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失所望
撒母耳记上第七,八章
对一个人的品格最大之考验,就是失望与明显的失败。当事事顺遂,我们的计划都按部就班地施行时,我们很容易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但我们真正的本相都隐藏在这些美好的光景下面。一旦狂风巨浪直扑而来,四围的人翻脸相向,我们被迫站在前线,敌挡全副武装的世界时,我们的真正面目就露出来了。现在我们要来观察撒母耳如何面对一个极大的失望。至少我们可以用以前说到约伯的话来描述他,那就是他仍然持守他的纯正。
一、失望如何临到。以便以谢那场大捷之后的二十年,撒母耳专心一意地建立百姓对大君王——耶和华——的信心;神就是他们的王,对此我们称之为神权政体,虔诚的希伯来人都忠心地接受并喜爱这种安排。
撒母耳将他的总部和家设在拉玛,这是他曾度过快乐童年的地方。他不时从那里出发,周游各地。他不论到何处,都是以大君王耶和华的代表身分行事。他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的使者和仆人,又是谁呢?他一直强调: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的子民,单单归属他,在困惑的时刻从他那里得指示,在争战的日子蒙他拯救。他们不需要王——耶和华就是他们的王;不需要官长,传达神信息的人就是官长;不需要律法,他的话语就是律法。这是一个美丽而具启发性的观念;他遍行以色列全地,所传达的就是这观念,好像一支乐声悠扬的歌曲:“耶和华阿,请说,仆人敬听。”
他也是抱同样的目的,创办先知学校。我们必须将这些学校的兴起归功于撒母耳对他那时代的睿智认识。当时祭司制度已经式微。以利和他的两个儿子根本未达到神赐给他们祭司职分的真正目的——盼望重新恢复祭司的等次。显然必须再有其它的宗教制度设立。当时时代需要的,是一批在神的律法中受教,适合将神的心意向百姓阐明的人;一代继一代,将有人从他们中间兴起,把他们在暗中所听到的,在明光下述说出来,站在屋顶上宣告神向他们耳语的话。我们发现在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时代,这一类学校盛极一时——其中有些是撒母耳一手设立的(十3~5;王下二章)。
撒母耳不辞劳苦兴建这些学校,只有一个目的。他渴望将他有关神权统治的崇高观念,灌输给他的同胞;除了藉助于这些年轻、热诚的门徒,还有甚么更好的方法呢?他们与这位伟大的智者同住,接受他们所敬仰的圣徒高尚品格的潜移默化,感受到他崇高理想的启发。他们看见他如何在自己的城市里广受老幼尊敬(九6、13);如何以可亲的态度接纳需要他帮助的人(九6);他的祷告如何有能力(七 9,十二18、23);他们深深认为,能与撒母耳共同为国家生活的复兴而努力,是无上的光荣。
但是撒母耳的目标因他两个儿子的失败而落空。撒母耳年纪老迈,他虽然仍担任百姓的训诲师,审理民间案件,但他似乎已力不从心。他奉神的名治理国家,这个担子到后来沉重得使他分身乏术,他只好任命他的两个儿子协助他审理南方的边陲地带民众。然而这项授权最后证明是一次可怕的错误。“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他们的劣迹败行终于导致灾祸。“以色列的长者都聚集”,显然他们被推选为代表,来到拉玛见撒母耳,要求他对于他权柄的继承问题,作出更满意、更长远的安排。“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
从人的观点看,这个要求非常合情合理。非利士人的前哨正往这国家的中心地带推进(十三3、5);亚扪人的王拿辖则在东面边界形成严重威胁(十一1)。以色列人开始担心,撒母耳一死,国家可能又要分裂。但另一方面,这个立王的要求也动摇了撒母耳的盼望,让他看见,他的理想太崇高、太属灵了,远非百姓所能明白和持守。他们无法单单信靠那不可见的君王;他们一定要有代表王权的外在表记。
这是人心普遍的失败。人总是追求感官、视觉的东西。就像以色列人那样喊着说,“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人总是要求可看见、可触摸的东西,让他们俯伏敬拜。因此世上一切灵方面的敬拜都有物质化的倾向。人很难相信神是一个灵,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人很容易陷入辩论里,争论“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或在“这山上”。
今日某些宗派的光景也是如此。有些教堂仍充满着圣徒的画像,人们在像前面点蜡烛、画十字;似乎大家要求一些可以诉诸感官的事物。事实上,人们也喜爱这些,他们站在人群之中,每一次祈祷之后就有许多的跪拜仪式。但我也看见有些教堂,信徒聚会时眼睛没有什么辉煌的装饰可看,耳朵没有被什么样悦耳的声音吸引,他们的思想就单单集中向神,他们惟一光采夺人的,是高贵的思想。我并不怀疑,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要求一些与他们日常经历同一等次的东西。
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提醒我们,要对抗这种欲望,我们的心思意念要不断住在主里面。神为我们预备的,不是那可触摸的山,乃是更确实的圣山锡安;不是一座吸收晨曦和夕照的普通城市,
而是我们可以步行在其街道上的新城——天上的耶路撒冷;不是一群上去过节,拥挤在所罗门殿里的敬拜者,乃是无数的天军,和已经完全之人的灵,我们可以借着每一次的祷告,与他们一同敬拜。
二、撒母耳如何忍受他的失望。“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们并不是拒绝他,而是拒绝神;他们不要神作他们的王,治理他们。他们没有抓住撒母耳的伟大观念。他心中升起的盼望受到了挫折;显然他所珍爱的梦想永无实现的一日了。如果它在以色列失败,就全然失败了——除非神的国度建立,这理想才能维系不坠。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前往他的避风港,那也是一切心灵破碎、担劳苦重担之人的保障
——“他就祷告耶和华。”
读者中也有多少灰心失望的人!或许有些年轻的妇女在初结婚时,心中充满美丽高尚的盼望,梦想着一个相爱、蒙福的婚姻生活,但如今却因收回的誓言,破碎的应许,以及丧失了的信任和宁静而悲伤。或许有些男子曾怀抱雄心大志,要在商业上一展长才,或在社会上居领导地位,甚至参与国事,企图影响一国大计。或许有些传道人最初被按立作主工时,看见异象,梦想作一个温柔慈爱的牧人,喂养神的羊。然而这些希望随着时日推移而开始幻灭,就像湖上的秀丽倒影,因一阵风吹皱湖面而消失无踪。这些人怎么办?他们要往何处去?破碎的心在哪里可以找到安歇之所?
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但撒母耳的行动可以提供一个建议——他去向耶和华祷告。到神那里去,将一切事告诉他,包括你的希望,努力,和失败。在他脚前倾倒出你的眼泪。他能了解,同情,包扎,医治。他是伟大的医生,要帮助无助者,安慰伤心者。告诉神一切事,是通往平安之路的开始。你因呜咽无法尽述的地方,天父都看见,知道,并要安慰。透过他的慈爱,你就会像一个孩子,在母亲怀里得了安慰。
然后神回答了他的仆人。他总是会回答人的呼求。或许回答的声音极其低沉,几乎听不见,但它一定在那儿。或许初听之下,并不悦耳。它可能辞句严厉,但能使你的得滋润。“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三、神的回答和鼓励。撒母耳将他的痛苦和难处向神陈明,神就清楚回答他,他必须放弃一生所珍爱的理想。这位先知立刻得到一个印象:他必须舍弃崇高的目标,从他的地位跨下来,臣服在一个君王之下。他那位全能的朋友如此说:“你要依从他们的话。”
在此同时,他的悲伤大大得到缓和,因为他发现神与他一同受苦,神心中的悲伤要远胜于他。“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人若能与神一同经历同样的痛苦、忧伤,是何等的光荣啊!
人心拒绝神,拒绝他的治理,轻看他恩惠的灵,神的心所受的痛苦是极深的。耶稣在世上时,他自己的同胞不接受他,他的兄弟不相信他,他所挚爱的城拒绝来到他护庇的翅膀之下,他所拣选的门徒在紧要关头一哄而散,各自逃命,他岂不伤痛难过?然而他不是单独受苦,看见他的人也看见了父。他教导我们,神不是麻木无感情的;他也像人间的父亲一样,会思念,会忧心,会爱,只是他情感之深、之高,是远超过人类的。先知说,神被人的罪和悖逆所压,就像车子被装满的禾捆所压一样。
四、撒母耳对待百姓的高贵态度值得我们注意。毫无疑问的,百姓立王的要求一部分是根据申命记第十七章第十四节,那节经文似乎是预言现今才临到的危机。哈拿的颂歌里确切预言到,耶和华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撒上二10)。然而百姓是在冲动、急促的情况下向撒母耳提出这项要求的。他们没有寻求神的心意,就自作主张;没有与年老的先知商量,就遽下决定。
在这样的情景下,撒母耳从神那里直接得到指示,他严肃地透过长老向百姓提出反对的意见,并指出由王统治将带来的后果。百姓在这种心情下推举出来的王,一定不能合神的心意。他们所要的王是在外表、能力上都足以与邻国统治者相匹敌的人,而不是一个肯顺服神、忠于摩西律法的人。就照着他们所求的,他们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王。哦!许多时候神就是根据我们所坚持的己见成全我们。他将我们所求的赐下,却使我们的心灵软弱(诗一〇六15)。
所有邻近诸国王室的奢华浪费之风,都将在以色列诸王的宫中重现。这些君王将强迫少年人为他们赶车、作战、服劳役。又派他们耕种,收割庄稼,并命令他们的妻女作饭烤饼。他们的葡萄园、农田、土地的十分之一都将充公;繁苛的赋税将使百姓不胜负荷。他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被王任意挥霍享乐。全地要悔恨哀号,但为时已晚。“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撒母耳再三的反对、劝阻都罔然无效。“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他们只信靠人和武力,他们的心却远离耶和华,结果他们将亲眼看见他们的王仆倒在基利波战场,他们的土地被仇敌践踏,全国陷于存亡危急的关头。
你的心是否也渴望一个王,来减少你本性中的冲突,重组新的次序?你当谨慎,不要用你的眼睛或耳朵或感官的偏好来作选择;要留心你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让神为你所拣选,让那位死在加略山,又被高举为王子、为救主的人,作你的王。他不会向你索取什么,他只会供应你所需。他不会耗尽,只会充满。他的令牌是折断的芦苇,他的座骑是一匹驴驹,他的冠冕是荆棘冠。
撒母耳看见百姓的心意已定,就叫众人散去,他自己只好尽己力而为了。他遵照神的吩咐去行,这也是他一向的作为。
爱瓦德(Ewald)曾说,“撒母耳是人类历史上少数的伟大人物之一,这些伟人都是处身于危险困难的时代,以他们品格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精力,结束了从前一个优越的系统——起初,这样作有违他们自己的心意,但是当他们体会到其必要性时,就全心全力投注其中,不惜自己受苦,遭人迫害,最终建立了一个更理想的系统。”
从撒母耳早年的岁月,一直到他握有大权的时刻,他都一直努力着要替既存的制度,注以新的生机。但他逐渐发现,他必须放弃进一步的努力,开始另设一个完全不同的机构。这样作的同时,他必须牺牲原有的信念,违反他的判断,舍下他苦心经营的制度。他必须由万人之上的超越地位下来,屈居第二。然而,一旦他了解到别无其它选择时,他就成了新世代最热心、努力的支持者。
爱瓦德又继续说,“如果说大卫一生的丰功伟业比之撒母耳更显赫的话,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若没有撒母耳那较不引人注目,却深具影响力的事奉,大卫不可能享有如此耀眼的荣耀;因此接下去一世纪以色列的昌盛繁荣,都必须归功于其真正的起始者——撒母耳。”
我们的一生中,也可能面临重大的危机,迫使我们辍止手中的工。我们所深爱、并为其备尝艰辛的人,突然背叛我们。他们要求一些其它的东西。我们了解到,此刻必须放手;我们很可能心生怨尤,有所不甘。为什么我们要为别人开路?为什么我们一定得放弃自己的权利,噤声不语?
在这样的时刻,让我们记起撒母耳的英勇表现;让我们明白,神的旨意正引领我们走在正路上;让我们关心神托付我们看顾的羊群,胜过关心自己;让我们以一切的恩慈和勇气,接纳新的秩序,因为知道我们所牺牲的自己意志,在神的赐福之下,将成为最好的粘合剂,将我们与新的事工相联结。── 迈尔《圣经人物传──撒母耳》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