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出埃及记第卅二章

 

Ⅳ 悖逆和更新(三十二~四十)

{\Section:TopicID=238}A 悖逆和赎罪(三十二1~三十三23

  以下经文栩栩如生,显出摩西的属灵经历其他人并没有分享。亚伦也一败涂地,但他不像摩西,既没有经历过作牧羊人时西乃山的异象,也没有在埃及受过独特训练。能和摩西同心的只有约书亚,此外利未支派也在较低的程度上支持他。然而我们也不必太过责难以色列人了;他们半生为奴,如今蒙神释放,依旧免不了奴隶心态。保罗在加拉太书五章1节对基督徒也作出了同样的埋怨。实际上保罗的措词,似乎也有不少是来自旧约对以色列人犯罪之形容的。以色列人的史迹所以这么适宜作为我们的鉴戒,正是因为彼此在每件事上,都是如此的相像(参林前十)。

  记述迅速说到神的忿怒和摩西无私的代求。亚伦无力的推搪显出他既害怕弟弟,又畏惧后果。打碎了的石版代表毁坏了的盟约。神的审判藉着利未支派的刀剑临到百姓;利未人也因为看重神过于亲属朋友,得到祭司位分作为赏赐。第三十二章以另一个高贵的哀求作结,摩西求神饶恕以色列,即使自己被弃也在所不计。接下来的一章显出这种罪行无可避免的后果是神远离以色列,会幕的所在地就象征了这一点。从这章经文又可看见摩西怎样渴慕亲近神,神又怎样应允他的祷告。

{\Section:TopicID=239}三十二16. 以色列的罪

  1. 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性急是以色列这次犯罪的根源。他们无法再等了。摩西去了哪儿?他们不能没有看得见的神。复数的动词证明了:这里的字不能当为常见的“君尊复数”(plural of majesty),不可以解作是指耶和华神;这字一定得译作“众神”。姑勿论亚伦怎样想,以色列人当时心中根本就没有耶和华。高等的无偶像崇拜甚至一神信仰,他们都自觉不宜。后世以色列怎样想要以人为君,不要看不见的神作王(撒上八48),当时的以色列人也怎样想和别国一样,要个“有头有脸”的神。他们最不愿意的,就是因为和神建立了新关系,而想与众不同;但这正是神的目的(出十九56)。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这句话故意显出奴隶粗俗的语气。救赎在他们眼中并不是耶和华的功劳,而是摩西的所为而已。

  2. 金环,大抵是埃及夺来之物(出十二36)。历史记载日后以色列男子有别于米甸的远亲,并不佩戴金子作为妆饰(士八24)。然而依照创世记三十五章4节,雅各时代的人都有佩戴这种耳环,而出埃及记十一章2节谈到首饰时,男女皆有论及。出埃及记三十三章46节将以色列对首饰的禁忌,溯源于这次的罪。因此在较早的时期,以色列的男子大概经常佩戴这种饰物。有人觉得金像若是完全以耳环铸成,体积必然不大。其实偶像的规模得视乎以色列人的数目、耳环的大小重量(往往颇为可观,如今日印度人的耳环),以及如下所言,偶像本身的结构。基甸也收集了从以色列仇敌夺来的耳环,制造了一个偶像(士八2427的“以弗得”)。

  4. 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作成。本节的措词显然表示他们用黄金铸成实心的毛坯,然后用人手加工刻出细部。另一个可能是偶像有木制骨架,外面裹以金叶(参出三十七12)。本章20节的“焚烧”支持第二个看法,但鉴于同节“磨得粉碎”一语,第一个看法可能性仍是较高。如此“焚烧”的意思便是“在火中烧镕”了(即不是像金匠般放在坩埚中烧镕)。稍为修正“用雕刻的器具作成”的元音,可以读作“倒在模中铸成”;这读法比挪士的“放在袋中绑起”为佳(海厄特)。

  将希伯来文 egel 一字译作牛犊并不很好。这字所指的是年轻力壮的公牛,圣经甚至曾经用以形容三岁大的牛(创十五9)。摩押王伊矶伦(eglon)之名与此字同源,显然和“约翰牛”(John Bull,即典型的英国人)一样是个别号。这像不可能是模仿埃及圣牛亚皮斯(Apis)造成的,因为亚皮斯崇拜的对象不是偶像,而是天生有某种特殊斑纹,被视作牛神不断化身的普通公牛。埃及女神哈妥尔(Hathor)没错是以母牛为代表,但性别不对。尽管有人将在约柜基路伯之上设立宝座,眼不能见的耶和华(出二十五22),与宝座在牛背之上,看不见的亚兰风暴之神哈达(Hadad)相比较,这像也不可能是哈达的公牛。这群昔日为奴的悖逆者只是反对无偶像宗教,这些细微之处是超乎他们理解的。依照拉斯珊拉故事集(Ras Shamra cycle of tales, Baal I.v.18),这偶像较有可能是巴力化身而成的公牛。虽然后世迦南人所描绘的巴力不是公牛,而是手执雷电的战士,流浪旷野的以色列却可能因为文化远比迦南低等落后,反而保存了较早期的传统。从迦南人的巴力崇拜到今日印度南部的民间印度教,凡是有畜牧者“生殖崇拜”倾向的宗教,都是以公牛作为力量以及生殖能力的神圣象征。以色列可能早在寄居埃及时,已经受到这些祭神仪式以及偶像等物的污染了。虽然在西乃山受到严厉警告,此时却故态复萌。考古数据显示巴力崇拜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十分普及;崇拜巴力的,肯定包括了某些居于当地的闪族人。

  部分学者认为亚伦的行为,证明当时以色列的崇拜依然容许偶像,这其实是完全误解了经文重点。“十言”将以色列的祭礼规定为无偶像崇拜(出二十4),是无庸置疑的。摩西激烈的反应(19节),士师时代以色列人故址的考古证据,都一再证实这法令的颁布是历史事实。使用任何形像作为神的象征都会导致误解(出二十23),用牛代表神,更不能接受。而且经文似乎显示他们将这“新神”称为耶和华,如此更是亵渎神了。再者第6节的形容,似乎也是迦南巴力崇拜中的各种放荡行为(参民二十五19)。以色列在得到这么高超的启示之后,堕落得如此迅速而彻底,似乎难以想象;实际上今日的基督徒,往往也好不了多少。

  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众神。本节的动词和第1节一样,证实了将“神”字译作众数(RSV)是惟一合乎文法的翻译(和合本作“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但中文并无单复数之分)。作者运用众数可能是以嘲弄的方式,表示引进偶像必然导致多神宗教(牛可以造像,别的动物为何不行?)。他亦可能藉此指出以色列现时的所为,类似后来在耶罗波安领导下的行径(王上十二28)。耶罗波安的崇拜呼召和本节用词一样并不偶然25。以复数形容耶罗波安的两个金牛犊无论是多么适切,摩西时拜祭偶像的人怎会将一个偶像形容为“众神”,却不可索解。无论如何本节总是模仿出埃及记二十章2节作出的信仰“宣言”。然而即使在犯罪之时,以色列所信的仍是历史性的宗教,和迦南的巴力生殖崇拜截然不同。即使在寻求假神之时,以色列所追寻的依然是施展大能的神。

  5. 筑坛。他们当时仍然未有可供献祭的坛。这坛大概是亚伦用泥土或石块简单地砌成的(出二十2425)。由此可以看出此次事件并非偶发,而是有像、有坛、有祭司、有节期、有组织的祭礼。向耶和华守节,亚伦是否视这时以色列在西乃山“守节”或“朝圣”(出三12,五1)为神对摩西应许的实现?还是他不过泛指任何一个节期?推测当时的季节有没有特殊意义,也是个有趣的题目。后世的犹太人相信律法的赐与和七七节(即初熟果子节,新约称五旬节)有关,因此亚伦的节期可能是个狂野的农业节日。如此便能解释为什么同时发生了跳舞和淫荡的事,不过行为放纵较有可能在秋季的葡萄收成节期(收藏节,即住棚节)发生。部分学者赞赏亚伦,认为他将这充满巴力崇拜色彩的节日并归耶和华,是勇敢地尝试以耶和华信仰“遏制”这次的背道26。然而出埃及记从来没有将任何功劳归给亚伦,说他有这种深刻的神学动机(2224节)。再者最大的罪行正是将耶和华与巴力认同,公开叛教归向巴力为害虽大,仍然及不上这种“混合宗教”。

  6. 燔祭和平安祭。拉斯珊拉文献的记载证明了巴力崇拜和耶和华崇拜的礼拜仪式,并没有什么外表上的分别。日后的先知经常谴责以色列的祭礼,就是因为它失去了属灵实质(赛一1020)和道德要求。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在献过平安祭后吃喝,骤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译作玩耍的希伯来动词有“调情”的含义(参创二十六8),故此这些大概是狂饮的纵欲大会。本节形容的行径对巴力崇拜者来说有宗教上的重要性,并没有不道德的用意;但耶和华的看法就不同了。对于借着“十言”的道德要求表达祂本性的耶和华来说,这种崇拜是不能忍受的。不了解耶和华的圣洁,便不能解释摩西的反应为什么如此暴烈,以色列接着要受的审判为什么如此可怕。

{\Section:TopicID=240}三十二714. 摩西的祈祷

  7. 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本节变换所有格形容词(“我的百姓”成了“你的百姓”)是有用意的,神就好像是要和他们脱离关系一般。留意摩西11节的祈祷怎样将语气扭转。本节故意以“人情法”(anthropopathism)将神的感受拟人说出,使我们更易于明白。又请参看第14节注释。

  9. 硬着颈项的百姓。这句圣经惯用语是个来自农夫的喻象,形容不肯受人牵引的牛马。这句话用在不受纠正的以色列身上最是合适,可以译作“顽梗”。

  10. 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这话对摩西来说必然是个真实的试探(就如主耶稣所受试探不是假的一样),不然它就没有意义了。神对亚伯拉罕(创十二2)和雅各(创三十五11)的应许虽会实现,神的子民却不会称为“以色列人”,而将叫作“摩西人”。摩西要付的代价只是离弃作为牧者的呼召,容让以色列自生自灭。本节提醒摩西,他们遭弃绝是咎由自取,但真为牧者的,没有一人做得出这种事来。因此摩西为他们代祷(1113节,又在3132节接续),他的话令人联想亚伯拉罕的祈祷(创十八2233)。

  11. 你的百姓。摩西诉诸神自己选择和以色列建立的关系,以及祂已为他们所行的一切作为;接着指出神必须维护自己的名誉(12节);最后又诉诸对神列祖的伟大应许(13节)。第三点最为重要,它和燃烧的荆棘一样,把新名耶和华与列祖对神的称号和神对列祖的应许联系起来。出埃及的拯救作为与神为亚伯拉罕所作的事,发生了直接的连带关系。简言之,这祷文诉之于神本性的不变,又向祂已经启示的旨意作出信任的宣言。即使新约时代的祈祷也不能比它优胜。不过我们在基督里,却能更深切地认识神的本性和旨意,可以在更有确据、更有把握的情况下作出祈求。

  14. 耶和华后悔,拟人法(anthropomorphism)是将神的作为,以模拟方式从人类观点加以表达;这句话是另一例子(严格一点来说,本节所用的其实是“人情法”,anthropopathism)。这不是说神改变了主意,更不是说祂对意图要做之事表示懊悔。用圣经语言来说,这句话是指神鉴于某种新出现的因素而重新制定行事方针,有异于原先表示之可能性;并且这新因素往往亦是上下文中有所提及的。圣经明证神的应许和警告,始终是以人的响应作为条件;以西结书三十三章1316节将这一点表达得最是清楚。以为摩西的祈祷改变了神为以色列所定的旨意是不对的,他这样做其实是执行了神的旨意。摩西在这瞬间分享了神的心意和爱旨;穷他一生,和神最是相像,就在此时。

{\Section:TopicID=241}三十二1529. 后果

  本段记载了石版破碎(不单是愤怒的表现,更有礼仪上的重要性)、偶像被毁、以色列遭惩罚、利未“就任”为祭司支派等事件。

  15. 这面那面都有字。圣经只是在此记载并且强调这细节。挪士坚持在古代世界的石碑(希腊:stelai)中,这种情况极之罕见;本节因此是个很有意思的早期传统。石块通常是一面空白、一面刻字的,然而书写用的小型石版却甚少受此限制,本节大概是指这种石版。

  18. 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本段句子自有韵律,是早期诗歌的一部分。西弗斯(Sievers)相信全套五经原本都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彷佛拉斯珊拉故事集)。虽然这套理论今日已经没有几位学者接受了,但某些诗歌片段仍可在五经找到。本段可能和民数记二十一章1415节一样,来自已经失传的《耶和华的战记》(另参民二十一2730)。

  19. 跳舞,可能是“跳舞的乐队”27。本节大概描述某种宗教仪式,崇拜者在偶像和祭坛前面心醉神迷的转动,彷佛大卫在约柜面前跳舞(撒下六14)。出埃及记十五章20节亦记载米利暗领导类似的舞蹈,庆祝耶和华得胜。然而本节描述公牛崇拜,故此可能含有纵欲的成分。参较第25节中“放肆”一词,这字肯定有道德上和宗教上的寓意。不道德的行径随拜偶像而来(罗一2425)。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摩西打碎石版,表示盟约不再有效(他可能是代神执行,但圣经没有明言)。以色列违背条款,盟约宣告无效。

  20. 用火焚烧,磨得粉碎。约西亚对伯特利祭坛(和牛犊?)的处理,可以和本节相比较(王下二十三15)。这样对待金牛犊有象征性的效用,是驳斥它是领以色列出埃及之神的说法(这是崇拜者的宣称,出三十二4)。再者盟约条款亦指定要如此处置迦南地的神祇(出二十三24)。最后将金屑洒在从山上流下,以色列人必须饮用的河水中,令人联想到给嫌疑不贞之妻子喝的“苦水”(民五1822)。以色列既是不忠于属天“丈夫”耶和华,便必然要受咒诅(35节;参民五27)。

  2124. 这几节记载摩西严厉谴责哥哥,和亚伦荒谬托辞的经文,可能也有些灰暗的幽默感。亚伦和亚当一样(创三12)将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他对以色列的形容(22节)一点也没有错,但这并不能够开脱他在崇拜牛犊仪式中担任“祭司”的责任(出三十二5)。

  24. 这牛犊便出来了。这句话的用意似乎是声称偶像是神迹产生,不是人手造成的。匠人膜拜己手所造之物无稽之至,圣经一再引为笑柄(如:赛四十四920)。亚伦可能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试图以这种蹩脚借口来避免同样的错误。古代世界不时有自然(非人工造成)对象,因为好像有人兽的形状而受人敬拜。例如圣经也有记载,以弗所亚底米庙所供奉的陨石(徒十九35),但亚伦却没理由说这金牛是例外。此外,本节亦可能是近东礼仪的客套说法,亚伦用最隐诲的言词,承认制造偶像。

  26. 凡属耶和华的,希伯来文直译作“谁是支持耶和华的?”摩西大抵是呼召所有没有转向拜祭牛犊、继续效忠无偶像的耶和华、接受祂严格道德要求的人。如此,这些人反对新宗教有两个理由。虽然摩西手拿两块石版下山(出三十二15)以前,三十二章1节的“大反叛”已经开始,以色列人早知神在石版上表达的要求,却是很明显的事。亚伦和百姓都不能推说不知道神的律法中有这两条命令。实际上二十四章38节证明,这些法令或类似材料已经以口头(二十四3)和书面(出二十四4)两种形式颁布,作为立约的根据。然而领受石版的庄重仪式,二十四章12节虽有暗示,却未在当时发生。因为除非经文不依时序,石版要到三十一章18节才赐与摩西。

  利未的子孙。利未支派当然是摩西本族。有人认为摩西虽然在山顶逗留了一段长时期,这关系使得他们一直忠于摩西(与耶和华)。这说法若是对的话,比他们更加亲密的亚伦就没有受到同样影响了。亚伦一家虽然蒙神拣选(出二十八1),圣经却没有证据证明利未全支派当时已有祭司身分。

  27. 他的弟兄弟兄和惯常一样,是“以色列同胞”的意思;由于上一节说利未全族都听从了摩西的呼召,所指的不太可能是“本支派的同胞”。同样的大原则基督也说过,但在应用上却大异其趣。肉体上或自然的关系,没有一个能比基督和信徒之间的关系亲密(太十二4650)。忠爱基督是我们的首要责任,即使在最有希望得到和谐、了解的人际关系中造成了分争,也在所不惜。

  28. 三千,人数不多,证实了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可靠性。这些人或许是祭偶者的头目,但更有可能不过是碰巧在敬拜时,在替神行道的利未人杀入营中之时,不幸首当其冲的人。他们未必比其他的人邪恶,根据路加福音十三章15节,这种“有限度的审判”是神的恩典,对其他人有警诫的作用。

  29. 你们要自洁,直译是“你们要使手充满”。在希伯来文是命令式,RSV 依古译本翻作叙述式“你们已使自己就职了”。他们的作为和以后在迦南的屠杀,同样都属圣战(herem)。圣战的死者被视为献给神的祭物,在本段中,他们更是将利未人分别为圣事奉神看为“就职之祭”(参出二十九)。得以事奉神大抵就是节末所说的。圣经又记载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同样为耶和华大发热心(民二十五1013),因而得到类似的奖赏:他和后裔获得“永远当祭司职任的约”。我们必须了解取得赏赐的不独是复仇行动本身,更是专心跟从神(书十四8),重视与神的关系过于重视其他一切关系的心态(申三十三9),以及利未人和非尼哈以耶和华的忌邪为心的事实(民二十五11)。他们和诗篇一三九篇的作者皆以神的利益为己任(诗一三九21)。他们有神的心思,以色列公开对神不忠的时候,也就不会以为是无关重要(出十九5)。至于“使手充满”(即“就职”或“授任”)一词的来源,可参看海厄特的讨论(及二十九9注译{\LinkToBook:TopicID=226,Name= 二十九19. 洗身和膏立})。

{\Section:TopicID=242}三十二3035. 代罪和代求

  30. 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摩西希望能够“遮盖”(字根和二十九36的相同)百姓的罪。肉身死亡是律法一再作出的警告(如:二十八43),摩西相信他们要受这刑罚,想要拯救他们。

  32. 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这句话在旧约的意思通常是死罪可免,但仍需受到较轻的管教(参撒下十二13大卫的情形)。然而耶和华若不饶恕,摩西便自愿代死(参较罗九3的保罗),或与百姓同死。他再次拒绝了三十二章10节的诱惑。你的册,圣经其他地方称为“生命册”(诗六十九28;赛四3),比喻“世上一切的活人”,同时亦表达了所有人生死都是由神掌管的真理。这词的原意大概来自民数记一章等人口调查的纪录(参结十三9),神子民的名录或可称为“神的册”。新约将这概念灵意化,意指所有进入永生或将进永生之人的名录(腓四3;启三5)。五经经常将神仆摩西描绘为“受苦的仆人”(出十四31,但没有明言),就此而言他可说是基督的预表。忠心牧者必须忍受的,他都忍受过了,这一切苦难更将集中在那位“好牧人”的身上(约十11)。

  33. 谁得罪我,我就……涂抹谁的名。这句话回绝了摩西的请求。若不如是,神便违反了直接负责和以受苦作为刑罚,这两个旧约一贯教导的模式。很多人以为耶利米和以西结时代才有一人犯罪一人当的想法,其实早在此时,圣经已有教训这信念了。代受苦难的概念要等到约伯、耶利米,以及以赛亚书四十二至五十三章“受苦仆人”的例子中,才有更重大的应验。

  34. 我必追讨他们的罪。依照传统说法,这一代的人全部死在旷野(申一35)。神并不是任意妄为,以色列一再显出他们完全没有信心与顺服,这两个讨神喜悦的必备条件(来十一6),这次事件也不是第一宗的案例(参出十四12)。若是存着这种态度进入迦南,他们根本就没有足以胜过迦南人的信心,因此进入迦南对他们来说是毫无益处。神容让他们留在旷野可说是豁免了他们,正如昔日不领他们走非利士地的道路一样(出十三17)。以色列人祭拜金牛犊并不是“一反常态”,反之,这样做正是显出了他们本性难移;有机会时他们更会一犯再犯。

  35. 耶和华差遣瘟疫(和合本作“耶和华杀百姓”),大概是指五经常见的那种立时而短暂的惩罚(如:民十一33)。然而本节亦可能遥指以后整代人要受的刑罚。──《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