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九章
vii. 耶户的革命(九1~十36)
耶户乃是一位军队将领(九5),受先知以利沙及作者的认可,因为他热心铲除以色列中的巴力崇拜,一手结束暗利王朝及亚哈家。这些记录由头到尾都一致地强调一个重点,亦即这是以利亚及以利沙预言的应验。因此作者(并非编者)自然会将一些摘要(九14~15)及批注(九29)插入历史细节当中,这些历史细节可由先知或其他数据源取得。整体而言,这段叙事也抗议暗利家支持的王朝(迦南的)原则,废弃神赐恩典的理想君王模式,那是作者盼望耶户可以恢复的。因此作者想要重述亚哈家及亚哈之妻(她是加倍的邪恶,对神的子民带来致命的伤害)的下场。此时的政治背景包括亚述在撒缦以色三世于主前八四一年入侵约但河东及迦密山(Baal-ra~si),对以色列构成的压力,耶户也在此压力之下臣服。在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主前745~727年)的带领下,亚述人一直维持对腓尼基人严紧的控制322。
a. 耶户被膏立为王(九1~13)
(1)以利沙遣徒膏耶户(九1~3)
以利沙差派一位先知的门徒(参:王上二十35)去实行以利亚交托给他膏抹耶户的使命(王上十九16)。根据犹太传统(Seder Olam),这位奉差往国外去的未具名少年先知便是约拿(王下十四25)。显然耶户是有野心的人,同时也不满于当时政权及及其苛征重赋。然而,他是神的器皿,要用暗利王朝赖以起家的军队来结束此王朝。
耶户是北国(以色列)列王中惟一被膏者,可能是要指示他应效法大卫而行。扫罗(撒上九16,十1)及大卫被撒母耳膏立,是为了要彰显神的灵是他们赖以达成任务所需之能力来源(撒上十六12~13);所罗门被大祭司撒督及先知拿单(王上一45)膏立也是如此。这种膏抹乃象征性质,可能只有希伯来人才有此风俗(王上一34)323。
这种旅途用的瓶(希伯来文 pak)乃与撒母耳所用的同一种(撒上十1)。耶户之名意为“耶和华是(真实)惟一的”,可能原已倾向敬拜耶和华神。根据亚述人在主前八四一年的记录,他们称他为“暗利之子 Yaua”(撒缦以色三世的黑石碑作 Ya-u!-a mar Humri)324,视他为撒玛利亚另一位合法君王。后来的先知却甚鄙视他(何一4)。宁示的儿子约沙法加入其父之名以免与犹大王约沙法(亚撒之子)混淆。“众兄弟”可能应为同僚(和合、NIV)、“同伴”(RSV)或仅指有关的弟兄同僚(REB)。内屋(吕译)可保持隐密,直到耶户自己择期公开为止325。他需要逃跑,因为不知道军队中拥护约兰者会有何反应。
(2)少年先知达成任务(九4~10)
此任务的使者是“一位少年,少年的先知”(MT),大部分的英文译本(及 LXX)均省略其中一个“少年”,其意应当不是指“一位非常年轻的人”,而是指先知的助手(Vulg.,参:王下十九6),因为此词乃指很广泛的年龄范围,由年轻的助手到成年的押沙龙(撒下十四21,十八5)均在内。他看见众军长“坐”(希伯来文)在一起(NIV、JB)开会(RSV、现中),这是一种解释。当膏抹完毕后,先知(有些解经家认为是后来的编者)详述神谕(7~10节,参3节)以解释耶户之使命为何。耶户应当已然知道亚哈的下场(25~26节;王上二十一21~24)。亚哈家除了会灭亡外,还会遭受申命记所规定残杀神仆人会招致的刑罚(申三十二43)。列王纪惟有此处强调耶和华是报仇的神,祂使用耶户作为报血仇的使者(参:创四24;启六10)。这概念在大卫生平中非常明显(撒下四8,二十二48;参:诗九12,七十九10)。死于耶洗别手下的包括拿伯及其众子,还有许多先知(王上十八4,十九10),俄巴底只救出了一百位(王上十八13)。耶户的责任是贯彻实施此任务,一如耶罗波安(王上十四10)及巴沙(王上十六3、11~12)全家的遭遇一样。
王权通常带来政治及宗教上的腐败,随之而来的便是神的审判(参:撒上八6~18;何十三11)。第10节应验了列王纪上十四11,十六4及二十一23。
(3)军队的反应(九11~13)
当耶户出来的时候,一位同伴问他说:“平安吗?”(MT)其意不仅止于一切无恙吗?(NIV)而带有“他是否与你达成协议(亚喀得文“要求平安”)?”之意。当他规避此问题时,同伴要求耶户实话实说(“这是假话”),因为他们不认识那人,也不知道他说 (AV,希伯来文 s!iho)什么。此字主要意指“默想”(王上十八27;诗一○四34,一一九97)或某种形式的祷告(诗六十四1;箴二十三29之“怨言”可作低声默想,参:AV之“含糊之词”)。
11. NIV作“他说什么”或“他有什么想法”(NEB),这种解释比“空言”或“闲言”(Montgormery)更好,后者往往带有视先知为疯子(现中、新译)、“失常”的意思。此字(m sugga')与忘形的行为有关,并非指精神失常或心理扰乱,而是一种病症(申二十八34),或像导致大卫被逐出亚吉王宫的表现(撒上二十一13~15),与真正先知的行为有所不同(耶二十九26;何九7),亚喀得文中同一字(segu)乃用于形容野兽及妇人,可能指暴怒的行为,亦即和平之反义字326。请见:第20节。
13. 军长们各将自己的衣服铺在他之下(NIV),宣告他为王。铺衣服之举带有承认、效忠、允诺支持的意思(参:太二十一8;路十九36中民众对基督的反应)。他们当时所在处不详,译为上层台阶一字(NIV,吕译:“全无装饰的台阶”,希伯来文 gerem)只出现于此处。希伯来文骨头的反身代名词“我的骨头”意指“我自己”。以此来看 gerem 这个字,可解释为台阶“本身”。此字很有可能是建筑用字,指楼梯平处中途到台阶处(Gray)或是有支持的上坡结构(参:亚喀得文 girnu。吹角(sopar)声〔一如所罗门(王上一34)、约阿施(王下十一14)加冕时一样〕乃为公开宣告及召集群众。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说“耶户作王了”,而非一般的欢呼“愿王万岁”,因为后者是公众一致认可时才会出现,例如:扫罗(撒上十24)、押沙龙(撒下十六16)、所罗门(王上一34、39)、约阿施(代下二十三11)及约西亚(王下十一12)。耶户的未来尚待定论。
b. 以色列及犹大王之死(九14~29)
若欲预防以色列王约兰召集人马,必须尽速采取行动。作者交代了当时的情况(14~15a节,有些英文译本放在括号内)。耶户宣告:“若你们有你们的命”或“灵魂”(MT 直译)可能意为“若你们是站在我这一边”(REB,参:Gray)或更好的翻译“若合你们的意思”(RSV)或“愿望”(NRSV)。若你们同意(NIV),不要让任何人(幸存者或叛徒)逃出城向约兰报信。耶户想出其不意,因此亲自坐车去探望正在耶斯列夏宫中养伤的约兰。约兰收到报告,知道耶户的队伍来临(17节,新译;“队伍”,希伯来文 sipa,译为“丰富”,申三十三19;结二十六10),便打发一个骑马的(rekeb,亚喀得文 rakbu,此词亦可用于指外交使者)去问“平安不平安?”当使者顺从耶户的呼召“你转来跟着我”(吕译)而变节时,约兰和亚哈谢改变心意,差第二个使者去,说:“平安”(19节,salom)?他们观察耶户驱车的方式,并非像疯子般“狂暴地”(AV)或狂放不羁地(这些都是有经验的战车长可能做到的),而是“甚猛”(希伯来文 msugga,见:11节;参:他尔根“迅速地”,约瑟夫“温柔地、稳定地”)。
约兰和亚哈谢见耶户不与使者谈判,便亲自出马去问(MT作“向……呼叫”)耶户说“平安吗?”(谈判),但耶户不留任何谈判余地,因为只要耶洗别的异教之风一日存在,他就一日不与他们相交(22节)。他们相会之处正是亚哈及耶洗别鱼肉拿伯的那块田间(26节)。神的子民绝对不能与偶像崇拜(“淫行”,对假神的敬拜)扯上任何关系,因为神要求祂的子民绝对的忠心,这排除了任何假崇拜的可能性,包括邪术、“怪异的魔法”(RSV),或占卜(耶二十七9)。根据神的约,这些都是应死的罪(申十三,十七2~7,十八10~12)。任何关系中若没有宗教的协议均没有平安的可能性。
24~25. 神曾预言亚哈家会被摧毁,现在借着祂的器皿耶户莽撞的作为而得成就。他是有经验的战士,现在故意瞄准以色列王约兰开弓。在此所用的字是弓箭手的专门用语:“开满了弓”(MT;参:亚喀得文 qasta mullu)亦即“用尽他的全力”拉弓(Rashi,RSV),毕甲是耶户战车上的(另一个较不可能的解释是亚哈谢车上)的第三人(希伯来文salis,指非驾车者,或只是一位军长,但是是王的助手;参:王下七2)。有可能毕甲乃驱驰自己的战车在旁同行327。
26. 因此他的作为是特意要应验以利亚的预言(王上二十一18~24)。
27~28. 亚哈谢之死记录在此,远比一般的结束公式更详细,与以色列王驾崩的长篇叙述相称,显示作者的手法灵活。亚哈谢本想逃去犹大,却被迫转往米吉多。
Beth Haggan(27节;意为“园亭”,和合、NIV 边注:“园亭之路”)可能与耶斯列的王宫花园有关(王上二十一),但大多数的解经家视之为隐干宁(书十九21,二十一29),为现代的 Jenin,位于耶斯列以南十一公里处。上到姑珥的路(“上坡到”,RSV;“上到靠近的山谷”,REB)则是今日靠近 Tannach 通往 Gurra 的路(Aharoni,p.169)。很有可能耶户杀得性起,超越了他整肃亚哈家的界限,殃及犹大国,因此后来受到咒诅(何一4)。然而后来亚哈谢的被杀却被视为是神公义的审判(十一16;参八18、26)。
29. 此节经文绝不可能是后来的编者所“修正的日期”,乃是将犹大历与以色列历相对照,显示亚哈谢的统治乃在约兰第十一至十二年之间(参:Ⅵ A “前言公式” 4.)。
c. 耶洗别被杀(九30~37)
此事件被纳入是为了要显明以利亚的预言完全应验(王上二十一23),并彰显她的恶行及她为以色列带来灾难性影响的下场。
30. 用锑(希伯来文 puk;阿拉伯文为 qhl)来画眼(和合译作“擦粉”),乃为了加深眼圈轮廓,使之看来有放大的果效。她此举未必是要卖弄风情,她的问话:“平安么?”也可能并非是讽刺性的,而是真诚的问话(见:上述17~22节)。她的话可能带有想达成某种协议的目的。若果如此,则她所提及的心利便不是那位短命的篡位者(王上十六18~20),否则那将是最不明智的问题。她的要求正是如此,可能带有“英雄”(乌加列文为 dmr)之双关语。从窗户里往外观看不一定表示她如妓女般无耻的样子,那是出土于撒玛利亚及宁录的象牙上所雕刻的庙妓的情景,可能不是此处的意义。
32. 希伯来文的“谁是与我一起的,谁?”可以解释其意为“你是谁?下来与我一起”(希腊文)或“谁是站在我这一边的?”他呼求帮助,有几个“官员”(参:王上二十二9,现中;希伯来文 saris)响应,“富贵”不一定是指作宫帏侍从的太监(和合与英文译本)。
33. 耶洗别被扔下来后,耶户用自己所骑的马来践踏她致死,后来狗将她部分的残骸吃了。
36~37. 耶户显然在三思后决定埋葬她,因为当时的人相信未葬之尸及不受尊重的回忆乃为凶兆,是极大的侮辱。我们无法确定此时的耽延是否因为他要与当地的人开会(吃了喝了,34节)以致延迟(Gray)。──《丁道尔圣经注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