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督教阿们网 > 灵修 > 讲章 > > 正文

得享安息三步曲

2019-05-01

核心提示:.Jak901 { display:none; } :[日期:2006-06-16] 来源: 作者:京道 [字体:大 中 小]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享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


:[日期:2006-06-16] 来源: 作者:京道 [字体:大 中 小]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享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马太福音11章28-29节

:[日期:2006-06-16] 来源:  作者:京道 [字体:大 中 小]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享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马太福音11章28-29节


经文背景:

第十一、十二章集中讲犹太人拒绝耶稣及他所传讲的道这一主题。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湖北端,位置非常接近,耶稣的工作一直集中在这一带,{\LinkToBook:TopicID=134,Name=iv. 退到加利利(四12~16)}而那里的人悔改的机会比任何其它地方都多。推罗和西顿是异教世界狂妄自大的代表,可是,作为加利利的城镇,亲耳听见耶稣的呼召,亲眼看见祂所行的异能神迹,却拒绝响应,拒绝承认,这难道不比推罗、西顿的异教信仰还要坏许多倍吗!谴责迦百农的话正是以赛亚预言巴比伦王的话(赛十四13~15),迦百农的傲慢自大,就像以色列过去的敌人一样,必导致它的灭亡。耶稣举出所多玛城来,狂妄傲慢和道德败坏必受惩罚,但还不如抗拒神的直接呼召所要受的惩罚严重,“唯有拒绝宽恕是不可宽恕的”。而那些宗教领袖们是聪明通达人,他们本应最先理解这些事,即耶稣使命的重要意义,可是他们拒绝接受耶稣,倒是那些婴孩,那些谦卑的、没有学问的普通人却理解了(参21:15~16),并接受了。于是耶稣向那些在律法重担之下的人发出邀请,使他们得享属灵的真正的安息。

一、必须承认自己是背负重担的人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劳苦,现在时动词分词,意“变为疲倦、疲劳”。担重担,πεφορτισμενοι 动词,完成被动分词,意为使某人负某物的重担。劳苦、担重担,前者指辛劳工作致疲累,后者指为重担所压的情形。

“劳苦担重担的人”,指背负律法之重担,因犹太传统视律法要求如担重担一般,但又不能不担,故也苦不堪言。耶稣日后指责法利赛人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的身上,就是指在解释律法上添了许多的繁文缛节,律法主义者所赋予人的枷琐使人不胜负荷,“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太23:4)。对于犹太人,宗教有无数的教规教条,全部都要遵守,以致一个人的生活中每一个行动都受教规教条的约束。他一定永远听见有声音不断地说:“你不可……”在可拉的口中流传一个可悲的故事,表明律法对于人的要求是何等紧迫的捆绑,人根本不可能做到:有一位穷寡妇是我的邻舍,她有两个儿女和一块田地。她要开始耕地的时候,摩西(指摩西的律法)说:“你决不能用一只牛和一只骡在一起耕地。” 她要撒种的时候,又说:“你不能用混杂的种子撒在田间。”要收割庄稼的时候,说:“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申24:19)“不可割尽田角。”(利19:9)当她要打谷的时候,律法说:“献上素祭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十分之一。”她接受了命令,并将一切献上。这贫穷的寡妇后来又做甚么呢?她卖掉了她的田地,买回来两只羊,用羊毛织自己的衣服,并想从小羊得利润。可是小羊一生下来,亚伦(指祭司的要求)来对她说“把头生的给我。”她只得接受,把小羊给了他们。到了剪毛的时候,她剪下羊毛,亚伦来对她说:“把初剪的羊毛给我。”(申18:4) 于是她想:“我无法与这人对抗,我要把羊杀了,把它们吃掉算了。”可是亚伦来对她说:“要把前腿和两腮,并脾胃给我。”(申18:3) 她说:“我虽然把它们杀了,仍旧逃不过你们的手,我还是把它们奉献了吧!”然后亚伦说:“如此它们就全归于我了。”(民十八14) 于是他带那两只羊走掉了,只剩她跟她的两个女儿在一起哀哭。这故事表明律法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地提出要求,而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一副重担。

耶稣视选民为劳苦担重担的人,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能承担律法的要求,也不能靠守律法使神喜悦他们,律法更不能使他们得以享受心灵、灵魂的安息,守律法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座重压的大山。对人来说,承认自己是个劳苦担重担的人,这表明自己的懦弱与无能,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只有死扛,是有泪不轻弹,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现代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心理的疾病,不是工作过劳,却有类似的现象,导致困乏,以至情绪紧张,焦虑,当压力太重时,会精神崩溃。这种“劳苦,担重担”,不仅是身体的劳苦,更是心灵的不得安息,长久下去,百病俱至。尝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食之无味、寝之不安”的情形的人就会知道安息对自己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所以,真正到耶稣面前的人,必先承认自己是背负沉重担子的人,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是失丧的人,才可以得救,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是劳苦负重担的人才能得到安息。

二、必须愿意到耶稣基督的面前来

“来”:副词,多作为劝告,意为“过来,到这边来”。所以新译本:“你们所有劳苦担重担的人哪,到我这里来吧!”吕振中译本:“一切劳苦背重担的人哪,来找我吧”,现代译本:“来吧,所有劳苦背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使……得安息,是将来时,给予休息、恢复精力、使安息、使新鲜、复苏的意思。

耶稣是满有怜悯和恩典的主,当他面对这样的劳苦担重担的人时,耶稣就向他们发出邀请“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享安息”,因他是柔和谦卑的(预言中“神的仆人弥赛亚”的身份,参赛42:2-3;53:1-2;迦9:9),暗示他的要求必顾念到人的软弱能否胜任承担负起守律法之责,但因律法来自神,犹太人本可行守,只是法利赛人在律法外加上极繁琐的解释,使百姓“不胜其守”,视为“担上之担”,没法安息(心灵与肉体的),故耶稣邀请众人来作他的门徒。留心这里的“安息”是一份赏赐的礼物,这礼物是白白得到的,也是人所不配受的。这安息是因认识基督得救恩而有的安息,而得救就是明白基督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赎的工作。而且,这也是良心的安息,是基于明白主为所有的罪人付了一次过的代价,便偿还了他们的罪债,并且神不再要求他们另付代价了。

耶稣的邀请“到我这里来”是对那些不顾一切专心寻求上帝,专心寻求良善,却发现任务不可能完成,而感到困倦灰心的人说话。希腊人曾说:“寻求上帝是一种极其困难的工作,而且一旦你找到了祂,也不可能把祂的事告诉任何人。”爱尔兰伟大的诗人与神秘主义者耶次曾如此写道:“人能够藉劳苦达到上帝的面前吗?祂将自己赐给清心的人。除了我们的注意以外,祂别无所求。”认识上帝的道路并不是靠头脑的寻求,而是要将注意力贯注在耶稣基督身上。对于上帝的寻求惟有在注视耶稣基督之时方才会有结果,因为只有在祂里面,我们才会看到上帝是甚么样子。

我们“来”到主前是表明两点,一是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助,二是知道耶稣是谁,接受他作为“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神” 。有一首诗歌“为什么你感叹前途茫茫无去处,为什么你心中常忧闷?为何不知神旨意也听不见他细语?难道慈爱的救主已经远离而去?为什么你感叹世上没有知心的朋友,为什么主耶稣为你死?为何忘记神爱你愿意伴你走一生,难道你迷失生命贪恋世上的一切?世上没有一处是安居之所,何必为将来而忧虑,岂不知你生命主为你最宝贵,惟跨出信心的一步。” 就是到主的面前来,因为“人的尽头就是神的起头,人的无有彰显神的万有,人的无助带进神的帮助,人的绝路就是神的出路”。

三、必须愿意效法耶稣基督的样式

“我心里”,名词,指内在生命的中枢,操纵思想、意志、情感,用于耶稣的性情方面。

“柔和、谦卑”:强调基督在他所要服侍之人面前的谦卑,以及他对神的顺服,谦卑柔和是不可分割的。谦卑是低下的意思,温柔是指敏锐的气质和仁慈的行为,是基于爱所激发的力量。法利赛人严峻苛刻、骄傲自恃,而耶稣却刚刚相反,是“我心里柔和谦卑”,足能以体恤软弱无助的人,是“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负”拿起、提起之意。“你们当负”,是命令语气。

“轭”字面的意义是指一根木杆,用来把两头(或更多)拖着东西的牲畜系起来,以至它们能有效地一起工作(民19:2;王上19:19;伯1:3)。除了字面的意义外,圣经常赋予这词象征性的意义,指某些工作或束缚(创27:40),“轭”在旧约指压迫(赛9:4,58:6;耶27至28章),也指对神的服事(耶2:20),日后犹太人的著作常以“负律法的轭”比喻犹太人乐于顺从律法,耶稣在这邀人负他的轭,暗示人不宜负“律法的轭”。 “负轭”乃拉比术语,喻作律法之门徒,今耶稣呼召人负“我的轭”喻作他的门徒。

耶稣在这里把“轭”变成正面的用法,呼吁人背起祂的轭,因为祂的轭是轻省的(太11:29、30)。“轭”是为了减轻背负重担的痛楚,也象征顺服及承担责任。耶稣的呼召是合理的,因为他跟当时的法利赛人和文士皆然不同,宗教领袖往往自高自大,对百姓漠不关心,耶稣却是柔和谦卑,因而能够体恤人的劳苦、软弱,并施以合宜的教导和指引。

“学”:动词,从某人学习。“学我的样式”就是效法基督的榜样,即柔和谦卑。

“你们心里”,名词,指灵、魂、生命。

“得”:动词,为自己寻得,获得,发现。将来式,主动语态。“得享安息”(αναπαυσι)是名词,是心里得享安息、休息之意。28节的安息(αναπαυσω)是动词,29节的安息是名词。“必寻得安息”所用的字眼可能是引自“行在善道上的人必得心灵的安息,只是以色列人不肯听从”。(耶6:16)

“容易的”:形容词,好的、可爱的、宜人的、容易负的。容易亦可当作完全合适的意思。巴勒斯坦的牛轭是用木头造成的,农夫把牛牵到木匠那里,量好尺寸,造出轭的底样,再把牛带回来试套。经过仔细的调整,使它完全合适决不至于磨伤那忍耐的颈项为止。因此轭是定造的,一定要适合牛的套用。

“轻省的”:形容词,重量是轻的。

耶稣说:“我的轭是容易负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真正的意思是:“我赐给你的生命并不是苦恼的重担,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正好适合于你。”上帝所赐给我们的,都能够适合我们的需要和我们真正的能力。上帝所给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经过测量,适合于我们的工作。正像一位拉比说:“我的担子将成为我的诗歌。”这并不是说这担子容易背负,而是祂在爱中,将它放在我们的肩头上,意思说在爱中背负担子。爱可以使最沉重的担子变为轻省。当我们记念上帝的爱,当我们知道我们的担子是为爱上帝、爱人之后,我们的担子就会变成一首诗歌了。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提到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男孩,背上背一个瘸腿的较小的男孩子,那人说:“你背的真是沉重。”孩子回答说:“那并不是重担,是我的小弟弟。”在爱中所赐予并负起的重担,永远是轻省的。

“我的轭是容易负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这不是说基督徒不会遇到困难、试炼、劳苦和伤心的事,不过我们不是独自挑着担子,我们是与神一同负轭。而信徒致命的错误就是企图独自背负起生命的担子,是“多少平安我们坐失,多少痛苦冤枉受,都是因为未将万事,来到耶稣座前求”。负轭就是两个人背负担子,分担颈上的不适,耶稣基督是我们慈悲怜悯的大祭司,他能体恤、担当我们一切的软弱,他也是何等渴望能代替我们挑起担子;他希望分担我们的劳苦与重担,承受我们所经历的伤痕。所以,基督徒生命得享安息,并且得胜的秘诀在于脱下“己”的项圈,接受主轻省的“轭”。

有一首诗歌说:“生病的人会不会拒绝健康?忧伤的人会不会拒绝安慰?孤单的人会不会拒绝同伴?迷失的人会不会拒绝方向?寒冷的人会不会拒绝温暖?瞎眼的人会不会拒绝看见?绝望的人会不会拒绝希望?漂流的人会不会拒绝家乡?” 答案是不会拒绝,那么劳苦担重担的人会不会拒绝安息之主的邀请,“来吧,所有劳苦背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我要使你们得安息”。来吧!弟兄姐妹,让我们把我们的劳苦重担、忧愁挂虑都带到耶稣的面前来,让他作为“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来担负我们的重担,让我们来享受在他里面的属天的安息!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