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主许”与“主愿”

2019-05-01

核心提示:“主许”与“主愿” 热 【字体:小 大】 “主许”与“主愿”作者:寇世远文章来源:寇世远研经集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4-3 “主许”与“主愿”读经:马太福音26:36——46这段圣经历史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发生于客西马尼园。客西马尼园是压榨出油的意思,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心灵受了重压。人的心灵...


“主许”与“主愿”    热      【字体:小 大】 “主许”与“主愿” 作者:寇世远    文章来源:寇世远研经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3

“主许”与“主愿”

读经:马太福音26:36——46

这段圣经历史是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发生于客西马尼园。

客西马尼园是压榨出油的意思,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心灵受了重压。人的心灵有重担,有忧伤,有不能胜过的试探临到,最好的解脱方法,就是祈祷。主在客西马尼园用同样的话语祷告了三次。他曾教导门徒祷告的时候,不要用重复的话语,像那异教人一样;为什么他在这里又用同样的话语祷告三次呢?那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是非常重要的时刻,需要清楚神的旨意,他也为我们留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榜样,如众所周知,保罗也曾三次祷告求主把他身上那根刺拿掉,但主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也许他就是仿照主在客西马尼园留下祷告的范例。

主三次求告父神叫这杯离开他,这杯是指什么说的呢?我们晓得这杯是苦杯,里面有死味;也就是说:他要担当全世界罪人的罪去上十字架,他要喝苦杯,尝死的味道,使我们因着他付上的最高代价,舍命流血,罪得赦免,人得平安。既然如此,主为什么又在这里求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他来到地上就是为了要上十字架,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钉死在十字架。这是父的定规,也是子的愿意,他说:“没有人能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愿意舍的。”那么,他现在为什么又求告拿掉这杯呢?这是我们要思想的第一问题。

第二,主除了求父神拿开这杯以外,他还祷告说:“……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从这祷告的话中看出,似乎父的意思与子的意思有所不同。子的意思要求拿开这杯,父的意思是要叫他喝下这杯。难道父子之间有什么不调和,或有什么矛盾歧见吗?主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神,子与父原为一,他是人也是神,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主勉励门徒说:“你们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于此可见祷告很重要,不祷告就会入了迷惑,当一个人入了迷惑的时候,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不能承当。我们虽然存心行善,但肉体之中一无良善。主说这话的意思,也暗示说他也有个肉体。他是神穿着人的身体,既有肉体,那么他是否也有人的软弱呢?这也是我们所要思想的问题。

客西马尼园里所发生的事实虽然过去,但它所留给我们的教训却依然存在,我们应当永远存记在心。现在我们就思想前三个问题,历世历代读经的人,对这些问题很难有一个权威的答案。我参考了许多种翻译本的圣经,也知道了许多解经家的解释,再用个人在神前的仰望来印证,我们似可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主在客西马尼园,特别告诉他的门徒一项真理:凡是人,有肉身,就有软弱,有软弱的人,他的意思,就可能与天父意思隔绝。主穿着人的肉体,他并不体贴肉体,不愿喝这杯,不愿承担痛苦,不愿上十字架,主来到人间。那么,现在客西马尼园里所发生的事实该如何解释呢?主乃是教导门徒,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谁都有软弱,连耶稣基督穿着人的身体,就受肉体的限制,也不能例外,当然他是全然无罪的,但他愿意让我们看见肉体软弱的可怕,也让我们知道应当小心,应当儆醒,免得受肉体软弱的限制。他虽是神的儿子,但既为人,就有人的需要,有人的感情,他肚子饿了,到无花果树下面找果子吃;他渴了,找撒马利亚人要水喝;他疲倦了,在船尾枕头睡觉。他也欢乐,他也哀哭,他也动怒,他也责骂,他与每个人一样,所不同的,就有没有罪。当他站在人子地位的时候,也有肉体一切的软弱,所以他故意留下一个榜样,要我们看见,连人子在地上也要儆醒祷告,胜过试探,他要三次祷告,清楚明白神的旨意以后,才决定了他地上最后的最要的一步。本来耶稣凡事他都明白,他知道该喝这杯,他知道要上十字架,但在客西马尼园他仍然迫切祷告,迫切到一个地步,路加告诉我们,汗珠像大血点一样落在地上。希伯来书告诉我们,他大声哀哭,流泪祷告。这说明了人的软弱是没有例外的。我们须要时刻对付肉体,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这是主给我们留下的好榜样。

当我们落在软弱当中,常想到自己,体贴肉体的时候,你要记起主的祷告:“父啊!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你的意思。”这并不表示父子有歧见,乃是主留给我们良好的榜样,让我们知道人有人的意思,神有神的旨意;神的旨意与人的意思之间可能有很大的距离,主在这里要我们放弃人的意思,遵行天父的旨意;要我们不体贴肉体,体贴圣灵;简单地说:主警告我们:凡有肉体的人都有软弱,都当儆醒,都当遵行天父旨意,不要体贴肉体。主经过三次祷告以后,他完全明白天父旨意了,就不再祷告,放弃自己的意思,不求拿开这杯,并且心甘情愿地喝这死味的杯了。

以上是我对于前面三个问题的解答,放在弟兄姊妹的祷告中对寻求印证,下面我们要思想关于神的旨意。我们对神的旨意常用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主若许可”,一是“主若愿意。”这两句话在新约圣经里曾多次提到。主若许可与主若愿意,显明出主两种不同的旨意。“主若愿意”,表明主的旨意是出乎主动,他愿意要我做的,是他定规的,不是由于我的求,他愿意我得我就得,他不愿我得,我就不得。“主若许可”的意思就不同了,好像主是被动的,他本没有这个旨意,经过你的请求,他批准了你的请求。所以在主的旨意里面有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主若愿意的道路,一条是主若许可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我们都应该学习。下面我们要读几处经文,看在什么情况下,主才许可,在什么情况下,主就愿意。明乎此,我们才能做一个遵行天父旨意的人。主耶稣说得好:“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可见遵行天父旨意是何等重要;要遵得天父旨意,必须先明白天父旨意,现在我们就来一同思想“主愿”与“主许”。

                      主愿——工作存留全在乎主

请先看雅各书第四章十三节至十六节,请各位特别注意十五节的话:“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可见一个人的存活与工作都在神的旨意里面。我们人能活多久,一生年日多久,都在神管制之中,没有一个人能随意定规自己能活多久。圣经说:“无人有权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掌管死期。”生死都操在神的手里。保罗在雅典讲过一篇道,记在使徒行传第十七章,他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人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你生活多少年日定规了,你能到什么地方,不能越过什么地方,也为你划出界线,我们有这样一位奇妙的主,我们跟随他的人,就可无所瞻顾,放胆前行了,就不必贪生怕死,患得患失了。一个真正认识主的人,知道自己生命在主手中,今天他要你去,你一秒钟也留不下;他不要你走,你想自杀也不成。所以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行这事,也行那事.

请千万不要做太多的打算,订远程的计划,主如不愿意,那都是徒劳无功.也许你打算得很精细,计划得很周详,但究竟有没有机会给你按部就班去执行呢?那就要看神原意与否了.圣经告诉我们说:“一天的难处一天当,不要为明天忧虑什么。”这话也不是说我们糊涂终生,做个没有远见的人。不是,乃是叫我们不要为未来忧虑;你可以计划,但你必须仰望,因为神若不愿意,你什么也做不成;神若不愿意,你连明天也活不到,所以我们要遵守神的旨意,做神所愿意的事,不要体帖肉体顺从人意,擅自定规什么,或是强求什么。希西家王求长寿的事大家都知道,神差遣先知告诉他说:“你在地上的日子满足了,该立遗嘱了。”但他却偏活下去,求主纪念他,因为他很好。神也许可他在地上多活十五年.因为这事不是神主动的愿意,乃是经过希西家王的恳求,神才许可他增寿十五年。但就这十五年活出毛病来了。这多活的十五年一点好处也没有。他个人纪录上,留下很大的污点。如果不多活十五年,就不会生儿子玛拿西,而玛拿西却是列王记中最坏的一个王,真是早知如此希西家是最好的王,玛拿西却是最坏的王,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另外在他多活十五年当中,他曾将国宝向外邦人开放,任人参观,结果这些宝贝却被巴比伦人掳了去。如果不求增寿,就不会有这些不愉快的事发生了。所以我们一生年日都在神的手中,不要妄求,统统交在主的手中,就万无一失了。

摩西在写诗篇九十篇的时候说:“人一生年日是七十岁,强壮的可到八十岁。”但他自己却活到一百二十岁,可见他写诗的时候,还没有超过八十岁,假如他已超过八十岁,他就不会如此写了。但他又说:“一生的年日转眼成空,如飞而去;所过的年日,就像一声叹惜。”你们看,人生竟这样短暂虚空,一口气不来就完了,既然如此,我们何必为未来的事忧虑烦恼呢?摩西到八十岁才蒙召出来做工,在他蒙如之前,他虽然活着,但却非常空虚,直到他开始为神做工,才步入他人生重要阶段,在这第三个四十年里他收拾起转眼成空,不过一声叹息的感慨,因为他觉得有意义了。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没有信耶稣之前,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转眼成空,如飞而去;所过的年日,犹如一声叹息;在刚才所读的雅各书里也讲到:“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可是当你信主以后,实在为主而做,为主而活了,你就不再空虚了,在信主以后纵然你只活一天,也就够了,因为你已得主的生命。前不久,有位慕道友病重在床,觉得人生空虚,有了要神的心,神藉着一位弟兄邀我到他病床,与他谈道,为他施洗,当他悔信主以后,第二天就被主接去了.他从蒙恩得救到离开世界,还不到二十四小时,但他已不虚空了,因为他已得着至宝——耶稣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

我们实在看出人在地上的年日久暂,全在乎神的愿意与否;他愿意,你就能多留;他不愿意,你就得回去。留在世界,或归回天家,对我们基督徒来说一样感恩,无分轩轾。人的生命犹如文章,文章好坏不在乎篇幅长短,只在乎有没有内容。满纸陈腔烂调,无病呻吟,摸不到鲜明的主题,使人得不到应有的共鸣,那绝不是好文章;人生也如此,你可以活到八十岁,一百岁,可是你没有神,活在罪恶之中,你的一生还是一张白纸,到头来一场空,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前年有位十九岁的弟兄,在台大读医学,一夜之间突然被主接去;虽然他仅活十九岁,因为他笃信基督,他里面有神的生命,所以他的人生仍然是丰富的。既然人的存去与否在乎神,不在乎人,你又何必为生命操心呢?我们要看重永远的生命,不要体贴肉体的生命;肉体的生命有一天总要结束的,永远的生命呢?乃是在今生平安喜乐,在来生与神同其永恒!

主愿——行止动静惟主是遵

前面讲到我们的生活,存留在乎神的愿意,其实就连我们的行止,也取决于神的愿意与否,请看哥林多前书第四章十九节,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说:“主若许我(原文应是:主若愿意),我必快到你们那里去……”这话的意思,从广泛的观点看,乃是说我们人一生的道路,也许今天到这,明天到那,原本是很复杂难测的,但不管如何,一生道路都在神的掌握之中。他不愿意,你去也去不成;他要你去,你不去也不行。也就是由主作主动的定规。我们不妨参看同书第十六章七节的话,就更易明白了。保罗说:“我如今不愿路过见你们,主若许我(不是“愿意”),我就指望和你们同住几时……保罗本意并不愿意过路性质与哥林多教会众弟兄姊妹见面,但他有个心愿,就是主若许我,批准我的要求,我就愿意专程前来与你们同住几时。前面说“愿意”,此地则说“许可”,二者是不同的:前者是说主愿意差遣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后者乃是说,保罗有个心愿,主批准就去,不批准就不去。

保罗有过很多心愿,他热心事奉主,为主到处奔走,有时想到这里,有时想到那里,但主有时伸手拦阻他,使他不能成行,最明显的一件事记在使徒行传第十六章,他在小亚细亚一带传道,但主的灵不许。他虽有心愿在亚洲一带做工,但主却伸手拦阻,他顺服了,于是转到欧洲马其顿去了,在腓立比开辟了欧洲第一个教会。在新约圣经里,保罗写了十三封书信(希佰来书,不计在内),在这十三封信中,按发信的时间顺序,第一封信并不是罗马人书,乃是贴撒罗尼迦前书,保罗在该书第二章讲到,他有几次想到贴撒罗尼迦去,但撒但拦阻他,不能够去。不能去怎么办呢?只好写信,因此就写成了贴撒罗尼迦前书。保罗写这书信也许有很多动机,但有一个动机是圣经清楚告诉我们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去既不成,只好写信。既写开头了,就一直写了十三封书信,换句话说,如果保罗开始想去贴撒罗尼迦的心愿成功了,他就不用写信了。感谢主,拦阻了他,所以今天才有这十三封书信给我们带来属灵生活的莫大帮助。也许保罗在当时觉得行动受拦阻不愉快,但使我们今天因着他的书信却得到好处。因他受拦阻使我们得益处,这就是十字架带来恩典的一个佐证。保罗受点苦,使我们得益处,这也是我们应当走的十字架的道路。在罗马书第一章也讲到:“我定意要往你们中间去,要为主多结一点果子,可是到如今仍有阻隔。”可见保罗写罗马书的动机,也是遭遇了拦阻的结果。感谢主!当时保罗的多次不如意,却成为我们今天无限的祝福。反之,保罗如果随心所愿成功地去了帖撒罗尼迦,去了罗马,最多开几次布道会,培灵会,同工会,受益的只是当时罗马和帖撒罗尼迦二地教会,二千年来神的众教会就得不到这两卷书信那是何等的损失,可见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让我们说:“父啊!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神有他愿意的时候,神也有他许可的时候;愿意是他主动,许可是他被动;我们要追求主愿意的旨意,不要求主许可的旨意。主许可,那还是你自己主动,你要求主答应,主本意并不一定愿意,就如以色列人求神为他们立王,神本意并不愿意,他们既然求,神就许可给他们立了扫罗王,结果如何,我们都已知道,可见神许可的旨意,后果是要人自己负责的。

主许—追求进深凭主引领

请看希伯来书第六章一节至三节,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神若许我们,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换句话说,我们已蒙恩得救的人,不可停止,应当继续往前走完这条永生的道路。今天我们信了耶稣罪得赦免,有了平安喜乐,得到新的生命,进了窄门,开始走窄路;我们固不可停留在门口怀疑观望,也不能伫足在门内自满自得,应当往前走,也有神的许可在内。神如不许可,你想往前走也不成。也许各位奇怪,一个基督徒灵命有长进,神应该愿意,为什么要得他许可呢?原来走永生道路的时候,应该记住,我们随时可能偏行已路,如羊走迷,所以须要主随时带领保守,每一步路都得他批准,你如果擅自行动,就将跌倒,就会偏左偏右,不能走在正道上。今天不要说台北、台湾,就是全世界的各地各方教会,很多都落在极端里面,不是偏左,就是偏右,难得看见一个教会始终走在正道上,有的高举一项真理,有的高举一项经验,这样的传道人,表面看起来,他们都已离开开端,竭力往前走,但因未经许可,所以他们走偏了,迷失了方向。自己错了,带领羊群一同走迷,真是瞎子领瞎子,何等可怜可怕!

圣经把信徒比作羊。羊为什么走迷?因为只顾低头吃草,不向前看,边走边吃,结果脱离羊群,迷失方向。大卫说:“你的竿,你的杖,都安慰我。”就是这个意思。牧人用竿指引羊走在正道上,如果羊硬是要偏行已路,就不客气地要用杖责打他了。我曾发现只顾头吃草,因而迷失方向的羊,我相信在我们当中也不乏其人。这种信徒相当爱主,也肯竭力追求各种恩赐,但就是低头吃草,结果走迷了路。不错,你愿意离开基督道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这是好的,但必须要主许可。许多弟兄姊妹不固定在一个礼拜堂聚会,到处坐不稳位子,这边听听,那边看看,类似羊到处找草吃,这样不能说坏,因为他有需要,我在这里吃饱,在那里吃不饱,所以我离开那里到这里来。但我们应当了解,听道是回事,跟随主走道路可能是另外一回事。我们要记住,各人都要寻求主的旨意,知道主许可了,你再定规,万不可擅自行动。例如你准备到某一个礼拜堂敬拜,要先祷告,寻求神的旨意,他许可了,你再去;神不许可,就不去;务要随从圣灵的引导。你可以想怎样做,但你不可定规怎样做。可以说,一个人灵程的进步,也操在神的掌握之中,他引导我们走正路,按他的旨意行事;他许可了,你可以放胆行事;如果不是神许可的,只凭肉体,追求圣经的知识,那是危险的。我们要求主怜悯,让我们能够摸着属灵的实际,今天许多人都在属灵的圈子外面转,没有进到里面去,就是因为没有经过主的许可,只顾低头吃草的缘故。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一生的年日,实在短暂,我们应当为主做的事,又是那样之多,必须好好抓住主的话语,不要偏行已路,坐失良机,今天我们在这儿聚会,谁敢保证一定有明天呢?不要说明天,连下一秒钟我们也未必就能控制,一切都在神的手中。几年前我们到医院探望一位弟兄,有一位老先生因心脏病住院,那天他出院了,家中儿孙都到医院迎接他,他为人很有礼貌,临行前逐床道别,说:“外面见!”我听到“外面见”这话,觉得他很有智慧,实际就是祝福;如果说“再见”,那不等于说还要回医院来吗?外面见呢?意思是说你们各位病好了,我们都在外面见,真是很有智慧的道别。当他走到我的弟兄床前的时候,也照说:“外面见!”那位弟兄把我们介绍给他说:“这位是我的牧师。”我们也互相拉手,我立即就向他说:“老先生信耶稣吗?”他摇摇头:“我是拜佛的。”说完就走了,不给我机会向他传福音。不一会在门诊处发生了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原来那位老先生今天出院,明天还得到医院打针,他为避免往返麻烦,就请大夫出院前先替他打针,哪晓得一针注入,刚刚拔出针头,那位老先生立即倒地身亡。仅仅几分钟前,这个灵魂在我手边轻易溜过去了,我实在亏欠神。人的一生年日就是这么回事,如像一片去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我真怕将来在基督台前,这个失落的灵魂,要记在我的账上。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利用这短暂的年日,传扬这永远的福音。

 

 

 

 

                                     恩典在线同工以斯帖录入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