上可以看到,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合适的回答。你放心,不要怀疑 神能够叫所有的人看见基督再来,这事情是可能的,甚至包括那些钉在十字架上的人。那些死了的人要复活,他们要为基督再来做见证。不但得救的基督徒,就连那些死在罪中的恶人,必要从死里复活并看见基督再来。

我认为我们必需强调圣经的实际,因为一般的倾向是要把这些事情解做属灵的,并且把圣经所发生的事与历史中屡次发生的事件相调和。笔者曾经读过许多有关这一类的书,我认为人们任意从事这一种“灵然解”(Spiritualize),就是没有认真的去查考圣经。当门徒观看耶路撒冷圣殿的时候,耶稣对他们说,那日子要来到,圣殿中的石头没有一块留在上面,都被拆毁了。这是预言圣殿被毁而说的,这个预言在四十年以后,即在主后六十八和七十年间,犹太、罗马大战中,耶路撒冷被毁而应验了。门徒们很希奇,并且愿意知道这事什么时候发生,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太十六28)。我们应当知道基督在历史各不同的事件中来临──的确他在主后七十年耶稣路撒冷被毁时来临,那是基督在审判中来临,是审判的前奏。在五旬节的时候,他带着基督圣灵的能力来了,他这一次来是带着恩典。当然我们还能想起许多别的例证,在大复兴的时候基督在恩典中降临,在大患难的时候他带着审判而来;这一些都可以说是基督的来临。但是以上所说的这些来临,不能够与启示录一7与使徒行传一11所提的放在同一范畴之内,因为这二处圣经都提到,他要驾云而来,众目都要看他。这并不是屡次提到历史事件中之一,基督驾云而来,众目都要看他,这是在末世论要发生的事件;这事的发生是超奇的,是空前绝后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就注定了现在次序的终了。

我们应当注意基督的第二次再来,给基督徒带来喜乐与安慰,对不信的世界带来不幸与灾祸。他驾云而来,这对基督徒来说的确是安慰,对古代的基督徒和对我们现今的基督徒都是一样。

地上的众民要为他而哀哭,当他在荣耀中来审判世界的时候,一切伟大的,狡辩的不信者,和世上好讥诮的将要遇到对手。怀疑、批评、不信,撕毁神言,不敬虔的生活,这一些都要突然间遭受到报复。有一个真理的霎那与完全的实际要来到,到那个时候没有人能逃避,不信的人必要面临这个场合,对基督徒来说带来安慰与喜乐,对世界来说却带来最后的定罪与灾祸。在启示录后半部的一个异象中,刚才说的这件事,已经用启示录的幻象描绘︰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启六1617)。这个世界没有够大的岩石可以把抵挡耶稣基督的人掩藏起来,当然这是一种隐喻的说法;意思是说人们突然间理解到,他们过去一生所抵挡的真理毕竟是千真万确的,然而感到极度的恐慌,如今是太迟了。英国有一位很著名的牧师说过︰地狱是人发现最晚的真理。

根据英文圣经,旧约的最后一个字是“咒诅”(Curse)。玛拉基书四6︰“免得我来咒诅遍地。”这并不是旧约的主题,但是按照旧约各卷的次序来说,咒诅是最后二个字。在先知玛拉基写这一卷书之后,在 神那一方面来说他沉默了四百年,然后施洗约翰出现说︰“你们要悔改,因为天国近了。”玛拉基这个名字的意义是“我的使者”。玛拉基书三12︰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玛拉基书中所提到的使者就是施洗约翰,所寻求的主就是耶稣基督。他被称为“立约的使者”──这里所说的当然是恩典之约,在神面前将永远的救恩赐给他的百姓。他必忽然进入他的殿,实际上这就是希律建的殿,代替了第二个圣殿,就是代替所罗门的圣殿;所罗门的圣殿取代了摩西的会幕。当耶稣生下四十天的时候(路一22),他头一次进入圣殿,当他十二岁的时候(路二42),再次进入这个殿,你能想起在这个时候他对人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这句话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我应当在我父的家。”就是耶路撒冷的圣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所仰慕的。”这是说到一般的民众都仰慕他。牧羊人,在圣殿里那个西门,已达高龄的老妇人亚拿,还有许多象伯大尼的拉撒路,马利亚和马大──这些贫民都是从耶稣基督头一次降临得到最大的祝福与安慰的人。另一方面,象亚拿与该亚法,希律与彼拉多,不用提犹大以及许多别的人,都是恨耶稣的。耶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威胁,所以他们想尽千方百计要除灭他。在启示录第一章中我们就看见同样的对抗。你所仰慕的立约使者,当他降临的日子,谁能站立得住呢?基督再来,对那些在罪恶与不幸中的人,以及他所有的仇敌将是不可言喻的恐惧,当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站立得住呢?玛拉基接着又说,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这当然是指着基督头一次来。旧约往往对基督二次降临不做任何区分,因为从旧约的观点来看,二者都在未来。再看玛拉基书四126︰“那日临近,势如烧着的火炉。”我认为这是我们救主第二次再来的预告;“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烧尽,根本枝条一无存留。”这是恶人的命运。“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玛四2)。在本章之末第五、六节,预言先知以利亚来到。从新约圣经我们知道这件事在施洗约翰的传道上得以应验︰“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

玛拉基书第四章可能是指着基督第一次来和第二次来说的──我们必须从新约得到亮光来详细区分这二次降临。现在我们要继续看启示录一章,耶稣在第八节这里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基督教的历史观,有起点有终结──历史的操纵者就是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主。 神的永远性明显是在地球的运行与超越历史的时间以上,与世界历史永久计划有关联,这是 神的计划,这个计划必要实现。同时也给我们极大的安慰,因为我们看到在今日世界中所进行的极端悲剧与破坏事件;战事频仍,残暴独裁专政,世界性的共产主义,以及其它各种的威胁、罪恶,世俗主义,急剧增加,在世界人口的比率上基督徒数目逐年的减低。(你必须要理解虽然在世界当中,今年的基督徒比去年的基督徒更多,可是基督徒在世界人口中的百分比,的确逐年在减低──因为基督徒的人数虽然增加了,但赶不上非基督教世界惊人的人口大爆炸。)如果你是精于数学的人,你就会算出来基督徒在世界人口中是为数最少的。我不相信现今的世代次序将要持续。但是耶稣说,阴间的门──最大可能性的恶势力──不能胜过主的教会,因此我们确实知道教会是不能被毁灭的。在第九节约翰开始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注意到他是多么的谦虚。他不说︰“我约翰就是牧师。”也不说︰“我约翰是主的十二使徒之一。”却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基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患难是指什么呢?我曾听过一位基督徒说︰“当主给患难的时候,是因他希望我遭难。”──这种说法常常只是对事物的悲叹和抱怨的借口罢了。也许当我们这些基督徒遭到痛苦和烦恼,神准许我们呻吟,但是不要失去对 神的耐心和信心。在诗篇里你可发现许多例子,属神的子民哀哼而且叹气;耶稣自己也时常在灵里叹息。真的,我们进入永远的安息之前,要经历许多困苦和患难。但有一种传福音的方式,告诉别人如果他们相信耶稣基督,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当一个人成为基督信徒之后,他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是不是从此开始皆是顺境,往天堂去了呢?我认为不见得。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人说,经过许多艰难;我们才能进入 神的国。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这是 神的圣徒都有的一般经历,因耶稣基督曾以肉身活在世上。我们遭遇困难并要经验之,主救我们脱离这一切(诗三十四19)。 神没有允许我们生活中不遭患难,但应许救我们脱离这一切。所以约翰在这里说到历代众圣徒的话,也说到遭受患难的事,只要活在罪恶的世界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患难,但主一步步地拯救我们。有一个故事,说到神学院的教授正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经过救世军的处所。一位救世军小姐在发单张并邀大家进来听福音,她问教授︰“你得救了吗?”于是他引了三句希腊话回答她说︰“你的意思是,‘我已经得救了吗?我现在得救了吗?还是以后我将得救呢?”她回答说︰“只管进来,我们这里接纳一切的罪人!”教授当然是对的,但他不该对救世军的工作者说这些。当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时,立刻从罪中得蒙拯救;基督完整的公义就归与我们,而我们靠着宇宙至高的审判官,得以称为义,这个协定是不可取消的,一次做成永远成就了。这是称义──象神看万事,你被称为一个义人,而后成圣,从污秽当中、罪的权势(罪的奴仆)下神拯救我们,这须要一生的时间。即使接近在世旅程的终点,我们仍活在罪恶的环境当中,不断地受到罪恶的引诱。所以第三阶段是得荣耀,这是我们死后与主同住。我从一本小书引些话给你,它不是圣经但确实是根据圣经的──韦斯敏斯德短篇要理问答︰“圣徒的灵魂在死后得以完全圣洁,并立刻进入荣耀里。而他们的肉体先停在坟墓里,等到复活时仍要与基督联合。”此第三阶段的得荣──本身分两个阶段︰在死后我们得以完全成圣,而进入荣耀;在复活时,我们人类的肉体与原来一样,但有很大的改变来适合永恒的情况,并将要从死里升天。记得使徒信经的话,那并非由使徒编的,而绝对是从古以来基督徒的信条︰“我信肉体复活,我信永生。”

在世上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完全的喜乐、和平与全然的安慰隔开,并阻止脱离患难,那就是罪。世上最圣洁,最成熟的基督徒也免不了犯些微小的罪,而且罪一直包围着我们;这使得全然的安慰和喜乐变得不可能,我不知道我们死后在天国的感觉是如何,但我知道基督徒首先要清楚他是在耶稣基督的面前;其次,明白所有的压力都解除了──避免罪将不再是件难事,而能实践公义;紧张将会消失;我们不再与罪恶、试探争战;当我们到天堂后,做好事将会得到真正的喜乐。

 

第二章 人子的异象

920

 

在第九节约翰告诉读者们,为了 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他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拔摩岛现在还在那个地方,你可以去寻访一番,但看不到太多的东西。这岛占地约有二十五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岩石和不毛之地,稀稀疏疏的住了少数的居民。它的位置距离现今土耳其亚洲部分的海岸仅数英里,就在土耳其和希腊之间的海上。在约翰那个时代,这个僻远荒芜的地方属罗马管辖,用作拘禁那些有叛乱嫌疑,或是违法之人的监狱,我们现在称那种人叫政治犯。约翰告诉我们,他在那个地方有特定的原因,他是为了 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见证,也就是因为他满有信心的为耶稣作见证。

如果你愿意附合目前得势的党派路线,与之妥协,或是接受这个世界的基准,你总是能免受迫害的。但是,一个真正忠于基督的人,将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在我的神学院有位教授叫梅钦博士,他说︰“你若指出这人从没遭到任何人的反对,我也就能指出他可能不忠于他的主了,”我们的救主也说过︰“当每个人都称赞你的时候,你就有祸了。”“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若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话。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不让他那基督徒的见证消失,而保持缄默以致犯罪,所以他才遭受迫害。有个故事讲到在德国有位敬虔的基督教牧师,他在希特勒的时代,被纳粹政府逮捕入狱。假使他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在纸上签字,保证以后绝不再传教。牧师拒绝这么做。后来,纳粹方面派了一位腐败堕落、妥协的传教士,来劝他签署这份文件;这人进来,对他说︰“弟兄,为什么你会被关在监牢里呢?”那位受到迫害的牧师,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对他说︰“弟兄,告诉我!为什么你不被关到这里呢?”就这样结束了这次的面谈。

你若忠于基督,就将招来反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受到怎么样的迫害;或许你不象约翰那样,被囚禁在一个小岛上,或真的被处死刑,但这也并非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然而,约翰却在一个偏僻荒凉的拔摩岛上;我们不知道他受到何种的待遇,但仅仅待在那种地方就是一个很大的困境。他又说︰“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有些作家认为此处“主日”的意义,指圣经中若干地方所称“主的日子”。在旧约里,这句话出现了许多次。新约有一资料是在帖前五12︰“主的日子来到,好象夜间的贼一样。”毫无疑问,这是指基督第二次再来说的,他来的时候要象夜间的贼一样,给邪恶之人一个大大的震惊,甚至也可能让不冷不热和再次堕落的基督徒们极其诧异。你能找到更多处记载“主的日子”的经文,是指世界历史的终了,基督第二次再来,是与复活、审判等事情有关。有些人说启示录一10这里的意义,认为那是指约翰及时被圣灵提到基督第二次再来的日子里;那主后九十年或不管是哪一年都消失了,约翰被带到数百年或数千年以后的未来。因为看见启示录后面见证的异象。这事发生在约翰身上的确是相当可能,但是说这就是启示录一10的意义,那就有疑问了。主日是每周第一天,我们惯称之“基督徒安息日”。明显可见,在每周的这天,开始将这启示录显给了约翰。“被圣灵感动”的意义,由上下文记载有关的章、节显示出︰绝对更甚于一般性的敬拜或祷告,约翰受圣灵感动、或说圣灵降在他身上,他才得到神的启示。他被“圣灵感动”是说圣灵与他相联系,便成为接受启示的对象,而在这卷书其它部分里的确记载了这些启示。

整卷书是在受到启示的心理状态下写成的──毫无疑问,那是相当有趣,但并不十分重要。有关从 神来的特别启示,重点不在传达方式如何,而在来源问题──启示是从谁而来的?近代对圣经里的预言所持的看法,认为那是众先知心智或意识的产物。持这意见的是知识分子,就好比新闻分析家,或希腊哲学家一样,他们尝试去理解事物,并且很快的就提出答案。但圣经明明的表示,众先知的确是从 神那里得到这些信息的。他们透过许多方式得到启示──异梦、异象、声音、天使等等。有时旧约里的先知凝视将残的火焰,或聆听淙淙的河流,而集中他们的意识,忘掉散乱的思念和周遭的嘈杂,所以就出现清楚的途径,能得到 神那儿来的信息。这些技巧本身不能带来什么启示,但可以消除 神启示方式的障碍。可能你有这样的经验,参加某个夏令营,和其它人或坐或站的围绕着将熄的营火,注意听某人讲的信息或所做的见证。你对周围环境失去了知觉,不寻常的是对正在进行的交通而开启心门。这种情形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位先知,但可以说明有时启示如何临到古代主的众先知。

所以我们可以说主日是每周的第一天、基督徒的安息日、主复活的日子。约翰“被圣灵感动”,而且听见在他后面有大声音如同吹号。出埃及记十九1619记载,在赐下十诫之前,有惊人大声的号角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响(19节),然后有 神清晰的声音出现(19节末)。在启示录这里,吹号的声音不仅是抓住约翰注意力的方法──主早已吸引他的注意──但那象吹号的声音是有力、大声、不能逃避的,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你所看见的,当写在书上。”可能约翰在亲临其事时,想写也实在就写了这卷书;另一种可能性,他经历过这些令人惊异的事情之后,才坐下来写完这卷书。但在书中到处都可找到证据,显示异象进行时,他就记下来了。例如在十4,一再的命令他写下这些事,比较一下,就可看出他所写的,都是依照经历过的异象和声音。

约翰写的这卷书,是要达与亚洲的七个教会。这当然不是指整个亚洲大陆,也不是指着小亚细亚的大半岛说的,仅包括罗马人统治下的亚洲省份,即安那托利亚(Anatoria)沿海地区,也称小亚细亚。又列出七个教会的名字;我们现在也知道它们的位置了,有一、二个城市仍然有人居住,好些派别的教会也还存于其间。我想,约翰写信去的那些教会在罗马政府的迫害之下,虽然曾被毁掉过,但有新的教会后来又在原地重建起来。无论如何,在罗马统治亚洲省的时候,这卷书曾达七个教会。

有些人认为这七所教会,以及达与教会的七封书信,是从约翰那时代起到主第二次再来为止,是教会历史的整个过程的预演;所以约翰是活在以弗所的时代,今天我们正活在老底嘉的时期中,有悖逆、不信、不道德、反叛宗教的现象。显而易见,我们这个时代存有若干老底嘉教会的特性,但是却无法证明出我们的的确确就是在最后一段的时期内,而你也可以看见我们还在历史的起步阶段──历史还不到结束的时候。惟有一位 神,他真正能从起初就看见末后的事。我们怎能知道,接着这个时代之后没有另一个更糟的时期临到呢?而它更象上古的老底嘉教会呢?有些人在一千年以前就持有主要第二次再来的看法,这些少数人认为︰写给七个教会的书信就是教会历史全部过程的预演,持这种看法的当然不只限于他们而已。但大多数人都持另一种看法──我在此所提到的都是指相信圣经的人;我不考虑那些持反对态度的批评者,他们总是把全局扯远了──有信心的学者们大致的看法是,第一︰这七个教会在约翰写这卷书并发信给他们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存在于那些地方。第二︰这七个教会代表了每一时、地,各种型态教会的样本。你可以指出所发现最好的机会,那里总有一些事是和所说的老底嘉教会相关联。有些教会完全切合七个教会中的某一个,而有些教会则更适合于另一个教会;但没有一所教会能声称与七教会的倾向毫不相干,最低限度也自称害怕陷到其中不好之景况中,所以七教会是一个横断面的抽样,或是用来测验每一间教会的,只要情况相同,就能适用。假使不合适,我们就该感谢主的恩典,也继续保守其它的事。无论如何,我们为教会要求一张无瑕疵的健康保单以前,必须相当确定︰坏现象不合于我们和我们的教会。当其它教会越象老底嘉教会的时候,可能有些教会更象非拉铁非教会,但在七封书信的适用性里,没有一封被限制在历史上任何一时期,任何一所教会。既然这七封书信最初是达与特别指定当地的七所教会,我希望以后在研究这七封书信时,能看见它们与当时那些城市的地理与历史有相当密切的关联。苏格兰考古学家威廉栾维廉(William Ramsay)爵士踏遍了整个地区,挖掘、探测那地,把所发现的东西给圣经这一部分带来丰富的亮光,在我们读到时就能看出了。

现在讲到从 神来的光。一根蜡烛除了发光以外,还有什么其它的用途呢?若一根蜡烛不能点燃也不发光──假定它不是用蜡制成,只是一支塑料制作的蜡烛,是用来做摆设的,它可有什么用处呢?有许多基督徒就象塑料蜡烛一样──他们不发一点的光芒。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还有圣殿以前所用的会幕里,都有一座七个灯架的金烛台,而且我们也知道它的形状。这是因为罗马人在毁坏这地之前,从耶路撒冷圣殿里把烛台先偷了出来,由提多总督带着它凯旋回到罗马,这可从纪念提多拱门上的雕刻看出来。但此金烛台的下落已不可考,但在罗马、提多的拱门上的雕刻,已显明其形状──正中间有一支笔直站立的台子,一边有三支,另一边有三支,每一支台子都有一个灯或蜡烛可以发出光来。在圣经里,七是代表完全的数字,所以七座金灯台表示完美的照耀,其间便是基督自己。耶稣基督曾说︰“我是世上的光。”这个黑暗的世界里,非常需要基督的光。在另一处,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假如基督是世上的光,我们怎能是世上的光?我记起有一首押韵诗,说︰“基督无手但做我们的手”,我不敢确定它是否正确;但通常主藉他的子民来工作,这事是千真万确的,并且借着教会传福音、见证、布道工作,把福音的光辉带到世界去。并不是教会照亮了世界的黑暗处,而是教会反射、传递基督的光芒。若说还有那么一段时候需要基督的光,就是指在使徒约翰写启示录的那个时候。英国诗人及评论家马太亚诺(Matthew Arnold;逝于一八八八年)并不完全是新教(福音派)基督徒,但他写作的造诣很深,曾作了一首诗,描绘福音进到这个世界时的气氛与平静。苏格兰的布鲁斯(F.F.Bruce)写了一本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书名是《扩散的火花》;第一章的题目是“光辉照在黑暗里”,第二章的题目是“黑暗并未灭掉光”。那个世界就很象我们现今的世界,一般人的情绪感到幻灭、厌倦,一种受到挫折的感觉,并且缺乏认识生命的意义,而这一切导致了悲观的思想和彻底的失望。人们已经失去了根,好象船没有停泊处一样,而乐观主义的背景似乎也消失了。马太亚诺抓住这个时代的情绪︰这是段黑暗时期,自杀极为普遍。他描述一个罗马贵族,看来他几乎拥有一切的东西,财富、显贵、社会地位、高楼大厦,并且有仆役侍候他那经常反复不定的脾气。但这个人对生命却感到忧愁、沮丧,他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去“打发时间”。亚诺这样描述他︰

这个顽固异教徒的世界多令人心烦

他的隐密不情愿地被透露出去。

并且陷在欲望里、深深的厌倦

使人类的生活就象地狱一般。

在他阴森的大厅里,有一只枯槁的眼睛作伴

这位罗马贵族躺下了;

带着狂暴的举止骑上马出去了

驰骋在亚皮恩大道上。

他享用大餐,猛烈地沉醉于酒,

在他头上加了鲜花之冠。

这些无用的时间,

无法更容易、更快的消逝时间。

假使你想用两个字来概括全文,那就是黑暗,指灵魂的黑夜,从 神来的亮光却穿透了这黑暗──基督教所散发的光芒,给人们带来安慰、自由,脚步稳妥迈向前去,并且带给他们生命及永生的盼望。

灯台上的七个金灯台意为从 神来的光,世界的黑暗不能把它熄灭。的确,从过去到现在, 世界极需要这个光。请看第一章最后一节︰“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注意“奥秘”这个字──用在圣经里的意义,和我们习惯的用法有几分不一样。它可以用在两个不同的意义里。第一︰是指天生难以理解的事。一个侦探故事被称为神秘的故事,就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之前,你不知道结果如何。第二点︰圣经用“奥秘”这个字,意为 神将心中所隐藏的事,在后来启示给人。保罗在给以弗所的书信中,提到外邦人将和犹太人一同得救,同为后裔的想法被称为奥秘;就是指,先前完全不知道这事(或作先前所知道的,不如后来显示出来的事那样完整)。

上面所说第二个意义,可能就是启示录第一章里“奥秘”这个字的意思。那七个教会的使者有什么意思呢?有人提出一种看法,说到每一个教会都有一个特别的守护天使,是眼看不见的,但以大权柄的灵来眷顾那个特定的教会,看着会众行事正直,广行善事,在灵性上满有信心,但这种说法在圣经里找不到确实的证据。而天使照字义上来说是有“使者”的意思。如果我们把这里的“使者”视为真正的天使,马上就面临困难。你怎么能给天使写信,如何邮寄,如何传递呢?主告诉约翰要将这些书信达与七个教会的使者。我知道曾有一些小孩写信,寄给圣诞老人;有一个小孩坐在一家百货公司里的圣诞老人的膝上,说︰“你真的没有收到我寄给你的信吗?”我们甚至不相信要对天使祈祷,那怎么能把信寄给众天使中的一位呢?

一般认为这些“使者”是指这些教会的传教士或牧师们,或许也应该包括所谓的牧师及有治理权的长老;这两种主事者现今比较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司可福圣经建议︰这七个教会曾经派了七位使者到拔摩岛去和约翰商议,因此他们也在场,约翰就写了这卷书,然后交给他们。也是有这可能,但是听来太过于牵强──你不会“寄”信给一位当时就在你身边的人,并且约翰受命要将信“寄”出去。所以我们可以说︰使者意指这些教会灵性上的领导者,他们负责使教会发出光来,并且他们为主也成就了组织系统和计划的功能。

约翰在听到声音之后转过身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象是人子。有关“人子”这个称呼需要讨论一下,这是耶稣在他早期传道时所喜爱用的自称;耶稣称自己为“人子”,除了一、二次例外,就没有其它人这么称呼他了。司提反在被人用石头打死之前,他说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 神的右边(徒七56)。另有一处记着某人引用耶稣的话,问道︰“这位人子是谁呢?”除了这二个例子外,耶稣自己才使用这个头衔,其它人在讲到他时,都不曾用这个头衔。他们称他为拉比、夫子、或主,而不称“人子”。这是为什么呢?我听过许多次讲道或演讲,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小册子,他们认为“人子”是指基督的人性,以别于他的神性。据说基督既是神子也为人子。这话听起来好象蛮有理的, 但是不正确。在基督一位里面有三种特质,如同圣经所教导,七个教条所证实的一样,但特别把“人子”的称呼和他的人性相关联,那就不对了。可以肯定的说,这点绝不是真正的意义,还有比这推论更普遍的说法。耶稣并没有发明这个称呼,他是从旧约里采取来的,旧约圣经多处使用此称呼,而在但以理书七1314特别记着︰“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象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等。”这里说到超越性的、全宇宙的权势和荣耀。在但以理书,这“人子”的尊称是给那位永世的弥赛亚。请注意这也是他第二次再来的异象──注意与天云联合这点。不是强调他的人性,他肉身低微的身份,而是他第二次再来,在高举的地位上有超越性的荣耀。因此提到的耶稣就是弥赛亚,没有一点点强调他的人性,乃是说他是一个整体人。若你想与这点有一相对的比较,那就与保罗称基督为“第二位亚当”(或“末后的亚当”)相似。

这又引起更进一步的问题︰耶稣为什么采用这个特别的名称来称呼他自己呢?这名称本是旧约用来称呼弥赛亚的,但是一点都不普遍。在旧约通常对弥赛亚的称呼是“大卫的子孙”,而耶稣在大多数场合用“人子”来取代“大卫的子孙”这个称呼,可能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在那个时代,“大卫的子孙”这称呼已被曲解为错误的政治理想和公会组织,他们认为大卫的子孙是要把罗马人驱逐出去,能使犹太民族重获自由和独立的那一位,但是耶稣来并不是要做这件事。他来主要是背负我们众人的罪、受苦、钉死并要复活。既然︰“大卫的子孙”这称呼已被普遍的人误解,如果耶稣在一般的场合还以这个名称来称呼他自己,那他每一次在讲道的时候都得停下来,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来解释︰他用这个名称和他们众人心中所想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耶稣通常用“人子”这个称呼,这也是绝对合乎圣经的,当然也与弥赛亚的荣耀有关,而又能摆脱属地上、属世界的政治理想,就是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弥赛亚就是大卫的子孙。

耶稣约在三十三岁的时候被钉在十字架上,值得注意的是亚历山大大帝死的时候也是这个年纪;这二位年轻人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惊人而流传久远的深刻印象,但却是两样不同种类的深刻印象!亚历山大大帝在世的时候,用鲜血浸透了世界,来满足他个人的欲望和野心;而耶稣流出他自己的宝血,成为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

可能在十二个门徒当中,有好几位的年龄都比耶稣大。耶稣算是一个年轻人,但是在拔摩岛上,约翰所看见的耶稣基督,乃是他在天上的荣耀里的真像。这事之前,约翰和彼得、雅各在耶稣变像的山上,也曾看过一次(太十七19)。在启示录这里,耶稣显现的容貌好似超乎时间之外的。整段的描写所传递给我们的印象︰穿着长袍子,脚好象白颜色的热铜,声音如同尼亚加拉瀑布,或是地中海的海浪击打在拔摩岛岸的声音,眼目如同火焰──都是感动人、甚至令人惊吓的,但是这一切都指明可畏的权柄和超时间的时代。大多数人看见被钉十字架之前的耶稣,和现在这位是多么不相同啊!

约翰认识他。这位是耶稣,绝对没问题,的的确确是耶稣。回想就在主复活之后,有二个门徒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行走,耶稣遇见他们,和他们谈话,他们也感到有兴趣,并且心里火热,然而却不认识他,直等到擘饼的时候,才认出他来。我相信有些象他的样子,有关他的问安,以及一些其它的习惯他们都猜测到而他们的眼睛明亮的时候,他就去了。还有马利亚站在空坟墓旁,听见有人对她说话,以为是一个园丁,等了一、二分钟以后才认出他是耶稣。

只有当我们到天堂时,可以认识人们真正的面目,因为那时已除去今生罪恶的限制。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看得到耶稣真正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看,仿佛隔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但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当然,耶稣在世生活并没有罪或受罪的限制,但他的荣耀却在他谦虚的境况中被遮蔽。而在天堂,将要公开显示给他的子民看。约翰在拔摩岛上看见耶稣的时候,并不是透过朦胧的玻璃来看,而是真真实实的看到。在地上曾受人蔑视、遭人反对的耶稣,在天上我们将看到他的真实和无上的荣耀。对约翰来说,能看到他是一件多么值得安慰的事。看到荣耀的基督之后,至于谁是罗马君王、君王的政策如何,都无关紧要了。当任何一个人看到真实的基督,罗马的帝王就再也算不得什么了,只有耶稣基督才包括一切。如果你在基督里面,万事都互相效力,叫你得着益处,就用不着理会象罗马皇帝多米田那种邪恶的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了。── 魏司道《启示录研究》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