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十五讲 准备经历跟随主的实际

 

(十127

  马可福音第九章的末了提到一些事,那是在跟随主或服事主的路上,需要有一个绝对的心思。什么事情挡住我们,叫我们不能活出神的心意的时候,我们宁愿把那一些阻挡拿掉,甚至我们本身成了一个残缺的人,也比保留外表的完整,而结果被扔在神的恩典以外好得多。我们读第九章末了的那一段话的时候,我们要留意,因为我们的主在那里先是说到一些服事主的人的学习,突然又转到建立跟随主的态度。在说到建立态度,就是有一个绝对的态度来跟随主的时候,在话语上面,又给我们看到,主的话转到救恩的范围去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在这段话里,给弄得有点迷糊。

  弟兄姊妹们,你留意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原则。在接受救恩的事上是这个原则,在进入神的丰富,在神面前蒙记念,也是相同的原则。所以我们在应用这一段话的时候,我们不因着那里的次序有一点交叉掺在一起,就把我们整个的心思弄乱。如果我们从开始一直看下来,我们就看到,当主说到祂要上耶路撒冷,接受祭司和文士法利赛人的苦的时候,我们很清楚的看见,祂整个对门徒的带领,就转了一个方向。以前是让他们去取用神的丰富来作人的供应,现在是要让他们建立一个非常绝对的心思来跟随我们的主。也就是说,让他们认定他们所跟随的是谁。也可以这样说,他们要非常清楚的知道,他们所站的是一个什么地位,也就是说,站在一个仆人的地位。

 

站好作仆人的地位

  所以从第十章开始,弟兄姊妹你留意,这里接二连三说到不同的几件事是贯串着一些带领在那里,而这些带领就是如何准确的在神面前活出作仆人的法则,或者说是操练。我们从第十章一开始就看到,“耶稣从那里起身,来到犹太的境界,并约但河外,众人又聚集到祂那里。”留意这几句话,“祂又照常教训他们。”弟兄姊妹留意,“又照常教训他们”这一个动作,乃是说出我们的主,祂是不住的把人领到神的面前。只要你到祂那里,祂就告诉你,神的心意是怎样;祂就告诉你,神要作什么事;祂就告诉你,神是怎样的一位神。所以圣灵在这里记着,“祂又照常教训”这几个字是非常有意思,我们的主所以是仆人,乃是因为祂随时随地都是在发表差遣祂的父的心思。

 

不跟随人思想的潮流

  因着这样的一个缘故,底下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又引出一个中心的学习来。我们留意,从第二节开始,法利赛人就来问祂说,“人休妻可以不可以?”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不可以离婚?他们这样问主,目的是要抵挡主,要试探主,要找出把柄来对付主。你说“不行”,摩西律法上是允许的。你说“行”,那人就可以毫无保留的作他们所愿意作的事。所以,按着一般人来说,这一件事是非常不容易去面对的。

  刚过的主日,我们弟兄传福音的时候,引到那位参议员和那个牧师的祷告,难得他们不跟从潮流,指出现世代的黑暗。那一个祷告里面的光景,正好在原则上是现在法利赛人跟我们的主谈话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和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代,又有一个非常吻合的光景。弟兄姊妹们,除非你不去接触这个基督教的世界,你如果去接触这个基督教的世界,你会发觉在神学思想里面有很多的说法。这些说法,你听来的时候是头头是道,你不能说不对。

  比方说,现在人嘴巴里常常说什么“后现代主义”,我们不大接触基督教那些活动,有些时候对这些名词好像比较陌生。其实你去了解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所谓后现代主义,就是说,到了二十世纪的末了的时候,人的思想发生的那种变化。十八世纪开始的时候是所谓“启蒙主义”,是理性抬头的时候,一直发展到所谓“现代主义”,就是一切根据理性,理性通得过,那就可以成立。理性通不过,那就不能成立。你看看早三四十年的基督教里,所有的那些什么“社会关怀”,什么“基督徒参政”,这一类的东西,都是从这个所谓“现代主义”的这种想法发生出来。

  到了二十世纪末后的时候,在他们的心思里面就说,如今进到了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这个所谓“后现代主义”,用另外一个话来讲,就是二十世纪中期后的那个所谓婴儿潮出生的那一批人物出来的时候,这些人有很多的想法,我只是轻轻带一下,让弟兄姊妹晓得就好。他们整个的想法,又好像完全变了样。在现代主义的时候,一切都讲理性。到了后现代主义,就是现在这一二十年里,他们就不再多讲理性,他们转去讲感情,他们讲人际关系,他们对真理的事物的认识,就不再承认有客观的事实,完全是根据主观的领会,和人与人中间所产生的互动的关系。

  所以你看到,所谓的后现代主义里,出现了这许许多多的情形。人不必讲真理的,问题就是说,我喜欢不喜欢?我能不能接受?我能接受,那就是真理。我不能接受,我感情上觉得过不来,这就不是真理。这个就是目前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光景。所以你看到,什么多元文化的强调,什么尊重别人,什么这些,那些。我们弟兄传福音的时候所提到的事实,你就看到整个事情就是根据这样的思考跑出来。但是这种思考是不是新鲜的东西呢?不是,老早就有了,不过现在好像是比较明确一点反映出来而已。

  当时法利赛人来问主说,“人是不是可以离婚?”在他们的心思里面就包含这个。你不能说不可以,因为摩西律法上是有这样的同情。但是你又不能说可以,因为起初神造人的时候,就是“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所以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的主怎么来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留意到,主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说出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来,是一般读经的人读到这里的时候,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那个问题是说,“人是不是可以休妻?”

  我们的主就问,“摩西怎么说?”他们就讲,“摩西说,如果写了离婚书给那个妻子,就可以跟她离婚,这是律法上所允许的,既然律法上允许,那就是可行了,是不是?”我们留意,主就因着这样的一件事带出一个问题来。我们的主是轻描淡写的在那里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写这个条例给你们,乃是因为你们要这样。不给你们,你们还是要作。告诉你们说不可以,你们还是要实行。既然你们勉强要,神就把一个允许给你们,所以你手续办好,你就可以。你手续没有办完,你就不可以。”你说手续很简单,那就写了离婚书签个名上去那就完了。

 

持守神起初的命令

  但是不,我们的主就把这事带到起初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究竟寻求神的人,称为神名下的人,如果他要活在神的面前,要讨神的喜悦的时候,他们的心思意念,行动的根据在那里?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那就没有话好说。如果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那这个绝对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主带出来的问题。祂说摩西是因为你们赶不上,所以就同情你们。这一个问题是神的允许,却不是神的命定。如果你要留意这一件事,你就必须要去注意神的命定。神的命定是什么呢?主就说出了,“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所以神配合的,人不能分开。”清楚利落的说,“不可能,因为起初神定规的是不可能”。

  这样一来,马上就发生有辩论的事。既然不可能,为什么在律法里有允许?我们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留意到,究竟旧约的律法允许不允许人休妻?如果是允许的话,那一个条文又是什么?法利赛人说,摩西说写休书给她就可以休她。但是我们要回到摩西的律法里看究竟是怎么讲,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底下可以写休书。弟兄姊妹,这个问题是很复杂,尤其是放到近代我们的环境里。如果我们还认定神起初的定意是标准,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事情弄得非常清楚有把握。

  我们可以说,在旧约律法上,是有允许休妻这回事。如果弟兄姊妹看看申命记二十四章,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看当时的情形是怎么说的,在马可福音里,主说,“摩西因你们心硬,所以才允许你们。”怎么心硬法呢?我们留意申命记二十四章,从第一节开始那一段就说到,在旧约的日子,如果人要休妻,条件是什么?第一节,“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好像是很笼统,但是,如果把下文一同连接起来看的时候,我们就看见,虽然文字上好像是笼统,但事实上是不笼统。那个关键就是他看见她有不合理的事。

  我们现在就要问,什么是不合理的事?这里没有讲,只是讲不合理的事,不喜欢她。但事实是因为她吃得太多,我受不了,所以我不喜欢她。是不是?整天吃着大蒜,那气味难闻死了,我不喜欢她。是不是这样?如果不看下文,就可以说“是”。如果看下文,你就不能说“是”。为什么呢?我们从下文里去留意。这个被休的妇人离婚以后,她有权柄再嫁给别人。再往下看,如果她第二个丈夫又是这样把她离掉,她是不是可以再嫁第三次呢?这里没有说不可以。但是这里却说了一件事是“不可以”的。什么事情不可以呢?虽然是第二任丈夫把她丢掉,她有权柄可以再一次结婚,但是却不能再和头一任丈夫结婚。这里面就说出问题来了,为什么呢?这就回到起初神对婚姻的那一个安排。

 

合一的见证不容损害

  我们掌握了这里的事实,我们就回到马可福音那里去。我们的主说,起初神的定规不是这样,因为神造人的时候,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因此,我们已经很简单的看到,婚姻的关系是一个合一的见证。如果我们把神的话语能更多的掌握的时候,我们实在能看得清楚,婚姻这一件事,也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联合的见证作影儿的。既然是带出一个合一的关系,这个合一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能分离的就不是一,不能分离的才是一。神在定规这个婚姻的关系上面,祂是定规了一个一的要求在那里。也就是说,人在神面前所作的一切,只能显明那合一的事实,而不能损害那合一的见证。

  因此弟兄姊妹,我们回到申命记那里去看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什么叫作不合理的事。那个不合理的事,很重要的就是在能否表达那合一的见证,如果不能表达合一的见证,那就是不合理,因为神起初的安排就是这样的理。如果我们再把主的话连起来看的时候,这里的不合理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合一的见证受到破坏。

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的主说到了,如果在这个事情上,没有很准确的回到神当初的心意去持守着,引出来的结果就是犯奸淫。但是如果这样看,和申命记二十四章又好像有点不够和谐。因为申命记二十四章那里说,丈夫把她休了,她可以再嫁。但这里就说到一件事,不一定能嫁,也不一定能娶,如果是嫁或娶就产生出一个结果是犯罪,那这事就不能成立了。 我想弟兄姊妹你特别留意这里,我们的主在这里很强调那个“起初”,“起初不是这样”,起初是二人成为一体,起初是一个合一的见证,叫人认识神设立婚姻这一件事,乃是为着神的旨意的成就。我们记得创世记第二章里是这样提,“我要造一个配偶去帮助他。”是为着神托付给人的旨意得完成,神设立这个婚姻的关系。所以这个婚姻的关系,一摆出来就是一个合一的见证。在人方面来说,是丈夫和妻子,在属灵的实际里,就是教会与基督,也就是人与神。无论你从那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看到是这样的一件事。

  好,现在要留心我们的主所说的那个“当初不是这样”。申命记二十四章是说,人离婚,可以结婚,但是主一回到当初的时候,我们就看到那个可以结婚的条件在那里,不是说可以或不可以。律法上说可以,实际上还是不可以。律法上没有说不可以,实际上也可以。你说这事怎么去了解,弟兄姊妹你留意,问题完全在十一节和十二节,这两节经文把那个界线划得非常清楚,“耶稣对他们说,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妻子若离开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同一件事情的两面,在旧约好像只有男的休女的,到了新约的日子,我们主在地上的时代,不仅是男的可以休女的,女的也可以休男的。

  但是现在问题在这里,按着律法来说,若有不合理的事就可以休。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那个休的理由在那里呢?只有一件,就是破坏合一的见证,除了这一个以外,再没有什么条件可以去休妻,也没有什么理由支持说可以休妻。弟兄姊妹你留意这几个字,对男的来说,“休妻另娶”。对女的来说,“离开丈夫另嫁”。那一个是目的?那一个是过程?这里说得非常清楚。我休妻的目的,乃是因为我不再喜欢她,我喜欢另外一个女人,所以我把她休掉,我要娶那一个女人。这个是目的,这个是动机。翻过来也是,我不喜欢他,我才不要他作我的丈夫,我休掉他,我另外嫁一个我喜欢的人。弟兄姊妹你留意,那一个是目的?另娶,另嫁,这个是目的,这个是动机。

  我们的主在这里把我们带回一个光景里,不是叫我们看现象。看现象,说半天也说不清楚。我们的主是把我们带回那动机里,带回那目的里,这个目的和动机是根据什么?是根据神起初的定意。我们感谢赞美神!如果我们是个别的把这一段话来看,我们不会太着重看见神起初的定意。如果我们看到这一大段里的几件事情,圣灵把它们并在一起,我们看见当中彼此相连的关系,我们就看到那个问题的严肃性。

 

要留心里面的认识

  在第十章,我们要看三件事,头一件就是休妻的问题。这个是现在的问题,也是当初的问题。接下去我们要看的是认识的问题。现在法利赛人来问主,“休妻可以不可以?”主说,“按着当初来说是不可以。”尤其是你以休妻作手段,来达成另外一个婚姻,就更不可以。接下去我们就看到一个问题。我说了多少遍,跟弟兄姊妹一再提过,称为符类福音的这三卷圣经,就是马太、马可、路加,不仅是这三卷符类,约翰加上去也都一样。除了路加以外,每一卷福音书的事实,都不按着历史的次序来排列,只有路加福音是按着历史的次序来排列的。如果你要看历史的次序,你必须要从路加福音里去寻找。从其它的三卷福音里,不是历史的次序,而是真理的次序。

  如果我们能掌握到这一点,我们就留意到,圣灵现在把这几件事情并在一起,究竟要藉着这几件事向我们说出什么话来呢?除了现在因着休妻的事,引发一个真理的启示来说“不可以”。接下去就说,有人要把小孩子带来见主,原来门徒就不让孩子们到主面前来,主就责备他们,然后就告诉他们说,“不要禁止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因为神国里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祂抱着小孩,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如果我们看历史的现象,这是很简单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圣灵把这一件事记录在休妻的事实以后,又记录在那个少年的官跟主当中所发生的事以前,这几件事情连接起来的时候,究竟主要藉着圣灵向我们说一些什么话?

  你说,要我们像小孩子。我们可以说,他们很天真,但是他们也是很无知。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能晓得一件事,但是他们却干不出什么事来。这都是小孩子的问题,你看看这样的人,我们的主为什么悦纳他们?为什么我们的主看中了他们?弟兄姊妹们,这是一个实际的属灵功课的操练过程,刚才我开始就说到了,一个真正作主仆人,或跟随主,服事主的人,他们的品格的操练是怎么经过的。头一个是动机,就是休妻这一段话所带出来的,接下去就是认识。

  你不能盼望小孩子对一切事理都明白,但是你又不能低估他们。他们是不明白,只是他们不应该受到低估,但是也不能对他们寄予太高的期望。孩子们能把事情作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是我们不能给他们规范的。但是有一件事是弟兄姊妹能领会的。小孩子对大人的话不一定佩服,但是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他们不佩服不等于他们拒绝那个是对的。这一点我们要很明显来留意,我们的主现在说到这个事情,也就是在这个点上,我还是用郑弟兄这次传福音的时候,用小孩子说的话来讲,他知道把枕头丢在地上不应该,这点他是知道的,但他作不来,并且他还能说出一些话来,掩盖他所知道的不应该。

  我们是看见他这一面,但是如果你深入进去看的时候,你也看见,他也知道不应该,如果他是不知道不应该的话,他就根本不必找一些话来强辩说,是那些风把它吹下去的。他根本就说,我喜欢把它扔下去,你也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他知道的,这样扔下去是不合宜,父母不喜欢。弟兄姊妹,我们从这里来留意,我们活在神的面前,我们也常常是这样,我们知道许多的事在神的眼中不准确,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胜得过,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胜得过,但是我们还是在那里暗暗的定了那些罪。这个是小孩子。

  以前我们中间有个孩子,他有一点领会,他看见大人在那里作一些事情,他就跑来告诉你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就回答他说,“你不知道,应该是这样才对。”他没有办法,他就说一句话,“我回去告诉我妈妈。”弟兄姊妹们,他为什么会说一句这样的话?他肯定你这样作就是不对,你不听他的话,他还是觉得你不对,他没处好说,只好回去告诉妈妈。弟兄姊妹,我们留意到,小孩有很多幼稚的地方,很愚昧的地方,但在他们里面有一点,他们对准确不准确,合宜不合宜,他们有分寸,他们知道。

  但是有些时候,他故意给你作对,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往西。他知道的,他说,“我这样气你一下。”他也知道他那样作的动机是什么。所以我们的主,用着小孩子这样的事实来说到这个事情,乃是说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有一个分辨的基础。这一个分辨的基础,虽然并不强烈到一个地步,能催促他们把分辨成为实际,只是他们也知道。所以我们的主说,“你要承受神的国,你就必须要像小孩子一样。”像他什么?像他知道要拣选的是什么,不该拣选的是什么。能拣选到,或拣选不到,那是另外一步,是接上去的一步,但现在你要知道你要拣选什么。

 

不能忽略神当初的定规

  弟兄姊妹们,这是很明显的又一件事,如果我们把这两件事并在一起,我们就看到,神起初的安排是这样,现在一般人不是这样,但是在神和一般人不调和的时候,我们是拣选神呢?还是迁就人呢?这就是刚才我一开头就说到的后现代主义那种光景的原因就在这里。弟兄姊妹你晓得,现在在基督教里,顶大的难处不是没有办法去解决所有属灵的难处,而是基督教不肯回到当初。

  你看教会的历史,一直是迁就,迁就,迁就,迁就到一个地步,只有基督教的道理,而没有基督的话。这个就是今天神的儿女在地上的难处。个别的基督徒家庭也好,称为教会的团体也好,都落在这种情形里。我们看到在马可福音第十章里,正好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套用一般人所喜欢用的话来说,就该是我们在主面前反省的时候。我们宁愿妥协、迁就,省得事情落到不愉快里?还是宁愿坚持神起初的意思,我们就默默的走过主要我们走的路。如果我们要留意外面的事,我们很自然的一定是拣选迁就。只是弟兄姊妹们,我们留意到,一迁就就没有了那绝对的真理标准。你没有绝对真理的标准,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叫人偏离神。

 

不让属地的事物阻挡跟随主的心思

  听过孩子们的事以后,圣灵立刻又记录另外一件事,就是一个少年人,在马可福音说有人,路加福音说他是个官,他就跑到主面前来,跪在主面前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承受永生?”弟兄姊妹注意这里,这个人知道永生,他也知道来到主那里,他能找到跟永生的事发生关系的途径,但是我愿意弟兄姊妹们注意的是他的问题。在他个人来说,他以为他已经有了永生,现在他的问题在那里?他的问题不是在我怎么去得着永生,他的问题是怎样去承受永生。

  “承受”跟“得着”永生是两件事,得着永生是入门,承受永生就是接受生命里的一切荣耀和丰富,作为他的产业和他的享用。现在这个少年人来问的问题,是承受的问题,不是得着的问题。也就是说,他肯定他自己已经有了永生的资格,现在问题是我怎么把生命里的所有的丰富都承接过来。弟兄姊妹,你读英文圣经就看到,不是进入永生,是得着永生。这跟上文有什么关连?我们留意到,当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主就给他说了一些事,祂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夫子?因为良善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神。如果你称我是良善的,你必须承认我是神,如果你只是承认我是一个夫子,是一个老师,那么你就找错了人,我不能给你什么。”弟兄姊妹,我们的主在这谈话的开头,就纠正了他对主的认识。主让他知道,祂不是一个教师,祂不是一位老师,祂是神的自己。你既然称我为良善的,你就知道我是神。既然我是神,我现在跟你谈的话,你就必须要注意。

  我们看主怎么说,主说,“诫命你是晓得的,这些,这些。”他听见主这样说,他就说,“这些没有问题,这一点难处都没有,这一些诫命上的东西,我从小已经晓得了,我都遵守了。”这个少年人在主的眼中真实可爱,他不单是知道什么是主喜悦的,并且他说他也已经守住了,他照着主的话去守,守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必去管他,反正他是这样回答了。如果他只是这样回答,他跟上文那个小孩子有没有分别?小孩子也知道要这样作,他是成长了一点,他不单是知道该要怎么作,而且也作了一点点。他跟小孩子的区别就在这里。

  但是,弟兄姊妹留意,我们的主在这里接上去跟他说的是什么?“你作了这一些还不成,因为你要承受永生。”主提醒他,你的问题是承受,你既然要承受的话,你就必须要注意到,不是你知道有多少,也不是你作到了的有多少,乃是你必须知道,承受永生的“承受”是怎么一回事。主从正面和反面,积极和消极两面来跟他说,在消极那一方面,主说,“你还缺少一件事,你要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那你就有无限的财宝在天上。”这是消极的那方面。这个消极的方面乃是指出,你说你从小就遵守了这么一些,但是你所有的这许许多多,虽然不是什么犯罪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有的事,但是这许许多多,就把你的心坠在地上的事,你的心就不会停留在天上。你所留意的,都是地上的累积,而不是天上的丰富的累积。如果你真要承受生命的丰富,你必须先把你的心意调整过来,放在天上,放在属天的事上,这个是消极的那一方面。

 

不在乎知道多少,只在乎实行多少

  主说,“你还缺少一件”,这缺少的一件是不是就是这一件呢?还是这一件里的一半,你作了这一半,你还要加上另一半。另一半是什么呢?“还要来跟随我。”弟兄姊妹,这个才是主题,你还要来跟随我。首先我们来留意,我要跟随祢,那祢是谁?这就回应上文主所说的,“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夫子?只有一位是良善的,就是神。”你既然承认我是良善的,你承认我是神,现在你就要来跟随我。

  弟兄姊妹们,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承受永生不在乎你知道多少,和你已经作了多少。你要承受属天的丰富,完全是根据你和主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主说,你要来跟随我,那个意思就是说,“我是主人,你是仆人;我是带领的人,你是跟随的人;我是发号施令的人,你是听从的人。”弟兄姊妹,你可以从好多不同的关系来说出,“还要来跟随我”那个实际的意思是什么。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你要享用属天的丰富,你必须毫无保留的把主接过来,实实际际的作你的主。你就跟随祂,你就倚靠祂,你就根据祂,你就以祂为标准,因为祂就是当初的那一位。

 

能跟随主的关键

  弟兄姊妹,我们把这几件事情连接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当中的关键,圣灵为什么把这三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堆在一起?以后就因着这个少年人,主说了很多的话,是接下去讲的。弟兄姊妹,我们就看到一个很清楚的问题,第一,我们在神面前,我们跟随主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是要寻求回到神当初的目的,或神当初的心意,我们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不准确的。这是透过休妻这一件事带出来。接上去我们也就看到,透过孩子们到神面前来的那光景,叫我们很明确的看见,在神面前我们必须要认定什么是神喜悦的,什么是神不喜悦的。因为确定了神喜悦的,和神不喜悦的,这和持守当初神的定规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可以承认神起初的那些定规,但是我们可以有我们的理由说,因为时代改变了,因为已经来到后现代主义的时候,标准是可以修正一下,所以不一定要跟着当初的定规。如果我们加上孩子这一段,我们就懂得,不是说外面的事物有没有变化,而是说神自己的定意有没有变化。如果神自己的定意没有变化,我们认识的标准仍然是在神的自己,仍然是在当初神的定意。

  有了这样的认定,就碰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付代价去跟随主的问题。如果不付代价去跟随,那么我尽管可以知道神现在的喜悦是什么,但是这些的知道在我这个人身上是不产生作用的,因为在我们身上有太多主以外的事物代替了主的地位,以致我们的主在我们身上没有条件执行作主人的事实。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圣灵把这几件事情并在一起,给我们看到一个要作主的仆人,或者说要作一个服事主的人,他整个进入属灵的实际的学习是怎么开始,怎么经过,怎么去进到那个目的。

 

在神没有难成的事

  当然,如果从实际的经历去看的时候,这的确是很困难。要人放弃人以为最宝贵,最好,最美,最能满足人的,实在是不太容易。所以门徒们弄不清楚,他们在那里议论纷纷。我们的主就说,“富有的人进入神的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这话一说出来,门徒就感觉有疑惑,骆驼怎么可以穿过针眼?那不可能。当然,在主所说的这段话里,有两批人的解说。我们都可以参考一下,但是你不必太认真,因为这两个参考不一定都是对。一些人就说,那个骆驼有另外一个意思,是大绳子,大绳子穿过这个针眼是很难。骆驼也好,大绳子也好,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用针眼来作比较的话,这是一个参考。

  另外一个参考,有人说,这是说到耶路撒冷的一个城门,那个城门叫做“针眼门”,那是一个小门,是一个大门边上的小门。平常那些作买卖的人,如果他们晚了进城,大门一关,他们就不能进城,只能开那个小门。那个小门大概可以勉强给骆驼爬在地上移动躯体,勉强可以翻过去。所以一些人就说,骆驼穿过针眼是指着这个事实。但是我们不必去管我们的主当时说这话,究竟是指着这两样中的一件,还是有第三样,第四样。我们不必管,因为你管那一样都有难处。因为大绳跟骆驼对针眼来说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骆驼穿过针眼门,困难是困难,但结果还是进去了。但是门徒在那里指着问的问题是“不可能”,他们说,“这样谁能得救呢?”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我们不必管一般人对这个事情提出的参考的光景是如何,你只要看见,在人看是不可能的事就可以了。因为底下我们的主回答也就是这样。

 

渴慕回到神的当初

  感谢主,主的回答就是很简单,“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不要用人的观念,用人的经历来限制神所能达到的地步。说到这一段话,那是总结上面那三件事情。不错,你有了动机,有了认识,如果你没有实际的对付、交出、舍弃,那你还是没有办法回到神当初的心思里。按着人来看,的确是这样。但是感谢主,祂把我们带到一个极明亮的光里,那就是说,不在乎你我能作多少,而在乎你我有没有渴慕回到“当初”。如果我们渴慕回到当初,渴慕神起初的心思,在我们身上就有恢复的条件,神就负责把这事作成功。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

  如果我们在主面前学习作一个仆人,不是看我们能作什么,也不是看我们曾经作成了什么,乃是看主。我们有一个心意,“主啊!我愿意把祢当初的心意毫无保留的让祢成就在我的身上。但是我也晓得什么是祢的喜悦,我不敢信任我自己能作成这样的事,我就把我交给祢,祢就用祢生命的大能,复活的大能,领我走过这一段的路。叫我能实实在在的活在祢的面前,学习作一个仆人,来成就祢所要作的一切。”

  主说了一些话很有意思。弟兄姊妹,别人怎样领会我不知道,我自己就很领会到这样。虽然不是在主的面前作的很好,但总是按着主的心意跟随,我的确是感觉到,将来是如何?我不知道。但起码主在这里说的,在今生要得着百倍。什么百倍?就是你交出的是什么,你百倍得着什么。我实在感谢主,这些年来,到处享用弟兄姊妹,我什么都没有,但是神给弟兄姊妹有的,我也有份去享用。这个好像是有点吹嘘,但事实上不是吹嘘,的确是这样。

  就拿上个月有一位弟兄要接待我。他家里的房子好像王宫一样,我没有王宫的房子,但是我就有条件住在王宫里。不过感谢主,主有没有给我这个催促,所以我就说,“某弟兄,谢谢了,我还是住在某某弟兄家里好,方便一些,没有那么多约束。在你这里就会很受约束。”前不久,在加拿大也是这样,一个弟兄的房子,虽然没有王宫那座厉害,但是也是很华丽。我可以说整个房子,白天就是我一个人在那里享用。弟兄姊妹们,真的是百倍。感谢主,主的话没有落空。虽然只是说到属地的百倍,但却印证了主的话的真实,属天的丰富在那里都要成为我们的享用。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摸到主的心思,看到神的起初,爱慕回到起初。然后持定神的喜悦,来追赶神的起初。求主恩待我们,给我们都有这样的心思。因为实在只有天上的无限的丰富才是我们的承受。愿主怜悯我们!── 王国显《乃要服事人──马可福音读经札记》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