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写在前面

主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仅仅费了三年半的工夫,训练了大半为渔夫的十二门徒;其中除了犹大之外个个都成了惊天动地的人物。两千年来,影响之所及远远超过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和伯拉图三位哲人教导无数弟子一百三十年所有的努力!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主怎样教导祂的门徒?在四福音中有否可能发掘祂训练门徒的蓝图?祂和门徒所留下的脚迹是否就是我们今天可走的道路?这一本书——基督的黉官——就是尝试着回答这一些问题。

这一本书的灵感是源于前一个世纪布鲁斯的不朽巨著:“十二门徒的训练”。我们不过是如同争看花车游行的小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清楚罢了。我们为着借来的肩膀和借来的亮光由衷地感谢神,求祂赐下智慧和启示的灵,使我们更认识基督并且起来在圣灵里跟随祂,让祂带领我们经过不同生命阶段而成长以致于长成。

作者

19946月于中坜

 

读经:约翰福音第一章四十三、四十四节,第二十一章二十二节

 

小引

“黉宫”意思是学校。所有的基督徒都是来到基督的黉宫中。我们是在主的学校里受锻练得造就。

现在我们来看主怎样来训练祂的门徒。主当初训练了十二个使徒,此外还有其它的门徒。在四本福音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训练他们、培育他们的计划和过程。祂是一步一步的把门徒的带到成熟的地步。主当初怎么训练门徒,今天也要同样的训练我们,叫我们能够成熟。

没有谁比我们的主更会训练人。凡被祂成全的,个个都成为神大用的仆人,如果我们今天也愿意让主使用,也跟随主作门徒,那么当初主怎么雕刻身边的门徒,今天也要同样来雕刻我们。约翰大概在他快一百岁的时候写约翰福音,可以说是圣灵借着老约翰留给后世的一个回忆录。在这一卷书里,约翰告诉我们,当初这些门徒是怎么跟随主的。留在世上的人中,没有一个比约翰的感受更深。将近一个世纪,当初一起跟随主的那些同伴,都已经一个一个到荣耀里面去了;连保罗也已去了。十二使徒中,他是最后一个留在地上的。没有一个人走这条路比他走得更长。如果主在地上要找一个来作为跟随主道路的标本,没有一个人比约翰更合适。他的兄弟雅各是第一个为主殉道的,因此就着时间来说,是非常的短暂,所以他没有办法把这条道路的点点滴滴来告诉我们。

遇见弥赛亚

记得当约翰还是施洗约翰门徒的时候,一天他和安得烈在一处,主耶稣走过,施洗约翰便说,“看哪!神的羔羊。”结果他们就跟随了主。所以在十二个门徒里,最早跟随主的是安得烈和约翰。约翰回忆那么多年前所发生的故事,想到主对门徒所说的许多话,其中有两句是相同的,是他永难忘怀的。一句话是记在约翰福音的开头,一句话记在约翰福音的结尾。这两句话其实是同一句,就是:“来,跟从我!”当约翰初认识主的时候,一天主特别找到腓力,对他说:“来,跟从我罢!”然后大概经过了三年半,主从死里复活,对彼得说同样的话。这是门徒跟随主的道路。那是怎么走的呢?就是整本约翰福音所告诉我们的。

这条路由“跟从我”开始,也用“跟从我”结束。好像有一个起点,又有一个终点。然而非常希奇,那些门徒跟随主一段时间,到主从死里复活时,又说“你跟从我罢!”你看见这条道路乃是循环的。似乎是终点,结果却是另一个起点。因着这个缘故,我们得要不断的跟随主。

老约翰写约翰福音的时候,圣殿已被拆毁,但是其中的一切,对他记忆犹新。所以四本福音书里,约翰福音把当初耶路撒冷的情形讲得最清楚,许多地点在别的福音书中是根本没有提及的。可知圣灵是要借着约翰来提醒我们勿忘起初跟随主的心愿。

约翰说他是在黄昏四点钟,就是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遇见主的。多少个春天、秋天过去了,这位有了年纪的约翰,仍然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一生中非常非常大的事。此时他还没有作主的门徒,还没有对主有够多的认识。但是这件事在他里面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经过了多少年也不会稍微忘记。那时,约翰和安得烈两人,是先被施洗约翰吸引,作了约翰的门徒。

施洗约翰出来的时候,圣灵已经在神的百姓中作了一些奇妙的松土工作。在此之前,没有一个犹太人是需要受洗的;因为这件事根本不是为犹太人设计的,乃是专为外邦人归化犹太教而有的仪礼。因为他们被认定是罪人,所以只有罪人需要悔改、需要受洗。所以当初犹太人的洗礼,基本上就是悔改的意思。而犹太人不需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的选民,没有一个人要下地狱,没有一个人是罪人。所以他们有一个传说,亚伯拉罕坐在地狱的门口,看见有犹太人来到,他就挥挥手说:“孩子,你回去,这不是你来的地方!”但是当时这些人为什么要受约翰的洗呢?可见神已借着施洗约翰作了特殊的工作,使他们愿意悔改,愿意站在罪人的地位上。于是约翰就跟随他传天国的福音,施洗约翰的话语非常有能力。他传的是天国的福音,告诉人说,弥赛亚要来了;将要来的弥赛亚要比他更大,他就是给祂解鞋带也是不配的。那个时候,在以色列人中有一些敬虔的百姓,都是等候弥赛亚的,就像西面、撒迦利亚……等人。在这许多人之中,有一个就是安得烈,还有一个是约翰,他俩也是等候弥赛亚来的。有一天他们听见有人喊着说:“天国近了!”就受了吸引,作了施洗约翰的门徒。

大概老约翰和安得烈二人,年轻时身体非常健壮,所以很可能就是这两位少年人在约但河里帮着施洗约翰在那里施浸。有一天,可能在为人施洗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二天当施洗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们看见耶稣行走,又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这两句话有一点不同;第一句话是“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二次他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这两个门徒听见了,就起来跟随耶稣。圣经接着告诉我们说,这一天他们便与祂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申正是下午四点钟。此时,太阳快要下山,是景色最美丽的时刻。这是约翰第一次遇见主,那印象是他一生不会忘记的。若不是那一次他遇见了主,他一生的历史是要改写的。他蒙了那么大的恩典,至今仍被人奉为楷模,就是因为那一天遇见了主。对于我们的主呼召门徒,最早的记载就在约翰福音里面。

第二天,事情就发生了,安得烈找到他哥哥西门彼得,领他去见我们的主,主就对彼得说,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约翰则找到他的兄弟雅各。你看他们一遇见主,与主同住以后,就立刻去领别人来见主。所以我们要记得,作主门徒的开始,乃是发现耶稣基督是他们等候已久的弥赛亚。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接着他们立刻去找他们的兄弟。

今天你我也是这样的,最初并不要作门徒来跟随祂,只不过发现祂是我们的救主。这已经是最伟大的发现,正如爱迪生所说,他一生最伟大的发现就是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作了他的救主。因着这个发现,我们情不自禁的找寻自己的亲人,告诉他们说:“我遇见主了!”结果全家得救了,同学得救了,同事得救了;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人带到主的面前。

蒙召跟随神

但是我们更应注意一件事,就在约翰和安得烈找到他们兄弟的时候,圣经记说:“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罢!”这事非常特别。彼得和约翰是因为听见他们老师的见证而遇见主;但是真正听见主说:“来跟从我罢!”则是腓力。所以这句话可以作为主呼召的代表。在希腊原文里,这话的语意含有刻意找的意味。主是刻意去找腓力的。彼得有安得烈去找他,雅各有约翰去找他;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腓力的兄弟是谁,是主亲自找到了腓力,然后对他说:“来跟从我罢!”主寻找腓力,并呼召他的话,可说是千千万万将来要跟随主的门徒的代表。

“来跟从我罢!”这几个字在希腊原文有个意思,就是和我一同上路罢!这些门徒都是没有路的,现在主要上路了,祂要门徒走同样的道路。主耶稣是对谁呼召的呢?乃是对腓力呼召的。腓力根本没有准备好,他根本没有来找主耶稣,是主耶稣来找他,然后呼召他。

这句话是主训练门徒最基要的特点,千万不可忽略。有人查遍当时犹太的文献,所有的学校都是学生来找老师,从未有老师找学生的。但是在四福音里,尤其在约翰福音第一章,你会发现作主耶稣的门徒,那个发起人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是今天跟随主的人一定要明白的。

这给我们看见,福音和宗教的不同,所有的宗教都是人来找神,只有福音是神来寻找人。所有跟随主的门徒都是被征召的,没有一个是人志愿的。

主的话是带着权威性的。祂不是邀请我们上路。我们传福音时常常告诉人说,主耶稣邀请你,其实主从来不邀请,只说:“来,跟从我!”乃是命令的语气。从一开始,我们就是属于祂的,祂不需要为祂的命令向我们道歉,因为我们这些人本来就应该来跟随祂。祂本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且是我们的救主;祂是神,是祂创造了我们,祂是窑匠,我们是泥土,能以在窑匠的手里,这是泥土的幸福。我们本来什么也不是,因祂呼召了我们,而改变了我们的前途。

当初门徒们怎样开始这条路,同样的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开始。一面我们遇见了弥赛亚,另一面我们有一天会听见主说:“你跟从我!”主的呼召实在说来就是主的拣选。在那么多人中,祂遇见彼得的时候,对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西门和约翰都是很普通的名字。换句话说,在我还没有找到你以前,你跟所有的人一样,不过是亚当的后代,一堆泥土而已。如果彼得没有蒙召就不过如提比哩亚海边许许多多泥土中的一块,他也曾经来到世界,也许也曾经轰轰烈烈的经过八十个寒暑,然后在地球上消失了,人们也永远不知道他的名字。主之所以呼召彼得,就是要在这么多的泥土里,特地分别了这一块,使他成为一个能影响全世界的人物。同样的今天主呼召我们,也是要我们成为能影响世界的人物,因此,我们在神面前有一个责任,也赋有一个使命。你看,蒙呼召后的彼得不再是彼得,更改称为矶法,意思是成为一块石头;不只在主面前是一块活石,到了最后在新耶路撒冷城里,他是一块宝石,且是透明的。既有了这样荣耀的目标,现在主要在他身上开始作变化的工作,从此彼得就与众不同了。

荣耀的呼召

义的对面是罪,圣的对面是俗;作主门徒的意思就是叫我们成为圣的,不再是俗的;否则仍旧是许多泥土中的一块。就如皇宫里有许多杯子,其中只有一个是特别的,因为那是皇帝用过的,所以称它为御杯;是为皇帝而分别出来。所有的人都是俗的,只有主耶稣所呼召出来的人才是圣的,现在这人在神的手里成为有用。彼得一跟随主,他的网就不见了,他的船撇就下了;约翰也一样。甚至像马太,虽然拥有那个时代金钱的世界,他作了罗马政府的代理人,非常富有,但一蒙召,他就撇下所有的来跟随主。人所注意的是彼得所舍弃的一些网,或者是马太下撇下身边的一切,觉得多可惜啊!这个人前途如锦,现在被主耶稣呼召了,损失太大了!人有这种看法,只因为不认识什么叫作主的门徒。如果真有认识,就知道彼得所撇下的,和他所得着的,根本不成比例。得蒙主的呼召乃是他的恩典。主呼召我们是高抬我们;若有人认为是牺牲,那他根本没有跟随主。所以主找到腓力,是腓力的幸运;为什么主在这么多人里面,找到了他?找到彼得、找到多马呢?这些人有何德有何能,主为什么呼召他们?人都羡慕事业兴旺,家财万贯,在世上飞黄腾达,坐在宝座上,然而几个寒暑就过去了;这世界和世界上的情欲都要过去,唯独遵行父神旨意的才永远长存。所以我们应该羡慕作主的门徒。如果主肯收容我们,肯接纳我们,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滚着爬着都要来到祂面前,变卖一切也要赢得祂的注意;而且愿意让祂雕刻、训练你停留在祂门下好好的学习。

基督的学校不是考进去的,没有一个人凭着自己的才能或资格可以入学;乃是由于主的呼召。今天的基督徒为什么软弱呢?因为只作基督徒,从来不知作门徒。有弟兄说,今天基督教所讲的恩典好像是廉价品,这是我们把福音传错了。我们只告诉人说,如果你信耶稣,不是大富也是小康。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用功利来吸引人,难道我们的福音也是用功利来吸引人吗?你记得当有人要来跟随主的时候,主怎么说呢?祂说:“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路938)当许多人要跟随主的时候,祂回过头来对他们说,你们若要跟从我,就当撇下一切,背起十字架来跟随我。然而今天人跟随主要讲条件,还以为是给主很大的面子,自以为他这样的事奉,从老远地赶来聚会,乃是捧主的场。我们是这样的心态,难怪我们是软弱的。要知道跟随主,是要我们身家性命的。祂所要求的不是我们的十分之一,乃是我们的全部。主一开始就把这条路摆在我们前面。这是一条荣耀的道路。

一张纸头不值多少钱,如果美国著名的诗人郎菲娄(Longfellow)在这张纸上写上一首诗,就价值六千美金。今天我们原也贱如一片薄纸,因为被主呼召,印上主的圣名,就要成为无价之宝。是主恩待我们,主呼召我们,要把我们从泥土变化成石头,从石头变化成宝石,从不透明的变化成透明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有一种感觉,以为跟随主是受苦了。今天许多姊妹不肯嫁给传道人,许多作父母的鼓励孩子作律师、医师,却不鼓励作传道。这都是错误的观念,只因没有看见跟随主的荣耀,只看见受苦的一面。

在四福音里,那十二个门徒对主耶稣所讲的话,似乎都懂了,却还是不懂。我们会觉得这十二个门徒好迟钝。在那三年半里,到底是十二个门徒受苦呢?还是主受苦?把这样的学生放在身边,要培育他们,要雕刻他们,你看是老师受苦,还是学生受苦?作老师的人都知道,作育英才是件乐事,遇到蠢才,教起来就很辛苦。与人合作也一样,某甲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让某乙做可能要两年。如果让二人合作,某乙必定成为大累赘,让某甲很不愉快。当初主拣选十二个门徒,个个都是大累赘,主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教导他们,帮助他们,这不是门徒们受苦,而是主在那里受苦。你看我们的主要多少的忍耐,要多少的温柔!我也略有一点这样的经历,就说最近的,我同一些弟兄姊妹读罗马书,就读得很辛苦。不是弟兄们不肯追求,只是没有得到诀窍。我在学校里也一样,指导好学生就容易一点,对那些迟钝的,就很吃力,还不能生气,要哄着他,继续给他机会,且给他最好的机会,然后为他安排,好好哄着他完成研究工作。所以我们看见,主与门徒之间,真正受苦的不是我们,而是主自己。

有人会想,如果这十二个门徒换为葛理翰、盖恩夫人、韦斯利约翰、马丁路得、戴德生、加尔文、宾路易师母、慕安得烈、劳威廉、司布真、倪柝声、达秘等人,那有多好!结果一定不一样。然而主所得着的,却是那样的十二个人,有出卖祂的,有怀疑祂的,有的是大罪人,有人到最后否认祂,以我们的眼光看,都不是上选之材;但是这正证明了主耶稣工作的难能可贵。你看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他们先后教导弟子一百三十年,的确产生了一些人材,但是我们的主,只花了三年半的时间,把手下的十二个人,除了卖主的犹大之外,个个都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当时是罗马政府征服了世界,但是后来是由这十一人起头的教会征服了罗马帝国。这十一个人,曾经个个都胆小如鼠,口里都说要与主同死,等到主被捉拿的时候,个个都逃走了。然而到了最后,他们都愿意为主殉道;彼得愿意倒钉在十字架上,十一个门徒除了老约翰之外,每一个都是为主殉道的。你知道殉道者有天使的脸,却具靠有狮子的心;他们完全改变了。此后你看见这十一个门徒都成为惊天动地的人物,圣灵借着他们把福音带到印度,带到小亚细亚,带到世界许多的角落。他们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学成了和先生一样

现在我们要问说,秘诀在哪里?主怎么训练祂的门徒?主到底给他们学了一些什么功课?我们常有一种幻想,当必要的时候,能像“大力水手”一样,得到一罐菠菜汁,力量就来了,可应付一切。我们的主不是给十二个门徒一个人一罐菠菜汁,却让我们看见,祂的门徒每一个人都大有能力,每一个人都被带领到属灵的高峰。路加福音第六章四十节可以说就是主训练门徒的秘诀。那里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从这句话,我们就清楚了,作主的门徒,学成了,就要和先生一样。“和先生一样”的意思就是保罗所说的“模成神儿子的形像”。我们的主乃是根据这个蓝图来呼召我们、来带领我们的。我们这才明白,圣经讲到跟随主的时候,意思是主怎样,我们也是怎样;主怎么生我们也怎么生,主怎么死我们也怎么死。主从马槽开始,我们也要从马槽开始;主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们也与基督一同钉十字架。所以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两次是讲到跟随主,在上文说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接着就对他说你跟从我罢!主是钉十字架而死的,彼得到最后是倒钉十字架,这就是主说“你跟从我罢”的意思。所以跟从主就是以主的历史作历史,以主的脚踪来为我们的脚踪。我们今天乃是走在祂的脚印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到海滩上玩,孩子发现海滩上他父亲的脚印好大、好大,他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的跟着踩上去。孩子觉得走在父亲的脚印上是最快乐的事。同样的,我们跟随主就是照着主的脚踪行。主的脚步怎样,我们的脚步也怎样;我们的脚步就踩在祂的脚步上。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朝着模成神儿子形像的方向。整个过程是亦步亦趋,如同圣经所说:“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启144)所以主的话是非常非常的清楚。

有人说主的这段话只能按字面解。祂是悄悄的对彼得说,你跟我走罢!就带着彼得沿着海滩走了。但没有想到约翰也跟着来了;彼得转过身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门徒,就是约翰也跟着,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回答说:“我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接着说:“你跟从我罢!”也许这里有字面的意思,但是我们要读前后文,便知道其主要的意思乃是指着属灵的跟随。

我们必须有这个基本观念,就是主这样呼召我们,乃是要我们跟随祂,照祂的脚踪行。当我们回首过去,自从蒙恩得救以后,神没有让我们天色常蓝,永远走平顺的道路。平坦的大道上是看不见主耶稣足迹的。为什么今天你走路的时候,觉得沙石仍旧满布你的鞋底,这条路还是崎岖难行?那就是因为主没有把沙土挪走。只有在沙土地上,你才能看见主耶稣的每一个脚印,好让你有所遵循。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主不给你平顺的道路,否则泥沙挪走了,祂的足迹也挪走了,你我就迷失了方向,岂不就是这个原因?感谢主,在这崎岖的沙土路上,主的脚印却是清晰的,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跟随祂。

门徒的责任——凡事跟随主

进到基督的学校,是没有入学考试的。只因有一天听见一个声音说:“我要你!”你就入学了。在美国有幅征兵漫画,画上面是山姆叔叔伸手一指并喊说:“IwantYou!”(我要你)很有权威的。山姆叔叔代表美国。因他这一召唤,许多人从军了,就把自己奉献给国家。我们并不比别人更好,只因为听见我们的主说:“来跟从我!”乃是因为祂的爱,是祂来寻找我们,我们就自自然然进到了基督的学校。在这学校里,我们要被模成神儿子的形像。所以我们要凡事跟随祂。

从前在刚果有一个土人,他得救以后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祷告。他说亲爱的主啊!但愿你是一根针,我是一根线;我这根线就穿在你针眼里,然后你怎么走我就跟着你怎么走。我们都知道,如果这根线永远跟着针的话,结果一疋布就织成了,或者一件衣服就缝成了。今天在基督的学校里,我们的前途乃是从一块泥土变成一块石头,然后变成一块宝石。但我们只负一个责任就是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主。什么时候你告诉主说:“你是针,我们是线;你来穿针引线,你来走前面的道路,好让你的目的能够在我身上完成。”结果主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在十一个门徒身上,作了何等的工作!主也要同样的作在我们身上。

从四福音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主训练门徒的三年半时间,可以分作三个阶段。从蒙召开始是第一阶段,大约一年多的时间;中间约一年是第二个阶段,未后的一年半是第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让我们看见,主怎样照他们的程度,一步一步的成全他们。

今天我们服事教会、服事青年人,用许多办法,绞尽脑汁,结果没有多大效果,人没有多少改变。主耶稣只用了三年半时间,把十一个门徒都造就成了惊天动地,改变整个世界历史的人物。而我们自己,蒙恩了十年、二十年,仍好像原封未动;我们所在的环境,也没有受多少影响。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我们从来不肯把自己交给祂。我们愿意作基督徒,却不愿作门徒;我们怕痛。人若肯把自己完全交在祂的手里,只要我们向祂祷告说,主啊!你是针我是线;你来穿针引线,织成你所要织成的。也许过了十年,你已忘记这个祷告,主不会忘记。现在你回过头看,许多事情的发生,就是因为当初有那个祷告。

但愿我们都作主的门徒,主当初怎样作在十二个门徒身上,也同样作在我们身上。但愿没有人像犹大那样是不可雕的朽木,而是能在主的手里,自由制作,好让祂荣耀的目标完全成功。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不是为自己而活,乃是因作主的门徒活着。我们不再注意自己的软弱和疾病,而只愿主在我们身上雕刻、变化;让祂的旨意完全成就。── 陈希曾《基督黉宫》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