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那鸿书第三章

 

伍 尼尼微倾覆(续)

第三章也是一首长诗,共分为六段,预言尼尼微城的毁灭。第一段再述该城的强暴及陷落(14节)。第二段论陷落的城为列国所不齿(57节)。第三段论尼尼微蹈挪亚们的覆辙(810节)。第四段宣布尼尼微的厄运(1113节)。第五段说明尼尼微必致败亡的原因(1417节)。第六段以哀歌悲叹尼尼微败亡的悲剧(1819节)。

 

(六)强暴者亡(三14

“祸哉,这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三1

“祸哉”是一种惊叹,不是一项威胁语(参阅哈二91215)。

这流人血的城(参阅结廿四9)。在古时,首都是代表该国的。尼尼微是亚述的京城,是充满暴力的,十足代表亚述帝国。

那真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地方,谎诈是外交的政策,以手段制造国际间的矛盾,培养他自己的权力。强暴就是以战争夺取各国的财富。

战争的目的在于抢夺,所以完全是强盗的行为,这样的罪行总不止息。

“鞭声响亮,车轮轰轰,马匹踢跳,车辆奔腾。”(2节)

作者又以想象在描绘侵略者进攻的军队,战车迅速飞驰而来,马匹在鞭策之下踢跳,使车辆更加威武地奔腾。

这些战车在古代石头铺成的街道上,必成为十分喧哗的声音(参阅珥二5)。征服者如此猖狂的来侵犯,如入无人之境。罪恶者在这种情形之下,竟然没有反抗的力量,连保护自身的安全,也无能为力。实在令人慨叹。

“马兵争先,刀剑发光,枪矛闪烁,被杀的甚多,尸首成了大堆,尸骸无数,人碰着而跌倒。”(3节)

“马兵争先”是很活泼的译词,但在原意上并不清楚。有几种可能的译法。“马兵使马匹向上跳跃”,1“马兵在马匹上直立”,2“马兵奔驰如火焰一般”,3“马兵在马上凶猛,使马嘴直冒唾沫”。4在原文中是没有动词的,却以动词的分词作为形容词,来形容“马兵”。“那催促马匹向前的马兵”(参阅耶四十六9)。

刀剑因转动而发光,枪矛舞动,成为闪烁的光亮,那些刀枪好似镰刀一般,将禾稼割倒在地,那麦实际是生灵,被杀的甚多。

尸首太多,堆积成堆,军队任意践踏,在尸首上奔走,有时甚至绊跌。一幅十分可怕而可悲的战场图画。

“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惯行邪术,藉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多族。”(4节)

亚述的外交好似妓女的诱惑,正如妓女的美貌来吸引,亚述以许多物质的力量诱惑别的国家,让他们上了圈套而不自觉,终于如陷泥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淫行常指敬奉偶像的迷信举动。亚述以宗教的方法引诱以色列及其他国家陷在罪恶之中。以色列就有一个实际的历史事件。当利亚与北国以色列来胁迫犹大联盟,来对付亚述,亚哈斯王投靠亚述,虽然一时幸免于战祸,但必须与亚述结盟,并采纳亚述的宗教,所付的代价实在太重大,真是得不偿失(王下十六章)。

邪术与淫行都属于迷信与属灵的背道,也指贸易与外交的诡诈与欺骗。邪术是巴比伦特别发达的,亚述一定也有这样的迷信。

“诱惑”原意为“卖”,即卖为奴隶,这是亚述对多族的罪行,使人们因宗教迷信而陷入罪中,甚至沦为奴隶,供亚述主子任意驱使,终于走向灭亡之途。

亚述的罪恶,危害别人,使别人受辱,也必使他自己自食其果。日后他所受的羞辱实在很大,他必沦为娼妓那样下贱。

 

1 John Calvin, Commentaries on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Breiteneicher, Ninive und Nahum, 1861.

2 Maurer, Commentarius grammaticus histo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3 Rabbi David Kimchi的意见,参阅J.M.P. Smith, Nahum, 336.

4 J. Harlery, Recherches bibligues, xiii, Le Lavre de Nahum 1904.

 

(七)列国不齿(三57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使列邦观看你的丑陋。”(5节)

先知的语气与第二章十三节首句相同,以耶和华的宣告,神与亚述为敌,祂必施以报应。

本节仍继续以妓女为隐喻,予以羞辱。揭起衣襟蒙在脸上,是奸淫者所受的刑罚(耶十三2226;结十六36及以下;何二39)。据说这也是亚述对待妇女战俘的方法。5衣襟指长袍的下摆(参阅出廿八3334;赛六1)。

“使列国看见你的赤体”,神要在列国面前,暴露亚述的丑态,因为他们的罪行,羞辱别人,自己必蒙羞。这是公义的报应。

“我必将可憎污秽之物抛在你身上,辱没你,为众目所观。”(6节)

“可憎污秽之物”有三种可能的解释。这是指粪土丢在街上的,为污秽之物。这也可指战事中的尸体,被弃在街头,也为人们掩鼻的。这更有可能是偶像之物,甚至有人意译为“我必将你葬埋在偶像之下”,可能与原意出入太大。6但是指偶像,可能很大,因为偶像无用,只成为可憎污秽之物。这将成为公开的羞辱,众目昭昭,使别国都受警戒,因为这是信奉偶像的结局。

“凡看见你的,都必逃跑离开你,说尼尼微荒凉了。有谁为你悲伤呢?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呢。”(7节)

这是尼尼微城陷落之后,人们经过这城,已看见那种败落荒废之地。在惊怕中,也感到不祥,所以就急速地逃离,不愿在这咒诅之地逗留。

尼尼微荒凉了,他诚然成为一堆废墟,有谁会为他凭吊呢?别人只以憎恶的态度来看这荒凉的城,想到这城以往的荣华,完全建筑在罪恶上。多少生灵涂炭受害,复仇的心更加尖锐,非但不会寄以同情,反而认为自作自受,罪有应得,为仇者快。但有谁会为他悲伤。所以这是一个修辞的问题,不需要回答,或以否定的答复来表示。

又有一个修辞的问题:“我何处寻得安慰你的人?”任何地方都寻不见。这是指丧礼中可以雇用人来举哀。但是人们看到尼尼微的情景,都急速地逃跑离开,谁也不愿逗留,连可雇用举哀的人都找不着。这是多么凄惨的情形,但是罪的后果就是这样。尼尼微曾看见许多城市在他旳暴行下陷落,他却幸灾乐祸,抢掠一切的财物,完全没有一点同情心,现在他自己也遭遇同样的命运。

 

5 Birch and Pinches, The Bronze Ornaments of the Palace Gaves from Balawat, C2 and 3, J6.

6 Paul Kleinert, Commentaries on Micah, Nahum and Zephaniah in Lange's Bibelwerk 1868.

 

(八)前车可鉴(三810

“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作他的濠沟,又作他的城墙。”(8节)

挪亚们是大城,有极坚固的营垒,以后终于败亡陷落,尼尼微比他更强吗?也一定无法逃避厄运。

“挪亚们”直译为“亚们”之挪,亚们是挪城的神明,这是临海的城,距离挪弗(Memphis)之南四百四十哩,为埃及的名城,北端只相距一四○哩,在第十九朝代(15801205B.C.),挪弗曾为首都。挪城离此不远,可能是一个重镇。耶利米书第四十六章二十五节挪的亚扪,以西结书第三十章十四至十六节也特别提起挪弗及挪,可见挪城的重要性。大多数经学家都认为挪城即底比斯(Thebes),在尼罗河的东岸,对岸有庙宇及坟地,是历史的名迹。

水是它天然的保障,在防守上一定十分巩固,其中的居民一定也凭借这样的保障。其实那城却是不堪一击,以后还是很快湮没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古实和埃及,是他无穷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他的帮手。”(9节)

根据历史的考据,古实曾一度统治埃及,这是在第二十五朝代(712663B.C.),那时挪城是首都。所以古实与埃及相提并论。

弗人和路比族都曾出现在创世记第十章。弗是含的第三子(十6)。他们曾在推罗(结廿七10),又与埃及有关(结三十5;耶四十六9)。在以西结书第三十八章五节弗人与歌革有关,在以赛亚书第六十六章十九节,弗人称为善勒(PulPut相似),且与路德、他施有关。在七十士译本中,弗为吕彼亚。路比族可能与创世记第十章十三节的利哈比(Lehabim)是同义字。

他们怎么能成为埃及的帮手呢?可能是贸易上的交往,使埃及的财富增多。但是财富增多,国防增强,仍无法避免历史的浩劫。

“任他被迁移,被掳去。他的婴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人为他的尊贵人拈。他所有的大人,都被链子锁着。”(10节)

这样的名城被掳,居民成为奴隶。婴孩被摔死,这是古时战争中最残酷的举动。为灭绝兵源,敌人每将男婴摔在墙上或岩石,使他们脑浆四溅,惨不忍睹(参阅王下八12;赛十三16;何十三16)。有时敌军甚至剖开孕妇的肚腹,使胎儿一同死亡(摩一13;何十三16)。

那些尊贵人是贵冑,但现在沦为奴隶。人们以拈阄的方法把他们当作对象一样分开,占为己有(参阅珥三3以及俄11)。那些人,所谓“大人”也是指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成为战俘,被链子锁着拖走。

 

(九)厄运频仍(三1113

“你也必喝醉,必被埋藏,并因仇敌的缘故寻求避难所。”(11节)

这是神的忿怒,人因罪喝下神忿怒的酒,甚至醉倒(参阅哈二16;耶廿五1527;俄16;结廿三33及以下;赛五十一1723;诗六十3;哀四21)。“埋藏”的含意不十分清楚,有人译为“晕厥”,因惊怕而浑身无力发昏(参阅赛五十一20;拿四8;摩八13;结卅一15)。有人认为“埋藏”是有被轻视的意思,7但持这样解释的甚少。

他因逃避敌人,要寻求避难所。他们以前专追赶别人,好似猛狮追逐别的小动物一般。现在他们被人追逐,成为惊弓之鸟,到处逃遁,设法避难,却找不到避难之处,经常处在惊恐之中。

“你一切保障,必像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无花果。若一摇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12节)

这里的保障,必为防守之要口,为阻挡敌军进攻的,可能不是指城门。但是这只像初熟的无花果,成熟之后无法久留在树上。所以稍经摇撼,就会掉落下来(参阅弥七1;赛廿八4;耶廿四2)。这保障也经不起摇撼、震动,都会纷纷如果实落下,供人吞吃。

“你地上的人民,如同妇女,你国中的关口,向仇敌敞开,你的门闩,被火焚烧。”(13节)

灾难来到,连防守尼尼微的将士都失去男子汉的勇气,好像妇女一般的弱(参阅赛十九16;耶四十九22,五十37,五十一30)。

城门被焚,烧着门闩,城门必无法再关紧,不但城门,连关口,或最重要防线的入口,还不能紧密地关住。于是仇敌看见这些敝开的口子,必十分惊喜,因为不致自破,使他们不劳而获,举手可取,实在太轻易了。

他们的败亡,显示神公义的能力,使他们完全失去勇气,失去力量,没有保障,没有避处,时机已经成熟,好似审判已经如敌人来到,敝开的入口,敌人可以长驱直入。

 

7 O. Happel, Das Buch der Propheton Nahum 1902, A. von Hoonacker, Les douze petits prophe&te 1908.

 

(十)败亡原因(三1417

“你要打水预备受困,要坚固你的保障,踹土和泥,修补砖窑。”(14节)

尼尼微已经成为困兽,仍作最后的自卫与挣扎。为了防守,用水问题一定得解决(犹大也曾因战时贮水,可参阅赛七3)。供水充足,他们还可维持一时的安全。

要坚固保障,还得重修与建造。缺口必须堵塞、填补,城墙到处都需加厚,使其坚固,经得起炮火的袭击。修补砖窑,再作砖来供建造之用。在巴比伦与亚述,砖石的制作一向驰名,砖土先经太阳晒干,再加烧烤,所以砖石十分坚实,但是这些都无补于事,到时仍被仇敌打倒,使他们可以长驱直入。

“在那里火必烧灭,刀剑必杀戮你,吞灭你如同蝻子,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多如蝗虫罢!”(15节)

人的劳力是徒然的,一切防守的工事无济于事。火与刀剑是毁灭的力量(参阅申廿八22;士一825,二十3748;撒上三十114;王上九16;赛一7;耶卅四2;摩一4及以下;何八14)。

据传亚述王闻知敌人已破城而入,遂自行纵火将这城焚毁,也有传说,经三年防守终于失败,河水涨溢,将城墙冲毁,他就引火自焚。8

蝻子与蝗虫之灾在约珥书有详尽的论述。它们毁灭的力量十分可怕。“任你加增人数多如蝻子!”也许指军队的增多,防守的力量无论怎样增强,都于事实无补。

“你增添商贾,多过天上的星,蝻子吃尽而去。”(16节)

商贾增加,财富增多,使国防增强,商贾的数目甚至比天上的星还多,照说可解当时的困难。但是蝻子一来全都吃尽而去。那些侵略者将尼尼微捣毁之后,只抢掠财宝,便呼啸而去,无意将这荒废的城重建,这大城最后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不会再有复兴的希望。

“你的首领,多如蝗虫,你的军长,彷佛成群的蚂蚱。天凉的时候,齐落在篱笆上,日头一出,便都飞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17节)

“首领”有不同的解释,因为这字在别处并未出现过。可能的译词有下列几种:(一)贵冑,9(二)战士,10(三)守卫,11(四)征税官,12(五)赶鬼者,13(六)文士。14原因是这字原来是亚述的语文,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军事首领,也许与宗教有关,类似耶利米书第五十一章二十七节的“军长”(字根有些近似)。15

战士或文书成群,设防的事定是十分周密,他们人数之多,如蝗虫一般。他们的“军长”(可能与首领同义),也多得不可胜数。

天凉的时候蚂蚱不能有很多的活动,只云集在篱笆处,一有阳光,有了日头的热气,又活动起来。这些军事领袖在战时也是如此不安。最后却不知他们的去向。他们或弃阵逃跑,流亡在异地;或临阵战死,“人不知道落在何处”,他们也都这样消失了。

从第十四至十七节,尼尼微最后的希望都消失了!

(一)城内的设置毫无功效,用水供应充足,结果也枯竭。砖泥修建也不能使保障屹立。

(二)防御的工事全部废弃。人为的设防被破坏了。神的怒气把个人与国家一并灭绝。

(三)集合的力量终归徒然。商人的财富失去,兵士的力量耗尽,首领的计谋完全失效。

一切都失落了,甚至都不知失落在那里(参阅诗一○三10;赛十七14;伯七10以及启十八21)。

尼尼微败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好似落下的尘埃。这是神公义的启示。

 

8 Smith, Nahum, 349.

9 RashRabbi David Kimchi引用。可参阅E. Henderson, The Book of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ranslated 1868, C. von Orelli,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ausgelegt 1883.

10 C.F. Keil,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1866.

11 Knabenbauer, Commentary in prophetas minores 1886 J. Holery, Recherches bibliques, vol, xiii, Le Livre de Nahum; C.F. Kent, The Sermons, Epistles and Apocalyses of Israel's Prophets 1910.

12 B. Duhm, Die Zwolf Propheten in den Versmassen der Urschrift ubersetzt 1910.

13 Paul Haupt, "Notes on the Book of Nahum," JBL, xxvi 1907 153.

14 Smith, Nahum, 351.

15 亚述字源dupsarru, tupsarru参阅Smith, Nahum, 351352.

 

(十一)哀歌悲叹(三1819

“亚述王阿,你的牧人睡觉,你的贵冑安歇,你的人民散在山间,无人招聚。”(18节)

这是哀歌的形式,悲叹尼尼微城的厄运。先知似向亚述王悲叹地宣告:你的牧人,就是首长们死亡了(参阅诗七十六5;耶五十一3957以及诗十二3)。

贵冑安歇,贵冑是军事领袖,他们也在静止的状态中,不能再活跃。这种安歇,当然不是安逸或安乐,而是动弹不得,几乎与上列的“睡觉”同义,也受了死亡的辖制。睡觉与安歇都指死亡(参阅赛十四18;诗十三3,七十六56)。

牧人与贵冑包括所有的领袖,后者为军事方面,而前者为行政首长,小至一城之首领,大可指一国之君。他们死亡,一切都全部解体。

人民散在山间,是因城市战乱,他们在外流逐。他们那似羊群,牧人既离弃他们,他们就四散在各处(参阅王上廿二17;结卅四6;亚十三7;民廿七17)。这将是最后的情景,无可挽救。

“你的损伤无法医治,你的伤痕极其重大。凡听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你所行的恶,谁没有时常遭遇呢?”(19节)

尼尼微城的破损是无可弥补的了。伤痕可指国家元气的损失(参阅摩六6;赛三十26以及耶八21)。有时也可指个人(箴十六18,十七19及十八12)。类似的话也可在耶利米书中寻见:第十章十九节,第十四章十七节,第三十章十二节,第四十六章十一节。

人们看了拍掌,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可参阅赛五十五12;结廿五6;诗四十七2,九十八8)。那些人所以有这样兴奋的态度,因为感到公义已经伸张,神已为他们申冤,报应的事已经实现。

亚述的恶行,曾在许多邦国与人民中循环。这恶似乎永远没有过去。但是尼尼微败亡,使这恶性的循环得以中断,从此以后,罪恶不得再张狂。这是最后的事。

西番雅书以“最后”作结。

 

本章概要

本章以“祸哉”开始,以责的问题作结。尼尼微败亡的景象继续描绘,那些毁灭的情形是全然的,最后的,再无恢复的可能,没有复兴的希望。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与你为敌。”(5节)这句话是第二章的结语,在这里再重复。这不是先知偏狭民族主义的论调,好似神只偏待祂的选民,而敌对外邦人。罪恶才是与神为敌的,不拘是以色列人,或外邦人。

尼尼微是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1节)。他们惯行邪术,藉淫行诱惑列国(4节)。先知从信仰的立场,以道德的敏感来看,只知道圣洁的神是无法容忍的,祂来了,徐缓而稳健地走来,施行审判,祂是神,是万军之主耶和华。

先知显然有申命记信息中那种信念,是先知的历史哲学,是神学对历史的剖析。公义使万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良善必有成功的结果,蒙神赐福。罪恶必招致灾祸与困苦(参阅申廿八章)。

关于尼尼微的命运,约拿书似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公义的原则仍是相同的,悔改是惟一的途径得着赦免的宏恩。凡不悔悟的,必然灭亡。预言的应验基于这样的条件。

 

参考书目

那鸿书

Adler, M. "A Specimen of a Commentary and Collated Text of the Targum to the Prophet Nahum,"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7 1895, 630657.

Arnold, W.R. "The Composition of Nahum 123,"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21 1901, 225265.

Bickell, G. "Die Hebraische Metrik,"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andischen Gesellschaft, 1880.

Budde, K. "Das Hebraische Klagelied,"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4 1883.

Buhl, F. "Einige textkritische Bemerkungen zu der Kleinen Propheten,"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5 1885, 7484.

Daglish, E.R. "Nahum," The Broadman Bible Commentary, vol. 7. Nashville Broadman Press, 1972.

Davidson, A.B. The Book of Nahum, Habakkuk and Zephaniah The Cambridge Bib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0.

Driver, S.R. ed.. The Minor Prophets The New Century Bibl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6.

Duhm, B. "Anmerkungen zu den Zwolf Propheten, V. Buch Nahum," Zeitschrift fu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31 1911, 100107.

---.Die zwolf Propheten in den Versmassen der Urschrift ubersetzt. Tubingen J.C.B. Mohr, 1910.

Ewald, H. Die Propheten des Alten Bundes. Go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840.

Greve, E.J. Vatininia Nahumi et Habakkuk, editio metrica, 1793.

Haldar, A.O. Studies in the Book of Nahum. Uppsala Lundequistska Bokhandeln, 1947.

Halevy, J. Recherches bibliques Le livre de Nahum, vol. xiii, 1904.

Happel, O. Das Buch der Propheten Nahum, 1902.

Henderson, E. The Book of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 Thornapple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0 from 1858 edition issued by Hamilton, Adams and Co..

Hitzig, F.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Liepzig Weldman, 1938.

Haupt, P. "The Book of Nahum,"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6 1907 153.

Keil, C.F. Commentary on the Minor Prophets, vol. 4. Grand Rapids Eerdmans, 1866.

Kent, C.F. The Sermon, Epistles, and Apocalyses of Israel's Prophets. New York C. Scribner's Sons, 1910.

Kleinert, P. Commentaries on Micah, Nahum, and Zephaniah in Lange's Bibelwerk. Leipzig Hinrichs, 1868.

Mahler, E. Untersuchung einer in Buche Nahum auf den Untergang Nineves bezogenen Finsterniss. Leipzig G. Pock, 1886.

Marti, K. Dedokapropheten Kurzer Handc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riessen A. Topelmann, 1903.

Maurer, F.J. Commentarius grammaticus historicus criticus in prophetas minores, 1840.

Nowack, W. Die kleinen Propheten ubersetzt und erklart Hand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 Gottingen Vanderhoeck & Ruprecht, 1897.

Milhelic, J.L. "The Concept of God in the Book of Nahum," Interpretation, 2 1949, 199207.

Parrot, A. Ninevah and the Old Testament Studies in Biblical Archaeology, No. 3. London SCM Press, 1955.

Pilcher, C.V. Three Hebrew Prophets and the Passing of Empires. London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31.

Reinke, J. Zur Kritik der alteren Versionen des Propheten Nahum, 1867.

Robinson, T.H. and F. Horst. Die Zwolf Kleinen Propheten. Tubingen J.C.B. Mohr, 1938.

Smith, J.M.P.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Micah, Zephaniah, Nahum, Habakkuk, Obadiah, and Joel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1.

Stonehouse, G.G.V. The Books of Zephaniah and Nahum The Westminster Commentaries. London Methuen, 1929.

Taylor, C.L. "The Book of Nahum," in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ol. 6.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56.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那鸿书》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