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中期教会人物

 

III. 中期教会人物

二十五 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公元13291384年)

 

二十五  威克里夫 (John Wycliffe公元13291384年)

 

(改教的晨星,英文圣经译者)

把武加大译本(拉丁文圣经)译为英文,使英语民族因圣经真理而信奉基督,并使许多宣教士以英语作媒介,学习其它语文,往世界各地传播福音。这伟大的译经工作,靠英国的一位学者威克里夫,(他和他的学生胡司,同被称为改教运动的晨星。)

威氏生于伦敦附近的一大庄园里,长大后曾入牛津大学求学,后来短时间任该大学巴略勒学院院长。他学识渊博,名噪一时,听他讲学的人极多,在神学教授中首屈一指。在哲学上他是“唯名论”的反对者,提倡“实名论”。一三七四年受英王委任为路特屋士的教区长,并委任为皇家神学顾问,奉命出差欧洲,与教皇贵钓利十一世的代表进行会议,显赫一时。英王爱德华三世之子约翰,就是南克士特公爵,对威克里夫颇为器重。

他在一三七六年反对教会的财富及教皇权势,特别是教皇对政权的干涉。他在牛津讲平民主权,但仍抱封建观点,所以引起教皇和教会高级职员(维护教皇者),并教会财产管理委员会的反对。他在一三七七年被传至伦敦主教前受审,因有王子约翰及其它贵族的保护,遂使这传审流产。同年教皇下五次教谕,要逮捕他,也因他得在朝权贵保护,在野得与论支持而安然无恙。

后来,他在改教活动上进行神速,著作极多。他认为只有圣经是教会的法律,全体信徒是教会的中心。教皇如果是像彼得那样,为基督教会努力造福,多是被选的信徒中之一。如专为夺取属世的权势、敛财,则完全是敌基督者,他为了攻击教会的腐败而偏离圣经。乃自一三八二年开始将“武加大拉丁文圣经译本”译成英文圣经,他说:“圣经是信心的基本,虽有一百个教皇,又有如乞食修道士这样多的主教长,倘若他们解释‘信心’,不符合圣经的道理,则切勿听从他们。”有人说旧约多出于希立伏的尼哥拉之手;新约多由威克里夫执笔。他那文笔确是生动流畅,对英国文学和灵性上帮助都有很大的贡献。

为使平民得听福音起见,他派一些“贫穷神父”外出传道,他们都好像使徒那样二人一组,周游各地,工作大有果效,拥护他的人在当时称为“罗拉德派”。威氏写了一本书,批评教皇的权柄、神父的罪恶、拜圣人、卖赎罪票等,并批评“化质论”,即所谓神甫自认有权将圣餐之酒与饼祝福以后,直接化为基督的血与身体。因此触怒了坎特布里大主教,他在伦敦召开会议,将威克里夫所讲的二十四种道理定为异端,于是他不能继续在牛津讲学,而他所派出的贫穷神甫们均被逮捕。不过他自己因得到在朝人士的支持,始终没有遇害,直到一三八四年才逝世。他的门徒虽多,但后来都遭患难。威克里夫最大的门徒胡司约翰(John Huss),自从受了威氏感动后,维护真理,指摘当时教会的错误被逮捕殉道,其死大大促进改教运动。

威克里夫译经会是一个专门从事翻译圣经的机构,因为威克里夫是主持将“武加大译本”(拉丁文圣经)译成英文的。事实,世界上还有些民族,没有自己语文的圣经,有些人便将之译成他们的文字,使那些较未开化的民族,可以读圣经而得救。现在圣经已经翻译成二千多种语文,所以只剩下少数国家民族,是福音使者所没有去到的。在一九三四年由汤盛德与李德尔等见到这异象,遂在美国亚肯萨州开始成立威克里夫营,专门为开荒布道的宣教士提供多种日用的语文训练。至一九三五年开始在墨西哥部落人士之中工作,到一九四二年决定成立正式的机构,以威克里夫为此机构的名字,以作纪念,并表明他们的宗旨。于是有了两个团体成立:

一个是“夏令言语训练学院”,它毫无派系地代表科学性的言语与文化,与政府订立合约,并且指导实地工作,它与国立各大学合作,举办夏令言语示范,教导学员,学员多是宣教士或宣教士之候选人。另一个团体是威克里夫译经会,代表宗教方面向教会说明这种工作,以获得经费上的支持。夏令言语训练学院候选人的资格为威克里夫译经会所承认。

此外有一个机构,就是森林飞行与电台服务(JUNGLE AVIATION AND RADIO SERVICE)给他们提供交通和通讯服务。从一九四四年起,这工作已成为普世性,有超过一千八百个正式的职员。

 

基督教阿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