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锟斤拷锟斤拷锟教帮拷锟斤拷锟斤拷 > 灵修 > 灵修 > > 正文

你是表面化的基督徒吗?

2020-06-07

您当前看到的这篇文章共计有4423个字


      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使用,版权归原创所有       


“表面化是这个时代的咒诅。”诚哉本文所引用傅士德之言!教会形同社会,人人混个表面;灵修就像打卡,不过混个过场。我们真的需要尽快悔改,从表面敬虔进入那最深刻的虔敬奥秘里去!我们需要打碎那似是而非的属灵感动,自我陶醉的敬拜仪式,不温不火的团契生活,进入到那份活生生的人神关系当中!愿本文激荡我们的良心,由里而外真正奋兴!

惟有自称基督徒的人真正开始跟随耶稣,在全世界各地凸显出效法耶稣的特殊性而引发世人的愤慨,这时候世界才会改变。这样的生命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存在,使每件事不能再浑浑噩噩。 

我刚上大学时,认为自己是个基督徒,但我并没有把生命交给基督掌管,也没有与耶稣培养亲密的关系。事实上,我所追求的生活和主耶稣是完全分隔的。大一那年的室友是摩门教徒,我记得有一次我喝了几瓶啤酒,然后提到他的信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而他就像用匕首刺进我的灵魂一样,问我说:“吉姆,你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又凭什么评论我的信仰呢?” 

我哑口无言。事实上,我当时尚未跟随基督;一段时间之后,我才真正成为基督徒。关键并不在于啤酒,而在我与基督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我愿意这样的关系给我的生命带来多大的影响。我必须学习一个简单的真理:我们必须与神一同生活,才能为神而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答案在于所有灵命塑造(spiritualformation)的共同目标,也就是圣灵的果子所告诉我们的,包括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果子”的比喻很重要,因为果实不会独立存在,它是一种农产品,要从生命的源头——树枝或蔓藤——长出来。个人无法“决定”要忍耐,也无法“愿意”忍耐;忍耐必须从忍耐的源头培养出来。

正因如此,圣经说这些事情都由圣灵而出:因着圣灵、在圣灵里面、透过圣灵,这些果子就会从生命中散发出来。只有当属灵生命得到栽培,圣灵的果子才会彰显出来。灵命塑造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圣灵的果子,而是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如此便会生出圣灵的果子。那么,要增进灵魂的深度、成为属灵人、就只需要做到“爱神”这个命令吗?当然。

但问题就在这里。布耶赫纳曾说:“我们太常听到这些话了,因此根本听而不闻。道些字句太响亮、太高调了。我们把这些话背得太熟了,结果反而忘记它们源出于超越一切所知的奥秘,而且是针对我们的心灵而说的。”结果并不止于此——我们对神的爱变得温吞无力。这份亲密的关系已沉入个人私生活的最深处,与其他部分紧密交织而若隐若现,因此不再是粗犷而不顾一切的爱,会从灵魂的细缝之间蹦裂而出、爆发而散播在整个世界。我们必须重新捕捉所谓“爱”和“与神建立关系”的意义,藉此刻画出一个静止点,好让我们的心灵彻底将之吸收。 

这就是为何整本圣经,特别是诗篇中的灵修内容,不断地出现一个重要的主题:寻求和神建立亲密的关系。在浪漫爱恋开端的痛楚之后,爱情往往是一段追寻的过程,而非一种稳定的状态;是需要照料、滋养、培育的。 

诗篇作者言简意赅的描述,让我们与他一同“寻求耶和华与他的能力,常寻求他的面”(诗105:4)。我们不应因为字句简短就忽视了当中的影响力,因为最敏锐的人类心灵也已深受这些话的分量所影响。奥古斯丁在《论三位一体》一书中,四次引用了这节经文;历史学家威尔肯(Robert Louis Wilken)也提到:“诗篇第105篇比圣经其他经文更能抓住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见《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导言)但大多数的人却不寻求神的面。

大部分基督徒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正是因为我们寻求亲近基督的努力也微乎其微。当我们没有反应出内心与基督的关系,我们就无法把基督提供给世人。我知道自己曾有不少机会,原本能够对身边产生影响,但因为属灵上可谓贫血,我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别人。在我血液中所流动的内容,属于今生的东西远多于属于天国的东西。然而我们不需要让心灵捱饿至死,也不需要让自己透过基督与神建立的关系像火苗渐渐熄灭。我们可以寻求神的面。

如何寻求呢?

劳威廉(WilliamLaw, 1686-1761)是一位属灵导师,影响了许多忠心仰慕他的人,甚至对历史有重大意义:整个吉朋(Gibbon)家族,包括著名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朋;传奇性的字典编撰者兼大文豪约翰生(Samuel Johnson);牛津运动的领导者纽曼主教(John Henry Newman);循道卫理宗制始人的约翰·卫斯理。显然劳威廉把握住神所赐给他的投资机会,他最有名的论述就将这个秘诀当作书名:《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寻求神的面是个严肃的呼召,必须用最大的真诚来回应。

这就引发了一个真正的问题,也就是贵格会作家史第理(Douglas Steere)简短地表达出的问题:“一个人相信耶稣之后,如何越来越像基督徒呢?”整个基督教历史所提出的回答并无改变,那就是:按照耶稣的生命而活。

“我们可以变得像基督一样,”魏乐德(Dallas Willard)写道:“方法就是操练自己去做耶稣所做的事,根据耶稣为了与天父持续契合所做的举动,来安排我们自己的整个生活。”魏乐德举出偶像级的全方位棒球巨星为例:我们希望像他一样投球、打击、跑垒,因此平日打垒球时,我们摆出他的姿势、学习他的挥棒动作、穿着像他一样的球鞋,希望可以像他一样打出好成绩——不过,我们的表现当然不会像他那么好。魏乐德表示:“这个明星球员并不单在球赛中才卖力打球;他选择用一生来为球赛预备,为此投入整个身心。”

基督正呼召我们投入这种操练,如此我们才能够回应他对这个世界的呼召。

然而属灵运动员寥寥无几。我们很软弱、肌肉松弛、身材走样。我们的生命变得以世界为导向、以血气来掌控。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而效法基督的样式(罗12:1-2),却选择效法这个世界。我们把焦点放在宗教活动上,而不注重与神之间的关系;我们只知奉行宗教仪式,却失去了热情。这样的生命并非奠基于与神之间的真实关系;只不过充满了华丽的辞藻、惺惺作态、表面功夫——这一切是空虚而无意义的。

我们拥有关于宗教的知识,却没有与神熟络的亲密关系。然而,惟有和永生神保持亲密关系,才能产生真正的灵性;也惟有真正的灵性,才可能影响世界。那么,我们如何与基督同活,并活得像他一样呢?两千年来的属灵历史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研读神的话语、顺服、祷告、静默、独处,以及正确的属灵引导。这些正是一再地引导人类走向真属灵的实践之道。

我岂有资格写下这些话呢?相信我,我比你更觉得如此,还有其他人也与我一样。一六六五年被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封为圣人的圣方济沙雷(Francis de Sales, 1567-1622)是个伟大的属灵导师,他生前曾说:“虽然我自己不算敬度,我仍写作关于敬度生活的主题。”但我可以感受到,激发圣方济沙雷的那股动力,以及激发大部分人走上这个属灵旅程的动力,并不是一种“已抵达终点”的感受,而是个人内心的饥渴。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觉得自己已培养出一个模范的属灵生命,但我知道自己非常渴望能有属灵的生命。

一个生命要能清楚发言、掷地有声、留下记号,把基督带到世界上,就必须透过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而我若想提供渴慕的人所需要的生命活水,就必须从我的心灵深井来汲取。但这就是问题所在。前面提到“渴慕”,但我真的渴慕吗?其实,我并非无时不刻地希望能更深刻地追求。如果只与神维持表面的互动关系,实在容易多了。要想和神深入契合,就好像与任何人深交一样,是很吃力、很困难、很花时间的,需要决心和操练、目标和动力。

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明知道还可以追求得更深入,却常常无法始终如一地努力不懈,有时甚至不愿意再努力追求。

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写道:“表面化是这个时代的咒诅,立即满足的教义是最大的属灵问题。今天最迫切的需要并不是更多聪明的人、有恩赐的人,而是愿意深入追求敬虔的人。”

这就是汤玛斯·凯利在《灵修之约》(A Testament of Devotion)一书中深刻探讨的问题。他提到,我们必须生活在两个层面:一是快速行动的层面,一是内在世界的生命。这造成了两难,而许多人只选择住在第一个层面。狂乱匆促的生活步调成为我们生存的惟一方式,我们只能活在其中,或者从中支取力量。这是一口肤浅的生命之井。

基督若在我们心里成形,我们就可以把基督带进世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许多该做的工作。

扫码关注公众号弦外飞音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