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教会复兴的真义
撒迦利亚书七章一到七节和八章十八到廿三节中,记载从伯特利有人来问,怎样才是正常的属灵生活,是不是需要禁食、祷告呢?我们需不需要在五月和七月禁食呢?在摩西和律法书里面,七月是个重要的月份,七月初一是吹角节。吹角节以后,各人要集中耶路撒冷守节;七月初十是赎罪日,各人要悔改,禁食祷告。大祭司要进到至圣所,为自己和众百姓赎罪,之后就是过住棚节;特别纪念他们在旷野寄居的日子,怎样得神眷佑。只可惜当时圣殿已被毁,他们被掳至外邦地方,想到自己民族遭遇空前的浩劫,便更觉需要禁食祷告,哭泣痛悔。除七月之外,五月也要禁食,因为五月是记念圣殿被毁的日子。另外,四月是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军队攻破;十月是整个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围困,所以他们在四、五、七、十月都要禁食。但现在他们却问,到底需不需要禁食,因为禁食好像是礼仪,是祭司型的属灵生活,到底现在还有没有这个需要呢?
撒迦利亚便回答他们,说礼仪固然需要,但更重要是先知的话,除了仪式外,我们还要有真正悔改的心。这样,禁食的日子就必成为犹大家欢乐的日子,因为经历痛悔之后,神就赐我们欢乐。就如历代志记载希西家王在献燔祭以后,就有非常欢乐的现象。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欢乐,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献上燔祭。旧约内有三个祭是我们每天都必须献的,就是燔祭,把自己完全的摆上;平安祭,和人和神有平安的关系;素祭,就是感恩的祭。神不单要求我们有形式上的禁食,献祭,更要紧是内心真诚的悔改,这样才会带来欢乐的光景。同样,个人的复兴,教会的复兴,都是悔改而来的;当人肯切实悔改之时,神的福气便马上临到他们。韦尔斯在大复兴之前,社会情况非常低落,酒吧门庭若市,教会则冷冷清清,但是自从有几个人在神面前肯切实认罪,复兴就来了,教会突然多了许多人聚会,甚至酒吧也要关门,因为所有人都到礼拜堂;法庭、警察、监狱也不需要,整个社会好像脱胎换骨一样翻新过来。人主动来寻找基督,就像当日人主动去找犹太人,说:“我听见神与你们同在了。”他们要和犹太人一起去敬拜神。今天,香港教会有没有这样复兴的光景呢?
跟着我们来看第八章,特别注意七、八两节,在这里,我们看见神招聚祂的儿女,祂要拯救各处的人,成就祂恩惠的约,这约就是神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神的子民。这是教会更新的异象。十四、十五节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列祖惹我发怒的时候,我怎样定意降祸,并不后悔。现在我定意施恩与耶路撒冷,和犹大家,你们不要惧怕。”耶和华是一位定意的神,祂有一定的旨意,绝不会出尔反尔;祂是信实的,祂说施恩给人,便施恩给人,因为祂是慈爱的神,但祂也是公义的神。祂定意刑罚犯罪的人,决不后悔。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也看见神的后悔,就如神在挪亚的世代中后悔造人,当尼尼微城的人悔改时,神便后悔不降灾祸与他们。到底神会不会后悔呢?祂又为甚么要后悔呢?其实这只是用字方面的问题,神的后悔不是意志的,乃是情绪的,那就是说,神绝不会改变祂的意思,也不会懊悔祂所做的事,只是在情绪方面,神真的觉得后悔了,因为祂内心难过忧伤,如同父母在对子女失望时讲出后悔的话。
不过,神的恩典也是带有条件的,从一方面看,神的恩典是白白的,无条件的赐予,不须我们付任何代价;但另一方面,神的恩典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不悔改,神的福气便不能临到我们。神定意降祸,定意施恩,一切的权都在祂手中,绝不能更改。我们常说,祷告能改变一切。不错,祷告是有改变的力量,但祷告不是改变事情,只是改变人,神的旨意定了,不能更改,祷告只能改变人;就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一样,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
上文第六章讲到,有三个人带着金银从巴比伦来,他们要把这些金银,就是很多人的奉献,交给西番雅的儿子贤,或称为约西亚。这三人是被掳去巴比伦的人,而约西亚则在本地,没有被掳,他们都一同齐心合意的兴旺神的工作,要把金银做成冠冕,戴在大祭司约书亚的头上。约书亚是以色列众民的代表,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祭司。之后,这冠冕要归约西亚和带来奉献的那三个人,意思是将尊荣归给奉献者。并要把这冠冕放在圣殿里作纪念,让大家在敬拜时常看见,好提醒他们一个以色列的敬拜者有怎样的身份,使他们不单想到自己的尊贵,更想到弥赛亚君王,因为只有弥赛亚才配称为尊贵荣耀的王。同样,基督是教会的头,尊荣都是属于祂的,当我们把尊荣归给祂时,我们也得着尊荣。
跟着我们看八章十二节,那里说:“我要使这剩余的民,享受这一切的福。”这个剩余的道理非常重要,前面第三章提过,约书亚好像是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余数就是指少数敬畏神,肯切实悔改的人,这少数人,或称为余数,便成为以色列民复兴的核心。这好比一个倒置的三角形,上面是很宽的,但慢慢愈来愈窄,最后只剩下一点。神本来是要拯救世界上所有人类的,但因为人堕落失败,所以神就无法广泛施恩给普世的人,祂只拣选了以色列民族;但以色列民族中,也不是所有都是虔诚的,结果就只剩得一小撮的余数。而最后唯一的余数,就是主耶稣基督;这冠冕就是要留给这余数的余数,因为只有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第九章九至十二节便形容这位王怎样骑驴进入耶路撒冷,从四福音记载中,我们知道祂此行是要为人类的缘故,上十架牺牲,担当世人的罪。祂的死,就像一粒麦子埋在地里死了,然后结出许多子粒来,这个本来是三角形的顶点,现在又逐渐扩展,而且愈来愈宽,神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教会。
耶稣是尊贵的王,祂有尊贵的冠冕,权柄,可是祂到世间来的时候,却成为一个最卑微最贫穷的人。祂自己也明说,祂不是要接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祂在上十架的前一夜还替门徒洗脚,服事他们,把爱的榜样留给他们。耶稣既然这样,我们岂不也要这样吗?我们是神的儿女,应该有尊贵感,可是我们在神面前也要存心卑微,学效耶稣一样,作个服事人的仆人。耶稣连门徒的脚都洗了,我们岂不应当照样行吗?今天,只有基督是教会的主,我们都是仆人,牧师传道也不是主人,只是神的仆人,换句话说,教会是一个仆人的团体,我们要在神面前尽心事奉。以赛亚先知讲及弥赛亚预言的时候,前半部介绍祂是位很尊贵的君王,从大卫家出来的;但后半部却介绍祂是个受苦的仆人,有几首著名的诗都是从这个角度来描写的。四十二章描写这仆人有神的灵与祂同在,祂要做传道的工作,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祂要将神的公理传于外邦。祂的职分是先知的职分。四十九章二节形容这仆人好像箭藏在箭袋里,要隐藏起来,但当他出来的时候却很锋利,为甚么呢?因为祂要成为耶和华的口,成为神的发言人,祂的工作是先知的工作。第三首仆人之诗,形容祂受逼迫,遭鞭打,但是祂毫不在乎,因为祂要执行神的使命,所以祂求神给祂一个受教者的舌头,让祂用言语扶助软弱的人。在这里,祂的工作是先知和祭司合并的工作。至于第四首仆人之诗,是从五十二章末了开始,直至五十三章,先知叹息说,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这位仆人看见很多人像羊走迷了路,心里难过非常。祂是一位常经忧患,多受痛苦的主,但是祂受的鞭伤,使我们得医治,祂受的痛苦,使我们得平安。祂是祭司,又是代罪的羔羊,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换句话说,祂不但是祭司,也是祭品,把自己完完全全,毫无保留的献给神,于是成就了得救的根源。所以耶稣不单说要服事人,他还说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祂在设立圣餐的时候,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约是用血来立的,耶稣为我们成就了恩惠的约,我们若不吃祂的肉,喝祂的血,就与祂的生命无份。我们的王已经来过,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是祂回去了,不过祂还要回来;历史上每一件事实都在告诉我们,祂快要再来了,让我们预备好自己,迎接这荣耀的王。── 唐佑之《神的荣耀与教会更新》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