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撒迦利亚书第九章

 

第四章 以色列的复兴:从亡国到复国

(九1至十四21

 

I.  序言

    撒九至十四章是旧约预言的精萃,是“预言中的预言”,亦是弥赛亚预言的骨髓。在这六章中,神透过先知向选民预告他如何应验上文━━与以色列同在的应许(八23)。神将选民带至一个时代内,在那时(即大小先知中多处预告的“在那日”、“到那日”,那是借着弥赛亚复兴以至列国的时代),所有关乎神与选民同在的应许,全部皆应验。

    这下半部共六章的篇幅分为二个默示。每三章一段默示,每段默示各有46节,在文学上是两篇呕心呖血的杰作。(注1

    “默示”(massa)原意“举起”,却有多方面的涵义(1)恐吓性的圣言(oracle)或预言(Prophecy)(参耶廿三3340)(如Lowe);(2)恐吓性的宣告(utterance)(如Hengstenberg);(3)一个使人心情极其沉重的预告。

    在主题方面,这六章篇幅分成二大主题:首三章(九至十一章)主论弥赛亚,后三章(十二至十四)却论弥赛亚的国度。首部预告弥赛亚的国权及生平,次部论以色列的被救与被举。前者论弥赛亚的遭遇与结果,后者则论以色列的遭遇与结果。简单说来,并以新约启示为辅证,前段是有关弥赛亚第一次来临,后段却关乎他第二次再临。按本书上半部之主题的关系方面看,这后六章与前八章的末世观是前后一致的。M.F. Unger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个图析:(注2

 

图一

 

    八异象

                7━六8                    915

B.C.      “撒”

606     520                 灾难期          弥赛亚国度

 

 


                九至十四章

 

    按逐章论,每章主题可分述如下:

    1.  弥赛亚其国权(九章)

    2.  弥赛亚其福祉(十章)

    3.  弥赛亚其被弃(十一章)

    4.  以色列的被救(十二章)

    5.  以色列的被炼净(十三章)

    6.  以色列的被高举(十四章)

 

II. 第一个默示:(九━十一)

    弥赛亚的来临与遭遇

 

A.  弥赛亚来临前的情形(九18

    第一个默示是关乎神的弥赛亚之来临。在他出现前,神预先宣布当时世界各国(包括以色列)的遭遇。

 

1.  与外邦国有关的事件(九17

 

    耶和华的默示,应验在哈得拉地大马色(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华)和靠近的哈马、并推罗、西顿,因为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推罗为自己修筑保障、积蓄银子如尘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主必赶出他、打败他海上的权力;他必被火烧灭。亚实基伦看见必惧怕;迦萨看见甚痛苦;以革伦因失了盼望蒙羞;迦萨必不再有君王;亚实基伦也不再有居民。私生子(或作外族人)必住在亚实突,我必除灭非利士人的骄傲。我必除去他口中带血之肉、和牙齿内可憎之物;他必作为余剩的人归与我们的神。必在犹大像族长,以革伦人必如耶布斯人。

    a 叙利亚(九12a)━━神的默示在哈得拉地的大马色和附近的哈马。“哈得拉”(原文是由二字组合的;hadh,意“硬”;及rakh,意“软”)。此名字从未在圣经中出现,故引起各界学者的臆测。

    1   象征性名字,指波斯(如在赛廿九1的耶路撒冷亦称为“亚利伊勒”)对耶路撒冷的政策软硬兼施(如Hengstenberg, Keil, Chambers, Henderson, H.C. Leupold等主张)。

    2   象征性名字,指弥赛亚;因他对以色列柔和,满有恩典,对外邦人则强硬待之,常施审判(Kimchi, Cashdan及大部份犹太传统)。

    3   不知名的一城市(Pusey, Laetsch, C. L. Feinberg)。英国亚述学者Rowbinson爵土在一些亚述碑文中找出有关这城市(称Hatarika)的记录,其地点在叙利亚境内,介乎哈马与Riblah之间。(注3

    第一个受神报应的外邦境地就是被叙利亚国(古亚兰国)。这国主要城市是大马色及哈马。哈马是北叙利亚首屈一指的城市,后来被安提阿伯以彼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将城改为自己的名字(Epiphania)。在主前333年新兴的希腊大将亚历山大挟歼灭波斯余威,在班师时以庞大的军力轻而易举地攻取了叙利亚国。

    在提及大马色所受的审判时(因为大马色为较重要的城市,它的命运也预表了哈马的存亡),先知插入一句极度激昂澎湃的话“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华”,因为神的审判是那么的正直、公义而严厉,全地的人都要仰望神,因那是神彰显他爱顾选民的时间了。

    b 腓利基(九2b4)━━循着吞没了叙利亚的势力,亚历山大又于主前332年沿地中海东北岸挥军直扫,攻占了腓利基境的各小国,以推罗西顿为代表。

    推罗在三方面闻名当世(1)智慧;(2)坚固城市,因推罗是建在天然的岩石上,靠山面海,以赛亚称之为“海中的保障”(廿三4),城墙高达150尺,长2640尺,墙厚27尺,后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72年用了13年时间也攻之不陷,结果仍是呜金收兵。(3)极其富有、金银堆积如山(参结廿八28),故自命非凡。

    然而在主前332年时,亚历山大围攻石城推罗,久攻不下(此时推罗已逐渐迁至离岸只半里的小岛,称之“新推罗”,四面环海,坚固异常,故嚣张更甚),亚历山大灵机一动(参“神的智慧临到,主必赶出”(九4),将旧推罗铲为平地,以木石建筑一座大桥道,直捣新推罗(逐字应验结廿六24的预言),前后只花七月的功夫便轻取该城。(注4

    c 非利士(九57)━━亚历山大挟战败推罗西顿的余威,乘势南下,陆续灭了非利士一带的小城国(City States)(以五大城国作代表以实基伦、迦萨、以革伦、亚实突,另一城迦特在此时已因乌西亚王(代下廿六6)的战役而被消灭了)(九5)(注5)(另有学者却称作者故意遗漏一城,而用“四”城表示神全地性的审判)。(注6)在亚实突“私生子”(Mamzer, 有数个意义(1)本意“污秽的人”,如Gesenius, A. B. Davidson, 或(2)婚外之子,参申廿三21,如Von Orelli, Chambers, Pusey, Cashdan及一些犹太传统,或(3)外族人,如LXXKimchi, KJV, ASV)代替本土居民,意描绘完全的毁灭(九6)。非利士人吃喝拜偶像之祭物的恶习被清除(九7a),此亦是一种完全毁灭的描述。

    可是神对他们特别开恩(这时已远超亚历山大的时代了),将来他们必成为“余剩的民”(如以色列的余种般),将属以色列的神,他们必成为犹大中的“族长”(alluph,意“族君”tribe prince),亦如耶布斯人(耶布斯是耶路撒冷的古名)进入及共享神给予以色列的鸿恩中。

 

2.  与以色列有关的事件(九8

 

    我必在我家的四周安营,使敌人不得任意往来,暴虐的人也不再经过,因为我亲眼看顾我的家。

 

    在亚历山大灭亡那一带的小城国时,先知预告神如何保守他自己的选民。在历史上,这节又有甚奇妙的应验。

    事缘亚历山大攻打推罗时,他曾向耶路撒冷的大祭司求物质上的支援。大祭司耶杜亚(Jaddua)拒绝他的要求,并向亚历山大宣称他仍是效忠波斯的。亚历山大勃然大怒,立誓灭了非利士后便来攻取耶路撒冷。因此当亚历山大灭了迦萨的消息传到耶京,耶杜亚与民众迫切在神面前求恩,待兵围耶城时,耶杜亚与各祭司穿上整齐洁白的礼服在城门囗迎待,百姓随后列队欢迎,并展示但以理书内有关亚历山大必胜的预言,结果亚历山大盛怒全消,并在耶路撒冷殿中献祭礼拜,这样犹太人蒙神保守,免受他的蹂躏,神的预言何等准确。(注7)这事件亦预兆了将来在以色列极危难时,神必会再次保守及拯救他们。

 

B.  弥赛亚来临后的情形(九917

    先知越过亚历山大的时代,而引入了弥赛亚来临时的情形(因上文是弥赛亚说话[我字]),他并将两人作一对比:亚历山大是流血之王,弥赛亚是和平之君;前者是侵略列国的人,后者是向列国讲和平的人;亚历山大的管理是有极限的,弥赛亚是超越时空的。

 

1.  弥赛亚的来临(九9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弥赛亚的来临是一件大喜的讯息,对以色列来说更是极大喜讯,因为弥赛亚是他们久待来临应许的王。对亡国后多年的犹太人,这是一件喜出望外的预告,只求他早日来临。

    先知先描述这位王的特征(九9)才预述王的工作(九1017)。在三方面,他说王是(1)公义的━━王本性公义,所以处理万机时亦以公义为准则,回应先知书多处的描述,如赛十一35,九7,卅二1;耶廿三5。(2)拯救的━━王的来临是为拯救以色列人,挽回他们所丧失的国权与国土。(3)谦和的━━原文(ani)本意谦卑,附意顺从,显出王对神的敬虔与顺服。这谦顺的态度表显于他宣布为王时的样式,又骑着驴驹(此句前加“又”字)。“驴”是和平的动物(参创四十一11)。弥赛亚所驾驽的非威风的白马(参耶十七25),而是不出众、无场面的驴,这样式颇配合主弥赛亚首次来临时的情形(如“马棚”境况、待人接物,参太二1128)。

 

2.  弥赛亚的国权(九1017

 

    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战争的弓也必除灭,他必向列国讲和平,他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锡安哪,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你们被求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转回保障。我今日说明,我必加倍赐福给你们。我拿犹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莲为张弓的箭。锡安哪,我要激发你的众子,攻击希腊(原文作雅完)的众子,使你如勇士的刀。耶和华必显现在他们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像闪电,主耶和华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风而行。万军之耶和华必保护他们,他们必吞灭仇敌、践踏弹石;他们必喝血呐喊,犹如饮酒;他们必像盛满血的碗,又像坛的四角,满了血。当那日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看他的民,如群羊拯救他们;因为他们必像冠冕上的宝石,高举在他的地以上(高举云云或作在他的地上发光辉)。他的恩慈何等大,他的荣美何其盛,五谷健壮少男、新酒培养处女。

    a 国权实施的畴域(九10)━━弥赛亚既是王(九9),他实施国权是太平天国的国权。(参何一7),领域是全地。凡是战争的武器他都毁灭(非如HengstenbergKeil解作以色列亡国),因他带来全地太平(如诗七十二811)。回顾历史,九9已是应验了,而九10仍待将来的应验(否则只能将九10灵解化,作为福音传遍的一类形容词句),所以这两节中便间隔了整个教会的时期,因教会时代结束时便是主再临时,那时九10便会应验了。

    b 国权实施的基础(九11)━━弥赛亚成为王全因他能将自己牺牲给以色列人,先完成救赎进而作全地之王。他的献身遂成为日后为王的基础,这为国捐驱是为神与选民立约的凭据。

    神要释放拯救锡安,全因这立约的血之故,究竟这流血之约是指那方面,主要解说有三:

    1   指新约(参耶卅一3133;太廿六28)━━据此论,这约是指拯救、释放方面,故应是指新约而非摩西的约,因摩西的约是在出了埃及后才成立的,亦是有关肉身方面的拯救,而非属灵方面。

    2   亚伯拉罕约(参创十五911)━━据此说,神与选民立约的起点就是与亚伯拉罕立约时的血约,后来在摩西的约内更具体地显出这约的延续(出廿五58)(如TOTC, ICC为此说代表)。

    3   指摩西的约(参出廿四8)━━(如Laetsch, M.F.Unger,Chambers, Pusey, Baron, Wright, C. L. Feinberg等主张)。

    此约如上文评论,是有关肉身方面的拯救,非属灵方面;但摩西的约是双面性的,先是回顾性,纪念神的拯救(出埃及),亦是前瞻性,仰望神另一次更大的拯救,是灵魂方面;是故以色列人每日献祭给神时(出廿九3846),他们有往后看也有向前看。在最后,神借着先知耶利米将原来的约(亚伯拉罕之约)发展至一个地步,以弥赛亚的死完成这救赎伟工,带来多面性的释放━━先是属灵,再有政治,后有宗教两面救赎的合一。

    此时作者以以色列人被掳(大概指主前586年的事)及被在囚中(无水井是古时囚押罪犯之监牢,如创卅七24)两件事来举例,指出弥赛亚的死带来释放的效果,(注8)同时也说明主前536的归回,全因神与选民间有立约关系之故。神从被掳之地释放他们,要他们归回故乡复国建殿,以备弥赛亚在其中执掌王权。

    c 国权实施的条件(九12)━━弥赛亚王来临(九9)要建立的国度(九10)是因神与选民间有契约关系之故(九11),而国度建立之条件需要选民(用“有指望的被囚人”作描述,“有指望的人”原文hattigwah前有定冠词,指明是一种有特殊身份的人。希伯来文圣经“盼望”字前有定冠词,只此出现)(注9)转回保障,如此神必双倍(“双倍”称为“长子倍数”,因以色列是长子,源自申廿一1517)祝福他们。

    d 国权实施的情形(九1317

    1   战胜仇敌(九1315)━━上文所论乃应许之言,如今作者以“因为”(ki13)介绍神如何祝福他们。在此作者以极优美的文笔书写神如何为他的选民争战,叫他们吞灭仇敌,践踏弹石(即是将仇敌的“子弹”也践踏在脚下),又如凶猛的狮虎,撕碎仇敌,吃喝他们的血肉(参民廿三24),而仇敌之血又如溅满祭场的血般,这是一幅狂胜的描绘,凡敌挡神的,结局也必如此。

    在本段经文内,先知提及神激发其选民去攻击雅完人(即希腊人),这是预言,非历史(一些学者如ICC据此遂说撒书后部份是玛喀比时代的作品),但考古学家考证,此时巴力斯坦与希腊人已有贸易上的往来了。然而,本段所述的实在神奇得很,按历史上言,本段预言玛喀比时代,犹太人与西流古期(主前168104年)斗争时,如何蒙神保护得胜的经过。(注10

    在末世预言下看(参下文九1617),本段又是预告将来弥赛亚国度建立前选民战敌蒙恩的经历,亦是所谓“灾难时期”后期的遭遇,这是预言特征之一,称作“预言的双指性”(Doublereference)或“预言的两景性”(Twoviews),一指接近的时代,是为近景(near view),另指末世的时代,是为远景(far view),这两幅景象均在同一预言内发生,如看山景般,两峰相隔表面看似不远,近看才知:原来有山谷处其中。这两峰可比作这两时代,一是先知所看近景的玛喀比时代,一是先知遥望将来弥赛亚国度建立的时代,当中隔有整个教会时期,这真是预言特色之一。

    2   建立太平(九1617)━━“当那日”是旧约神学的一个特殊名词,尤是大小先知书内主要神学命题之一,是指选民受祸(如珥三117;摩八9;番一至二,三8)或蒙福的时代(如珥三1821;弥七12;摩九1115;番三920)。按本处上下文看,这是指选民蒙恩的时候。那时神拯救他们,如宝石般将他们高举在“他的地”以上,神恩何大,荣美何盛(参诗二十七4)。在此时一切都是丰富喜乐与充满活力的(以“五谷”、“少男”、“新酒”、“处女”等描述之,参申卅三28;诗四8)。

    从末世论立场看,本章(撒九章)可作如下的图解:

 

图二

 

        115                     1617

                       

“撒”          灾难时期                弥赛亚国度

 


── 马有藻《撒迦利亚书诠释》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