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11、保罗面临的冲突

 

  使徒行传第十五章:加拉太书第二章

亚伯拉罕离开本乡、本国和父家之后,以色列百姓的故事就已埋下了伏笔。正如先知巴兰在神的启示下,就说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他们的服饰、仪礼、习俗、宗教规条,与周遭的外族泾渭分明,更加深了他们的孤立。也因为如此,他们能历经数千年,仍保持并传递对神的信仰,成为人类的宗教诗人、先知和教师。

分别为圣的法规是这么严格,所以彼得在踏进哥尼流的家门前,还得再三声明犹太人到外邦人的家是不合例的。即使哥尼流名誉清高、有地位,这么作仍不合犹太人的规矩。等彼得再回到耶路撒冷,其它坚守割礼的门徒,仍指责他说:“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这些规矩——有的是摩西设的,有些是后来的拉比、文士附加上去的——就像一道墙,把犹太人和外邦人隔离开来。

这些限制和障碍,以割礼最具代表性,犹太人将其重要性夸大到近乎荒谬的地步。有一位拉比还表示:若非割礼之故,天堂与人间都不可能存在。另一位拉比则认为割礼和所有的诫命同等重要。外邦人守割礼,远比遵行摩西的律法,或爱神及爱邻舍的诫命还重要。犹太人认为其先祖如亚当、挪亚、雅各、约瑟、摩西、巴兰都在出生即受割礼,后来的伟大先知以利亚更特别强调重视这点,要求犹太人严格遵守。

这些繁文缛节在耶路撒冷是牢不可破的,但在外邦城市的犹太人,常常与外邦人经商接触,自然就比较松懈,不那么拘泥。不过一些基本的规定,如守割礼、不与异族通婚、肉食须经特别处理等,他们还是都须遵守的。因此,可以想象,基督教所引入的任何革新,必然是出现在远离耶路撒冷的地方,才不至于立刻被刻板保守的人士加以压制和反对。所以安提阿成为前进运动的摇篮是不足为奇的,在保罗、巴拿巴的宽容接纳之下,外邦人不必受割礼,也能加入基督教会。

这是划时代的一大进展。在此以前,特别是在犹大地,基督徒被认为是犹太教的一派。只要他们仍上圣殿去敬拜,遵守犹太的律例典章,即使他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也是可以容忍的。他们仍可参加爱宴,只要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像敬虔的犹太人,即使向耶稣祷告也无所谓了。如果基督教在各地都是如此,那么这股清流早就消失于沼泽之间了。不需几年的工夫,它和犹太教就没什么区别了。而犹太教及其令人无法忍受的桎梏枷锁,在世上仍会独树一帜,以纯正信仰的惟一代表自居。外邦人将永远被隔离排斥在信仰的门外,神的国度将迟延降临,甚至在摇篮中即被扼杀。

这一切都因神藉保罗、巴拿巴的带领而得以防止。从加拉太书第二章第四及十二节,我们可以瞥见安提阿的信徒在主里是多么释放自由。无论受割礼或未受割礼,大家都济济一堂,彼此相交,同席共食。甚至到安提阿来访视的彼得,看到他们美好、单纯的团契之谊,都十分惊讶,而毫无拘束地也和他们融在一起,参加他们的爱宴及一般的聚餐。

但是在耶路撒冷的保守派人士,听到这些消息,却十分不悦,深怕这风气会普及蔓延,损坏正统的权威,夺取他们的领导权。于是他们差派一批假弟兄到安提阿去监视新教会的内幕。等获知实际情形,就正式派一些人来告诫他们:“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

这是个重大的危机,造成无数的争端,也使保罗连年遭遇无情的阻挠,但却激发他写成几篇立论高超的书简,阐明福音的基本原则。

一、引起争议的问题。例如:基督教是不是犹太教的一派?利未记中所规定的仪礼、典章、祭祀、饮食禁忌,是否属于十诫及申命记之道德律的一部分,或者只是暂时性、权宜性,为某一特殊目的而设,等这目标达成,就可废除?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人得救的条件是什么?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辩论的焦点,也许细节不同,但争议的激烈情形都是一样。人们常说:除非你受洗、行坚信礼、被我们的教会接纳,你不可能得救。犹太教中,也有人主张仪礼律例取代教会及割礼的。在莫衷一是的争论声中,我们必须和马丁路德一样,从保罗的辩证里找到防卫的武器,借着这些坚定的原则,年轻的保罗与强劲的对手交锋,始终屹立不动。

人得救不是靠遵守一套规条、教义、仪式。即使他样样都作到,仍然活在神的震怒之下,而且仍受罪性及情欲辖制。得救的惟一条件是信,相信使罪人称义的耶稣,接受他成为新生命的源头。与真诚的信心比较起来,外在的仪文实在琐碎微末。虽然它有其作用,代表约的标记,但若与心灵诚实脱节,就毫无意义了。

可是人心的倾向,总喜欢强调外在仪文的重要性胜于其属灵的价值。其实外表的仪节只是表彰或附属灵意的象征,只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被人操纵、可藉理性解释,而属灵的境界却是肉眼不能见,也非意志、理念操纵得了,于是规条礼仪就容易喧宾夺主了。今天的基督徒重视洗礼、圣餐的仪式胜于其属灵的意义,就像当年的犹太信徒强调割礼的重要性一样。信仰一旦流于形式,就变得僵化,没有生命。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作新造的人、遵守神的诫命、本着爱的信心。效法使徒保罗的榜样:“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

二、双方的论点——差距甚大。耶稣成就了摩西的律法吗?他有没有受割礼?他是否严格遵守圣殿各节日的仪式和法规?甚至纳了该献给圣殿的税?

“当然!”保罗和巴拿巴回答:但你们也须记住,在耶稣断气前他说:“成了!”圣所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表明犹太教也完成了神授予的使命。从那一刻起,他不仅是犹太人的救主,而是普世的救赎主。当神借着十字架的宝血与人立了新约,以前所立的旧约就过时了,趋于陈旧无用。

但摩西传下的律法是永恒的,耶稣自己不也声明律法上的一点一划都不可废去的吗?

不错。但我们必须区别外在和内在的、仪文和伦理道德、形式和实质的不同。我们难以相信利未记中那些为特殊目的而设的仪文,与关乎道德良心的十诫,是同等重要,具有相同的约束力。

但假设你废除律法的约束,不也撤销了一切道德的限制,而导致国家、社会、家庭的纲记伦理荡然无存吗?

这层忧虑是多余的,因为藉信心与主联合的人,罪已蒙洁净,从主获得圣洁的新生命,因此也比以前更纯洁、清高、神圣。人因着信会使律法完全失效吗?不,神也不准许。相反的,重生得救的人反而建立了律法,成就了律法的义,因为他们不依肉体的情欲行事,而是靠圣灵。在基督耶稣里的生命、圣灵的律,使人脱离罪和死亡的律。

三、上耶路撒冷去申诉。保罗、巴拿巴与那些保守分子大大争辩,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让步妥协。眼看这场论战似乎无休无止,最后教会就决定派保罗巴拿巴及教会中的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征求使徒及长老的意见。

他们一路上并不急着赶路,途经腓尼基和撒玛利亚,每到一处基督徒小区,就传扬外邦人归主的情形。等他们抵达耶路撒冷,教会的使徒和长老特地召开了一个聚会,欢迎他们。在席间,他们述说神同他们所行的一切事——换言之,他们的工作甚蒙神的悦纳,神甚至参与其事,赐福他们所传的福音。但会中有几个信徒原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质疑,坚持“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

于是使徒和长老又再聚会,商讨这问题,各方的争执辩论僵持不下,最后彼得站起来说话了:“这件事神自己已有定论,在哥尼流家,神的灵降在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身上,就像带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神既然不分彼此,都一样施恩,我们是谁,竟拦阻神,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加在他们身上呢?”

众人都静默无声,听保罗、巴拿巴继续述说神藉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这次,他们强调自己只是神的器皿,神借着他们大大祝福那些未受割礼的外邦人。

最后,雅各为这场辩论作了总结,列举几样他认为必须坚持的注意事项,如禁戒祭偶像的物、奸淫、吃勒死的牲畜和血等,但他并没提及割礼的规定,或要求外邦人守摩西及利未记的一些规定。他这段明智合理的建议,获得使徒及长老们一致的同意。

耶路撒冷的使徒,所以支持这两位引起争议的福音斗士,很可能是出于保罗曾私下与他们先交通过。许多解经家都认为加拉太书第二章第二节指的,就是这段时间。保罗表明他是奉启示上耶路撒冷。很可能这件事除了出于教会的要求之外,尽有另一股来自神的压力,催促他必须去为外邦人的事辩解。到了耶路撒冷,他暗中先去会见有名望的教会领袖,陈述他在外邦人中所作的福音事工,惟恐他所作的归于徒然。令他安慰的是,他们非但不反对批评他所作的,也没有勉强与他同行的希利尼人提多行割礼,而且还承认神将传福音给未受割礼者的使命托付给他们,叫他们作外邦人的使徒。那些称为教会柱石的彼得、雅各、约翰,还与保罗、巴拿巴行右手相交之礼,提出保罗等往外邦人那里去,而他们自己则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复活之主的能力在其仆人身上彰显,以致他们对保罗、巴拿巴的使命毫无疑议。

在雅各下了定论之后,法利赛派似乎是败下阵来,但从那一刻起,一场无情的战争也因而爆发了,以后的十年,一直尾随着保罗荼毒遍地,使他流淌了许多痛心的泪水。他每到一座惨淡经营地建立了教会,立刻就有一批其敌对者派来的密探渗透进来,从事破坏中伤的工作,一方面灌输割礼的必要性,一方面诋毁保罗不是真使徒,因为他只在异象中看见主,并未在他受死前随行身侧。他们还对他作人身攻击,诽谤他的人格,污蔑他不愿收纳信徒赠礼的诚意,恶意攻讦他个人的缺陷,并离间信徒对他的敬爱和情谊。

这些残酷无情的打击,加拉太书及哥林多书屡屡涉及,令保罗有锥心刺骨的沉痛。但他并没有被击倒过。借着流泪、祷告,借着辩论规劝,甚至借着警告责备,这个英勇的斗士把这场美好的仗打到底。从他晚年的书信,我们看见他在这场论战中终归是占了上风。他的口气是那么斩钉截铁:基督教会的新酒断不能装在犹太教的旧皮袋里。

今天我们能毫无疑虑地定义称义的条件为悔改归向神,信靠主耶稣基督;救恩如春天的花,到处弥漫的空气,可任凭人取用;我们能站在自由的地位,向万人传大好的信息——这些实在要归功于这位伟大的外邦使徒那大无畏的勇气,为了托付给他的真理,他争战到底,有一次甚至当面抵挡使徒彼得,只因他确实有可责之处(加二11)。── 迈尔《圣经人物传──保罗》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