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我与那本《圣经》散文

2020-06-07


  文章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朋友圈   




2018-09-30圣经

  现在,无论是在都市或乡村里,人们拥有一本《圣经》实并不以为稀奇的了。我第一次拥有一本《圣经》,是十二年前的事情。

  那时,母亲还在我家照看小孩。孩子正上小学,母亲每天来回接送。由于母亲早年信奉基督教,来城里后,便在家不远处找到了一所基督教堂,以便做些礼拜祈祷之类的事。在他们看来,基督徒均是兄弟姐妹,在哪里都一样要祷告。我对于母亲信奉基督教是不反对的,因为人的精神总要有一些寄托的,而宗教正是普通百姓深受灾难却找不到脱难而苦恼时的产物。况且,母亲自父亲(父亲在世时,在母亲的带动下,也信基督,常参加乡村的聚会活动之类)去逝后,一个人还是比较孤独的,做些宗教事项,我以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一天,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在教会里为我请了一本《圣经》书,教会只收了十元钱。我很惊讶母亲用了一个“请”字,但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购“红宝书”时不能说买,只能说“请”,以示尊敬和重视。如今母亲也用了一个请字,可见母亲是何等重视那本《圣经》了。我见那本《圣经》,是一部黑色软皮封面的普通书,一九九八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南京)出品,共一千二百多页,《新约》、《旧约》合集。我拿起书立即阅读起来,还真不错。那牧歌四起的田园风光,那漂泊异乡的艰辛跋涉,那先知圣徒的出类拔萃,还有那创世纪、耶稣等故事莫不栩栩如生,而诗歌箴言之类,更是有吸引力。但那时工作较忙,心情浮躁,看了一些内容后,便摆在书架上。一年之后,母亲终因年龄大了,也不太习惯城里的生活,便离开我回老家了。临行前,母亲特别咛嘱我有空看看《圣经》,不要让它放久了,若是长时间外出,再好也要随时带上等等。当时,我虽表面答应,而内心却有些不依为然,甚至有些好笑。心想,那不过是一本普通的经书呀。

  又过了一年,我所任职的单位,由于老总被一伙小人陷害,我也受到牵连而成了高层斗争的牺牲品,不得不离开那家我为之奋斗的公司。那次事件,对我今天的影响太大了,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地伤感,那么痛切心肺。而正值中年的我,事业中止,如同一个正在成长的'人突然遭到夭折,意味着死亡的来临,意味着今后将不会有好的发展了,何其痛惜。记得在离开公司的那些日子,我苦闷、彷徨,不知如何是好。一方面留意着当地的招聘信息,准备再找工作;另一方面只好躲在家里,无所事事,妻虽不埋怨,但我更感不安。于是,选择沉默,以书为伴。我看了许多的管理之类的书,也看了许多诸如职场感悟、哲学应用之类,而那本《圣经》,我当然也随手重新翻阅起来。当我再次阅读那本《圣经》时,我一下子想起母亲临走时对我说过的话,冥冥之中,母亲似早有预感,不禁让我喟叹不已。想起母亲一年多前为我请《圣经》时,原来早就有心让我多汲取《圣经》里的精华,冷静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而我却没有当一回事,如今只有独自流泪,伤怀良久之份了。是呵,静下心来,到了认真地读一读那本经书的时候了。当我读到《圣经》里箴言部分时,那些如优美诗词般的箴言语录,一下让我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其实,生活或工作中的诸多陷阱、感悟,争斗,在《圣经》里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嘴上多言乃至贫乏”,“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已心的,强如取城”,“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等等。这些告诫,实是智慧的结晶,是何等的明白,倘认

【我与那本《圣经》散文】相关文章:

1.那本旧时光情感散文

2.那本容易被掀过去的书页散文

3.母亲的圣经的散文

4.我与家散文

5.我与茶散文

6.我与写作散文

7.我与鳝散文

8.我与春风的散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