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耶利米书第四十八章

 

三、论摩押(四十八147

四十八章全部是论摩押的预言,在引言(1节),有结语(47节下)。前半部为耶利米特有的信息,但后半部重复其他书卷。廿九至卅八节与以赛亚书十五、十六章相似;四十三至四十六节,可比较以赛亚书廿四章十七、十八节;民数记廿四章十七节;廿一章廿八、廿九节。一至廿八节必是原始的,为耶利米原有的信息。

论摩押,不仅在以赛亚书十五、十六章,在先知著作中,还有阿摩司书二章一至三节,西番雅书二章九节,以西结书廿五章八至十一节,耶利米书廿七章。此处可能将原有的数据,再加以补充与发挥,不是只重复别位先知的预言。362

摩押是以色列的世仇,自出埃及的时期开始。摩押与犹大一样,在迦基米施战役之后,归服巴比伦,那是在主前605年。在主前600598年,当约雅敬反叛时,摩押也遣兵来威胁犹大(王下廿四2)。照本书廿七章三节,摩押有意叛逆巴比伦,那是主前594年,但并无行动。在主前589587年犹大叛逆时,摩押并未参予。以色列与摩押的关系始终不好,不能合作,在早期这样,在以赛亚的日子也无改善,以后一直没有好转。摩押败亡是主前582年,尼布甲尼撒进军攻击摩押和亚扪,大概目的是来镇压叛乱。363同一年,犹大遭第三次掳掠(五十二30)。以后摩押受阿拉伯的侵犯,不再是一个独立国。四十八章的日期很可能是在那种情况之下。摩押先前受过审判,这审判再临到他们。364以赛亚书十五、十六章预言的,应验了第七世纪阿拉伯侵犯的事。

本章与其他经文参照,而确定背景与日期。第一节,参考四章十三节,应为主前605年。同时期为第三节(四6,六1),第九节(二15,四729)及十二节(十六16),有几节的日期可能在主前601600年,那是第三节(十四17),第六节(十七6),十四节(八8)。第十一节可能是主前587年。

自十八节起,主前605年在廿八节(四29),601600年在十八节(五10),十九节(六16),598597年在十八节上(十17,十三18),594年在卅九节上(二27),卅九节下(十七17,二十7)。

以上这种精细的分法是经过研究而得的,但那并未将本章内容分割为片断,只将内容反映不同的日期加以分析,说明信息是连续的。365

本章的语调甚多讥刺,在旧约先知著作中,论外邦的预言,常有这样的口吻,如那鸿书论亚述尼尼徽(鸿二6,三68131519),以赛亚书论巴比伦(赛四十六,四十七章),在本书论埃及(四十六781517)。通常所讥刺的是外邦神(赛四十六12;耶四十六15)、君王(四十六17),说他们的无能。又引述他们夸张的骄傲话(赛四十七7810;耶四十六8),预言他们的羞辱(鸿三5;赛四十七3)。

在这一章,他们的神明基抹要被掳去(7节),却没有像埃及的神(Apis中译词为“壮士”)那样被咒诅(四十六15),也没有像巴比伦的神彼勒与尼波受羞辱(赛四十六12)。摩押王没有被提及,摩押的军人却远游于巴比伦(参赛四十七7)。他们却过分自信安逸(11节)。摩押受辱是必然的(18节),成为笑柄(39节)。他们的哀恸是必会有的(342039节),他们必有多人逃难流浪(19284445节)。摩押敌挡耶和华(42节),耶和华必毁灭他们(123844节)。他们以前讥笑以色列(27节),现在他们自己被人讥笑了(26节)。他们的骄傲(2930节),日后必一无所有。

本章提起许多地名,也供给不少地理资料。有的已经考古发现可以确定,但有的确未能证实。

 

362 E.W. Nicholson, The Book of the Prophet Jeremiah Chapters 2852, 1975, 177.

363 Josephus, Antiquities, x.9,7.

364 W.F. Albright书评:R.H. Pfeiffer, "Introduction to the O.T."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61 1942, 119.

365 William L. Holladay, Jeremiah 2, 354.

 

1.败亡的命运在即(四十八110

第四十八章一节 “论摩押。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尼波有祸了,因变为荒场。基列亭蒙羞被攻取,米斯迦蒙羞被毁坏。”

摩押是死海东部之高原。366

尼波在此并非一座山(申卅二49,卅四1),而是一座城。如果考古学的鉴定是正确的,应在米地巴(Medeba)西北五公里。367

基列亭在米地巴西南廿二公里。368这两城似甚相近,距离仅十一公里左右。

照民数记卅二章三、卅八节所记,尼波原为流便支派的城,以后才成为摩押地。369基列亭也成为流便的城(书十三19),以后也属摩押。370这些都在死海之北端。

米斯迦在中译词为一地名,照字义为堡垒或保障,也许是基列亭的保障。有人将字稍更改,成为昆斯迦山,但不是很可靠的猜想。371

摩押原为流便与迦得支派所占据(民卅二3338),在主前第四世纪中叶,他们才宣告独立。在这高原,地土十分肥沃,出产丰富。但现在都变成荒场,被攻取,被毁坏,蒙受羞辱。

第四十八章二节 “摩押不再被称赞,有人在希实本设计谋害他说,来吧我们将他剪除,不再成国。玛得缅哪,你也必默默无声,刀剑必追赶你。”

希实本是亚摩利王西宏的京城(民廿一2530),原来是划归流便的(民卅二37;书十三17),但以后又列在迦得支派的城邑(书十三26)。372

希实本(heshbon)与设计(hashebu)是谐音,历史的事实例证并不清楚。“剪除”原意为毁坏。亚摩利人要将摩押除灭。

玛得缅这地方之位置不能确定,是否为底门的别名呢?(参赛十五9,廿五10)。在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及拉丁文译本将这字作为动词,“变为沉默”。373如果照以赛亚书廿五章十节,有这样的话:“摩押人在所居之地必被践踏,好像干草被践踏在粪池的水中。”这字“玛得缅”与“粪池”的音相近。在十八节“底本”与“底门”为同一处吗?有粪便的涵义,这些可能都连在一起。374

“你也必默默无声”,如与七十士译本将玛得缅意译。但这字在八章十四节“静默不言”也可译作“哭泣”,如果此处译作哭泣,可能更为适切。

第四十八章三至四节 “从何罗念有喊荒大毁灭的哀声,摩押毁灭了,他的孩童发哀声,使人听见。

何罗念的地点不能确定,以赛亚书十五章五节是惟一的参考。这地方有下坡(5节),必是高原,那么就应在摩押地的西南,不同的推测设法确定这地方。375

“他的孩童”音译为“琐珥”(赛十五5)。这地名也不确定,但大多译本作“琐珥”,“为平原的城邑”(创十三12)。376

这里的描写十分生动,哭声自高原至平地,一直连续不断,可见灾祸十分普遍,到处哀鸿,其惨状可想而知。

第四十八章五节 “人上鲁希坡随走随哭,因为在何罗念的下坡,听见毁灭的哀声。”

这节几乎与以赛亚书十五章五节相同。鲁希坡的地点也是不能确定,大概在琐珥不远,有不同的说法来鉴定。377

从上坡至下坡,从高山到低谷,哭声哀号一直没有止息。这确是十分悲惨的情形。二节有敌人呼喊:“来吧,我们将他剪除!”三节至五节只听见摩押的哀号。二、四节都重复提到摩押,第一、二节的城都在北方,三节的城在南方。这几节完全是哀歌的形式。

以地名作谐音,如希实本与设计,玛得缅与静默或哀哭,是先知著作的特色,可参考弥迦书一章十至十五节。

第四十八章六节 “你们要奔逃,自救性命,独自居住,好像旷野的杜松。”

逃命重要,因为灾祸的消息来到。这里描写人的独居,好像旷野的杜松。杜松是很矮的灌林,在旷野勉力存活。逃难的人想要生存,也谈何容易?

杜松的参考经文在十七章六节。在七十士译本作“野驴”。拉丁文译本作“树木”,属菖蒲科,在山崖边生长。拉丁文用字的音,似为“亚罗珥”,如果申命记二章卅六节,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这样就成为地名,背景是否还有关其他因素,就不得而知了。此处总是强调难民之困境。

第四十八章七节 “你倚靠自己所作的,和自己的财宝,必被攻取。基抹和属他的祭司首领,也要一同被掳去。”

上节“你们”至本节“你”,仍指摩押整体。财宝不只是金银,更是武器。你们虽有武器足以应战,但最后终归失败,城被攻取,国家败亡。

基抹是摩押的神明,在乌格利文献中特别提及(Kmt)这名词。378摩押人称之为“基抹的民”(民廿一29)。基抹是星相的神明,与女神亚斯他(Ashtar),维纳斯(Venus)有关。379

祭司首领一并提说,可参考四十九章三节,此处的首领是行政的还是宗教的,并无清楚的说明。

第四十八章八节 “行毁灭的,必来到各城,并无一城得免。山谷必至败落,平原必被毁坏,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山谷是指死海以北之约但河畔的山崖(书十三27),大概指东边,平原也可参考约书亚记十三章十五至十七节,指亚嫩谷北,一直到希实本。

这些都必毁坏,似乎破坏的范围比摩押还要广大,可是巴勒士坦受战乱的影响实在太严重。

第四十八章九节 “要将翅膀给摩押,使他可以飞去,他的城邑必至荒,无人居住。

将翅膀给摩押,使他如飞鸟可以逃遁。但“翅膀”一词原意为“装饰”或“胸怀”,当然在解释方面有困难。如果翅膀飞去就较为合理。但是“翅膀”是后期希伯来文的涵义,为每一段所接受。

另一个可能的译词,首先为叙利亚译本所提供的。“他在荒废之地离开”。七十士译本的语气也相彷。所以有几种英文新译本(如Jerusalem Bible, New English Bible, New American Bible)也采用,“飞去”事实上原文并无“飞”字,只是“出去”。380

“翅膀”一词,如果参照乌格利文,可作“盐”。381着古时战争的情形,当敌军毁坏一城之后,就撒上盐,表明是永久的毁灭,可参考士师记九章四十五节。382

给摩押盐地,在毁坏中他只得离去,由毁灭至荒,在意义上似乎更为连贯。

第四十八章十节 “懒惰为耶和华行事的,必受咒诅。禁止刀剑不经血的,必受咒诅。”

本节为散文。在前几节的诗文,突然有了散文,是令人注意的。但涵义却是十分清楚。侵略者既为耶和华审判的工具,必须迅速而且彻底来执行,不可懒惰,不容迟延,免得遭受咒诅。

 

366 Edward D. Grohman, "Moab",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409419. A.H. van Zyl, The Moabites, 1960. James R. Kautz, "Tracking the Ancient Moabites",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44 1981 2735, James A. Sauer, "The Transjordan in the Bronz and Iron Ages A Critique of Glueck's Synthesis", Bulletin of American School of Oriental Research 263 Aug. 1986, 126 esp. 16.

367 Edward D. Grohman, "Nebo",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528; Arnulf Kuschke, "Jeremiah 4818, 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historischen Topographie Moabs", Verbannung und Heimkehr, Beitrage zur Geschichte und Theologic Israels im 6, und 5, Jahrhundert v. chr., Wilhelm Rudolph zum 60 Geburstage, ed. Arhulf Kuschke; 1961, 188.

368 Edward D. Grohman, "Kiriathaim",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37; Nelson Glueck, Explorations in Eastern Palestine 111, 1939, 131.

369 James Pritchard, The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 320321; Moabite Stone, 1, 15.

370 Moabite Stone 1, 10.

371 Paul Volz, Der Prophet Jeremia, 1928.

372 Siegfried H. Horn, "Heshbo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upplement, 410411.

373 Arnulf Kuschke, "Jeremia 4818..." op. cit., 181196, esp. 185.

374 Edward D. Grohman, "Dima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843. A.H. Van Zy 1, The Moabites, 80 and notes 4, 5. Jerome, Usque hodie indifferenter et Dimon hoc oppidulum dictur, cited in Wilhelm Rudolph Jeremia, 1968, 274.

375 Willie Schottroff, "Horonaim, Nimrim, Luhith und der Westrand des Landes Ataroth" Ein Beitrag zur historischen Topographie des Landes Moab,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astinavereins 82 1966 207.

376 J. Penrose Harland, "Zoar",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962; Rudolph, op. cit., 287.

377 Siegfried Mittmann, "The Ascent of Luhith",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rchaeology of Jordan I, ed. A. Hadidi, 1982, 175180.

378 Ugaritic Texts 5, 7.36, 10.l,5.

379 Ronald J. William, "Moabite Stone",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420. Mesha inscription Line 17. Walter Beyerlin, Near Eastern Texts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1978, 23640; John Gray "Chemosh",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556.

380 William L. Holladay, Jeremiah 2, 341342.

381 W.L. Moran, "Ugaritic ssuma and Hebrew sis", Biblica 39 1958 6971.

382 S. Gerwitz, "Jericho and Shechem; A ReligioLiterary Aspect of City Destruction", Vetus Testamentum 13 1963 5262.

 

2.骄傲自恃必消失(四十八1117

第四十八章十一节 “摩押自幼年以来,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没有从这器皿倒在那器皿里,也未曾被掳去,因此他的原味尚存,香气未变。”

摩押是出产酒的地方。383可能出产名酒,可参考以赛亚书十六章八至十节,也反映在本章卅二、卅三节。近有考古的发现,一个酒瓶的盖,足资证明。384

酒没有从这瓶倒在那瓶,只放在那里澄清,不多搅动,以致酒味未散。385其实这只是短暂的。摩押一向安逸,平安无事,好似酒摆在那里不动。他们没有像以色列犹大那么多灾殃。通常有侵略者来进犯巴勒士坦,摩押不受牵连。所以在摩押的历史上始终是安逸的,但是这种情形现在就会改变。

第四十八章十二节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打发倒酒的往他那里去,将他倒出来,倒空他的器皿,打碎他的子。

倒酒的是指侵略者,巴比伦执行倒酒的事。将他倒出来,是将他们掳掠出来,带到外地,而且将旧的子完全打碎,不容他们再有安逸的日子。以往的平安就不再有了。

摩押好像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过分自信,好似酒在渣滓上澄清的,他们心里说:耶和华必不降福,也不降祸。但是终于灾祸临到,使他们无法再安逸下去。

这实在是极大的危险。他们对世局似乎麻木不仁,没有一点敏感,对一切的事好似都毫不在意。于是灾祸来到,还觉得是意外的。其实神降灾,是先有警戒,要他们及时悔改。若是不肯回头,不愿听信先知的警告,始终没有悔改,最后刑罚终于来到。

第四十八章十三节 “摩押的因基抹羞愧,像以色列家从前倚靠伯特利的神羞愧一样。”

摩押原以他们的神明基抹为荣,常夸耀基抹拯救他们脱离一切的灾祸。但是现在当巴比伦来侵,他们无法从信仰基抹而得解脱。在这种情形之中,他们的骄傲成为羞愧,因为他们彻底失望了。

以色列家倚靠伯特利的神。原为伯特利,他们倚靠伯特利,伯特利必是代替神的名。这不会是指耶和华,而是以色列以外的神,在邻邦这样的说法极为普遍,亚述的以撒哈顿(Esarhaddon)与推罗的巴力,在巴比伦也有,甚至有犹太的名字。386圣经中可供参考的有创世记卅五章七节。伯特利原意为神的殿,以殿作为神,也是迷信。伯特利又成为圣所之城,有人因此将城当作神明,与敬拜耶和华的事混为一谈,都成为混合宗教不当的迷信。迷信者必蒙羞,因为他们所倚靠的是虚无的。

第四十八章十四至十五节 “你们怎么说,我们是勇士,是有勇力打仗的呢?摩押变为荒场,敌人上去进了他的城邑。他所特选的少年人,下去遭了杀戮。这是君王名为耶和华说的。”

在先知的信息中,那些所谓勇士,有勇力的人,以及特选的少年人,都被杀戮,倒下,尸体伏地。因此战事完全失败。

十五节照原文直译:“摩押和他城邑的毁坏者一上来……”七十士译本未译出“上来”:“摩押和他的城邑一并被毁灭……”。特选的少年人就倒在杀戮者面前。

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耶和华称为君王,可参考四十六章十八节。

第四十八章十六至十七节 “摩押的灾殃临近,他的苦难速速来到。凡在他四围的和认识他名的,你们都要为他悲伤说,那结实的杖,和那美好的棍,何竟折断了呢?” 

灾殃,在十八章十七节有说明。这一节(16节),可联想申命记卅二章卅五节:“他们失脚的时候,伸报应在我,因他们遭灾的日子近了,那要临在他们身上的,必速速来到。”

因摩押的败亡,邻邦为他悲伤,想起摩押以前的荣华。结实的杖,原意为得胜的令牌,诗篇一一○篇二节作“能力的杖”,在仇敌中掌权。能力原意为“得胜”,在诗篇六十八篇廿八节,以色列的“能力”,是耶和华所赐的。387此外,诗篇廿一篇一节,廿九篇十一节,六十八篇卅四节,八十九篇十七节,一一○篇二节,都有同样的涵义。388邻邦曾受摩押的影响(廿七3;王下一1,三45,廿四2)。

 

383 James F. Ross, "Wine",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850a.

384 William A. Irwin, "An Ancient Biblical 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tic Languages 48 193132 184193.

385 David J. Clark, "Wine on the Lees Zeph. 1. 12 and Jer. 48.11", The Bible Translator 32 1981 241243.

386 Otto Eissfeldt, "Der Gott Bethel", Archiv fur Religionswissenschaft 28 1930 180, J. Philip Hyatt, "Bethel, deity,"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390391, "The Deity Bethel and the Old Testament",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59 1939 8198; Arthur E. Cowley, Aramaic Papyri of the Fifth Century B.C. 1923. 5556 No.18, Line 4.

387 William F. Albright, "A Catalogue of Early Hebrew Lyric Poems Psalm Lxviii",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23 195051 Part, 31.

388 Mitchel Dahood, Psalms I, 131, 180; Psalms II, 152, 315; Psalms III, 115.

 

3.城邑必屡遭毁坏(四十八1828

第四十八章十八节 “住在底本的民哪,要从你荣耀的位上下来,坐受干渴,因毁减摩押的上来攻击你,毁坏了你的保障。”

底本在死海以东廿一公里,在亚嫩以北五公里。这地方发现摩押王米撒的碑文,可见底本当时为首都。1950年以来的考古学的发现,得以确定这事实。389

骄傲的王从荣耀的宝座上下来,坐在灰尘中,是在以赛亚书四十七章一节。但此处坐受干渴,而不是在灰尘中,涵义还是相同。

尊贵的王下来,降为卑下。仇敌却上来,施行毁灭。上来与下来,二者成为尖锐的对比。可参考十章十七节。

第四十八章十九节 “住亚罗珥的阿,要站在道旁观望,问逃避的男人和逃脱的女人说,是什么事呢?”

亚罗珥在底本东南五公哩,在1960年代考古的发现。这城在亚嫩河深谷的北边。390

在士师记十一章十八、十九节,底本是在亚摩利国的南方边境。住亚罗珥的人在那里看见大批逃难的男女慌张地走过,还在问他们发生什么事。灾殃来到,竟然毫无警觉,可见祸患是突然来到的。

第四十八章二十节 “摩押因毁坏蒙羞,你们要哀号呼喊,要在亚嫩旁报告说,摩押变为荒场。”

本节的涵义十分清楚,但结构却甚为特别。如果这是逃难者的答语,“你们要”是谁发言,对象是谁?第一句话可作为逃难者回答,接着问话者说:“你们要哀号呼喊,且要在亚嫩旁报告。”这样的解释较为合理。

第四十八章廿一至廿二节 “刑罚临到平原之地的何伦、雅杂、米法押、底本、尼波、伯低比拉太音。”

平原之地,在第八节已有解释。

何伦只在此处提及,地点不能确定。

雅杂,也在民数记廿一章廿三节及本章卅四节提及,可能在底本与米地巴之间的主要的大道上,391地点也同样不能确定。

米法押可能在阿曼(Amman)之南十公里,392是利未城(书廿一37)。

底本在十八节,尼波在一节。

伯低比拉太音,可能是民数记卅三章四十六、四十七节的低比拉太书。393

第四十八章廿三至廿四节 “基列亭、伯迦末、伯米恩、加略、波斯拉和摩押地远近所有的城邑。”

伯迦末在底本之东十二公里。394

伯米恩在民数记卅二章卅八节为巴力免,在约书亚记十三章十七节为伯巴力勉。395

加略在阿摩司书二章二节,可能在那时为京城。396

波斯拉在此处,与以东的波斯拉有别(四十九13)。这城可能就是比悉(书二十8,廿一36),比悉在米地拉东北十四公里。397

第四十八章廿五节 “摩押的角砍断了,摩押的膀臂折断了,这是耶和华说的。”

角与膀臂都表征力量,角为力量,更为明显,可参考诗篇十八篇二节及七十五篇十节。角也可作弓解,在埃及希腊及拉丁文学中都有这种象征。398在四十九章卅五节:“我必折断以拦人的弓。”何西阿书一章五节:“我必在耶斯列平原折断以色列的弓。”

第四十八章廿六节 “你们要使摩押沉醉,因他向耶和华夸大,他要在自己所吐之中打滚,又要被人嗤笑。”

这里叫摩押沉醉,因为他们曾嗤笑以色列。耶利米哀歌四章廿一、廿二节,对以东也有类似的话。他们这样对待以色列必遭报应。摩押离弃耶和华(42节),凡向神夸耀的必遭报,如在四十二节所说的,涵义更清楚地重复,他们竟然向耶和华夸大。

“他要在自己所吐之中打辊。”“打辊”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原意为“涌溢”,399这也可译为“拍打”,拍手或拍腿,如在民数记廿四章十节;耶利米哀歌二章十五节;耶利米书卅一章十九节,表示生气、悔恨、懊恼等的情绪。400他们成为别人的笑柄,被人嗤笑。

第四十八章廿七节 “摩押阿,你不曾嗤笑以色列么?他岂是在贼中查出来的呢?你每逢提到他便摇头。”

这句问话是修辞的问题,不需答复,因为他们嗤笑以色列人是件事实,无可否认,以色列一直成为他们的笑柄。以色列好似一个被发现的小偷受罚,使摩押一提到,只有摇头轻视,贼被捉拿是十分难堪的事,参考二章廿六节。

摩押轻视以色列,在西番雅书二章八、十节,也都有见证。但是现在他们这些嗤笑人的,受人嗤笑了。

第四十八章廿八节 “摩押的居民哪,要离开城邑,住在山崖里,像鸽子在深渊口上搭窝。”

他们逃到山崖去避难暂居,可参考四章廿九节。鸽子在本书中只此处提及。在深渊口上搭窝,是一种十分无奈的情形。大约在亚嫩谷的峡谷,可参考亚罗珥的地点与处境,曾有男女逃难的人,避难的情形一定极为慌乱与惊惧。

 

389 Chester C. McCown, "Dibo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840841; Eleanor K. Vogel, Bibliography of Holy Land Sites. Offprint form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42 1971 2627; Eleanor K. Vogel and Brooks Holtzclaw, Bibliography of the Holy Land Sites Part III 197081 offprint from Hebrew Union College Annual 52 1981, 26.

390 William H. Morton, "Aroer",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230231, Nelson Glueck, "Explorations in Eastern Palestine, I", Annual of American School of Oriental Research 14 193334. 4950; William G. Dever, "Aroer",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Supplement, 55, Edward D. Grohman, "Arno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230.

391 Roland de Vaux, "Notes dhistoire et de topographie transiordaniennes", Viure de Penser 1 1940 20; J. Andrew Dearman, "The Location of Jahaz",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astina vereins, 100 1984 122126.

392 Edward D. Grohman, "Mephaath",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350 Robert G. Boling and G. Ernest Wright, Joshua, 1982, 494.

393 Wilhelm Rudolph, Jeremia, 1968, 285, Edward D. Grohman, "Almondiblathaim",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86.

394 Edward D. Grohman, "Bethgamul",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393.

395 Edward D. Grahman, "Baalmeo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1, 332.

396 Arnulfkuschke, "Das Deutsche Evangelische Institut fur Altertumswissenchaft des Heiligen Landes, Lehrkursus 1959", Zeitschrift des deutsachen Palastina Vereins 76 1960 23.

397 Wilhelm Rudolph, Jeremia, 285.

398 Bernard Couroyer, "Corne et arc", Revue Biblique 73 1966 510521; Yigael Yadin, The Art of Warfare in Biblical Lands, 1963, 7.

399 Godfrey R. Driver, "Difficult Words in the Hebrew Prophets", Studies in Old Testament Prophecy, Presented to Theodore H. Robinson, ed. Harold H. Rowley, 1950, 6162.

400 A.J. Thompson, The Book of Jeremiah, 707.

 

4.为摩押唱出哀歌(四十八2939

第四十八章廿九至三十节 “我们听说摩押人骄傲,是极其骄傲,听说他自高自傲。并且狂妄,居心自大。耶和华说,我知道他的忿怒,是虚空的,他夸大的话一无所成。”

摩押人的骄傲,是一种普遍的说法,可参考以赛亚书十六章五节,廿五章十、十一节,西番雅书二章八至十一节,此节几乎是以赛亚书十六章六节的重复语。在廿九至卅九节,与以赛亚书十五、十六节甚为相似。

这里有一连串的同义字:骄傲、自高自傲、狂妄、居心自大。摩押以外亚扪也是骄傲,在西番雅书二章。犹大的骄傲,在耶利米书十三章九节。

摩押的骄傲与他的地理环境也有关系。摩押平原事实上是高原,居高临下,总觉得高高在上,易于防守,所以有十足的安全感。

但是他的骄傲是十分空洞的,以后还是经不起巴比伦的攻击。

先是“我们听”,然后有“我知道”。后者是耶和华的言词,“我们”指一般人的感觉。

夸大的话还不仅是大话,也表明他作起事来,仍一无所成。“话”与“事”在这用词中是一样的。

第四十八章卅一节 “因此,我要为摩押哀号,为摩押全地呼喊,人必为吉珥哈列设人叹息。”

本节与以赛亚书十六章七节几乎相同:“因此,摩押人必为摩押哀号,人人都要哀号,你们摩押人要为吉珥哈列设的葡萄饼哀号,极其忧伤。”此处的“人”来取代葡萄饼。

吉珥哈列设不仅在以赛亚书,在列王纪下三章廿五节,以赛亚书十六章十一节以及耶利米书四十八章卅六节也一再提说。“吉珥”或为“城市”或为“城墙”,七十士译本采取后者。所以这地名为瓦片城或瓦片墙,也可译为“新城”,因为哈列设又可意译为“新”。以赛亚书十五章一节,摩押的基珥,即摩押的城。这大概曾是摩押的京城。401

第四十八章卅二至卅三节 “西比玛的葡萄树阿,我为你哀哭,甚于雅谢人哀哭。你的枝子蔓延过海,直长到雅谢海,那行毁灭的,已经临到你夏天的果子和你所摘的葡萄。肥田和摩押地的欢喜快乐却被夺去,我使酒醡的酒绝流,无人踹酒欢呼,那欢呼却变为仇敌的吶喊。”

这两节又是以赛亚书十六章八至九节的重复。

西比玛是在希实本西北,尼波山东北五公里左右,可能属西宏,盛产葡萄,遍地是葡葡园。“西北玛葡葡”极为闻名。402从雅谢一直到死海,可见范围之广,产酒极为丰富。

雅谢在摩押的极北端,原为亚摩利人之地(民廿一24),曾被定为祭司城(书廿一39),以后为摩押占据。雅谢海不是海,而是泉源。403

在肥田与葡萄园的丰收季节,到底洋溢着农人收获的欢呼声,现在却被仇敌侵犯,变为战争的吶喊声。可参考廿五章三十节及五十一章十四节。

第四十八章卅四节 “希实本人发的哀声,达到以利亚利,直达到雅杂,从琐珥达到何罗念直到伊基拉施利施亚。因为宁林的水,必然干涸。”

本节与以赛亚书十五章四节上相同,真如五、六节的地名。希实本已在本章二节(耶四十八)提及。

以利亚利在希实本东北约三公里,404雅杂在廿一节,琐珥在第四节,何罗念在第三节。

“伊基拉施利施亚”甚难解释。这是否何罗念或琐珥的别名呢?照这词的结构,似可译为第三伊基拉,而伊基拉又意为“母牛”,即第三母牛,但却仍不予任何解释,明白这地名的要义,405须待以后更多的研究。

宁林的水,由约但河流入死海,是否为摩押的南方?仍有待证实。406

第四十八章卅五节 “耶和华说,我必在摩押地,使那在邱坛献祭的,和那向他的神烧香的,都断绝了。”

摩押的异教,令人憎恨,神尤其必惩罚与断绝他们。参考的经文在以赛亚书十六章十二节。

邱坛在本书七章卅一节,他的神大概是指第七节所提的基抹。

摩押所重视的,都必断绝。他的宗教与一切物质文明都必被除去,不复存在。

第四十八章卅六节 “我心腹为摩押哀鸣如萧,我心肠为吉珥哈列设人,也是如此,因摩押人所得的财物都灭没了。”

萧在中东原为芦苇造成的笛子。这种芦笛吹起来,可能有欢乐的曲调,也可成哀鸣的声音。以赛亚书十六章十一节作“琴”。七十士译本在二者的译法都可以,而拉丁文译本作“萧管”。至于叙利亚译本与亚兰文译本均译为“琴”。此处只是形容哀鸣的声音。在字根方面研究,(hll)原意为“穿出”,可表明这悲哀是痛彻心肠的。“笛”的字源出于这字,在撒母耳记上十章五节;列王纪上一章四十节;以赛亚书五章十二节,三十章廿九节。

吉珥哈列设在本章卅一节提说,摩押地到处唱起哀歌。

第四十八章卅七节 “各人头上光秃,胡须剪短,手有划伤,腰束麻布。”

这些都是举哀的动作。剃头,使头光秃。剃须,剪短甚至剃光。手划伤,有时将身体划伤。腰束麻布,披麻蒙灰,都是表明哀恸和伤痛。在本书四章八节,十六章六节以及四十一章五节。

第四十八章卅八节 “在摩押的各房顶上和街市上,处处有人哀哭。因我打碎摩押,好像打碎无人喜悦的器皿,这是耶和华说的。”

摩押公开有举哀的行动,因为国难当前,祸及全国人民,是普遍的悲哀。

房顶是他们膜拜神明的地方,正如十九章十三节所提的。现在他们看见迷信的虚妄,变得悲痛。

街市是指广场,是一切公众生活的中心,再无祥和与安定,只有哀哭的声音。

他们成为无人喜悦的器皿,可参考廿二章廿八节,原是描述约雅斤王的。这器皿不再有用,打碎丢弃而已,这些描述犹大的情况,现在都应用于摩押。公义的神之刑罚不但临到选民,也降在万民。谁也不能逃脱祂的审判,都在灾祸之中。

第四十八章卅九节 “摩押何等毁坏,何等哀号,何等羞愧转背。这样,摩押必令四围的人嗤笑惊骇。”

毁坏是必有的,接着就有哀号,内有悲伤的情怀,外有羞愧的感觉,因为四围邻邦看了只多有指摘,又惊骇又轻视,引为笑谈,使摩押的傲气大受打击。

嗤笑在廿六、廿七节;惊骇在十七章十七节。四围的人也在本章十七节。

 

401 Edward D. Grohman, "Kirhareseth",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36; Wilhelm Rudolph, Jeremia, 287; Hans Wildberger, Jesdja, 1972, 611, 626.

402 G.M. Landes, "The Fountain of Jazer", Bulletin of American School of Oriental Research, 14 1956, 3037.

403 Simon Cohen, "Jazer",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2, 806, Rolf Rendorff, "Zur Lage von Jazer", 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Palastina Vereins 76 1960 124135.

404 Edward D. Grohman, "Elealeh",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2, 75; Wilhelm Rudolph, Jeremia, 284.

405 Yipael Yadin, "More on the Letters of Bar Kochba",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24 1961 94.

406 Edward D. Grohman, "Nimrim, The Water of",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3, 551; Rudolph, op. cit., 287; Wilderger, Jesaja, 61516.

 

5.摩押劫后得归回(四十八4047

第四十八章四十节 “耶和华如此说,仇敌必如大鹰飞起,展开翅膀,攻击摩押。”

大鹰在以西结书十七章三至五节,指巴比伦飞下来,拧起利巴嫩香柏树的嫩技。在以西结书十七章七至八节,大鹰指埃及。在此处并非指明大鹰是谁(参申廿八49;耶四十22)。

摩押都成为鹰鸟的掠物,在鹰煽动的翅膀下,他好似无助的小鸟,动弹不得。

第四十八章四十一节 “加略被攻取,保障也被占据。到那日,摩押的勇士心中疼痛,如临产的妇人。”

除“加略被攻取”这一短句外,七十士译本全部省略了四十至四十二节。

保障一词(Metsan)原意为难达之处,是人无法到达的,才可成为固守的据点。但是这保障已被占领了。他们既失去立足之地,逃遁无路,只有坐以待毙了。

勇士是孔武有力的,现在好似产难的妇人一样疼痛,动弹不得,在无力无助的惨状中。

第四十八章四十二节 “摩押必被毁灭,不再成国,因他向耶和华夸大。”

摩押毁灭之后,不再成国,因为他们已被剪除(2节),失去他们的身分。

他们向耶和华夸大,原意是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没有谦卑,仍要妄自尊大,对神完全没有敬畏的心。所以耶和华使他们降卑。

第四十八节四十三至四十四 “耶和华说,摩押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近你。躲避恐惧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我必使追讨之年临到摩押,这是耶和华说的。”

“恐惧”是战兢惊恐,“陷坑”原意为谷渊,“网罗”为捕鸟之用。此处描写摩押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即使脱去一项,却逃不了另一项,正如阿摩司书五章十九节,躲避了狮子又遇见熊,避过了熊,进入房屋内,以手靠墙,仍被蛇咬。这也是以赛亚书廿四章十七、十八节中类似的描写。可应用于摩押的,在以赛亚书廿五章十至十二节。

第四十八章四十五至四十六节 “躲避的人无力站在希实本的影下,因为有火从希实本发出,有火焰出于西宏的城,烧尽摩押的角,和哄嚷人的头顶。摩押阿,你有祸了,属基抹的民灭亡了,因你的众子都被掳去,你的众女也被掳去。”

这两节在七十士译本中被删去,原加插在忿怒的酒杯的描述里(廿五2529)。这里引述希实本之歌,在民数记廿一章廿八、廿九节,也引自民数记廿四章十七节。四十五节中引自民数记廿一章廿八节上。四十五节下引自廿四章十七节下,四十六节引自廿一章廿九节。

西宏是亚摩利的王(民廿一21),原在希实本统治,噩王是巴珊的王(民廿一33)。他们在河东,阻止以色列过境,结果他们被以色列人打败,记载在申命记一章四节及诗篇一三五篇十一节。407希实本是西宏王的京城。

火、火焰都足以烧坏头顶和力量(角)。头顶是指人民的首领──君王。所以君王死伤,国力消失。基抹的民摩押,无论男女均被掳去,无人可以逃避这浩劫。

第四十八章四十七节 “耶和华说,到末后,我还要使被掳的摩押人归回。摩押受审判的话到此为止。”

摩押经过浩劫之后,得以归回。犹大以色列也有相同的应许,日后必得复兴,可参考廿九章十四节。

在耶利米论外邦的预言中,除了论巴比伦以两大章的篇幅以外,论摩押为最长的信息,比论埃及还详尽。亚扪是摩押的邻邦,但论亚扪只有六节。为什么摩押这么被重视?可能他与以东一样,趁火打劫,在犹大危难的时候加害她。但在旧约的内容中,并无这样的数据。以东陷害犹大,记载在耶利米哀歌四章廿一、廿二节以及俄巴底亚书。

从犹大山地可以望见摩押的高原,耶利哥望过去,可看见亚嫩山峡及南方的高地。以东比较远,就没有那么清楚了。摩押一直自大,甚至向耶和华夸大。但是终于受制于巴比伦。

公义的神仍施怜悯,使摩押在浩劫之后得以归回。神并不只偏心地恩待祂的选民。

 

407 Robert F. Johnson, "Sihon", 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351.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耶利米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