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书第廿三章

 

光明的前途(廿三18

在这里我们有一段由三个简单片段合成的段落,在廿一和廿二章黑暗的背景中响起希望之音。

第一篇(14节)是关于坏的和好的‘牧人’;‘牧人’在这里的意思,如同这卷书别处的一样(例如二8,三15),是古代世界对君王或统治者其中一个传统的称号。那些无责任感的统治者的政策已引致,或正引致国家遭灾祸。他们被描述为牧人,但他们的‘牧养’(标准修订本作‘照顾’)结果是赶散和残害羊群。这段经文巧妙地利用paqad这希伯来字的不同意义,宣布对这样的牧人之审判:‘你们……没有看顾(attended)他们,我必讨〔attend〕你们这行恶的罪,这是耶和华说的’(2节)。同一个希伯来字又再在第四节译作‘也不缺少一个’的短句中出现。与这样坏的牧人有显著差异的是 神自己,这个牧人必招聚祂那些被赶散的羊群归回安全的羊圈中,在那里牠们会再生养众多(3节)。在那里有 神设立的牧人,就是那些忠心的王,他们有一天会成就所有对那一个王的希望和期盼,而那些希望是那样无情地被那些像约雅敬的王破碎的。你若想看看有关这些希望的清晰陈述,请阅诗篇七十二篇。同一个牧人的主题在以西结书卅四章一至廿四节亦有详尽的探讨。它也包含在耶稣的声称中:要作‘好牧人’(参约十11)。

第二篇(56节)的引子是一句出现于旧约许多论及将来之异象的开端时的短句:‘看哪,日子将到……’(比较十六14)。它更直接论到大卫王的家庭在犹大国生活时的地位。它的焦点在一个‘公义的苗裔’,或更佳的译法为‘一个真正的苗裔’身上(比较亚三8,六12)。这是对将来一天有大卫家一个合法后裔出现的希望,他会能干地施行统治,保证他的子民有和平和安全,而且有概括在‘公平’和‘公义’中公正的社会秩序。但这些字眼却对独立犹大王国之末代君王西底家带有一种尖刻的讽刺。他的原名叫玛探雅;他所取的王号为西底家(Zedekiah),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义’或‘耶和华是我的辩白’。这是一个表达对 神有信赖之心的名字,是西底家否定几乎一切他所作的事的信心。西底家若没有依他的名字所象征的信心和期望而生活的话,有一天这样的一位王就要来,就是正确地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或我们之‘辩白’的王。

第三篇(78节),我们在这卷书十六章十四至十五节已经见过这些话。请参该注解──黑暗中之光{\LinkToBook:TopicID=163,Name=黑暗中之光(十六14-21}

这三段经文,或其中任何一段,是否来自耶利米;或者是否都是后加的,而且假设被掳于巴比伦的事发生在先,这些问题引起很多讨论。按一种意义而言,这是无关宏旨的。它们都论到一种不得不向前瞻望的信心。这种信心植根于过去,植根于过去的 神,植根于‘那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来……的耶和华’(第7节),植根于那位曾赐百姓一位王统治他们的 神。但这一位属于过去的 神,除非祂也是现在和未来的 神,否则便不过是一种虔敬的记忆。像耶利米的先知们在昔日那些黑暗和具威胁性的事件中,探索 神在审判中的临在,但他们不能到此止步。 神最后的话决不会只是审判或灾祸,将来必须再带来拯救和希望。文中对大卫家的王的写照,就是他会真正牧养他的羊群,决不会成为一个放纵的暴君或懦弱、优柔寡断的君王,不知要相信些甚么。在 神自己看为合适的时候,一位真正的王必会出现。

在这样的信心中有一种不能抑制的乐观,这种乐观清晰地呈现于近代一首以基督徒角度撰写的赞美诗的歌词中:

祂已复活回到活人之地;
就是我们定意杀掉的那位,
祂如今正站在我们中间,
赦免我们所犯的一切罪过。
祂呼唤我们分享祂的复活,
命我们抛弃过去的坟墓;
祂赐给我们现在及未来,
一个宽敞而又广大的世界。

这首赞美诗然后又注视到世上的毁灭、邪恶、憎恨,和不义,然而敢于肯定:

但是从憎恨的灰烬之中,
新的生命将要崛起,一切将会美好。
卡安(Frederik Herman Kaan

‘论到那些先知’的注解

在廿三章九至四十节的资料,是一个上佳的例子,显示一位后世的编辑如何将可能于不同场合发表的言论搜集在一起,因为它们都论到一个共同的题目。有多少言论源自耶利米;有多少反映那些后世之编辑的见解;有多少数据是诗,有多少数据是散文,尤其是从廿三节来看;我们要怎样解释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经文之间重大的差异:这些问题都能引起无止境的讨论。不管我们如何解答(这数据用以表达长久困惑以色列百姓的难题),那难题在耶利米工作时已达至白热化阶段,而且从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怎样知道真假先知之间的区别呢?(参不忠奇案Ⅱ{\LinkToBook:TopicID=118,Name=不忠奇案(Ⅱ)(二1-13)(續)}之(三)先知)假如两个先知站在你面前,都自信地说,‘耶和华如此说……’并传讲互相矛盾的信息,你信哪一个呢?若你跟耶利米一样是先知,确信你自己有适切的话对百姓讲;但你却发现自己是单人匹马的少数派,而其他先知则推翻你努力要说的一切,你又怎能肯定自己没有接收了错误的信息呢?正如我们已经看见的,耶利米自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参隐伏的疑惑与有把握的信心{\LinkToBook:TopicID=174,Name=隱伏的疑惑與有把握的信心(二十7-13}及以下的注解)。今天在教会内不同的团体都满怀热情设法使我们相信他们,而且惟独他们有来自 神的答案,去解答教会和社会的问题,处理这景况谈何容易。

 

奸淫的意义(廿三915

两段本来是独立的经文,(a)九至十二节,和(b)十三至十五节,在这里被并排一起。每一段都包含一个控诉,接着便述说即将来临的审判;两段都集中以奸淫为主题──‘地满了行淫的人’(第10节),甚至先知都‘行奸淫’(第14节)。

(一)第一段经文以其中一种典型的感情抒发方式开始,耶利米藉此显示他内心的感受(比较四19):‘我心在我里面忧伤’。这并不是指耶利米伤心或为他自己感到难过,而是说他甚为震惊,几乎疯狂,像一个喝了太多酒的人一样,他在竭力将他对圣洁之 神的信仰及他所见周遭发生的一切协调起来。百姓因参与敬拜当地那些主管丰饶的神明(关于‘奸淫’的意义,参三611的注解──有些人总是学不会{\LinkToBook:TopicID=123,Name=有些人總是學不會(三6-11}),就放弃了他们对耶和华的忠顺了。他们若希望藉此保证有肥沃和繁茂的土地,他们便大错特错了。他们所眺望到的是干透而且枯萎了的景色,这是一种以‘邪恶’为特色之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而百姓亦信靠那些显然是‘不正’(第10节)之事。

耶和华的一句话闯进先知混乱的思想中,他将所发生的事归咎于那些宗教领袖,‘连先知,带祭司’(比较二8),只有用‘目中无神’来描述他们才适合,因为他们竟然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推动异教仪式和习俗。很明显,约西亚在耶路撒冷洁净并改革敬拜的尝试是短暂的。因这个国家已陷入愈来愈深的政治危机之中,它在暴风雨中准备泊进任何一个港口。你会在以西结书八章发现一幅类似的图画。那控诉是这样的:现在就是审判的时候。这是一道既暗且滑的斜坡,只会引致他们极为应得的悲惨结局。

(二)第二段(1315节)像三章六至十节一样,是要打破在犹大‘那事准不会临到我们’这心态的泡影,强调将要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要比那注定北国以色列的命运还要糟。这一次的对比适用于那些‘先知’身上。撒玛利亚的先知们犯了属于‘愚妄’和令人厌恶的罪。他们破坏了这个国家在宗教上对耶和华专一的忠诚,因此被指为假先知(参申十三13)。但耶路撒冷的先知采取的却是一种更加危险、更加诡诈的姿态。他们‘行奸淫,作事虚妄’(14节)。这是甚么意思呢?那可能是对背道的指责,类似那加于撒玛利亚众先知的指责,因为‘虚妄’(按字义是‘谎言’)可能是指神明巴力的另一种讽刺的说法。然而,我们可能更应给这处境中‘奸淫’一字一种严格的道德意义。

真先知之信息的中心,就是耶利米所了解的,乃是要人‘回转’(shuv)(关于这字的意义,参三15的注解──重圆可能么?{\LinkToBook:TopicID=122,Name=重圓可能麼?(三1-5})的召唤。但这里的先知们的信息则显然没有要人‘回转’的召唤。由他们自己所过的生活方式,与他们那些全没有激励人行善的宣讲中,都确证耶路撒冷的居民并不强于 神毁灭之所多玛和蛾摩拉这二城中的人民(参创十九)。由于他们疏于职守,故他们要为这个国家‘亵渎的事’(15节)负上责任;所以他们不能作 神的先知,因 神从未停止要求祂的子民行公义。 神的使者必须在他的生活和传讲的信息中反映他所声称奉其名发言之 神的本性。在耶路撒冷有许多先知说:‘耶和华如此说……耶和华如此说’,但耶利米相信他们的话是虚空的、是谎言,为了同样的理由,耶稣在马太福音七章廿一至廿三节强调说: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这就是那控诉,而且清楚指出对这些先知的审判,就是将茵蔯给他们吃和将苦胆水给他们喝(参九1522的注解──悲哀时刻{\LinkToBook:TopicID=146,Name=悲哀時刻(九12-22})。

非 神打发的先知(廿三1622

这一段经文一开始就回到我们在六章十四节和八章十一节已看过的控诉,提到有先知向百姓传扬使他们安心的信息,说平安(shalom),或‘一切都好’,一个鼓励他们相信‘必没有灾祸临到你们’(17节)的信息。他们从哪里得到这信息呢?

耶利米声称,不是得自 神;‘他们所说的异象(希伯来文是‘一个异象’),是出于自己的心’。他们对 神有他们自己的印象,牢固地铭记于他们的脑海中,也是他们的听众所欢迎的一个印象;这个印象是他们所传的信息的根源,并非源自其他东西(参十四13及以下各节的注解──真道与妄言{\LinkToBook:TopicID=157,Name=真道與妄言(11-16節)})。这种异象从未为他们带来片刻的不安,从未引致他们经历耶利米在第九节所说那种忧伤的经验。他们炫耀他们那些随遇而安之琐事,因为他们从未‘站在耶和华的会中’(18节)。

译作‘会’的那个字(sod),能指任何团体、任何聚会或一个团体提供的团契。同一个字用于十五章十七节,在那里耶利米抗议他没有坐在宴乐人的‘会’中。然而,‘耶和华的会’相对于旧约时代周围多神文化之诸神集会;这种聚会,由一位天帝担任主席,不时聚集,讨论重要的问题并作决定。尽管以色列确信独一的 神,他们仍会认为祂是统辖整个天上的议会(例如诗八十二;伯一;王上廿二19及以下)。在这种背景下,真先知被认为是有权得知在这神圣的高级议会中进行的事。把这隐喻换一个可爱的苏格兰人之说法表达,就是真先知是一位‘更接近’ 神的人。

那些地方是这样的先知从未到过的,否则他们对恶人讲的话就会不同,不是蒙 神的恩泽,乃是被 神忿怒的旋风扫除及摧毁(1920节;这几节经文在三十章廿三至廿四节又再出现,但它们在这里更加切合)。然而耶路撒冷大多数的人,受到这样的先知之鼓励,坚信他们正受 神的恩泽,这是一种不容易动摇的见解,正如耶利米亲身体验到的。他不幻想他们将会剎那间归正过来,这需费时日:‘末后的日子你们要全然明白’(20节)。只有在主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毁灭之后,耶利米早已说过的真理才深印在部分人的心中;在那时候,那些传平安的先知的信用才丧失。有时一些骇人的遭遇才能开启我们的眼睛,使我们明白 神早已设法向我们说的话。

这段经文末了的廿一、廿二节,明确地否定 神与这样的先知之间有任何关联。他们可能是太过热切要说预言罢了──‘他们竟自奔跑’,与我们‘匆匆付印’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 神并没有打发他们;否则他们所传的信息就会不同,就是发表挑战和改正的呼召,劝人离开恶道。让我们不要急于谴责这些先知或是那些听从他们的百姓,我们很少人不受试探,就是把我们所想听的与 神的旨意混淆一起。

谎言、梦境与 神的道(廿三2332

这段经文开头两节都可以用‘随传随到的 神?’作标题──连同一个问号!这两节似乎是回答人有时会问的问题: 神在哪里?这两节说,无所不在,在‘近处’,也在‘远处’。无人能在 神面前隐藏起来,由于祂临在宇宙的每一角落(参诗一三九)。也许这话是要警告那些假先知。你们可以用你们圆滑的话欺骗百姓,但你们必定会被质问。你们无论逃到哪里,你们都不能逃避 神,就是你们奉祂的名说谎的 神。

然而这可能还有更深的意义。在廿三节所着重的似乎强调 神不只是在近处的 神,而也是远处的 神。这岂不是给我们指明这些先知部分的困难所在吗?他们与 神的关系实在太随便了。他们把 神整齐地包起来像他们口袋中的手帕。他们把 神裁剪成他们自己所定的尺寸,因此他们与祂相处得无忧无虑,简直太轻易了。这里有一位听他们命令随传随到的 神!他们不再感受到 神之威严与伟大,由‘敬畏’一词传达给我们的一切情愫都已丧失。

南丁格尔在她生命中一段特别困难的时期,当接触的每一件事似乎都不如意时,她突然明白到她在祷告中曾告诉 神的,正是她期望祂要做的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牢记, 神不是我的私人秘书’。这是那些先知的部分难题么?他们是否太过确信他们有一条直达 神的热线,能向祂发号施令,完成他们期望祂所作的事么?耶利米与 神之关系困难重重,所以要付的代价更大,但亦因此而更真实。他一直经得起考验,不把充满天地之耶和华作他私人的秘书。

我们现在转过来更仔细察究这些先知所传的信息和他们为那信息所作的声明。这里对他们的指摘集中于两个字,就是‘谎言(假预言)’(2526节,32节)和‘梦’(第25节,2728节),当他们被指摘以‘幻梦’(32节)为预言时,这两个字是被结合起来。他们的‘谎言’或欺诈实际上是在于他们传扬的信息,那信息是与他们声称奉其名讲论之 神的性格完全不一致的。所以,这样的先知并不强于他们的祖先,这些祖先把对以色列 神的忠诚转移到迦南掌管生育丰收的神明身上。但他们怎样为他们的信息辩护呢?他们所声称的权威,是以那信息临到他们乃是藉着 神在以色列和别处对人说话的其中一个在传统上被认可的方式,就是藉着‘梦’──例如,请参创世记廿八章十至十七节雅各在伯特利的故事。当那些先知有了这样的梦,他们便把那些梦与那些不及他们幸运的无梦邻舍分享(27节)。我们对此要作怎样的解释呢?

(一)在这段经文中没有抨击这样的梦;但它强调藉着梦而来的信息并不保证那信息的真实性,也不保证它是从 神而来的。那些梦的内容可能不过是反映我们所称为做梦者下意识的思想和愿望而已。因此那些说‘我作了梦’的先知,他们所传的不过是‘他们自己心中的诡诈’(26节);以自己的思想充当 神的话。当这些先知说‘我作了梦’,我们没有必要假定他们毫不诚实。他们可能是在描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经验,但没有甚么特别类型的经验,不论是梦或一种非常感情化的改变经验,本身能保证那是从 神而来。

(二)我们发现这些先知中部分人所作的──接受从别的先知而来的信息──并没有甚么不对。这是我们大家获悉人生中一些最重要事情的方式,就是从别人那里得知。我们会基于别人的经验而接受某些事情是真的。我们若未经历过,就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在信心方面的经历。但别人对我们的教导,并且声称在他们的经验中某些事情是真的,那并不证明它们就是真的。我们必须要记取我们从别人所学习的东西,并在我们的经验中为自己寻出真理。只有这样做我们才确实发现甚么是‘糠郱’,只适合被抛弃;以及甚么是‘麦子’,每日生活的基本食物, 神给我们所有人的话(28节)。但我们怎能知道甚么才真是 神对我们说的话呢?廿九节用两种说法形容 神真确的话:它‘像火’,或如新英文译本(New English Bible)译的‘灼热如火’;它又‘像打碎盘石的大锤’。两种说法都论到具威胁性或挑战性的东西。我们若发现 神对我们所说的是容易受落的,纯是安慰和使人安心的话,那么我们便应问自己,这是否真是 神对我们讲的,就是先知所信的那位 神,祂的爱引向十字架的那位 神,还是只是我们心头所愿的 神。

耶和华的‘重担’(廿三3340

你可能发现这段经文读起来颇复杂。困难在于它是根据希伯来文massa这个字作出不同意义的双关语。它按字义来说是指‘重担’,是我们被迫要背负的东西,或按比喻的意义来说,指重大的责任。但它也用来表示先知的‘信息’,这信息他是要向 神负责的。因此在卅三节百姓问耶和华有甚么信息,他便率直地告诉他们‘你们就是’──你们就是耶和华要背负的‘重担’。至于那些先知和其他宗教从业员,他们虔敬地宣扬耶和华的‘信息’(一种‘有重担的’信息,假如有这样的一种信息的话!),耶和华将要替他们‘解除重担’──在卅九节‘我必全然忘记你们’这句话将一个跟massa呼应的动词翻译了出来。

整段经文对百姓,对先知都是一个挑战,挑战他们以极认真的态度负起他们的责任,否则便要自食其果。它要他们──和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说出毫无意义之宗教的陈腔滥调和虔敬的言辞。是的,我们应当问一问:‘耶和华今日对我们说甚么?’但答复不必来自那些似乎满口正确神圣字眼的人。而且那些发现自己已惯于运用这种话语的人,则决不可忘记这种话语所表示的严肃责任。――《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